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長征》讀后感:不忘歷史 繼續(xù)長征
不忘歷史 繼續(xù)長征
——《長征》讀后感
《長征》講述了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故事。即使經過了漫長的歲月,依舊被世人追尋不已。數十年來,不斷有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年齡的人出現在中國工農紅軍曾經走過的這條漫長征途上。在人類物質與精神文明高速發(fā)展的今天,世人何以要忍受疲憊、勞頓和生存條件的匱乏,行走在這條蜿蜒于崇山峻嶺和急流險灘的路途上?
在地球的另一端,曾出任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布熱津斯基于1981年秋天宣布,他要來中國進行一次“沿著長征路線”的跋涉。他來了,帶著他的全家走上了1934年中國工農紅軍走過的路。當這位西方政治家走到大渡河渡口的懸崖邊時,他被這條湍急的河流和兩岸險峻的崖壁震驚了,他被3萬多中國工農紅軍在十幾萬國民黨軍的追堵中渡過這條大河的壯舉震驚了。布熱津斯基后來說:“對嶄露頭角的新中國而言,長征的意義絕不只是一部無可匹敵的英雄主義史詩,它的意義要深刻得多。它是國家統一精神的提示,它也是克服落后的必要因素!薄L征是突破了國度、階級和政治界線的人類精神的豐碑。無論是哪一個國家或民族的人,無論持有何種意識形態(tài),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給予人類的精神財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永不磨滅的信念。
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有理由讀懂中國工農紅軍所進行的長征。讀懂了長征,就會知道人類精神中的不屈與頑強是何等的偉大;就會知道生命為什么歷經苦難與艱險依然能夠擁有快樂和自信;就會知道當一個人把個體的命運和民族的命運聯系起來時,天地將會多么廣闊,生命將會何等光榮。
“九一八”事變后,中國共產黨提出停止內戰(zhàn)、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的主張,但蔣介石頑固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調100萬大軍“圍剿”紅軍和各蘇區(qū),其中以50萬兵力直逼中央蘇區(qū)。在“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領導下,1934年10月,中央蘇區(qū)第五次反“圍剿”戰(zhàn)爭失敗,紅軍被迫進行戰(zhàn)略轉移,撤離江西革命根據地,準備與二、六軍團會合,沿途突破敵人四道封鎖線,兵力損失過半。12月,黎平會議后,紅軍改變會合計劃,向貴州腹地進發(fā)。1935年1月,紅軍攻打婁山關,占領遵義城,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毛澤東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會后,紅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翻越夾金山。6月,與紅四方面軍會合,開始與張國燾的分裂主義作斗爭,左路軍走過人跡罕至的草地。隨后,紅一、三軍團和軍委縱隊繼續(xù)北上,攻克天險臘子口,翻越六盤山,到達吳起鎮(zhèn)與陜北紅軍會師,中央紅軍長征結束。
長征是歷史上罕見的遠征。它跨越了中國十五個省份,轉戰(zhàn)地域總面積比歐洲許多國家都大。長征翻越了二十多座巨型山脈,渡過了三十多條河流,走過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廣闊濕地。而更重要的是,紅軍在饑餓、寒冷、死亡的威脅下,還要與無論是武器、還是兵力都優(yōu)于自己的國民黨軍作戰(zhàn)。
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是軍事行動,是政治理想,更是人類不朽精神的鍛造。紅軍用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意志取得了長征的勝利。在長征途中表現出了對革命理想和事業(yè)無比的忠誠、堅定的信念,表現出了不怕犧牲、敢于勝利的無產階級樂觀主義精神,表現出了顧全大局、嚴守紀律、親密團結的高尚品德。這些構成了偉大的長征精神:堅忍不拔、自強不息、勇往直前。
歷史是不斷向前的,要達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著我們確定的道路不斷前進。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今天,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就是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長征永遠在路上。不論我們的事業(yè)發(fā)展到哪一步,不論我們取得了多大成就,我們都要大力弘揚偉大長征精神,在新的長征路上繼續(xù)奮勇前進。
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將正確認識歷史,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繼續(xù)把革命前輩開創(chuàng)的偉大事業(yè)推向前進,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新的長征路上續(xù)寫新的篇章、創(chuàng)造新的輝煌!
作者:戚校
【《長征》讀后感:不忘歷史 繼續(xù)長征】相關文章:
長征詩歌07-30
長征精神的作文02-03
長征教學反思04-06
語文長征教案02-10
關于長征作文06-01
長征詩詞朗誦03-27
小學語文《長征》的教案08-31
《長征》教案(精選10篇)08-31
弘揚長征精神,繼續(xù)新的長征演講稿(通用17篇)05-26
小學語文教案:長征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