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讀《活著》一書有感
讀《活著》一書有感
易中海
余華的小說大都是對于底層最悲慘的人的生活描寫,很少有直接描述精神層面的東西,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一個個麻木、呆滯,而只知道逆來順受的底層人民。他們沒有精神生活,他們保護不了自己的家人。
余華簡練的語言,淡淡的文字,撰寫出平凡的故事,卻生動地刻畫出了生活的真實,會讓人忍不住地去聯(lián)想自己的生活。讀完《活著》,有兩個畫面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一個是福貴牽著一頭買來的接近暮年的老牛在田壟上坐著眺望遠方,另一個是福貴一家那大大小小的幾座墳?zāi)埂?/p>
一個地主家的少爺福貴吃喝嫖賭,最后把家中一百多畝地也輸給了別人,窮困潦倒之際,父親死了后,而又母親生病,前去求醫(yī),半路被抓當(dāng)壯丁,再被解放軍俘虜,回到家時母親已經(jīng)過世,妻子苦苦帶大了兒女,女兒卻不幸聾啞。而悲慘生活才真正開始降臨,妻子家珍因患軟骨病干不了重活,兒子有慶因血型與縣長夫人相同為救她被抽血而死,女兒鳳霞與二喜結(jié)婚后剛生了一個兒子,鳳霞卻大出血死了,不久家珍也死了,再后,二喜在工地被水泥板夾死,鳳霞的兒子苦根因吃豆子撐死。究竟有多么悲慘能使這么多的天災(zāi)人禍降臨到一個人的身上。那一個個接連去世的人和小說的名字《活著》形成強烈的反差。生命最后,福貴看到了一頭即將被宰殺的老牛,仿佛看到了前半生的自己,不顧一切的買下了它。最后只剩一個老頭和一頭老牛,活著。
一次次好像很戲劇性又很偶然的死亡,可在當(dāng)時的時代背景下,它發(fā)生又是那么的合理和凄涼。每一個事件的發(fā)生,我們都能在腦海中能看見那些個場景,動蕩、凄慘,掙脫不開命運的無奈。沒有煽情的描述,只是敘述,甚至不知道站在什么角度去描述的,結(jié)果卻讓人震撼和悲痛。
家人一個個死去,希望一點點破滅。那么支撐福貴活下去的是什么呢?可能是信念,可能是一種意志罷了?苫钪菫榱嘶钪钪,還是為了活著以外的事物而活著?福貴屬于后者吧,因為他沒有什么了,所有的都離他而去了。他是怎樣活下來的,是怎樣承受這種一次次猝不及防的失去,又是怎樣的繼續(xù)活下去,或者不久,他也會死去了。
所有人都死了,福貴卻奇跡般的活著。是不是要告訴我們什么。(325224.com)精神、信念、希望、意志這些東西,本就是虛的,它們寄生在人身上,才造就的很多種可能。文章最后福貴在田地邊上和老牛說的話,更像是活著的一種延續(xù)。老牛應(yīng)該有很多個名字吧,鳳霞、有慶、二喜、家珍、苦根、福貴都是這頭老牛。
“往后的日子我只能一個人過了,我總想著自己日子也不長了,誰知一過又過了這么些年!@輩子想起來也是很快就過來了,過的平平常常,……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边@是主人公的話,書看完了,很壓抑,活著的意義是什么也許無所謂活著,塵世的苦難,活著的人總得承受,在命運面前,只有忍耐,忍耐孤獨,忍耐不幸,甚至是死亡!痘钪凡⒉皇且嬖V我們應(yīng)該怎樣活著,只是在陳述活著這樣一個事實。套用徐福貴夫婦對春生的話來說:活著,好好活著。我們只能等待被時間和命運遺棄,而沒有權(quán)利拋棄生命。在命運面前,也許不能不感嘆人類的無力吧。改變不了活著的事實,就改變活著的態(tài)度吧,只要活著,總有希望,態(tài)度也許至少是可以改變活著的狀態(tài),或者好,或者差。只是在生命的盡頭至少可以告訴自己,我們活過,也曾經(jīng)努力過。
余華說過:“作為一個詞語,‘活著’在我國語言里充滿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去忍受,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zé)任,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活著,就有希望,就是一種勝利。沒有比活著更簡單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難的事。只有活著,一切才有希望。只要活著,一切都會更好。
人生總是悲喜交錯,沒有純粹的喜,也沒有純粹的悲,明白了死亡必然中的偶然,懂得了死其實是另一種生,那么人就活得真實、寧靜、淡然。
【讀《活著》一書有感】相關(guān)文章:
讀《活著》有感01-02
讀活著有感04-01
讀《活著》有感(合集)09-15
讀《活著》有感(熱門)08-20
[精華]讀《活著》有感08-20
讀《活著》有感1000字07-27
讀《活著》有感15篇01-02
讀《活著》有感(精選15篇)04-17
讀《活著》有感(15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