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成熟教師要善于向自己提問
成熟教師要善于向自己提問
(吳舉宏)
作為曾經(jīng)在基層學校耕耘了二十多年的一名教師,來到新的崗位后,因為工作關系,走進的學校多了,觀摩的課堂多了,由此引發(fā)的感慨和思考就更多了。今天,只選擇其中的幾個話題,與同行們做點交流,望大家指正。
一、是學生錯了,還是老師錯了?
課堂中學生犯錯誤、教師出差錯是再也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如果教師出了差錯,學生明明知道卻不敢出聲,或者教師以權(quán)威的姿態(tài)把自己的錯誤還當做“真理”,這就說明我們的教學真的出了大問題。有這樣一節(jié)課,課題是“細胞的能量‘通貨’——ATP”,教師從生活場景引入到“人體的能量供應”內(nèi)容,課堂導入設計得很自然、活潑,然后過渡到“ATP的水解”部分,接著教師安排幾位學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中有一位學生是這樣寫的:“ATP+H2O ADP+Pi+能量”。這時令人遺憾的事情發(fā)生了,教師一臉的不快,但是強忍著沒有發(fā)作,拿起一支紅色粉筆不假思索地在這個答案上畫了一個大大的“×”,然后聲調(diào)提高了:“把書打開到89頁,大家看看書上是怎樣寫的?這樣簡單的問題怎么能寫錯呢?”教室一片寂靜,全班學生啞然無語。我認為這件事情是“遺憾的事情”,主要原因有二:高中課程改革搞了三年,我們還是把教材當作圣經(jīng)在念,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敢“褻瀆”教材,哪怕是對教材中的瑕疵,也不敢吱聲;教師們對待學生的觀點缺乏基本的尊重,就連學生的真知灼見也被一票否決、輕易否定。其實就是學生的觀點有錯誤,我們應該也要聽聽他們的判斷的理由和思維的過程,要尊重學生的“申訴權(quán)”,應該為學生提供辯解的時空,“真理越辯越明”嘛,這對大家的學習和進步都大有裨益。還有一次,我觀摩了一節(jié)題為“免疫調(diào)節(jié)”的課,應該說執(zhí)教者在備課上還是花了心思的,準備比較充分,師生互動的熱烈場景讓人難忘。教師在講到“過敏反應”內(nèi)容時說:“過敏反應是機體再次受到相同抗原侵染時所發(fā)生的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一位學生突然舉手提問:“為什么過敏是在‘再次受到相同抗原侵染時’產(chǎn)生,難道初次侵染時就不能嗎?”教師一下子被問住了,組織學生討論后也沒有結(jié)果,教師最后公布“標準”答案:“因為再次受到相同抗原侵染后人體產(chǎn)生的抗體多”。我估計,教師提供的答案將伴隨大多數(shù)孩子很長一段時間。我并無意指責教師對學科知識了解的殘缺,因為再優(yōu)秀的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也不能百分之百即時準確回答。按理說,正因為課堂中風云變幻,才使教學過程充滿未知與期待、探索與驚奇。大家都知道教學中生成性問題的魅力和意義,但是在現(xiàn)實課堂中生成性問題卻真的成了問題,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師的處理還不夠成熟、藝術,因此生成性問題的教育價值還沒有充分體現(xiàn)出來。當堂不能解決這個問題不要緊,“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以不知為知之,不以知之為不知,唯此才能求真知”,要緊的是如何借助這個問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探究熱情?如何讓學生在探“險”的歷程中領略“無限風光”?但是如果我們匆忙給出一個并不成熟、并不準確的答案,最令人遺憾的并不在于這個問題答案的欠缺,而在于我們把學生心中剛剛?cè)计鸬闹腔刍鸹矞缌,原本可以精彩紛呈的“劇目”在剛剛拉開序幕時就戛然而止。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會下降,創(chuàng)造力將會降低。
二、到底怎樣舉例子?
課堂教學中舉例子可以說比比皆是、應用廣泛,不管是學習概念,還是講解原理,都少不了這種教學方法。但是,我們怎樣舉例子?舉什么例子?卻大有講究。比方說,學習“體溫調(diào)節(jié)原理”時,你講人體發(fā)高燒的例子就不行,因為那時的調(diào)節(jié)機理與一般狀態(tài)下的不同,你講著講著就會發(fā)現(xiàn)所講的內(nèi)容與教材內(nèi)容不符了。再比如,在高一年級學習“細胞中化合物”時,有的教師就用檸檬酸、碳酸作為有機物的例子,這明顯不合適。因為高一的學生對檸檬酸的組成元素、化學結(jié)構(gòu)一無所知,他們根本無法判斷檸檬酸是不是有機物;碳酸則是一種特例,并不是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機物。還有一次,一位農(nóng)村教師在講“反饋調(diào)節(jié)”時,就用小汽車的剎車、油門作例子,速度過快時就怎樣,速度過慢時就怎樣,學生聽了是一頭霧水,不用說農(nóng)村的孩子聽不懂,就是城市的孩子有多少了解小汽車的剎車、油門工作原理,至于剎車、油門工作原理與反饋調(diào)節(jié)原理的迥異就不用說了。由此看來,教學過程中舉例子應該至少做到,一要是學生所熟知的事例,二要是典型事例,三是兩者的事理要接近。對,應該還要加上第四條:不能以偏概全。我記得一天下午去觀摩一節(jié)高二生物課,教師在講解“免疫缺陷病”,于是就用大家熟悉的“艾滋病”作例子進行講解,內(nèi)容講得很有條理,但是教師最后口口聲聲在說“免疫缺陷病就是艾滋病”。其實人體免疫缺陷病可以分為兩大類:原發(fā)性免疫缺陷病和繼發(fā)性免疫缺陷病,前者多系遺傳基因缺陷所致,而微生物感染、惡性腫瘤、營養(yǎng)不良、代謝疾病以及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等均可引起繼發(fā)性免疫缺陷病。
三、什么是目標檢測?
現(xiàn)在教學中有許多名不副實的東西,教師口頭的、書面的文詞表達都沒有仔細推敲,隨意性很大,隨便說、隨便寫,結(jié)果將一些專業(yè)性很強的術語在實踐中被搞得面目全非。比如,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后,經(jīng)常說:“請大家思考5分鐘,然后回答問題!苯Y(jié)果3分鐘還沒到,教師就開始叫學生姓名,請有關同學回答問題了;一次我去觀摩一節(jié)課,剛坐下來,教師遞來一張資料,我趕忙去拜讀,想了解一下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設計思路等,一看標題是“高三生物學案”,頓時我怦然心動:學案教學,好!當我耐著性子看完整張所謂“學案”,也不見學生的影子,連最基本的學習目標分析、學生活動設計都沒有,這是一份徹頭徹尾的教案,通篇設計的都是教師本人的言行步驟。現(xiàn)在,進入課堂后經(jīng)常還會拿到一張“目標檢測”,顧名思義“目標檢測”就是要檢測一下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那么檢測所需的時間、題量、分值以及檢測的目標、結(jié)論的界定等等應該都要清晰地標注出來吧,但是翻來覆去地看都找不出“目標檢測”的特征,就連完成檢測的規(guī)定時間都沒有明確,如果課堂時間不夠用,“目標檢測”就變成課后隨意作業(yè)。下課后,和有關教師交流,他說:“大家現(xiàn)在把作業(yè)都叫‘目標檢測’”,這時你才知道:他心中的“目標檢測”就是一般作業(yè),題量隨意定,把卷面填滿即可;試題分值一般在教師批閱時才匆忙確定;至于檢測什么“目標”,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非重點?都不清楚,甚至有的“目標檢測”,教師忙得沒有批改,根本沒有一個目標是否達成的結(jié)論。
四、只那么遠遠地看著學生,行嗎?
有一位老師在講解“細胞中的水”的有關內(nèi)容,因為教材中有一幅圖,是關于幼兒和成人體內(nèi)的含水量,于是教師發(fā)問:“請問男人體內(nèi)的含水量為什么比女人高呢?”,很長一段時間教室內(nèi)死一般寂靜,大多數(shù)學生思索后實在想不出答案,于是心不在焉地盯著窗外看或是不斷轉(zhuǎn)動著手中的筆,教師在教室的一角一言不發(fā)“耐心”等待。經(jīng)過一段“漫長”時間后,教師不斷地叫著不同學生的姓名,一個又一個學生不斷站起、坐下,沒有一位學生講一句話,時間分分秒秒的過去了,最后下課鈴聲響起,教師平靜地宣布“下課”。課后和這位教師交流,他的回答讓我大吃一驚:“我要給學生留有充裕的思考時間,因為學生是主體,我不能代替他們思考;再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嘛!”我無語凝噎。事后不忍,還是與他進行了一次交流!安粦嵅粏ⅲ汇话l(fā)”語出《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边@是孔子論述啟發(fā)式教學的千古名言,對后世影響非常深遠。但是教師如果一味責怪學生“不憤”、“不悱”,而采取“不啟”、“不發(fā)”的做法,這難免有規(guī)避教育責任而不作為之嫌。當學生面對學習的困難而“久攻不下”時,我們還是“不啟”、“不發(fā)”,不理不睬,只是遠遠地看、冷冷地瞧,站在遠處作壁上觀,這是一種缺少人性關懷、見“死”不救的瀆職行為。面對學生不能回答的問題,我們真的需要反思:預設的問題是不是太難?提出的問題題意是否明晰?我們能否將這個難度過大的問題進行分解?我們準備采取哪些啟發(fā)性的措施?大家為什么把教師稱為“人梯”?我認為,教師就是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教學藝術,為學生的不斷成長搭建一個個前后銜接、過渡自然的“臺階”,我們不能妄想學生一夜長大、一步登天。
五、讓學生大聲說話,我們做到了嗎?
“讓學生大聲說話”,這聽似容易,而做到并不簡單。我有幸曾到蘇北一所名叫東海縣白塔中學去視導,這所江蘇省三星級學校坐落在農(nóng)村一個小鎮(zhèn)上,和許多豪華級的學校相比,學校設施、設備相對還是比較簡陋,校長和教師們吐露出的教學理念還是那么樸素,但是這所學校卻給我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那就是白塔中學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大聲講話。不論是課堂中發(fā)言、討論,還是課后座談、交流,學生們一個個直起腰桿、挺起胸膛,男生聲調(diào)渾厚如洪鐘,女生音質(zhì)清脆如銀鈴。只要你和他們面對面,你就可以明顯感覺出來,那聲音是從丹田吐出來的,是從心底發(fā)出來的,那份自信、果敢會很快感染你,讓你也會變得那么陽光!其實,看一所學校的學生精神狀態(tài)怎么樣?課程理念落實得如何?只要聽聽他們的講話就足以了解,如果一所學校的學生講話是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積極亢奮,那么課程改革中提出的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肯定已經(jīng)深入人心;如果一所學校的學生在發(fā)言時畏畏縮縮、聲如蚊蠅,甚至目光不斷躲避你的關注,即使這所學校硬件設施再先進,校長理念再現(xiàn)代,也只能說徒有其表,課程改革還停留在口頭階段,還沒有落實在行動上,還沒有走進師生的心里。所以,當我和一些學校的老師談起這段記憶時,他們都說,讓課程改革就從讓學生大聲說話開始吧!
【成熟教師要善于向自己提問】相關文章:
要敢于向老師提問08-17
要善于悅納自己08-16
面試寶典:向考官提問要恰當08-15
教師要善于移情08-17
“用人”要善于“疑人”08-17
要善于積累寫作材料08-15
《要善于想象和聯(lián)想》說課稿08-16
《善于認識自己》備課參考08-17
外語教學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景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