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知秋優(yōu)秀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根據(jù)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葉”知秋優(yōu)秀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葉”知秋優(yōu)秀作文1
秋風瑟瑟,大樹發(fā)出“沙沙”的響聲,樹葉片片落地……
銀杏樹的樹葉落下來了。樹上的葉子被風吹得緩緩落地;地上的葉子被風吹得四處飄逸。飄到哪里?飄進稀疏的草地里與小草說悄悄話;飄到同學的頭上,轉幾個圈,引來笑的聲音;飄到湖上,打個水漂,小魚好奇地頂起,與它嬉戲。哎呀呀,怎么往學校的飯?zhí)蔑h,是餓了嗎?金色的銀杏樹葉,帶著童趣,帶著生命,飄到哪里都好奇地觀察著天和地,真是一群調(diào)皮可愛的小精靈。
梧桐樹的葉子落下來了。嘉定金沙路上時不時經(jīng)過拍照的行人。遠看,梧桐樹的葉子像色彩斑斕的油畫:畫家隨意大膽地拿起筆,梧桐樹的葉子便一塊綠、一塊黃、一塊橙。樹干也是一塊黑、一塊白,像有人讓白色的油漆在樹干上隨意流淌的痕跡。再近一些看,地上的'樹葉有些被風撕裂成幾瓣,有些變灰了起皺了快要腐爛了,有些被蟲蛀出了幾個小洞……雖然色彩不清晰,輪廓不完整,但此時我才懂得了殘缺的美感。
荷葉也落了下來。我家大水缸里的荷葉經(jīng)過春天的成長、夏天的茂盛,此刻,終究是要落下了。不過,它早已陪伴荷花很久了,想必此刻離去不會有太多的留戀。夏天走了,荷花謝了,只剩荷葉在那里“孤零零”地站著。我曾親眼見證它如何頑強地掙扎過,拼命地吸收陽光,拼命地吸收水分,拼命地扎根深處……可終究抵不過秋風瑟瑟,搖松了荷葉的根,吹皺了荷葉的身。漸漸的,荷葉的四周一圈開始泛黃、變灰,并漸漸的向中心蔓延過去。荷葉的莖也越來越脆弱,只要輕輕一碰,便會使裂縫更深。最后,秋風再一次刮起,荷葉便晃晃悠悠地落下,飄到水面上,或沉入水底。葉子雖然拗不過秋季,可“化作春泥更護花”——秋天掉落的每一片葉子,腐爛化泥,都是春日嫩芽的養(yǎng)料,不是嗎?
除了把秋天的葉子留在心里,拿它做葉脈書簽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摘下一片粗壯一些的老葉,放進燒杯用水浸沒,加熱煮沸一刻鐘。再輕輕拿出,輕輕沖洗,留下的便是網(wǎng)狀的葉脈。捧著它,就像捧著秋天;見到它,就像是見到秋天。
看見葉子落了,知道秋天來了。老在家里等待春天,不如發(fā)現(xiàn)秋天的美,記住秋天的美!
一“葉”知秋優(yōu)秀作文2
一葉知秋,說的是梧桐。“山僧不解數(shù)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自古梧桐被視為圣王和先知,《花鏡》中說梧桐:“此木能知歲時,清明后桐始華。桐不華,歲必大寒。立秋地,至期一葉先墜。故有‘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之句。”
就像有人質(zhì)疑為何“春江水暖鴨先知”一樣,怎么梧桐葉落而知秋,為何不是楓葉落、柳葉落、桂葉落,那漫山的楓葉或者黃櫨葉被秋色染紅的時候,不是更能代表秋天嗎?為什么讓梧桐葉獨攬秋色,向人們報告秋天的消息呢?
在古人眼里,梧桐是有靈性的草木,它通明神諭,感知宇宙,呼應時間的能力特別強,擔負著上蒼賦予它感知秋風的神圣使命,所以在立秋日的第一時間,它會落下第一枚葉子。隨后,人間草木紛紛效仿,以枯枝、謝花、落葉,報告人間秋天的消息。此時的梧桐大有王者風范,所以白帝城矗立的“三王碑”上,樹王梧桐格外醒目。
梧桐對季節(jié)敏感的傳說,也充斥在古代的典籍中。《花鏡》的描寫更是有鼻子有眼:“每枝十二葉,一邊六葉,從下數(shù)一葉為一月,有閏月則十三葉。視葉小處,即知閏何月也!崩顫O在《閑情偶寄》卷五中說:“梧桐一樹,是草木中一部編年史也……有節(jié)可紀,生一年紀一年!
亭亭玉立,青干青葉的梧桐樹,葉大蔭濃,是很好的庭院觀賞木,消暑知秋,他木難比!八拿鏌o附枝,中心有通理”,這又是梧桐樹獨樹一幟的品性。正是其這一本性,讓梧桐木做出來的古琴無與倫比。陸璣在《毛詩草木蟲魚注疏》中說:“桐有青桐、赤桐、白桐,宜琴瑟!薄肚f子》無意間也描繪出一幅“高士—梧桐—古琴”的美圖:“依樹而吟,據(jù)槁梧而暝。”
如今,鳳凰已不見,古琴人少彈,只有這清高的.梧桐還生活在這個塵世間,與我們那樣親,與我們那樣近。《爾雅》里的一句話,冥冥之中道出天機:“櫬,梧!睓拢俏嗤┑牧硪环N稱呼,無論是“親木”還是“吾木”、“同木”,都一下子讓我們與大自然親近了許多,我們要像對待肅穆的松柏、溫存的楊柳、虛懷的翠竹一樣對待梧桐,不為招來金鳳凰,只為一樹春天一葉秋。
【一“葉”知秋優(yōu)秀作文】相關文章:
一葉知秋優(yōu)秀作文08-16
一葉知秋優(yōu)秀作文03-07
一葉知秋08-30
一葉知秋作文08-18
一葉知秋作文04-27
一葉知秋優(yōu)秀作文4篇09-11
一葉知秋優(yōu)秀作文2篇09-02
一葉知秋作文500字08-14
一葉知秋作文20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