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有感
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有感(一)
黃招團
《教育是慢的藝術》,是溫州市蘭衍局名師工作室推薦的好書,"教育是什么",我以前只知道教育是一門藝術,是一種怎樣的藝術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也未曾深入思考研究和實踐,初淺的以為就是上課的教學技術,顯然偏頗大了。寒假之余,讀了此書以后,深有感觸。
《教育是慢的藝術》的作者張文質先生是生命化教育的倡導者和實踐者。他長期扎根民間,深入基層,關注一線教師的生存與成長,關注教育改革在中小學課堂的展開與困難;谶@種持續(xù)的田野考察和深切的草根情懷,張文質提出了"教育是慢的藝術"的重要觀點。這既是針對當下教育現(xiàn)狀的一種理性反撥,也是返回教育本質的一種"心向往之"的努力。
生命化教育就是為了生命主體的自由和幸福所進行的生命化的教育。其核心理念是:以成全所有生命的價值為導向,執(zhí)守教育的真、善、美的崇高理想,使教育沐浴于人性的光輝之中。他要求我們從關注每一個學生開始,從尊重每一個學生開始,從滿足每一個學生的需求開始,從善待每一個學生開始,從成全每一個生命發(fā)展開始。這些理念,是那樣的陌生,又是那樣的新鮮,并且輕輕撥動了我那已逐漸枯竭的心靈。
記得葉圣陶說過:教育不是工業(yè),不比做零件,今兒高興就多做幾個,教育是農(nóng)業(yè),農(nóng)作物的生長是有規(guī)律、有季節(jié)的,兒童的認知同樣是有其客觀規(guī)律的,認知的建構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過程。面對正處于成長階段的孩子,任何想立竿見影急于求成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慢是教育的真諦。
教育是慢的藝術。萬物都有季節(jié)輪回不能背離,我們首先面對的是活生生的個體,尤其是面對小學生,由于他們的年齡偏小,動手能力差,所以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速度要放慢,慢下來教師才能注意到每位孩子的困難并及時給予幫助,使孩子在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識后,多給孩子提供創(chuàng)造,交流經(jīng)驗,合作學習的機會,逐漸增強自信心和自我力量。
家庭教育同樣如此。我的女兒剛上小學一年級,像個男孩子,經(jīng)常貪玩,不好學,粗心大意,不能持久。因此,她學習成績談不上好,單元小測試幾乎沒有滿分卷。我看到她的試卷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不該犯的錯誤,總是心急如焚。為了培養(yǎng)她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興趣,我嘗試了很多手段,采用表揚為主的方法,哪怕只有一點點的進步,我都會放肆表揚,想激發(fā)她的學習興趣,頭幾天她還有點新鮮感,可好景不長,我的心情自然由高興到沮喪。張文質先生告訴我們:"有時候我們簡直就沒有辦法使一個人學得更多、學得更好,也沒辦法讓他迅速形成所謂‘良好的’習慣,我們經(jīng)常無法對自己的教育行為作出恰當?shù)呐袛啵矡o法洞悉一個成長中的兒童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我們怎樣才能恰到好處的保護和幫助他,教育其實就是一種互相尋找、發(fā)現(xiàn),彼此增進理解的過程。"讓我們時時提醒自己,克制自己,改變自己的否定性思維,讓我們一點一滴地變得陽光一點,積極一點,主動一點,努力著慢慢地使自己成為建設性文化的一部分,成為贊美文化的一部分。"作為大人都有迷失、犯錯的時候,何況成長中的小孩呢!于是我很快理清頭緒,告誡自己需要付出足夠的耐心,找尋更易于她接受的能幫助其改掉不良習慣的策略。在這樣慢慢摸索中,到了期末,我不經(jīng)意地發(fā)現(xiàn)女兒竟越來越出色,期末各項成績指標令我喜出望外。
"慢"
"慢"絕不是懈怠。既然是一種藝術,那就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我們要學會等待,因為有一種愛叫做等待,十個指頭還不一樣齊呢!學生參差不齊,也許有的學生屬于大器晚成型的,讀小學時懵懵懂懂,若是逼急了,說不定埋沒了將來的人才。教育給予學生最重要的東西,確實不是知識,而是對知識的熱情,對自我成長的自信,對生命的珍視以及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我們只需保護他們內(nèi)心深處對學習的興趣,或許現(xiàn)在學的東西并不是他想學的,我們不必因為哪個學生成績差而自責,那不是你的錯,這不存在誰對誰錯,是自然規(guī)律,我們要以一種淡泊的心境、博大的胸懷包容學生的壞習慣和錯誤,學會期待,期待是一種美好的境界,我相信有了慢的心態(tài)和足夠的耐心去期待,是能做到張先生老師期待的:"每一個孩子幸福、充實的童年生活,課堂上淡淡的、自然流淌的人性的美。"
中國的教育,多的是言論和"思想",太急功近利,缺少對教育規(guī)律的尊重。教育是一種科學性很強的活動,應該嚴格尊重教育規(guī)律,才能真正取得有實際意義的成果。遺憾的是,這些年來,我們對教育規(guī)律研究得少,尊重得少。
其實人生也是慢的藝術,匆匆而來,匆匆而去,則無心體驗,細咬慢嚼才能享受美麗悠閑的人生!
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有感(二)
微妙的教育
教育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教育有時候也需要婆婆媽媽,絮絮叨叨,非常有耐心。豐子愷寫過一篇文章回憶他的老師李叔同。為什么孩子們都很怕很怕李叔同呢?原來李叔同非常有耐心,經(jīng)常是低聲下氣、和顏悅色……這個低聲下氣里也充滿了教育的意味。
我關心也關注了一個孩子很久——櫟。他穿衣隨隨便便,早餐也是馬馬虎虎,作業(yè)經(jīng)常沒做。聯(lián)系家長過來也總是說很忙,沒法到校。有一次他又沒完成作業(yè),我就狠狠批評了他一頓。沒想到他竟躲到桌底下,老不出來。估計平時他家長對他也是很嚴厲!我想,我這樣對待他是不行的!孩子一定要健康健全快樂地成長!
找了一個合適的機會,我單獨找他談話。這孩子也誠實,我問什么他就說什么。我讓他坐在身邊。我們的談話開始了——
我:"孩子,你的學習基礎并不是很好,為什么不去博揚(一個專業(yè)的教育公寓)?"
櫟:"老師,我爸爸媽媽不讓我去。"
我:"為什么?"
櫟:"我爸爸媽媽想培養(yǎng)我獨立生活和獨立學習的能力。"
我:"哦,你爸爸是做什么的?"
櫟:"他在開出租車。"
我:"你媽媽呢?"
櫟:"她在廠里打工。他們白天都不在。"
師:"那你中午吃飯呢?"
生:"就吃早上的飯。"
我心頭一熱:"你飯有沒有加熱?"
櫟:"有。"
我摸摸他的頭說:"你吃完飯做什么?"
櫟:"我就自個兒玩呀,有時看看電視。"
孩子不很經(jīng)意,我卻眼眶有點濕了:就是這樣的家庭,孩子沒人管,放任自流,卻美其名曰培養(yǎng)獨立生活的能力!
我拍拍他的肩膀:"櫟,你做得很不錯!是個男子漢!既然你爸媽想培養(yǎng)你獨立生活和獨立學習的能力,那你這樣做對不對呢?記得嗎?我們學過一篇課文叫《烏塔》?"
孩子點了點頭。
"烏塔是個獨立生活的孩子。那你能向她學習嗎?"
孩子又點了點頭。
我豎起大拇指夸他:"櫟,原先我只知道你很愛班級,會管好班級的長繩(是大課間同學們運動用的),也愛勞動,經(jīng)常幫助老師擦黑板。現(xiàn)在我還知道你是個頂天立地的好孩子!我要在班上宣布這件事并表揚你!你竟然能管好自己,能獨立生活!要是你接下來能管好學習,就更是個好男孩了!"我一激動,語調都上揚了:"你每完成三次作業(yè)都可以來跟我領一張紅花爭章卡(我們學校激勵學生進步的卡片)。好嗎?"
孩子爽快地回答:"好。"
于是我發(fā)現(xiàn),接下來連續(xù)好幾天,櫟的作業(yè)完成得不錯。有時他也會落下一些題目,我估計這些是他不會做的,就沒批評他,只是利用課余時間給他講解,有時也讓優(yōu)秀的同學幫助他。
課堂上,我經(jīng)常觀察櫟,有時看他把手舉得高高,就示意同學把機會讓給他。他快樂地上課,快樂地完成作業(yè),也快樂地和同學們一起參加活動。
這樣的快樂差不多維持了三周。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櫟又沒完成作業(yè),我正要問他,他趕緊對我說:"老師,我忘了,下午我一定補做。"我輕輕說了一句:"你答應我了哈,可要說到做到哈。"到了下午,櫟拿著作業(yè)本,指著作業(yè)對我說:"老師,我沒吃飯就補作業(yè),你看——"嘿,還寫得挺工整!我就表揚他說:"櫟真是個說話算話的好孩子!"
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櫟進步了,不但行為進步了,學習也追上來了,真替他高興。
"教育是慢的藝術,需要細致、耐心。但有時非常容易就是訓斥、強迫、禁止。你可以怪體制,但細想一下,更可能是自身教養(yǎng)、對教育的責任,對孩子的愛心出了問題。"
"每個人成長的環(huán)境、家庭對孩子的期待各不相同,(325224.com)每個孩子智能狀況各不相同,學習心向也不一樣,怎么能簡單地對之做評判呢?所以真正的幫助都應該是具體的、個別化的,同時還需要有足夠的耐心。"
我突然想起一位已經(jīng)過世的老教師——她以前是我的同事。我發(fā)現(xiàn)她課間經(jīng)常和個別孩子在談心,有時在教室門口,有時在操場邊上,有時就坐在榕樹下。她的一個姿勢至今我記憶猶新——就是俯下身子,右肩半傾斜,頭朝著孩子,手在比劃著什么。她的班級學風好,紀律也好。我想,這就是低聲下氣的教育,這就是和顏悅色的教育,這就是慢的教育藝術啊!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是人與人心靈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觸。"這位老教師就是在通往孩子的心靈上架起了微妙教育的橋梁。這座"橋梁"起于愛心,運作于鼓勵、尊重、平等的一系列措施,最終落座于一個人的成長。
"有時候有些孩子需要棒喝,有的甚至要餓其體膚,給他比較嚴厲一點的方式,但有一些孩子你用一根指頭傷他一下他都受不了,所以要用不同的方式。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更要謹慎,更要耐心,同時要靈活地運用方法。"
有一次,我?guī)Ш⒆觽內(nèi)プ霾,剛走進操場,突然隊伍中有一位同學葉迅速追趕另一位同學昌跑向操場遠處,看起來葉很生氣。一會兒,他們回來了,照常做操。我也不動聲色。等操做完。我悄悄走到葉身邊,還沒問,他就哭了。原來今天早上他把褲子穿反了,同學昌一直嘲笑他。我了解了事情的經(jīng)過,就單獨把嘲笑他的昌叫出來,悄悄提醒他:如果你換位思考一下,看看你是不是傷害了別人的自尊?昌低頭想了一下,紅著臉說是自己錯了。我趁機叫他要跟葉道歉。他點頭同意了。一場風波平息下來。
張文質先生說:"生命化教育,就是把對兒童的理解、關愛、信任、成全,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它不是僅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達和理解,它必須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
這個具體的實踐過程,往往就只是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溫暖的話語,一個關切的姿勢,一種換位的思考,一段深入人心的談話……陶行知先生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微妙的教育總是從心靈出發(fā),去開啟一段曾經(jīng)關閉的心扉,去培植一截曾經(jīng)幽暗的綠芽,去化解一些一時糾纏不清的紛爭與矛盾……
一朵百合花需要奮斗一年才能重新開花;一棵杉樹苗需要拼爭幾十年才可能長成有用的樹……一把小提琴的制作需要四十三道工序;從一塊塊泥巴變成精美的瓷器,一般說來需要經(jīng)過七十二道工序……那么,一個孩子的成長呢!一個健康健全的人的培養(yǎng)呢!一個大寫的人的養(yǎng)成呢!
慢慢地來,慢慢地教,慢慢地手把手,慢慢地陪著她背記單詞,慢慢地教他們寫作……在慢慢中,我們也在慢慢老去。時光飛躍,我們在教育教學旅程中慢慢地學會低聲下氣,學會和顏悅色,學會以自己寬廣的心胸去接納學生的缺點,并及時想辦法使之走入正常的軌道。這些微妙的教育我們漸漸地學來,也漸漸地運用。
"愛、尊嚴、鼓勵仍然是我們最后的家園。"
錢理群先生說道:"救一個算一個,喚醒一個算一個,促進一個算一個,成全一個算一個。""用你的力量去做你認為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你努力去做,做多少算多少。"
是啊,來日方長!我們走過,但不會錯過!我們錯過,但不會再錯!微妙的教育,從愛心出發(fā);微妙的教育,從細節(jié)做起;微妙的教育,從關注一個人,關注一個生命的成長作為目的地。微妙的教育,必將從緩慢的進程中沉淀出教育的芬芳!
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有感(三)
慢教育 真成長
第一次讀張文質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藝術》是2010年。在此之前,我只是零零碎碎地讀些單位推薦的需要交讀后感的書。后來讀書很多在教育界小有成就的好朋友告知我:你先要讀兩本書,李鎮(zhèn)西的《愛心與教育》,培養(yǎng)教育情懷;張文質的《教育是慢的藝術》,教會人理性對待教育。迅速買來兩本書,開啟了我的閱讀之旅。真的很神奇,毫不夸張地說,這兩本書改變了我對教育的認識,也改變了我教育的行走方式。2016年12月,敘事者共讀的一本書,正好也是張文質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藝術》。從書櫥中翻出幾年前讀過的那本書,看著書頁中圈圈畫畫的那些痕跡,倍感親切。
盡管這本書確實給我?guī)砹撕艽蟮恼嬗绊懀菚r隔這么幾年,真要說出具體的內(nèi)容,也做不到了。好書不厭百回讀,于是再次捧讀,細細咀嚼。
12月30日晚上,張文質先生在網(wǎng)上與敘事者進行線上交流,他說,這本書寫了那么多年了,看看書中所寫的內(nèi)容,比照現(xiàn)在的教育,你發(fā)現(xiàn)有什么大的變化嗎?第二次讀這本書,其實縈繞腦際的還真有這個問題。這本書收錄的是2004年到2008年張老師的一些演講稿,如今已到2016年歲末,那么多年過去了,世間的人、世間的事發(fā)生了太多太多的變化,但是教育上呢?看看張老師書中的所思所悟就一目了然了。也許我們都會感嘆:張老師描述的教育不良現(xiàn)象不就是現(xiàn)在所發(fā)生的嗎?張老師發(fā)出的深切感悟不正是我們郁結心中想傾訴而又不知道怎么表達的嗎?沒錯,也許這就是這本書過去那么多年依舊讓人念念不忘以致于成為敘事者千人共讀的書目的原因吧。雖說10多年過去了,但是正如書名"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樣,要改變教育的積弊哪會那么容易呢?然而我始終覺得,當我們擺正心態(tài),再平和地看待教育,并從改變自己開始,也許我們收獲會更多。
讀著張老師的書,品味著"教育是慢的藝術",很多往事涌上心頭。當語文老師時,看到下課時孩子們總喜歡扯著喉嚨說話,以致于教室里總顯得很嘈雜,那時要在教室里喊個人或者說說話,很難。于是我要求他們說話時做到輕聲慢語,這樣即使課間,整個教室也是安靜有序的。一次上課,一個孩子總是開小差,無論我用眼光還是用語言暗示,都沒用。于是我提高嗓音冷不丁叫了那孩子的名字,還真管用,那孩子的思緒一下子拉了回來,但是也把一些膽小的孩子嚇了一跳。平時比較有個性的小周嘟噥了一句:"老師就不用輕聲慢語嗎?"我刷地一下臉紅到了耳根!
在教育中,我們追求的往往是快速見效果,而忘記了教育是慢的藝術,甚至忽略了教師的以身作則。
其實謹記教育是慢的藝術,一定能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翻看以前的日志,一則故事讓我想起了幾年前發(fā)生在我課堂上的一件真實的事情。
新學年開始了,孩子們的"好書推介"十分精彩地進行著,前一個孩子結束后,怎么沒人了?大家都在東張西望,等待著下一個同學的上臺。還是沒有人。我問:"剛才進行到幾號了?""13號!""14號誰?快接下去!"我接著剛才同學的回答就說。說完,我才意識到,14號是朱晨遠。
這可是個特別的孩子!四年級剛接手這個班的時候,我不了解情況,請朱晨遠起來回答問題,結果他死活不肯開口。后來班中學生告訴我,一到三年級,朱晨遠從不回答問題,老師也從不去叫他。怎么會有這樣的學生呢?教了那么多年書,第一次碰到。我意識到這孩子有點問題!他并不笨,作業(yè)都能很好完成,考試成績也不算差,但是他是不合群,平時下課從來就是獨自一個人活動,也不見他跟其他同學講話。這樣不行,一定得設法幫助他。于是我一次又一次找朱晨遠談話,并且和他有了個"約定".(以前的日志中也寫過這個"約定")慢慢地,朱晨遠上課敢于回答問題了,到我辦公室的時候也能主動招呼我了。他還在自己的作文中講到了我跟他的那個約定。雖然,他仍舊沒有大多數(shù)人那么活潑,但是能有這樣的進步真的很不錯了。所以后來,我一直把他當作一個普通學生,也沒再過多關注他。
過了一個年,朱晨遠又怎么啦?我走到朱晨遠身邊,看見他的稿子寫得挺長的,書寫也很端正,于是我俯下身子輕聲對他說:"上去吧!沒關系的!"沒有任何動靜,他依然坐在課桌上?磥砦覠o法說動他,于是我讓孩子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他上講臺,還說掌聲要等朱晨遠上講臺才能結束。孩子們可真聽話,掌聲不停,可朱晨遠還是不上去。沒轍了,于是,我輕輕地扶了一把,這下,他終于拿著寫有稿子的本子站了起來,并且慢慢吞吞地走上了講臺。走上講臺的那幾步,我感覺他特別沉重。在講臺邊站定,他低下頭,就是不出聲。我提醒他:"朱晨遠,你可以照著讀了,大家都等著呢!"不領情!繼續(xù)無聲!怎么辦呢?要是以往,我的聲音早就高了八度,火氣早就升騰了起來。但是,那時候真的想起了"教育是慢的藝術",而且這是個特殊的孩子,必須特殊對待。但是這樣僵持下去總不是問題。∥异`機一動,讓朱晨遠選一個同學替他讀稿子,這下朱晨遠的眼睛略抬起了一點,他望著前面幾排同學,但目光并沒有固定在某位同學身上,也沒有開口叫某位同學。等了片刻,我知道這招還是失敗,于是我問同學們:"誰愿意幫朱晨遠來讀他寫的稿子啊!"張云漪第一個舉手,而且手舉得特別高,我想讓朱晨遠親自叫張云漪上去替他讀,但是轉念一想,恐怕朱晨遠也做不到。于是直接叫張云漪上去讀了朱晨遠的稿子。
朱晨遠的稿子寫得非常出色,也是前面所有同學中寫得最長的。張云漪讀完,下面沒有反應,我做了個鼓掌的姿勢,大家掌聲才響起來。我說:"這掌聲一是送給——""張云漪的!"大家毫不猶豫地說,"二是送給——"沒有人接話,我知道大家對于朱晨遠的行為很是不解,前面在一次次催他的時候,很多學生都已經(jīng)在議論紛紛了,上學期剛轉入的龔廣輝甚至有點打抱不平地嘟囔著:"我還第一次看見這樣的人呢!"孩子們不說,自然是我說,"這掌聲二是送給朱晨遠的。"話音還沒落,教室里又引起了不小的騷動,我做了個安靜的手勢繼續(xù)說,"雖然由于膽小,朱晨遠不敢講,但是剛才你們都聽見了,他的稿子是寫得很精彩的,而且寫得又那么長!"這時有幾個女生開始點頭了。我繼續(xù)說:"希望朱晨遠能夠大膽一些,以前幾學期你不是已經(jīng)做得很好了嗎?"說完,我朝朱晨遠看了一眼,雖然他還是不敢大膽直視大家,但是臉上膽怯的表情已經(jīng)被略微的紅暈替代了。下課后,龔廣輝在走廊上追上我,還是那句話:"毛老師,我從沒有看見過這樣的呢!"語氣之中似乎在為我抱不平。我笑了笑說:"老師也很少見到,但是他很膽小,我們都理解他吧!"龔廣輝對于我的回答似乎并不滿意,搖著頭離開了。
靜待花開也許有點難,但"教育是慢的藝術",我不斷用這句話鼓勵自己,也用這個理念在不斷踐行。
教育從來就是復雜、豐富、沉重和感人的,那么多年來,我們所看到的教育大環(huán)境改變也許不是很大,但是我們可以在好書的的引領下改變自己,讓自己獲得真正的成長。正如張老師在書中所說:"教育終究是基于生命和貫穿生命的,因而,它最終能夠以更美好的生命的方式,緩慢而堅定地證明人性勝利,證明我們內(nèi)心對自由、光明、幸福不可遏制的渴求。誰專心致志于自己的事業(yè),誰就能夠把這樣的信念堅持更久。"
作者 簡介
毛家英,敘事者望亭團隊成員,現(xiàn)任蘇州市相城區(qū)望亭中心小學校長、黨支部書記。如今,在敘事者團隊的引領下,她和學校一群年輕老師一起讀書,一起敘事,收獲頗豐。
【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有感】相關文章: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心得11-10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后感06-08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后感11-10
《教育是慢的藝術》的讀后感范文05-23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后感(9篇)06-08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后感 7篇06-08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后感 (7篇)06-08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后感3篇04-10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后感(7篇)05-15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后感(精選18篇)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