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淺談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課堂提問
淺談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課堂提問李小峰 (陜西師范大學 國際漢學院,西安 710062)
摘 要:課堂提問作為師生之間互動交流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在對留學生的漢語教學中同樣起到至關(guān)重要的角色。高質(zhì)量的課堂提問可以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進行高效學習的效果。因此,對外漢語教學課堂中,教師應(yīng)加強在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技巧以及使用方式、時機和效果等方面的鍛煉和培訓(xùn),以更加科學高效的方式,達到課堂上互動教學的效果。
關(guān)鍵詞:對外漢語教學;課堂提問;提問策略與技巧
中圖分類號:H1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02-0194-03
一問一答是人類最基本的交流方式,也是語言課中最基本的練習方式。今天,“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為越來越多的教師所接受。在這個模式中,教師的話語會明顯減少,取而代之的是把更多的話語權(quán)留給學生。但話少并不代表沒有作用,而是少而精。課堂提問就是教師少而精的話語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適當?shù)奶釂柨梢詥l(fā)留學生的言語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鼓勵學生擺脫偏誤,加快中介語向目的語的過渡。提問的反饋還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與進度,發(fā)現(xiàn)他們在漢語學習中的不足,并為日后的教學設(shè)計提供必要依據(jù)。留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的提問,找到學習的重點,更快地鞏固已學的知識,建立良好的漢語思維習慣。正因為課堂提問對留學生的漢語學習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教師就必須提高自身的提問水平,做好課前提問設(shè)計,來加強課堂上互動教學的效果。
一、問題的設(shè)計
1.如何設(shè)計問題
在實踐教學中,有一些問題是在很多教師身上都容易出現(xiàn)的,例如,提問隨意,想到什么提問什么,有些過于簡單;提問過多,不分主次,不顧學生實際,讓學生找不到核心問題。
例如:教師:包翔,你吃了嗎?
包翔:吃了。
教師:你喜歡中國菜嗎?最喜歡哪一個中國菜?
包翔:我喜歡中國菜……
教師:你都吃過哪些中國菜?
包翔:我 …吃了…
在這個對話中,教師明顯忘記了學生的實際言語能力,而對于問題本身的設(shè)計也沒有抓住教學內(nèi)容的重點。為避免出現(xiàn)此類“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問題,教師在準備課堂提問時要研究教學內(nèi)容,找出教學內(nèi)容中的重點和難點來設(shè)計問題。
2.展示性問題與參考性問題的分配①
在教學中,教師應(yīng)適當?shù)囟嗵釁⒖夹詥栴}。當然,在初級階段,由于學生水平的制約,提問主要還是以展示性問題為主。初級階段由于學生掌握的詞匯量與句型有限,所以問題在內(nèi)容與形式上都比較簡單。例如:
教師:你的家鄉(xiāng)在哪里?
學生:我的家鄉(xiāng)在…
教師:他們是你的朋友嗎?你們經(jīng)常一起做什么?
學生:他們是我的好朋友,我們經(jīng)常一起學漢語。
這種近似機械式的問答和培養(yǎng)固定句式的訓(xùn)練對于初級階段的學生具有良好的作用,所以在問題中占的比例也較高,在曾玉(2006)對于初級口語和綜合課程的研究調(diào)查中,一問一答形式的展示性問題比例高達61%。②
3.各提問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
在對提問的設(shè)計中,各個問題之間最好能夠環(huán)環(huán)相扣。以“問——答——追問”的模式,引導(dǎo)學生在語言的學習與習得之間進行轉(zhuǎn)化。(語文教學論文 325224.com)例如學習了“的”的用法之后,欲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可做如下提問設(shè)計:
教師:你來中國是做什么的?
學生:我來中國是學漢語的。
教師:你的漢語水平怎么樣?
學生:我的漢語水平還可以。
教師:你的漢語是跟誰學的?
學生:我的漢語是跟我的朋友學的。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們通過三輪對話對學生關(guān)于“的”用法進行了復(fù)習和檢測,也提醒了學生在使用“的”時應(yīng)該注意的事項。在這里,教師的追問根據(jù)前一個問題的回答并結(jié)合教學目標要求的知識點進行新的提問,形成了一個螺旋式的前進,給學生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教學效果比較好。
二、提問的技巧
1.提問要自始至終圍繞教學內(nèi)容
首先,問題的內(nèi)容要始終圍繞教學內(nèi)容,這是在施展任何提問技巧時都遵循的原則。例如:(語言點:一…就…)
提問:你決定去旅行,就怎么樣?
回答:我一決定去旅行,就很高興
提問:你收到朋友的信,就怎么樣?
提問:學校放假,你就怎么樣?
2.問題的難度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
在提問的過程中,盡量使用學生已學過的詞匯和句法,適時使用與學生水平接近的語言點,這樣一是讓學生能夠聽懂問題并進行思考,保障課堂教學的連貫性;二來也能夠達到復(fù)習學過的知識點,鞏固詞匯和句式的目的
例如:(已學知識點:“特別”,未學知識點:“尤其”)
教師:大熊貓喜歡吃各種食物,它們最喜歡吃什么?
學生:吃竹子。
教師:大熊貓喜歡吃各種食物,特別……(手勢示意齊聲回答)
學生:大熊貓喜歡吃各種食物,特別喜歡吃竹子。
教師:還可以說,大熊貓尤其喜歡吃竹子。
學生:大熊貓喜歡吃各種食物,尤其喜歡吃竹子。
以這樣的方式,在學生剛剛鞏固對“特別”的用法的基礎(chǔ)上,引入對近義詞“尤其”的詞義與用法的講解,可以跟已學過的知識形成對比,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接收和掌握。
三、如何鼓勵學生參與問答互動
1.提問后的策略應(yīng)用
在課堂提問時,當學生答不出或者答對部分答案時,教師可以采用追問、轉(zhuǎn)移、激勵、重復(fù)、簡化等策略幫助學生完成進一步的回答,以保證提問的順利進行。這幾種提問的策略應(yīng)綜合使用。
追問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學生回答教師提出的是非問句的時候,教師為了訓(xùn)練留學生表達完整句子的能力,會讓學生把完整的句子重復(fù)一遍。例如:
教師:思遠和孔濤見過大熊貓嗎?
學生:沒有
教師:思遠和孔濤……?
學生:思遠和孔濤沒有見過大熊貓。
在學習漢語的初級階段,學生會為了避免出錯,會采取回避的方式回答問題或盡可能用少量的詞語回答,這樣不利于他們表達能力的訓(xùn)練,教師應(yīng)采取各種方法引導(dǎo)學生張口說出完整的句子,表達完整的意思。例如:
教師:克里斯,你周末打算怎么過?
學生:排球
教師:打……(排球)
學生:打排球
教師:你自己一個人打嗎?還是和其他人一起打排球?
學生:一起……打
教師:周末……和朋友一起……
學生:周末和朋友一起打排球
另一種追問是在學生已經(jīng)回答出正確答案之后,教師依然連續(xù)發(fā)問,讓學生對答案做出進一步的解釋,促使學生對問題做出更深一步地思考與理解,幫助學生擺脫對問題表面化的理解。例如:
教師:現(xiàn)在社會提倡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門,那么出門應(yīng)該選擇什么樣的交通工具呢?
學生:應(yīng)該乘坐公共汽車或者地鐵。
教師:對,應(yīng)該多乘坐公共汽車、地鐵等交通工具,那么A,你來說說,為什么要提倡人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門呢?
學生:因為有更多的人乘坐公共汽車和地鐵時,路面上會少了很多的小汽車,這樣對環(huán)境會有好處。
在這里學生開始的時候做出了簡短的回答,教師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加工”信息的過程,追問下去“為什么”,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拓展的空間,這樣一個參考性的問題,可以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欲望,增加語言輸出量,不但可以訓(xùn)練學生解釋問題的能力,更讓他們在回答后獲得更大的成就感。
問題的轉(zhuǎn)移是能夠很好地引起學生互動的一種提問技巧,也是追問策略的延伸。教師把對上一個問題的擴展問題轉(zhuǎn)向了另外一個同學,鼓勵他對前一個同學的答案做出反應(yīng)或加以補充。例如:
教師:對于社會中的老年人我們應(yīng)該怎樣對待?
學生A:應(yīng)該照顧他們,把他們送進養(yǎng)老院
教師:送進養(yǎng)老院可以了嗎?B,你覺得你會把父母送進養(yǎng)老院嗎?
學生B:不會的,我會在家里養(yǎng)他們,我要孝順他們。
教師:孝順他們,非常好!C,你覺得對待老年人應(yīng)該是什么樣的態(tài)度?
學生C:要尊重他們。
在選擇轉(zhuǎn)移對象時,教師還可以將問題拋給全班同學一起回答,這也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例如:
教師:課文中說俺爹和俺娘結(jié)婚多長時間了?C?
學生C:六十多年了。
教師:大家說俺爹和俺娘為什么能夠在一起這么久?
集體:因為他們很愛對方,因為他們的脾氣很好,因為他們的孩子非常孝順…
教師在提出轉(zhuǎn)移問題的時候,如果能多采取參考性問題,會更多地增加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對語言思維的鍛煉,教師也能夠有效地避免重復(fù)問題,使更多的同學參與到課堂中來。
激勵也是教師常用的一種提問技巧,當學生答不出或者答錯了的時候,教師最常用的方法是提示,提示一到兩個字,讓學生自己意識到錯誤。例如:
教師:A,你晚飯吃的是什么?
學生A:我吃米飯和菜。
教師:吃的是…
學生A:我吃的是米飯和菜。
還有一種激勵的方法,是帶著疑問的聲調(diào)重復(fù)學生的答案。這對于初級學習者來說尤為管用,因為他們的學習水平較低,正在慢慢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思維習慣,因此常會在表達中犯下偏誤,教師重復(fù)他們表達中的錯誤,可以他們自行認識到錯誤所在并引起重視。例如:
教師:B,你昨天幾點到家的?
學生B:我昨天8點到家。
教師:我昨天8點到家……
學生B:我昨天8點到家的。
重復(fù)是說,當學生的思維跟不上教師教學的速度時,面對教師的提問,學生有可能因此答不上來,這時教師可以重復(fù)一下問題,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
2. 教師的反饋
學生在回答時難免有錯誤,對沒有規(guī)律的“口誤”型錯誤,教師可以容忍過去。對有規(guī)律的、能反映學生的掌握程度、特別是教師曾經(jīng)提醒避免的錯誤,在處理時,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來解決。例如練習應(yīng)用動態(tài)助詞“過”,來表達“V過”時,某學生說:“我去年去秦嶺了。”教師可以反問:“你什么時候去過秦嶺?”并且可以用重音、手勢或板書強調(diào)“過”的用法。通過引起學生注意來引導(dǎo)學生思考語法點,達到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自我糾正的目的。這樣的方法比教師簡單地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的教學效果要好得多。
四、結(jié)語
課堂提問不僅是教師教學中的一種手段,更是一門藝術(shù)。高質(zhì)量的課堂提問可以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進行高效學習的效果。因此,在文章中筆者對教師在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在參考性問題比例、難易比例、教師反饋和提問策略等方面提出了建議和意見。同時,作為第二語言教師,我們應(yīng)加強在提問能力方面的鍛煉和培訓(xùn),以更加科學高效的方式,將中華文化傳向世界。
參考文獻:
[1]靳洪剛。中文教師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J].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2004,(10)。
[2]劉曉雨。提問在對外言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世界漢語教學,2000,(1)。
[3]馬欣華。課堂提問[J].世界漢語教學,1998,(1)。
[4]亓華,杜朝暉。中級漢語會話課提問策略研究[J].漢語學習,2009,(5)。
[5]金傳寶。美國關(guān)于教師提問技巧的研究綜述[J].課程·教材·教法,2007,(2)。
[6]王會賢。語文課堂中的提問技巧[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dǎo)刊,2010,(30)。
[7]姜暉。論英語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J].太原教育學院學報,2003,(1)。
[8]王祖嫘。對外漢語教學語言與國內(nèi)語文教學語言詞語對比研究[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0,(2)。
[9]曾玉。對外漢語教師課堂提問的初步考察[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6.
[10]Brock, C.The effect of referential questions on ESL classroom discourse[J].TESOL Quarterly,1986,Vol 1.
[11]Chaudorn,C.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Research on teaching&learning[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12]Nunan, D.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M].New York: Prentice Hall,1991.
[13]Tobin,K.Effects of teacher wait time on discourse characteristics in mathematics and language arts classes[J].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1986,Vo12.
[14]Tusi,A.M,B.Analyzing input and interaction language classroom[J].RELC,1993,VOL16.
【淺談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課堂提問】相關(guān)文章:
淺談地理教學中課堂提問的設(shè)計08-18
淺談小語教學中的課堂有效提問08-20
淺談?wù)n堂提問的教學實施08-17
淺談歷史課堂中針對提問對象的有效提問08-22
淺談?wù)n堂教學提問策略08-02
課堂提問藝術(shù)淺談08-17
淺談?wù)n堂提問的方法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