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
我們心里有一些收獲后,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好的心得體會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1
教師日記不你象我們傳統(tǒng)意文上理解的日記,老師的日記可以是多種形式的,如教學反思、聽課記錄等。這些本身就是對知識的積累。
荀子說過:“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總希望自己的教學活動中融入一些新鮮的、緊扣時代的信息,使教學生機盎然,收效頗豐。而這些信息的獲得和再現(xiàn),離不開平時的日積月累。因為有了豐富的知識積淀,教師才能厚積薄發(fā),才能具有長流活水。那么要做好哪幾個方面的知識積累工作,筆者有以下幾點見解。
1、教師個人一線教學、教育資料的積累。
這方面包括每學年的備課筆記、聽課筆記、測試試卷等。其中備課筆記可把其中教后感重新按課時整理出來,并附一些教學后記,這對以后的備課作用很大:聽課筆記、觀摩課教學資料可拆成活頁,與對應的教案訂在一起,作為下次自己改進教學的參考;每次測試試卷標明測試情況:及格率、優(yōu)秀率、平均分。學生失誤較嚴重的題目標注符號并分析原因,以利于以后教學測試中對照、借鑒、提高。
2、學生學習情況的積累。
學生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對某些教學手段樂于接受、對某些問題總是疑惑不解、對某些知識點總產生思維定勢等對以后教學工作有用的信息應及時記錄下來,并附上所采取的解決方案。學生學習情況中另有一項具體工作不容忽視:學生平時常錯題、易失誤題,或教者遇到重量級題目,要按章節(jié)分成版塊整理成“錯題集”或稱之為“教學備忘錄”,這對以后的教學是不無裨益的.。
3、常讀書看報時的積累。
讀書看報、閱讀專業(yè)刊物,會遇到許多有價值的資料應及時做好積累工作,不斷豐富自己的資料信息庫。
總之,長期做好知識積累工作,一定會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使自己的教學工作日臻完善,并使自己較快成為一名富有經驗的教師。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2
今年暑假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其中有條建議是怎樣使小學生愿意學習,感觸頗深。當孩子們懷著無比渴望知識的心情走進校門,但很快隨著學校生活的簡單枯燥而慢慢的失去原有的新鮮感和好奇,變成令人憂慮的厭惡學習的狀態(tài),怎么樣安排班級和學校的全部教育和教學工作,才能使孩子的精神和智力都比昨天更聰明,更有活力和興趣去學寫呢?書中蘇霍姆林斯基給出了幾點建議。
第一是看見。
因為培養(yǎng)孩子獨立的思索能力首先讓孩子能感受到這些東西的存在,不至于空洞抽象使孩子失去了興趣。尤其是低年級的同學,必須讓他們覺的學習是多么豐富和多彩和驚奇,當付出用心去看,去仔細的觀察,會思索會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東西,讓好奇使他們更有動力,但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并不是很強烈,所以有寫東西必須要看見,孩子們因為看見這些東西,多儀注意力自然轉移到這里,而不會成為消極的接受者,于是就有了活動的思想。而思考是學習的最重要的內容。不斷的給孩子新奇的東西,更能讓孩子們去主動思考,即使很簡單的記憶知識,也能讓孩子明白每個記憶知識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培養(yǎng)他們這種善于觀察并得出結果的敏感性,比簡單的死記硬背要好的多,實際意義也強的多。若沒有了一些實際的看的見的東西和體會,小學生很難去體會那種感受,有時候即使記住了,也不會有很好的效果?傊,蘇霍姆林斯基提出的用看見去激發(fā)孩子的學習的熱情確實是行之有效的一種方式之一。
第二閱讀。
用不斷閱讀來拓展孩子的思想,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怎么樣去補充課本知識的局限性呢。我想閱讀是最有利的手段,而且通過閱讀不同的書籍,可以讓孩子領略不同的新奇,而小學生的好奇是學習的最重要的動力,若沒有這些更談不上學習什么科學文化知識了。只有閱讀了大量不同的.書籍,知識才會由片段的會聚成一個汪洋的整體,而不至于支離破碎。而作為老師,要引導孩子去讀這種的書。小學生不一定要選太高深莫測的書籍,盡量選擇一些淺顯易懂的,首先一點原則,孩子們讀書為樂,若太枯燥,他們沒了樂趣,自然也就失去了讀下去的興趣了。而小學生的心理在萌芽的狀態(tài),而一些英雄任務的書籍往往多讀一點會成為他們模仿的榜樣,也會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一些適當?shù)淖匀蛔x本又讓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新奇,拓展了他們理性認知世界的能力。
第三創(chuàng)造力。
有了上面兩項的看見和閱讀做積淀,剩余的便是這兩種積淀的結果,那就是創(chuàng)造力。而創(chuàng)造力和上面兩項既是延承的,又是平行的。創(chuàng)造是獨立思維的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小學生認識到自己獨立思索的歡樂,體驗到一個創(chuàng)造者的滿足。
總之,讀完了這條建議。想了很多,也聯(lián)系了自己很多。而且從文字的背后,我看見了作者對孩子的真心和用心。我想這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根本吧。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3
在我們的眼里差生就是差生,因為他的學習差所以好像在他的身上根本找不到任何發(fā)光的優(yōu)點。無論教師費多在的力氣去給他補習功課,最終他的成績還是不能如教師所愿,所以在教師心中“差生”的概念就牢牢的扣在了他的頭上,看到他就發(fā)愁。我在教學中也遇到過這種情況,憑自己的主觀判斷,抹殺了所謂“差生”的發(fā)展,讀了《一個差生的思維覺醒》我感到十分內疚。
蘇霍姆林斯基在文章中舉了一個叫巴甫里克的學生,他是一個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孩子,但是入學后這個孩子變得沉默寡言,過分地守紀律,聽話和膽小了。巴甫里克和別的孩子不同,別的`孩子學習一點也不費力,而他不要費多在的力氣還是徒勞無功。教師憤怒地說:“為什么你不好好學習,像你這樣,我在放學后還得陪你補多少課啊?”久而久之巴甫里克被教師鑒定為“思維遲純的兒童”。教師不僅在學校里給他補課,還向他的母親提出同樣的忠告。但是在野外學習課上,這個孩子卻變得完全不同,他向同學們講述了許多他觀察植物和動物的有趣的事情。從他的講述中能感覺到一種覺察乍看起來不易察覺的事物和現(xiàn)象之間相互聯(lián)系的能力。
可我們的教師卻只是認為只有坐在課堂上,認真學習坐得越久,就會變得越聰明。為此巴甫里克吃盡了苦頭,對他所感興趣的自然界,他也不再感到新奇。就這樣一直到升入五年級,教師還向新教師一份孩子所犯的語法錯誤登記,和教育鑒定。可就在一節(jié)植物課上,巴甫里克的天性得到了釋放,他的智慧用自然學科教師的話來說,是“表現(xiàn)在手指尖上”,從那以后巴甫里克有了自信,他的興趣與智慧得到了發(fā)展,從哪時候起才第一次聽說,巴甫里克是個聰明的孩子,后來孩子找到自信,學習上也一年比一年取得更大的進步,這個青年的知識是牢固的,理解是透徹的。他有一個突出的物點就是想把學到的知識在以后的學習里加以運用,并且使它們在腦力勞動中占有一個確定的地位,經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后來他成為了非常有名園藝師。
蘇霍姆林斯基把巴甫里克的這和變化稱為“思維的覺醒”。孩子思維有覺醒,迅猛的智力發(fā)展,對知識的興趣的增強,這一切都是跟教師善于開發(fā)孩子的天才和創(chuàng)造性勞動。從這個孩子的成長歷程中,我們也不得不深思,在我們頭腦中那些被我們稱之為的“差生”,是否也因為片面的理解和認識,一味追求孩子的成績,把孩子強壓在課堂上而抹殺了集聚在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使他們的能力得不到釋放。教師的天職是教學育人,可如果我們只把眼睛放在孩子們的學習成績上,想想會有多少孩子因為我們對任何事物失去興趣,他們的前途也因為我們而失去光彩。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4
本條目開始談論興趣,就像我們都知道的那樣,一個學生如果對一件事情有興趣,那么其他的問題都不再時問題,因為他有解決問題的力量,這就時興趣的力量。書中總結了一些興趣的本源:
1、認識本身就時興趣之源。
讓我還是嘗試用舉例子來說明這里的興趣時什么吧。雖然我們生活之中都能看到【火】這個東西,于是我們想要去了解火到底是個什么東西,課堂之中老師的引導也好,自己閱讀書籍也罷,這里有種對火強烈需要了解的欲望,就是認識本身的興趣。
2、發(fā)掘萬物的實質,尋找其因果也是重要源泉。
在我們完成初期的大致了解一些與火有關的知識之后,我們又開始尋找答案。為什么會產生火?什么情況下/什么物質會產生火?火與溫度與水之間的關系時什么?這種想要了解火的實質已經火與其他東西之間的關系的'這種感覺,也是興趣的源泉。
3、把知識加以運用。
如果說前期的了解存在有思想大腦層面的話,運用知識則是把這個興趣提升的重要方法。就如同我們做的那些小實驗一樣,火苗的幾層不同的顏色代表的溫度時不一樣的,農村用柴火燒出來的食材為什么跟天然氣的味道不一樣。
我們通過生活中運用到的火結合起來,尋找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這會讓學生產生一種【駕馭知識】的情感,這種情感會讓他們的自我感覺非常的棒,以至于對此類事物的興致越來越高。
我的收獲:興趣的重要性實在太大了,其實一個老師一旦讓學生對自己的課程產生了興趣,那么幾乎就成功了一半了。我想后面一定會涉及的如何激發(fā)孩子興趣的內容,對那樣的內容我倒是很期待哦。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5
看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老師的建議》,我從中受益匪淺,要想做一個好老師,不但但是知識上的給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熱情,來感化每一個學生,挖掘他們的巨大潛能。
首先,我要樹立一個信念——天下沒有笨的學生,學生的心靈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發(fā)自內心地熱愛我的學生,不管這個學生是誰,不管這個學生成績如何,不管這個學生長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愛他們。我深知這種愛的力量對一個學生來說是多么的重要。每一個學生都不愿意自己被老師忽視、遺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師面前表現(xiàn)一下自己,證明給大家看,自己是多么的優(yōu)秀。其實這種需要是每個學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為老師,是不能忽視這一點的。
我要毫不猶豫地愛我的工作,愛我的教學,如何去愛,這還是一個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學習的一個問題。當我是學生的時候,我常常會有討厭上課的經歷,這往往是因為我討厭這個老師。為什么會討厭呢?——上課枯燥呆板,布置大量作業(yè)、知識含量低、知識范圍窄、知識老化、不懂裝懂、架子大、單純的知識灌輸、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低等,往往是這一類老師的共同特征,F(xiàn)代的老師,顯然不能這樣下去,作為受過現(xiàn)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師,我要有現(xiàn)代的教學。首先,我要學會研究教學——怎樣讓自己在課堂內最有效的發(fā)揮——我的學生能有最大的收獲——不僅僅是知識的接受,還要有學習的熱情、有主動學習的渴望、有探究學習的能力以及有提升內心世界的愿望。
課堂之前,我應該怎樣做呢?我需要認真思考以下這些問題——“這節(jié)課我要教給學生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難教的`是什么?學生最易接受的是什么?最難接受的是什?”“我應該如何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最大限度地激起學生求知的渴望?”“我的數(shù)學設計是否合理、完善,還有沒有更好的設計方案呢?其他老師又是怎樣設計的呢?哪一點是值得借鑒的呢?別人的為什么好呢?好在哪里?”“在課堂上如何有效地滲透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讓學生有一個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發(fā)生突發(fā)事件,我有什么應變措施呢?”……我都應該認有效地真對待,作好充分的思考與準備,顯然這一步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努力,但是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關系到我的教學質量、教學效果。作好這一步,是至關重要的,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6
一本好書能啟迪人的智慧,滌蕩人的靈魂。我覺得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就是這樣的一本好書。它猶如一泓清泉,清爽甘甜,沁人心脾;它仿佛是我的一面鏡子,時刻映照著自己;它又好像是我慈祥師長,不斷地給初入教師崗位的處于茫然中的我以指引。大師的形象雖然模糊,但大師的指引卻是那么具體。如何在教師崗位上能夠將工作做好,如何能讓自己在這份事業(yè)上有所發(fā)展,我從中總結出幾個我首先必須要努力的方向:
一、讀書,讀好書
有句話我一直非常喜歡:要想給孩子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這在我們教育事業(yè)中尤為重要。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就必須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教師應該要不斷培養(yǎng)自己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下心來,善于對書本中的內容深入地思考。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游刃有余,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儲備能量,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讓自己的一桶水永遠取之不不盡、用之不竭。
一個人只有不停地讀書,讀好書,讀有意義的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里汲取更多的營養(yǎng),才能不斷地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無物可教的尷尬境地!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
二、關心學生
其一要關心學生的思想,建立師生友誼。蘇霍姆林斯基寫道:建立師生之間的友誼,是要付出巨大的勞動,花費很多精力的。有些人認為,要建立師生之間的友誼,只要帶領兒童去參觀旅行,跟他們一起座在篝火旁烤土豆吃,跟他們一起分享歡樂就行了,這些看法都是錯誤的。建立跟學生的友誼,必須具有巨大的豐富的精神財富。缺乏這種精神豐富性,友誼就會變成一種庸俗的親昵關系,而這對教育是一種危險的現(xiàn)象。教師要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談心,了解學生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情況,從中知道學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
其二要關心學生的學習。當學生學習上遇到困難,要及時、耐心、細致地輔導,努力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發(fā)展。相信我們付出的努力總會有回報,灑下的甘霖總會澆灌出燦爛的花朵。
三、賞識學生
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的加以賞識。詹姆斯還發(fā)現(xiàn):一個沒有激勵的人僅能發(fā)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過激勵后,其能力是激勵前的3至4倍,因而在學習過程中,激勵的存在,至關重要,任何學生都需要不斷的賞識。被賞識就是被信任、被希望,就會產生一種被鼓舞、被期待的積極心理效應,就會更加向善向美?梢姡p識教育在學生的學習中是至關重要的。
如今,我也試著用賞識的眼光來看待我的學生,不用分數(shù)的高低來作為衡量一個學生的唯一的標準。我試著從課堂的點滴中來發(fā)現(xiàn)學生點滴的進步,并為他的進步欣喜。當然,我會將我的欣喜化為語言、化為動作來讓他知道,使他明白:別人能行,我也能行。我試著讓我的學生始終能看到自己的進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學生花費了力氣而看不到成果。我要讓每一位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并讓快樂能夠延續(xù)。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告誡教師們的那樣: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
不過,我們在賞識教育過程中不應該忽視孩子的缺點和退步,該指出的問題應當及時指出,該批評的問題應當及時批評,該制止的問題應當及時制止,這是不能含糊的。否則,會導致孩子在自我意識的建立過程中產生偏差;稍遇不順就可能一蹶不振;同時,也會導致他們過于自私、驕橫,在集體中很難與別人相處,進而產生一系列問題,這會違背我們賞識教育的初衷。
知識就是力量,確實,讀《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給了我教育好學生的信心和力量,我也會讓我的學生們從知識的海洋中獲得力量,幫助他們揚起未來理想風帆。
好書猶如一泓清泉,不僅清澈明凈,可當鏡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洌,沁人心脾。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所說: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身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表,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應當在你所教的那門科學領域里,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對你來說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你的科學知識的大海里,你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的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一粟。
在這個學期里,我在教學之余拜讀了蘇聯(lián)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
蘇霍姆林斯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他寫的學術著作《給教師的建議》, 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導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書籍。書中作者以建議的新穎形式,共談了一百條建議,懇切地與讀者談心,使人聽來毫無刻板、說教之感。全書皆為經驗之談,涉及教師經常遇到的棘手問題,讀來令人備感親切、深受啟發(fā)。讀著此書,就好像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能開闊教師的眼界,提高水平。世紀老人冰心曾說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這是一句至理名言。讀完這一百條建議我發(fā)現(xiàn)雖然現(xiàn)在教育形勢發(fā)生了很大改變,但蘇霍姆林斯基那光輝的教育思想對現(xiàn)在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蘇霍姆林斯基不愧為偉大的教育理論大師,針對教師的困惑和不解,好象與教師面對面地交流,讀后讓人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7
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他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就越多,他就越需要閱讀: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較長時間曝光一樣,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的頭腦也需要科學知識之光給以更鮮明、更長久的照耀。不要靠補課,也不要靠沒完沒了的“拉一把”,需要靠閱讀、閱讀、再閱讀。—————正是這一點在學習困難的“學生腦力勞動中起著重要的決定性的作用。
閱讀能挽救某些學生免于考試不及格,而且在于借助閱讀發(fā)展了學生的智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讀書也越多,他的思考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
侄女現(xiàn)在的二年級了,她就是那些很艱難、很緩慢、感知、理解和識記所學教材的“學習困難的”的學生,讀書是一個字一個字的讀,讀完了問她整篇課文講的.什么人做什么事?一概不知道。簡單的用“美麗”說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數(shù)學只能做已經列好的算式題,對于文字題目,怎么都理解不進去。比如:3個2角+2個2角=角,她說:3+2=5角。一個面包2元錢,3個這樣的面包多少錢?再怎么舉例子都理解不過來這樣的題目怎么列式,哪怕舉得例子只把數(shù)字變一下,教會她怎么做,再來做這道題,她都列不出來。
這學期開學,回到家除了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外。我就讓她多課外書《女孩故事屋》,讀完一篇就讓她講講故事的情節(jié),一個月已經過去了,讀書還是一個字一個字的讀......蘇霍姆林斯基說:周密考慮地、有預見性地、有組織地讓學習較差的學生閱讀一些科普讀物,這是教師關心的一件大事。蘇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師有組織地組織學習困難的學生讀一些科普讀物,這對一個二年級的孩子來說,能行得通嗎?對于一個連讀都讀不懂的孩子來說能挽救她免于考試不及格嗎?
剛才,讓她講一遍《白雪公主》,只說了幾句,就忘記了。我看了她一眼,說是看還不如說是恨了一眼吧,讓她在讀一遍,她拿著書坐在哪兒又開始了一個字一個字的讀......捫心自問,我做到了真正的愛她了嗎?
愛一個學習困難的孩子,真難!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8
小的時候,經常聽大人說:“家有二斗糧,不當孩子王!币苍浻袀家長罵罵咧咧地說:“你們幼兒園老師就是保姆!逼鋵崳幸环N說法我很贊同:“幼兒教師站起來是老師,蹲下來是媽媽!庇變翰粌H要教孩子一些知識,更要給孩子幫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良好健康的心態(tài),為幼兒將來的發(fā)展奠基。
在《給幼兒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指出,我們幼兒園教師這一行是幸福的,我們有不同于別的稱呼——幼兒教師。繁忙與瑣碎兼容,責任與壓力并重,忙碌于疲倦同行,這就是幼兒教師工作的真正意義。為此,我們懷著一顆平常心,并充滿自信,坦然面對挫折,用一份愛、一顆心,獲得孩子的愛,贏得家長的認可。這種唄需要、被尊重和支持的體驗是幸福的。
在書中,明確指出在備課前要研讀教材,要把教材吃透才能上好一節(jié)課。還用了一個實際案例說明,研讀教材對于一個教學活動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適用于語言活動,在數(shù)學、科學、社會等活動中也是非常必要的。我們轉崗教師,剛開始對于幼兒園的教材真的是一頭霧水,不知該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該怎么教。經過多次的學習、培訓,我們慢慢地從小學教師的'角色中走了出來,熟悉幼兒教師的課堂,知道了給幼兒上好課,不僅要備好課,還要多準備教玩具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在玩中學。課后,我們還需多反思,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為以后的教學積累財富。
《給幼兒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中,給我們指出了教師在整個國民群體中,應該是一個閱讀率比較高的群體,因為這個群體承擔著教書育人的責任。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更應該讀書,這與幼兒教育的特點密切相關。幼兒教育的特點是基礎而全面,幼兒是好奇、好問的,這都對教師的個人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幼兒教師要多讀書,讀好書,在書中充實自己,在學習中提高自己。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9
這個月讀了蘇聯(lián)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這本書是蘇霍姆林斯基30年教育經驗的總結,為解決中小學的實際問題,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有很大的幫助。
在閱讀上,蘇霍姆林斯基提出靠閱讀擴充知識。他在書中提到閱讀的重要性,學生不經常閱讀科學書籍和科普讀物,就談不上對知識的興趣。如果學生一步也不越出教科書,那就無從說起對知識有穩(wěn)定的.興趣。他還提出,科學技術迅速發(fā)展,我們不能把所有新的知識交給學生,所以閱讀科學書刊就成為教學過程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如何閱讀上,他支出,應該以大綱外的知識火花來照亮某些問題,老師只需要打開窗口,故意留下一些東西不講,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游泳,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作為老師,在教授學生的同時,也要有豐富的知識和讀大量的書籍,正如平時所講的“交給學生一瓢水,老師要有一桶水!
蘇霍姆林斯基還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愿望。誘使兒童自覺地從事腦力勞動的一種最強有力的刺激物,就是賦予他腦力勞動以人情味。如果你想做到讓兒童好好學習,要維護和培植和發(fā)展他身上的自豪感。很多孩子在學校學習,沒有獲得過成就感和自豪感,得到的是挫敗感,那他在學習上必定萎靡不振,終日昏昏欲睡,學習打不起精神。所以老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自豪感,讓孩子覺得自己能學會,能學好,有進步,能得到老師的關心,父母的贊揚,同學的肯定。
這本書體現(xiàn)了蘇霍姆林斯基的思想,體現(xiàn)著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靈去塑造心靈,給我很大的啟迪。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10
最近,我再次溫習了一遍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雖然相隔的時代迥異,但大師思想的精華卻依然大放光彩,再次將此次讀書心得匯報如下。
1、能否保護和培養(yǎng)每一個學生的自尊感,取決于教師對這個學生在學習上的個人成績的看法。不要向兒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
感悟:很多時候,我們不滿意的學生僅僅只是因為:他的成績不能使我們滿意,沒有達到我們想要他達到的合格或者優(yōu)秀,——也許,他也曾努力過,或者至少嘗試過。我們教師應該認識到,同一知識,有些學生是接近然后達到,有些是達到然后超越,有些是用很快的時間就能達到,有些則需要你的再三的期待與忍耐:對不同的兒童來說,這是不相同的。
2、如果學生沒有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前進哪怕是很小的一步,那么這堂課對他來說就是白費了。無效勞動——這大概是學生和老師可能遇到的莫大的嚴重危險。
感悟:這句話太重要也太可怕了,因為在我的課堂上,有多少時候是在進行著集體性的無效勞動,有多少學生自始至終地在那里進行著無效勞動,又有多少學生終于厭倦了這種無效勞動而不再“勞動”,只是木然地存在在那里!
3、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那位歷史教師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xiàn)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
感悟:“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蔽艺J為:讀書不能只讀與本學科有關的書,甚至不能只讀與教學教育有關的書,教育者應該把視野放得異常開闊,有必要把哲學、美學、宗教、心理學、文學、最新科技理論著作納入自己的必讀書目中。
4、把基礎知識保持在學生的記憶里。在學校工作的30年,使我發(fā)現(xiàn)了在我看來是一項重要的秘密——也可以說是一條特殊的教育學規(guī)律:到了中年級和高年級,就出現(xiàn)學業(yè)落后、成績不良的現(xiàn)象,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小學的時候,沒有把那些好像是知識的“地基”的基礎知識牢固地保持在記憶里,達到終生牢記的程度。不妨設想一下,我們蓋一座漂亮的樓房,可是把墻基打在很不牢固的混凝土上,灰漿不斷地剝離,磚頭也在脫落;人們每天都忙于消除工程中的毛病,可是始終處在樓房倒塌的威脅之下。許多四至十年級的語文教師和數(shù)學教師正是處在這樣的狀況下之中:他們在蓋樓房,可是墻基在裂縫。
感悟:我是一個高年級的數(shù)學教師,也深深地體會到,許多落后的學生并不是弱智,而是基礎沒有打好。只要認真的輔導,他們是完全可以趕上去的。我們一定要做到:把那些好像是知識的“地基”的基礎知識牢固地保持在記憶里,達到牢記終生的程度。
5、知識——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我千真萬確地深信:兒童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識在他們那里常常變成了不能活動的“貨物”,積累知識好像就是為了“儲備”,而不能“進入周轉”,知識沒有加以運用(首先是用來獲取新的知識)。教學和教育工作實踐中,在許多教師看來,“知識”這個概念就意味著會回答提出的問題。這種觀點就促使教師對學生的腦力勞動和能力做出片面的評價:誰能把知識儲藏在記憶里,一旦教師要求,立刻就能把它“倒出來”,那么他就被認為是有能力、有知識的學生。這在實踐中會造成什么結果呢?其結果就是:知識好像脫離了學生的`精神生活,脫離了他的智力興趣。掌握知識對學生來說變成了一件討厭的、令人苦惱的事,最好能夠盡快地擺脫它。
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擺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書,不是記住別人的思想,而是讓學生本人進行思考,也就是說,進行生動的創(chuàng)造,借助詞去認識周圍世界的事物和現(xiàn)象,并且與此聯(lián)系地認識詞本身的極其細膩的感情色彩。這里就涉及到了一個詞語教學的問題,詞語教學在初中階段一直要么被忽視,要么被錯誤地實施,這里有一種新的有效的做法:用詞語來描述自然、生活,來表達感情、思想。
6、興趣的秘密何在?認識本身就是一個激發(fā)生動的、不可熄滅的興趣的最令人贊嘆、驚奇的奇異的過程。自然界的萬物,它們的關系和相互聯(lián)系,運動和變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這些都是興趣的取之不竭的源泉。但是,在一些情況下,這個源泉像潺潺的小溪,就在我們的眼前,你只要走近去看,在你面前就會場展示一幅令人驚異的大自然的秘密的圖畫;而在另一些情況下,興趣的源泉則藏在深處,你得去攀登、挖掘,才能發(fā)現(xiàn)它;而很常見的情況是,這個“攀登”、“挖掘”自然萬物的實質及其因果聯(lián)系的過程本身,這是興趣的重要源泉。
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種表面的、顯而易見的刺激,以引起學生對學習和上課的興趣,那你永遠不能培養(yǎng)起學生對腦力勞動的真正的熱愛。你應當努力使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興趣的源泉,讓他們在這個發(fā)現(xiàn)過程中體驗到自己的勞動和成就,——這件事本身就是興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離開了腦力勞動,就既談不上學生的興趣,也談不上他們的注意力。
請你努力去喚醒那些無動于衷的、態(tài)度冷淡的學生們的意識吧。一個人不可能對任何事物都不感興趣。接近那種無動于衷的頭腦的最可靠的途徑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來喚醒思考。對于那些對知識和腦力勞動無動于衷、漠不關心的學生,每一位教師都應當把自己所有的“智力工具”拿出來試驗一番。這里談的已經不是競賽,而是把一些人從智力的惰性里挽救出來的問題了。我們學校里有這樣一條規(guī)矩:對于每一個對知識無動于衷、漠不關心的學生,我們都要在心理學研究會的會議上進行討論。我們在思考,怎樣才能找到人與自然界、人與知識相互作用的那個領域,以便在這個領域里用認識來鼓舞起他的精神。這里最主要的是,要使一個人終于有一天發(fā)現(xiàn)自己是知識的主宰者,使他體驗到一種駕馭真理和規(guī)律性的心情。用認識來鼓舞起人的精神,——這就是說,要使思想跟人的自尊感融合起來。通向這樣一種精神狀態(tài)的途徑,就是知識要有現(xiàn)實性和積極性。我們認為,要喚醒那種無動于衷的學生,把他從智力的惰性狀態(tài)中挽救出來,就是要使這個學生在某一件事情上把自己的知識顯示出來,在智力活動中表現(xiàn)出自己和自己的人格。
一個人體驗到他能駕馭任何一門學科的知識,這是一般智力發(fā)展的最強有力的刺激之一。如果學生有一門喜愛的學科,那么你不必為他沒有在所有各科上取得“五分”而不安。應當使人更為擔心的,倒是門門成績優(yōu)秀但卻沒有一門喜愛的學科的學生。多年的經驗使我確信,這種學生是不懂得腦力勞動的歡樂的平庸之輩。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11
第一次聽鄭杰校長上課時,鄭杰校長就以《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這本書為獎勵鼓勵大家積極參與,當時很遺憾我們小組沒有獲得此書,不過所幸我在寧夏圖書館借到了。讀完后,感觸良多、同感良多。
一、教師不是圣人
提到教師,人們都會覺得教師要“蠟炬成灰淚始干”,老師要大公無私,樂于奉獻,慢慢地社會把老師“圣人化”了。而把老師圣人化以后,我們一方面社會地位得到提高,但同時也帶給老師我們很多痛苦。說中寫道:“把教師打扮成圣人是有害的,兩大害處,一是制‘假’,讓教師自以為真是圣人了真可以像圣人一般隨意指點起別人,這樣的戴著面具的‘假圣人’使真實的‘我’被深深地隱藏,‘我’一旦被隱藏,就會活著太累,許多教師工作不愉快與每天上班背著沉沉的表演圣人要用的‘行頭’有關。二是至‘偽’,‘偽’總與‘虛’作搭配,表現(xiàn)出人的兩面性,是心口不一、言行不一的兩面性,也是在不同場合作出不同的表演的兩面性。這是一種偽善,顯得造作,也讓自己難受,當你想得到而不能討諸行動,或當你要拒絕卻不可以說“不”的時候,你在承受人格被撕裂的痛楚!痹趯嶋H生活中,因為這種把老師圣人化給我們帶來了承重的精神負擔,學校有位年長老師講到自己曾經在生孩子的時候,因為疼痛而大喊,然后旁邊醫(yī)生說她:“你還是老師呢?這么大喊大叫的!”我想說,難道圣人生孩子就不疼嗎?這種強加給老師的負擔逐漸讓我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而教?為了培養(yǎng)社會主義接班人?為了祖國的希望和未來?為了黨和人民?我不否認也有這樣不計較個人得失的圣人,但是我們大部分老師都是平常人,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我們在考取教師之初,有自己的教育夢,但更多的時候是為了就業(yè),為了生存?墒枪ぷ骱笊鐣o我們強加了很多負擔,我生病了不能請假,因為我走了班里沒人上課,耽誤學生學習你就不是好老師,家長故意找事,你不能罵回去,因為你是老師,不能說臟話,你得寬容寬容再寬容。時間久了,我們就迷失自己,我們的人格分裂了,我們感到痛苦,我們總是活在面具下面,我們被“圣人”所折磨!
二、“學會贊美真的'好難”
“贊美”這個詞多么美好,歌頌美,贊揚美,可是這么一個人人喜歡的詞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卻那么難呢?普通老師贊美領導,領導覺得你有阿諛奉承之意,周圍同事覺得你有拍馬屁之嫌;同事之間互相贊美,也會有同事覺得你凈說好聽的,不真誠;老師贊美家長,其他家長覺得這個家長是不是討好了老師;班主任聽到有家長贊美自己,都會不由自主地辨別家長是不是真心。為什么贊美變得這么難?鄭杰校長說:”我們沉浮于不信任的慣性之中,使信任變得難行,贊詞堵在咽喉!笔前,因為領導和下屬之間互相不信任,同事之間互相不信任,老師和家長之間互相不信任,導致我們不相信別人會真誠地贊美自己!叭藗兛偸且揽孔约旱男男詠泶y他人,以心中的‘小’來揣測他人可能的‘小’!辈贿^,因為其實我們大家都希望獲得別人的贊美,希望有一天,不信任的陰霾被贊美聲漸漸驅散,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陽光。
網上有句話說“工作本身是不累的,平衡情緒最累”,對此,我深表贊同,我們工作苦一些累一些都可以接受,但是社會強加的“圣人化”標簽,工作中的人際關系往往會讓我們精神壓力很大。所幸,我們可以讀書,鄭杰校長謙虛地說《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是一本無害的書,但是在我看來,這不僅是一本無害的書,更是一本開闊視野、找到共鳴、汲取營養(yǎng)的書。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12
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是一本理論結合實際運用的,具有鮮明指導性意義的教師輔導書籍。全書理論結合時踐,生動地進行了闡述,使人受益匪淺。下面我從幾個方面談談我學習的體會。
(一)作好教學工作首先要具備良好的師德
當老師的人都知道一句話“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說明師德的重要性。要樹立良好的師德先決條件就是要熱愛教學工作,要充分認識到教學工作的偉大和重要,還有教師這個行業(yè)“傳道、授業(yè)、解惑”所特有的成就感,這些都足以吸引我們全身心的投入這個行業(yè)中。具備良好的師德以我的理解應該表現(xiàn)在對業(yè)務的認真鉆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對待學生生活上要關心,學業(yè)上要嚴格要求,要作到“嚴而不畏,敬而不遠”。教師在師德建設上應該時刻努力提高自己的業(yè)務素質和道德素質既要樹立威信又要使人樂于親近。
(二)提高自己的教學基本功
1、認真作好課前的準備工作:
第一步要寫好教案,這里面要注意要對教學對象定位。同時要盡量多的占有素材,寫教案時要備有多種教材,教案不是教材的翻版,要從多種教科書中選擇適合學生的教法,研究利用何種講法學生更明白,理解得更透徹。教案內容上則應該不斷地追求更新、更前沿,以這樣的態(tài)度寫好每一次的教案都是對自己專業(yè)知識的一種檢驗和提高,不僅是對教學工作對于科研工作也是非常有好處的。
其次,在寫好教案的同時,每堂課之前還要做好上課的準備。要預先對內容進行安排,列出提綱。對于青年教師來說,因為教學經驗不夠導致對教學的控制能力不強,因此最好能夠在每次課前,自己試講一下。
再次,要重視輔導和答疑工作,這樣把本門課的內容進行系統(tǒng)的復習同時可以吸收老教師的教學經驗。學生的問題也可以促進自己對知識的查遺補缺和深化理解,甚至有可能幫助你在該領域作出創(chuàng)新。
2、講課時注意的一些事項
首先,要給學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要求教師有良好的`教風,作為教師要更加嚴格遵守教學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儀容和穿著應端莊大方。
其次,具有突出的口頭表達能力,具有很高的說話藝術。說話不僅要求做到條理分明,生動、流暢、準確,而且要求做到嚴謹、縝密,同時在聲音上則盡可能聲情并茂,生動活潑。
再次,板書整齊美觀的布局都能給學生以美好的印象,更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最后,內容要有邏輯性,最好能在開始時簡單回顧上次課的內容,并順勢引出本次課的內容,在本次課結束前對當堂的內容進行總結,為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還要注意多和學生進行互動。
3、對多媒體教學的一些認識。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好處顯而易見,教師應該盡量掌握以便于營造教學情境,鞏固教學成果。
4、教師還應該有系統(tǒng)的專業(yè)知識,有較為豐富的相關專業(yè)知識,而且,這些知識最好通過教學加以系統(tǒng)化,加以完善。
讀書幫助了我學習了一些教育教學方面的知識,增加的工作的經驗,使我受益匪淺,以后我將盡量的多讀些書,不斷的充實自己各方面的學問,爭當受人歡迎的優(yōu)秀教師。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13
《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是蘇聯(lián)當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蘇霍姆林斯基為了解決中小學的實際問題,專門為中小學教師寫的教育經典叢書。盡管今天的教育形勢與蘇霍姆林斯基寫書的年代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那閃光的思想,精煉的語言,對我們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就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我們一顆顆干渴的靈魂,它就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常讀常新,每次讀都有新的收獲和體驗。
翻開書,一百條建議之首便是作者在反復的教導我們“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首先就要我們了解,每個孩子都是獨立不同的個體,在學校里,教師不應該“一視同仁”,尤其是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領域——腦力勞動的領域里,對兒童要個別對待。
作者打了一個最形象的比喻:讓所有剛剛入學的7歲兒童都完成同一種體力勞動,例如提水,有的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盡,有的孩子卻能提20多桶,但是如果你要強迫一個身體虛弱的孩子一定要提20桶,那么這就會損害他的力氣,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兒童的腦力勞動所需要的力量,也是象這樣各不相同的.。讀到這我不禁想到一個一直困繞我的問題:為什么在我所教授的學生中會有明顯的優(yōu)差生等級?
為什么同時教授,有的學生可以很容易很完美的掌握,而有的學生卻什么也學不會,現(xiàn)在我終于明白原來我沒有在備課中考慮到孩子們的差異性,沒有周密的考慮到每一個學生在上課時將要做什么,沒有因人而異,為他們挑選適合他們學習的內容,使他們取得一點小小的成就。原來就因為我這種欠缺考慮的備課,使我的課堂中產生了很多的無效勞動,而無效勞動——這大概是學生和老師可能遇到的莫大的嚴重危險吧。正是蘇霍姆林斯基首條解決了我初為人師的困惑。
在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段時,確實讓我產生了很大的共鳴。作為一名教師,的確發(fā)現(xiàn)時間總是不夠用,每天總是備課、上課、訓練、寫反思等,仰望時鐘,一天時間卻又過去,可收獲卻不大。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往下尋求答案。
作者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的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他鼓勵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在熱烈而緊張的勞動中抽出時間來逐漸地,一步步的積累精神財富,智力財富和教育的明智。他教育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要學習教育同行們的優(yōu)秀經驗,取得他們的優(yōu)秀信念,深入思考優(yōu)秀教師的經驗,將有助于我們看到:在自己的實際工作中,要取得某種結果,都取決于哪些因素。
讀到這些建議,突然很懊惱自己的消極,一直抱怨工作太忙,時間太少,而忽略了學習,忽略了讀書,忽略了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這一簡單的道理。曾經雄心壯志的想過,要完善自己,但是現(xiàn)實的工作卻成了我頹廢最好的理由。為什么不能在閑暇之余讀讀手邊的書,為什么不能在沒有課的時候多去聽聽同行們的經驗,為什么不能在晚上清閑的時候寫寫一天的教學日記,想想,時間真如流水就這樣荒廢了。
書是知識的源泉,聰明的殿堂!它會給人氣力,讀書可以改變人生。讀完了《給教師的建議》,我不時地反思自己,提醒自己要把這些寶貴的經驗轉化成自己的工作方法,應用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應當主動地去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fā)展,才能提高自己的素質,這是作為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14
忙了一段時間,終于有時間靜下心來好好讀讀書了,最近讀了一本教育類書籍,令我受益匪淺,這就是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
輕輕翻開這本墨綠色封面的書,快速的瀏覽了書目,我的心跳不禁加快,猶如缺氧的人立刻吸入了新鮮的氧氣一般,另我精神為之一振。
我該如何表達,我看過此書的感受呢?我是語文教師,我承認從小我就莫名的'熱愛自己的學科,喜歡用文字來表達情感,更愿意透過文字感受作者情感。然而,透過蘇霍木林斯基的文字我感受到了作者是以無比熱情以及恒久的持之以恒的毅力,繼續(xù)著他終身喜愛的事業(yè)。
細細看來:每一篇都是教學經驗的提煉;每一篇都是扎實閱讀的積累;每一篇都是熱愛學生真情的流露;每一篇都是大師娓娓道來的經驗之談;每一篇都是教學生活中真實的再現(xiàn);每一篇都是青年教師必讀的經典。
或許生活中,我們離大師總是太過于遙遠,但是當我走進蘇霍姆林斯基所撰寫的文章時,我們離大師其實很近很近,思想火花的碰撞,讓我如饑似渴地讀著他的著作,真不愧被稱為“教育圣經”之作。
真正走進《給教師的建議》幾天而已,我的頭腦立刻清醒許多,對待孩子的觀念重新有了改變,或許一本書在精神上對讀者的刺激,也會延伸到自我的行為中去。我期待自己在新學期的開學,能夠在教學上有質的飛躍與成長......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15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受益匪淺。蘇霍姆林斯基的時代雖然距今甚遠,但他閃光的思想,精煉的語言對我們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我們干渴的靈魂。它像與我們面對面一樣,撥開我們眼前的云霧,解開我們心中的疑團。今天,談談我的一點讀書體會。
《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提到平等、民主地與學生相處,記得自己上學時,對老師必恭必敬,對老師說的話也是惟命是從,不敢有半點不敬和懷疑。可現(xiàn)在的學生卻不同,他們與老師有說有笑,有時,老師不對的地方他們敢當面挑刺,和老師說話也總以一種同輩人的語氣,似乎老師在他們眼里算不了什么。我有時,有點接受不了學生的這種態(tài)度,但讀了此書,受到啟發(fā):雖然小學生是未成年人,認識問題有不可克服的局限,但發(fā)揚民主卻是對學生權利的尊重。民主就是凡事多商量,在商量中體現(xiàn)對學生主體的尊重,在商量中實現(xiàn)學生的主體價值。教師在建立民主的氛圍中,需要特別注意對話的平等,這是所謂商量的意義所在。民主作為現(xiàn)代社會的基本共識和基本追求,也是社會理性的重要標志。
在這本書里還介紹了關于后進生的成因,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那是由智力低下、習慣不好、學習動力不夠等造成的,但蘇霍莫林斯基卻為我們分析了后進生的成因很重要的一點是教師“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tài)度的緣故”。身為老師我們會經常去別人身上找原因,而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要從教師自己身上找原因。后進生在我們的心目中,學習能力真的太差了,對我們老師的心中,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這些學生連學習都學不好,又何談閱讀?因此往往很多時候剝奪了他們的`閱讀時間,忽略了學生內心真正的需要了,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那些學生需要用閱讀來提高自己,需要用閱讀來解決自己在學習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困難,老師也只能交給他們方法,但真正的落實,還是需要我們學生自己完成。
蘇霍姆林斯基班上有個叫費佳的學生,在算術應用題的學習上障礙很大!斑@孩子簡直是來不及記住應用題的條件,在他的意識里,來不及形成關于作為條件的依據(jù)的那些事物和現(xiàn)象的表象:當他的思想剛剛轉向另一件事物的時候,卻又忘記了前一件事物!泵鎸@種情形,蘇氏自己親自編了一本書《給思想不集中的兒童的習題》,在這本書中,他抓住兒童的心理特點,編了很多有趣的、能夠引起兒童思考的習題來訓練他。這些習題深深地吸引了費佳,也開始引發(fā)了他的思考,并且在老師的幫助下能求得答案。隨后蘇氏又為其搜集了一套專供他閱讀的書籍,約100本,可供他從三年級讀到七年級。這些書跟課堂上所教的內容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正是這種大量的閱讀,使費佳的成績逐步趕了上來。到五年級時,這個孩子已經能像別的孩子一樣解答同樣的算術應用題。后來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如歷史、文學,還遇到過困難,但每一次困難他都是靠閱讀來克服的。通過學習,我要逐漸轉變了自己的陳舊觀念,通過慢慢摸索,努力轉化好每一位學困生。
我們每一位教師,能夠對待學困生像蘇霍姆林斯基這樣有耐心,像蘇霍姆林斯基這樣善于思考,相信學困生會越來越少。
名著《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是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給從事教育事業(yè)的教師的,全書共100條建議,每一條建議都是教育家給教師指路的,闡述著教書育人的真理,確實給我們教師在教學方面提供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給我們展現(xiàn)了教師教育人生態(tài)度的一種凝練,使我們明確怎樣去做一個優(yōu)秀的教書育人者。
通過學習《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使我們不知不覺的穿過時空隧道走進了1918年12月28日,去詳細了解作者的出生地,工作的地方,使人有一種急于認識這位大教育家的欲望。蘇霍姆林斯基從出生到上小學一直到工作,成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總是積極向上的,勤懇的,一生寫作了41部教育專著,1200篇童話,生前被評為烏克蘭功勛師,獲得2枚列寧勛章,多枚馬卡連科獎章。應該說,蘇確實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人,他把自己的全部的生命活力都投入到了前蘇聯(lián)的教育事業(yè)上,這一點是公認的,是我們現(xiàn)代教師應該學習的精神。當前,國際上的各種競爭例如經濟、科技、軍事等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又賴于教育去培養(yǎng),所以盡快造就具有良好心理素質和廣泛適應能力的各種人才就成為教育改革和現(xiàn)代學校關注的中心課題。
而今,我國的中學生正處于新舊體制常常發(fā)生碰撞,許多問題不可能盡如人意和適時解決,各行各業(yè)的改革都步履艱難的背景下,受應試教育的驅使中學生被迫投入競爭,隨著父母離異的、破損家庭的增多,以及社會環(huán)境的某些消極影響,造成了中學生的種種心理問題。面對中學生存在的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僅僅靠原有的教育教學與德育工作難于應付局面。為了改變學校教育的被動狀態(tài),社會、學校、家長都在呼喚心理學直接參與學校教育工作。陳學詩、沈漁村、李心天等一批專家、學者呼吁“為促進人們的心理健康,建立健全人格、預防心理疾病”應“廣泛開展心理衛(wèi)生科普宣傳和社會教育、學校教育,中小學增加心理衛(wèi)生課”,所以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是教育面臨的新課題新任務。
通過有效的途徑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生的心理得以正常發(fā)展。心理困惑得到疏導,不良心理與行為得到矯治,學生表現(xiàn)出良好的心理素質。學習積極性高、思維活躍,學習上沒有心理負擔與壓力,愛學、會學并富有創(chuàng)造性。個性健全發(fā)展,能夠適應學校、社會的要求,完善自我。在此基礎上,教學質量大面積提高。
《給教師的建議》成書于十九世紀初期,雖然在時間上和我們相隔很遠,但其內容中閃現(xiàn)的教育理念是和我們在同一時代的,尤其是書中要求教師培養(yǎng)和諧的全面發(fā)展的學生,強調學生應該善于自我表現(xiàn)的理念等等?傊瑫杏性S多建議是我們教師今天應該借鑒的。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02-12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12-09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02-19
學習《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01-05
讀《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08-22
讀《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03-12
讀給教師建議心得體會04-15
2022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11-07
《給教師的建議》閱讀心得體會07-27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15篇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