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妇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_无码人妻精品视频_久久躁夜夜躁狠狠躁_偷碰人妻无码视频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4-06-21 09:31:40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合集)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合集)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43頁例3及該頁上的“做一做”,練習八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懂得一個數(shù)連續(xù)除以兩個數(shù),可以用這個數(shù)除以兩個除數(shù)的積。

  2.使學生會用上述規(guī)律進行簡便計算,并會用來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口算

 。1)上下兩題為一組:

  560÷8÷7=720÷9÷8=1800÷3÷6=6200÷62÷10=

  560÷56=720÷72=1800÷(3×6)=6200÷(62×10)=

 。2)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二、動手操作

  1.出示16個蘋果的教具。

 。1)先平均分成2份,每份幾個蘋果?

 。2)把每份中的8個蘋果,再平均分成4份,每份幾個?怎樣列算式?

  請一位學生說,教師演示:

 。1)

 。2)

  其他同學邊看演示邊列算式。(16÷2÷4)

  2.提問。

 、購膭偛欧痔O果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把16個蘋果先平均分成2份,再把每份蘋果平均分成4份,一共分成了幾份?(8份)

 、谶@個8份是怎么來的?(2×4)

 、勰敲船F(xiàn)在每份幾個?又可以怎樣列式?16÷(2×4)

 、芩闶16÷2÷4與16÷(2×4),最后結果都表示什么?相等嗎?

  ⑤可以用什么符號把這兩個算式連起來?

  3.學生操作。

  拿出12根小棒。

  ①先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再把每份中的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幾根?

  ②用兩種方法列式。

 、郾容^兩個算式,能用等號連起來嗎?

  三、小結規(guī)律

  1.觀察比較,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16÷2÷4=16÷(2×4)

  12÷3÷2=12÷(3×2)

  2.交流并小結。

  一個數(shù)連續(xù)除以兩個數(shù),可以用這個數(shù)除以兩個除數(shù)的'積。

  四、學習例3

  1.出示例題,理解題意。

  (1)投影第43頁主題圖與例3的文字。

 。2)學生口述題意,分清已知條件與問題。

  2.學生嘗試用兩種方法解決問題。

  3.交流解決問題的算法,說出先算什么。

  4.比較兩種算法,你認為哪種比較簡便。

  五、練習

  1.完成第43頁“做一做”第1題左邊的兩小題。

  2.口算。

  教師逐一出示以下口算題,全體學生聽教師口令用手勢表示得數(shù),然后說出口算的方法。

 。1)81÷3÷3

  (2)120÷12÷2

 。3)240÷5÷24

 。4)210÷(7×6)

  (5)350÷(25×7)

  3.完成第43頁“做一做”第2題。

  4.自編一個可用連除計算的實際問題。

  (1)在前后桌四人小組內(nèi)交流。

  (2)教師通過巡視,發(fā)現(xiàn)編得好的,在全班交流。

  六、小結(略)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2

  教學內(nèi)容:小數(shù)表示的名數(shù)改寫成單名數(shù)或復名數(shù)--教材第101頁例3-4,做一做題目及練習二十三4-8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學會把單位間進率是10、100、1000的用小數(shù)表示的高級單位的單名數(shù)改寫成低級單位的單名數(shù)或復名數(shù),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理解小數(shù)和復名數(shù)相互改寫的算理,掌握相互改寫的方法,能正確進行高級單位變低級單位改寫是教學的重點。綜合運用計量單位間的進率、小數(shù)的性質、小數(shù)點移位的規(guī)律等知識,根據(jù)題目靈活處理單名數(shù)與復名數(shù)的改寫是學習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填空。

  5米=()分米=()厘米3千克=()克

  4噸=()千克6平方米=()平方分米

  2米=()厘米7千米=()米

  2、直接說出得數(shù)。

  0、82×100=0.4×10=0.57×1000=

  2、57×100=8.2×10=6.39×1000=

  二、新課

  教師:我們已經(jīng)知道如何把單位間進率是10、100、1000的單名數(shù)或復名數(shù)改寫成用小數(shù)表示的高級單位的單名數(shù)。有時,有的題目算出得數(shù)以后,還需要把用小數(shù)表示的高級單位的單名數(shù)改寫成低級單位的單名數(shù)或復名數(sh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改寫的方法。

  1、教學例3。

  教師板書:3米=()厘米

  教師指名學生填寫,然后提問:把米數(shù)變換成厘米數(shù)是什么樣的變換?(是把高級單位的名數(shù)變換成低級單位的名數(shù)。)

  你是怎樣算的?(引導學生說出因為1米=100厘米,求3米等于多少厘米,要用3乘進率100。)

  教師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例3的第1小題:0.35米=()厘米。

  教師:這道題也是把米數(shù)變換成厘米數(shù),應該怎樣算呢?(也要用它乘進率100。)

  教師:0.35米是以米作單位的小數(shù),乘進率100,用我們學習過的什么知識,怎樣做就可以了?(用小數(shù)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shù)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只要把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兩位就行了。)

  指名讓學生填寫0.35米=()厘米。

  教師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例3的第2小題:0.58千克=()克。

  教師提問:這道題是怎樣的變換?(把千克數(shù)改寫成克數(shù),是把高級單位的名數(shù)改寫成低級單位的名數(shù)。)

  應該怎樣算?(乘進率,因為1千克=1000克,所以要乘1000。)

  只要怎樣做就可以了?(只要把0.58的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三位就行了。)

  指名讓學生填寫:0.58千克=()克。

  教師:觀察上面兩道小題,想一想,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把高級單位的名數(shù)變換成低級單位的名數(shù)。)

  都是怎樣改寫的?(用它乘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只要把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相應的位數(shù)。)

  誰能試著總結一下把高級單位的名數(shù)變換成低級單位的名數(shù)的改寫方法?

  讓學生先同桌討論一會兒,然后指名讓學生說,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教師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改寫方法:

  把高級單位的名數(shù)變換成低級單位的名數(shù),要乘單位間的進率,只要按照進率是10、100、1000把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相應的位數(shù)。

  2、教師讓學生打開教科書第101頁,試做“做一做”中的第1題。

  做完以后,集體訂正,每一題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做的。

  例如,0.86平方米=()平方分米?蓡l(fā)學生說出:

  把平方米數(shù)改寫成平方分米數(shù),要乘進率100,只要把0.86的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兩位,所以0.86平方米=86平方分米。

  3、教學例4。

  我們剛才學習的是把用小數(shù)表示的高級單位的單名數(shù)改寫成低級單位的單名數(shù),F(xiàn)在我們再來看看如何把用小數(shù)表示的高級單位的單名數(shù)改寫成復名數(shù)。

  教師板書例4的第1小題:2.05米=()米()厘米

  教師:想一想怎樣改寫呢?如果我們先做0.05米=()厘米,誰會做?

  指名讓學生填寫:0.05米=()厘米。

  教師:那么2.05米=()米()厘米應該怎樣做呢?2.05米的整數(shù)部分,小數(shù)部分各表示多少?(整數(shù)部分的2表示2米,小數(shù)部分的0.05表示5厘米。)

  教師:誰能具體說一說應該怎樣做?整數(shù)部分直接寫成用米作單位的單名數(shù),小數(shù)部分則按照剛才例3學過的方法改寫成低級單位的單名數(shù)。

  所以2.05米=2米5厘米。

  可以多請幾位同學具體說一說改寫的方法。

  教師板書例4的第2小題:5.42噸=__噸__千克。

  教師:誰會做這題,并且說一說是怎樣做的。先同桌討論一會兒,再發(fā)言。

  指名讓學生做,并說一說是怎樣改寫的。

  教師:通過做上面的兩道題,你能說一說把用小數(shù)表示的高級單位的單名數(shù)如何改寫成復名數(shù)嗎?

  先請幾位同學說一說。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教師歸納:要把用小數(shù)表示的高級單位的單名數(shù)改寫成復名數(shù),整數(shù)部分直接寫成復名數(shù)的高級單位的名數(shù),小數(shù)部分要改寫成低級單位的名數(shù)。只要用小數(shù)部分乘進率,也就是把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相應的位數(shù)。

  4、教師讓學生打開教科書第101頁,試做“做一做”中的第2題。

  做完以后,集體訂正,并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做的。

  三、小結

  教師:我們用兩節(jié)課的時間學習了單位間進率是10、100、1000的用小數(shù)表示的高級單位的名數(shù)和低級單位的名數(shù)的相互改寫。通過四道例題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改寫的方法。

  現(xiàn)在我們一起討論一下,在改寫時應該注意些什么。

  首先,我們看到題目后,先要弄清什么?例如0.48米=()厘米。(先要分清是低級單位的名數(shù)變換成高級單位的名數(shù),還是高級單位的名數(shù)變換成低級單位的名數(shù)。0.48米=()厘米,是高級單位的名數(shù)變換成低級單位的名數(shù)。)

  弄清了這一點。我們才能確定什么?(確定是乘進率,還是除以進率。)

  接下來,要考慮什么?(要弄清改寫的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10,還是100或者是1000。)

  最后,要確定什么?(確定小數(shù)點應向哪個方向移動,移動幾位。)

  通過上面的討論后,教師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

  1、分清是低級單位的名數(shù)變換成高級單位的名數(shù),還是高級單位的名數(shù)變換成低級單位的名數(shù),決定是乘進率還是除以進率。

  2、分清改寫的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3、確定小數(shù)點應向哪個方向移動,移動幾位。

  四、鞏固練習

  1、做練習二十三的第4、5題。

  學生獨立做,教師行間巡視,個別輔導。

  2、做練習二十三的第8題。

  先讓學生獨立做,集體訂正時,每一題讓學生說一說,做時是怎樣想的。

  例如3.61米○3米6分米2厘米,可想3.61米=3米6分米1厘米;

  所以3.61米<3米6分米2厘米。

  五、課外作業(yè)

  練習二十三的第6、7題。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3

  一、素材的選取。

  本單元我們選取的素材是高速運轉的濟南長途汽車總站和高速運轉的濟青高速,選取這個素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1)濟南長途汽車總站,連續(xù)多年創(chuàng)下旅客發(fā)送量、發(fā)送班次和售票收入三項全國第一,被稱為“中華第一站”。 據(jù)說濟南長途汽車站占地110畝,日客流量4萬多,客票年收入達到4—5億元。1999年被中國企業(yè)聯(lián)合會、中國企業(yè)家協(xié)會授予“中華第一站”稱號,這個榮譽一直保持到今天。

  (2)山東的高速公路全國聞名。 說起山東的高速公路來,在全國是的,俗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據(jù)有關經(jīng)濟專家研究,一個國家的富裕程度與其公路的優(yōu)劣,成正相關?梢,我省經(jīng)濟之所以能夠高度發(fā)展,尋其原因,不言而喻。

  (3)以比較真實的數(shù)據(jù)為素材,體現(xiàn)了數(shù)學的價值。 本單元提供的'數(shù)據(jù)與第一單元一樣,都是一些真實的數(shù)據(jù)。旨在說明交通生活中也實實在在存在著數(shù)學,數(shù)學無處不在。

  二、本單元的情景串。

  本單元有2個信息窗。

  依次是: 單元知識分析 單元教材解讀 信息窗1的解讀 已學的知識 乘法的認識 整數(shù)的四則混合運算 (三下52×47-50×47 用字母表示數(shù)(四上1) 加法運算律 (四上1) 一般行程問題 (二下p105,三上p76,p78,三下5)路程、時間、速度三者 數(shù)量關系。 本單元新學知識 乘法結合律 乘法交換律(乘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乘法分配律(相遇問題) 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運算。 后續(xù)學習的知識 乘法運算律在小數(shù)和分數(shù)計算中的推廣 用方程解行程問題 (山東版有關行程問題的學習都安排在簡易方程單元。) 高速運轉的長途汽車站 高速運轉的濟青高速

  1、情景圖的解讀。

  此信息窗的題目為“高速運轉的長途汽車站”。情景圖上呈現(xiàn)的是一幅濟南長途汽車總站的真實照片。照片的下面附有一張20xx年濟南長途汽車總站大巴車中巴日發(fā)送旅客情況統(tǒng)計表。

  2、情景圖中的信息。

  是2組數(shù)據(jù):

  (1)平均每天發(fā)車的數(shù)量

  (2)平均每車次的乘客人數(shù)。

  3、例題的設置與功能。

  本信息窗一共有3個例題,包含的知識點分別是:

  (1)乘法結合律。

  (2)乘法交換律。

  (3)運用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進行簡便運算。 乘除法各部分的關系。(第六題)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4

  教學內(nèi)容:

  角的計算

  教學目標:

  1.能進行簡單的角的加減法計算。

  2.在獨立探索中掌握角的加減計算方法。

  3.在學習活動中發(fā)展空間觀念,積累對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能進行簡單的角的'加減法計算。

  教學難點:能進行簡單的角的加減法計算。

  教學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1、測量∠1的度數(shù)并說說你是怎樣量角的?

  2、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角的計算。揭示課題:角的計算。

  新課探索

  探究一

  已知∠1=45度,∠2=90度,求∠AOB=?

  請你們試著做在課堂練習本上。

  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指導書寫格式。

  小結:∠AOB是由∠1和∠2組成的,所以要求∠AOB的度數(shù)只要用∠1的度數(shù)加上∠2的度數(shù)。

  練習:書P73/1練習

  已知∠1=650,∠2=150,求∠AOB=?

  已知∠3= ∠ 1+ ∠ 2, ∠ 1=180,∠2=720,求∠3=?

  探究二

  已知∠AOB=63度, ∠1=30度, 求∠2=?

 。1)請你們試著做在課堂練習本上。

 。2)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小結:∠AOB是由∠1和∠2組成的,所以要求∠2的度數(shù)只要用∠AOB的度數(shù)減去∠1的度數(shù)。

  已知∠AOB=1520

  已知∠AOB=1520 ,∠1=700,求:∠2 =?

  已知

  已知∠3= ∠ 1+ ∠ 2, ∠3=800 ,∠2=500,求∠ 1 =?

  課內(nèi)練習

  1、練習一 填空

 。1)若∠AOB+600 =平角,則∠AOB=( )度;若周角-∠1=600 ,則∠1=( ) 度。

  (2)從12時10分到12時20分,分針轉了( )度。

  2、練習二 下面都是用兩塊三角板組成的角,算一算它們各是多少度?

  3、練習三 計算下列角的度數(shù)。

  如下圖,已知∠1=650 ,求∠2的度數(shù)。

  如上右圖,已知∠1=600 ,求∠2的度數(shù)。

  本課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進行簡單的角的加減法計算。

  課后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

  板書設計: 角的計算

  解:∠

  解:∠AOB= ∠1+ ∠2

  =450+ 900

  =1350

  解:∠2 =∠AOB- ∠1

  =630-300

  =330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理解乘除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計算乘除混和運算式題,能解決一些簡單應用問題。

  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自主探索并嘗試將分步計算的兩個算式改成一個乘除混合算式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感受混合運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將分步計算的兩個算式改寫成一個乘除混合算式,會計算乘除混和運算式題,能解決一些簡單應用問題。

  教學難點:

  將分步計算的兩個算式改寫成一個乘除混合算式。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讀書嗎?有三個小朋友也特別喜歡讀書,咱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圖。

  師:仔細觀察圖,從圖中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要解決什么問題?試著解決一下。

  2.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3.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說一說每步的算理。

  4.怎樣將兩個算式改寫成一個算式?說一說綜合算式中每步運算求的是什么?

  設計意圖:說綜合算式中每步的算理,進而使學生了解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

  三、試一試

  出示式題,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算法和結果。掌握在只有乘除法運算的算式里,運算順序是從左到右依次運算。

  四、本課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哪些內(nèi)容?同桌之間互相討論一下!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6

  教學內(nèi)容:混合練習--教材第128-129頁練習二十八17-21題與23*、25*。

  練習要求:

  1.使學生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2.使學生會用量角器準確地畫指定度數(shù)的角。

  3.進一步加強對角的知識的認識。

  練習重點:角的度量和畫指定度數(shù)的角。

  練習過程:

  一、基本訓練

  1.怎樣量角的度數(shù)。(黑板上先畫好一個角)

 、倭拷瞧髟鯓臃牛浚▽W生說老師操作)

 、谠撟x哪個數(shù)?

  2.請畫出一個75°的角。(注意角的畫法,學生獨立操作,指名說怎樣畫,老師按學生說的過程畫一遍。強調(diào)注意事項。)

  3.填空。(投影出示)

  ①直線上兩點間的一段叫做()。

  ②從()引出兩條()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180°的角是()角,它的一半是()角。

  二、指導練習

  1.做練習二十八的第17題。

  獨立完成,老師巡視輔導,集體訂正,強調(diào)方法。

  2.做練習二十八的第18題。

  怎樣判斷下面的.角各是哪一種角?能不能不用量角器量?(一般的銳角、鈍角都可以看出,如果接近90°,可以借助三角板的直角判斷。平角也好看出。)讓學生先判斷是哪一種角,再用量角器量出度數(shù)檢驗判斷是否正確。

  3.做練習二十八的第19題。

  獨立完成,提醒學生注意畫的方法,畫完后,同桌互相檢驗畫得是否準確。

  4.做練習二十八的第23*題。

  提示:看教材第126頁第7題圖再思考。

  答案是數(shù)字3或9,360°,周角。

  5.做練習二十八的第25*題。

  先用量角器量五角星的每個角。每個角都是36°,試著畫一個五角星,是不是要用量角器一個36°一個36°地畫?只需直接畫幾個36°的角?

  6.做教材第129頁的思考題。

  讓學生折得試試看,想∠2和∠3有什么關系?∠1、∠2和∠3組成一個平角,∠2=∠3,所以∠2=(180°-30°)÷2=75°。

  三、課堂練習

  1.練習二十八的第20題。

  判斷說為什么。

  2.練習二十八的第21題。

  ∠2=180°-∠1=180°-45°=135°

  ∠3=180°-∠2=180°-135°=45°

  ∠4=180°-∠1=180°-∠3=180°-45°=135°

  學生獨立做,得出結論:兩條直線相交,相對的角相等。

  2.垂直和平行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7

  本課題教時數(shù):1本教時為第1教時備課日期8月31日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因數(shù)的概念,理解并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2、學會應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知己的關系來驗算乘法,提高驗算乘法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認真負責的學習態(tài)度和細心驗算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因數(shù)的概念。

  教學準備

  PP幻燈片。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nèi)容

  師生活動

  備注

  一、復習鋪墊

  二、講授新課。

  三,鞏固練習

  四、課堂小結

  1、口算。

  20×4=14×3=25×2=

  80÷20=42÷14=50÷25=

  80÷4=42÷3=50÷2=

  口算時讓學生說說除法時怎樣想的?

  提問:每組里第一道時乘法,反過來可以得到幾道除法題?

  2、口答。

 。ǎ4=20xx×()=48

  提問:()里的數(shù)可以怎樣算出來?

  3、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jīng)學過乘法的.計算,大家回顧一下學習了哪些乘法計算。(表內(nèi)乘法、乘數(shù)時一位數(shù)的乘法、乘數(shù)時兩位數(shù)的乘法)

  揭示課題:我們以前學習乘法,都是學習乘法怎樣進行計算的,那么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1、講解因數(shù)的概念。

 。1)再6×4=24這道乘法算式里的三個數(shù)叫什么數(shù)?

  (2)說明乘數(shù)又叫積的因數(shù)。齊讀第3頁的開頭兩行。

  說說下列各式誰是誰的因數(shù):

  19×3=5715×4×60

 。3)讓學生舉例說明什么是積的因數(shù)。

  2、教學例1

 。1)教師出示掛圖讓學生觀察。指名讓學生看插圖編應用題。學生編踢后教師出示課本例一的題目。

 。2)讓學生列式并解答,并板書,然后指導學生說出式子中各部分的名稱,(因數(shù)、因數(shù)、積)在三個數(shù)下面分別板書出來,并提問:在這個乘法算式中,已知數(shù)叫做什么?求出的數(shù)是什么?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指出:從這個算式可以看出,“因數(shù)×因數(shù)=積”也就是說“積=因數(shù)×因數(shù)”(板書:積=因數(shù)×因數(shù))

 。3)組織學生觀察插圖,指名學生口編兩道除法應用題。出示兩道除法應用題,讓學生解答在課本上

  提問:第二小題是怎樣解答的?(板書:36÷12=3(盒))

  第三小題是怎樣解答的?(板書:36÷3=12(枝))

  (4)啟發(fā)思考第二小題是求什么?它在第一小題中是什么數(shù)?求乘法算式里第一個因數(shù)是怎樣算的?(板書:第一個因數(shù)=積÷第二個因數(shù))

  啟發(fā)思考第三小題是求什么?它在第一小題中是什么數(shù)?求乘法算式里第二個因數(shù)是怎樣算的?(板書:第一個因數(shù)=積÷第一個因數(shù))

  (1)引導抽象、概括。

  小結:第2、3小題求的都是一個因數(shù),計算是都用積除以另一個因數(shù),這就是乘法算式里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板書:一個因數(shù)=積÷另一個因數(shù))

  讓學生齊讀:因數(shù)×因數(shù)=積、一個因數(shù)=積÷另一個因數(shù)

  3、教學示例2

  (1)提問:過去驗算乘法算的對不對,用的是什么方法?

  說明:學習了乘法算式里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后,知道了一個因數(shù)=積÷另一個因數(shù),就可以用這種方法來驗算乘法。

  讓學生看第4頁第2小節(jié)

 。2)出示例2

  提問這道乘法怎樣算,求出積以后因該怎樣驗算?

  集體訂正!讓一個學生說說計算驗算過程。

  追問:為什么可以這樣驗算?

  提問:除得的商和乘法里的哪個數(shù)是一樣的,這說明前面的乘法算對了嗎?

  指出:驗算乘法可以用求出的積除以另一個因數(shù),看看得數(shù)是不是另一個因數(shù)!

 。1)完成練一練1、2題!

 。2)教師集體訂正!

  (3)完成練習一1~4小題!

  (4)教師集體訂正。

  乘法算式里相乘的兩個數(shù)又叫因數(shù)。因數(shù)是想對積而言的。而想乘的兩個數(shù)中,任意一個相乘的數(shù)中,任意一個相乘的數(shù)作為一個因數(shù),剩下的一個,就可稱為另一個因數(shù)。因數(shù)和積之間的關系是:一個因數(shù)=積÷另一個因數(shù)。

  課后感受

   學生在沒有教之前就已經(jīng)知道“因數(shù)”這個概念,知識不能完整的說而已,因而教起來比較容易。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8

  教學內(nèi)容:教材95—96頁例1、例2、例3及做一做練習二十二,數(shù)學教案-乘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素質教育目標

 。ㄒ唬┲R教學點:使學生掌握乘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并應用這些關系,對乘法進行驗算和求乘法算式中的未知數(shù)X。

 。ǘ┠芰τ柧汓c:培養(yǎng)學生在觀察比較中,進行分析、判斷、推理、概括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同時,讓學生體會到“事物是普遍聯(lián)系”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通過實例引導學生做出判斷推理,概括出關系式。

  教學難點:根據(jù)乘法各部分間的關系熟練進行乘法驗算和求未知數(shù)X。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片、小黑板。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下面各題:

  65÷5 17×3 45÷5 17×0×4

  15×5 12×8 480÷16 0÷25×9

  25×( )=100 ( )×14=280

  2.說出下面各題中X的值,并指出計算根據(jù)。

  X+15=45 X-6=24 90-X=30 36+X=40

  3.引入新課:

  同學們對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已經(jīng)很清楚了,那么乘法各部分間又存在什么樣的關系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內(nèi)容。

  板書:“乘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出示例1的圖:

  教師口述題意:每盤30個雞蛋,3盤一共有多少個雞蛋?引導學生口述算式:30×3=90(個)(板書)

  學生口述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及各部分間的'關系。板書:因數(shù)×因數(shù)=積

 。2)出示例1的(2)(3)兩題

  學生先口述題意,然后引導學生在書上直接計算,啟發(fā)學生匯報,小學數(shù)學教案《數(shù)學教案-乘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教師板書:90÷3=30(個) 90÷30=3(盤)

  2.觀察比較,總結關系。

  (1)引導學生觀察比較:

 。2)式和(3)式與(1)式比較,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學生思考后,小組討論,互相講自己的想法。

 。3)以小組為單位匯報討論結果。

  啟發(fā)學生明確(2)式(3)式與(1)式比較,都是知道了兩因數(shù)的積和一個因數(shù),求另一個因數(shù)。

  同時板書:一個因數(shù)=積÷另一個因數(shù)

  3.教師提示:應用此關系,可以對乘法進行驗算。

 。1)引導學生說出怎樣驗算

 。2)完成“做一做”驗算

  24×36=1008 112×43=4736

  4.應用乘法各部分間的關系,求未知數(shù)X。

 。1)教學例2啟發(fā)學生思考X在什么位置上,用什么方法計算。

  引導學生口述:X是乘法算式中的一個因數(shù),根據(jù)已知兩個數(shù)的積與一個因數(shù),求另一個因數(shù),用除法計算。

 。2)教師板書:X×6=96

  X=96÷6

  X=16

 。3)引導學生進行檢驗:16×6=96

 。4)教學例3:出示例3后,先啟發(fā)學生議論,然后獨立試算,匯報時說一說是怎樣計算的。

  5.看書質疑。

  三、鞏固發(fā)展

  1.填空:

 。1)一個因數(shù)=( )○另一個因數(shù)

 。2)因數(shù)×因數(shù)=( )

  2.練習二十二第1題(分兩個小組練習)

  3.填表,說說你是怎樣想的,97頁2題

  4.練習二十二第3題(分組練習,每組選一個題說方法)5.共同完成第5題,并說說你的根據(jù)。

  四、全課小結。引導學生共同總結乘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五、布置作業(yè):練習二十二第4題。

  六、板書設計

  數(shù)學教案-乘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9

  第一單元 小數(shù)的認識和加減法

  教學目標

  小數(shù)的意義不能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背誦結論獲得,必須通過活動使學生獲得體驗。本環(huán)節(jié)教師組織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折一折、涂一涂,先用分數(shù)表示,再用小數(shù)表示,讓學生在體驗中逐步理解小數(shù)的意義。

  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學會總結,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會學生學會學習。

  活動一:量一量

  解釋與運用

  活動二:量身高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歸納小數(shù)比較大小的方法,并和原來的想法比較,加深對正確方法的理解

  讓學生獨立練習,教師重點輔導學習有困難的孩子。

  多層次的練習,加強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能正確熟練的比較小數(shù)的大小

  6、引導學生小結。

  第六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教學內(nèi)容

  歌手大賽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能正確進行小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能解決簡單的小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實際問題。

  2.結合問題情境,學會小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

  教學重點正確進行小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

  教學難點小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方法及學生活動設計個性調(diào)整

  一、出示圖形,讓學生觀察討論

  二、練一練

  三、全課小結:

  同學們,你們看過電視上的歌手大獎賽嗎?請看大屏幕,這個“專業(yè)得分”是什么意思?“綜合素質得分”又是什么意思?你們知道嗎?

 。ǔ鍪荆

  1、你找到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看到這些數(shù)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2、板書:誰的總分高?高多少?

  估一估,誰的'總分高一些?

  要想算出準確的結果怎么辦?

  (引導學生認識:要通過算一算才知道。)

  3、誰來說說你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板書學生的不同的解法。

 、8.65+0.40=9.05(分)

  9.43-9.05=0.38(分)

 、9.43-(8.65+0.40)

  =9.43-9.05

  =0.38(分)

  4、通過以上的計算,你知道我們這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嗎?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為什么?與整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相比怎么樣?

  5、第17頁“試一試”第1題。

  比一比,看看誰的方法最簡便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保箤W生經(jīng)歷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全過程,通過操作活動,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掌握它們的特征。

  2.使學生了解學過的所有四邊形之間的關系,并會用集合圖表示。

  3、通過活動,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了解學過的所有四邊形之間的關系,并會用集合圖表示。

  教學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用集合圖表示學過的所有四邊形之間的關系。

  教 具:圖形,剪子,七巧板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感知圖形

  1.出示校園圖(70頁)

  在我們美麗的校園中,你能找到那些四邊形?梯子的側面-梯形

 。玻嫵瞿阆矚g的一個四邊形。說一說什么樣的圖形是四邊形?

  展示學生畫出的四邊形,請學生標出它們的名稱。

 。常〗M交流:

  從四邊形的特點來看,四邊形可以分成幾類?

  學生討論交流

  二、探究新知

  1.歸納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概念

  有什么特點的圖形是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強調(diào)說明:只要四邊形的每組對邊分別平行,就能確定它的每組對邊相等。因此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是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

  提問:

 、偕钪心阋娺^這樣的圖形嗎?它們的外形像什么?

  ②這些圖形有幾條邊?幾個角?是什么圖形?

 、圻@幾個四邊形有邊有什么特點?

 、芩瞧叫兴倪呅螁?

 、菽銈冊诹窟@些圖形時,是否發(fā)現(xiàn)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如果有,是什么?

  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2、現(xiàn)在你有什么問題嗎?長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邊形嗎?為什么?

  3、用集合圖表示四邊形之間的關系。我們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剛剛認識的梯形,你能用這個集合圈來表示他們的關系嗎?

  4、判斷:

 、匍L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

  ②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

 、垡粋梯形中只有一組對邊平行。( 。

  三、鞏固練習

  1、在梯形里畫兩條線段,把它分割成三個三角形。你有幾種畫法?學生展示2、七巧板拼一拼

  1、用兩塊拼一個梯形

  2、用三塊拼一個梯形

 、塾靡惶灼咔砂迤匆粋平行四邊形

  3、下面的圖形中有(。﹤大小不同的梯形。

  4 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嗎?

  把1張?zhí)菪渭埣粢淮,再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拿一張長方行紙,不對折,剪一次,再拼出一個梯形。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何體會和收獲?

  五、作業(yè)

 。保岩粋平行四邊形剪成兩個圖形,然后拼成一個三角形,這個三角是什么三角形?有幾種剪拼的方法?

 。玻岩粡埰叫兴倪呅蔚募埣粢幌,分成兩個梯形,有多少種剪法?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認識射線,直線,能識別射線、直線和線段三個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2、使學生認識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3、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4、培養(yǎng)學生關于射線、直線、線段和角的空間觀念。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操作學習活動,讓學生經(jīng)歷直線、射線和角的表象的形成過程。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能夠感受到生活中處處學。

  角的意義

  難點

  射線、直線和線段三者之間的關系

  教具

  課件、活動角、尺或三角板

  教師導學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一、認識射線,直線

  1、復習線段的特點。

  出示線段:它有什么特點?

  2、認識射線。

 。1)課件顯示,學生感知線段一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射線。

 。2)射線有什么特點?

 。3)生活中你見過射線嗎?

  指導學生用尺或三角板畫射線。

  3、認識直線。

 。1)課件顯示,學生感知線段兩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直線。

 。23)學生嘗試畫直線。

 。4)線段和直線有什么關系?

  4、線段、射線和直線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出示表格:以小組為單位填表

  5、練習,下面那些圖形是線段、哪些是射線、哪些是直線?(P39、1)

  學生匯報

  直直的,有兩個端殿,能測量

  學生觀察思考后匯報

  射線只有一個端點,向一端無限延長。

  學生自由發(fā)言

  手電筒發(fā)出的光線,太陽射出的光線等等。

  學生用尺或三角板畫射線

  學生畫直線

  得出:線段是直線的一部分。

  小組合作填寫表格。

  全班交流匯報

  學生獨立判斷后全班訂正

  使學生認識射線,直線,能識別射線、直線和線段

  使學生弄清楚三個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課件顯示:從一點可以引出無數(shù)條射線,為學習角作鋪墊。

  二、認識角

  從一點引出的射線中留下兩條,問:這個圖形認識嗎?

  什么叫做角?角該用什么符號表示?下面我們來研究角。

  1、你能舉例見過的角嗎?

  學生舉實例,教師隨著學生舉例課件顯示實物并抽象成各種形狀的角,讓學生感知生活中角的存在。

  2、建立角的概念。

  (1)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總結畫角的步驟:①畫出一點,從這一點引出一條射線;②從這一點再引出另一條射線;③寫出各部分名稱。用∠1表示。

  (2)問:到底什么叫角?總結角的概念。

  從一點到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這個點叫做和角的頂點,這兩條射線叫做角的邊。角的符號用“∠”表示。

  三、鞏固練習

  1、P36“做一做”1、2

  2、P39、2、

  四、課堂小結

  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你知道什么?

  我們這節(jié)課研究了直線、射線和角(板書課題:直線、射線和角)

  五、課后作業(yè):P40、8

  學生認真觀察。

  學生回答:是角

  學生匯報。

  學生舉生活中角的實例

  學生獨立畫角

  學生在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畫角的的方法。

  學生說角的概念及角的符號。

  學生獨立完成后全班匯報訂正

  使學生掌握角的概念、角的寫法和角的畫法

  通過練習,能夠把學到的知識進行及時的鞏固復習。

  從一點到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第二課時

  知識與技能:

  1、認識量角器、角的度量單位,會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數(shù),會用量角器量角

  2、通過一些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聯(lián)系生活,使學生理解量角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操作學習活動,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時使學生經(jīng)歷和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重點

  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角

  難點

  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

  量角器、尺或三角板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出示下列三種椅子問學生:你喜歡坐哪種椅子,為什么?

  學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結:根據(jù)剛才同學們的交流,看來椅子靠背的角度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像第2種椅子就是專門給登月的宇航員設計的,要造這樣的椅子就要知道靠背的角度,你有辦法知道它的角度嗎?(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課題: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認識量角器。

  1、認識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線、內(nèi)外圈刻度。

 。1)師:量角用什么工具?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自己的量角器,認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小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學生匯報研究的結果。注意這里要盡量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問題還可以讓學生來解答。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要說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線及內(nèi)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據(jù)回答作出下列板書:中心、0度刻度線、

  學生思考后匯報

  學生自由發(fā)表見解。

  量角器

  學生觀察自己的量角器,小組合作研究

  全班交流匯報,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學生獨立判斷后全班訂正

  從生活中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的存在。

  使學生認識量角器的構造和角的度量單位

  內(nèi)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學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教師可提下列問題啟發(fā):根據(jù)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數(shù),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多少份的?)

  2、建立1°角的觀念。

  (1)讓學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對的角用細絲游戲棒(在一種塑料掃帚上剪下的)在課桌上擺一擺大約有多大。

  (2)與學生共同討論,得出同學們剛才擺出的這個角就是1°角。

  3、認識幾度角。

  (1)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問學生這是多少度的角,為什么?

 。ㄔ诹拷瞧魃袭嫵20°的角,其中每一個刻度都用虛線標出,便

  于學生講出為什么20°的道理,圖略)

 。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把角畫在印在紙上的量角器上)。和學生一起討論為什么同一個刻度,一個表示60°,另一個卻表示120°?從而讓學生談談在量角器上讀角時要注意什么?突破讀內(nèi)外圈刻度易錯這一難點。

 。3)量角器上找出30°、100°、135°的角。

  三、嘗試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1、出示下列角(P37),問:這個角你能讀出它的度數(shù)嗎?(因為沒有標角的度數(shù),所以學生讀不出)。接著問:要讀出這個角的度數(shù)該怎么辦?指導學生實際操作,按步驟去量角。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線與角一條邊重合;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條邊所對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shù)。教師邊說明邊演示,巡視加以指導。

  學生回答:是角

  學生匯報。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

  學生在課桌上擺一擺

  學生討論

  學生看書后,在量角器上指出1°角的頂點及兩條邊。

  學生說角的度數(shù)及原因

  學生讀出角的度數(shù)

  學生討在量角器上讀角時要注意什么

  學生在量角器上找出角,并指出這些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學生合作完成,完成后讓學生反饋)

  學生嘗試測量,測量后由學生做示范(邊量邊說明是怎樣量的)。

  學生再用量角器量書上的兩個角各是多少度。

  通過動手操作,加深學生對1°角的認識。

  使學生掌握讀角的方法

  使學生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2、量出下列角的度數(shù)(P39、3)。(突出第二個角的邊不夠長可以延長邊來量,要問學生為什么可以延長邊來量的道理)。

  四、比較角的大小。

  用量角器量下面的兩組角,比較一下它們的大小。(P38例1)

  討論:角的大小和什么有關?

  總結結論: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畫出的長短沒有關系。角的大小要看兩條邊叉開的大小,叉開得越大,角越大。

  五、鞏固練習:

  1、P38“做一做”

  2、P39、4先估算每個角的度數(shù),然后驗證。

  3、P40、6用一副三角板拼出下面度數(shù)的角。

  75°105°120°135°150°180°

  六、課堂小結

  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你有什么收獲?

  七、課后作業(yè):P40、5、7

  學生量后讓其談體會

  學生在小組內(nèi)討論后,全班交流

  學生獨立完成后全班匯報訂正

  學生動手用三角板拼角。

  使學生感悟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畫出的長短沒有關系。

  通過練習,能夠把學到的知識進行及時的鞏固復習。

  板書設計

  角的度量

  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畫出的長短沒有關系。

  角的大小要看兩條邊叉開的大小,叉開得越大,角越大。

  課后小記

  第三課時

  知識與技能:

  1、學習角的分類,使學生學會根據(jù)角的度數(shù)區(qū)分直角、銳角、鈍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關系。2.初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操作學習活動,讓學生經(jīng)歷平角和周角形成過程,并根據(jù)角的度數(shù)加以區(qū)分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重點

  區(qū)分直角、銳角、鈍角、平角和周角

  難點

  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能力

  教具

  量角器、活動角、尺或三角板;各種角的學具

  一、 導入:

  師:最近講了什么知識?(角的知識)

  誰愿意說說什么叫做角?

  師打開一個口袋,里面是各種角:

  師:我們每組都準備了許多角,面對這些角,你們打算怎么研究?(分類)

  二、探究新知

  1.以小組為單位把每組的角進行分類。

  師:你們是怎么分的?為什么這樣分?你們知道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叫什么角嗎?

  學生邊小結什么是直角、銳角、鈍角。

  板書:銳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鈍角:大于90°

  2.你們是按角的度數(shù)進行分類的嗎?

  師:你們量了嗎?量一量。這些角各有什么特點?在這三類角中,哪一類角比較特殊?(直角)你能說出身邊有哪些是直角?

  3.請選擇適當?shù)膶W具,每人畫一個直角。

  學生匯報:角的知識

  學生回答角的概念

  學生觀察匯報

  分類

  學生匯報

  比直角大,比直角小,直角

  學生小結

  比直角大的角是鈍角,比直角小的角叫銳角

  學生畫直角,并說明算法。

  復習角的有關知識,為學習新知識作準備。

  通過將角進行分類,加深對角的理解。

  指名匯報,你選擇了什么學具?怎么畫的?

  4.用最快的速度畫一個銳角、一個鈍角。

  指出你用什么方法幫同學檢查的?(板書:目測、量、比三角板)

  5.小結:以90°的直角為標準,來判斷銳角、鈍角,所以直角很重要。(出示一個直角貼在黑板上)

  6.認識平角和周角。

 、賻煟撼诉@些角,你們還知道什么角?你對平角、周角有什么認識?打開書P41,自學例2.

  ②請同學們拿出活動角,動手折出平角、周角。

  板書:平角:等于180°周角=360°

  師:你還發(fā)現(xiàn)平角、周角與什么角有關系?板書補充:1平角=2個直角

  1周角=2個平角=4個直角

  師:那我們來看鈍角。只說它大于90°,行不行,怎么補充?

  板書:鈍角:大于90°,小于180°三、三、鞏固認識:

  1、先判斷是什么角,再比較兩個角的大小。想一想,你們采用什么方法進行研究?(小篇子)

  2、P41、思考題

  3、P43、4看圖填一填

  4、P43、1先估計再量出圖中各角的度數(shù)。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板書:角的分類)你有什么收獲,說一說。

  五、課后作業(yè):P43、3、5

  三角板、量角器、折,借助有直角的物品畫。

  同桌檢查畫的對不對

  學生自由匯報后

  看書自學

  動手操作折出平角、周角。

  小組討論交流后全班匯報

  學生補充說明鈍角的概念

  學生獨立判斷比較,全班訂正

  獨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使學生掌握畫角的方法

  通過自學掌握平角和周角的概念。

  使學生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關系。

  使學生學會根據(jù)角的度數(shù)區(qū)分直角、銳角、鈍角、平角和周角

  通過練習,能夠把學到的知識進行及時的鞏固復習。

  角的畫法和角的鞏固練習

  知識與技能:1、使學生會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數(shù)畫角,并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角的有關知識。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的能力。3、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習,使學生經(jīng)歷畫角和練習的全過程,進一步鞏固角的有關知識。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使許感受數(shù)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重點

  會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數(shù)畫角

  難點

  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教具

  一、復習檢查

  1、說出下面的角各是哪一種角。

  2、我們已經(jīng)認識角,會用量角器量角,會進行角的分類,怎樣畫角呢?今天我們來學習畫角。

  板書課題:畫角

  二、探究新知

  1、教學角的畫法

  問:量角的工具是什么?

  說明要畫一個指定度數(shù)的角,也要用量角器來畫。

  出示例題:畫一個65°的角

 。1)請同學自學角的畫法,書P42

 。2)試一試

  讓學生拿出量角器、鉛筆、練習本,按書上的步驟一步一步地畫一畫。

  說一說

  請學生說說你是怎么畫的?學生一邊說,教師在黑板上示范,最后教師講解說明。

  2、做一做(P42、2)

  分別畫出75°、105°的角

  學生說出角的名稱。

  學生匯報:量角器

  學生自學畫角的方法,自己嘗試畫角

  匯報畫角的方法

  學生畫指定度數(shù)的角,同桌用量角器幫助檢查度數(shù)是否準確。

  復習所學的角的有關知識,為學習新知識作準備。

  使學生掌握畫角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作圖的能力。

  讓一名較好的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畫。教師巡視,注意畫的步驟。

  三、鞏固練習

  1、P43、2選擇合適的方法畫出下列各角,并說說它們分別是哪一種角。

  10°45°60°90°105°120°

  2、P44、6用一副三角尺,分別畫出15°、75°、150°165°的角。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說一說。

  五、課后作業(yè):

  P44、7

  畫完后,說說畫角的步驟。

  學生畫角并判斷是什么角。

  全班訂正

  學生畫出指定的角,并互相檢查

  加強量角和畫角的溝通與聯(lián)系

  通過練習,能夠把學到的知識進行及時的鞏固復習。

  板書設計

  畫角

  課后小記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2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用整十數(shù)除商是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類推遷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認真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重點

  掌握用整十數(shù)除商是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

  難點

  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認真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師導學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時間

一、準備題:

  1、20、50、120、150分別是幾個十?

  2、口算,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60÷280÷490÷3120÷6

  二、新授:

  1、出示例1

 。1)有80個氣球。每班20個?梢苑纸o幾個班?

  提問:計算這道題時怎樣想?80里面有幾個20?怎樣列式?80÷20如何計算?

  小組交流討論。小組匯報:

  練一練:

  80÷48=90÷30=83÷20≈80÷19≈

 。2)有120面彩旗。每班30面。能提什么問題?

  可以分給幾個班?怎么計算?

  列式:120÷30

  提問:計算這道題時怎樣想?

  120里面有幾個30?

  幾個30是120?

  120是12個10,30是3個10,120個10除以3個10,商4。

  練一練:

  120÷40150÷50160÷80

  小結:口算整十數(shù)除商是一位數(shù)的口算,可從除法意義上想得數(shù),也可用乘法去想,算后要驗算一下,必免出現(xiàn)120÷30=40的情況,驗算時可以用乘法來驗算:30×40=1200

  學生口答結果

  80里面有4個20,商4

  方法一:想20×4=80,所以80÷20=2

  方法二:8÷2=4,所以80÷20=2

  可以分給幾個班?

  120÷30

  120里面有4個30,商4

  4個30是120,商4

  120是12個10,30是3個10,120個10除以3個10,商4。

  獨立完成后全班訂正

  復習口算,為學習新知識作準備。

  使學生能運用類推遷移的方法,掌握用整十數(shù)除商是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

  三、練習:

  1、口算下面各題

  4÷26÷336÷642÷7

  40÷20xx÷30360÷60420÷7090÷30540÷60630÷70180÷20xx÷40450÷50360÷90810÷90

  2、書后:(P801、2、3、4、5)

  四、總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五、作業(yè):

  自己相應練習一些口算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通過練習,能夠把學到的知識進行及時的鞏固復習。

  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

  15

  板書設計

  口算除法

  80÷20=4120÷30=4

  8÷2=412÷3=4

  課后小記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3

  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小數(shù)的意義和性質”這一單元共有“五個板塊”的內(nèi)容:小數(shù)的意義和讀寫法、小數(shù)的性質和大小比較、小數(shù)點移動引起小數(shù)大小的變化、小數(shù)與單位換算和小數(shù)的近似數(shù),其中小數(shù)的意義的理解是本單元的關鍵。這一單元涉及到的內(nèi)容比較多,而且知識點比較散,所以這一單元的復習有一定的難度。

  學情分析:

  根據(jù)學生平時的作業(yè)情況,筆者出了相應的前測卷,了解了學生對本單元知識的掌握情況。通過前測分析,發(fā)現(xiàn):本單元知識學生的錯誤主要集中在小數(shù)的意義、小數(shù)的近似數(shù)和小數(shù)與單位換算這三塊內(nèi)容,其中學生對小數(shù)的意義的理解和掌握很不樂觀,情況如下:

  圖1第一幅圖的錯誤率居然達到了25、53%,第二幅圖的錯誤率是36、17%,圖2的錯誤率也是25、53%。圖1第一幅圖和圖2的錯誤率是我沒有預想到的,測試前我以為這樣的基本的題、常見的題,學生的掌握情況會比較好,但是前測的結果讓我吃了一驚。圖1第一幅圖錯誤的學生大部分填了1、4,第二幅圖大部分填了0、3。細細分析圖1這么高的錯誤率,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學生只是關注到了涂色部分的份數(shù)而沒有關注到分成的總份數(shù),實質上學生對小數(shù)的意義沒有真正地理解。至于圖2,我發(fā)現(xiàn)學生說不出1到2這一大段表示多少,也就是說學生對這樣的題學生沒有真正地理解后去做,有些無從下手。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本單元知識系統(tǒng)地整理和復習,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單元知識,溝通小數(shù)和分數(shù)、小數(shù)和整數(shù)之間的聯(lián)系,形成新的認知結構。

  2、通過介紹0.3、分析錯例、猜數(shù)等方式,讓學生感受復習與整理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3、在學習中,讓每一位學生享受到表達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通過整理和練習,鞏固本單元知識。

  教學難點:通過整理和練習,對知識的進一步領悟。

  教學預設:

  一、梳理知識

  1、回顧知識。

 。1)揭題: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對小數(shù)的意義和性質這一單元進行整理和復習。(出示課題:小數(shù)的意義和性質整理和復習)

 。2)引導回顧:回憶一下,這一單元我們學了哪些知識?

  根據(jù)生說師相機板貼知識點。

  2、整理知識。

 。1)提出問題:那現(xiàn)在我寫一個小數(shù)(板書:0.3),你能用學過的知識來介紹它嗎?

  (2)明確要求:在你的介紹中不出現(xiàn)這個數(shù),但讓別人一聽就明白你在介紹它。(出示課件)

  (3)回答一生,理解要求

  評價:這樣的介紹符合要求嗎?

 。4)知識歸類:他用到了這兒的什么知識?

  3、獨立思考

  (5)思考:他是從意義的角度來介紹的,那還有不一樣的介紹嗎?

 。6)記錄:看來已經(jīng)有很多同學想到了,別急,把你想到的記錄在學習單第1題的框里。

  學生記錄。

  師巡視并引導:想到一種的再想想還有沒有不同的介紹方法,比一比誰想到的方法最多。

  (7)匯報,根據(jù)生說師相機板書內(nèi)容。

  預設:

 、僖饬x:3個0.1;畫圖;十分位上是3,個位是0等。

  ②大小比較:比0.2大比0.4小的一位小數(shù)。

 、坌(shù)點的移動規(guī)律:如3的小數(shù)點左移一位是幾。

 、芙茢(shù):如0.29保留一位小數(shù)。

 、輪挝粨Q算:如300千克等于幾噸。

 。8)總結:一個0.3大家居然想到了這么多,這是我們?nèi)嗤瑢W的智慧,把掌聲送給自己。

  【設計意圖:通過“介紹0.3”,讓學生自主地對本單元知識進行梳理。這樣的.學習任務,對學生來說是具有挑戰(zhàn)性的,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這樣的學習任務,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在“思考介紹方法”和“匯報介紹方法”的過程中,讓每一位學生都享受到表達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感受到“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就有了兩種思想,甚至多于兩種思想”。】

  二、查漏補缺

  1、過渡:剛才我們用一個0、3對這單元的知識進行了梳理,這節(jié)課除了梳理,我們還需要查漏補缺,我對你們的作業(yè)和練習情況進行了整理。猜一猜,我們班哪塊知識錯誤最多?(出示課件)

  2、根據(jù)生說,課件相機出示相應內(nèi)容并分析。

  預設:

 。1)小數(shù)與單位換算。

 、俪鍪惧e例。

 、谡f妙招:的確,這塊內(nèi)容錯誤比較多。那做這類題目誰有妙招?

  學生總結方法,師板書。

 、圩鲆蛔觯耗亲屛覀冇眠@個妙招一起來做一做這幾題。在學習單第2題的框里寫一寫過程。

 、軈R報,師相機書寫過程。

 。2)小數(shù)的近似數(shù)。

 、俪鍪惧e例。

 、诜治鲥e誤:這題錯誤稍微有點多,主要有兩種錯誤,(出示錯例)你能幫忙分析一下錯誤原因嗎?

  生分析原因。

  ③引導總結:對于做這樣的題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3)小數(shù)的性質與大小比較。

 、僬n件:恭喜你們,你們做得很棒!

  ②溝通聯(lián)系:同學們做得這么棒,這個問題肯定難不倒大家,那小數(shù)的大小比較跟整數(shù)的大小比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③同桌交流:想好的跟同桌說一說。

  ④匯報。

  (4)小數(shù)點的移動規(guī)律。

  ①課件:恭喜你們,你們做得很棒!

 、跍贤(lián)系:小數(shù)點的移動規(guī)律其實我們早就用到過了,一起來看。

  出示題,做題,問:仔細觀察,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5)小數(shù)的意義和讀寫法。

  ①課件出示:找0、4題

 、趯W生判斷:圖2、

 、奂ひ桑簣D1為什么不可以?(0.04)圖3呢?(0.8)

 、芸偨Y:都涂了4格,為什么表示的小數(shù)卻不一樣?

  圖1得出4/100,圖2得出4/10,圖3:通過再分得到了8/10,所以這個4格其實表示的是0.8。所以我們不僅要看涂的份數(shù),還要看分的總份數(shù)。

 、轀贤(lián)系:那問題又來了,出示問題:小數(shù)和分數(shù)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

 、拮鲥e題:相信現(xiàn)在大家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了吧!這題應該是(1.04)這題呢?總份數(shù)不是10份的要先平均分成10份,是0.6。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根據(jù)學生錯誤情況,讓學生對本單元易混淆和出錯的知識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查漏補缺。在練習過程中,讓學生說出自己解題的思考過程,總結解題的方法,分析錯誤的原因,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本單元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升思維能力;讓學生溝通小數(shù)與整數(shù)、小數(shù)與分數(shù)之間的聯(lián)系,有助于學生從整體上理解和掌握知識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優(yōu)化。而且本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主選擇研究內(nèi)容,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鞏固提升

  1、猜數(shù)。

 。1)大家學得這么棒,獎勵大家玩一個猜數(shù)的游戲,(出示課件:猜猜我心中想著幾)它就裝在這個信封里。

 。2)第一猜:給大家第一條信息:它在1與2之間(課件出示直線),會是幾呢?

  生猜。

  師:有多少種可能?(無數(shù)種)

 。3)第二猜:那再給你第二條信息:它保留一位小數(shù)約是1、7,可能是幾?

  生猜,師相機板書。

  師:那這個數(shù)最小是幾?

  最大是幾?(1、74,1、749……)(師板書)

  師:這些數(shù)都有可能嗎?為什么?(只要看百分位,跟后面的數(shù)沒關系。)

  師:那找得到這個最大的數(shù)嗎?(找不到)

  師:那有多少種可能?(無數(shù)種)

 。4)第三猜:那再給你一個信息:它是一個兩位小數(shù)。

  生猜,師判斷:大了,小了。

 。5)揭曉答案:1.66

  2、找位置。

 。1)那你能在這條線上找到1、66的位置嗎?

 。2)那要準確地找到它,誰有好方法?

  3、說關系。

  (1)出示1、0、1、0、01。

 。2)問:1、0、1、0、01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

  【設計意圖:通過“猜數(shù)”和“找位置”等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對本單元知識進行綜合練習,加深學生對小數(shù)的意義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對小數(shù)的近似數(shù)、小數(shù)的大小比較等的認識,直觀地理解1、0、1、0、01之間的關系,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在“猜數(shù)”活動過程中,讓學生初步感知到近似數(shù)的取值范圍;在“找位置”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感知“找小數(shù)位置”的步驟:先確定這個小數(shù)在哪兩個相鄰的整數(shù)之間,再確定它在哪兩個相鄰的一位小數(shù)之間……感知“找小數(shù)位置”的方法:可以從左往右,也可以從右往左等。】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是怎么復習的?對你以后的學習有什么啟示?

  【設計意圖:通過小結,讓學生回顧這節(jié)課復習與整理的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374650285750小數(shù)的意義和性質整理和復習

  小數(shù)的意義和性質整理和復習

  742950228600意義和讀寫

  意義和讀寫

  板書(部分):

  63500057150

  742950114300性質和大小比較

  性質和大小比較

  74295025400小數(shù)點的移動規(guī)律

  小數(shù)點的移動規(guī)律

  768350273050單位換算

  單位換算

  768350203200近似數(shù)

  近似數(shù)

  教學反思:

  這一單元涉及到的內(nèi)容比較多,且知識點比較散,對于這一單元的復習,怎樣對知識進行梳理?怎樣可以做到高效?怎樣能讓學生形成新的認知?通過對這一節(jié)課的研究,感悟到上好復習課,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去展開。

  1、制定任務,高效梳理。

  學習任務好比承載教學內(nèi)容的“舟”,復習課學習任務的選擇要符合知識內(nèi)在的邏輯,又要構建整體的學習框架。“介紹0.3”這一任務無疑是一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學生需喚醒所有有用的知識,這充分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個“0.3”,承載了本單元涉及的五塊內(nèi)容,學生通過“介紹0.3”,一個單元的知識點以各種方式表達了出來,高效地完成了本單元的知識梳理。

  2、基于學情,有效復習。

  復習的功能之一是查漏補缺,也就是說,要針對學生學習困難和錯誤進行復習。這一單元知識多又散,一節(jié)課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通過前測,了解了學生的學情。

  小數(shù)的讀寫、性質與大小比較、小數(shù)點移動引起小數(shù)的大小比較,這些內(nèi)容學生基本上沒有問題,所以這節(jié)課中對這些內(nèi)容的處理相對比較簡單,如大小比較知識只是讓學生溝通了小數(shù)大小比較與整數(shù)大小比較的聯(lián)系;小數(shù)點的移動規(guī)律也只是讓學生溝通了跟以前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本節(jié)課的重點放在小數(shù)的意義、小數(shù)與單位換算、小數(shù)的近似數(shù)等內(nèi)容上。如“找0.4”題,通過讓學生思考“為什么都涂了4格,表示的小數(shù)卻不一樣”,通過比較、分析、總結,讓學生感悟到“不僅要看涂的份數(shù),還要看平均分成的總份數(shù),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的才能直接寫成小數(shù)”,從而進一步理解了小數(shù)的意義以及小數(shù)與分數(shù)的聯(lián)系。又如“單位換算”這塊內(nèi)容錯誤比較多,所以讓學生經(jīng)歷了“說妙招——用妙招——說思路”這樣一個過程,幫助學生掌握這塊內(nèi)容。

  這樣針對學生錯誤的復習過程,極大地節(jié)省了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并有效地對本單元內(nèi)容進行了復習。

  3、精選練習,合理拓展。

  復習課除了查漏補缺,還要使學生進一步地熟練技能、拓展思維,本節(jié)課的練習設計關注恰當?shù)耐卣剐。如:有關“小數(shù)與近似數(shù)”的題學生常碰到如“一個兩位小數(shù)保留一位小數(shù)約是3.5,這個小數(shù)最大是(),最小是()”這樣的題,所以學生以為“近似數(shù)是3.5的數(shù)只有兩位小數(shù)這幾個數(shù)”。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學中,通過讓學生猜“近似數(shù)是1.7的數(shù)”,通過找符合要求的最小數(shù)和最大數(shù),讓學生從這種固定思維中走了出來,感悟到“近似數(shù)是1.7”的數(shù)有無數(shù)個,并初步感知近似數(shù)的取值范圍。又如:找1.66的位置,學生經(jīng)歷了“說大概的位置——找確切位置”的過程,并在找確切位置的過程中,讓學生用“順著”和“倒著”等不同的方法來找,從而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4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102頁。

  教學目標:

  1、復習學習過的容量單位: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之間的關系;

  2、能觀察由此來看個正方體拼成的圖形,并用平面圖形表示出來;

  3、知道兩條直線之間的關系,并能熟練地測量角的度數(shù)。

  教學重難點:

  角度數(shù)的測量與畫角

  教學準備:

  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升和毫升

  1、我們學習過表示容量的單位有哪些?升和毫升之間的有什么樣的關系?

  2、完成P102頁第12題和13題。

  3、指名匯報交流。

  二、復習觀察物體

  1、我們已經(jīng)學習過從哪幾個位置觀察物體?

  2、完成第14題。

  三、復習角的'有關知識

  1、本學期我們認識了哪幾種角?怎樣的兩條直線互相垂直?互相平行的直線有什么特點?

  2、完成P102頁第15題

  把一條線段延長,表示射線;另一條線段延長,表示直線。

  線段、射線和直線各有什么特點?

  歸結小結:共同點:都是直的

  不同點:直線沒有端點、射線一個端點、線段兩個端點

  3、P102頁第16題

  下面各是什么角?哪幾個角的度數(shù)可以直接說出來?其余的角你能用量角器量一量嗎?

  用量角器量角時要注意什么?

  4、P102頁第17題

  你會用量角器量角了,那你會畫角嗎?

 。1)畫一個70度的角。

  (2)分別畫出已知直線的垂線和平行線。什么叫垂線,什么叫平行線?畫出的兩條直線有什么關系?

  四、課堂總結:

  今天復習了什么知識?

  板書設計:

  共同點:都是直的

  不同點:直線沒有端點

  射線一個端點

  線段兩個端點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5

  教學內(nèi)容: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八冊46-49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認識梯形,認識梯形的高及各邊的名稱,認識等腰梯形。

  2、讓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圖形的學習經(jīng)驗,感受圖形與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進一步發(fā)展對“空間與圖形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經(jīng)歷梯形的認識過程,了解梯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建立梯形的高的概念,畫梯形的高。

  設計理念:通過操作活動,學生自主探索梯形特征,促進學生的思維;通過自主學習認識梯形各部分名稱,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復習導入

  (出示一些平面圖形)你能說出這些圖形的名稱嗎?紅色線段圍成的是什么圖形呢?如果學生答不出,告訴學生這樣的四邊形是梯形。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jīng)?梢钥吹教菪。(出示教材插圖)像上面這樣的四邊形是梯形。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認識梯形(板書:認識梯形)

  學生回答。

  二、探究新知

  1、探究梯形特征

  2、認識梯形各部分名稱

  3、教學“試一試”

  4、認識等腰梯形

  同學們想不想動手做一個梯形?每個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做。

  梯形與平行四邊形比較,有什么不同呢?(板書:梯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

  請拿出剛才做好的梯形,你能不能量出這個梯形互相平行的一組對邊的距離呢?動手畫一畫、量一量。

  梯形的各條邊都有自己的名稱,請先閱讀課本第47頁例題下面的一段話,并觀察右邊圖,說一說梯形各邊的名稱及梯形的高。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上底

  腰腰

  下底

  你能量出下面每個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嗎?完成試一試。

  提問:第二個梯形高在哪里?為什么第二個梯形的高就是它的一條腰呢?

  像這樣的梯形叫直角梯形。

 。ǔ鍪镜妊菪危┻@個梯形與我們剛才做的梯形有什么不同呢?同學們的猜測對不對呢?請同學量一量書上47頁中間的那個梯形。

  我們把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學生動手操作并展示作品。

  學生討論得出:梯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

  學生口答后獨立操作并交流畫法。

  學生閱讀課本后相互說一說,再指名回答:互相平行的一組對邊分別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組對邊是梯形的腰。從上底的一點到下底所畫的垂直線段是梯形的高。

  學生動手量。

  因為梯形的一條腰與梯形的底相互垂直。

  學生測量。

  三、鞏固練習

  1、做想想做做第1題,判斷哪些是梯形并指出它的上底、下底和腰。

  2、做想想做做第2題,開動腦筋找一找,能在圖形中找到幾個梯形?看誰找的多?

  你能在七巧板中選幾塊拼出不同的梯形嗎?拼一拼,再在小組里交流。

  3、做想想做做第3題。你把這個梯形分成了兩個什么圖形?

  4、做想想做做第4題。你能畫出幾個不同的梯形和平行四邊形?畫一畫。

  5、做想想做做第5題。學生按要求完成后思考: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與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關系?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與梯形的高呢?

  6、完成思考題。

  學生口答。

  同桌合作,嘗試找梯形。

  學生拼好后交流。

  學生匯報。

  學生畫好后交流各自畫法。

  學生按要求操作后交流、匯報。

  學生口答。

  四、評價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認識了梯形,你有哪些收獲呢?

  評價總結。

  五、作業(yè)設計。

  練習與測試

  教后反思: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1-02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08-16

四年級趣味數(shù)學教案01-15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1-07

四年級小學數(shù)學教案10-23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07-21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薦】11-30

【精】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2-01

【熱門】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2-02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熱】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