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妇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_无码人妻精品视频_久久躁夜夜躁狠狠躁_偷碰人妻无码视频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北師大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北師大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時間:2023-01-24 16:52:32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北師大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北師大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北師大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北師大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

  教學過程:

  一、引入變量的概念

  師:老師買了10個蘋果,吃了2個,還剩?個吃了4個,還剩?個吃了7個,還剩?個

  問:在老師剛才敘述的吃蘋果這件事中有幾個量?其中哪些量是變化的?怎樣變化?

 。ㄓ腥齻量;吃的個數(shù)與剩下的個數(shù)是變化的;一個增加,一個減少。)

  師:一個量變化,另一個量也隨著發(fā)生變化,可以看出,這兩個量是互相依賴的'變量,也可以說是相關聯(lián)的量。

  二、新授

  師:好,下面我們一起看書P18。

  1. 看第一個例子,說說這個統(tǒng)計表的內(nèi)容是什么?

 。ㄊ切∶黧w重變化的情況)

年齡出生時6個月1周歲2周歲6周歲10周歲
體重/千克3.57.010.514.021.031.5

  問:表中的哪些量在發(fā)生變化?

  年齡在變,體重也在發(fā)生變化:年齡增加,體重也在增加。

  問:我們能不能用一個圖象來表示這兩個量之間的變化關系呢?用一個什么圖表示合適呢?(折線統(tǒng)計圖)

  2. 看第二個例子。駱駝被稱為沙漠之舟,這就是反映駱駝體溫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圖象。請你認真觀察圖象,圖象中反映了哪些變量之間的關系?

  (時間、體溫)

  指導學生讀懂圖意:

 。1) 一天中,駱駝體溫最高是多少?(400C)最低是多少?(350C)

 。2) 一天中,在什么時間范圍內(nèi)駱駝的體溫在上升?(4時到16時)在什么時間范圍內(nèi)駱駝的體溫在下降?(0時到4時,16時到24時)

  師:駱駝的體溫是隨時間而呈周期性的變化。

 。3) 第二天8時駱駝的體溫與前一天8時的體溫有什么關系?

  師:次日8時指第2天8時,與第一天8時相比,增加了24小時,應是圖中的32時。

  3. 看第三個例子。是蟋蟀叫的次數(shù)與氣溫之間的近似關系。

  問:你認為它們之間的這種關系能不能用一個含有字母的式子來表示呢?

  h=t7+3

  三、引導學生舉出生活中一個量隨另一個量變化的例子。

  如:一天的氣溫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汽車行使的路程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等。

  問:你能舉出生活中一個量隨另一個量變化的例子嗎?

 。▽W生舉例,只要合理,老師就要給予肯定。)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著大量互相依賴的變量,其中一個量變化,另一個量也會隨著發(fā)生變化,我們就稱這兩個量是兩個相關聯(lián)的量。

北師大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2

  設計說明

  1.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切實可行的,對學生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起著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本設計通過讓學生找玩具汽車數(shù)量與小人書數(shù)量之間存在的比例關系和列舉比例等,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得到激發(fā),思維得到拓展。

  2.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

  本設計以扶代講,巧妙地引導學生主動探究,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但能理解和掌握解比例的方法,而且能體會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使學生的解題能力、合作能力及歸納能力得到提高。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介紹“物物交換”的背景知識。

  人類使用貨幣的歷史產(chǎn)生于最早出現(xiàn)物質交換的時代。在原始社會,人們使用“物物交換”的方式交換自己所需要的物資,如用一只羊換一把斧頭。我們今天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就從“物物交換”開始。

  2.呈現(xiàn)問題。

  同學們算一算,14個玩具汽車可以換多少本小人書?

  設計意圖:通過“物物交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接著呈現(xiàn)“玩具汽車換小人書”這一情境并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為探究新知奠定基礎。

  ⊙嘗試解決,體會聯(lián)系

  1.想一想。

  師:同學們算一算,14個玩具汽車可以換多少本小人書?把你的想法記錄在本上。

  2.說一說。

  教師引導學生交流各自的想法,體會在“物物交換”的過程中,玩具汽車的數(shù)量與小人書的數(shù)量之間存在的.關系。

  預設

  方法一 14÷4=3.5,3.5×10=35(本)。

  方法二 10÷2=5,14÷2=7,5×7=35(本)。

  方法三 4個玩具汽車=10本小人書,14÷4=3……2,2個玩具汽車=5本小人書,10×3+5=35(本)。

  方法四 4個玩具汽車=10本小人書,8個玩具汽車=20本小人書,12個玩具汽車=30本小人書,2個玩具汽車=5本小人書,12+2=14(個),30+5=35(本)。

  ⊙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1.提出新的要求。

  師:假設14個玩具汽車可以換x本小人書,你能嘗試用比例的知識解決問題嗎?

  2.學生嘗試列式。

  預設

  方法一 4∶10=14∶x。

  方法二 10∶4=x∶14。

  方法三 14∶4=x∶10。

  方法四 4∶14=10∶x。

  3.交流匯報寫出比例的主要依據(jù)。

  4.學生獨立解比例。

  5.匯報結果。

  預設

  生1:根據(jù)在比例里,兩個內(nèi)項的積等于兩個外項的積,可以把這個比例轉化成4x=10×14。

  生2:我是這樣計算的:

  4∶10=14∶x

  解:4x=140

  x=35

  6.出示課堂活動卡,組織學生先和同伴交流,再獨立解決。

  (師巡視,適時指導)

  7.驗算:把求出的結果代入比例驗算一下,看等式是否成立。

  (學生自主驗算)

  8.教師小結。

  解比例的關鍵是根據(jù)“內(nèi)項的積等于外項的積”寫成等式,再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

  設計意圖:將解比例的學習融入到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自主獨立解決,然后組織學生匯報自己的解法,這樣學生對新知識就會更加理解。

北師大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3

  單元教學內(nèi)容:

  面的旋轉 圓柱的表面積 圓柱的體積 圓錐的體積

  單元教學目標:

  1、 結合具體情境和操作活動,引導學生整體把握點、線、面、體之間的聯(lián)系。

  2、 從多種角度探索圓柱和圓錐的特征。

  3、 探索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發(fā)展空間觀念。

  4、 經(jīng)歷圓柱和圓錐體積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體會類比的思想。

  5、 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用活所學知識,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單元教材分析:

  學生已經(jīng)直觀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并初步了解了長方形、正方形、圓等平面圖形的性質,學習了這些圖形的面積計算,學生還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掌握了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與體積的含義及其計算方法。在此基礎上,本單元進一步學習圓柱和圓錐的知識。本單元主要通過五個活動,引導學生學習面的旋轉(圓柱和圓錐的認識)、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體積、圓錐的體積等內(nèi)容,并參與實踐活動。本單元教材編寫力圖體現(xiàn)以下主要特點:

  1.結合具體情境和操作活動,引導學生經(jīng)歷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的過程,體會點、線、面、體之間的聯(lián)系教材的第一個活動體現(xiàn)的內(nèi)容是由平面圖形經(jīng)過旋轉形成幾何體,這不僅是對幾何體形成過程的學習,同時體會面和體的關系也是發(fā)展空間觀念的重要途徑,這也是教材將此課題目定為面的旋轉的原因。教材呈現(xiàn)了幾個生活中的具體情境,鼓勵學生進行觀察,激活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使學生經(jīng)歷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的.過程。在結合具體情境感受的基礎上,教材又設計了一個操作活動,通過快速旋轉小旗,引導學生結合空間想象體會立體圖形的形成過程,發(fā)展空間觀念。教材還提供了若干由面旋轉成體的練習。

  2.重視操作與思考、想象相結合,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操作與思考、想象相結合是學生認識圖形、探索圖形特征、發(fā)展空間觀念的重要途徑。在本單元中,教材重視學生操作活動的安排,在每個主題活動中都安排了操作活動,促進學生理解數(shù)學知識、發(fā)展空間觀念。如圓柱的表面積的教學中,教材引導學生通過操作來說明圓柱的側面展開后是一個怎樣的圖形,并呈現(xiàn)了兩種操作的方法:一種是把圓柱形紙盒剪開,側面展開后是一個長方形;另一種是用一張長方形紙卷成圓柱形。再如本單元的最后專門安排了一個用長方形紙卷圓柱形的實踐活動,先讓學生用兩張完全一樣的長方形紙,一張橫著卷成一個圓柱形,另一張豎著卷成一個圓柱形,研究兩個圓柱體積的大;然后組織學生將兩張完全一樣的長方形紙裁開,把變化形狀后的紙再卷成圓柱形,研究圓柱體積的變化,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深化對圓柱表面積、體積的認識,并體會變量之間的關系。

  3.引導學生經(jīng)歷圓柱和圓錐體積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體會類比等數(shù)學思想方法類比是一種重要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是合情推理時常用的方法。教材重視類比、轉化等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在圓柱的體積教學時,教材引導學生經(jīng)歷類比猜想驗證說明的探索過程。由于圓柱和長方體、正方體都是直柱體,而且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體積都等于底面積×高,由此可以產(chǎn)生猜想:圓柱的體積計算方法也可能是底面積×高。在形成猜想后,教材再引導學生驗證說明自己的猜想。在圓錐的體積教學時,教材繼續(xù)滲透類比的思想,再次引導學生經(jīng)歷類比猜想驗證說明的探索過程。另外,教材還注意轉化、化曲為直等思想方法的滲透,如在驗證說明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時,引導學生把圓柱切割拼成近似的長方體進行研究,體現(xiàn)了化曲為直的思想方法。

  4.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鞏固所學知識,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圓柱和圓錐的知識在生活中有著較為廣泛。

北師大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4

  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版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2-4頁。

  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面的旋轉的特點,理解圓柱和圓錐的形成與面的旋轉之間的關系。

  2. 聯(lián)系生活,在生活中辨認圓柱和圓錐體的物體,并能抽象出幾何圖形的形狀來。

  3. 通過觀察,初步了解圓柱和圓錐的組成及其特點。

  教學重點:

  聯(lián)系生活,在生活中辨認圓柱和圓錐體的物體,并能抽象出幾何圖形的形狀來。

  教學難點:

  通過觀察,初步了解圓柱和圓錐的組成及其特點。

  教學過程:

  活動一:初步認識圓柱和圓錐。

  1. 將自行車后輪支架支起,在后輪輻條上系上彩帶。轉動后輪,觀察并思考彩帶隨車輪轉動形成的圖形是什么?

  請學生想象后回答自己的想法。

  2. 觀察下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延伸的鐵路,雨刮器刮過的車窗,旋轉門。

  3. 用紙片和小棒做成小旗,快速旋轉小棒,觀察并想象紙片旋轉后所形成的圖形,再連一連。

  4. 介紹:圓柱、圓錐、球的名稱。并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觀察介紹一下這幾個立體圖形的特點。

  小結:我們學過的長方體、正方體都是由平面圍成的立體圖形,今天我們學習的圓柱、圓錐和球也是立體圖形,只是與長方體、正方體不同,圍成的圖形上可能有曲面。

  5. 找一找:請你找出我們學過的立體圖形。

  活動二:進一步認識圓柱和圓錐。

  1. 圓柱與圓錐分別有什么特點?

  2. 認識圓柱和圓錐各部分的.名稱。

  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它們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

  圓柱有一個曲面,叫做側面。

  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

  圓錐的底面是一個圓。

  圓錐的側面是一個曲面。

  從圓錐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是圓錐的高。

  教師畫出平面圖進行講解。并在圖上標出各部分的名稱。

  3. 找一找下面的物體中,哪些部分的形狀是圓柱或圓錐?

  4. 找一找還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柱或圓錐?

  5. 下面圖形是圓柱或圓錐的在括號里寫出圖形的名稱,并標出底面直徑和高。

  6. 想一想,轉動后會形成怎樣的圖形?

  7. 看圖算出箱子的長、寬和高。

北師大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5

  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版教學六年級《圓柱的體積》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情境和實踐活動,理解圓柱體體積的含義。

  2、經(jīng)歷探索圓柱體積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圓柱的體積,并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會求圓柱的體積。

  教學難點:

  理解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

  圓柱體積演示教具。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

  1、談話引入

  最近我們認識了圓柱和圓錐,還學會了計算圓柱的表面積,F(xiàn)在請看老師的這個圓柱形杯子和這個圓柱比較,誰大?這里所說的大小實際是指它們的什么?(生答)

  2、提出問題:什么叫體積?我們學過那些圖形的體積?怎么算的?(生答師隨之板書)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圓柱的'體積。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一)認識圓柱體積的意義。

  圓柱的體積到底是指什么?誰能舉例說呢?

 。ǘ﹫A柱體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

  1、我們學過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圓柱體的體積跟什么有關呢?你會有怎樣的猜想?(小組內(nèi)說說)

  2、回憶圓面積的推導過程。

  3、教具演示。

 。1)取圓柱體模型。

 。2)將圓柱體切成兩半。

 。3)分別將兩半均分成若干小塊。

 。4)動手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

 。ㄈw納公式。

 。ò鍟簣A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用字母表示:(板書:V=Sh)

  三、鞏固新知

  1、這個杯子的底面半徑為6厘米,高為16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審題。提問:你能獨立完成這題嗎?指名一同學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現(xiàn)在這個杯子裝了2/3的水,裝了多少水呢?

  2、完成試一試

  3、跳一跳:統(tǒng)一直柱體的體積的計算方法。

  四、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圓柱的體積怎樣計算,這個公式是怎樣得到的?這個公式適合哪些圖形?他們有什么共同特點?

  五、布置作業(yè)

  練一練1-5題。

北師大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6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理解比例的意義,認識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能力目標:

  能運用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并會組比例。

  情感目標:

  感受數(shù)學的奧秘,培養(yǎng)數(shù)學興趣。

  教學重、難點教學

  重點:理解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能根據(jù)比例的意義寫比例.

  突破重點、難點設想根據(jù)上學期“比的認識”,怎樣的兩張圖片像的問題、讓學生明確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成相除關系,且它們的比值相等時,這兩個比組成比例關系。

  教學媒體多媒體課件、小黑板

  教學活動及主要語言預設學生活動預設

  一、創(chuàng)境激疑

  上學期學習“比的認識”時,我們討論“圖片像不像”的問題。請同學們聯(lián)系比的知識,再想一想,怎樣的兩張圖片像?(比值相等)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深入探究。

  回顧

  產(chǎn)生疑問

  二、互動解疑

  1、比例的意義

  在情境中感受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之間的變化規(guī)律。要求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提出要求。

  (1)寫出每個圖片的長與寬的比

  (2)求出各比的比值

  (3)觀察特點,寫出規(guī)律

  板書:

  圖片A:6:4=3:2=1.5

  圖片B:3:2=1.5

  圖片C:8:3=2.66……

  圖片D:12:8=3:2=1.5

  圖片E:12:2=6

  比值相等的兩個比用“=”連接起來,這種等式叫做比例,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比例的'相關知識,板書課題。

  結論:像12:6=8:4, 6:4=3:2這樣表示兩個比值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鞏固練習:

  (1)要求每個學生寫出一個比例,教師巡視指導且批閱。

  (2)要求每個學生寫出一個比例,同桌交流。

  (3)做一做教材表格的題,完成后由教師批改。

  2、認識比例各部分名稱

  組成比例的四個數(shù)叫做比例的項。在12:6=8:4中,12,6,8和4都是該比例的項。

  在比例中,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nèi)項。

  例如:12:6=8:4中12和4是比例6和8是比例

  觀察

  先獨立思考

  指名匯報

  共同發(fā)現(xiàn)、小結

  理解

  自主思考

  小組內(nèi)交流探究

  匯報交流

  獨立填寫

  同桌交流

  指名匯報

  三、啟思導疑

  1、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的判斷兩個比是否成比例的方法?(比值相等)

  2、這節(jié)課我們一直類比著比學習比例,比與比例僅一字只差,它們會有什么區(qū)別呢? (比是兩個數(shù)相除,是一個算式;比例是兩個比相等,是一個等式)

  指名談發(fā)現(xiàn)

  理解

  識記

  四、實踐運用

  (一)填一填。

  1、在4:7=48:84中,4,7,48,84,叫比例的( ),其中4和84是比例的。7和48是比例的。

  2、用6,3,9,8組成一個比例是( )。

  (二)下列那幾組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為什么?

  (1)4:5和8:20

  (2)15:30和18:36

  (3)0.7:4.9和140:20

  (4)1/3:1/9和1/6:1/8

  (三)按要求寫一寫。

  1、先寫出比值是3的兩個比,再組成比例。

  2、根據(jù)1.2×25=0.6×25寫出兩個比例式。

  獨立思考

  指名匯報

  評價訂正

  五、總結評價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什么樣的兩個量成正比例關系?

  自由小結

  板書設計:比例的認識

  12:6 = 8:4

  6:4 = 3:2

北師大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7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運用平移、旋轉或軸對稱進行圖案設計的過程,能運用圖形的變換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2、結合圖案設計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設計圖案中的作用,體驗圖形的變換過程,發(fā)展空間觀念。

  3、結合欣賞和設計美麗的圖案,感受圖形世界的神奇。

  教學重難點

  1、能夠有條理地表達一個簡單圖形平移、旋轉或作軸對稱圖形的過程。

  2、能靈活運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利用課件顯示美麗的圖案,配音樂,讓學生欣賞。

  二、學習新課

 。ㄒ唬﹫D案欣賞:

  1、伴著動聽的音樂,我們欣賞了這些美麗的圖案,你有什么感受?

  2、讓學生盡情發(fā)表自己的感受。(你看到的.這些生活中的美麗圖案,你想說什么?)

  三、觀察、分析圖案:

  1、課件展示教材中的花瓣圖案。讓學生觀察后說一說這些圖案是如何得到的,是由哪個基本圖形通過怎樣的變換方式得到的?(教材中呈現(xiàn)的花瓣是曲線圖形,學生在畫這個圖時會感到困難,可以讓學生看著圖進行分析,也可以剪好一個基本圖形,讓學生在操作中體會圖案設計的基本過程。)

  2、小組內(nèi)進行交流。

  3、小組代表匯報研究結果。(匯報花瓣圖案分別是由哪個基本圖形變換過來的?通過怎樣的操作得來的?)

  4、你還有其他方法嗎?

  5、教師小結:

  其實很多美麗的圖案都是由基本的圖形通過變換而來的,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可以找到其規(guī)律。

  四、設計圖案。

  1、鼓勵學生觀察分析圖形的變換,進一步認識平移,旋轉和軸對稱。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方法,把自己的思考過程表達出來。

  2、小組合作設計圖案。(組長匯報交流的結果。)

  3、作品展示:

  (1)作品展示:把學生設計的圖案分小組張貼在教室的前面,學生參觀作品。

 。2)學生評價:每個小組學生上臺對自己小組的作品進行評價,比一比看誰評價得好。

  4、全班交流,學生欣賞并評價。(學生點評)

  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們互相學習、互相合作,又學到了不少的知識,給大家說一說這節(jié)課你又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感想?同學們,數(shù)學就在我們生活中,只要你擁有豐富的知識,你就能夠享受數(shù)學帶來的無限樂趣!讓我們睜開智慧的雙眼,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好嗎?

北師大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8

  學習目標:

  1、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明確含義,感悟特征及性質。能夠運用數(shù)學語言清楚描述旋轉運動的過程。會在方格紙上畫出線段旋轉90度后的`圖形。

  2、經(jīng)歷觀察實例、操作想象、語言描述、繪制圖形等活動,積累幾何活動經(jīng)驗,發(fā)展空間觀念。

  學習重點:通過多種學習活動溝通聯(lián)系,理解旋轉含義,感悟特征及性質。

  學習難點:在方格紙上畫出線段旋轉90度后的圖形

  課前準備:鐘表,課件,教具

  學習過程

  環(huán)節(jié)學案

  回顧舊知

  1、物體的運動有( )和( )。

  2、平移和旋轉都只改變圖形的( ),不改變圖形的( )和( )。

  自主探索

  1、鐘面上指針旋轉的方向就是( )方向;相反的方向就是( )方向。

  2、鐘表上旋轉一周是( )度,12個時刻將它12等份,所以每份是( )度。

  3、從8時到10時,時針繞旋轉點( )方向旋轉( )度,從11時到15時,時針繞旋轉點( )方向旋轉( )度。

  4、旋轉三要素指( )( )( )。

  合作探究

  當橫桿升起時,橫桿繞旋轉點( )時針旋轉( )度;當橫桿落下時,橫桿繞旋轉點( )時針旋轉( )度。

  達標檢測

  基礎性作業(yè):

  課本29頁練一練1、2題(看課件)。

  一棵小樹被扶起種好,這棵小樹繞點O( )方向旋轉了( )度。

  提高性作業(yè):

  1、畫出線段AB繞點B順時針旋轉90度后的圖形;畫出線段AB繞點A逆時針旋轉90度后的圖形。

  拓展性作業(yè):

  如圖,點P是線段MN上一點,將線段MN繞點P順時針旋轉90度。M P N

北師大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9

  學情分析

  在此之前,他們學習了正比例的意義,對“相關聯(lián)的量”、“成正比例的兩個量的變化規(guī)律”、“如何判斷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已經(jīng)有了認識,這為學習《反比例的意義》奠定了基礎。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反比例關系的意義,理解、掌握成反比例量的變化規(guī)律及其特征,能依據(jù)判斷兩種量成不成反比例關系。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綜合和概括等能力,讓學生掌握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判斷、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反比例關系的意義。

  教學難點 :掌握成反比例量的變化規(guī)律及其特征。

  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

  1.正比例關系的意義是什么?怎樣用字母表示這種關系?

  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量成不成正比例的關鍵是什么?

  2.下面哪兩種量成正比例關系?為什么?

  (1)時間一定,行駛的速度和路程。

  (2)數(shù)量一定,單價和總價。

  3.說一說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和工作總量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學生回答后老師板書)在什么條件下,其中兩種量成正比例?

  4.引入新課。

  如果工作總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之間會怎樣變化呢,變化又有什么規(guī)律呢?這兩種量又成什么關系呢?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反比例關系。(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4。

  出示例4。讓學生計算,在課本上填表,并觀察思考能發(fā)現(xiàn)什么?點名讓學生按學習正比例的方法觀察表里內(nèi)容,相互之間討論,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點名學生口答討論的結果,得出:

  (1)每天運的噸數(shù)和需要的天數(shù)是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板書: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需要的天數(shù)隨著每天運的噸數(shù)的變化而變化。

  (2)每天運的噸數(shù)縮小,需要的天數(shù)反而擴大,每天運的噸數(shù)擴大,需要的天數(shù)反而縮小。

  (3)可以看出它們的變化規(guī)律是:每天運的噸數(shù)和天數(shù)的積總是一定的。(板書:每天運的噸數(shù)和天數(shù)的積一定)因為每天運的噸數(shù)和天數(shù)的積都是240。提問:這里的240是什么數(shù)量?誰能說出這里的數(shù)量關系式?想一想,這個式子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板書補充:運的總噸數(shù)一定時,每天運的噸數(shù)和天數(shù)的積一定)

  2.教學例5。

  出示例5。

  按照剛才學習例4的方法,自己學習例5,仔細想想你發(fā)現(xiàn)了些什么?學生觀察思考后,指名學生口答從表里發(fā)現(xiàn)了些什么?再提問:這兩種相關聯(lián)量變化的規(guī)律是什么?

  (板書:每袋重量和袋數(shù)的積一定)

  乘積8000是什么數(shù)量,這種數(shù)量關系用式子怎樣表示?

  [板書:每袋重量×袋數(shù)=糖果總重量(積一定)]這個式子表示什么意思?(把上面板書補充成:糖果總重量一定時,每袋重量和袋數(shù)的積一定)

  3.概括。

  (1)綜合例4、例5的共同點。

  提問:請你比較一下例4和例5,說一說,這兩個例題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概括反比例意義。

  例4、例5里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它們是什么關系的量呢?

  像例4、例5里這樣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變化時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shù)的.積一定。這樣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之間的關系叫做反比例關系。

  問: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關鍵是什么?

  (乘積是不是一定)提問:如果用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乘積,那么上面這種關系式可以怎樣寫呢?【板書:x×y=k(一定)】指出:這個式子表示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x和y,y隨著x的變化而變化,它們的乘積k是一定的。這時就說x和y成反比例關系。所以,兩種量成反比例關系,我們就用x×y=k(一定)來表示。

  4.具體認識。

  (1)提問:例4里有哪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這兩種量成反比例關系嗎?為什么,

  例5里的兩種量成反比例關系嗎?為什么?

  (2)提問:看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成不成反比例,關鍵要看什么?

  (3)做練習八第4題。

  讓學生讀題思考。指名依次口答題里的問題。[結合板書;每天裝配的臺數(shù)×天數(shù)=一批計算機的總臺數(shù)(一定)]

  (4)判斷。

  現(xiàn)在回過來看開始寫的關系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當工作總量一定時,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成什么關系?為什么?指出:根據(jù)上面所說的,要知道兩個量成不成反比例關系,只要先看這兩種量是不是相關聯(lián)的量,再看兩種量變化時乘積是不是一定。如果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變化時乘積一定,它們就是成反比例的量,相互之間的關系就是反比例關系。

  三、鞏固練習

  1. 做“練一練”第l,2,3,4,5題。

  指名口答,說說理由。思考時可以引導看數(shù)量關系式,說明理由。

  2.拓展應用。

  3.綜合練習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學習的是什么內(nèi)容?反比例關系的意義是什么?用怎樣的式子表示x和y這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成反比例?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反比例,關鍵是什么?

  五、課堂作業(yè)

北師大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0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導入

  師:聽老師提幾個問題,想一想是我們學過的哪些知識。XX同學的左面是誰?我們教室的后面是什么?學校在郵局的什么方向?

  生:方向與位置。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現(xiàn)在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描述方向與位置的詞語都有哪些?如何確定位置?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復習根據(jù)不同的參照物確定物體的位置。(板書課題:確定位置)

  ⊙回顧整理,構建網(wǎng)絡

  1.整理復習學過的方位詞。

  (1)學生小組交流學過的.方位詞。

  (2)學生匯報交流。

  學過的方位詞有上、下、前、后、左、右、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東北方向也叫北偏東,西北方向也叫北偏西,東南方向也叫南偏東,西南方向也叫南偏西。

  (3)請大家觀察所在學校和學校周圍的物體,用方位詞來指明物體的方向和位置。

  (4)剛才大家用上、下、前、后、左、右和東、南、西、北來表示物體所在的大概位置以及方向,如果我們要準確地表示物體所在的位置,還可以用數(shù)對來表示,大家還記得用數(shù)對的表示方法嗎?

  2.梳理用數(shù)對表示物體位置的方法。

  用數(shù)對來表示物體準確位置的步驟和方法:

  (1)確定位置:選定參照點(原點),建立直角坐標。(豎排叫作列,橫排叫作行。確定第幾列一般從左往右數(shù),確定第幾行一般從前往后數(shù))

  (2)數(shù)對的寫法:第一個數(shù)表示第幾列,第二個數(shù)表示第幾行,兩個數(shù)用逗號隔開,外面加上小括號。

  3.梳理用方向加距離表示物體位置的方法。

  用方向和距離來表示物體準確位置的步驟:

  (1)選定參照點(原點),建立直角坐標。

  (2)確定方向和角度。

  (3)確定比例尺,算出實際距離。

  4.課件出示教材99頁情境圖。

  星期日,奇思去動物園游玩,在大門口看到了動物園的示意圖。他想先去百鳥園,你能幫他確定百鳥園相對大門的位置嗎?

  (1)學生探究確定百鳥園位置的方法。

  (2)小組匯報。

北師大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體驗、研究、類推等實踐活動,理解倒數(shù)的意義,讓學生經(jīng)歷提出問題、自探問題、應用知識的過程,自主總結出求倒數(shù)的方法。

  2、通過合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學會與人合作,愿與人交流的習慣。

  3、通過學生自行實施實踐方案,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倒數(shù)的意義和怎樣求倒數(shù)。理解倒數(shù)的意義,掌握求倒數(shù)的方法。教學難點:掌握求倒數(shù)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口算

  2、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倒數(shù)”,看看他們有什么秘密?出示課題:倒數(shù)的認識

  二、新授

  1、教學倒數(shù)的`意義。

 。1)學生看書自學,組成研討小組進行研究,然后向全班匯報。

 。2)學生匯報研究的結果:乘積是1的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

 。3)提示學生說清“互為”是什么意思?(倒數(shù)是指兩個數(shù)之間的關系,這兩個數(shù)相互依存,一個數(shù)不能叫倒數(shù))

 。3)互為倒數(shù)的兩個數(shù)有什么特點?(兩個數(shù)的分子、分母正好顛倒了位置)

  2、教學求倒數(shù)的方法。

  (1)寫出的倒數(shù):求一個分數(shù)的倒數(shù),只要把分子(數(shù)字3閃爍后移至所求分數(shù)分母位置處)、分母(數(shù)字5閃爍后移至所求分數(shù)分子位置處)調(diào)換位置。

 。2)寫出6的倒數(shù):先把整數(shù)看成分母是1的分數(shù),再交換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3、教學特例,深入理解

 。1)1有沒有倒數(shù)?怎么理解?(因為1×1=1,根據(jù)“乘積是1的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所以1的倒數(shù)是1。)

 。2)0有沒有倒數(shù)?為什么?(因為0與任何數(shù)相乘都不等于1,所以0沒有倒數(shù))

  4、鞏固練習:課本24頁“做一做”

 。1)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

 。2)匯報時有意識地讓學有困難的學生說一說求倒數(shù)的方法。

  三、練習

  1、練習六第2題:同桌互說倒數(shù)。

  2、辨析練習:練習六第3題“判斷題”。

  3、開放性訓練。

 。ǎ粒ǎ=()×()=()×()

  四、總結

  你已經(jīng)知道了關于“倒數(shù)”的哪些知識?你聯(lián)想到什么?還想知道什么?

  教學追記:

  倒數(shù)的認識一課,教學內(nèi)容較為簡單,學生通過預習、自學,完全可以自行理解本課的內(nèi)容。針對本課的特點,教學中我放手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學、討論理解“倒數(shù)”的意義,而在這其中,有一些概念點猶為關鍵,如“互為”,因此我也適當?shù)募右蕴釂桙c撥。對于求倒數(shù)的方法,我同樣給學生自主的空間,自學例題,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話概括出求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的方法。但對于“0”“1”的倒數(shù)這種特例,我并沒有忽視它,而是充分發(fā)揮教師“導”的作用,幫助學生加強認識。

北師大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2

  教學內(nèi)容

  根據(jù)教科書自選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并掌握反比例的意義,會正確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結合實例,培養(yǎng)學生仔細分析、主動探索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反比例的意義,并能作出正確的判斷。

  教學難點

  能根據(jù)反比例的意義,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學習準備,揭示課題

  1.談話引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了什么?今天,我們進行練習(板書:反比例練習)。通過練習,達到以下兩個目標:①進一步理解反比例的意義,并能正確判斷兩個相關聯(lián)的量是否成反比例;②能根據(jù)反比例的意義,解決實際問題。

  2.你知道哪些有關反比例的知識

  板書:意義、字母表示:xy=k(一定)

  二、基本練習

  1.觀察下面三個表

 。1)表1中的兩種量是怎樣變化的?哪種量是一定的?每天燒煤量和燒的天數(shù)成什么比例?為什么?

 。2)表2中的兩種量是怎樣變化的?哪種量是一定的?用去的煤和剩下煤的噸數(shù)成比例嗎?為什么?

 。3)表3中的兩種量是怎樣變化的?哪種量是一定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平行四邊形的高成什么比例?為什么?

  2.判斷

  判斷下面各題中的兩種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定,它的底和高。

 。2)一筐桃平均分給猴子,猴子的只數(shù)和每只猴子分的個數(shù)。

  (3)報紙的單價一定,訂閱的份數(shù)與總價。

 。4)小剛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

 。5)C=4a

  三、解決問題

  1.鞏固練習

  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時行70 km,5時到達。如果要4時到達,每時需要行駛多少千米?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會列式解答嗎?試試看。還可以怎么解?(引導學生用反比例知識解答)

  2.用比例知識解答

 。1)同學們做廣播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

 。2)用同樣的磚鋪地,鋪18 m2要用618塊磚。如果鋪24 m2,要用多少塊磚?

  學生獨立分析、解答,教師巡視,并加以指點。

  根據(jù)這兩道題組織學生討論正比例關系和反比例關系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討論后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并板書。

  相同點:都有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

  不同點:正比例是相對應的兩個數(shù)的比值(商)一定。反比例是相對應的兩個數(shù)的積一定。

  四、變式提高練習

  按規(guī)律填數(shù)。

  (1)(1,36),(2,18),(3,12),(4,),(5,)

 。2)15,210,315,4(),()25

 。3)81,27,(),3,1,()

  五、全課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六、拓展練習

  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各構建一道生活中用正比例和反比例解決的問題,再解決,并與同學交流你構建問題的思考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北師大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3

  一、學習內(nèi)容:

  教師提供 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14頁----17頁。

  二、學生提供:

  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教學用具各一個,小水盆,一些綠豆。

  三、學習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和實踐活動,了解圓錐的體積或容積的含義,進一步體會物體體積和容積的含義。

  2、經(jīng)歷“類比猜想---驗證說明”的探索圓錐體積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圓錐的體積,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四、重點難點:

  重點:圓錐的體積計算。

  難點圓錐的體積公式推導。

  關鍵:圓錐的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

  五、學習準備:

  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教學用具各一個,一個三角形和一個長方形。

  看看你們能不能發(fā)現(xiàn)這兩個圖形之間隱藏的關系?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長方形的長等于三角形的底,長方形的寬等于三角形的高。

  你的發(fā)現(xiàn)真了不起。這種情況在數(shù)學中叫做“等底等高”。在“等底等高”的條件時,它們的面積又有什么樣的關系呢?

  三角形的面積等于長方形面積的一半或長方形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2倍。

  六、布置課前預習

  點撥自學

  1、圓柱和圓錐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2、圓柱和圓錐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3、圓錐的體積和圓柱的體積有什么關系呢?

  請小組開始討論。注意,這里的圓柱和圓錐指的就是圖上的圓柱和圓錐喲! 按照預習中學生存在的問題,教師加以點撥。

  七、交流解惑:

  它們的底面積相等,高也相等

  圓柱有無數(shù)條高,圓錐只有一條高。圓錐體積比圓柱小……

  動手做實驗:把圓錐裝滿綠豆,倒入圓柱中,看倒幾次能把圓柱裝滿。

  通過實驗操作,得出了正確的科學的結論:圓錐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 組內(nèi)交流

  組際解疑

  老師點撥

  八、合作考試

  1、一個圓錐形的零件,底面積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這個零件的體積是多少?(口算)

  2、沈老師在大梅沙玩,將沙堆成一個圓錐形,底

  面半徑約3分米,高約2.7分米,求沙堆的體積。

 。ㄖ涣惺讲挥嬎悖

  3、在打谷場上,有一個近似于圓錐的小麥堆,測

  底面直徑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麥約

  重735千克,這堆小麥大約有多少千克?

 。ㄖ涣惺讲挥嬎悖

  4、如圖,求這枝大筆的體積。

  (單位:厘米)

 。ㄖ涣惺讲挥嬎悖

  5、將一個底面半徑是2分米,高是4分米的圓柱

  形木塊,削成一個最大的圓錐,那么削去的體積

  是多少立方分米?(口算)

  九、自我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學會了 ,以后我會 在 方面更加努力的。

  十、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通過交流、問答、猜想等形式,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學生迫切希望通過實驗來證實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實驗來就興趣極高,在實驗過程中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知識的探究的過程,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被調(diào)動起來了,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充分讓學生體會到了等底等高的圓錐的體積是圓柱的三分之一。

北師大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4

  設計說明

  “反比例”是在學生學過“變化的量”“正比例”“正比例圖象(畫一畫)”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著“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理念,本節(jié)課在教學中最大限度地為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機會。

  1.借助意義、實例,滲透思想。

  教學伊始,借助正比例的意義和生活實例,使學生體會函數(shù)思想,充分理解正比例比值不變的特點,為學生探究成反比例的兩個量之間的關系,理解、掌握反比例的意義及特點奠定良好的基礎。

  2.借助教材情境,在觀察、討論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教學中,先根據(jù)教材提供的情境,理解長方形的面積一定時,長方形相鄰兩邊的邊長成反比例關系,再結合王叔叔游長城這一情境,引導學生在觀察、討論中發(fā)現(xiàn)速度和時間這兩個量之間的關系:速度變化,所用的時間也隨著變化,速度與時間的積(也就是路程)一定,我們就說速度和時間成反比例。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了解反比例的意義,理解反比例的特點。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和比較,讓學生認識反比例的意義,理解、掌握反比例的變化規(guī)律及其特征,能依據(jù)反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成不成反比例。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綜合和概括等能力,讓學生掌握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判斷、推理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推測能力,并向學生滲透初步的函數(shù)思想。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反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掌握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方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二、復習提問。

  1、什么是正比例? 兩個相關聯(lián)的量,一個量變化,另一個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個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shù)的比值一定,這兩個量就叫作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正比例關系。

  2、判斷下面各題中的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

 、俟ぷ餍室欢ǎぷ鲿r間和工作總量。

  ②每頭奶牛的產(chǎn)奶量一定,奶牛的頭數(shù)和總產(chǎn)奶量。

 、壅叫蔚倪呴L和它的面積。

  3、引入新課。

  師:通過學習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兩個量成正比例關系的變化規(guī)律。正和反相對,有正比例,那是否有反比例呢?如果有,什么樣的兩個量成反比例關系呢?又該如何判斷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兩個量成反比例關系的變化規(guī)律。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正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檢驗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為學習新課奠定基礎。)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探究長方形相鄰兩邊邊長的變化規(guī)律。

 。1) 課件出示教材46頁表1和表2。

  用x,y表示長方形相鄰兩邊的邊長,表1是面積為24 平方厘米的長方形相鄰兩邊邊長的變化關系,表2是周長為24 厘米的長方形相鄰兩邊邊長的變化關系。請把表格填寫完整,并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單位:厘米)生獨立填表。

 。2) 匯報發(fā)現(xiàn)。

 。ㄩL方形一條邊的邊長隨著鄰邊邊長的增加而減少)

 。3) 討論:表1和表2中,長方形相鄰兩邊邊長之間的變化規(guī)律相同嗎? (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后匯報)

  小結:面積是24 平方厘米的長方形相鄰兩邊邊長之間的關系:1×24=2×12=3×8=4×6=…相鄰兩邊邊長的積都是24。

  生2:周長是24 厘米的長方形相鄰兩邊邊長之間的關系:1×11=11,2×10=20,3×9=27…相鄰兩邊邊長的積不相等。1+11=2+10=3+9=…雖然相鄰兩邊邊長的積不相等,但相鄰兩邊邊長的和相等。

  2、探究速度與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

 。1) 課件出示教材46頁下面例題。

  結合“王叔叔要去游長城”的情境,初步感受成反比例的量之間的關系。

  王叔叔要去游長城,不同的交通工具的速度和行駛所需時間如下,請把下表填完整。

  引導學生獨立計算、填表。(根據(jù)速度和時間求路程) 從上表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我發(fā)現(xiàn)時間與速度的變化有關系。

  生2:我發(fā)現(xiàn)速度增加,時間減少;

  速度減少,時間增加。

  生3:我發(fā)現(xiàn)速度與時間的積是一定的,10×12=60×2=80×1.5=120,積都是120,即“速度×時間=路程(一定)”。

  師總結:像這樣,速度和時間兩個量,速度變化,所用的.時間也隨著變化,而且速度與時間的積(也就是路程)一定,我們就說速度和時間成反比例。

  想一想:第1個問題中,表1和表2中的長方形相鄰兩邊的邊長成反比例嗎? 生獨立思考后匯報。

  當面積一定時,長方形相鄰兩邊邊長的積一定,所以相鄰兩邊的邊長成反比例。

  當周長一定時,長方形相鄰兩邊邊長的和一定,但是積不相等,所以相鄰兩邊的邊長不成反比例。

  3、在知識遷移中總結用字母表示反比例的方法。

  師:結合正比例關系的字母表達式想一想:反比例關系怎樣用字母表示?

  生:如果用x和y表示兩個相關聯(lián)的量,用k(一定)表示它們的積,反比例關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x×y=k(一定)(板書公式并強調(diào)積一定)

  4、在對比學習中,明確正比例與反比例的異同。

 。1)正比例與反比例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學生交流并完成手中表格 相同點是都表示兩個相關聯(lián)的量,且一個量變化,另一個量也隨著變化。

  不同點是正比例關系中兩個相關聯(lián)的量的比值一定,反比例關系中兩個相關聯(lián)的量的積一定。

 。2)你還能列舉出哪些日常生活中的反比例?(學生自主舉例,合理即可)

  設計意圖:結合新知內(nèi)容,循序漸進,層層深入。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新課,并結合具體情境及教材內(nèi)容引導學生逐步理解成反比例的量、反比例的意義和特點及正、反比例的區(qū)別,使學生的觀察能力、發(fā)現(xiàn)能力、知識歸納能力、表達能力以及合作意識得到提高。

  三、鞏固練習,拓展應用

  1、完成教材48頁“練一練”1題。(生獨立完成,借助表中數(shù)據(jù)說明即可。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訓練學生獨立完成習題的能力,在判斷題的基礎上增加難度,注重練習題的梯度性,使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2、工作效率、工作總量和工作時間這三種量中,在什么情況下,哪兩種量成反比例?在什么情況下哪兩種量成正比例?

  3、判斷下面各題中的兩個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說明理由。

  (1)(行駛的路程一定,車輪的周長與車輪需要轉動的圈數(shù)。

 。2)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定,它的底和高。

  (3)笑笑從家步行到學校,已走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

  (4)周長一定時,圓的直徑和圓周率。

  四、課堂總結

  1、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正比例與反比例有什么區(qū)別?(引導學生從意義、表達式等方面進行匯報)

  五、布置作業(yè)

  請同學們利用手中的表格試著畫一畫反比例的圖象。

  板書設計 :

  反比例 速度×時間=路程(一定) 表達式:x×y=k(一定) 反比例的特征:

  1、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

  2、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

  3、積一定速度變化,所用的時間也隨著變化,

北師大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5

  設計說明

  本課時教學的是圖形的旋轉,它是繼軸對稱、平移之后的又一種圖形的基本變換,是義務教育階段《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圖形變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鑒于本節(jié)課教學內(nèi)容靈活、豐富的特點,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及學情實際,本節(jié)課在教學設計上主要關注了以下幾方面:

  1.創(chuàng)設游戲,激趣引新。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伊始,創(chuàng)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將旋轉知識融入到游戲中,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真正關注了學生的心理需要,從而順利進入對旋轉知識的探索。

  2.形象演示,加深理解。

  教學中,充分利用實物和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加強直觀教學,加深學生對旋轉的理解,突出旋轉的'三要素,使學生的認知結構得到優(yōu)化,知識體系得到完善。

  3.動手操作,體驗成功。

  數(shù)學教學是數(shù)學活動的教學,教學中要盡可能地創(chuàng)設機會讓學生做數(shù)學,學生在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中,實現(xiàn)由直觀向抽象的轉化。學生討論后獨立完成畫圖操作,既使學生對旋轉的認識由感性上升為理性,又激發(fā)了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同時通過作品展示,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獲得成功體驗的機會。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 時鐘 方格紙

  學生準備 方格紙 三角尺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游戲,引入新課

  1.做游戲。

  聽口令,做動作:向右轉,向左轉,向后轉,向后轉,向右看,向前看。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做了這些簡單的動作,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知識就躲在這里面呢!你能猜出我們今天要學習什么嗎?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揭示課題:圖形的旋轉。

  2.聯(lián)系生活,引導學生說一說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旋轉現(xiàn)象。

  (生匯報:風扇扇葉、陀螺、旋轉木馬、鐘表指針的轉動等)

  小結:生活中像這樣的旋轉現(xiàn)象有很多,我們就從大家熟知的鐘表開始研究吧!

  設計意圖:新課開始從游戲出發(fā),將生活中的問題與數(shù)學學習有機地結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聯(lián)系生活,探究新知

  1.觀察鐘面,明確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的意義。

  小組活動:觀察鐘面,引導學生說說時針、分針和秒針是怎樣旋轉的。

  (時針、分針、秒針都在繞著中心點旋轉;秒針1分旋轉1周,分針1時旋轉1周,時針1時旋轉1大格)

  匯報總結:時針、分針、秒針旋轉的方向就是順時針方向,相反的就是逆時針方向。

  2.從實物到線段,認識旋轉的特征。

  (1)課件出示教材28頁汽車進公路收費站的情境圖。

  出示問題1:汽車進入公路收費站時,橫桿打開時是怎樣運動的?嘗試用手比畫橫桿旋轉的過程。

  課件演示橫桿逆時針旋轉90°的過程。

  出示問題2:汽車通過后,橫桿關閉時又是怎樣運動的?嘗試用手比畫橫桿旋轉的過程。

  課件演示橫桿順時針旋轉90°的過程。

  教師相應板書:我們可以用這樣的圖示來表示橫桿的打開和關閉。

  (2)再仔細觀察并想象橫桿打開和關閉的過程,引導學生思考:

 、傧胍幌,橫桿在旋轉時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旋轉中心相同、旋轉方向不同、旋轉角度相同)

 、谖矬w旋轉前后,什么沒變?什么變了?(物體的形狀和大小沒變,位置和方向變了)

 、垡氚岩粋旋轉過程描述清楚,應該說哪些方面?

  (旋轉物體、起止位置、繞哪一點、旋轉方向和旋轉角度)

  (3)嘗試練習。

  課件出示線段旋轉圖,提問:請同學們觀察圖中線段的運動過程,你能說說圖中的線段是怎樣旋轉的嗎?

  (這條線段繞點O逆時針旋轉90°)

  提問:旋轉前后,線段的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線段的位置和方向變了,線段的長短沒變)

  設計意圖:首先通過觀察時鐘以及橫桿的運動過程,喚醒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觀察這些實物是怎樣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的,明確旋轉的含義。接著讓學生用語言描述橫桿的旋轉過程,為學生提供了想象和表達的空間,促使學生主動觀察、比較、想象和交流,獲得對物體旋轉的基本特征的認識,進而找到準確表達物體旋轉過程的方法,完成對旋轉中心、旋轉方向、旋轉角度的建構。

  3.動手操作,加深認識。

  (1)課件出示教材28頁“畫一畫”。

  畫出線段AB繞點B順時針旋轉90°后的線段。

  畫出線段AB繞點A逆時針旋轉90°后的線段。

  (2)組織學生討論畫法。

  (3)獨立完成操作,同桌交流。

  (4)展示作品,交流畫法。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點、線的位置變化,確定旋轉結果的正誤。

  (5)小結:在畫線段的旋轉時,首先要確定旋轉中心、旋轉方向以及旋轉角度,然后借助三角尺畫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