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課題培訓心得體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小課題培訓心得體會(通用16篇)
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課題培訓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課題培訓心得體會 篇1
課題研究?太高深了。那是專家的事,是學校集體做的,對我們一個普通的老師來說,真有點望塵莫及。雖然這幾年,學校里先后做了幾個課題,自己也跟在后面,美其名曰“實驗教師”,但實際想想,自己都做過些什么呢?對什么是課題?怎么做研究的認識好像還很模糊。
上學期,教研室倡導教師做“小課題研究”,也跟著參加了兩次相關的培訓,對“小課題”有了一些淺顯的理解,自己也結合自己的實際,有模有樣的提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預習”方面的研究內容。盡管自己在日常的教學中,記著自己的“課題”,也會是不是的去做一做,潛意識中或多或少還有種“可做可不做”的想法。因此,現在看來,自己的研究從根本上講也就談不上研究了。
這學期,我們又把“小課題研究”提到了教師工作的重點,為了做好,學校組織了專題培訓,并且有上學期做的比較好的三位青年教師進行了經驗交流。年輕老師的交流,從某種程度上撞擊著我的心靈,正如陳文麗老師在交流中說“研究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張瑾老師的話也讓我心生感慨“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以往的理論培訓,讓我覺得看課題如同隔著一座山,今天同事切身的體會,讓我覺得做研究,我也能行。這次培訓,對我而言在認識中理清了這么幾個問題:
一、小課題就是我們自己想解決的教學中的實際問題
小課題具有“小、近、實、真”的.特點。其中的“小”,就是指從小事、小現象、小問題入手。“近”就是貼近教學,貼近現實!皩崱眲t是指實實在在!罢妗本褪且嫜芯、真討論、寫真文章、真實踐。從中我就明白了,平時我們做的很多工作,都很貼近小課題了。比如學生不寫作業(yè),自己想各種各樣的辦法讓學生能按時完成作業(yè);學生計算總出錯,自己就采取各種練習措施,提高學生的練習效果等等,這些實際上都能算的小課題,只要是自己真實的去做,真實的思考,解決了真實的問題,就是小課題。
二、小課題就是做我們自己想做的,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
小課題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改進自己的教學,教學中的任何實踐問題都能成為研究的對象,現在提倡的行動研究,就是我們做研究的主要方式,當然課題研究總的個案研究、經驗總結、敘事研究等,也未嘗不可。我的理解,只要我們能發(fā)現自己教學實踐中存在的不足,能深入的思考,尋找解決的途徑、策略,都可以成為自己的“課題”。當然,要做成,做的有效,我覺得關鍵自己要把它當做回事兒,時時記在心里,時時探索,時時實踐,時時思考,給自己的定位不僅僅局限在解決這個問題,還要讓自己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有所收獲,讓自己能在教育教學這個領域成長起來。
三、小課題是教師成長的途徑
看看今天交流的三位教師,參加工作時間最長的才5年多一點,短的近一年,他們能把自己從事小課題研究的收獲與大家分享,我想,他們做的時候憑借的恐怕不僅僅是熱情,更重要的是他們渴望成長的信念。和他們相比,我的意識
可能弱了些。他們在成長,我還能停止不前嗎?讓自己走出從憑“經驗教學”的慣性思維,走向“反思教學”“研究教學”的途徑。
小課題培訓,給我們指出了是一條專業(yè)成長的路。老師們,讓我們走向小課題,一起做研究吧。
今天下午我懷著自責與迷茫的心情參加了學校舉行的小課題培訓活動。在培訓會上,學校三位年輕教師首先做了典型發(fā)言,他們的小課題研究已經初步成型,其中蘊含著深刻的思考、堅強的理論依據、實實在在的教學實際,課題方案的撰寫非常正規(guī),從背景的提出,到現狀的分析,再到學生的學習實際,整個研究過程也是按步驟進行,每一步聯(lián)系緊密,整個流程非常清晰,著眼于教學中的小問題,認真分析,從中挖掘教學上的研究點,能夠睿智的去思考問題。三位老師的發(fā)言令我著實佩服,我佩服他們的那份執(zhí)著,那份熱情,那份干勁,這些我做的遠遠不夠,一種深深的自責感令我坐立不安,頓時感覺自己很渺小。記得剛開始聽到小課題這三個字的時候我就很茫然,不知道應該怎樣去開始,由于自己思想上的惰性和實際中的繁忙,在第一次小課題研究中我就沒有申報,這些都是理由,都是在為自己找借口。直到學校統(tǒng)一要求時才開始行動起來,這就比別人晚了一步。細想,作為年輕教師就應該無條件、無理由的做好每一項工作,而且要做的漂亮。學校李主任每次提到這事的時候,我不敢抬頭,不敢正視同事們,甚至感受到在會場上沒有資格坐在那里。
繼三位教師發(fā)言之后,李主任對如何撰寫小課題研究方案做了精細的解釋,向老師清晰、條理的做了說明,我認真的聽著,認真的記著,認真的思考著。曾經多想做一個有深度、會思考、會研究的教師,“小課題”無疑給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以此不斷豐富自己的頭腦,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扎實有效的做好教育教學工作。
這次培訓對每個老師來說意義重大,每個老師從思想上都經歷了對小課題從無知到有所知的過程,我也收獲頗豐。做什么事情都不甘落后,可這項工作我卻沒有做好,會后我不斷地反思著自己。一直這樣認為:只要用心,沒有什么困難;只要肯下功夫,沒有什么不行。作為一名教師,就得學會研究,有一個睿智的頭腦,因為我們的選擇不會改變。力爭做一名研究型教師是我工作上的一個信念,為了這個信念不斷努力,不斷奮進,迎頭趕上。
小課題培訓心得體會 篇2
努力探尋——有效管理盡心盡責
對教科室主任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教師參與教科研的積極性,為教師提供合適的“土壤”,成長的“空間”。
三所學校的教科室主任從不同的角度向大家介紹了自己的管理經驗。解放路小學的管理關注培訓指導,關心研究過程,關懷教師情感;索普學校把課題比作大樹,在主課題下設若干子課題,便是讓“種下的樹”長出“新枝”,讓大課題帶著小課題的老師共同進步;鎮(zhèn)江市八叉巷小圍繞乒乓特色開展小課題研究,并逐步使課題研究走向了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如果說教科室的引領給教師的成長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那么透過這扇窗戶,老師們不僅看到了外面美麗的景色,還體會到了成長的快樂。
親密接觸——研究路上且思且行
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會有艱辛的付出,課題研究也不例外;顒又欣蠋焸儼蜒芯康捏w驗和困惑與專家進行了面對面的溝通,無論是周所長對小課題如何結題的解答,趙所長對如何把教學和教科研相結合的指導,還是京口區(qū)教育局孫局長的現身說法,都讓與會的老師深受啟發(fā)。迷惘著、困惑著但又收獲著、幸福著,這大概就是小課題的魅力所在吧!品味幸!砷L路上有你有我
在小課題的學習與研究中,老師們真切地體驗到研究者的充實與自在,體會到“撥開云霧會喜見陽光”的`幸福與快樂。索普學校的范鳴老師是京口區(qū)的教育科研個人,在課題的引領下她也逐漸成為了一名數學骨干教師,她的成長的故事,讓老師們感受到了一路的困難,一路的艱辛并不可怕,因為那無奈艱辛之后便會收獲滿滿的喜悅.老師們的故事感染著所有的人,索普學校的尤昌德老師更是激動地沖上了舞臺和與會老師訴說了他在科學教學中,和學生之間發(fā)生的一則小故事,沒有過程就沒有體驗和感悟,是課題研究讓尤老師如此充滿著激情。
活動的最后鎮(zhèn)江市教科所周剛所長對活動進行了總結,他的一番話雖幽默風趣但發(fā)人深省。
因為一個共同的愛好與追求,老師們相聚在索普。課題雖小,卻點燃了大家不斷追求的熱情,交流活動時間不長,卻把老師們研究的目光引向更深更遠的地方。研究的過程是幸福的,分享這種幸福便顯得更為快樂。只要大家乘著課題研究的翅膀飛翔,那成長路上必定有你有我。
讓我們一起做研究吧
小課題培訓心得體會 篇3
20xx年5月10日至20xx年5月13日四天時間,在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參加了“浙江省教師小課題研究培訓”,在短短的四天時間里,我們聆聽了寧波市教科所副所長張立新博士、寧波市教科研先進個人紀勇老師、職業(yè)中學副校長薛礦軍以及鄞州區(qū)教科室舒家華主任等幾位教育科研專家的講座,受益匪淺。在這里,結合我所學到的、想到的,收獲的,對我們做課題有幫助的觀點與大家分享。
一、做好課題總結提升理論水平
由寧波市教科所副所長張立新博士給我們講的《選擇最佳起點——教育科研的選題與立項》專題,講座的開篇從宏觀、縱觀、微觀上分析了我們教師為什么要搞課題研究以及如何搞好課題研究。做課題的目的是教育教學,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張所長無論在理論意義、實踐意義、研究方法上、技術路線上如何論證,都給我們明確指明了研究課題的方向。
二、教育科研與教師專業(yè)成長
市職業(yè)中學副校長薛礦軍老師給我們講的《教育課題聚焦與形成》專題。我對薛礦軍老師深奧的理論,生動的課題案例及實踐研究成果所深深地震撼。明確了課題的分類,并且建議從小課題入手尋找課題研究,點明了教師教科研是教師們一生的光榮與夢想。教師做課題研究,從教育目標、教育現象和教育方法入手,把對學生進行的真實教育和教育教學工作的實踐緊密起來,選擇課題的視角:1.從自身困境中尋找問題;2.從教學情境中捕捉問題;3.從人際交流中發(fā)現問題;4.從學生生活中尋找問題。教師從自身的教學工作進行觀察、內省、反思、探究、創(chuàng)新。教育科研要邊做邊實踐,在實踐中找出問題,在實踐中解決問題,在實踐中總結,在課題的實施中服務于的本職工作,通過課題研究養(yǎng)成研究的習慣,關注自身問題的解決和經驗的提升,做課題的目的是教育教學,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從中可以看出,課題研究是一個過程,是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發(fā)展的必經之路。
三、課題研究的實施與規(guī)范
舒家華主任給我們做了《優(yōu)秀科研案例的分析》的專題,他在上課前給我們介紹了他個人的工作經歷和專業(yè)成長過程,從每一個階段的研究經驗到現在研究所的工作研究成果。接下來,舒主任從為什么研究課題開始逐個我們進行講解,選題是關鍵,要選自己關注的問題,而且真正地渴望能夠找到解決辦法的問題,不要跟風;教師要去真研究,研究要出真成果。張主任在講授過程中科學嚴謹的態(tài)度和親身經歷的感悟都讓大家佩服不已。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
對于我個人而言,還沒有做課題研究的'經驗,總覺得研究課題離我們太遠,殊不知課題研究本可以從我們身邊的活動做起,多觀察、多積累,這樣可以為我們個人的專業(yè)成長鋪平道路。要知道,艱辛的工作正等待著我們去實踐,如果我們在教育教學上能積極參與教科研的實施,學習理論,更新觀念,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我們就會成為搞教育科研的最大受益者。另外做課題研究也是提高我們自己教育理論水平,教學實踐能力的最佳途徑。努力朝著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方向前行!
我相信我們的課題研究工作在上級領導及專家的指導、幫助下,在做一名幸福的好老師的追求下,只要每位教師積極努力,認真研究,我們的課題就一定能夠按時完成!
小課題培訓心得體會 篇4
12月19日,學校領導請來了教研室李主任,我有幸聽了《怎樣進行小課題研究》的講座,聽后,讓我耳目一新。講座中首先闡述了康川學校教師課題研究的現狀。具體說來,現狀一:重申報,輕研究,F狀二:課題又大又空,F狀三:缺乏課題研究的動力,F狀四:很多教師沒有機會做課題研究。現狀五:課題研究要求過高,F狀六:課題研究的時效低。借鑒蘇霍姆林斯基一段話,他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焙茱@然,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如果教師堅持做教育教學研究的話,那么,教師的勞動就會成為一種樂趣,天天上課就不會成為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教師就會很幸福!有時我們的生活中也許就恰恰少了一點“研究”和“琢磨”的過程吧!而以往的我對于課題研究也是很迷惑,通過講座明確了進行小課題研究一般有以下五個步驟:
第一,發(fā)現問題。教師要有問題意識,這是進行研究的前提。不能跟風,選擇的課題應該越小越好更重要的是要是自己熟悉的內容,還有就需要課題一定要有價值。實際上教師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是很多的`,如一個問題的講解、后進生的轉化、某節(jié)內容的課堂教學結構設計、學生上課不專心、作業(yè)安排等等。課題的價值有賴于有效的反思。
第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進行小課題研究尋找方法其實
也就是一個借鑒的過程,就是要在充分收集資料的基礎上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一個尋找方法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這是小課題研究非常重要的一步。資料收集包括閱讀書籍、查閱歷史文獻等收集書面資料,還包括通過實地調研,訪談獲得直接研究材料,還可以通過體驗取得有關材料,并對材料進行整理歸納分析,為下一步研究做準備。
第三,解決問題。教師要先明確解決問題的主要方式和途徑,可采用案例法、觀察法、行動研究法等。應特別強調,小課題研究的核心是行動,行動是研究方案付諸于實踐的過程,是一個尋找問題解決、創(chuàng)造教育實踐新形態(tài)的過程,研究過程要充實、切實。要注意原始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做過的事情,教師要隨時記錄、反思和總結。在研究的過程中如果發(fā)現方法不能實施奏效,應該再回到第二步尋找更好的方法。要特別重視教育教學過程中一些有意義的細節(jié),注意對細節(jié)的反思與改善。
第四,解決過程總結出來。這是從實踐上升到理論的過程。一定要努力把它寫出來。這曾是我最匱乏的部分,而聽了講座后才發(fā)現其實沒有那么難,總結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可以是“教育日志”、“教育敘事”、“教育案例”更可以是“教育教學反思”。第五,把總結出來的方法應用與教育教學。就是把總結出來的方法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這是小課題研究的根本目的。這是第二次從理論到實踐。在這一過程中自己的教育教學技能有了提高,教育教學效果顯著改進。經過講座系統(tǒng)的歸納回頭看看自己,身為一線的教師,其實每時每刻都在進行一些小課題的研究工作,只是我們缺少一些搜集、整理、總結概括的過程,沒有形成一些科學的體系而已。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提高自己的科研意識,在解決教育教學中的一個一個小問題、實際問題的同時,讓自己成長為專業(yè)化、科研型的教師。
小課題培訓心得體會 篇5
首先,導語設計中,我們堅持設計原則,力爭在每節(jié)課的備課中都體現這一原則。從實踐看,學生感覺新奇,他們有興趣和老師一起進入知識探討環(huán)節(jié),并且克服了以往教學中的無所謂習慣,真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其次,結束語教研活動中,老師緊扣教學內容,或進行總結,或延展拓展,或引入下節(jié)課內容,或給學生留下想象空間?傊,學生對單調的歷史課有了重新的認識,部分學生在課后還能向老師繼續(xù)請教一下課外知識,這讓老師非常欣慰。
另外,在研究過程中,我們還發(fā)現,學生對來自于導語或結束語中的歷史事件或人物興趣較大,他們或評說,或探究,或用于其他課的學習中,或將語文中的知識用于歷史課的學習中。如此,學生們真正的學起來了。
通過這個活動,參與研究的老師們也感到了學生的變化,大家一致認為,教學比以前有意思了,學生重視了。雖說以前的教學活動中也有類似的環(huán)節(jié),可是沒有做系統(tǒng)的收集和研究,因而沒有這樣強烈感悟。當然,對老師的'個人能力、素質各方面都有提高,教學理念也有提升,也了解了更多的史學前沿動態(tài),開闊了眼界,站的角度也會更高,對教學活動有很大幫助。
最后,我們要感謝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室,西安市基礎教育科研領導小組辦公室,西安市未央區(qū)教育局教研室,以及西安市東元路學校所給予我們的幫助和支持,還要感謝閆瓃老師的指點,謝謝大家了。
小課題培訓心得體會 篇6
這個寒假,教師進修學校組織開展小課題研究,以前的我從不做教學方面的研究總是感覺沒有方向,現在參與后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教授從三個方面詳細論述了小課題研究的,從其講解中,我了解了小課題具有以下三個層面的意義:
。1)小課題研究是一項每一位教師都有能力完成的事情。它取材于教學實際,加入教師自我的思索后又應用于教學實踐的過程。從這一層面講,小課題研究是促進教師職業(yè)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2)小課題研究是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弊端困難提出的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方法,是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激發(fā)學習熱情,改善教學效果的一種良好的方式。所以從這一層面上理解,小課題研究是提高教學質量,改善教學效果的有效方法。
。3)小課題研究是教育教學成果的體現的重要形式,它的適用性、普及性較高在一定層面上有利于促進教學改革,所以說小課題研究是教育教學改革的切入點。
除了以上對小課題研究的理解,我認為在以后的小課題研究中,需要做到:
。ㄒ唬┬≌n題研究的選題體現教學中的弊端,或是為解決教學問題而生;
。ǘ┬≌n題的問題提出后需要經過查找資料、訪談或者是閱讀文獻等獲取資料的形式來得到問題解決的策略與方法;
。ㄈ┰敿氈贫ú呗曰蚍椒ǖ靡詫嵤┑牟襟E,最重要的是結合教學實際,實時體現在教學過程中;
。ㄋ模﹫猿诌\用策略與方法,并及時收集自己的實踐資料以驗證策略與方法的合理性,并可根據實際情況加以改進。
。ㄎ澹┱碣Y料并提升到理論高度,對課題研究的結論用理論加以證明。
最后,我想說的是通過這次課題培訓,使我明白了小課題研究的目標、內容和方法。使我明白了功夫在平時,注意平時資料的收集?傊,課題,讓我們有了進步、讓我們有了自信、讓我們有了成就感。
小課題培訓心得體會 篇7
寒假的第一天,閆德明教授為骨干班教師進行了《問題?課題?案例——基于行動的小課題研究》的專題講座。
聆聽了講座,使我們知道了小課題研究是指中小學教師在短時期內以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為中心,積極主動進行實踐改進的一種課題研究方式,相對于大課題研究而言,()小課題研究具有低起點、日常化、短周期、好操作、易評價等典型特征。閆老師以立項小課題為實例,在充分肯定小課題研究成果前提上,在充分提煉小課題特色和亮點基礎上,建議研究問題進一步聚焦,成果要更加具有指向性,成果展示盡量量化或者使用直觀材料。從而進一步做好小課題研究,提高教師專業(yè)化水平,形成濃郁的學習研究文化氛圍。
通過專題培訓,我們已初步了解到小課題研究的.操作模式為:聚焦質疑,確定問題;設計方案,學習研究;反思總結,解決問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研究與自己的日常教學緊密聯(lián)系,不斷進行實踐與反思。
小課題培訓心得體會 篇8
參加了小課題研究培訓活動,對我的啟發(fā)很大。是我知道了所謂小課題,指的是以教師自身教學過程中發(fā)生的具體問題為研究對象,以問題的解決為研究目標的課題。小課題的特點是切口小、范圍廣、方向明、周期短、投資少、收益高。課題追求有實用價值。即解決日常教育教學當中遇到的問題,或為教育教學中的某個現象尋找答案。這種課題的針對性、時效性都比較強。往往隨問題而來,問題解決了,課題也就結束了。
研究報告、論文不是小課題研究成果的唯一表達方式。還包括:
1、“教育日志”是教師對教育教學生活事件的定期記錄,是用語言符號和文字梳理自身的行為,記載真實的生活場景,有意識地表達自己。通過撰寫教育日志,教師可以定期回顧和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學情境,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2、“教育敘事”是以自我敘述的方式來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并通過反思來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其基本特征是研究者以敘事講故事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教育的理解和解釋,它不直接定義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規(guī)定教育應該怎么做,而是讓你從一個或多個故事中體驗到教育是什么或者教育應該怎么做。
3、“教育案例”是教育教學過程中含有問題和疑難情境在內的真實發(fā)生的典型性事件。寫作教育案例對教師有以下好處:①案例寫作為教師提供了一個記錄自己教育教學經歷的機會;②案例寫作可以促使教師更為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③案例寫作可以促進教師對自身教學行為進行反思,提升教學專業(yè)水平;④案例寫作為教師之間分享經驗、加強溝通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式。 4、“教育反思”是個體對自身教育觀念及行為的認識、監(jiān)控和調節(jié)。美國學者布魯菲爾德認為:“反思性實踐過程的核心是通過不同的視角來觀察我們是怎樣思考和工作的。”教育反思的類型很多,有專題反思與整體反思,即時反思與延時反思,課前反思、課中反思與課后反思等。
課題研究既是一種綜合性的實踐活動,也是一種特殊的學習活動。積極開展小課題研究,對于改善傳統(tǒng)教學中教與學的主客體的地位,平衡學生知識與能力、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彌補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不足,培養(yǎng)教師的研究意識和綜合能力,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小課題培訓心得體會 篇9
通過本次小課題研究,我認識到教育研究課題的選擇是教研工作的首要環(huán)節(jié),也是關鍵的一步,因為課題的選擇引導著研究方向,并制約著整個研究工作的進展及研究的價值。在這之前我一直認為我只是個普通教師,任務就是教好課,教育好學生,完成教學任務就可以了。至于教學研究,那是教育專家的事或者說是各級教研員的工作,與我的教學生活很遙遠。
但現在參加整個小課題研究后使我轉變了看法,教育教學研究就在我們日常教學工作中。我們作為普通的一線教師照樣可以寫出研究性的東西。也非常有必要參與教學教研,既可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教學方法等,也能反思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不足。
我們的研究素材可來源于日常的教學活動,例如:在我們平常的課堂上學生提出的問題就具有一定的教研價值,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也可以深思之后用文字寫下來,和同行同事交流也許會取得更好的解決辦法,在生活中更要做一名有心人,善于積累還應當及時掌握教育信息、教育動態(tài),提高從實際工作中發(fā)現科研課題的能力。
同樣,我們作為一線教師,也有義務搞課題研究,教學中發(fā)現問題,進行研究,再將研究結果、方法、價值應用與教學活動中。
在課題研究中我感悟到:
教研素材來自教學。素材來自教學,對于老師來說,素材熟悉,易于著手,而且研究之后能將成果應用于教學中。
題目要精、小。題目決定你的研究范圍,題目太大,精力有限,能力有限,課題小才能研究透徹,才能出彩。
提前做準備。每年都有課題研究項目,申請之前,可以先了解,預定選題方向、課題范圍,提前準備素材,提前做好準備。
分工協(xié)作。課題中任務較多,要將任務明確分工,讓每個組員都能參與,都能學習。靠一個人的力量,任務太多,不易進行。
材料收集積累。最后結題需要很多平時的.材料,要有意積累收集。
及時上傳資料文件。要按要求及時提交上傳各種資料文件。否則會被注銷課題。
通過一年的小課題研究,讓自己悟道很多東西,以糾正了平時教學中的一些問題,解決了一些教學中碰到的難題。
課題研究是一個長期的活動,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今后的教育教學中要更加積極參與課題申請、研究。教育教學中有許多工作要進一步的深入與完善,好多未知的任務在等著我們去完成,我們有信心,有能力,也有責任將其做得更好!
小課題培訓心得體會 篇10
忙忙碌碌一年的小課題研究工作就要結束了,在這一年的時間里我們收獲過、困惑過、欣喜過、苦惱過……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所有課題組老師在成績面前相互鼓勵,在挫折面前從不氣餒,一年的研究和實踐,使我們得到了很多。
首先,我們堅持歷史單元主題的教學原則,歷史單元主題教學就是從歷史學科的實際出發(fā),根據歷史知識的系統(tǒng)性原則,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使教學按知識系統(tǒng)進行,真正達到高效課堂的要求的主題教學。是從更為寬泛、更為廣闊的角度來重新審視與定位的歷史教學。腳踏實地的學習研究,真正的貫徹單元主題教學理論。而新課程歷史教科書的一個單元就是一個歷史階段,是這一時期歷史發(fā)展的基本線索。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可以以課程標準為依據,在研究課標、鉆研教材的基礎上,改變以往備課時只著眼于某一節(jié)課的思維模式,而從單元組織的角度出發(fā),進行單元教學的整體設計,從而將某一節(jié)課的準備納入單元教學的序列之中,從整體上構思單元學習主題的教與學,以單元主題為主線來進行教學設計。在課程上我們大膽嘗試,立足課堂。
其次,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今天,依據新教材主題教學的特點及教育教學因素進行主題單元教學設計,既符合新課程的創(chuàng)新理念,又適應了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既可以突出歷史重點和主干知識,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又可以提高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效率,符合新課程理念和教育教學的新趨勢。從教學實踐上看,學生有一種全新的感覺,他們投入很大的興趣和老師一起進入探討,并且改變了以往教學中上課不用聽看書則可以的不良學習品質,真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另外,在課題的研究過程中,我們還驚奇的發(fā)現,學生對單元主題的整合興趣非常大,他們主動進行總結,歸類,將歷史縱向聯(lián)系,達到了歷史的時序性。同時也體現了新課改的理論。
通過這個活動,課題組的老師教學態(tài)度和風貌也發(fā)生了改變,大家積極探索、學習研究,是教師的團隊意識空前加強,聽課、評課共同進步。對老師的個人教學能力、教師素養(yǎng)等各方面都有提高,新的教學理念也開始滲透,開闊了眼界,。學生對歷史課也表示出了重視了,歷史教學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新意不斷。雖說以前的教學活動中也有類似的環(huán)節(jié),可是沒有做系統(tǒng)的收集和研究,因而沒有這樣強烈感悟。當然,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們付出辛勤的汗水,收獲的不僅僅是學生的成績,還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我們得到的很多很多……。
最后,我們要感謝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室,西安市基礎教育科研領導小組辦公室,西安市未央區(qū)教育局教研室,以及西安市東元路學校所給予我們的幫助和支持,還要感謝指導老師的指點,謝謝!
小課題研究工作就要結束了,在這大半年的時間里,我腳踏實地的學習研究,在課程上我立足課堂,大膽嘗試。我收獲過、困惑過、欣喜過、苦惱過……這次小課題的研究和實踐,讓我受益匪淺,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一、了解了小課題是什么?
所謂小課題,指的是教師以教學過程中發(fā)現的具體問題為研究對象,以問題的解決為研究目標的課題。小課題研究屬于校本教研的范疇,研究的目的是解決教師個人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困惑,并總結經驗。
小課題的特點是小、近、實、真。 小就是從小事、小現象、小問題入手,以小見大;近就是貼近教學,貼近現實,不好高騖遠;實就是實實在在的關注;真就是要真研究、真討論、真實踐。
小課題研究既是一種綜合性的實踐活動,也是一種特殊的學習活動。它有利于解決實際問題,有利于積累研究經驗,有助于逐步提高科研能力。
二、自己變得勤勉了
以前自己在教學中很隨意,對學生的心里、行為不探索,現在由于要研究,要自己動腦,自己動手,把自己的所作所想、學生的進步隨時記錄下來,并能采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對學生嚴謹施教。改掉了以前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的工作態(tài)度,通過學習實踐使自己變得更充實了。現在我一有時間就把這一天當中的教學回憶一番,把值得當成經驗為自己保留的及時記錄下來,把需要改進的問題列出來,通過查閱資料等及時改進,使自己業(yè)務水平每天改變一點點、每天進步一點點。
三、自己的個人能力、素質各方面都有提高
小課題研究的目的'是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具體問題,小課題的研究首先要發(fā)現和提出問題,再學習理論,查找資料,分析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結合實際和實踐,得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這時我就必須要注意原始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做過的事情,要隨時注意記錄、反思和總結,同時我還結合自己的興趣,對自己教學經驗進行系統(tǒng)梳理和理性分析,發(fā)現自己的教育教學的亮點、成功之處,并且取他人之長出,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促進個性化發(fā)展,形成自我教育特色。這對自己的個人能力是一次極大的提升,教學理念也有提升,也開闊了眼界,站的角度也會更高,對教學活動有很大幫助。
四、學生學習能力得到培養(yǎng)
通過這次課題研究,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樂于主動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文章書籍,同時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讀書方法。這次課題研究,將讀與寫緊密地結合地一起,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摘抄好詞佳句,在文中做批注,寫出自己的感悟見解,哪怕是一句話都行,只要認真了,用心了就行。在學生讀通讀透,有所感悟和體會的基礎上,寫出自己的感悟,為“寫”做了進一步的訓練,
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通過語言激勵、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通過美文品讀、通過活動開展等手段,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找到讓學生易于接受和樂于接受的自主的去閱讀。通過閱讀開闊了學生視野,拓寬了學生的思路,為學生把讀應用到寫作中打好了基礎。
通過這個活動,老師積極探索、學習研究,對老師的個人教學能力、教師素養(yǎng)等各方面都有提高,新的教學理念也開始滲透,開闊了眼界。當然,人要活到老學到老,讓自己的知識得到更新,思維變得敏銳,生活變得充實。我們付出辛勤的汗水,收獲的不僅僅是學生的成績,還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我們得到的很多很多……
小課題培訓心得體會 篇11
近年來,我校的小課題研究的有聲有色,在學校及教科室的大力支持和倡導下,我的小課題之《一題多解與一題多變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取得了很大突破,而我也從中獲益匪淺,既加深了對數學教學方法的認識,同時也親身感受到了課題研究的意義和魅力。積極開展小課題研究并及時總結經驗進行推廣學習,不僅解決了我教學中的許多困惑,而且提升了我的數學教學成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下我主要從四個方面談一下我對課題研究的體會。
一、課題研究需要甘于寂寞、踏實工作、默默奉獻的精神。
課題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內取得成效。它是一個艱苦而又漫長的過程,特別是想要取得一點理論上的突破或者是實踐上的創(chuàng)新,都需要我們踏踏實實地埋頭苦干冥思苦想。一些老師認為搞課題研究既苦又累,很難搞出名堂,一些老師為了名利在課題研究中弄虛作假,而我認為參與課題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要甘于寂寞、淡泊名利、默默奉獻,如果心浮氣躁,急功近利,課題研究是很難有所收獲的,更難體會到精神方面的充實與情感上的滿足。
二、精心選題是課題研究的良好開端。
我認為一個好的課題一定要能幫我們解決日常教育教學當中遇到的并且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還要“近”、“小”、“實”!敖本褪琴N近教學,貼近現實,貼近學科學習背景!靶 本褪乔锌谝诵。瑥男∈,小現象,小問題入手研究,以小見大!皩崱本褪菍嵲,課題實實在在,研究實實在在,結論實實在在。
我翻閱了大量書籍資料,調查訪問了有關學生、家長,并請教了專家,經過了“困惑”——“問題”——“課題”三步曲:首先,我利用“集體教研”的時間,與本組教師交流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困惑、疑點;然后,對其進行思維加工,并提出問題,把一個小問題,轉化成一個小課題;最終我選擇了《一題多解與一題多變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這一課題、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實實在在的對它進行了多維化的設計研究。以高一新生為研究對象,以如何幫助學生克服思維狹窄性的有效方法,拓寬解題思路,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并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為主要研究問題!耙詫W生中心,以教例為載體,順學而導”建構課堂教學中“一題多解”與“一題多變”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一題多變的訓練中悟出解答數學問題的方法和規(guī)律,又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更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積極的良好情感,從而實現數學的育人目標。
三、自我管理是課研究有序、扎實進行的必要保障。
以下是我們自我管理的一些小小做法:
1、查閱大量資料文獻,并集中學習了教育學、心理學、創(chuàng)新教育和課題研究方面的理論內容,使自己更新了觀念,提高了思想認識,明確了實驗的目的、意義和操作過程。2、確定實驗研究對象,對所任教的兩個班級分實驗班和對照班。
3、每學期初根據自己的教學班級、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等,制定研究計劃,每學期課題組確定一個研究方面,我又把自己的研究內容再進行了進一步分解,每月每星期集中研究其中一點。
4、期中期末等大型考試后對實驗班和對照班進行了問卷調查,以便及時了解學生對于一題多解與一題多變的完成效果,使課題研究有的放矢。
四、善于積累、不斷反思是提升課題研究質量的關鍵
1、積累資料
課題研究開始的時候,我都會在電腦上新建一個此課題過程資料的文件夾,所有與此課題有關的電子資料都署上名稱、日期歸并到這個文件夾中,另外,我還準備一個檔案盒,存放與課題有關的紙質資料、音像資料等。我收集的各種資料包括學習資料、聽課記錄、研究記錄、訪談記錄、觀察記錄、個案研究、教學案例、教學論文、教學教案、教學日志、教育隨筆、教育敘事、課例報告、經驗總結以及學生的調查問卷、作業(yè)設計、活動資料、學生日志等。每一次參加集體或個人課題研究活動時,都認真做好研究記錄。每次對學生進行訪談后,認真分析,將訪談記錄和分析結果保留進資料盒。時時刻刻有意識地撰寫相關個案研究、教學案例、教學論文、教學教案、教學日志、教育隨筆、教育敘事、課例報告等,記錄自己研究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保留電子文擋和紙質資料,同時不忘反思,撰寫經驗總結。
2、不斷反思
“教育反思”是個體對自身教育觀念及行為的認識、監(jiān)控和調節(jié)。在我們的課題研究整個過程中,必須培植“反思”意識,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與行為,這樣才能及時發(fā)現問題,不斷自我調整、自我建構,從而使課題研究自始至終都保持活力,不偏離研究方向。我常常進行反思。當然,本學年小課題研究工作也存在不足:
1、課題組集中活動次數偏少,有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
2、不注重過程性材料的收集與積累,收集的材料單一。
3、活動過程學生材料過少,沒有學生反饋的資料。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今后需做以下改進:
1、注重過程性材料的收集,把收集整理資料貫穿始終,注重平日的積累,特別是學生資料的積累,及時反饋學生的意見,掌握學生的動態(tài)。
2、可以把平日備課組集體研討的問題積累歸納,抓出重點,提高研討的效率。
最后,我們要感謝校所給予我們的幫助和支持,謝謝!
小課題培訓心得體會 篇12
作為一名剛剛踏上工作崗位不久的年輕教師,我對課題可謂是一無所知,也覺得搞科研是很難的,是專家們做的事。特別是作為一線老師沒有能力、也沒有時間去做的。因此最開始我不知道怎么去做課題,只是依照老教師的經驗和列舉的框架收集一些材料,而具體的實施過程也只是一帶而過。通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學習,我發(fā)現其實課題研究是與我們日常工作息息相關的。通過做課題,我們可以很好的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課題研究也是把我們自己的日常工作總結、歸納成有一定理論依據的經驗,然后再指導具體的工作,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使教學更有效。
通過這一年多來對《九年制學校實驗教學器材有效性使用》課題的研究,我從中受益匪淺。它改變了我以往單純的經驗教學手段,不在束縛于單純的跑、跳、投等運動技術教學,而是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器材和場地,整合教師資源,再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身心發(fā)展特點等實際情況,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合理選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改善課堂效果,讓學生不僅喜歡體育更喜歡上體育課。
《九年制學校實驗教學器材有效性使用》這一課題,主要著眼于教學器材使用的有效性,即將學,F有的器材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不浪費,不出現器材閑置的情況。通過課題的研究,我們體育組團結合作,制訂了年級體育實驗目錄和分項目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方案,都充分體現了體育器材的利用,并且安排合理、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能夠很好的調動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
作為一名教師,參與教育科研活動,是非常必要的,它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平層次上展開教學活動,從強化日常教學中蘊涵的科研成分著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審視教學過程,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并通過教學實踐使其得到驗證與完善,從而使教學工作逐步向最優(yōu)化方向發(fā)展,同時也使自身的素質水平得到提升。”
另外做課題研究也是提高我們自己教育理論水平,教學實踐能力的最佳途徑。做課題要理論支撐,因此我們必須查閱、收集、學習大量的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資料、書籍。這樣就會有意無意地促進了我們多看書,多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學信息,從而逐漸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當我們閱讀了大量的有關教育、教學的書籍后,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教育科研實踐活動不但轉變我們的教育觀念,重要的是使我們養(yǎng)成一種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審視自己的日常工作的習慣。自覺地去改進自己的教學手段,進行反思教學。如果長期參與課題研究,一定會形成自己的獨特的教學風格。
課題研究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難,只要我們努力鉆研,虛心向前輩學習,課題研究就能得心應手,我們就能從中得到啟示。我會在今后的工作與學習中,端正態(tài)度,虛心求教,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小課題培訓心得體會 篇13
xx年10月17日下午,我們第三實驗小學小課題開題儀式在多功能廳隆重舉行,這次的開題儀式對我感觸頗深。
以往參加開題儀式,我都是以聽眾和學習者的身份去參與,或心不在焉,或走馬觀花,或淺嘗則止,似乎作為局外人,聽聽陳述者在臺上照本宣科讀一遍,再聽聽專家云里霧里的輪番點評,看看熱鬧,走走形式,就都成為過眼煙云。而這一次我是以做小課題研究者的身份參與,深入其中,自然會有新的認識,以致在腦海中難以逝去。從撰寫申請書和實施方案到開題儀式上陳述方案,一步步走來,才體會到撰寫的辛苦與陳述的責任。
剛開始做小課題的`時候,我真不知道小課題到底是怎么回事,不知道應該如何去研究,課題立項書下來后,我甚至還有些后悔。后來,聽了郭校長的小課題培訓講座后,似乎有了一點點認識,但還是不很清楚,于是我就向做過小課題的劉翠紅、梁果英老師請教,終于下決心潛心研究小課題。當我站在臺上陳述完我的小課題,聽了專家點評后,我更進一步明白了課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堅定了做小課題的信心,特別是聽了城區(qū)荊玲玲校長對我研究的小課題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后,我就想只要自己求真務實,大膽實踐,多學習別人的經驗,多聽取專家的建議,我應該可以做好小課題的研究。
通過這次開題儀式上專家的點評和任所長的中肯的批評,我認識到開展小課題研究,是今后教學改革和課程改革的新走向,因此,我作為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做一個學習型外加研究性的的新時代的人民教師。
小課題培訓心得體會 篇14
小課題研究的目的是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具體問題,小課題的研究首先要發(fā)現和提出問題,再學習理論,查找資料,分析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結合實際和實踐,得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這時我就必須要注意原始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做過的事情,要隨時注意記錄、反思和總結,對自己教學經驗進行系統(tǒng)梳理和理性分析,發(fā)現自己的教育教學的亮點、成功之處,并且取他人之長出,來彌補
自己的不足,促進個性化發(fā)展。尤其是《低年級計算錯誤類型矯正方法的研究》,所涉及的研究領域,和解決的問題很值得我借鑒和學習,在今后的教學中少走彎路。
通過聽道北小學的小課題結題報告,給我的小課題研究指明了方向,在今后的教學工作認真對待每一件工作,每一個教學細節(jié),從實際教學中抓成效。并把她們的成果借鑒到自己的教學中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小課題培訓心得體會 篇15
通過參加這次小課題研究培訓,學習了到底什么是小課題,如可開展小課題的研究等,結合自身實際,體會頗多。
一、了解到中小學教師課題研究的現狀不容樂觀
有人說,教育教學研究就是建構更為合理的教育意義和活動方式的過程(柳夕浪)。它是學校內涵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應然選擇,是深化課程改革的必要條件,還是改善教師生活的重要途徑。然而,在現實的中小學校里面,教師們往往既敬畏科研,又在敷衍科研,甚至反感科研;覺得科研很神秘,覺得科研離自己很遠,覺得做不做科研沒有什么關系,等等。具體說來,中小學教師科研或者說課題研究有如下幾種令人堪憂的現狀:
現狀一:重申報,輕研究。很多教師很重視申報課題,但不重視研究,甚至沒有研究,只是掛個名而已,沒有真正的“精力投入”。有的是有“兩頭”沒“中間”(只有申報與結題),沒有研究過程,結題的時候只是“匆忙間”整一篇文章;有的則是“有頭無尾”,不了了之。所以,很多教師從來就沒有真正體驗過自己策劃、設計、查閱文獻、收集資料、調查訪談、歸納探究、交流分享及結題展示等課題研究過程帶來的快樂。究其原因,有的是因為他們申報課題原本就不是為了研究,只是為了職稱評審或者應付任務,而非為了改進自己的教學實踐;有的是因為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和精力進行課題研究。
現狀二:課題又大又空。教師課題“假、大、空”的現象比較嚴重,與教師自己的工作實際聯(lián)系不緊密,或者根本就沒有什么聯(lián)系,尤其缺乏對教育教學細小環(huán)節(jié)的研究;課題往往也是“拿來主義”,而不是自己的“問題”,其結果只能是“無病呻吟”,毫無意義。
現狀三:缺乏課題研究的動力。有些教師缺乏問題意識,沒有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緊迫感;有些教師出現“職業(yè)倦怠”,缺乏專業(yè)發(fā)展的積極性,缺乏課題研究的內驅力;有些教師則缺乏課題研究的興趣,沒有嘗過科研能夠改進教學、發(fā)展自我及提升生活質量的甜頭;還有些教師則缺乏與他人分享教育智慧的愿望和胸懷。
現狀四:很多教師沒有機會做課題研究。這一點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由于過分強調統(tǒng)一“規(guī)劃”課題,過分強調“集體”研究,所以,課題研究變成只是少數人的事情,變成學校領導和部分骨干的“專利”。于是,一部分人始終擁有著話語的“霸權”,而更多的人則長期“被壓迫”著、被“邊緣化”。事實上,個別化的課題研究,才是人人平等參與的,才是深刻的、有實效的和可行的。
現狀五:課題研究要求過高。由于過分強調理論提升,過分強調課題研究過程的科學、規(guī)范,很多教師缺乏教科研能力,又得不到適時的、有力的指導,所以對課題研究常常有一種“自我無力感”,覺得課題研究有點“高不可攀”,望而生畏。
現狀六:課題研究的時效低。前面幾種情況必然會導致一種結果,那就是課題研究的“成果”不能及時轉化為“教育生產力”,課題研究不能實時、有效地解決教育教學實踐中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沒有發(fā)展到能引起自我轉變的層次,這往往會帶來一種“惡性循環(huán)”。
簡而言之,現在的中小學教師課題研究大都是“假、大、空、高、難、遠”。那么,我們應該從事什么樣的課題研究呢?
但首先要明確到底什么是“小課題研究”呢?
二、學習了什么是小課題研究,如何選題及如何開展小課題研究
1、 小課題的定義
小課題研究是校本科研的一種形式,指的是以中小學一線教育工作者為主體、以教育教學過程中發(fā)生的具體問題為研究對象、以問題的解決為研究目標的課題研究。
小課題研究是教師基于職場實際,以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具體問題為任務,對自身的工作進行自我觀察、內省、反思、探究與行為跟進的一種研究方式。
我們給它這樣定義:作為教育活動“當事人”、“實踐者”的教師,自覺針對自身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某些問題、話題,進行持久關注,不斷反思追問,積極進行改進實踐的研究性教育行為。
通俗地說,是以教師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為課題,運用教育科研方法,由教師個人或不多的幾個人合作,在不長的時間內共同研究,取得結果,其研究結果直接被應用于參與研究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工作中去,并取得實效的教育科學研究。
有專家認為這類課題無須審批立項,是教師自發(fā)進行、自我負責的“常態(tài)化”研究行為。它提倡一種“教學即研究,教師即研究者,成果即成長”的理念。
確實,“小課題”從本質來說是一種個人研究行為,由教師個人承擔,研究主體同時也是責任主體,也是利益主體。
2、小課題的特點
一是問題小,研究微觀問題。教育問題、教學問題和學生發(fā)展問題;
二是過程活,過程周期短且靈活。
三是成果多,成果形式多樣。
3、如何選題
了解了“小課題”的特點,該怎樣選題呢?
前面我們已經說過“小課題研究”的課題是來源于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是從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困惑、困難轉化而來的。首先教師要善于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發(fā)現問題,在教育、教學中有問題意識。例如在教學中我們發(fā)現有的學生學習差,有的類型的題就是不會做,有的概念就是不理解,這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他為什么不會做?為什么不理解?有了這個問題我們就可以作為一個課題去研究,這就形成了一個教師個人課題,這個課題的研究結果可以立即用于在教學中去改變這些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這個課題不大,研究的對象就是那幾個學生,通過調查會很快獲得結果,再對結果進行分析就會找到差的原因和解決的辦法,把這些辦法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就會收到成效。研究的時間短,研究結果會很快在實踐中應用,這就是“小課題研究”。教師要學會如何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發(fā)現問題,要有問題意識,并且要能把問題轉化為可以研究的課題。
當然在具體操作時,還要注意下列要求:
、僬n題的選擇應具體、實在,研究范圍宜小一些,適合教師個人(或同備課組的兩到三人)開展研究。 ②加強選題對教育教學實踐指導的針對性,選擇自己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需要解決又力所能及的問題進行研究。
、鄢浞挚紤]選題的主客觀條件,注意選擇自己有較多經驗積累,或自己在某些方面有一些成果而研究尚不深入的問題進行研究。
、苷n題名稱的表述準確,注意使用科學概念和規(guī)范用語,不要使用夸張等修辭手法。
、菡n題選題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突出具體研究內容的特點,可以是將一種理論、一個觀點應用到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可以借鑒他人的成果,結合自己的教學加以改進;也可以運用新的方法、新的視角,去探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途徑。
4、小課題研究的.過程
。1)問題階段要明確發(fā)現“有哪些實踐問題需要解決”;
(2)設計階段要回答“應該怎樣解決所面臨的問題”,即提出解決方案,明確采取什么行動措施將得到什么效果;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3)行動階段要保證“是否按解決方案采取了有效的行動措施”;采用措施去解決問題)
(4)評價階段要分析總結“所采取的行動措施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解決問題的情形及還有什么問題”等。然后,根據評價的結果開展下一步研究。
5、注重在研究過程中積累資料:
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和步驟都要積累相關的過程材料,通過方案、計劃、總結、教育敘事、案例、課例、研究日志、學習筆記、資料摘記、隨筆和相關學生作品等多種形式翔實地記錄研究過程。這些記錄過程的資料也是撰寫課題研究報告的依據和展現課題成果的主要內容。
6、如何通過研究日志積累資料
研究日志是研究者圍繞著研究問題或針對某個主題對所發(fā)生的事件(行)與思考(思)進行的定期記
錄。
研究日志一般要定期進行(如每天的某個時間),但為了防止遺忘,可以及時地寫下備忘錄。 ? 研究日志的內容可分為描述性記錄和解釋性記錄兩個方面
描述性記錄包括對研究活動的說明,教育事件的描述等。描述性記錄要注重精確性和關注細節(jié)
7、解釋性記錄
解釋性記錄指的是個人的感受、解釋、思考、推測、對事件的解說、對研究問題的反思等。 ? 解釋性記錄不能單獨構成研究日志,它要依附于事件的發(fā)生與發(fā)展。
解釋性記錄的內容可分為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你對事件原因的看法,
第二個方面是你對你的行動及其結果的分析,
第三個是對下一步怎樣做的想法。
上述方面也就是教育敘事中反思的內容
8、常用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行動研究的方式,同時,選擇案例研究、個案研究、調查研究、敘事研究、文獻研究等適合教師開展的方法開展研究。由于所取樣本小,其結果一般不用數量統(tǒng)計處理,只作定性的分析、比較。
這里有一個問題想提醒老師們注意一下,就是小課題研究過程中要不要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教師在進行小課題研究中的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因為這種學習可以提高我們的認識水平,幫助我們能在理論的高度分析研究的結果,使我們的認識更加深入,這樣我們在應用研究結果時會更切合實際,收到更好的成效。同時在研究中也要學習一些教育科研方法,并在自己的研究中去應用。特別是一些調查的方式、方法,例如,怎樣編制問卷,怎樣與學生談話和通過談話達到對學生的了解,在這些方面都是有一定技巧的,弄不好了解的情況就會不真實,這樣一來,研究得出的結果就不會真實,研究就沒有意義了。
9、小課題的研究結果的陳述方式:
。ㄐ。┱n題研究的成果表現形式
中小學課題研究的成果主要是學生和教師的成長和發(fā)展,這個成果可以用多種形式來表述,如課
題研究報告、教育敘事、教育案例、教學課例以及學生和教師的作品和反映研究過程的各種資料。(見《關于小課題研究的幾個問題》)
要注重中小學教育科研課題成果表現形式的特殊性!堕L春市“十一五”教育科研成果集》采取了由“課題的提出與界定”、“研究過程與實施策略”、“研究成效”三部分構成的課題研究報告的形式,這并沒有充分展示出這些課題成果的全貌,可以通過附錄等形式來展示。
可以是報告式,也可以是敘事式。
報告式的研究結果就是研究報告。它包括以下幾個內容:題目;研究目的;研究對象(樣本選取);研究過程(簡述);研究結果的分析;結果在教育、教學實際中應用的情況介紹。
敘事式的研究結果有兩種,一種是敘事研究,另一種是個案研究。它們都是敘述式的,其主要結構如下:
題目——題目要簡潔,要點明主題;
引子——說明研究的起因;
背景——說明事情的背景;
事件——說明事件的經過或調查了解的結果;
結果的分析和反思——包括如何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改進和應用。
三、反思自身存在問題及改進方向
從這次培訓中我看到了自己的課題存在的大量問題,主要表現在:
1.課題的選題可行性有些欠缺,周局長和謝老師講到選題不要求大,只求能真真正正的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就行,研究的切入點要小,從小問題入手,研究過程要真實。
2.研究方法不夠具體。就目前而言,我僅用了個案法,沒有充分利用各種研究方法,特別是直觀、形象的問卷調查法和圖表法匯總等。
3.閱讀的書籍不多不廣。課題研究要看很多理論知識或資料,特別是在課題選題之前,這是必不可少的。
4.反思不夠。遇到問題要及時不斷地進行反思。在研究過程中忠實記錄下自己的做法。
對于這次課題培訓,我感慨萬分,真是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聽了講解才知道自己的浮淺。我要借這次培訓的機會,提高自己進行課題研究的能力,重新審視自己的課題,使自己成為一名具有研究精神的教師。
小課題培訓心得體會 篇16
4月26日下午有幸請到了教科所胡遠明主任,胡主任作了一場題為《課堂教學與小課題研究》的報告。讓我著實受益匪淺。胡主任立足課堂教學,引導老師發(fā)現課堂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提出問題生成課堂,讓我們感覺到豁然開朗。原來我們從來沒有離開過課題,我們的日常教學中也從來不缺少科研,我們缺乏的只是發(fā)現科研的“眼睛”。
我們每天都在面對這學生,上著一節(jié)又一節(jié)的課,思考著一個又一個的問題。然后我們開始嘗試去解決這些問題,如果取得了效果,那么我們得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若方法差強人意,那么我們排除了一種解決問題的可能。那么這就是在做課題!
課題是什么?從我們開始上學就知道這是“大家”做的事情,距離我們很遠很遠;上班后,作為一名普通的老師好像科研依舊高不可攀,F在發(fā)現,原來我們一直在發(fā)現問題,只不過沒有將問題轉化為課題;我們一直在解決問題,只不過沒有將過程梳理清楚;我們獲得了成果的經驗,只不過沒有把這些有效的'經驗提煉出來。
怎么做課題?發(fā)現問題,去思考問題,猜想解決問題的辦法,將“疑問句”轉化為“陳述句”;按照自己的設想,去提出解決問題的路徑,借鑒他人的成果,站在巨人肩上,然后一步步的去實踐;最后形成成功的經驗或者失敗的教訓,但這個終歸是屬于我們自己的成果。
【小課題培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小課題研究培訓心得體會02-21
小課題培訓研究心得02-21
小課題研究培訓心得03-14
小課題研究培訓心得07-28
小課題研究培訓心得范文12-08
小課題研究心得體會04-21
小課題研究心得體會08-23
課題培訓心得體會08-19
課題培訓心得體會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