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漫談《齊桓晉文之事》
《孟子》的《齊桓晉文之事》,是孟子說服齊宣王施行保民的仁政的言論。說明王天下的關鍵,在于保民;保民的根源,在于有不忍之心;不忍之心的作用,在于推行仁政;推行仁政的具體措施,在于制民之產(chǎn)。這是全篇的章旨。
孟子的保民和推行仁政思想,對當時社會來說,是一種具有積極意義的思想。當時的人民,正處在七雄“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和“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的水深火熱的環(huán)境里,統(tǒng)治階級的殘酷剝削,正如孟子所說:“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盛于此時者也。”如果能夠解除戰(zhàn)爭和過度剝削所帶給人民的痛苦,正是人民所渴望的“如解倒懸”的事。其次,這時的國君,都“以征伐為賢”,強調戰(zhàn)爭的作用,孟子則強調民眾的作用,他說:“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北Wo人民,推行仁政,在一定程度上,照顧到人民的生活,雖是站在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立場上,爭取人民的擁護,達到統(tǒng)一天下的目的,但這些思想,卻是符合當時人民的愿望的。不過,孟子從齊宣王的不忍之心,來推斷他能夠保民而王,這是唯心觀點,不是從當時社會的客觀現(xiàn)實出發(fā),是行不通的。制民之產(chǎn)即恢復井田制度,這是美化了的古代社會的農(nóng)村公社,實際上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孟子提出制民之產(chǎn)的建議,雖然是為了維護統(tǒng)治階級,但他關心人民物質生活,對當時在饑餓死亡線上掙扎的人民是深表同情的。他并且說,人民因凍餓而犯罪,它的過錯不在人民而在統(tǒng)治者。他希望人民分得田地,人人不饑不寒,老年人可以衣帛食肉,青年人有入學受教育的機會。這些理想,正符合當時人民的愿望,是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人道主義精神。
孟子是戰(zhàn)國時代的散文大家,也是一位有名的雄辯家,其門人公都子對他說:“外人皆稱夫子好辯!泵献踊卮鹫f:“我豈好辯哉?不得已也!”郭沫若在《荀子的批判》(《十批判書》)中說:“孟文的犀利,莊文的恣肆,荀文的渾厚,韓文的峻峭,單拿文章來講,實在各有千秋!泵献有坜q的才能,犀利的筆鋒,在《齊桓晉文之事》這一章中,也可略見一斑。
本文的藝術特點,在于孟子善于掌握說話對象的心理活動,從而逐步啟發(fā)對方的認識,這就形成了本文組織結構上的層層深入與跌宕生姿。
本文一開頭,齊宣王向孟子問霸道齊桓晉文之事,可見他對王天下之道是不大愿意聽的。面對著這樣一個不愿聽王道的人而和他講王道,而且能夠使他愿意聽下去,這實在是件不容易的事。如果不抓住對方的心理,從而啟發(fā)他的認識活動,而空談一番王天下的大道理,那肯定是要失敗的。孟子不但使齊宣王愿意聽下去,而且最后接受了保民行仁政的主張(不過在事實上,宣王后來并沒有實行孟子的主張),就可看出孟子是怎樣的善于辯論了。
孟子是怎樣層層啟發(fā)說服齊宣王的呢?
當齊宣王發(fā)出“德何如則可以王矣”的疑問后,孟子就直截了當?shù)靥岢觥氨C穸酢钡脑,這是全篇的中心論點。但宣王認為王天下很難,霸天下則比較容易,所以接著又問孟子道:“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這正說明了他怕難的心理。下面孟子就從宣王“以羊易!边@件事,說明他具有不忍之心,而不忍之心,就是保民而王的基礎。宣王雖有“以羊易牛”的事,但對于這個不忍之心,認識還是模糊的,因此有啟發(fā)他的必要,否則后面要說的“推恩”“制產(chǎn)”等等都要落空了。所以宣王的“以羊易!,究竟是不忍,還是吝嗇,這是必須搞清楚的。孟子以“百姓皆以王為愛”“牛羊何擇”“見牛未見羊”的話,替宣王發(fā)現(xiàn)解決認識上的矛盾。他不用注入式,而是經(jīng)過宣王心理的疑難、矛盾,用啟發(fā)式給以解決的。難怪宣王要說出“《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蜃又^也”的衷心悅服的話了。宣王認識上的曲折性,反映在本文上,形成了層次的曲折性。
等到齊宣王發(fā)出“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的問題后,孟子似乎就可以大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恩、行仁政的一番話了。但這里又有一個曲折,孟子提出了“百鈞”“輿薪”“挾太山以超北!薄盀殚L者折枝”等比喻,這是為什么呢?這是因為宣王心理上還以為行王道是一種非常困難的事;這種畏難情緒不解決,空談“推恩”“制產(chǎn)”還是沒有什么效果的。于是孟子接連用四個比喻,來消除宣王的畏難心理。依照儒家“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的原則順序,仁民較易,而愛物是較難的。宣王既做到了比較難的愛物,那么,推恩、行仁政的事不是比較容易,不是“不能”而是“不為”嗎?這是由于宣王認識上的曲折,而反映在本文層次上的第二個波折。
難易問題解決后,孟子就發(fā)出了“老吾老”至“王請度之”的一段議論,說明能不能王天下,關鍵在于能不能推恩。但是宣王聽了孟子這段議論后,還是不能接受,還沒有說出“請嘗試之”的話。孟子察言觀色,知道宣王心里還有障礙,那就是通過戰(zhàn)爭來稱霸天下的“大欲”。這個“大欲”不去掉,王天下的大道理是聽不進去的。經(jīng)孟子“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于諸侯,然后快于心與”一激,宣王不得不承認自己所懷著的“大欲”,但還是不肯具體說出它的內容。孟子于是就故意提出“肥甘”“輕暖”“采色”“聲音”“便嬖”五項,旁敲側擊地襯托出宣王“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的稱霸天下的“大欲”。接著又用“緣木求魚”的比喻,小不敵大、寡不敵眾的道理,使宣王死心塌地地暗中承認這種“大欲”是完全沒有可能實現(xiàn)的。能破才能立,于是“發(fā)政施仁”“制民之產(chǎn)”,便能得到宣王的接受了。孟子使宣王去“大欲”的一番話,是本文層次上的第三個波折。這些波折,使文章跌宕生姿;但這決不是故作曲筆,為波折而波折,而是啟發(fā)宣王在認識過程上的曲折性的反映。
“蓋亦反其本矣”至“孰能御之”一段話,已使宣王接受了孟子“發(fā)政施仁”的主張,所以說“請嘗試之”。自“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至結束,是施行仁政的具體措施制民之產(chǎn)。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論點貫穿著全篇的各個組成部分;又表現(xiàn)了本文結構上層層深入與跌宕生姿的特點。
本文的藝術特點,其次表現(xiàn)在與本文思想內容相適應的修辭方法。漢趙岐《孟子題辭》說:“孟子長于譬喻,辭不迫切,而意已獨至!北扔魇且环N修辭格,是文學語言的表達形式之一,大多數(shù)比喻,既具有生動的直觀性,又能夠揭露事物的本質。本文用了好幾個比喻,具有這樣的特征。用“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來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樣是力能做到而不做,“不為也,非不能也”!皰短揭猿焙!迸c“為長者折枝”也是形象的比喻,說明前者是絕對做不到的,而后者不過是舉手之勞。這樣,“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就異常鮮明而突出了!疤煜驴蛇\于掌”這個比喻,也是具體而形象的!熬壞厩篝~”的比喻,和孟子其他許多比喻一樣,已變成成語。爬到樹上去捉魚,除非有神經(jīng)病的人才會這樣做,因為魚在水中而不在樹上,這是三歲小孩都知道的事,而宣王以區(qū)區(qū)之齊,要戰(zhàn)勝力量八倍于齊的各諸侯國,和“緣木求魚”的行動在本質上是一致的。
本文用的另一種修辭格,是“排比”,這在孟子文章中也是常用的!巴秶再|的事象用了結構相似的句法逐一表出的,名叫排比!(陳望道:《修辭學發(fā)凡》)但句法上的排比,不僅是一個形式上的問題,而且是一個內容上的問題。陳《文則》說:“文有數(shù)句用一類字,所以壯文勢、廣文義也!彼耘疟染浞ǖ倪\用,可以突出思想、加強感情,并增強文章縱橫捭闔的氣勢。如文中:“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恩焉”,“為肥甘不足于口與……便嬖不足使令于前與”,“今王發(fā)政施仁……皆欲赴愬于王”,“五畝之宅……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等。以上所舉的例子,從形式上講,是排比,是反復,句式在整齊中具有參差的美,讀起來氣勢很盛,聲調鏗鏘,是富于音樂性的。從內容上講,這種修辭,又能突出思想、加強感情。像“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五個排比句,描繪了“發(fā)政施仁”的具體效果,在宣王面前展現(xiàn)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麗遠景,“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四個排比句,也形象地寫出了小農(nóng)生產(chǎn)豐衣足食、安居樂業(yè)的情景,這不但加強了思想上的說服力,而且加強了情緒上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