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術教案[集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美術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中美術教案1
教學目的:
1、了解中國原始社會陶器的產生及藝術成就。
2、了解中國古代瓷器的藝術成就。
3、體會從造型和裝飾的結合方面,欣賞工藝美術作品。
教學重點:
中國瓷器的產生和發(fā)展、陶與瓷的區(qū)別、幾大名窯的造型特征
教學難點:
瓷器的造型、裝飾和藝術特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說到陶瓷你會聯(lián)想到什么?你了解哪些陶瓷哪方面的知識?引導學生交流。
二、新授
板書:陶瓷
1、設問引導學生讀書
2、結合教材,提問:
、盘沾芍g的差別:原料、燒制溫度、工藝。
⑵陶的發(fā)展:彩陶、素陶
仰韶文化——馬家窯的'文化——半山——馬廠——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
賞析:
人面魚面紋盤彩陶船型壺鳥紋彩陶盆
鸛鳥石斧彩陶翁舞蹈紋盤薄胎高柄陶杯
瓷的發(fā)展:按歷史年代介紹
重點是宋五大窯代表作品造型與藝術特色。
教師引導學生交流。
汝窯:胎質細膩,似玉之美
耀州窯:梅瓶典雅高貴
官窯:冰裂紋開片
均窯:藍色乳濁釉
定窯:乳白釉
景德鎮(zhèn):青花
三、小結:
陶瓷經歷了哪些發(fā)展?宋代有哪些名窯?
教師總結。
四、布置課外思考:
青花瓷的藝術特色是什么?
高中美術教案2
教學目標
了解20世紀50年代以來藝術發(fā)展的新動向,特別是藝術家在對藝術的看法、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方法、材料、技巧等方面的變化。在此基礎上,樹立一種理性的態(tài)度來對待現(xiàn)當代的藝術實驗。
學習活動分析
本課共安排了兩個活動,教師可以結合教材的內容以及“思考與交流”來靈活安排。這些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現(xiàn)當代藝術的形態(tài)與觀念。20世紀以來的藝術通常被稱之為實驗性藝術,主要是因為藝術家打破了原有藝術的界限,不斷為藝術尋求新的發(fā)展空間。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新的創(chuàng)作觀念和材料不斷被納入到藝術創(chuàng)作中。這些藝術形態(tài)雖然打破了傳統(tǒng)的藝術形式,但是他們并不是不可理喻,而是針對一些問題做出的反應或者對藝術觀念的拓展。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研究教材所列舉的圖片和相關分析,學會舉一反三?梢圆捎梅中〗M活動的方法,使學生在集體討論的基礎上確定自己的觀點。對于第一個活動,教師可以建議學生將要進行分類的內容按照教材中所列的五個方面制成圖表,然后逐一對號入座。不過在活動中要注意,實際上某個作品所體現(xiàn)出來的特點可能不止一個方面,所以產生不同的意見也不足為奇。
第二個活動具有一定的綜合性,教師在組織這個活動時要先讓學生進行比較充分的準備才能夠有的放矢。對于辯論的正方,傳統(tǒng)藝術的審美規(guī)則不能評價現(xiàn)代實驗性藝術,教師可以從幾個方面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1、傳統(tǒng)藝術產生的社會背景是什么?(如農業(yè)社會,人們憑借手工業(yè)來制造物品、人與自然關系密切、宗教對人們的影響等等)現(xiàn)代藝術產生的社會背景又是什么?(機械化生產,記錄、復制形象的方法層出不窮、人與自然的關系較為緊張、尋求自我、張揚個性等等)
2、藝術是否只能比較客觀地記錄物象?(不一定,像中國的書法就是一種抽象性的藝術,而中國明清時期的文人畫也擺脫了對物象的客觀描。┱障鄼C、錄像設備出現(xiàn)之后,人們是否也可以將這些因素納入到藝術領域?
3、藝術是否應當反映現(xiàn)代社會的生存經驗,比如新材料、新的生活環(huán)境、新的社會經濟文化問題?
4、改變過去藝術由手工制作的定義,將生活中的一些普通的物品納入到藝術領域是否對我們的生活有益?(有一定幫助,拓展我們的審美視野和審美思維)
而對于反方,傳統(tǒng)藝術的審美規(guī)則可以評價現(xiàn)代實驗性藝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如下問題入手思考:
1、從歷史角度來看,傳統(tǒng)藝術發(fā)展的歷史有多久,而現(xiàn)代主義發(fā)展的歷史有多久?
2、從藝術標準角度來看,藝術標準的喪失會帶來什么問題?(魚龍混雜,信息量增大)
3、從人們的內在感受來看,傳統(tǒng)藝術的標準是否已經內化成為人們潛在的評價標準?
4、從接受的角度來看,如果不遵循已經被公眾所接受的傳統(tǒng)藝術的標準,藝術家會不會變成“自言自語”、“自行其是”?
這個活動不求最終取得什么一致的意見,關鍵是要求學生思考并參與其中。
教學基本思路
教學建議
本課主要分析了西方現(xiàn)代主義藝術實驗的主導觀念、形式探索的角度與方法等內容,不過由于學生的理性分析能力以及欣賞能力的局限,可能起初很難理解其中的一些作品,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從學生現(xiàn)有的經驗出發(fā),因勢利導,使學生能夠理解教材的教學思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理解現(xiàn)代主義藝術實驗的價值:
1、現(xiàn)代主義藝術的出現(xiàn)不是偶然的,而是源于藝術家對一些具體問題的回應,比如說:
、僬障鄼C的出現(xiàn)動搖了傳統(tǒng)寫實性藝術的基礎,使藝術家開始探索美術發(fā)展的其他可能性。藝術家們并不是不會畫畫或者雕塑,而是有目的地打破傳統(tǒng)的造型觀念和美學標準。
、诂F(xiàn)代生活的變革為美術提供了新的視覺素材(比如波普藝術)。
③現(xiàn)代技術的發(fā)展為美術創(chuàng)作提供了新的材料、技術支援。
、苌鐣钣^念的變化使藝術家重視自我、重視原創(chuàng)性、追求新奇等等。
2、認識創(chuàng)新的價值,F(xiàn)代主義藝術的出現(xiàn),拓展了人們的審美意識和觀念,使藝術的.概念大大拓寬。教師可以從美術創(chuàng)作的主題(如波普藝術),空間觀念(如大地藝術、考爾德的作品),形體觀念(賈科梅蒂的作品),創(chuàng)作方法(波洛克的藝術、拼貼等等),新技術、新材料的運用等等方面來進行分析。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如下問題:
1、教師自身一定要吃透教材,對現(xiàn)代主義藝術要有較深的認識。實際上20世紀以來的視覺藝術探索對文化的其他領域都產生過影響,很多新的觀念正是源于藝術家的探索與實驗。教師首先要開拓思路,不能僅僅站在傳統(tǒng)藝術的立場上去理解一切問題,這樣的話就很難認清現(xiàn)代主義藝術實驗的價值。
2、對于現(xiàn)代主義藝術,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發(fā)表個人意見或者自己按照藝術家給我們提供的思想方法來創(chuàng)作一些作品。教學方法一定要靈活多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才能使學生理解現(xiàn)代藝術在觀念上的突破。
本課建議用1課時完成教學。
[資料]教學資料
號叫的教皇(英國)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是20世紀40年代英國最獨特的現(xiàn)代主義形象畫家。所謂形象畫家,是指他專以畫人物肖像或人物為主。他早年的作品風格近似后期的立體主義,1932年后又轉向超現(xiàn)實主義。在抽象派藝術統(tǒng)治英國畫壇的時期,培根的作品異軍突起,成為人們議論的中心。他是一個自學成才的畫家,受澳大利亞畫家羅伊·德·梅斯特的指導,正式創(chuàng)作約從1944年開始。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由于長期經受歐戰(zhàn)中人民的痛苦形象的折磨,在他作品中出現(xiàn)一些怪誕的、充滿痙攣和恐怖的人物形象。他們不是精神性格被扭曲了,就是長期被囚禁在陰森的牢房里的單個人物。材料多半來自照片,或借鑒影片中某個人物鏡頭,或詼諧地模擬某個藝術大師的作品的形象,再予以異化或悲劇化,以突出人物的精神崩潰性。這幅作品,便是借用西班牙畫家委拉斯貴支的《教皇英諾森十世》并加以變形的。培根就這幅名畫畫了多幅變體性創(chuàng)作,故意讓教皇英諾森十世顯得滑稽可笑。在這幅畫上,坐在金交椅上的教皇似乎很孤寂,為了發(fā)泄,他正伸直脖子,張著大嘴大聲尖叫。畫家自己說,他要“力圖把某種感情形象化”。培根的“肖像”感情的歇斯底里性質,還通過流動的油畫筆觸,即添上瀑布流水似的屏幕來展現(xiàn)。教皇的前面有展覽場的圍欄。他那粗獷的處理方式,令觀者困惑和不安。
杰克遜·波洛克
杰克遜·波洛克(1912.1~1956.8)的名字如今已成為美國抽象表現(xiàn)主義中“行動繪畫”的象征。他那在畫布上滴濺顏色的作畫方法,創(chuàng)造了繪畫活動與下意識活動相結合的新途徑,對從事抽象繪畫的藝術家有很大的影響,人們把這種新方法稱之為“行動繪畫”。杰克遜·波洛克出生于美國懷俄明州的科迪,1928年入洛杉磯藝術學校,接受插圖畫家史溫科夫斯基的指導。這時期他對歐洲的現(xiàn)代美術接觸較多,在生活上還曾經是一個神秘的宗教信徒,故對歐洲超現(xiàn)實主義美術所強調的潛意識活動很感興趣。1930年開始移居紐約,進入美國現(xiàn)代畫家本頓所領導的紐約藝術學生聯(lián)合會學習。這時他所作的大多是小幅風景畫,1938~1943年間,他的第一批參展作品顯示了某種模仿畢加索、米羅,甚至馬宋等畫家的性質,除了運用象征和發(fā)揮超現(xiàn)實主義的幻想之外,手法是半抽象的。真正開始把畫布鋪在地上,以所謂直覺或偶然因素來表現(xiàn)畫家的下意識,形成灑滴顏色的作畫方法,大約是在1947年。讀他從1947~1951年作的抽象畫,會發(fā)覺畫家所“構成”的是一種總體均衡的美,有流動的和諧和自然激情的藝術魅力。色彩在畫上的不同質感的流動與趨勢,寓有他由個性所支配著的合奏的力。持續(xù)變動著的色澤堆砌,造成了豐富多變的組合,在個別部位還有點像我國古代繪畫的“大潑墨”似的,具有一種內在的、蓄意表現(xiàn)的韻味。
教皇英諾森十世(西班牙)委拉斯貴支
1649年初,委拉斯貴支奉命第二次去意大利。此行目的有二,一是學習意大利傳統(tǒng)的造型藝術;二是為西班牙國王搜羅一些藝術珍品。在羅馬的一年多時間,他不僅見多識廣,還為羅馬上層貴族畫了一些杰出的肖像。其中最成功的就是這一幅《教皇英諾森十世》。這幅肖像畫使他的藝術聲望很快傳遍意大利與西班牙各地。教皇英諾森十世熱誠地歡迎委拉斯貴支這位西班牙宮廷御用畫師,畫家便以這幅傳神之作予以回報。在這幅著名的肖像畫上,畫家以卓越的寫實功力揭示出這個詭詐、陰險而又十分毒辣的意大利統(tǒng)治者形象的本質。他嘴唇緊閉,雙眉深鎖,目光斜視,臉上布滿陰沉氣色。色彩敷設得那樣富有表現(xiàn)力,火紅的法衣與袍服的白色相對照,更襯托出這張營養(yǎng)極好的紅潤而富有光彩的臉。連教皇本人看了也情不自禁地發(fā)出贊嘆聲:“。√普媪。”緞子質料裁制的法衣披肩,在室內光照下閃爍著光芒。他的眼神像鷹一樣直盯著畫外,顯出了他的專橫、欺詐和自負的樣子。麥克斯威爾在他的《西班牙畫家列傳》(1910年出版)中就這一幅畫講了這樣一則軼聞:當肖像完成后放在大廳中央時,一位主教經過大廳,偶爾從半閉的門道里窺視一下里面,便慌忙回頭向正在大聲說話的同僚說:“講話輕一些,教皇坐在房里呢!”這個笑話很快傳遍畫界。委拉斯貴支的高超畫技受到普遍的贊揚,他把人像簡直畫“活”了。教皇本人也一再向畫家表示,贊美他“畫得太像了”。西班牙宮廷聞悉之后也來信要求畫家再畫一幅帶回。畫家不得不連畫了幾個副本,其中之一被送回了西班牙。自此以后,羅馬的顯貴紛紛請他作肖像。
高中美術教案3
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中國的瓷器是傳統(tǒng)藝術中的瑰寶,它代表了中國在世界制瓷領域中高超的工藝制造水平,是中國偉大的發(fā)明之一。使學生了解我國不同歷史時期的制瓷工藝、造型、裝飾及不同窯場產品的藝術特征,學會運用正確的方法去觀賞陶瓷藝術。培養(yǎng)學生熱愛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情趣。
教學重點:
1、中國瓷器的生產和發(fā)展,瓷器與陶器的區(qū)別。
2、瓷器的造型、裝飾、色彩及藝術特色。特點。
3、主要名窯的產品特征。
教學難點:
主要是有關歷史知識和歷史背景,除了在教學內容資料作些簡要介紹外一些專業(yè)名詞和有關的歷史文化知識。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具準備:
教材、多媒體課件、錄象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常規(guī))
二、導入:
提問:
1、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
2、中國古代陶器的造型特征是什么?
放映幻燈(貫耳瓶)
提問:這是陶器嗎?應是什么器物?
三、講授新課:(出示課題)
我國是瓷器的故鄉(xiāng)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國傳統(tǒng)的工藝美術,其工藝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譽。
1、瓷器與陶器的關系
陶瓷工藝是陶器工藝和瓷器工藝的總稱。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區(qū)別。
(1)燒制的原材料不同;
(2)燒制的溫度不同;
(3)陶器質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質地密實不透水。
2、瓷器的發(fā)展
商代出現(xiàn)原始瓷,東漢至三國是我國瓷器發(fā)展極為重要的時期,三國以后到南北朝,瓷器進入了一個輝煌的發(fā)展時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隋唐時期是我國瓷器的一個重要的成長時期,這時瓷器普遍用較高的火候燒成,胎質較硬。瓷器在社會生活中日漸受到重視。唐代開始有了“窯”的專稱,它象征著瓷器產量的增長。宋代瓷器產量高且質量好,為明清瓷業(yè)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元代,我國瓷器大批量行銷海外。明清是我國制瓷業(yè)的鼎盛時期,造瓷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胎釉細膩,色澤鮮明移植琺瑯彩和創(chuàng)造粉彩是當時杰出的成就。
3、我國瓷器在造型和裝飾藝術上的特色
從東漢到南北朝,我國青瓷逐步成熟起來,但這一時期的瓷器無論是造型還是紋飾都與青銅器有聯(lián)系,這時瓷器的造型特征是清秀挺拔,與當時人們的審美愛好相一致。
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
。1)胎體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強,顯得秀氣。
。2)罐類器形一般為短頸、直口、圓腹。
。3)器物為小平底,底下有圓餅狀實足。
隋代瓷器的紋飾常見的有幾何紋、花卉紋、動物紋、人物紋,色彩也比較豐富。(重點介紹《白釉象首龍柄壺》)
唐代燒制瓷器的地域擴大,產品增多,青瓷、白瓷、三彩陶代表了唐代陶器工藝的水平。唐代瓷器作為商品廣泛流傳的海外,瓷器“自唐代始而有窯名”,這種傳統(tǒng)習慣一直沿用的`現(xiàn)代。唐代瓷器造型繁多,裝飾更加豐富,采用手法有繪畫、刻花、印花、捏塑等,內容包括日月、花草、樹木、動物、人物、建筑等。五代時期繼承了唐代的制瓷風格并有所發(fā)展,其中密色瓷為當時瓷器的最上品。五代時期一些重要的瓷窯體系基本形成,如定窯、耀州窯、磁州窯等。
宋代制瓷業(yè)比唐代規(guī)模更大,名窯眾多,工藝水平超越前代,達到繁榮的新階段。這是本課的重點內容。
它的主要標志是全國已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瓷窯體系。影響的是被后世稱為五大名窯的“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和“定窯”。
“汝窯”的窯址在今河南省臨汝,宋代屬汝州,故稱汝窯。
“官窯”一般指官方辦的窯廠。
“哥窯”是因相傳南宋時有兄弟二人均在今浙江省龍泉燒制瓷器,各有特色,兄所燒制的瓷器稱“哥窯”弟所燒制的瓷器則稱“弟窯”。
“鈞窯”的窯址在今河南省禹縣,古代屬鈞州,因而得名。
“定窯”的窯址在今河北省曲陽,古代屬定州,故稱“定窯”。
宋代的瓷器不僅創(chuàng)造了許多優(yōu)美的造型,而且在釉色的運用上,為陶瓷美學開辟了一種新的境界。
元、明、清三代,中國的瓷器仍不斷有所發(fā)展。白地藍花的青花瓷器,始于元代,成熟于明代,并成為明、清兩代瓷器生產的主流。
四、放映錄象
五、本課小結。
高中美術教案4
教學目標
理解審美觀念的內涵和形成過程;初步了解一些形式美的基本規(guī)律;大體掌握美術作品的基本涵義;培養(yǎng)用審美的眼光去對待美術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各種物品的意識。
教學基本思路
美術鑒賞是一門學科,但更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學習這門課程的目的并不僅僅是為了記住一些藝術史上重要的美術作品,而更要培養(yǎng)學生以一種審美的心態(tài)、發(fā)現(xiàn)的眼光去看待我們的歷史、文化、生活以及我們身邊的環(huán)境,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和文化素養(yǎng)。所以本課的教學首先從什么是“美”入手,幫助學生了解“美”的觀念是怎樣形成和發(fā)展的,進而使學生明確美術作品的基本含義及其開放性的內涵。通過這個過程使學生明確“美”的概念是極為豐富的,它甚至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應當以一種歷史的、發(fā)現(xiàn)的眼光去看待美術作品乃至我們的日常生活,這樣,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豐富多彩。
教學重點與難點
1、美的觀念和形式法則是如何產生的?
2、美術作品的基本內涵是什么?
3、如何從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美?
教具與學具
教具:幻燈機、幻燈片、實物投影儀、畫冊或者多媒體播放工具。
學具:筆記本(或者作業(yè)紙)、筆。
教學過程
課程介紹:
1)自我介紹
2)我們手上拿到的這本美術鑒賞教材分三個單元共有24課時,我們第二單元不上,這樣的話剩下是17課時,再加考試1節(jié)課。美術鑒賞是一門學科,但更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學習這門課程的目的并不僅僅是為了記住一些藝術史上重要的美術作品,而更要培養(yǎng)我們以一種審美的心態(tài)、發(fā)現(xiàn)的眼光去看待我們的歷史、文化、生活以及我們身邊的環(huán)境,從而提高我們的審美和文化素養(yǎng)。
教學流程:
一、導入:
同學們,有時候我們面對一幅美術作品,尤其是一幅經典的繪畫作品時,我們怎樣看出畫中的含義并從中得到感受呢?這幅畫好在哪里?“美”在哪里?什么是美?什么是美術?審美鑒賞的意義在哪里呢?希望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能對此有所了解。
1、什么是“美”?
我國漢字中的“美”由羊、大兩字拼成,“羊大為美”。羊成為美的對象和社會生活中畜牧業(yè)的出現(xiàn)是分不開的。羊作為馴養(yǎng)的動物是當時人們生活資料的重要來源,是人類可親的對象。尤其是對原始人類來說,還有什么東西比又肥又大的羊能使其感到美呢?從“美”字我們可以看出,美與經濟實踐是密不可分的。
“美”與“不美”是人們看待美術作品甚至是生活中各種事物的最原始、最基本的情感。通過這樣一種樸素的情感,人們擺脫了像動物一樣無意識的、被自然所左右的狀態(tài),有目的地去創(chuàng)造各種美好的事物(當然也包括我們的美術作品),從而不斷地改造我們的生活,提高生活的質量。由此可見:
(1)“美”并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源于人們的生活實踐。
。2)“美”的觀念與相應形式美法則的產生是長期的歷史積淀的結果。例如書中所舉的中國書法藝術與彩陶、青銅器的實例。將美的觀念與相應的形式美法則運用于生產、生活乃至藝術創(chuàng)作中,就產生了美術作品。
2、初步認識美術作品的形式美法則:
放一段的外國流行歌曲(學生不熟悉的)。
設問:你覺得這段歌曲美嗎(要選擇學生喜歡的)?它表現(xiàn)了什么內容呢(由于學生不熟悉,對外文歌曲表現(xiàn)的內容一般不能描述)?
教師以此繼續(xù)發(fā)問:你不知道歌曲表現(xiàn)的內容,那它美在哪里呢(學生一般都能問答出它美在旋律、節(jié)奏、音色、音質上來)?教師在此基礎上歸納:旋律、節(jié)奏、音色、音質就是歌曲內容的存在方式,它所產生的美感,我們就把它叫做形式美。我們說,藝術都是相通的,音樂中有形式美,美術也有形式美……那么美術中的形式美又是什么呢?
在原始社會的時候,人們經常把動物的牙齒串起來掛在脖子上,同學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在開始他是作為一種勇敢的象征,或乞求神賜于力量。久而久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形式逐步脫離了原來的使用價值。人們看到他們時會自然而然的產生一種親切感,這時候,他已經成為一種裝飾品,成為一種時尚,一種形式上的美感。這就是形式美。因此,形式美是人類獨特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之一。
到了古希臘時期,人們開始對形式美的研究和探討,并歸納總結了許多關于形式美的法則。比如,對稱、均衡、比例、對比、多樣統(tǒng)一等,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美術作品的形式美。
A、請4位學生在黑板上寫“永”字,其他同學在下面寫。
寫好之后教師提問:你們覺得哪位同學寫的最好?為什么?
(幻燈出示寫歪的“永”和正規(guī)的“永”)總結:在漢字結構規(guī)律中,重心平穩(wěn)、左右均衡是極為重要的法則。人們寫字時以米字格作為輔助,就是為了使初學者遵循這種美的法則。
B、觀看教材中“彩陶鯢魚紋瓶”、“永”字、“羊”字的圖片,他們之間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它們的美體現(xiàn)在哪里?(六位同學一個小組進行討論,并且將思考的'內容在作業(yè)紙上寫下來,最后請幾位同學總結)
(引導學生從重心、對稱、平衡等形式美的角度尋找“彩陶鯢魚紋瓶”、“永”字、“羊”字之間的聯(lián)系。)
師:什么是美術作品?(包含著形式美法則的物品都可以稱為美術作品)
3、形式美的來源:
許多我們現(xiàn)在認為的美術作品,在其產生之初其實是實用品,只是到后來才被當做“美術作品”看待的。但是在這些物品中同樣包含著美的觀念和形式美的法則,因而,它們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美術作品,但并不妨礙我們用審美的眼光來觀看它們。如原始社會的彩陶,古時候是盛水,吃飯的普通器皿,現(xiàn)在卻成了博物館里供人們欣賞的價值連城的古文物;又如商、周時代的青銅器,是宗廟里祭祀用的器具,而在明代的《竹院品古》圖里,青銅器已經被當作了供人欣賞把玩的美術作品,它的器形、裝飾、色澤成為了關注的因素。今天,老師也請大家來簡單鑒賞一下彩陶和青銅器。
請說出在過去學過的語文、歷史知識中你所了解的彩陶或青銅器的精品1—2件?
A、幻燈展示:彩陶中的紋飾。
教師提問:你覺得這些圖案漂亮嗎?他們都遵循了形式美中的那些原則?古人為什么要把這些圖案畫在這些器皿上?你知道這些圖案都表示什么嗎?(六位同學一個小組進行討論,并且將思考的內容在作業(yè)紙上寫下來,最后請幾位同學總結)
師:有一些很特殊的圖形,如半坡出土的人面魚紋盆,是在盆的內壁描繪圖案,用裝飾的手法畫出一個圓圓的臉,三角形的鼻子,用兩根短線畫出眼睛,似乎閉目在默默地祈禱什么,雙耳和嘴的部位都畫著魚,盆的其它部位也畫著魚。這種圖形似乎和半坡氏族的原始信仰有關,是圖騰崇拜的產物。
彩陶中的動植物形一般都用幾何形把它概話出來形神兼?zhèn),顯示了彩陶藝術寫心寫意的高超水平。彩陶的象形圖案多種多樣,最基本的主題是生殖主題。有大量的魚、蛙、植物果實、花朵的描繪(左圖)。半坡時代人的壽命平均二三十歲,生育是即神秘而又急迫的事情。所以魚蛙這些多產的動物就成了生育的象征。尤其在母系氏族社會里,對生育能力的贊美就是對女性的贊美。生育繁衍的主題在民間藝術里一直延續(xù)到今天。
B、青銅器是用銅錫合金制作的器皿和工具。先秦時代,青銅器的鑄造技術和造型藝術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堂皇的地位,取得了光輝燦爛的成就。
視頻展示:商代和周的青銅器
提問:商代和周的青銅器有什么不同?
幻燈展示:青銅器中的紋飾。
教師提問:你覺得這些圖案都遵循了形式美中的哪些原則?古人為什么要把這些圖案畫在這些器皿上?你知道這些圖案都表示什么嗎?它們的靈感來自哪里?
師:青銅器的紋飾有多種紋飾這些怪獸圖案,大都是氏族圖騰崇拜的殘余,在維護社會習俗,溝通人們的精神世界方面,與文字一起扮演著政治、宗教和藝術傳統(tǒng)等各方面的特殊職能。
總結:古時候人能把自身體驗到的運動、均衡、重復、強弱等節(jié)奏感用畫筆表現(xiàn)出來,這無疑是神奇的創(chuàng)造。上述作品的紋飾之所以看起來比較美是因為它們是按照一定的形式規(guī)律創(chuàng)造出來的,而它們的靈感就是我們的祖先從自然萬物的形象中獲得的。
4、從實用物品向美術作品的轉換
A、展示一些作品,包括一幅繪畫作品,一幅雕塑作品,一幅木版年畫,教材中的“漆盒”,教材中的“民居院落一角”。
教師提問:這些物品哪一些可以被稱之為“美術作品”?為什么?
教師:繪畫和雕塑是美術家為了審美的目的而創(chuàng)作的,這毫無疑問是美術作品。但是有一些生活用品,它們最初被制造的目的不是為了用于單純的審美活動,而是源于生活的需要,例如教材中所列舉的青銅器、明代的漆盒、云南納西族民居院落等,但是,他們最初也是按照形式美的法則制造出來的,在當時雖然普通,但是經過歷史的積淀會逐步獲得較高的審美價值。
B、這些手提袋、手套、門票都是美術作品嗎?試以本課所學的知識簡要的分析它們?以證明你的觀點?
師:一方面,這些日常物品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形式,因而也存在著形式美的因素。例如,物品的長寬比例、色彩的搭配、圖案的運用,這些都是為了使物品更加美觀,是形式美法則的具體運用。其次是審美功能和實用功能的關系。好的物品往往是把這兩個方面結合在一起的。例如手提袋要求輕巧靈便,簡潔大方,色彩鮮艷而富有裝飾性,既方便提東西,又具有醒目的審美效果。又如手套,不僅色彩使人感到溫暖,而且圖案的方向變化既可以交代各部位的不同功能,同時也可以打破形式上的單調。
5、美術鑒賞的意義?
教師提問:看了上述作品,你認為美術鑒賞的意義有哪些?
總結:
1)在我們的生活中美是無處不在的,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非常注重營造美的環(huán)境,所以我們要學會去認識這些美好的事物,才能更好地生活。
2)鑒賞美術作品可以培養(yǎng)我們的審美鑒賞能力,幫助我們豐富對美的認識,并且認識到形式美的法則。
高中美術教案5
課題:外國雕塑藝術欣賞
課時結構:1課時 高中美術教案:外國雕塑藝術欣賞
教學目的:
1、了解外國古代、近代雕塑的藝術成就。高中美術教案:外國雕塑藝術欣賞
2、培養(yǎng)學生對雕塑藝術的審美和欣賞能力,增長外國雕塑藝術欣賞知識,陶冶情操,培養(yǎng)感受、體驗、鑒賞藝術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審美趣味,樹立正確的外國雕塑藝術欣賞審美觀念。
3、提高學生對外國雕塑藝術欣賞藝術品的語言表達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
1、介紹古代希臘、羅馬雕塑的藝術特點和近代羅丹雕塑。
2、我們對雕塑藝術的看法。
教學難點:
如何欣賞分析雕塑的'藝術特點。
教學過程:
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請c同學提問。高中美術教案:外國雕塑藝術欣賞
。ㄒ唬、提問,引起學生的興趣。
教師:有同學知道古代文明的發(fā)源地有哪些嗎?
學生:回答古代文明的發(fā)源地:古埃及、古印度、古代希臘、羅馬、兩河流域等。
教師:古文明包括的內容很多,其中就有雕塑藝術,引入課題。
。ǘ⒔榻B古希臘、羅馬雕塑藝術。
學生: a同學介紹古代希臘雕塑藝術的特點。
多媒體:介紹希臘雕塑圖片欣賞。
教師:補充介紹希臘雕塑藝術。
強調希臘神話雕塑的情節(jié)性、表現(xiàn)力。
2、希臘雕塑裸體特點。
3、希臘雕塑創(chuàng)造了理想的典型的美的形象。
學生:b同學介紹羅馬雕塑藝術的特點。
教師:補充介紹羅馬雕塑藝術。
羅馬雕塑的繼承性。
羅馬雕塑生動的個性特點。
多媒體:介紹羅馬雕塑藝術圖片。
小結:希臘雕塑和羅馬雕塑比較:
學生:談談感受
。ㄈ、文藝復興雕塑《大衛(wèi)》欣賞。
。ㄋ模、介紹近代外國雕塑藝術。
1、圖片欣賞:《伏爾泰坐像》、《馬賽曲》
2、教師:羅丹介紹
多媒體:羅丹作品欣賞,重點是〈加萊義民〉
學生:談談感受
介紹布郎庫西、摩爾等雕塑家作品。
學生:談談對西方現(xiàn)代抽象雕塑的認識。
。ㄎ澹同學談談秦始皇兵馬俑與希臘、羅馬雕塑的不同特色。
。、c同學提問。
下節(jié)課安排:
一部分同學動手制作泥塑,一部分同學寫生活動。
高中美術教案6
教學目標:
主要讓學生了解中國美術發(fā)展的歷史源流,了解彩陶、青銅品、兵馬俑的基本知識和審美特點。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課題
提問:1)讓學生思考早期人類的生存方式?使用的用具?
2)陶器的出現(xiàn)意味著什么?(形成過程)
三、彩陶、青銅器紋樣的.特點,及其中蘊含意義:
1、反映原始人類的生活方式(有哪些)
2、圖案規(guī)律?元素來源?
3、圖案意義?(學生揣測,開發(fā)想象)
手法:寫實與夸張、具象與抽象
意義:氏族圖騰;神靈;藝術裝飾
青銅欣賞(商周):
1、提問有哪些主要紋飾?
2、給同學們什么樣的感覺?
1)主要紋樣有獸面紡、鳥紋、紡等
2)神秘、獰厲的美感,威嚴莊重,雄偉華麗
秦始皇陵兵馬俑:
1、同學們是否去看過?談談特點、感受,讓同學們一起分享。
2、風格?(高度寫實,觀看多媒體圖片)
四、學習活動
1、欣賞彩陶、青銅、兵馬俑,試學習原始人類畫紋飾。
2、同學們扮演兵馬俑中的動態(tài)、神態(tài)及組合。
五、小結下課
提問:同學們學習了什么?
高中美術教案7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
學生開始接觸到人物畫,捉到人物畫,學生并不陌生,他們在小學時兒童畫曾多次接觸,到了五六年級,又學習過人物結構和一般的比例關系,具有一定的正確性認識和經驗.但這種認識往往還停留在感性的認識上,還不成熟,幾乎還帶有強烈的兒童畫的痕跡.本課將就人的面部特征進行初步研究,并通過人物頭像的寫生訓練,使學生在了解整體的基礎上,進一步對人物面部形象、結構和表情有所接觸,掌握分析、比較的觀察和描繪方法,形成較為完善,成熟的人物畫。
本課教材主要通過傳統(tǒng)的“八格圖”和“三停五眼”等方法,向學生介紹人物面部的基本規(guī)律,包括頭型特征、五官位置和表情變化等.按大綱要求,本教學內容為兩課時,第一課時為講授課,第二課時為技法練習課.但為了更好的讓學生掌握人物畫的畫法,在第一課時我也安排了人物畫的寫生練習,但不是對真人的寫生訓練,而是面對照片進行練習,這一方面降低了寫生的難度(對象可以保持不動),另一方面更利于對人物頭像畫的步驟進行更直觀的講解.這將為下一課時的真人頭像寫生打下基礎。
2、教學目地
、偈箤W生了解并掌握人的臉型特征和五官的位置關系,以及人物面部表情的變化規(guī)律.
②初步掌握人物頭像的觀察方法和描繪方法。
3、教學重點
掌握人物頭像的寫生方法和步驟。
4、教學難點
、倥囵B(yǎng)學生觀察和表現(xiàn)人物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征,掌握人物頭像的相關知識。
②掌握人物頭像的寫生方法和步驟。
5、教具準備:
多媒體教學
二、授課部分
<引入新課部分>
在上課之前,播放一部影片片斷。目地:讓學生在休息之余觀看影片,并對影片中出現(xiàn)的人物發(fā)生興趣,為后面的引入新課埋下伏筆。
點擊圖標,打開演示文件。在屏幕上首先出現(xiàn)了一系列大家熟悉的電影明星的圖片,然后向學生提問,認不認識屏幕上的這些人,答案肯定是認識,并能說出他們的名字。讓大家回憶上課前看的影片,讓同學們講出影片中有哪些人物。此時,同學們的注意力已經回來了課堂,這時提出問題:既然大家都認識這些人,或者說能記住影片中的人物形象,靠的是什么來加以判斷的呢?引導學生思考,這時同學們會得出答案:是通過人的樣子及人的臉來判斷的。這時候就可以告訴大家:人的臉是一個人的標志。所以在我們進行人物繪畫時,往往就得從人物頭像開始。要畫好人像,首先要對人臉的一些基本知識有所了解,所以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共同來學習與我們人臉有關的知識。
<講授新課部分>
點擊“開始”,進入首頁。首頁分四個部分:臉型特征、五官位置、表情變化、作業(yè)演示,它們分別鏈接到不同的章節(jié)。
一、臉型特征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不同樣子的人,這些人最大的區(qū)別就是臉有一樣,我們要認識一張臉,首先得從他的臉的輪廓開始,既人物的臉型。
點擊“臉型特征”,進入《臉型特征》,屏幕上出現(xiàn)了一張由若干人物頭像組成的圖片。這圖片一方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思考下面這個問題:這么多的臉,他們的臉型有沒有規(guī)律呢?
點擊圖片,出現(xiàn)“相之大概,不外八格”。講解。
點擊“八格”,出現(xiàn)“田國目用,由甲申風”。
用鼠標指向“田、國、目”三個字,請學生觀察這三個字從形狀上講有什么特點? 然后分別點擊三個漢字,出現(xiàn)相對應的臉型,結合漢字,再分析不同臉型的特征。
用鼠標指向“由、甲、申”三個字,請學生觀察這三個字從形狀上講有什么特點? 然后分別點擊三個漢字,出現(xiàn)相對應的臉型,結合漢字,再分析不同臉型的特征。
用鼠標指向“用、風”兩個字,請學生觀察這兩個字從形狀上講有什么特點? 然后分別點擊三個漢字,出現(xiàn)相對應的臉型,結合漢字,再分析不同臉型的特征。
完成臉型特征的講解后,為了讓學生加深鞏固,再在學生中選出一部分臉型比較明顯的同學站起來,讓其他同學判斷他們的臉型。(這樣可以讓學生更直觀的認識這八種不同臉型的特征,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同時,老師要針對大家回答的情況,加以進一步和分析)
二、五官位置
。ㄟ^濾)提問:掌握了人物的臉型以后,我們的人物畫就邁出了第一步,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想像在畫面中已經畫了一個臉的輪廓了,哪么接下來又該畫什么了呢?(學生一起回答:五官)。
點擊“五官位置”,進入頁面,出現(xiàn)一個人頭像。
要畫五官,首先得確定出它們不同的位置,這個很重要。引入傳統(tǒng)的“三停五眼”。
1、三停
就是把我們的臉從上到下分成三份,這三份就叫“三!,是如何分的呢?請大家看圖:
、偈髽诉M入發(fā)際區(qū)域,出現(xiàn)“發(fā)際”二宇,點擊,鼠標進入眉弓區(qū)域,出現(xiàn)“眉弓”二宇,點擊,出現(xiàn)“上!;
、谑髽诉M入鼻底區(qū)域,出現(xiàn)“鼻底”二字,點擊,出現(xiàn)“中停”;
③鼠標進入下頦區(qū)域,出現(xiàn)“下頦”二字,點擊,出現(xiàn)“下停”;
(講此節(jié)內容時,還應適當?shù)慕Y合自己的面部進行講解)
注意: (提問)請同學們觀察圖中的眼睛的位置在什么地方?
(回答)基本上在臉的中間部位. (在確定五官位置時,這點非常重要)
2、五眼
就是我們的臉(正面)寬為五個眼睛長。
點擊鼠標,出現(xiàn)幾條線,把臉橫向分成五份。同時有兩只轉動的眼睛,可以移動到每一份中,大家會發(fā)現(xiàn),這五份的寬度是相同的。(一方面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直觀的讓學生看到五眼的.關系)
“三停五眼”古代畫家根據(jù)成年人的面部五官位置和比例歸納出來的。如果某人的五官不同于這一標準,則成為其明顯特征。因此,“三停五眼”是衡量人的五官大小、比例、位置的準繩。但是,兒童與成人不同,年齡越小,眼睛位置越偏下,五官位置顯得越緊湊。
(過渡)人是有生命的,同時也是有感情的,而人們的感情往往都是寫在臉上的,比如我們常說的“喜形于色”等都是說的這個意思,那么這種寫在臉上的感情,我們)通常就叫他表情,人有喜,怒、衰,樂等豐富的感情,也就有了今天我們要講的豐富的表情,人們把感情寫在臉上,今天,我們就把表情寫在紙上。
(點擊“下一節(jié)”)出現(xiàn)標題“豐富的表情”,同時在屏幕上出現(xiàn)一面磚墻,在墻上畫有三種具有不同的表情簡筆人像畫,還有一個小丑。
(三)豐富的表情
今天這里也來了一個非常可愛的小丑,他已經捺不住了,就忙著在墻上畫了起來,我們看他畫的是什么?哦,原來他畫了三個人像,還不一樣呢?
(提問)請同學們觀察這三幅不同的人像畫,看看他們有什么不同?
(一起回答)表情;
(提問)再請同學們觀察他們表情的不同是如何表現(xiàn)的呢?
(回答)通過五官的不同來表現(xiàn)的,主要通過眼、眉,嘴的不同形態(tài)來表現(xiàn)的。
好了,大家都看到了,在這里,我們可以通過這樣簡單的變化就可以把人物的表情表現(xiàn)出來,哪么究竟小丑是怎樣把人物的喜、怒、衰、樂畫出來的呢?有什么絕招嗎?
我們來問問他?
點擊鼠標,出現(xiàn)“畫人笑,眉開眼彎嘴上翹;畫人哭;眉掉眼垂嘴下落,畫人怒;垂眼落嘴眉皺掉。”這就是畫人物表情的基本方法,請同學們跟我一起來念一念,在念的時候,希望大學能記住這幾句口決。 (與同學們一起念)。
當然,今天我們講的只是一點基本的方法,所以也只能通過這樣的方法,畫出簡單的人物表情,但這又是其它表現(xiàn)方法的基礎,其它的表現(xiàn)方法都是在這樣的方法基礎之上展開的。
(過渡)我們講了這么多了,可能很多同學的手也開始癢了,也想在你的紙上畫出你的同桌或者朋友,但究竟怎樣畫,大家的心里可能還沒有底,哪么我們的人物畫該怎樣畫呢?(點擊“下一節(jié)”)
(四)步驟演示
屏幕出現(xiàn)一張白紙.
請同學們把紙拿出來,今天畫什么呢?今天我專程為大家請來了一位模特,大家請看: (點擊鼠標)出現(xiàn)一女子,這就是今天我們要畫的模特。哪么我們該怎樣來畫呢?
首先,我們要仔細觀察對象,在觀察的時候就要運用到我們今天講的這些知識,主要從人物的臉型、五官的位置及表情變化,例如:我們觀察這位模特,(提問)這位模特的臉型是屬于什么臉?五官的比例有什么特別的?她的表情是怎樣的? (回答)她的臉型是屬于“甲”字型臉,中停要寬一點,表情是在微笑。
步驟演示,分別點擊每一步的按鈕,出現(xiàn)每一步的步驟演示圖。
在這里,根據(jù)學生的掌握情況和基礎水平,設計了兩種方案。一是,如果學生基礎較差,就一步一步的講,邊講邊畫,二是如果學生水平較高,可以先講步驟,再播放演示過程,讓他們能自主的觀察對象,表現(xiàn)對象。 <小結>講評學生完成的作業(yè),同時根據(jù)作業(yè)情況復習鞏固講的知識點。
結束。
高中美術教案8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中外建筑藝術的區(qū)別,掌握中外建筑從材料、空間進行賞析,并理解中外建筑材料土木、石材、黏土等不同材質。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國家體育場、福建土樓、應縣木塔、帕特農神廟等建筑作品知道建筑藝術用材,欣賞分析蘇州博物館新館和朗香教堂的空間特點,能夠鑒賞中外建筑。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逐步養(yǎng)成正確的鑒賞多元建筑的意識,開闊美術鑒賞的視野,提高審美素養(yǎng),養(yǎng)成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中外建筑的用材和空間營造。
難點:了解不同建筑的藝術。
三、教學過程
(一)趣味情境導入
請學生聆聽悠揚的樂曲放松身心,邊聽邊欣賞古今中外的著名建筑。說說哪些建筑令你印象最深刻?有哪些感受?(故宮建筑群給人穩(wěn)重、古樸、莊嚴之美)
教師總結:不同的建筑給人不同的視覺美感,德國歌德曾說把建筑比喻成凝固的音樂,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聆聽這凝固的音樂。順勢導入課題《凝固的音樂》。
(二)作品內容識讀
建筑材料
多媒體展示國家體育場、福建土樓、應縣木塔、帕特農神廟等建筑作品,提出問題:
1.這些建筑藝術分別運用什么材料?(有泥土、磚瓦、竹木、鋼材、水泥塊等不同材料)
2.這些建筑用材給你帶來哪些不同的視覺感受?(磚瓦、水泥塊質感生硬、堅固,竹木古樸。)
3.這些建筑用材的特性是什么?(應縣木塔使用的木材重量輕、彈性好、易加工、來源廣泛,給人古樸、溫和的感覺;帕特農神廟使用的石材重量較重,堅固易保存,容易讓人產生崇高敬畏之情)
教師總結:中國的傳統(tǒng)建筑主要是土和木,西方的建筑則大量使用石,由于中西方使用建筑不同材質特點,中國傳統(tǒng)建筑被譽為“土木的詩篇”,西方則被譽為“石頭的史書”。
(三)形式語言審美
建筑空間的經營
1.展示蘇州博物館的圖片和內部空間的細節(jié)圖,并提出問題:
(1)建筑的美感是如何通過外形體現(xiàn)的?(建筑外形有明顯的高低起伏,內部的結構面積也有大有小)
(2)與傳統(tǒng)建筑相比,空間布局有何不同?(打破傳統(tǒng)建筑的中軸對稱布局,將博物館置于院落之間)
(3)博物館在建造中運用到了許多不同的元素以及造型手法,猜猜看是什么?(園林的造園手法,如借景、框景等)
(4)這些建筑空間的營造手段對建筑藝術效果的呈現(xiàn)有何作用?(曲徑通幽、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教師總結:蘇州博物館在外形上體現(xiàn)高低、方圓的空間變化,在內部的結構面積中體現(xiàn)出了大小的對比。在布局上,博物館的庭院、檐廊、門窗、亭臺樓榭,通過建筑單元之間、內外之間的轉接處理,形成了虛實相映的空間意象,體現(xiàn)出空間營造中最重要的虛實關系,形成一種虛中見實、實中有虛、虛實互映的情趣。
2.展示帕特農神廟、羅馬角斗場的作品圖片,學生以美術小組為單位討論問題:
(1)西方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三種柱式和拱券分別有什么樣的特點?
(2)為什么這些建筑樣式會應運而生?
學生思考,教師總結:古希臘經典的三種柱式是陶立克、愛奧尼亞和科林斯式,外觀隨時間的`發(fā)展越來越精美。拱拳外觀為圓弧狀,有著承重和裝飾美化的效果。不同建筑的樣式的產生與建筑的材料、地域的文化和自然環(huán)境息息相關。
(四)社會文化理解
中西對空間營造的不同理解
對比欣賞蘇州博物館、朗香教堂的圖片和設計圖稿,并提出問題:
1.朗香教堂的空間布局是怎樣的?(朗香教堂作為一個建筑個體,整體的設計簡潔、抽象,與外部的景物沒有緊密的聯(lián)系)
2.與蘇州博物館相比,你發(fā)現(xiàn)中西方對空間關系的經營有何不同?(蘇州博物館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線引入室內,使館內外建筑造型與所處環(huán)境自然融合;朗香教堂的形態(tài)跳出了現(xiàn)代主義的束縛,內部空間以側面采光,凸顯宗教的神秘氛圍)
師生共同總結:中國建筑習慣把外部空間視為建筑整體的一部分,它不僅僅是一個物理空間,更是情感的空間。它將建筑與自然融為一體,構成了中國建筑鮮明的空間特色。西方建筑重視結構造型,突出強調建筑的整體造型美,而外部空間只是作為布景。
(五)方法歸納總結
1.帶領學生總結本節(jié)課的主要知識,中西方建筑的用材特點和空間運用。
2.設置“鑒賞家”的活動,請學生在課本中挑選一組自己喜歡的中西方建筑,從用材和空間經營兩個角度鑒賞,鞏固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加深審美體驗。
(《羅馬萬神殿大穹頂》:這種建筑材料是大理石,結構有良好的承重特性,還起著裝飾美化的作用,其外形是圓弧狀的,給人宏偉壯麗的感覺。)
(六)小結升華作業(yè)
1.帶領學生以回顧的方式對本課的重點進行歸納和梳理。
2.升華情感: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藝術最大的魅力就是在于兼容并蓄。通過了解中外建筑,認識建筑的魅力,提高審美情趣。
3.課后找一找家鄉(xiāng)的著名建筑,試著動手畫一畫。
四、板書設計
高中美術教案9
一、【課型】
新授課
二、【課時】
1課時
三、【模塊】
美術鑒賞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同學賞析,了解流水別墅的造型、結構、功能等內容,了解有機建筑的設計理念,感受建筑設計的美。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欣賞、評述等活動,學生學會多角度鑒賞建筑作品的方法,發(fā)展了欣賞評價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本課學習,學生感受到建筑設計的意義,培養(yǎng)了對建筑設計的濃厚興趣。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對流水別墅的功能與空間、造型與細部、結構與技術的分析。
難點:對有機建筑理念的深刻理解。
六、【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
上課開始,為學生演唱歌曲
我要一所大房子
有很大的落地窗戶
陽光灑在地板上
也溫暖了我的被子。
通過歌曲引發(fā)學生對夢想中的房子的聯(lián)想,從而引出課題《流水別墅》
(二)、講授新知
(1)背景介紹
PPT展示流水別墅高清照片,請學生自由談談對它的感受。
教師對學生發(fā)言進行評價,并引出建筑背景:流水別墅的建筑師為弗蘭克·賴特,他是有機建筑的發(fā)起人,他所提倡的有機建筑就是建筑與環(huán)境相融合統(tǒng)一,建筑不應該破壞它所處的環(huán)境。
(2)功能與空間
請學生觀察視頻,走進建筑內部,感受建筑的空間處理。
教師總結:流水別墅在空間的處理、體量的組合及與環(huán)境的結合上均取得了極大的成功。我們跟著視頻走進室內,發(fā)現(xiàn)室內空間自由延伸,相互穿插;內外空間互相交融,渾然一體。所以它為有機建筑理論作了確切的注釋,在現(xiàn)代建筑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造型與細部
組織學生根據(jù)PPT展示的照片,小組形式討論分析:流水別墅的整體造型與細部裝飾如何體現(xiàn)與自然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與融合的?
學生發(fā)言后教師總結:別墅共三層,面積約380平方米,以二層(主入口層)的起居室為中心,其余房間向左右鋪展開來,別墅外形強調塊體組合,使建筑帶有明顯的雕塑感。兩層巨大的平臺高低錯落,一層平臺向左右延伸,二層平臺向前方挑出,幾片高聳的片石墻交錯著插在平臺之間,很有力度。溪水由平臺下怡然流出,建筑與溪水、山石、樹木自然地結合在一起,像是由地下生長出來似的。
(4)結構與技術
引導學生思考別墅一層與二層采用的是什么建筑結構?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在材料的使用上,流水別墅也是非常具有象征性的,所有的支柱,都是粗獷的巖石。石的水平性與支柱的直性,產生一種明的對抗,所有混凝土的水平構件,看來有如貫穿空間,飛騰躍起賦予了建筑最高的動感與張力。
(5)意義
教師播放流水別墅一年四季景色變化的記錄視頻,請學生觀看后分享體會。
教師總結:“建筑是凝固的音樂”,當我們在時間的長廊里欣賞流水別墅一日不同時間、一年不同季節(jié),隨著四季更迭以“無聲之聲進行著自我的更新”時,我們感受到了建筑像樂章一樣的美感。賴特設計流水別墅的“有機建筑”理念,將建筑與周圍環(huán)境像融合對現(xiàn)代主義建筑及當代建筑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在貝律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以及盧浮宮玻璃金字塔的案例中我們也深深的'感受到建筑與周圍環(huán)境之間的密切關系。
(三)學生練習
通過對流水別墅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觀察,請學生以個人的形式寫一篇300字的鑒賞短文,可以談一談一對流水別墅的理解,也可以談談有機建筑的理論等。15分鐘后分享交流
(四)交流分享
請學生主動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班級之內進行點評,教師充分捕捉學生的閃光點,抓住機會,培養(yǎng)學生對建筑設計的濃厚興趣。
(五)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20世紀的現(xiàn)代主義設計始于建筑設計領域,建筑設計異彩紛呈,建筑大師群星薈萃,與賴特同時期的建筑師還有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羅,阿爾瓦·阿爾圖等等,鼓勵有興趣的學生課下可以借助網(wǎng)絡或其它資源了解一下同時期大師的建筑作品和藝術理念,下節(jié)課咱們一起分享交流一下。
(六)板書設計:(略)
高中美術教案10
一、教材分析<我喜愛的書>
本課屬于“設計·應用”類型課。把書封設計的學習與裝飾學生自己喜愛的書結合,通過設計自己喜愛書籍的封面《我喜愛的書》,掌握書籍封面設計的基本技巧,培養(yǎng)其設計意識。
編者沒有沿襲傳統(tǒng)的以具象圖形為主的設計形式,而是強化了借助文字圖形這個相對抽象的設計元素進行書籍封面設計的思路,突出以文字組合、變化、構成為主的設計方式。更多以文字造型、大小變化、位置安排、色彩搭配及組合圖形等方面來考慮設計,試圖把文字作為一種獨立的視覺圖形進行設計處理,讓學生從中體會到封面設計的一般性規(guī)律及表現(xiàn)要領。
這種設計元素的單純化、抽象化處理,可以促使學生更易于接受與掌握封面設計的規(guī)律性知識。在學習封面設計的同時,本課側重于提高學生字體設計的能力。
教材以學生作市場調查的圖片導入,讓學生到書店選購書籍、觀摩書籍封面,并將自己喜愛的書籍封面介紹給大家。通過調查、交流豐富學生對書籍封面的認識,在交流不同表現(xiàn)形式的書封設計資料的同時,教材提供了相關圖例,使學生討論時根據(jù)類別有所對照。教材還提供了書籍封面的展開圖片,使學生了解到完整的書封設計是封面、書脊、封底的統(tǒng)一設計,在設計時要認真綜合考慮。
文字的主次、疏密、虛實關系,以及文字的其他各種設計處理都直接關系到整個設計的效果,分析時應加以強調。教材對文字的版式組織布局也給予了重點關注。
把學習內容分為兩個部分,其一是采用對稱或均衡的布局形式設計書籍封面,其二是利用非均衡的布局形式設計具有個性的書籍封面,并提示可設計系列書封,教材提供了相對應的圖例,p3下圖還對圖例進行了簡要分析,使學生獲得更多信息。教材主體部分提供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相關照片,對設計制作時運用的材料、手法給予一定提示,用作學生參考。
教材設置的“活動一”是一個為其后續(xù)活動開展設置的教學準備活動,教師應當在課前提示學生更為明確的活動要求與方法引導,幫助學生從生活實際中獲得書籍封面設計優(yōu)劣與市場銷售狀況之間某種內在聯(lián)系的調查結果。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書籍封面對于書籍的重要性,從而激發(fā)主動學習的興趣。
考慮到封面設計均衡與否不宜成為前后兩個活動最為重要的區(qū)分點,教材“活動二”與“活動三”的設置在實際教學中或許會遇到一些操作上的困難。因為兩種版式布局都屬于同一知識層面,只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沒有知識側重與難度上的明顯變化,如果調整為“活動一”側重封面版式形式美的學習,“活動二”注重形式與內容有機結合的封面設計,則更能體現(xiàn)教學的梯度和活動之間的內在邏輯與知識升華,也更易于明確兩個活動的不同教學側重點。
“評價建議”一欄學生可以進行自我評價,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學習實際狀況靈活設計,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與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tài)度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
“資料庫”中對“封面設計”給予了解釋,同時提供一些印刷字體資料,給學生設計帶來幫助。如果能有一些作為圖形處理的字體設計,或許更能體現(xiàn)對教材主體的支持與呼應。
“學習大空間”中針對封面設計的一些相關知識進行介紹,讓學生了解書籍裝訂的形式。并提供特殊效果的書籍封面設計圖片,開闊了學生視野。
在現(xiàn)代設計中,許多的招貼設計比書籍封面設計更多運用了把文字作為圖形設計的表現(xiàn)方法。如果能夠在此展示幾件此類作品,進行提示,不但可以直接拓展學生的設計思路,開闊學生學習視野,還可以為課堂教學引入新的教學資源指明方向。
二、教學目標
*能夠在調查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中提高對書籍封面設計重要性的認識。
*能夠初步掌握書籍封面版式設計的要求與方法。
*能夠把文字圖形作為一種獨立的設計元素,設計自己喜愛書籍的封面。
三、教學思路
新學年伊始,學生接觸到很多新的教學書籍,教師通過對書籍封面作用的提示,引發(fā)學生對書籍封面設計的思考,并安排學生參與課前市場調查,到書店觀摩各具特色的書籍封面,建議學生把喜愛的書籍封面記錄下來,以便交流。 初中美術教案8年級上:第1課 我喜愛的書
課前布置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一本書,用舊掛歷紙背面或較厚的單色紙包好作為課堂教學的準備。書本可選擇新發(fā)的教科書,也可選擇課外書籍,甚至可選擇主題相冊、隨筆日記等心愛之物。課堂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收集的書封資料及調查結果,討論書籍封面設計的特性和不同表現(xiàn)形式,分析怎樣的書籍封面更能具有市場吸引力。
通過交流進入學習情境。教師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對書籍封面設計的相關知識進行歸納與總結,如書籍封面設計的表現(xiàn)形式通常以文字、繪畫、攝影、圖案為主,結合圖例講解,提示學生書籍封面設計是正、側、底面的統(tǒng)一設計,培養(yǎng)學生設計時的統(tǒng)一意識和全局觀念。
本課重點是利用文字元素進行封面設計,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文字在此不再只是作為一種進行識別與交流的語言符號而存在,更多被看成一種可以進行造型變化與設計的抽象圖形。但在教學中可以先不必考慮文字的圖形設計處理,而是強調文字的主次、疏密、虛實關系,以及考慮文字的.大小、顏色、位置等因素的整體設計,讓學生基本把握封面設計的一般形式規(guī)律與設計要點。
為此,教學可以暫時把不同文字的語言符號差異忽視,先用不同形狀、大小、色彩的方形色塊替代,教學過程中可以展示以文字元素設計的不同風格的書籍封面,對應展示以方塊組合概括處理的設計圖例。通過欣賞、評價,激發(fā)學生興趣,建議把相同文字不同布局的書封設計作對比分析,使學生直觀感受不同構圖處理帶來的不同視覺效果,從而初步理解與把握形式美的一些法則。
教師對文字設計、處理手法要作相應提示,重在文字外形的設計,而不要過分強調復雜與難辨的裝飾。另外,顏色的恰當使用也是設計成功的關鍵,提示根據(jù)書籍的內容聯(lián)系色彩的象征意義來把握色彩,引發(fā)學生對以前所學的色彩知識進行回顧,在設計時綜合考慮。依據(jù)活動設置把文字的組織布局作為學習重點予以關注,安排圖示分析,并把不同布局效果的書封進行比較,重點分析與總結,在此基礎上學生再動手設計。
接著過渡到下一個教學內容,以不均衡的布局為主,強調形式設計與書籍內容的有機結合,然后學生嘗試設計。在條件允許時可以鼓勵學生考慮設計系列書籍封面。
學生作業(yè)可鼓勵其嘗試多種工具、手法設計制作,如水彩筆、鋼筆、水粉顏料等都能達到好的效果,手繪、剪貼、電腦繪制等形式也都可以。系列書封設計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選擇出其中最好的一個草圖或構想進行討論修改,然后集體協(xié)作設計制作完成。
評價環(huán)節(jié)提倡以學生自評、互評為主,教師把握評價運用,可將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有效發(fā)揮評價的激勵作用。
四、教學選擇
如果學校硬件條件允許,“活動二”可以設為借助電腦,直接利用已有印刷字體作為主體設計元素,嘗試書籍封面版式的設計。
文字設計中所指的文字應當包括漢字、外文字母及各種數(shù)字、字符等語言符號。教學中可以從漢字設計入手,也可從外文字母設計入手,甚至也可從阿拉伯數(shù)字或者數(shù)學、物理、化學等公式符號設計入手。
學生如果附近沒有書店進行市場調查,可以新學期發(fā)的各種書籍在同學之間進行調查了解,收集大家對不同教科書封面設計的喜好程度的意見,并通過簡單列表的方式發(fā)現(xiàn)大家喜好的緣由。如下表:
色彩 版式 圖形 文字 其他
五、教學建議
請在以下幾個方面填寫你認可書籍封面設計的理由。
在此基礎上,同學之間可以嘗試初步總結大家普遍喜好的書籍封面在設計上有何特點。思考為何獲得大家認可的理由。
教學內容中有字體的多種因素的處理問題,建議利用電腦課件展示一些變化的效果,會給學生更多信息與視覺沖擊。
教學過程可靈活把握,例如:
1. 市場調查——交流討論——注重版式形式美的設計——形式與內容統(tǒng)一的設計;
2. 市場調查——交流討論——字體設計——書封設計(任選布局形式)——系列書封設計。
教學情境設置可有多種思考,例如教師可建議學生將自己最喜愛的書送給好朋友或捐給希望工程,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
第一課時的教學中建議不必要求學生在書寫美術字上面下功夫,通過方塊替代文字在封面設計中的基本變化特點,引導學生更多關注文字在版式設計中的處理技巧。
第二課時的教學引導及練習要求都務必突出形式與內容的內在聯(lián)系,因為文字設計與圖形設計一樣,同樣可以表達書籍的主題與情感。
在整個單元教學的學生作業(yè)完成后,教師利用課堂教學時間提供一個適當?shù)恼故緳C會將十分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以小組為學習單位進行作品展示,將是一種激發(fā)學生學習競爭意識的有效教學手段。
由于一般常見的封面都是以圖形為主的設計,教師在“活動三”的展示介紹中引導學生對比書籍原有封面設計來介紹自己重新設計后封面的特點,有利于學生鞏固、升華借助文字圖形設計封面的方法,深刻理解封面設計中各種設計元素的運用技巧。
高中美術教案1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哥特式建筑外觀、布局、結構、裝飾的特點,掌握欣賞建筑的角度并運用專業(yè)的美術術語評述一件建筑作品。
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描述、分析,了解哥特式建筑的藝術特色,提高欣賞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感受哥特式建筑的形式美感,提高多元化的審美情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哥特式建筑的外觀、布局、結構、裝飾特點。
難點:體會哥特式建筑所反映的文化觀念。
三、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展示中世紀不同風格的基督教建筑圖片,提出問題:
(1)這些教堂分別叫什么名字?(圣彼得堡教堂、圣索菲亞教堂、比薩大教堂和巴黎圣母院)
(2)結合課前搜集的資料,哪位同學知道它們分別是什么建筑樣式?(圣彼得大教堂——巴西利卡式;圣索菲亞大教堂——拜占庭式;比薩大教堂和巴黎圣母院——哥特式)
教師總結:宗教建筑藝術有非常多的風格形式,其中哥特式建筑又被稱為離上帝最近的藝術,哥特式建筑長什么樣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究哥特式建筑藝術。
(二)描述分析
1.哥特式建筑的外觀
PPT播放哥特式的代表建筑《夏特爾大教堂》《科隆教堂》《巴黎圣母院》,提出問題:
(1)這些建筑給你什么樣的感受?(外觀很漂亮,很高,直沖云霄)
(2)它們的屋頂和塔樓在造型上有什么特點?(頂端很尖)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哥特式建筑往往給人華麗、高聳挺拔、靈巧的感受。高、直、尖是哥特式建筑的主要特征。
2.哥特式建筑的布局
出示《巴黎圣母院》平面布局圖,提出問題:
(1)教堂的平面布局為什么形狀?(十字架形)
(2)該形狀有什么意義?(象征基督教)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哥特式教堂的平面布局為十字架形,具有基督教的象征意義。
3.哥特式建筑的結構
教師展示巴黎圣母院內景圖,提出問題:
(1)內部空間給你什么感受?(空曠、高大)
(2)大家能看出這座教堂是由什么材料建造的嗎?(石頭)
(3)巴黎圣母院被雨果喻為“石頭的交響樂”,它全部由石材建成。石頭本身就很重,建筑師是如何將其內部空間建得如此高大空曠?內部天頂和教堂外部的墻壁分別采用了什么結構承受屋頂?shù)闹亓?結合課前搜集的'資料,四人為一個小組可以討論一下。(內部天頂——尖形拱肋交叉的拱頂,教堂外部的墻壁——飛扶壁)
教師展示哥特式教堂肋架券、尖券、飛券示意圖,并總結:尖券、尖拱、飛券是哥特式建筑最有特點的建筑構件,很大程度上承受了屋頂?shù)闹亓,所以才能建造得如此高大寬敞?/p>
4.哥特式建筑的裝飾
教師展示巴黎圣母院3D實景圖,繼續(xù)追問學生:
(1)置身其中,給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神秘)
(2)為什么給你這種感受?(陽光透過花窗,光線非常神秘)
(3)利用斑斕而神秘的光線營造一種怎樣的情境?(天堂)
(4)之所以有這么多的光線,是因為建筑本身什么比較大?與我們之前講過的羅馬式建筑有什么區(qū)別?(哥特式建筑窗戶較大,羅馬式窗戶小)
(5)墻壁為什么能裝飾這么多窗戶?(同樣是因為尖券、尖拱和飛扶壁支撐的作用)
教師總結:正是有了尖券、尖拱和飛扶壁,建筑的承重明顯減少,才使得壁面上裝飾著很多大型的玻璃花窗,華美的光線讓人身臨其境宛如在天國一般,這也是哥特建筑一大特色。
(三)總結解釋
教師總結哥特式建筑的特點以及宗教寓意:哥特式建筑有線條輕快的尖拱券、輕盈通透的飛券,鑲嵌著色彩豐富的玻璃花窗,花窗好像天國開的窗戶,造成一種向上升華、天國無限的神秘幻覺。無論是十字架形的布局還是花窗,都具有強烈的宗教寓意,當信徒們走進這座建筑時,都會經受一次脫胎換骨的凈化過程以達到內心的解脫,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紀基督教最杰出的文化成就之一。
(四)欣賞評價
教師展示拜占庭式建筑圣索菲亞大教堂的圖片和資料,學生根據(jù)所學知識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對比分析哥特式建筑與拜占庭建筑的不同。小組代表主動分享討論成果。
(哥特式建筑:尖券、尖拱和飛券,用彩色玻璃花窗進行裝飾;拜占庭建筑:拱券,穹頂,用彩色琉璃磚做裝飾,內部有金色鑲嵌畫。)
(五)小結作業(yè)
1.師生共同總結哥特式建筑作品的藝術特色,并進行情感升華:在漫長的中世紀時期,不同區(qū)域、不同時間、不同宗教、不同用途的建筑的風格均有很大差異,卻又互相影響,哥特式建筑源于羅馬式建筑,它以卓越的建筑技藝表現(xiàn)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強烈情感,對后世其他藝術均有重大影響。它的出現(xiàn),像是一縷陽光透進了黑暗的中世紀。希望同學們認真體會不同建筑藝術的美感,尊重并理解世界多元文化。
2.利用網(wǎng)絡、圖書館等途徑結合本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搜集一座中國宗教類的建筑,并從其布局、結構、裝飾等特點入手,整理成一個圖文結合的導游簡介,下節(jié)課一起分享。
高中美術教案12
一、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美術作品中形式構成的基本要素(圖象)(美術語言等),以及根據(jù)圖象的特點而劃分的三大類別:具象美術、意象美術、抽象美術;掌握這三種圖象類型的特征。理解三種美術作品的內涵并初步掌握欣賞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了解美術語言;突破只能欣賞具象美術作品的局限,了解美術形象的基本種類;理解三類美術作品的內涵并初步掌握欣賞的方法。
難點:如何運用邏輯語言講授藝術語言。根據(jù)美術作品的圖象特征來劃分三種美術形態(tài)(具象、意象、抽象美術);從形象人手來理解三種美術形態(tài)的特點。
三、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內容是圖象的三種分類:具象美術、意象美術、抽象美術。
四、設計思路:
1、以圖象與眼睛的'關系(視覺藝術)的理解導入,然后直接分析、討論圖象通過那三種類型反映物象。
2、在架上都岌岌可危的今天,是否強調語言特色。其實不懂“美術語言”,就難看懂圖象的三種分類(具象美術、意象美術、抽象美術)的內涵。所以先以弄懂美術語言為先導,再了解圖象的三種分類;教師可以自己現(xiàn)場表演某一分類,增加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興趣。
五、課時:
一課時
六、新課教學:
1、導入:對比:委拉斯開支(1650)《宮女》畢加索(1957)《宮女》
因兩幅畫所用美術語言等不同,所以我們對畢加索的畫難以看懂。
揭題第二課圖象與眼睛
A、美術語言——特殊語言
“人有人言鳥有鳥語”海軍通信兵(旗語)啞巴(啞語)
比較:文學、音樂、舞蹈、戲劇
藝術語言的分類:形體、明暗、色彩、空間、材質、肌理。
、傩误w:點線面體,表現(xiàn)輪廓結構。例:《花果冊頁》、《曼陀林和吉他》
、诿靼:受光部等。表現(xiàn)體積。例:《側椅的人體》、
、凵:固有色、條件色、表現(xiàn)性色彩、裝飾性色彩;體現(xiàn)色彩表現(xiàn)力(感染力);色彩具有象征性。例:《果熟來籬圖》《草垛》
④空間:實體空間、虛擬空間;創(chuàng)造或再現(xiàn)空間關系。焦點透視、散點透視。
例:《圣亞布拉恩教堂》《寒江獨釣圖》
、莶馁|、肌理:材質、質地、表面紋理;體現(xiàn)材質美感、加強表現(xiàn)效果。例:大理石
小結:幾張圖片,讓學生討論分析,自主學習,嘗試應用。
4、圖象通過三種類型反映物象
具象——具體而精確的再現(xiàn),逼真、寫實。(提問:印象、特點如何)
毛主席去安源(劉春華)、靜坐的莫瓦特歇夫人(安格爾)
意象——直覺想象、幻覺等構成表象、理性、怪誕(提問:手法、特點如何)
八大的作品、夏加爾的作品(教師可以自己現(xiàn)場表演)
抽象——對自然對象省略、舍棄、視覺刺激、趨向音樂性、
意蘊的含混性;平面化、視覺沖擊力(提問:形式、特點如何)
康定斯基的作品、蒙德里安的作品(建筑、服裝生活用品的應用)
中國的書法作品
實戰(zhàn)演習:
十多幅圖片學生分組選擇回答屬于那種類型圖象
小結:美術作品因美術語言運用的不同而產生的圖象給人感覺也不同;美術作品表現(xiàn)的方法也可以不同,不能用“像不像某種事物”的標準來衡量一切美術作品,即便是具像美術作品也不能等同于照片。針對不同類型的作品要從不同角度欣賞它們。
備用資料
圖象與眼睛“色盲表”、馬格里特《錯誤的鏡子》
眼睛——心靈的窗戶
“西方的微笑”《蒙娜麗莎》、“東方的微笑”《麥積山菩薩》
古人云:“神在雙目情在口眉”
“仰視心恭,俯視心慈,平視心直,側視心快!
2、美術形象與自然中真實原型是否有區(qū)別
照片“長城”與吳冠中的創(chuàng)作“長城”對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傳神、氣勢、氣韻、意境、天人合一、人生四種境界、
選擇、提煉、概括、改造、藝術加工
創(chuàng)造藝術典型
教皇英諾森十世面包(柯勒惠支)
生活中是否有藝術典型?
創(chuàng)作方法:
、僭佻F(xiàn)性偏重于寫實
才烏克西斯巴爾哈西烏斯
特點:文學性內容、典型化靠攏、情感藏于形象背后
《篩谷的婦女》
、诒憩F(xiàn)性主觀世界的真實性,偏重于感情,不拘泥如實描寫
特點:趨于抽象,拋開解剖、比例、結構、空間平面化、突出形式味
蒙克《吶喊》
高中美術教案13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要求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全面發(fā)展。我國高等院校中藝術類學科的課程內容越來越多樣化,已不斷融入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其中,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教學課程中的瀝粉貼金彩繪是我國傳統(tǒng)的美術技藝,起源于戰(zhàn)國時期,在盛唐時期才被廣泛使用,瀝粉貼金彩繪是漢族建筑彩畫中傳統(tǒng)的技藝之一。瀝粉貼金彩繪作為美術藝術的一種,希望能夠通過大量的實踐來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但是要想不斷地提升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對瀝粉貼金彩繪課程學習的效果,就需要不斷強化學生瀝粉貼金彩繪課程教育的實效性。
一、瀝粉貼金彩繪的課程設計內容
瀝粉貼金彩繪,畫面呈現(xiàn)出一種古樸、渾厚卻又不失富麗的感覺,它與其他畫作的不同之處就是高出物面,起源于久遠的戰(zhàn)國時期,是我國古代漢族建筑彩畫當中的傳統(tǒng)工藝。瀝粉彩繪工藝是用油、粉和膠混合調制成膏狀,在作品上畫出凸起的線條,并在上面涂上顏色,可以增強作品整體的層次感和立體感。在學前教育專業(yè)瀝粉貼金彩繪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本身的特點以及學生對美術認知程度的特點,大膽突破原有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轉變教學思路,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突破傳統(tǒng)美術教學的觀點和范圍。在教學內容上,教師可以選擇學生喜歡的畫作內容作為教學素材,指導并講解瀝粉貼金彩繪的制作過程和注意事項,利用課前準備好的瀝粉貼金彩繪的制作材料,制作出讓學生滿意的并且具有審美性的美術作品。
二、瀝粉貼金彩繪的課程教學過程
瀝粉貼金彩繪工藝歷史悠久,在我國古代的青銅器、陶瓷和壁畫上面的裝飾經常用到。很多作品經過歷史的沖刷千年不壞,依然保持著當初的造型風格,氣勢磅礴、神韻高雅、彩繪線條剛勁有力。首先,教師要教授學生瀝粉貼金彩繪圖案涉及的基本常識,注重了解我國傳統(tǒng)的、具有吉祥意義的圖案,指導學生自己設計一款與吉祥有關的設計草圖;其次,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自己涉及的圖案草圖加以修改和指導,作為瀝粉貼金彩繪的底稿進行制作,授課教師可以先作示范,將制作過程一一演示一遍,主要講解傳統(tǒng)工藝的簡介和制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使學生基本了解和掌握制作方法;再次,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制作,通過小組談論和研究,制作出一個獨具特色的瀝粉貼金彩繪作品;最后,學校可以通過作品比賽或是匯報展覽的形式展現(xiàn)學生自己動手創(chuàng)作的作品。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不同學生對彩繪的喜愛程度、制作能力和團體合作等方面的狀態(tài),不斷創(chuàng)新和完善瀝粉貼金彩繪課程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三、瀝粉貼金彩繪課程對提高美術教學效果的作用
通過對瀝粉貼金彩繪課程的學習和制作,使學生學習和了解了我國傳統(tǒng)的美術技藝。通過美術語言表達自己內心的思想和情感,豐富了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更重要的是,通過小組合作完成瀝粉貼金彩繪作品的過程,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集體意識以及創(chuàng)新意識。瀝粉貼金彩繪制作精美,學生會因為彩繪作品的美產生好奇,進而對其產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獨自創(chuàng)作的激情。傳統(tǒng)的瀝粉貼金彩繪的圖案都過于古老,學生不感興趣,通過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圖案內容都是學生喜愛的內容,并且教師還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自己設計圖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能力,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無論是從美術藝術的發(fā)展來說,還是從學生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來說,瀝粉貼金彩繪課程的設置和學習,不但繼承和弘揚了我國傳統(tǒng)的美術技藝,還在一定程度上挖掘了學生內在的潛能,使學生在彩繪的制作過程中獲得自信心和成功感。
美術,是人類文明的起源,也是人類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人們可以通過美術的形式表達自己內心的豐富情感,傳遞思想,是人類歷史發(fā)展長河中的重要文化行為之一。綜上所述,瀝粉貼金彩繪課程的實行,不但提升了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學習美術的效果,還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對于教學內容來說,應該側重于動手實踐能力,要不斷地探索和完善教育理論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瀝粉貼金彩繪對美術教學效能的作用。
高中美術教案14
主講人:
一、教學目的
1。認知目標:讓學生初步了解京劇臉譜設計中的經典造型、色彩、譜式、特殊圖案等方面的基礎知識,了解京劇臉譜設計中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培養(yǎng)學生對京劇臉譜藝術的欣賞能力。
2。實踐目標:學習京劇臉譜的設計步驟,根據(jù)所講解的內容為身邊的親朋好友設計一幅京劇臉譜。
3。情感目標:通過對京劇臉譜知識的學習,激發(fā)學生關心、熱愛中國臉譜藝術的情感,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內容及重難點
1。教學內容:學習京劇臉譜中經典造型、色彩、譜式、特殊圖案等方面的基礎知識,為同學朋友設計一幅京劇臉譜。
2。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傳統(tǒng)藝術的認識和熱愛。
3。教學難點:使學生獨立創(chuàng)作一幅京劇臉譜,設計內容要豐富,線條要流暢。
三、教具學具
1。教具:京劇臉譜模型、設計作品、ppt課件、音頻、視頻等。
2。學具:紙、鉛筆、橡皮。
四、教學方法
觀察理解法、分析比較法、指導制作法、多媒體演示法。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音頻《京劇臉譜》,指出音頻中“藍色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zhàn)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這幾句歌詞,引出本節(jié)課題。
。ǘ┲v授新課
1。臉譜的起源
2。京劇臉譜的經典造型
千人一面:從字面意義上理解,一千種人來演這種角色,他們的妝容都差不多。只是先在自己的臉上涂白,然后畫點胭脂上去就可以了,非常簡單的一種化妝技術,這種化妝叫作“俊扮”。
白色豆腐塊:它所指的是我們京劇里面的丑角。丑角是一種喜劇角色,它為了增加喜劇的氣氛,所以特意在鼻梁的位置摸了一塊白色,這種化妝的技法可以稱之為“小花旦”。
心靈的畫面:臉上畫了很多的油彩,很多不同的顏色,就像一張大花臉!皟簟彼追Q花臉,是以各種色彩勾勒出的圖案為特點的臉譜。
3。京劇臉譜的色彩
白臉:奸詐多疑——曹操紅臉,忠勇、忠義——關羽
黑臉,嚴肅,不茍言笑——張飛、包拯藍色:剛直,嫉惡如仇——單雄信黃色:彪悍,殘暴——宇文成都綠臉:勇猛,莽撞——程咬金
4。京劇臉譜的譜式
整臉:一種顏色為主色,以夸張膚色,再勾畫出眉眼鼻口和細致的面部肌肉
高中美術教案15
一、說教材
教材是溝通教師和學生的橋梁,因此我對教材做了以下分析。
本課選自人民美術出版社高中美術鑒賞模塊第四單元主題二,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第1課時,其主要內容是中國古典園林的分類和造型特點,并從造景要素、功能、理念等幾個角度鑒賞中國古典園林,理解其背后的傳承文化思想。在欣賞中國古典園林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力,養(yǎng)成健康的審美情趣。
二、說學情
沒有學情分析的教學往往是教師以自我為主的個人表演,因此深入了解學情尤為重要。高中學段的學生在感知、記憶和想象能力的發(fā)展都進入到最佳時期,能夠聯(lián)系一定的文化情境認識美術作品的意義、形式和風格特征,對中國著名的古典園林有所了解,但在一定程度上難以正確理解中國古典園林背后的傳承文化思想。根據(jù)學生的這一情況,我會著重引導學生思考中國古典園林造園理念與哲學思想的關系。
三、說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設置了如下的教學目標,分別是:
知識與技能:了解中國古典園林的分類和造型特點,學會從造景要素、功能、理念等幾個角度鑒賞中國古典園林,并理解其背后的傳承文化思想。
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頤和園、拙政園等圖片,了解中國古典園林的分類及其造景要素和功能的關系,以小組討論的形式討論設計師的造園理念和園林藝術蘊含的文化思想,提高對中國古典園林的鑒賞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開拓審美視野,體會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型美和設計師獨到的造園理念,形成熱愛和保護中國傳統(tǒng)園林文化的意識。
四、說教學重難點
確定了教學目標之后,教學重難點就顯而易見了。
重點:中國古典園林的造景要素和功能之間的關系。
難點:理解中國古典園林“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造園理念。
五、說教學方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本堂課我將采用多媒體展示法、討論法、情境法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
六、說教學準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學準備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為此我還準備了PPT課件輔助我的教學。
七、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不單是知識獲得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在此期間我會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參與美術體驗。
活動一:設置情境導入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美術課堂更加具備趣味性,在導入的環(huán)節(jié),我會朗誦北宋范成大的《園林》一詩,引導學生認真聆聽并想象詩句當中描繪了什么景象?在學生猜測出是園林的四季之景后,我將順勢總結園林的概念,并邀請學生共同走進《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感受其獨有的藝術魅力。
活動二:作品內容識讀
美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第一要素是圖像識讀,為了更好的鍛煉學生對美術作品的觀察、識別和解讀的能力,我將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出示頤和園和拙政園的圖片,引導學生對比欣賞,并提問:二者分別屬于什么類型的園林?根據(jù)已有的學識經驗,學生往往會從皇家、私家等角度回答,進而我將總結:中國園林可分為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始覉@林屬于皇帝和皇室所有,它的特點是具有皇權至上的規(guī)劃思想。而私家園林的園主多是文人學士出身,且規(guī)模較小。頤和園和拙政園就是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的典型代表。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采用了直觀展示的方式寓知識于視覺感知中,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活動三:形式語言審美
由于學生對中國園林里的建筑樣式不熟悉,因此我會繼續(xù)展示頤和園的細節(jié)組圖,并提問:頤和園被譽為“萬園之園”,其園內建筑有什么獨特之處呢?在學生回答后,師生共同總結出:頤和園中的亭子有單層、雙層,其屋頂是由木構架結構形成的六種基本的屋頂形式,有廡殿頂、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卷棚頂和攢尖頂。這些結構特征富于變化,有著觀賞價值。
本節(jié)課的重點在于理解中國古典園林的造景要素和功能之間的關系,因此我會引導學生以美術學習興趣小組為單位討論:頤和園、拙政園中都有哪些造景要素?又有什么功能?功能和造景要素之間是否有聯(lián)系?學生通過討論交流,能夠深刻地感受到造景與功能的關系,進而師生共同總結得出:中國園林建筑中的一墻一垣、匾額楹聯(lián),具有成景、點景、觀景等功能。園林根據(jù)建筑周圍的環(huán)境條件、總體布局等客觀因素以及人在游憩中的功能需要和精神追求來確定。通過以上層層設問的`方式,學生對中國古典園林的造景、功能有了新的認知和體悟,也攻克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
活動四:社會文化理解
在學生對于園林的功能、要素及其之間的關系有所了解后,我會引導學生以美術學習小組為單位,討論:“雖由人作,宛自天開”這一重要造園理念,在學生熱烈討論后,我會總結:園林中的建筑及造景雖然是人力所為,但要能體現(xiàn)天然生成的妙趣,表達中國古典園林崇尚自然、師法自然的顯著特征。園林的設計不僅僅是心靈、建筑、自然的融合,同時反映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活動五:方法歸納總結
在學生對中國古典園林的類型、造景、功能及造園理念等有了系統(tǒng)全面的認識后,我會引導學生總結出欣賞園林藝術時應該從造景要素、功能、造園理念等幾方面鑒賞。
最后,為了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遷移運用,理解本課的精髓,我設置了“學以致用,鑒賞評價”的活動。出示蘇州獅子林、無錫寄暢園的圖片,請學生四人為一小組從不同的角度進行鑒賞。教師巡視指導,提示學生從功能與造景要素的關系、造園理念和背后的文化內涵等方面綜合分析,鞏固了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內容,加深審美體驗。
活動六:小結升華作業(yè)
科學精練的結束語能起到“課雖盡,但趣無窮”的效果,為此我將采用師生共同總結的方式,回顧本課重要知識點,并且從中國園林體現(xiàn)出的哲理觀念、審美情趣這一點入手進行情感升華。最后,從學生的情感體驗出發(fā),我會鼓勵學生課后回憶自己的旅游經歷,說一說你去過的園林,結合造型分析其功能和造園理念。
八、說板書設計
精心設計的板書,能使學生賞心悅目,加深記憶,是提高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手段。我的板書條理清晰,重難點突出。以下是我的板書設計。
【高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高中美術教案10-17
[精選]高中美術教案05-24
高中美術教案07-26
高中美術教案優(yōu)秀09-23
高中美術教案范文11-22
高中美術繪畫教案02-26
高中美術青銅教案01-07
高中美術教案【通用】06-07
高中美術教案(通用)06-08
高中生的美術教案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