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張揚學生個性 抒寫真實性情
作文是學生各項能力的綜合表現,好的文章能體現出作者深刻的思想、敏銳的觀察、豐富的想像、獨特的創(chuàng)造、真實的情感、縝密的邏輯以及嫻熟的表達技巧。但通過觀察不難發(fā)現,目前小學生的好文章為數并不多,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個性,缺乏真情實感,假話、空話、套話比比皆是,違背了《語文課程標準》“關于習作”的有關要求。如何在寫作教學中,引導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寫出富有個性的作文呢?筆者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解放心靈,在樂于表達的過程中培養(yǎng)個性作文的思想。 1、應消除顧忌,讓學生說出真心話。當前小學生普遍認為作文是應付的,老師要求寫什么,我就得寫什么。因此,作文是封閉的,不是開放的,這就造成學生習作的種種顧忌:怕離題,老師不高興;怕材料不新,老師不給高分;怕字數不夠,老師會批評……總之,學生是在絞盡腦汁地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因此,交上來的作文是真心話很少。要讓學生的作文富有個性,必須做到“我手寫我心”。如第十二冊《積累·運用·寫作》的要求是看一幅漫畫后,寫寫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在作文教學中,我就積極引導學生要說“誠實的自己的話”,而不是“鸚鵡學舌”,把自己心中所想、口中要說的話無拘無束地表達出來,真正做到“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由于指導得當,學生都放手大膽寫出了自己心中的真實想法,有的還分析了這些人對社會的危害以及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等。學生作文實現了千人千面,獲得預期效果。 2、應打開心扉,讓學生說出真感覺。小學生的天性就是活潑好動,敢想敢說,可在作文時,卻表現為思路狹窄,作“橫眉冷對方格紙,俯首咬碎鉛筆頭”狀。即使寫出來,往往也是如出一轍,千人一面,給人似曾相識的感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讓學生走出“與眾不同會遭人譏笑”的心理誤區(qū),要有一顆包容之心,能容納下學生的奇談怪想、異想天開,不能對他們某些超出常情、有違現實的前衛(wèi)想法一概否定,視為異端,從而一棍子打死,我們應積極肯定、接納并加以引導。我們要讓學生想自己所想,說自己所說,寫自己所寫,走出人為的誤區(qū),摒棄那些陳詞濫調,做到思路開闊,構思新穎奇特,寫出極富個性的作文來。 二、熱愛生活,在豐富視野的過程中積累個性作文的素材。 1、讓學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會!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生活就是學生作文的源頭活水,要讓小學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會,以此豐富學生的視野,積累個性作文的素材。春天,讓學生盡情去春游,去野餐,領略大自然的情趣。那爭奇斗艷的鮮花,令人陶醉的芳香,那翩翩起舞的蝴蝶,那涓涓流水之中的蝌蚪……五彩繽紛,都可以變成美麗的文字。 2、讓學生參加實踐活動!白魑倪@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字!边@是葉圣陶先生說過的話,十分明確地說明了作文和生活的關系,為豐富學生的生活,我們可以有目的地為學生設計各種生動有趣的實踐活動,讓他們投入地參加,從中積累富有個性的作文素材。 3、讓學生盡情地游戲。喜歡參加游戲是大多數學生的共性。游戲中蘊含著豐富的作文內容,學生在游戲中相當放松,能夠“想人之所未想,言人之所未言”,這樣積累的作文素材也就別具一格。 三、善于積累,在體驗閱讀的過程中充實個性語言的庫存。 1、觀察、體驗。“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任何生動形象的語言,應該說也都來源于生活。因此,讓小學生體驗生活,培養(yǎng)他們對生活的勤觀察、善觀察的好習慣,是豐富學生作文語言的基礎。現在有些學生由于對寫作對象不熟悉,寫作時常常無話可寫或無真話可寫,就根本談不上語言的生動豐富了。我在安排學生作文時,一定先安排他們觀察對象,體驗生活。例如:要寫《放風箏》,先帶學生一起放一次風箏,感受風箏放起來的艱難,放上后的快樂,或是放不起來的不快;再觀察風箏在空中的樣子,有的“悠哉悠哉”,有的則一起一伏,有的橫沖直撞,有的逐漸下墜……這樣有所觀,有所感,作文時的語言就富有個性了。 2、閱讀、積累。積極引導學生多讀名著名篇,讀后把好詞、妙語、佳段摘錄下來,進行整理積累。同時,要求學生背誦記憶好詞好句,學習體會文章的語言特點和表達方式,并學會品讀賞析。寫作文時則時時提醒學生“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句子”。這樣,學生的作文便會由空洞乏味向生動具體發(fā)展。此外,還可建議學生把日常生活中聽到的有趣的對話或者討論、爭辯的原話及時地記錄下來。這對于學生了解不同的人物說不同的話,寫出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有很大的幫助。 四、自由表達,在不吐不快的過程中掃除個性作文的障礙。 1、命題要自主。作文本無定法,應讓學生自由寫作,放任思維,天馬行空,給學生作文“松綁”,打破不必要的限制;不過分注重“細枝末葉”,給作文營造一個寬松的氛圍。改變過去命題作文的模式,代之以半命題、無命題的自由作文。命題材料要多留空白點?瞻c越多,約束就越少,給學生留的自由想象的空間就越開闊。如《2050年的我》這樣的命題,像新概念作文大賽的命題,都是只作一點提示,而留下大片空白。為想象力的自由騰越提供了一個自由寬松的天地。實際上,在很多情況下,教師可以不出具體題目,只是確定一個大致范圍,讓學生在這個范圍內自己擬題,選擇自己最熟悉、最感興趣的內容寫。這樣不但便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保證抒發(fā)真情實感,使文章內容充實,更重要的是可以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有效地改變學生“怵頭作文”和“移植作文”的現象。 2、利用談話,表達真情。要讓學生寫出富有個性的作文,就應引導學生反映個性化的生活經歷,暢談個性化的認識感悟,抒發(fā)個性化的審美情感。葉圣陶先生說:“小學生練習作文之要求,惟在理真情切而達意!睂W生在課余時間的閑聊,毫無顧忌的說笑,經常會顯示出他們日常生活中最敏感的、最有興趣的事。從他們的談話中,能發(fā)現學生生活中的新鮮事。這時,教師若能精于點撥、指導,使學生從中領悟,提高認識,獲取作文材料,往往這類作文的內容最富有生活氣息,最具有個性特點。 3、表達要一氣呵成。小學生作文在表達形式上往往碰到許多認為的壁壘。比如,要怎樣開頭結尾,要注意前后照應等等。這本來是沒錯的,但如果時時受到限制,學生想寫的東西勢必受到影響,且會造成無從下筆的局面,最終放棄了想表達的意思,想表達的思想。因而在作文中,我們應盡管讓學生自由表達。 總之,作文就是要讓學生心情舒暢、信心十足地進行練習,在寫真人真事的基礎上自由發(fā)揮,只要從根本上解除了學生害怕和厭倦作文的心理,學生就不會覺得“作文難、難作文”;而教師在整個寫作過程中的最大作用就在于調動和保護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更為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充分尊重信任每一位學生,并給以明確、具體、有效的指導和幫助。這樣,我們便會發(fā)現學生的作文充滿了個性、靈性,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