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最大的“書”》初讀設計
教學資源的綜合運用之美——《最大的“書”》初讀設計葉燕芬
一、簡析
我們的教材包含著四大系統(tǒng):文章系統(tǒng)、導學系統(tǒng)、圖像系統(tǒng)和習題系統(tǒng)。教師在細讀文本時要讀通讀透這四大系統(tǒng)的內容,教學設計時要充分考慮這四大系統(tǒng)中蘊含著的編者意圖,在教學實踐中要充分運用這四大系統(tǒng)的強大功能。
《最大的“書”》一課介紹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識寶庫。在地質勘探隊員的眼中,巖石就是一本耐人尋味的“書”。那上面有雨點留下的腳印,有波浪奔騰的足跡,有豐富的礦藏,還有由樹葉、貝殼、小魚組成的圖畫……歷史的變遷、大陸的沉浮,都寫在這本最大的“書”里了。本課初讀設計的關注點就是合理運用四大教學資源,讓學生讀通課文、學習字詞、了解大意。當然,關于本課所涉及的自然科學知識,不必作過細的講解,只要引發(fā)學生對自然科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產生研究、探索的欲望就可以了。
二、設計
1.揭題質疑,引“書”。
這節(jié)課葉老師專門到咱們班來向大家推薦一冊特別的書。(出示課題:最大的“書”)一起讀。這冊書特別在哪里呢?(引出引號并質疑,齊讀課題。)
2.初讀識字,讀“書”。
(1)第一次讀這冊書,老師要求大家讀準每一個字。
(2)反饋學習的詞語。(課件出示)
腳印雨痕波痕煤炭寶藏巖石鐵礦
刨根問底地質勘探隊員 一冊厚厚的書
(3)指名讀,邊讀邊正音。
(4)學習多音字“藏”,出示詞語指名讀。
藏起來西藏 捉迷藏寶藏 藏頭露尾藏羚羊
3.再讀解詞,問“書”。
(1)“刨根問底”是什么意思?課文中誰刨根問底了?川川問了哪些問題?
(2)帶著問題讀書,邊讀邊把川川提的問題用“____”畫出來。
(3)交流朗讀:
叔叔,您在看什么?
哪里有書。
這上面有字嗎?
這上面有圖畫嗎?
這能說明什么呢?
讀了這本巖石書有什么用呢?
讀著讀著,你們發(fā)現(xiàn)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呢?(都是問句,板書:?)(師范讀第一句,指導讀出問句的心情,指導讀6個問句。)
像這樣一個接著一個地問問題,就叫“刨根問底”。(指導學寫生字“刨”、“底”。)
4.再讀感受,識“書”。
第三次讀課文,我們也和川川一起來個刨根問底,問問自己都讀懂了這冊書的哪方面知識。讀后交流:
(1)哪里有書?這冊最大的書是什么?
導讀:川川奇怪地問:“哪里有書。俊笔迨寤卮鹫f:“巖石就是書。∧憧,這巖石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指導讀出“!”的語氣)為什么說巖石就是書呢?(看課文插圖,感受巖石與書的相似之處。)
(2)這上面有字嗎?
指名讀課文,讀出標點符號表達的心情,感受“痕”的意思:你來看,這是雨點留下的腳印,叫____;這是波浪的足跡,叫____;還有這些閃光的、透明的,是____。它們都是字呀!
拓展學習“痕”:傷口留下的痕跡叫( )。
淚水在臉上留下的痕跡叫( )。
車輪在路上留下的痕跡叫( )。
(3)這上面有圖畫嗎?
指導朗讀,讀出問句和感嘆句的語氣。
(4)知道“書”為什么加引號了嗎?這里的“書”指的是巖石,所以要加引號。
(5)巖石上的文字和圖畫能說明什么呢?
“它告訴我們,在很久很久以前,這里是一片長滿樹木的陸地。后來,陸地沉下去了,這里就變成了大海。又過了很多很多萬年,海底慢慢上升,這里又變成了高山,就是我們腳下的這座山!
教師配樂范讀,視頻展示陸地變成大海再變成高山的情景,感受這神奇的變化。找出表示時間的詞,配樂朗讀,讀出變化的漫長和神奇。(指名讀,范讀,齊讀。)
(6)讀了這冊巖石書有什么用呢?
指名讀,讀出感嘆號表達的心情。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一個新的標點“……”,質疑:這個省略號里面又有什么秘密和故事呢?
標點符號不但有學問,有心情,還藏著許多秘密。它能告訴我們,哪里有什么,哪里還有什么;它還能告訴我們,古代的動植物是怎樣變成化石的;它還能告訴我們,大地是怎么變化的……這些問題,值得我們繼續(xù)刨根問底。
5.小結課堂,理“書”。
看來刨根問底真是一個很好的讀書方法。在川川的刨根問底下,這冊書越來越神奇、有趣,帶給我們的知識也越來越豐富了。下節(jié)課,我們根據(jù)自己剛才提出的問題,繼續(xù)刨根問底,有滋有味地讀好這冊書。
板書:
最大的“書”
?
刨根問底
。
三、實踐
1.在文章系統(tǒng)里找語言實踐點。
李海林曾說,語文教師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帶領學生“沉人詞語的感性世界”。沒有對詞語的理解、積累和運用,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便無法提高。所以,在閱讀教學中,尋找詞語與文本之間的聯(lián)系,以詞語的教學帶動課文的初讀與初探,是展開教學的有利抓手。
本課的初讀指導,就以“刨根問底”一詞帶面,讓學生沉浸在文質兼美、規(guī)范語言的朗讀內化之中,也成為初讀指導的重要抓手。以“課文中誰‘刨根問底’了?川川問了哪些問題?”為指引,讓學生在初讀的基礎上帶著問題讀書,找出川川問的六個問題,并指導朗讀六個帶有問號的句子,順勢讓學生理解詞語意思——像這樣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地問,就叫“刨根問底”。在接下來的教學中,還是圍繞“刨根問底”:“再讀讀課文,你和川川一起來個刨根問底,問問自己都讀懂了這本書的哪方面知識!绷鶄問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讀問題,讀回答,通過這個詞語的穿引,理清了課文的層次,讀通了課文。最后指出“刨根問底”是一個很好的讀書方法,下節(jié)課,我們根據(jù)自己剛才提出的問題,繼續(xù)“刨根問底”,有滋有味地讀好這冊書。
2.在導學系統(tǒng)里找學法折射點。
本文所在的單元是圍繞自然現(xiàn)象、自然景觀來編排的,本文是這個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本課教學后的任務是進一步了解自然知識,激發(fā)學生探索自然的興趣。
第一次閱讀文本,就發(fā)現(xiàn)了課文題目下邊一個大大的“泡泡語”——書,為什么要加引號呢?這讓我對本課中平時不起眼的標點符號引起了關注。讀著文本,我發(fā)現(xiàn)課文是以問答的方式來寫川川學到的自然常識的,因此多處出現(xiàn)問號,同時在回答上還出現(xiàn)了許多感嘆號,最后還出現(xiàn)了一個省略號。根據(jù)這些標點符號,我設計了課文學習的另一條輔線,邊學習課文,邊感受標點符號的魅力。問號和感嘆號是有心情的,在朗讀指導時有一個設計自己感覺還是比較成功的,這些標點符號折射出來的張力在課堂中學生也是很感興趣的。
師:川川問的很多問題你們都找到了嗎?
。ㄒ曨l出示六個問句,生交流朗讀。)
師:看看這六句話,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都帶有問號,是問句。
師:讀好這六個句子是很不容易的,因為問號是有心情的。聽老師讀,讀兩次,聽聽哪一次更能讀出問的語氣。(師范讀第一句)
生:第二次。
師:老師再讀一遍,聽聽哪個詞讀好了就有問的味道了。
生:讀好“什么”就更有問的味道了。
師:是啊,讀好語氣詞是讀好問句的法寶,大家自己試著讀讀。
3.在圖像系統(tǒng)里找課堂生發(fā)點。
在引領學生以“自己都讀懂了這本書的哪方面知識?”來初讀課文,當讀到叔叔回答“巖石就是書啊!你看,這巖石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時,老師插問:“為什么說巖石就是書?請大家看看插圖,找找他們的相同點!睂W生在看插圖的基礎上紛紛發(fā)現(xiàn):巖石厚厚的,書也厚厚的;巖石一層一層的,像書架,書疊在書架上也是一層一層的。課文插圖的運用,讓學生形象地感受到了巖石就是書,課題下邊的“泡泡語”的問題也迎刃而解了。聯(lián)系課文內容,配合圖片理解詞語,是低年級詞語教學的有效途徑。教學雨痕、波痕時,教師在引領學生讀書的基礎上,視頻出示圖片:“瞧,這是雨點留下的腳印,叫——雨痕;這是波浪的足跡,叫——波痕!币詧D片為生發(fā)點,拓展學習感受傷痕、淚痕、車痕等詞語。生字“痕”的教學,看似“有痕”,實是“無痕”。
在學習自然界神奇變化的一段時,用課件演繹大自然的神奇變化,讓學生直觀感受大自然漫長而神奇的演變,學生在教師的范讀中人情入境地讀書。
師:哦,多么神奇的變化,陸地、大海、高山交替變換。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神奇的變化。(視頻出示陸地、大海、高山交替變換的情景,教師配合課件示范朗讀。)
師:這神奇的變化需要經歷很長的時間,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呢?請找出表示時間的詞。
師:誰能讀,讀出這變化的漫長和神奇?
4.在習題系統(tǒng)里找知識落實點。
在本課的習題系統(tǒng)中,編者安排了“我會認——識字”、“我會寫——寫字”、“朗讀課文——讀好人物對話”、“我會填——組詞”、“我知道——知識鏈接”五大內容。作為第一課時,我以讀通課文、讀好人物對話,以及識字、寫字作為教學的重點。
本節(jié)課的寫字教學是穿插在閱讀理解中的。初讀指導,以“刨根問底”一詞帶面,在理解“刨根問底”詞義的基礎上,以漢字溯源的方法指導學生書寫“刨”與“底”兩個生字。結課時,以“我知道”為載體,讓學生帶著問題出教室,課后繼續(xù)去刨根問底,激發(fā)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最大的“書”》初讀設計】相關文章:
《最大的書》優(yōu)秀教案設計范文08-26
《最大的書》教學反思08-23
語文《最大的“書”》說課稿08-21
《最大的書》教學反思01-30
《最大的“書”》教學反思02-24
最大的“書”教學反思04-12
最大的書教學反思04-08
最大的書教學反思08-26
《最大的書》教學反思(精選17篇)11-04
《最大的“書”》教學反思13篇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