熟妇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_无码人妻精品视频_久久躁夜夜躁狠狠躁_偷碰人妻无码视频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報告總結>工作計劃>九年級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九年級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時間:2022-08-10 04:52:41 工作計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九年級教學教學工作計劃模板錦集五篇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我們又有了新的工作,何不好好地做個工作計劃呢?什么樣的工作計劃才是好的工作計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九年級教學教學工作計劃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九年級教學教學工作計劃模板錦集五篇

九年級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觀察和實驗可以幫

  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發(fā)展學生的動手能力動腦能力,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為更好實施實驗教學,現計劃如下: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一共有三章,內容為主要功和機械能、比熱容、及物理與社會。分組實驗比較少,主要時間用來復習,準備迎接中考。

  三、 學情分析

  經過八年級、九年級上半期的學習,帶學生做了一系列的實驗,從實驗基本操作來看,已經從原來的無從下手,到現在的獨立完成,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在實驗過程中,仍然需要進行大量的練習,將所學的知識進一步熟悉,能利用所學解決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四、教學目標

  1. 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2. 掌握科學的實驗方法。

  3. 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和實驗能力。

  4.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團結協作精神。

  五、教學措施

  讓學生熟悉并掌握每一個分組實驗,能按要求獨立操作完成實驗及實驗報告。按照課本上的步驟一步步完成實驗,是比較容易的,但是,我們進行實驗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在完成之后,能對實驗有一個自己的認識,并對實驗提出改進方法與意見,在認真分析實驗原理步驟之后,能自主設計一定的實驗,這才是實驗教學的難點。

  1. 對所有實驗和分組實驗都要填寫實驗報告和實驗記錄。

  2. 嚴格要求,按程序進行實驗操作。

  3. 認真組織,精心輔導。

  4. 開展形式多樣的實驗競賽活動。

九年級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化學是一門九年級剛開設的新課程,與生活的聯系較多,學生學習的熱情較高,教師應正確引導,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績。本期我擔任九年級051、055、056班的化學教學任務,這些學生基礎高低參差不齊,相對而言051班學生基礎較牢,成績較好;而055、056班學生大部分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教師要做好每一個學生的工作,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發(fā)展進步。

  二、教學總體目標

  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主旨,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使學生獲得進一步學習和發(fā)展所需要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引導學生認識化學在促進社會發(fā)展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過化學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提高未來公民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三、教學具體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化學課程的學習,學生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得到發(fā)展。

  知識與技能:

  1.認識身邊一些常見物質的組成、性質及其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能用簡單的化學語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學概念,初步認識物質的微觀構成,了解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認識物質的性質與用途之間的關系。

  3.了解化學與社會和技術的相互聯系,并能以此分析有關的簡單問題的。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能設計和完成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的。

  過程與方法:

  1.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能提出問題,進行初步的探究活動。

  2.初步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能用文字、圖表和化學語言的表述有關的信息,初步學會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

  3.能用變化與聯系的觀點分析化學現象,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的。

  4.能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

  1.保持和增強對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展學習化學的興趣。

  2.初步建立科學的物質觀,增進對"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變化的"等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認識,逐步樹立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觀念。

  3.感受并贊賞化學對改善個人生活和促進社會發(fā)展的積極作用,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初步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

  4.逐步樹立珍惜資源、愛護環(huán)境、合理使用化學物質的觀念。

  5.發(fā)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于創(chuàng)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

  6.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樹立為民族振興、為社會的'進步學習化學的志向。

  四、具體措施

  (1)加強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獲得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觀察和實驗能力,還有助于培養(yǎng)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huán)。在教學中,要堅決防止只重講授、輕視實驗的偏向。在實驗教學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學生愛護儀器,節(jié)約藥品。

  (2)積極開展化學課外活動。

  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化學課外活動,對于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開闊知識視野,培養(yǎng)和發(fā)展能力,發(fā)揮他們的聰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課外活動的內容和方式應,靈活多樣。在活動內容方面可包括聯系社會,聯系生活、結合科技發(fā)展和化學史,以及擴展課內學過的知識等;活動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實驗、舉行知識講座,化學競賽和專題討論,或組織學生制作教具,進行參觀訪問等。在組織課外活動時,應注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特長,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

  (3)加強化學用語的教學

  元素符號、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等是用來表示物質的組成及變化的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結合實物和化學反應,學習相應的化學用語,結合化學用語聯想相應的實物和化學反應。這樣,既有利于學生記憶,又有利于加深他們對化學用語涵義的理解。還應注意對化學用語進行分散教學,通過生動有趣的學習活動和有計劃的練習,使學生逐步掌握這些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

  (4)重視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

  元素化合物知識對于學生打好化學學習的基礎十分重要。為了使學生學好元素化合物知識,在教學中要注意緊密聯系實際,加強直觀教學,實驗教學和電化教學,讓學生多接觸實物,多做些實驗,以增加感性知識。要采取各種方式,幫助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在學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識以后,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的,讓學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質,制法和用途間的聯系,并注意加強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對元素化合物知識學習的指導作用。

  五、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二周(9.1~9.9)緒言、物質的變化和性質,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第三周(9.10~9.16):走進化學實驗室(參觀化學實驗室,怎樣進行化學實驗,怎樣設計實驗)、單元測試。

  第四周(9.17~9.23):空氣、氧氣。

  第五周(9.24~9.30):制取氧氣,單元測試。

  第六周(10.1~10.7):水的組成、分子和原子、水的凈化。

  第七周(10.8~10.14):保護水資源、最輕的氣體、單元測試。

  第八周(10.15~10.21):原子的構成、元素、離子。

  第九周(10.22~10.28):化學式與化合價、單元測試。

  第十周(10.29~11.4):期中復習及考試、試卷分析

  第十一周(11.5~11.11):機動

  第十二周(11.12~11.18):質量守恒定律、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第十三周(11.19~11.25):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單元測試。

  第十四周(11.26~11.2):金剛石、石墨和C60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第十五周(12.3~12.9):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單元測試。

  第十六周(12.10~12.16):燃燒和滅火。

  第十七周(12.17~12.23):燃料和熱量、使用燃料對環(huán)境的影響。

  第十八周(12.24~12.30):石油和煤的綜合利用、單元測試。

  第十九周(12.31~1.6)第二十周(1.7~1.13):期末復習。

  第二十一周第二十二周 機動和期末考試

  第二十三周第二十四周 學下冊內容

九年級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期擔任初三一班、二班、三班、四班的化學教學任務;瘜W是一門初三剛開設的新課程,與生活的聯系較多,學生學習的熱情較高,教師應正確引導,以期中取得好的成績。這些學生來自于城市與農村,基礎高低參差不齊,有的基礎較牢,成績較好。當然也有個別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教師要做好每一個學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發(fā)展進步。

  二、教材分析:

  1。從生產和生活的實際出發(fā),適當拓寬知識面,以開闊學生的眼界,編寫了空氣和水的污染與防止污染,硬水、氫能源,金屬與人體的.關系,以及常見的化肥和農藥等內容。

  2。教材的基本結構和體系是從學生生活中須臾離不開的空氣,水以及碳等引入,同時有計劃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定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運用化學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解決生活和生產中常見的化學問題的能力。

  3、注意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教材從深度,廣度以及習題難度上合理安排。按照教學大綱中規(guī)定的需要"掌握"、"理解"的內容作為教學的重點,而對要求"了解","常識性介紹"以及"選學"的內容,力求分清主次,區(qū)別對待。

  4、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理解化學概念和記憶所學的知識,教材中編入了數頁彩圖和約200幅圖表。內容的敘述上力求使學生愿讀、易懂、有興趣。

  5、教材除普遍重視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外,還注意適當增加了能引起學生興趣和有利于學生理解概念的實驗。針對學生的差異還編了9個選做實驗及一些家庭小實驗。

  三、教學目的和要求:

 。1)理論知識聯系生產實際、自然和社會現象的實際,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學以致用。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會初步運用化學知識解釋或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

 。2)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注意啟發(fā)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科技意識、資源意識、環(huán)保意識等現代意識,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四、具體措施:

 。1)重視基本概念的教學化學基本概念的教學對于學生學好化學是很重要的。在教學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學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階段性。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過對實驗現象和事實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使學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和勞動中應用學過的概念,以便不斷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提高運用化學知識的能力。

 。2)加強化學用語的教學,元素符號、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等是用來表示物質的組成及變化的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結合實物和化學反應,學習相應的化學用語,結合化學用語聯想相應的實物和化學反應。這樣,既有利于學生記憶,又有利于加深他們對化學用語涵義的理解。

  (3)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獲得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觀察和實驗能力,還有助于培養(yǎng)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huán)。在教學中,要堅決防止只重講授、輕視實驗的偏向。

 。5)積極開展化學課外活動。

  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化學課外活動,對于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開闊知識視野,培養(yǎng)和發(fā)展能力,發(fā)揮他們的聰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

九年級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勞動課是以一門實踐性、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只有讓學生積極的投入實踐勞動,才能將知識轉化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勞動技術課與其他學科一樣,都擔負著傳授知識、培養(yǎng)技能和發(fā)展能力的任務。但它有獨持的要求,就是學生必須學習有關的生活和生產勞動的知識、技術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諸方面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維力,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勞動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勞動習慣的養(yǎng)成都是在勞動實踐中實現的。

  一、指導思想:

  勞動技術教育是基礎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關鍵要素,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優(yōu)越性。勞動技術教育與科技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的有機整合,探索出勞技創(chuàng)新教育的嶄新模式,實現勞動技術教育在新時期新形勢下的新發(fā)展。通過勞動技術課的教學,使學生切實學好從事現代化建設和進一步學習現代化科學技術所必需的勞動技術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技能、勞動方法,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1、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交流、合作、討論的方式,積極探索,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質量,逐步形成正確地勞動技術價值觀。

  2、知識與技能:主要內容包括“金屬材料與加工”“服裝裁剪與縫制”“家用電冰箱”共三章,各章都力圖講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將基礎知識和怎樣操作呈現給同學們。

  三、教材簡析:

  勞技課的主要目標是:使學生獲得積極的勞動體驗,形成良好的技術素養(yǎng)。目前,本學期勞技課教學內容的選擇,是從學生操作能力、實踐能力的發(fā)展和勞動素質提高的需要出發(fā),對學生進行的是基礎的、綜合的勞動技術教青。通過教學與實踐,使學生學會和掌握現代社會生產、生活所必需的一些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發(fā)展學生技術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勇于探索的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勞動觀點和勞動態(tài)度,使學生

  成為未來合格的勞動者和社會公民:這對于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技術素養(yǎng),促進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八年級下學期是初中學習過程中的關鍵時期,學生基礎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將來。有少數同學基礎特差,問題較嚴重。要在本期獲得理想成績,老師和學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補缺,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注重方法,培養(yǎng)能力?傮w上看,學生學習習慣不好,主動性差,觀察能力,知識的遷移能力較弱,良好的習慣要得到鞏固,如獨立思考,認真進行總結,及時改正作業(yè),超前學習等,都應得到強化。

  1、勞動技術課實踐性強,要以實踐為主,通過這門課的教學,使中學生初步掌握一些工農業(yè)生產和服務性的勞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從事簡單的生產能力。為將來參加社會主義社會的工作和適應現代的生活的需要打下基礎。

  2、聯系實際,對學生加強勞動觀念教育,愛護勞動工具和勞動材料的教育,以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和良好的勞動習慣。

  3、加強動手操作能力教育。讓學生了解各種事物的輪廓、大小、位置等,培養(yǎng)學生手、腦、眼的協調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對學生以后的成長會有好處。

  4、強化勞動光榮教育,培養(yǎng)學生善于動手、動腦,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通過自編、自導、的鍛煉過程,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并發(fā)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在活動中增長才干,形成熱愛勞動的思想。

  5、培養(yǎng)其關心、農業(yè)、生產、熱愛勞動,尊重勞動人民的優(yōu)良品質。

  四、教學重點、難點:

  在勞動課的教學過程中,如何重視到學生的想象力、發(fā)散思維、合作意識是至關重要的。如何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組織好勞動課的實踐活動是本活動課的重點也是難點。

  五、教學措施:

  1、做好教學六認真工作。把教學六認真做為提高成績的主要方法,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鉆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擴充教材內容,認真上課,批改作業(yè),認真輔導,認真制作測試試卷,也讓學生學會認真。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因斯坦如是說。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介紹勞動技術家,勞動技術史,介紹相應的勞動技術趣題,給出相應的勞動技術思考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3、鉆研教材、熟悉教材,尤其做到自己先動手,要求學生會做的,自己要先會做,在課堂上做好示范演示。

  4、認真學習信息技術,使信息技術與勞動技術課整合,通過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對勞動技術的興趣。

  5、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課外調查,勞動技術建模,野外測量,課件演示,使學生樂在其中,樂此不疲。

  6、課堂上多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挖掘勞動技術特長生,發(fā)展這部分學生的特長,使其冒尖。

  7、開展分層教學實驗,使不同的學生學到不同的知識,使人人能學到有用的知識,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fā)展,獲得成功感,使優(yōu)生更優(yōu),差生逐漸趕上。

九年級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教材分析】

  《電荷》是人教版八年級第五章第一節(jié),本節(jié)的教學內容有:摩擦起電現象、兩種電荷及其作用規(guī)律、驗電器、電荷量及其單位、原子結構、原子核、電荷在導體中定向移動。其中兩種電荷及其作用規(guī)律是教學重點,認識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同時又是教學難點。摩擦起電是人類最早發(fā)現的電現象,兩種電荷及其相互作用規(guī)律是進一步深入學習電流概念的關鍵,因此本節(jié)課作為初中電學起始課,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認識摩擦起電的現象,了解電荷的種類及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

  ●了解驗電器的原理及其構造作用,了解電荷量及其單位;

  ●了解原子結構,認識元電荷,了解金屬中存在自由電子和電荷的移動,了解導體和絕緣體。

  2.過程與方法

  ●經歷實驗探究活動感受摩擦起電,知道帶電體的性質;

  ●在認識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的過程中,感受人們所用的推理方法;

  ●嘗試應用已知的科學知識去解決具體的問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關心生活、生產、自然現象中常見的電現象(如摩擦起電等),對電荷種類的探究產生興趣,能主動利用簡易器材動手做實驗,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善于觀察、勤于分析,具有創(chuàng)新的精神。

  【教學重點】

  摩擦起電現象;兩種電荷及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

  【教學難點】

  1.從實驗現象推理得出自然界中只存在兩種電荷。

  2.了解原子結構和金屬導體中自由電子的存在。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法、講授法、閱讀法。

  【教學準備】

  玻璃棒、絲綢、橡膠棒、旋轉支架、紙屑和泡沫、塑料尺、圓珠筆桿、梳子、驗電器、金屬桿、塑料桿、礦泉水瓶、、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等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探究興趣 引入新課

  請同學們欣賞屏幕上的圖片,剛才從大屏幕上我們看到了日常生活中用到的電燈、電視、電扇,還有閃電和美麗的慶云夜景以及上海世博會場館的夜景。

  師:這些都與什么有關?那么,你們想了解電的有關知識嗎?好!這節(jié)我就帶大家進入電的世界。

  師:我們先來做一個實驗:老師利用礦泉水瓶在底部扎一小孔形成水流,先讓梳子靠近水流觀察現象,然后在頭發(fā)上摩擦幾下梳子再靠近水流觀察現象。你看發(fā)生了什么現象?

  師:摩擦后氣球能吸引水流,你知道這是什么現象嗎?

  師:對!這是摩擦起電現象,人類對電世界的認識就是從這一現象開始的。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最基本的問題──電荷。(板書)

  大屏幕展示學習目標。

  二、進行新課

  1.摩擦起電

  下面同學們來做一個實驗,老師說一下實驗的做法:

  學生實驗:先用塑料尺(或塑料梳子、圓珠筆、玻璃棒、橡膠棒)靠近碎紙屑,看有什么現象。然后塑料尺、塑料梳子、圓珠筆和頭發(fā)(玻璃棒和絲綢布、橡膠棒和毛皮)摩擦后,再靠近碎紙屑看有什么現象。(學生實驗、觀察,教師巡回指導)(課件展示問題)

  師:這兩次實驗現象相同嗎?(不同)

  師:兩次實驗現象有什么不同?(不摩擦時塑料尺等不吸引碎紙屑,摩擦后吸引碎紙屑)

  師:被摩擦過的物體為什么會吸引碎紙屑?(因為摩擦過的物體帶了“電”。)

  師:對!摩擦過的物體有了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我們就說它帶了電,或說帶了電荷。(板書)(課件展示概念)

  你剛才是用什么方法使物體帶電的?(摩擦)

  師:摩擦起電: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就叫摩擦起電。(課件展示概念)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見過類似的摩擦起電現象嗎?(討論后舉例并課件展示)

 、僭诳諝飧稍锏臅r候,用塑料梳子梳頭發(fā),頭發(fā)會隨著梳子飄起來;

 、谠诟稍锏那锒竟(jié),晚上脫毛衣時會發(fā)現一些小火花,并伴有“啪啪”的響聲;

 、劢洺J褂玫碾婏L扇,扇葉表面往往會帶上一些灰塵;

  ……

  師:同學們回答很好,實際上,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種各樣的物體帶電,只要你細心觀察,還會有更多發(fā)現的。

  2.兩種電荷及相互作用

  師:在剛才的實驗中我們已經知道用摩擦的方法使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和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都帶上了電荷,那么它們帶的電荷是否相同呢?下面我們通過實驗來研究一下:

  演示實驗:(課件展示)注意可見度

 、儆媒z綢分別摩擦兩根完全相同的玻璃棒,將一根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玻璃棒靠近。你看到什么現象?說明了什么?(老師演示)

 、谟妹し謩e摩擦兩根完全相同的橡膠棒,將一根橡膠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橡膠棒靠近它。你看到什么現象?說明了什么?(學生演示)

 、蹖⒚つΣ吝^的橡膠棒放在支架上,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靠近它。你看到什么現象? 此現象又說明了什么?(學生演示)(生1: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和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不同)

  師:很好!人們通過大量的實驗研究發(fā)現,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種各樣的物體帶電。帶電后的物體帶的電荷不是跟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種類相同,就是跟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的電荷種類相同,沒有第三種電荷,自然界中只存在兩種電荷。為了研究方便,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對這兩種電荷做出規(guī)定,是怎樣規(guī)定的呢?(用綢布摩擦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叫正電荷,可用“+”表示。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電荷叫負電荷,可用“-”表示。)

  生2:(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課件展示)

  3.如何檢驗物體是否帶電──驗電器 電荷量

  接下來我們做兩個練習題:

  練習:1.用摩擦過的物體去靠近碎紙片,碎紙片被吸引過來,能不能判斷該物體帶了電?問:這是用什么方法判斷物體是否帶電的?

  (1)利用帶電體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來判斷。

  2.有三個帶電體,若A排斥B,B吸引C,如果A帶負電,則B帶電,C帶電。

  問:這是用什么方法判斷物體是否帶電的?

  (2)利用電荷間的相互作用來判斷。

  師: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用驗電器來檢驗(出示驗電器并介紹構造,課件展示)。

  構造:金屬球、金屬桿、金屬箔。

  下面我們再來做一組實驗,看用驗電器能否檢驗物體是否帶電。(邊說邊演示用實物投影儀):

  1.先用不帶電的橡膠棒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

  2.再用帶電的橡膠棒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

  3.最后用力摩擦橡膠棒,再將它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

  1、2步后:

  師:你們發(fā)現了什么?(不帶電的橡膠棒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驗電器的金屬箔片不張開,帶電體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驗電器的金屬箔片張開。)

  師:對!可見驗電器可以用來檢驗物體是否帶電。驗電器的作用是:檢驗物體是否帶電。(課件)

  思考:此時金屬箔片帶什么電荷?金屬箔片為什么會張開?(帶負電荷,用帶電體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就有一部分電荷轉移到驗電器的兩個金屬箔片上,這兩片金屬箔由于帶同種電荷互相排斥而張開)。驗電器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制成的。

  (課件)原理:根據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的性質。

  最后老師演示3步。

  師:你們又發(fā)現了什么?(帶電多的物體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金屬箔片張角大。)

  想一想:從驗電器張角的大小我們可以判斷出什么?(可以判斷所帶電荷的多少)驗電器金屬箔片張角越大,說明所帶電荷越多,我們把電荷的多少叫電荷量,簡稱電荷,單位是庫侖,簡稱庫,符號是C。一根摩擦過的玻璃棒或橡膠棒所帶的電荷大約只有10-7C,一片帶電的云所帶的電荷約幾十庫。---用圖片(課件展示)

  4.原子的結構 原子核

  師:摩擦過的玻璃棒或橡膠棒帶上了電荷、雷雨云也帶上了電荷,電荷從哪里來?請同學們閱讀課本99頁原子的結構 原子核的內容就明白了。(課件展示)閱讀后,請回答:

  (1)物質是由什么構成的?原子是不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微粒?誰發(fā)現的?

  (2)原子的結構是怎樣的?

  (3)什么叫元電荷?其電荷量是多少?最小電荷叫元電荷(e)e=1.6×10-19 C

  (4)帶電體的帶電荷量有什么特點?

  (5)通常情況下,原子為什么是中性?請看下面這個氧原子示意圖,這個氧原子帶電嗎?(那么摩擦起電是怎樣產生的呢?這個問題課下我們可以結合課后“動手動腦”中的問題從電子的得失方面去猜想一下。)

  5.電荷定向移動 導體和絕緣體

  接下來請大家看大屏幕上視頻:這個女孩用手摸帶電的金屬球,她的頭發(fā)都豎立起來了。她的頭發(fā)豎起來說明了什么?(帶了電)頭發(fā)上的電荷從哪里來的?(金屬球上)那么說電荷可以移動。

  下面我們通過實驗來看一看:

  1.取兩個相同的驗電器A和B,使A帶電,B不帶電,用金屬棒把A和B連接起來?从惺裁船F象發(fā)生?說明了什么?(說明金屬桿中有電荷在定向移動)。金屬中存在大量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叫自由電子。可見金屬是導電的,像金屬這樣善于導電的物體叫導體。你知道常見的導體有什么嗎?常見的導體有:金屬、人體、食鹽水溶液、大地等。

  2.接著老師讓兩個相同的驗電器A和B,使A帶電,B不帶電,用塑料棒把A和B連接起來?从惺裁船F象發(fā)生?說明了什么?(電荷不能通過塑料桿定向移動。)

  師:由于塑料內部幾乎沒有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可見塑料不善于導電。我們就把不善于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

  常見的絕緣體有:橡膠、玻璃、塑料、陶瓷等。(課件展示)

  三、歸納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解決這些問題,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請結合課本回顧一下,然后歸納。

【九年級教學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教學教學工作計劃01-01

教學個人教學工作計劃11-27

教學的工作計劃06-08

教學的工作計劃01-30

教學的工作計劃11-07

高一教學教學工作計劃07-30

有關教學的工作計劃11-09

高中教學的工作計劃12-08

歷史教學的工作計劃03-25

小班教學的工作計劃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