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秋詠月詩詞三首蘇教版初一上冊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秋詠月詩詞三首蘇教版初一上冊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 目標全解:
1、 了解作者,理解詩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能朗讀、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二、導語設計
從小學到現在,我們已經學習了不少古詩,F在我們就組織一次古詩接力背誦,一名同學背出上句,其他同學以搶答形式背出下旬或全首詩,要求準確無誤,看誰背得最多,接得最快。占5分鐘 (解說:初一的學生已有了一定的古詩積累,以接力背誦的形式導入新課,喚起他們對所學篇目的回憶,并激發(fā)其“溫故而求新”的渴望,引起濃厚的學習興趣,形成競爭氣氛。)
三、解題
1.《十五夜望月》。
作者介紹:王建,字仲初,許州(今河南許昌)人。唐代宗大歷間進士。其作品語言通俗明晰,凝練精悍,風格簡括爽利。善用七言歌行體,與張籍齊名,世稱“張王樂府”。作品有《王建詩集》。
2. 題目解說: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作者在夜晚賞月,悵然于家人離散,懷人之情油然而生,作者用這首詩,將,表達得非常委婉動人。
四、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讀課文,消滅文字、詞語等障礙。
(2)指導學生學會正確停頓,流暢朗讀。
2、具體研習,突出重難點。
(1)(解說:引導學生想像與聯想,實現從文字信息到畫面信息的轉化,從而進入意境,實現閱讀價值。改寫并不等于古詩今譯,教師應使學生明確這一點,解說:貫徹讀思結合的教學原則,促使學生更深層次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內容。)
(3)《十五夜望月》一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詩人運用形象的語言,豐富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環(huán)境氣氛,把讀者帶進一個月明人遠、思深情長的思境,加上一個唱嘆有神、悠然不盡的結尾,將別離思聚的情意,表達的非常委婉動人。
(解說:問題的回答不要求面面俱到,能扣住詩歌語言做出自己的分析即可,對學生的解答應多加肯定、鼓勵。)
3.欣賞品味及課堂訓練。
(1)(解說:在同一首詩中各句話側重表達的感情是有區(qū)別的,要指導學生把握體會。用詞語替換的方法體會詩歌遣字用詞的技巧。)
五、布置作業(yè)
1. 怎樣體會后兩句詩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2. 背誦并默寫《十五夜望月》。
【中秋詠月詩詞初一上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花之詠》教案02-25
初一語文上冊教案01-02
初一語文上冊教案06-02
小學語文《詠鵝》教案01-13
初一上冊語文教案02-07
人教版初一語文上冊教案03-09
初一語文上冊教案15篇01-28
初一語文上冊教案2篇02-25
蘇教版初一上冊語文教案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