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答周道通書心得7篇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jié),寫一篇心得體會,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tài)。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答周道通書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答周道通書心得 1
愿道通遍以告于同志,各自且論自己是非,莫論朱、陸是非也。
吳、曾兩生至,備道道通懇切為道之意,殊慰相念。若道通,真可謂篤信好學者矣。憂病中會,不能與兩生細論,然兩生亦自有志向肯用功者,每見輒覺有進。在區(qū)區(qū)誠不能無負于兩生之遠來,在兩生則亦庶幾無負其遠來之意矣。臨別以此冊致道通意,請書數(shù)語;膽|無可言者,輒以道通來書中所問數(shù)節(jié),略下轉(zhuǎn)語奉酬。草草殊不詳細,兩生當亦自能口悉也。
來書云:“日用功夫只是立志,近來于先生誨言時時體驗,愈益明白。然于朋友不能一時相離,若得朋友講習,則此志才精健闊大,才有生意。若三五日不得朋友相講,便覺微弱,遇事便會困,亦時會忘。乃今無朋友相講之日,還只靜坐,或看書,或游衍經(jīng)行,凡寓目措身,悉取以培養(yǎng)此志,頗覺意思和適。然終不如朋友講聚,精神流動,生意更多也。離群索居之人,當更有何法以處之?”
此段足驗道通日用功夫所得。功夫大略亦只是如此用,只要無間斷,到得純熟后,意思又自不同矣。大抵吾人為學,緊要大頭腦,只是立志。所謂困、忘之病,亦只是志欠真切。今好色之人,未嘗病于困忘,只是一真切耳。自家痛庠自家須會知得,自家須會搔摩得,既自知得痛癢,自家須不能不搔摩得,佛家謂之“方便法門”。須是自家調(diào)停斟酌,他人總難與力,亦更無別法可設(shè)也。
來書云:“上蔡常問‘天下何思何慮’,伊川云:‘有此理,只是發(fā)得太早。’在學者功夫,固是‘必有事焉而勿忘’,然亦須識得‘何思何慮’的氣象,一并看為是。若不識得這氣象,便有正與助長之病;若認得‘何思何慮’,而忘‘必有事焉’功夫,恐又墮于無也。須是不滯于有,不墮于無。然乎否也?”
所論亦相去不遠矣,只是契悟未盡。上蔡之問與伊川之答,亦只是上蔡、伊川之意,與孔子《系辭》原旨稍有不同。《系》言“何思何慮”,是言所思所慮只是一個天理,更無別思別慮耳,非謂無思無慮也。故曰:“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云“殊途”,云“百慮”,則豈謂“無思無慮”邪?心之本體即是天理,天理只是一個,更有何可思慮得?天理原自寂然不動,原自感而遂通。學者用功,雖千思萬慮,只是要復(fù)他本來體用而已,不是以私意去安排思索出來。故明道云:“君子之學,莫若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yīng)。”若以私意去安排思索便是用智自私矣。“何思何慮”正是功夫,在圣人分上便是自然的,在學者分上便是勉然的`。伊川卻是把作效驗看了,所以有“發(fā)得太早”之說,既而云:“卻好用功”,則已自覺其前言之有未盡矣。濂溪主靜之論亦是此意。今道通之言,雖已不為無見,然亦未免尚有兩事也。
來書云:“凡學者才曉得做功夫,便要識得圣人氣象。蓋認得圣人氣象,把做準的,乃就實地做功夫去,才不會差,才是作圣功夫。未知是否?”
先認圣人氣象,昔人嘗有是言矣,然亦欠有頭腦。圣人氣象自是圣人的,我從何處識認?若不就自己良知上真切體認,如以無星之秤而權(quán)輕重,未開之鏡而照妍媸,真所謂以小人之腹而度君子之心矣。圣人氣象何由認得?自己良知原與圣人一般,若體認得自己良知明白,即圣人氣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程子嘗云:“覷著堯,學他行事,無他許多聰明睿智,安能如彼之動容周旋中禮?”又云:“心通于道,然后能辨是非”。今且說“通于道”在何處?“聰明睿智”從何處出來?
來書云:“‘事上磨練’,一日之內(nèi),不管有事無事,只一意培養(yǎng)本原。若遇事來感,或自己有感,心上既有覺,安可謂無事?但因事凝心一會,大段覺得事理當如此,只如無事處之,盡吾心而已。然仍有處得善與未善,何也?又或事來得多,須要次第與處,每因才力不足,輒為所困,雖極力扶起而精神已覺衰弱。遇此未免要十分退省,寧不了事,不可不加培養(yǎng)。如何?”
所說功夫,就道通分上也只是如此用,然未免有出入在。凡人為學,終身只為這一事,自少至老,自朝至暮,不論有事無事,只是做得這一件,所謂“必有事焉”者也。若說“寧不了事,不可不加培養(yǎng)”,卻是尚為兩事也。“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助”,事物之來,但盡吾心之良知以應(yīng)之,所謂“忠恕違道不遠”矣。凡處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頓失次之患者,皆是牽于毀譽得喪,不能實致其良知耳。若能實致其良知,然后見得平日所謂善者未必是善,所謂末善者,卻恐正是牽于毀譽得喪,自賊其良知者也。
來書云:“致知之說,春間再承誨益,已頗知用力,覺得比舊尤為簡易。但鄙心則謂與初學言之,還須帶格物意思,使之知下手處。本來致知格物一并下,但在初學未知下手用功,還說與格物,方曉得致知!痹圃。
格物是致知功夫,知得致知便已知得格物。若是未知格物,則是致知功夫亦未嘗知也。近有一書與友人,論此頗悉,今往一通,細觀之當自見矣。
來書云:“今之為朱、陸之辨者尚未已。每對朋友言,正學不明已久,且不須枉費心力為朱、陸爭是非。只依先生‘立志’二字點化人,若其人果能辨得此志來,決意要知此學,已是大段明白了。朱、陸雖不辨,彼自能覺得。又常見朋友中見有人議先生之言者,輒為動氣。昔在朱、陸二先生所以遺后世紛紛之議者,亦見二先生功夫有未純熟,分明亦有動氣之病。若明道則無此矣。觀其與吳涉禮論介甫之學云:‘為我盡達諸介甫,不有益于他,必有益于我也!瘹庀蠛蔚葟娜!常見先生與人書中亦引此言,愿朋友皆如此,如何?”
此節(jié)議論得極是極是。愿道通遍以告于同志,各自且論自己是非,莫論朱、陸是非也。以言語謗人,其謗淺;若自己不能身體實踐,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度日,是以身謗也,其謗深矣。凡今天下之論議我者,茍能取以為善,皆是砥礪切磋我也,則在我無非警惕修省進德之地矣。昔人謂“攻吾之短者是吾師”,師又可惡乎?
來書云:“有引程子‘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才說性便已不是性’。何故不容說?何故不是性?晦庵答云:‘不容說者,未有性之可言;不是性者,已不能無氣質(zhì)之雜矣!壬越晕茨軙,每看書至此,輒為一惑,請問。”
“生之謂性”,“生”字即是“氣”字,猶言氣即是性也。氣即是性,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才說“氣即是性”,即已落在一邊,不是性之本原矣。孟子“性善”是從本原上說。然性善之端,須在氣上始見得,若無氣亦無可見矣。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即是氣。程子謂“論性不論氣,不備;論氣不論性,不明”。亦是為學者各認一邊,只得如此說。若見得自性明白時,氣即是性,性即是氣,原無性氣之可分也。
答周道通書心得 2
周道通書心得應(yīng)由本人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書寫,以下僅供參考,請您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撰寫。
答周道通書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作品,全篇以問答式寫成,語言簡潔明快,情感真摯,意蘊深遠。在閱讀答周道通書時,我深深感受到了蘇軾的文學才華和人格魅力。
首先,答周道通書的文學價值非常高。蘇軾的文筆流暢、自然,語言簡練、生動,情感真摯、深刻,表達了他對友人的深情厚誼和對人生的思考。整篇文章結(jié)構(gòu)緊湊,邏輯清晰,讓人讀來如行云流水,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其次,答周道通書所表達的情感和思想非常真摯和深刻。蘇軾在文中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關(guān)懷,同時也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他通過自己的經(jīng)歷和思考,向友人傳遞了人生的真諦和智慧,讓人深受啟發(fā)。
最后,答周道通書所體現(xiàn)的人格魅力也非常強大。蘇軾是一個非常有才華、有思想、有品德的人,他的言行舉止都體現(xiàn)了他的人格魅力。他在文中表現(xiàn)出的真誠、善良、豁達、樂觀等品質(zhì),讓人深受感動和啟發(fā)。
總之,答周道通書是一篇非常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它所表達的情感和思想非常真摯和深刻,所體現(xiàn)的人格魅力也非常強大。通過閱讀答周道通書,我深刻感受到了蘇軾的文學才華和人格魅力,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人生的真諦和智慧。
答周道通書心得 3
《答周道通書》是宋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的一篇著名書信,該信主要探討了“格物”的內(nèi)涵和實踐方法。下面是我的心得:
1、理解“格物”的含義:朱熹在這封信中明確指出,“格物”是指研究事物,探索其本質(zhì)和規(guī)律,這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我認為,這種“格物致知”的理念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仍然具有很大的啟示,無論是對于學術(shù)研究,還是對于日常生活中對世界的理解和認知,都需要不斷探索和研究。
2、實踐“格物”的方法:朱熹在信中提出,實踐“格物”的方法是通過觀察、分析和推理,即通過對事物的觀察,找出其本質(zhì)和規(guī)律,再進行推理,從而獲得新知識。這種方法與現(xiàn)代科學研究的方法有些相似,也提醒我們在實踐中應(yīng)該注重實踐和理論相結(jié)合。
3、重視實踐過程:朱熹強調(diào)實踐“格物”的過程,認為在實踐中應(yīng)該注重過程,而不是結(jié)果。他認為,在實踐中可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但這都是必要的,因為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識。這種重視實踐過程的思想,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同樣具有很大的啟示。
4、堅持“格物致知”的信念:朱熹在信中強調(diào)“格物致知”的重要性,認為這是獲得真知灼見的'關(guān)鍵。我認為,這種堅持信念,不斷探索和研究的精神,是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應(yīng)該積極追求的。
總的來說,《答周道通書》讓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格物致知”的理念,同時也讓我認識到了實踐的重要性,這對于我的學習和生活都有著很大的啟示。
答周道通書心得 4
周道通書心得應(yīng)由本人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書寫,以下僅供參考,請您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撰寫。
周道通書心得
周道通書是一本關(guān)于道家思想的經(jīng)典著作,作者是明朝時期的道家學者周玄貞。這本書主要講述了道家思想的核心,包括道、德、自然、無為等概念,以及如何通過修身養(yǎng)性、修煉內(nèi)功來達到身心和諧、長生不老的目的。
在閱讀周道通書的過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博大精深。道家思想強調(diào)自然、無為,主張通過修身養(yǎng)性、修煉內(nèi)功來達到身心和諧、長生不老。這與現(xiàn)代社會的快節(jié)奏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考方式。
在周道通書中,作者通過生動的'語言和形象的比喻,將道家思想深入淺出地表達出來,使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和領(lǐng)悟道家思想的內(nèi)涵。同時,作者還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向我們展示了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使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道家思想的實踐意義。
在閱讀周道通書的過程中,我不僅獲得了對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還對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和人類生活的變化產(chǎn)生了深刻的思考。我認為,道家思想所強調(diào)的自然、無為、身心和諧等概念,對于現(xiàn)代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和人類生活的變化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我們應(yīng)該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注重內(nèi)心的平靜和平衡,追求身心的和諧與健康。
總之,周道通書是一本非常值得閱讀的經(jīng)典著作。通過閱讀這本書,我不僅獲得了對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還對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和人類生活的變化產(chǎn)生了深刻的思考。我相信,這本書將會對我未來的生活和工作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
答周道通書心得 5
周道通書心得應(yīng)由本人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書寫,以下僅供參考,請您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撰寫。
周道通書是一部經(jīng)典的中國古籍,主要講述了古代中國思想家周敦頤的思想。周敦頤是一位重要的哲學家,他的思想對于中國古代哲學和文化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閱讀周道通書的過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周敦頤的思想魅力。他的思想體系非常嚴謹,涉及到哲學、倫理、道德、政治等多個方面。他強調(diào)了“自然”和“道德”的重要性,認為人類應(yīng)該遵循自然規(guī)律,遵循道德準則,以達到和諧社會的目標。他的思想不僅具有深邃的內(nèi)涵,而且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對于中國古代社會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周道通書中,周敦頤還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思想觀點,例如“太極”、“無極”、“太極圖”等等。這些思想觀點不僅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對于現(xiàn)代中國哲學和文化的發(fā)展也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閱讀周道通書的過程中,我也深刻地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我發(fā)現(xiàn)自己在思考問題時缺乏深度和廣度,對于一些問題的理解也不夠深入。同時,我也意識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需要進一步加強自我修養(yǎng)。
最后,我認為周道通書對于我個人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它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代中國哲學和文化,也讓我更加深入地認識了自己。同時,它也讓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并讓我更加努力地追求自我完善。
總之,周道通書是一本非常值得閱讀的古籍,它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代中國哲學和文化,也讓我更加深入地認識了自己。我相信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將繼續(xù)加強自我修養(yǎng),不斷追求自我完善。
答周道通書心得 6
學習《答周道通書》第四天,在讀文章時,時時聯(lián)系自己和實際情況作反思。文中周道通先生“遇此未免要十分退省,寧不了事,不可不加培養(yǎng)!保屛乙蚕氲阶约簩W習和實踐的關(guān)聯(lián)度,學習的理論東西很多,但內(nèi)化和踐行的并沒有理論那么多。就像博仁老師導讀時說到,有的人學習和實踐是兩張皮,而陽明先生“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助”,提醒我們凡事致良知則是事情與天理就是一致的。當學習和踐行都是在致良知的角度出發(fā),我們就是知行合一。
我再度領(lǐng)悟文章和陽明先生的思想,也再次告誡自己,學習之后更重要的是時時滲透到生活中的'每件事情。其實發(fā)現(xiàn)自己也是有變化的,當遇到一些外界毀譽得失時,自己的心已經(jīng)坦然淡定了許多。生活中我們會面對很多的選擇,如果什么都想要,我們就會被這些欲望所累,回到自己的內(nèi)心,有所取舍坦然接受,并且堅定地繼續(xù)朝著自己的目標前行,這大概就是學習陽明文化以來的潛移默化的變化。時時反思,天天受益。受益終身。
答周道通書心得 7
周道通的《周道通書》是一本充滿智慧和哲理的書籍,讀后讓我受益匪淺。這本書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人生的意義、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個人修養(yǎng)等多個方面,下面我將就其中幾個方面進行詳細闡述。
人生的意義
在《周道通書》中,周道通對人生的意義進行了深入的思考。他認為,人生的意義不在于追求權(quán)力和財富,而是要從內(nèi)心尋找真正的快樂和滿足。他指出了人生的本質(zhì)是追求幸福和自由,而這種幸福和自由并不是來自外部的成功和物質(zhì)的積累,而是來自內(nèi)心的滿足和對生活的熱愛。這樣的觀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對人生的追求,明白了真正的幸福是來自內(nèi)心的滿足。
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
周道通在書中也對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進行了探討。他認為,人與自然是相互依存的關(guān)系,只有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和滿足。他提倡尊重自然、保護環(huán)境,呼吁人們要意識到自然資源的有限性,并采取積極的'措施保護環(huán)境。這種觀點讓我深思,意識到我作為一個人類的一員,應(yīng)該積極地保護環(huán)境,與自然和諧相處。
個人修養(yǎng)
周道通在《周道通書》中強調(diào)個人修養(yǎng)的重要性。他認為,個人修養(yǎng)包括道德修養(yǎng)、學識修養(yǎng)和心靈修養(yǎng)。他指出,個人修養(yǎng)的提升可以讓人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判斷力。他還提到了個人修養(yǎng)與人際關(guān)系的關(guān)系,認為只有修養(yǎng)好自己,才能與他人和諧相處。這種觀點讓我深受啟發(fā),意識到個人修養(yǎng)對于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至關(guān)重要。
人生的困境與解脫
在《周道通書》中,周道通也探討了人生中的困境和解脫的問題。他認為,人生中的困境是無法避免的,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zhàn)和困難。他指出,只有通過正確認識困境、積極應(yīng)對困境,才能找到解脫的出路。他提出了一系列的解脫之道,包括積極面對現(xiàn)實、保持樂觀心態(tài)、培養(yǎng)自己的能力等。這些觀點給了我很大的啟示,讓我明白了面對困境時,要勇敢面對,積極尋找解決辦法。
人生的價值
周道通在書中還思考了人生的價值問題。他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和貢獻。他提倡每個人要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做出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為他人做出貢獻。這種觀點讓我深受鼓舞,明白了自己的價值不僅僅在于追求個人的利益,更在于對社會的貢獻。
周道通的《周道通書》是一本充滿智慧和哲理的書籍,通過對人生的意義、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個人修養(yǎng)、人生的困境與解脫以及人生的價值等方面的探討,讓我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思考。讀完這本書后,我對自己的生活和追求有了更清晰的目標,也更加明白了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我相信,只有通過對自己和世界的思考,我們才能過上更有意義和幸福的生活。
【答周道通書心得】相關(guān)文章:
答自己問作文03-05
面試中的笨答與妙答10-19
一問一答的套路語錄09-21
一問一答套路語錄01-24
一問一答的套路語錄6篇11-07
一問一答的套路語錄(6篇)01-21
一問一答套路語錄6篇01-24
《百問百答》讀后感02-08
答李翊書讀后感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