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差等生牛頓讀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差等生牛頓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差等生牛頓讀后感1
《飛鳥集》是泰戈爾的代表作。時至今日,再去讀它,仍然能夠感受到作者流露出的豐富感情和深邃哲理。《飛鳥集》并不長,全篇只有325段,多是短小精悍的格言式詩歌,很適合細細品味。
開篇第一段,就點明了“飛鳥”集的命名理由。表面上看,泰戈爾運用了“飛鳥”和“黃葉”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象,表達了對夏天的向往和對秋天的厭倦。但進一步思考能夠發(fā)現(xiàn),這種動靜結合、揚抑結合的'寫作手法實質上表現(xiàn)了詩人對自由自在的“飛鳥”充滿歡喜,對孤寂落寞的“黃葉”心存悲傷。夏天象征著自由和希望,秋天代表著壓迫和陰郁。寥寥數(shù)語,就能形成一幅較為立體的畫面。這種“對比”的寫作手法還有很多。比如“鳥兒愿為一朵云。云兒愿為一只鳥”,就同樣選擇了一動一靜兩種意象進行對比。通過意象之間的對比,清晰地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渴望融入自然,向往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在西方工業(yè)時代顯現(xiàn)出旺盛發(fā)展活力的時代,泰戈爾卻選擇了一種追尋自然的反“潮流”傾向,能夠稱得上是反思科學、反思現(xiàn)代化的先驅人物。
在第130段和243段,泰戈爾兩次談及“真理”和“錯誤”。從字里行間能夠感受到,作者對當時過分壓抑的社會環(huán)境并不滿意,認為其束縛了思維,阻礙了社會發(fā)展。那種害怕犯錯的價值取向實質上是一種保守主義傾向。真理和錯誤本身就是相對的,不能因為遇到錯誤,就停止對真理的追尋。尋求真理本身就是試錯的過程,錯誤與真理或許真的只有一步之遙。由此,能夠感受到在價值取向上,泰戈爾同樣表現(xiàn)出一種開放包容的自由主義立場。這樣的實例在《飛鳥集》中還有很多,多是利用自然意象、象征手法闡釋作者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能夠在靜謐之時,品讀幾行小詩,也實屬一件幸事。
差等生牛頓讀后感2
讀完了這本書后,我有很多的收獲。牛頓是一個先天不足的遺腹子,他生下來頭重腳輕。而且不喜歡在學校學習,但是他一回家,就變得生機勃勃,又鋸桌子又鋸椅子,變得可開心了。雖然她不喜歡在學校學習,但是他發(fā)明了日晷鐘,水鐘……
正是因為他的廢寢忘食的研究,這才取得了一個一個的偉大的成就。他曾經很多時候不吃飯不睡覺,時時刻刻的在做著研究,有一次,把懷表當作雞蛋煮了,這都是因為他一門心思的研究學問而出現(xiàn)的笑話,可見他是多么投入自己的研究!
我讀完這一本書后,覺得牛頓是一個很偉大的科學巨人。我對他很敬佩,如果沒有他,就不會有我們所有的一切,牛頓也是研究天文方面的專家,曾經天文學家哈雷幫助他出版了一本書,這本書是非常重要的天文和物理方面的`內容。一出版就轟動了全世界,所有人都爭先恐后的買,很快就賣完了。我覺得牛頓是一個很著名的人物。我們要像他學習堅持不懈地精神和專心致志的學習作風。
差等生牛頓讀后感3
今天,我讀了《差等生牛頓》先天不足的遺腹子這一篇。
1624年12月25日是圣誕節(jié),這天的天氣格外寒冷,深夜,在英國的烏爾索普小村莊誕生了一個男孩子,他就是牛頓。
牛頓的父親是一位農民,母親名叫漢娜,牛頓的父親結婚不久就去世了,去世時才37歲。父親去世兩個月后,牛頓才出生。她是一個早產兒,還不到1.5千克重,因為虛弱,用圍巾把他的脖子包起來,才能讓他的.頭支起來。
接生的兩個女人說這個孩子活下來的希望真是太小了。后來,牛頓在上大學的時候,承認自己在小時候,有一段時間自己總是很自卑,缺乏自信。
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先天不足不可怕,生活貧困也沒有什么,只要自己努力,刻苦學習,對自己充滿信心,就能克服一切困難,達到成功。
【差等生牛頓讀后感】相關文章:
(浙教版)《牛頓》08-16
牛頓讀后感08-20
牛頓的讀后感09-09
牛頓讀后感09-21
《牛頓》讀后感01-16
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08-17
牛頓第二定律08-17
《牛頓傳記》讀后感05-15
《牛頓傳》讀后感05-23
牛頓的故事讀后感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