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讓“設計”走在“課改”前面
讓“設計”走在“課改”前面 ――淺談新課程理念指引下的閱讀課堂教學設計 常州市武進區(qū)戴溪小學 許建生 當前,在新課程理念指引下,教師們有了更前瞻更開闊的教學理想,但在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中卻舉步維艱。這里,筆者無意多談課堂的操作性問題,且從閱讀教學設計的角度來談談我們該如何進行課改。 一、重新審視閱讀教學設計 閱讀教學設計,是教者實現(xiàn)教學理想的美好藍圖。一堂好課的背后,必定有一篇好的教學設計,另一方面,教學設計又很大程度上制約著課堂教學。如果教者對課堂準備不足或錯誤的估計,那么,從他走進課堂的一刻起,就已預示著課堂教學的失敗。 我曾經(jīng)執(zhí)教過一堂失敗的公開教學,教學內容是蘇教版第九冊課文《天鵝的故事》。按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設計思路,課堂上我請學生自由閱讀5、6、7三小節(jié),思考天鵝們面對生存的挑戰(zhàn),是怎樣做的?它們依靠什么力量戰(zhàn)勝了困難?并至少劃出其中的兩句話重點體會思考,簡要記錄。在我的想象中,學生應該興致勃勃,收獲多多。但我很快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拿著筆無所適從…… 為什么“好”的教學設計不能獲得好的教學效果?我們必須反思:閱讀教學設計究竟受哪些因素的制約?我們能否一味忠實地演繹教案?我們的閱讀教學設計怎樣才能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 閱讀教學設計作為教師主觀的產(chǎn)物,它必定受到教師本身的教學觀念、設計經(jīng)驗、對教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對教學情況的估計等方面的制約。重新審視今天的閱讀教學設計,往往還有教材不夠吃透、目標不夠明確、教法不夠靈活、教學要求太高、教學容量太大等問題,特別是教師常常忽略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準備、學習情感和動機等。在新課程改革中,“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它不僅是當前教學改革的核心思想,也必須成為閱讀教學設計改革的指導思想。 在新課程的視野中,課程是一種動態(tài)的、生長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和完整文化。在這種課程觀的指導下,現(xiàn)代閱讀教學設計就必須刪繁就簡,變嚴密剛性的“硬設計”為高度彈性的“軟設計”。設計的思路更清晰地體現(xiàn)為以學定教,設計的重點更多的是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教學策略的選擇。設計中必須認真分析教學目標是否切實、合理,教學基點是否符合實際;必須積極關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需求;必須精心設計“對話”的話題和學生的學習活動,必須為提升學生閱讀層次和發(fā)展健康個性留有充分的空間…… 二、閱讀教學設計的準備 1、認真學習教學理論,不斷更新教學觀念。 一位優(yōu)秀教師的成長,他在工作中的角色必須從“工作者”向“學習者”、“研究者”不斷邁進。那么,其中很重要的成長過程是他不斷地學習和反思,豐富和完善他對教學的理解,逐步接近教學的真理。只有掌握了先進的教學理念,才能高瞻遠矚地構建教學的框架,才能更準確地預見教學中可能發(fā)生的一切。 2、充分吃透教材,掌握教學資源。 教材是教學的主要憑借。正確地理解教材是教學設計的基礎,是教師能否進一步正確處理教材的先決條件。蘇教版第十冊課文《只揀兒童多處行》,作者為什么把“兒童不解春何在,只揀游人多處行!备某伞坝稳瞬唤獯汉卧,只揀兒童多處行!?起初我感到較費解,老師們也意見不一。通過研讀課文和分析資料,我終于讀懂了作者改詩的情由:從作者的行蹤看,頤和園一行,因見一群群孩子從園內擠出來而頓生游園之意,這是改詩的初衷;而從“知春亭”到“玉瀾堂”,一路遇見的也盡是兒童,印證了“只揀兒童多處行”這一說。從作者的情感處著想,她是一位兒童文學作家,她關心兒童,喜愛兒童,欣賞兒童,對兒童可謂情有獨鐘,頤和園內一群群“趕春”的兒童,不正如春天一般生機勃勃嗎?所以,冰心眼里,兒童既是祖國的花朵,又是春天最美的風景!這樣的理解得到了同事的認可,貫穿“改詩”的思路在教學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在對傳統(tǒng)教學不斷反思和對教學本質的重認識中,教材的外延遠遠超越了教科書的概念!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大聲疾呼:“教材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教師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痹陂喿x教學設計中,教師如何用好現(xiàn)有教材,并努力突破教材,實現(xiàn)從“小教材”向“大教材”擴散,這對深化課堂教學改革顯得舉足輕重。我認為,教師一方面要充分憑借和利用好教科書,另一方面必須不斷豐富自身的閱讀經(jīng)驗,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掌握相關的教學資源,從而使教學設計為每位學生創(chuàng)造優(yōu)化的學習條件。 3、了解和分析學生情況,確定教學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學習是極富個性化的活動。在班級授課制的課堂里,每位學生的學習所得也不盡相同。如何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位學生學有所得,這是我們教師今天必須關注的課題。那么,我們在教學設計時就必須心中有學生,處處有學生,充分考慮學生原有的學習基礎、能力、學習方式、學習習慣等,充分估計學生課堂學習中可能的反應及學習障礙的大小,充分利用學生的差異資源,在此基礎上確定教學的主要思路和方法。對于基礎較好的班級,設計可更開放,更加大開大合;對于基礎較薄的班級,提倡低起點,小步子,逐步跟上。 三、閱讀教學設計的實施和完善 1、合理制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的靶心和靈魂,是教學活動的預定歸宿。新課程標準指出,分科目標應“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整合”,其實質是促進學生作為生命體的全面持續(xù)的發(fā)展! 教學目標重在提煉。在閱讀教材中,教師會產(chǎn)生許多異于學生且高于學生的個性理解,但并不都能成為教學目標。有些過于瑣碎,不利于形成清晰的教學思路;有些要求偏高或偏難,不符合學生閱讀規(guī)律。教者必須本著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的原則,確立合理的基本目標和發(fā)展目標。如我對第十冊《望月》一課教學目標的設計。第一課時為:①識記本課11個生字。(其中含“二會字”二個)②能讀通、讀順課文,投入一定的感情。③整體感知課文,基本掌握文章的線索和結構。第二課時為:①通過聯(lián)想、質疑等方法讀懂江船夜景的句子,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的能力。②讀懂文中的詩句,體驗知識的樂趣、生活的樂趣。第三課時為:①繼續(xù)學習“甥舅交談”一部分,理解小外甥不僅聰明好學,還愛幻想。②總結課文,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閱讀、思考、想象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積累寫作的素材,不拘一格地表達。由于目標清晰,教學設計也更加合理和務實,該課教學獲得了同校老師的一致好評! 2、提煉教學主線 在閱讀教學設計中,清晰簡捷的教學主線能貫通教學流程,縮短認識路徑,其重要性自不言而喻。 我們通常還是把認識課文作為一條教學主線,因為一切訓練都必須源于課文,正所謂“皮之不存,毛之焉附?”。那么,如何提煉認識課文的教學主線呢? 如第十冊課文《半截蠟燭》一課,我引導學生理解“半截蠟燭牽動了哪些人,伯諾德夫人一家是怎樣為保住機密情報與敵人斗智斗勇的?”,從而整體觀照全文,形成教學主線。第十冊課文《三亞落日》一課第三教時,我引導學生先找出文中描寫落日的三個比喻句,然后和學生一起探討為什么把夕陽比作“快樂的孩童”、“天邊的燈籠”和“跳水員”?從而以點帶面,形成教學主線。此外,還有重點突破等方式形成認識課文的教學主線,恕不一一例舉。 以認識課文為教學的主線,不是把認識課文當作一堂課的唯一目標,而是把課文作為教學的主要載體,在認識過程中加強師生交往互動,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有機生成新的目標,訓練學生形成敏銳的語感、獨立的思維、自由的想象、流暢的表達,陶冶學生的情操。 3、選擇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是教學設計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它反映的是教師采用何種方式、何種方法來實施教學活動,以達成教學目標。它幾乎貫穿于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包括教師如何導入,如何提問,如何過渡等。從學生側面來講,包括學習動機的激發(fā)、學習活動的設計、學習方法的指導等。教師尤其要重視課堂提問設計和學生的活動設計。 提問設計重在激疑激趣,啟迪思維。如第十冊課文《在師生團聚會上的致辭》,在審題時,我引導學生思考“什么叫‘致辭’?你見過怎樣的致辭?你見過學生給老師致辭嗎?”,這些問題很好地引導學生理解了題意,為學習課文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氛圍。提問設計問域要寬,問距要大。如第十冊《學與問》一課,粗讀課文,我要求學生讀懂“課文揭示了哪些觀點?”。精讀課文,我要求學生思考“課文是怎樣來表達這些觀點的?”、“讀了課文,你有哪些疑問或啟示?”。三個問題,第一問意在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第二問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段落,第三問引導學生質疑解疑,對文章作進一步深入的研讀。 通過活動的形式學語文,既能激發(fā)學生興趣,又能優(yōu)化課堂結構。如教學《望月》第二自然段描寫月色下江面和兩岸的夜景,我提議學生比一比,看誰能讀出文中描寫的意境,讀到自己恍如身臨其境,讀到聽的人恍如身臨其境。然后加強師生評價,促進感知到領悟。又如教學本冊《贈汪倫》一詩,理解了“踏歌”一詞,我提議學生都站起來,手拉手,腳踏節(jié)拍,齊聲朗誦詩句。由于活動形式新型,與詩文貼近,幾分鐘的活動穿越了幾百年的時空,教學活動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4、完善教學設計 每一篇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既滲透著作者的靈感和智慧,也蘊含著作者辛勤的汗水。當完成教學的基本設計后,教師應學會跳出思維常態(tài),理智地審視和調整教學計劃,努力做到心中有本,目中有人,手中有法,努力實現(xiàn)務實、靈活的設計風格,使教學設計真正走在“課改”的前面。 在推進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在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進程中,對閱讀教學設計不斷反思和改進,具有積極的意義。如果說,作者撰寫的課文是一度創(chuàng)造,那么教師的教學設計是二度創(chuàng)造。作為“教學設計”這個二度創(chuàng)造來說,還只能說是一個“半成品”、一個“中介”,課堂教學的完全成品,有待學生的創(chuàng)造參與。因此,今天的閱讀課堂教學設計,應該努力使“設計”的方方面面,都能為學生的參與創(chuàng)造留下空間和飽含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