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書簡》讀后感
《信仰書簡》讀后感(一)
15行管1班 葉芳
如今的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豐沛的社會,極速發(fā)展的科技,燈紅酒綠的城市,各式各樣的娛樂生活,似乎讓我們很多人迷失自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感覺自己不缺物質,卻又感覺自己一無所有。而《信仰書簡》這本書,讓我明白正是因為我們的追求物質多于精神,才讓我們失去作為一個人需要的基本信仰,過于舒適安逸的生活也會使人迷失方向。
何謂信仰?本書給了我們很多不同的定義,總的來說,信仰不是簡單盲目的相信某種事務,信仰指對某種主張、主義、宗教或對某人、某物的信奉和尊敬,并把它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它包括理性和非理性的信仰。
每一個人都需要信仰,它就像人體的一部分,指導和約束個人的思想和行為,為人指明前進的方向,明辯是非曲直,指導個人心懷理想,哪怕前方道路渺茫,困難重重,也堅持“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實現(xiàn)人生價值;每一個民族國家也都需要信仰,信仰就是名族的心靈圖騰,理性的、科學的、崇高的信仰可以讓一個名族堅強挺立戰(zhàn)勝困難,指引名族的發(fā)展與進步。正如兩彈一勛科學家錢學森前輩,當時的他在美國擁有優(yōu)越的工作與生活,但當?shù)弥轮袊闪⒅螅活櫭绹淖钃吓c拘禁,毅然決然選擇回來報效祖國。在被拘禁失去自由的時刻,他也不忘抗爭,尋找機會回國。歷經艱辛回國后一心撲在國家航空科研工作中,絲毫不在意生活的艱苦,最終實現(xiàn)自己理想的同時給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不正體現(xiàn)了錢學森崇高的愛過主義信仰和共產主義信仰嗎?再回望書中提到的80后本科畢業(yè)生羅瑞雪,本科畢業(yè)的她選擇進山深處當官,用一個大學生稚嫩的肩膀扛起貧窮和孤獨,扛起復興村的希望,也扛起80后的信仰與追求。歷經6年的努力,大山通路了,產業(yè)發(fā)展起來了,曾經的貧困村走上了復興之路。眾所周知,抗日戰(zhàn)爭時期,我們面臨民族危機,無數(shù)革命先烈奮不顧身,視死如歸與侵略者斗爭,帶領全國人民歷經磨難,艱苦奮斗最終實現(xiàn)國家獨立和名族復興,才有如今的國富民強。是什么讓他們在如此艱苦的環(huán)境下依舊堅守理想,讓他們忍受敵人的嚴刑拷打,讓他們在黑暗之中點燃希望之火?是信仰,是對堅韌不拔、自強不息、前仆后繼的中華傳統(tǒng)精神的信仰,是對愛國主義的信仰,更是對馬克思和共產主義的偉大信仰。
然而,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我們的內心卻越來越脆弱。我們的生命和靈魂在物質條件和物質消費高速發(fā)展的催動下產生了太多的迷茫甚至高度的扭曲。消費主義的盛行是我們的肉體得到前所未有的滿足感,而生命和靈魂卻在物欲的驅動下變得狹隘、瑣碎和愚蠢。越來越多的人失去做為人所需的最基本的信仰和道德底線。當今社會各種惡性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毒奶粉、地溝油、瘦肉精、超標農藥蔬菜和水果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使大眾失去了去食品生產市場最基本的信任。幫助摔倒人本是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美德,近年來屢次發(fā)生碰瓷現(xiàn)象,使“要不要扶”成為大多數(shù)人面臨問題時的遲疑態(tài)度。最終“不要與陌生人說話”成為我們這個時代人際關系的形象描述。本書中屢次提到的“小悅悅”事件,著實讓人痛心,面對這樣一個弱小而可愛的小生命遭遇著如此慘痛的折磨,一個個都視而不見,仿佛此時此刻只剩下那掉了一地的道德與信仰!因為沒有道德信仰,才會出現(xiàn)這一系列令人痛心的事件;因為沒有生活信仰,才會有那么多年紀輕輕的生命經受不起挫折磨難,以結束生命來逃避現(xiàn)實,產生各種悲。灰驗闆]有淡泊明志的信仰,才會出現(xiàn)一大批大小貪官,以權謀私,貪污腐敗,丟失作為公職人員為人民服務的理念,損害人民的利益?偠灾,失去信仰之人,就如航行中迷失方向的帆,沒有指明方向的燈;就如脫軌的列車,無法得到控制和約束,會變得心靈無所依附,靈魂無所安頓。
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受著高等教育,更應該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質和道德素養(yǎng),必須學會明辨是非,建立和秉承科學的信仰,用我們的信仰去指導我們的生活和行動實踐。在科學信仰的正確指引下勇往直前,心懷理想,追求上進,好好珍惜有限而美好是大學生活,愿我們在未來回首大學生活時,不因虛度光陰而羞愧,不因碌碌無為而悔恨,用青春書寫不朽的篇章!
《信仰書簡》讀后感(二)
人無“信”不立
15法學3班 黃鑫杰
人類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有時候他們看待事物的價值不取決于它的實際效用,而在于它數(shù)量之多寡。所以水雖然不可或缺但因為近乎無窮而被漠視,鉆石固然沒有現(xiàn)實意義卻被人們奉若珍寶,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物以稀為貴。近年來,一個在從前像水一般被我們忽視的詞頻頻出現(xiàn)——信仰,多多少少是不是反映了它在當代的缺失呢?
尼采有一個很著名的論斷:上帝死了。自從資本主義的曙光誕生在西方以來,神的世界就逐漸被人的世界所替代,人們不再從此岸望彼岸,而是追求在現(xiàn)世的美好生活,用琳瑯滿目的商品滿足自己,信仰在現(xiàn)代似乎已經式微!缎叛鰰啞肪褪窃噲D在這靈性衰微的時代引導我們重新思考信仰的價值。
信仰是什么,古往今來無數(shù)思想家有無數(shù)種說法,每一種都有的放矢,鞭辟入里。但是今天我不打算師承古人,而是想講一點自己的想法。《信仰書簡》里提到,信任,信念和信仰是三個不同層次的東西,信任是對某個事實,或者是某種規(guī)律和看法的認同。信念不僅是認同某件事,而且有足夠的熱情去踐行它。而信仰,認同就不僅是某件事了,而是認同一種看待世界的方法,并為之全力奮斗。簡單來說,信任是認為某件事是怎樣,而信念是認為某件事該怎樣,至于信仰,則是認為這個世界應該怎樣。從語義上分析,“信”有認同,確信之意,“仰”既是一個動作也是一種狀態(tài),代表一種永恒不變的追求,康德曾說:“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內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浩瀚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則。”對于某種價值體系孜孜不倦的尋求,是我們在仰望自己心靈的“星空”。
弄清楚什么是信仰后,接下來我們要考察為什么我們需要信仰。首先,信仰為我們的心靈提供一個家園,人文主義解放了人們的肉體,將“上帝的羔羊”從清規(guī)戒律中解放出來,(325224.com)自由的去追尋美好的生活。但人們很快發(fā)現(xiàn),肉體的歡愉總是短暫的,而快樂之后的平淡相比之前會產生一種失落的空虛,只能用更多的消費,更好的商品滿足,于是人們就被永無止境的欲望所推動,徘徊在片刻的歡娛與長久的苦悶之間,不得解脫。而信仰用一種精神的追求代替了肉體的追求,像一股清泉流過一般,源源不斷的帶來清冽的水流,給精神以滋養(yǎng)。有信仰的心靈就有了歸屬地,不至于被迫在一種歡愉到另一種之間輾轉,而是能夠在平淡的日子里待在自己的信仰世界里安靜的生活。
其次,信仰為我們的人生提供指引。我喜歡把信仰比喻成黑暗中的篝火,在遠古時期,蒼蒼莽莽的黑暗森林中,一抹火光就意味著溫暖的食物,安全的集體和對抗野獸的力量。在一成不變的海面上,一座燈塔就意味著一個舒適的避風港,一個可以安穩(wěn)入眠的憩息地。我們的人生會遇到很多選擇,沒有信仰的人是走在迷宮中的,只有碰運氣走出一條路,往往浪費了許多時間。有信仰的人心中始終亮著一盞明燈,指引他們做出正確的選擇,走向幸福的未來。
最后,信仰為我們提供永不停息的動力。從本質上來說,對于信仰的追求也一種欲望,人們常說,好奇心害死貓,信仰者是理想主義者,也是現(xiàn)實主義者,他們不僅在心中描摹畫卷,也在現(xiàn)實中踐行自己的想法。法官對于正義的信仰,讓他們兢兢業(yè)業(yè),秉持公正;記者對真實的信仰,讓他們不畏強暴,敢于揭發(fā);作家對于平等的信仰,促使他們以筆為劍,嘲諷極權,反對歧視。信仰是他們的靈感,是他們的“食糧”,成為他們的支柱,幫他們實現(xiàn)自己的職業(yè)本分。
最后一個問題,我們需要怎樣的信仰?信仰作為一種意識,是我們現(xiàn)實生活的反映,費爾巴哈的考察指出,世界上無論那個民族的宗教信仰都有人的面孔,“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形形色色的物質生活構建起五彩繽紛的信仰世界,需要我們仔細甄別,審慎選擇。
邪教活動在現(xiàn)代社會顯得日益猖獗,它們或是鼓吹末日審判,煽動集體自殺,或是強調個人崇拜,斂財享樂,他們是信仰嗎?從模式上看,他們的確是信仰,但他們是信仰之樹上的毒果,誘惑著每一個路過的人,迷惑他們的心智,扭曲他們的思想,是我們所要堅決抵制的。
現(xiàn)代社會的三大主流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它們的教義大多是正面的,規(guī)勸人們睦鄰友好,與人為善,在歷史上它們也的確起到了安撫人民精神,指引人們發(fā)展的作用。但它們本質上依然是唯心的,沒有堅實的現(xiàn)實依據(jù),也沒有一套科學的方法論,導致它們在很多問題上都不能自圓其說,更糟糕的是,它們的含糊其辭與神秘主義使得它們往往被野心家利用,反而成為點燃戰(zhàn)火的導火索。中世紀的十字軍東征,近代的巴以沖突,往往有它們的影響存在。
最后是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我們之所以說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首先因為它是實證的,它不唯心,不唯上,只唯實。其次,它是經過實踐檢驗的,馬克思的許多預言都以一種略有偏差的方式實現(xiàn)了,這充分說明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正確性。最后,馬克思主義也是與時俱進的,不管是列寧在帝國主義時期對它的發(fā)展,還是毛澤東等共產黨人結合中國具體實踐的充分運用,都表明了馬克思主義在本質上是發(fā)展的,也是批判的。
通過上面一些簡短的分析,我們大概對三種不同的信仰有了一個認識。其中,邪教無論是從世界觀上還是方法論的指導都是錯誤的,刻薄些的說,它們基本上都是精神病人的囈語,我們要與它們劃清界限,保持距離。三大主流曾經發(fā)揮過很大的作用,在整體上它們也宣傳了一些正能量,但它們在方法論上往往空洞而不切實際,繁瑣的清規(guī)戒律壓抑了人們的積極性,因此逐漸在衰微。我們要做的是汲取它們有益的思想,而不是全然接受。而馬克思主義最大程度上實現(xiàn)了革命性與科學性的統(tǒng)一,它宣傳的思想是積極的,構建起它的基本原理是客觀的,因此它能最大限度的指導我們過上幸福的生活。而在當代中國,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學習信仰馬克思主義不僅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義務,自覺深入了解馬克思主義,抵制西方資本主義思潮,是我們每個人不可推卸的責任。
【《信仰書簡》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信仰書簡》有感07-25
信仰08-15
信仰的作文08-05
信仰的在場08-12
信仰優(yōu)秀作文03-27
信仰優(yōu)秀作文10-06
信仰的力量作文02-16
懷著信仰詩歌08-14
信仰的力量征文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