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幾瓶牛奶》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有幾瓶牛奶》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幾瓶牛奶》教學反思1
《數學課程標準》的目標中指出:使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從這一理念和目標出發(fā),我設計了“9加幾”這節(jié)課,目的在于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探索9加幾的計算方法,在探索中初步理解“湊十”的計算思路,能正確進行口算;使學生經歷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培養(yǎng)初步的觀察、分析和比較能力,逐步學會有條理的思考和表達;同時使學生在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逐步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小學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創(chuàng)設了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上課一開始,我借助幾個復習題,讓學生初步感受用10來計算會很方便,為后邊理解“湊十法”埋下伏筆。接著出示了小朋友喜愛的動物圖片,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通過故事情境的導入,誘發(fā)孩子們主動地發(fā)現問題并提出問題,積極地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獨立自主地借助學具探索多種算法,讓他們在具體的情境中始終精神飽滿地參與教學活動。
本節(jié)課的整個教學過程,基本上是以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模式來進行的,這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作為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我不僅讓孩子們在這個自主學習的活動中不斷充分、主動、積極地表現自我,同時也注意用積極的語言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讓他們獲得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以幫助孩子們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但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也有許多細節(jié)處理的還不夠好。比如:出示動物圖片時,語言不夠生動,沒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對一些教具的利用不夠到位,如情境中的牛奶瓶等;同時課堂的組織能力還有待加強。
《有幾瓶牛奶》教學反思2
《有幾瓶牛奶》,這一課的教學重點是滲透轉化思想,應用“湊十法”,正確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教學關鍵在于啟發(fā)學生將9加幾轉化為10加幾,“湊十法”的思考過程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
因此我設計了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1、談話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
在學習這節(jié)課前,學生已學習掌握了11~20各數及10加幾、減幾。學生對得數是10以內的加減法已有了一定基礎。在此基礎上,我以孩子的生活實際導入,既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也為后面湊十法奠定了基礎。
2、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索的過程
本節(jié)課圍繞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教學過程,我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擺小棒、計數器等學具直觀地幫助學生尋求解決辦法,形成感性認識后,逐步抽象出9加幾的計算方法。新的課程標準和新的教材倡導方法多樣化,目的是發(fā)散學生思維,讓學生從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方法去嘗試解決問題,我在設計時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計算,并在小組內交流,目的是讓學生先自己優(yōu)化。
不足之處:
1、應開拓學生的思維
在本節(jié)課教學中要體現算法的多樣化,算法多樣化是課堂標準中的一個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鼓勵學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不是指讓學生掌握多種方法。實際教學中學生們只感知了湊十的方法,學會了9加幾的`計算,在教學中,我還應該放手讓學生說,開拓學生的思維,只要學生說得出來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2、教學環(huán)節(jié)時間的分配
課堂上學生自主探究交流“9加5”的多種解法時,時間用得過多,導致后面比較倉促,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多加注意。
課的準備過程是自己提高的過程,講課后的反思是提高中的提高。正是在反思中體會的這些不足,讓我進步,學習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有幾瓶牛奶》教學反思3
1、 本節(jié)課是在觀察和合作的基礎上,理解“湊十法”,學會9加幾進位加法。在說、擺、放的活動中,理解進位的'道理。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保護并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愿望和興趣,多加鼓勵。
2、 培養(yǎng)學生小組合作能力。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實驗、思考、交流等活動完成學習任務,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差異性,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獨立性。
3、 算法多樣化是《數學課程標準》中的一個重要思想,教師在教學中應尊重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探索不同的方位。同時在活動中滲透轉化思想。
《有幾瓶牛奶》教學反思4
一、教材的解讀
“9加幾”的內容,是進位加法的起始課,也是后續(xù)學習的基礎。所以,在本節(jié)內容中,教材中安排了比較多的篇幅,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探索出計算的方法和“湊十”的策略,為形成必要的計算技能打下基礎。
教材這樣呈現:
1.出示兩個盒子分別裝有9瓶牛奶和5瓶牛奶的情境,接著圍繞“一共有幾瓶牛奶”的問題展開討論。
2.通過擺小棒得出三種方法,方法一:數出來的,9根接著往下數,10,11,12,13,14,一共有14瓶牛奶。方法二:從5根小棒里拿出1根和 9放在一起,再加上剩下的4根就是14根。方法三:從9根小棒里拿出5根和5放在一起,再加上剩下的4根就是14根。
3.通過撥或觀察計數器并說一說,借助對“10個一是1個十”的認識,進一步理解進位的道理“滿十進一”。
4.通過讀圖,動手圈一圈,先把10個圈在一起,再算出結果,進一步體會在9加幾的計算中,“湊十”的策略和計算的全部過程。
解讀:
1.“9加幾”是進位加法的起始課,正如校長常說的,小學階段的學生的計算內容只有兩個方面, 20以內的加減法和表內乘法(也就是乘法口訣表的熟記),所以如果學生能知道9加幾是怎么算的,那么后面的8加幾、7加幾、6、5加幾的都很容易掌握了。
2.為什么要教學生“湊十法”,目的是把9加幾轉化成我們前面學過的10加幾就是十幾,方法很重要,這樣處理是把新知轉化成舊知,學生容易接受。教師重點引導學生說出“湊十”的過程,讓多個學生說,如學生說不出來,出示課件的`示范,再引導學生說。適時拋出疑問:①為什么要從5里拿出1和9放在一起,怎么不拿出2,拿出3呢?②為什么要從9里拿出5和5放在一起,怎么不拿出6,拿出7呢?
3.計算方法不同,也就是策略不同,但是算理是一樣的,滿十進一,9加 1湊成十,再加上剩下的幾就是十幾。
4.直觀逐步過渡到抽象,由擺小棒、撥計數器到圈一圈就是一個發(fā)展的順序,這個順序不能亂,也不能太著急。
二、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預設
(一)回顧舊知,體會“10”。設計得數是10的加法和10加幾就是十幾的兩種練習題,進一步體會“10”,為學生的數學思考找到了生活經驗的支撐,尊重以學生的原有認知和生活經驗出發(fā),為本課時9加幾的計算方法——“湊十法”做好鋪墊,同時把數學中的10與生活中的10建立聯系,體會方便、簡便。
。ǘ﹦(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設計意圖:借助情境圖,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達到課標中提出的“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和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并嘗試解決”的第一學段的目標。
。ㄈ﹦邮植僮,理解算理。設計意圖:分三個層次掌握算法并滲透數形結合思想:1.重視借助對小棒的直觀操作活動,幫助學生理解進位加法的計算道理,重點放在通過擺小棒引導學生理解并掌握“湊十法”的兩種方法(拆小數和拆大數),這是重要環(huán)節(jié)。2.直觀演示計數器的計算過程,理解10個一就是一個10的滿十進一的道理。3.通過圈一圈建立9加幾的數學模型——湊十。
。ㄋ模┱n堂回顧,總結收獲。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回顧,梳現出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多種方法。了解學生是否掌握了算法,逐步從直觀過渡到算式,明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ㄎ澹╈`活應用,鞏固提升。設計意圖:知識的鞏固必須通過不斷的練習而得,因此引導學生理解圈一圈的目的并鞏固9加幾進位加法的計算過程。
。┎贾米鳂I(yè),強化算法。設計意圖:布置與課時相關的練習作業(yè),是一種練習的鞏固,想通過一定量的練習讓學生掌握并鞏固9加幾的計算方法。
三、實際教后的反思
1.作為起始課,我認為本節(jié)課還是比較成功的。擺小棒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明確怎么擺,課堂有秩序,不亂哄哄的。課堂中注重方法的引導,練習滲透進去。當學生在課堂中預設的問題回答不上來時,教師適當地進行引導。教學環(huán)節(jié)很清晰,特別擺小棒,學生不會說,老師示范說,課件示范說,但不要要求學生按規(guī)定的語言,學生理解為什么要拆小數,為什么要轉化與10加幾,能用自己的語言組織就可以了。
2.學生能借助擺小棒說出湊十的過程,且算理理解比較透徹。并且在總結時學生懂得湊十法的目的是要把9加幾變成10加幾,而10加幾就是十幾,這樣計算就得容易了。
3.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語言比較少,這也是今后要在實際教學中不斷學習與積累的。
4.時間上的安排還是沒能上完所有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課堂上學生自主探究交流“9加5”的多種解法時,時間用得過多,導致后面比較倉促,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多加注意。如預設的練習題是P80第1題和第4題。
5.撥計數器的環(huán)節(jié)太快了,要尊重教材,撥計數器如教材中的圖,不要變成地上的五個珠子。湊十法中的拆小數和拆大數的優(yōu)劣要講但注意度,不宜講太多。尤其是拆大數教材中的設計意圖是尊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如一雙手兩個5等。
《有幾瓶牛奶》教學反思5
《數學課程標準》的目標中指出:使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從這一理念和目標出發(fā),我設計了“9加幾”這節(jié)課,目的在于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探索9加幾的計算方法,在探索中初步理解“湊十”的計算思路,能正確進行口算;使學生經歷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培養(yǎng)初步的觀察、分析和比較能力,逐步學會有條理的思考和表達;同時使學生在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逐步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小學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創(chuàng)設了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上課一開始,我借助幾個復習題,讓學生初步感受用10來計算會很方便,為后邊理解“湊十法”埋下伏筆。通過故事情境的導入,誘發(fā)孩子們主動地發(fā)現問題并提出問題,積極地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獨立自主地借助學具探索多種算法,讓他們在具體的情境中始終精神飽滿地參與教學活動。
本節(jié)課的整個教學過程,基本上是以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模式來進行的,這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實踐與效果進行回憶對比后,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值得探索與反思:
1、 體現問題性
問題是開啟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是生長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識的種子。所以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是至關重要的。課的開始,我出示一盒有9瓶牛奶,一盒有5瓶牛奶的圖,請學生提出問題,接著用自制的教具“牛奶盒子”來解決問題,這種探討問題的資源來源于學生,縮短了數學與學生生活之間的距離,學生樂于去探索。
2、 體現體驗性
本節(jié)課通過學生動手擺一擺,圈一圈,撥一撥,是學生體驗到9+5的知識形成過程,通過學生自己獨立思考,使所學知識記得深,記得牢。
3、 體現算法多樣性
算法多樣性是課標中的一個重要思想,鼓勵學生學習算法多樣性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尊重學生獨立思想;
2、學生表達多樣化;
3、解題方法多樣。
但不是讓學生掌握多種解題方法。本節(jié)課中,我尊重學生自己的方法,鼓勵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解題。
通過這節(jié)課,至少給了我兩點啟發(fā):
1、“備教材”更應該“備學生”,傳統(tǒng)的備課往往是首先考慮教師怎么教,而不是首先考慮學生怎么學,教師關注的焦點往往是學科本身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關注更多的是如何向學生傳授這些知識和技能,這樣精力都放在了研究教材上,而忽視了“備學生”。反思本例,目前,許多幼兒園都在教學加減法,很多孩子對20以內的加減法已達到了一定的熟練程度,所以他們能準確的說出9+5的結果,但是還沒有掌握系統(tǒng)的方法,所以本節(jié)課重點是讓學生們體驗“湊十法”,感受湊十法的簡便性,為以后的8加幾和7加幾的學習奠定基礎。本節(jié)課的設計就是針對學生的經驗,在備課時,是先找到幾名學生,先提出自己的幾個問題,看學生的反饋,再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調整所設計的問題,這樣通過一遍又一遍的.摸索,精心設計了學生聽得懂的核心問題,預設了學生的回答。
2、一年級的教學,教學常規(guī)很重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很重要。一節(jié)課一定要引起孩子的興趣,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這樣的課堂才會是高效的課堂。在課堂上應該積極的去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們主動參與進來,主動地去探索、學習。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有許多細節(jié)處理的還不夠好。比如:出示圖片時,語言不夠生動,沒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對知識講解和引導不夠到位,如學生撥計數器時遇到了很大的問題;課堂的組織能力還有待加強;對學生的評價語言比較匱乏。但是最大的不足就是對知識對這節(jié)課的真正意義還沒有完全領悟,知識停留在很淺顯的認識水平上。
《有幾瓶牛奶》教學反思6
本節(jié)課通過解決“有幾瓶牛奶”這個問題,讓學生學會“9+?”的進位加法,初步體會算法的多樣化,并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學完畢,總結整理認為以下幾點值得探索和反思:
1、今年一年級的部分學生對于20以內的進位加法計算有一定的基礎,但對算理并不了解,為了克服這一現象,我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省時、效果好。
2、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我為了保護并激發(fā)其學習愿望和興趣,學生回答得是否正確,語言是否完整,我都延緩評價,并且多鼓勵。
3、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擺學具來直觀地幫助學生尋求解決辦法,形成感性認識后逐步抽象出9加幾的計算方法。鼓勵學生算法多樣化,不強化計算方法的說理訓練。尊重學生自己的方法,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問題。本節(jié)課學生想出了不多的解決方法,創(chuàng)新的火花在課堂中自然而然的.迸發(fā)出來。
4、我合理安排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在解決教學重點、難點的環(huán)節(jié)上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研究、探討、交流、體會。本節(jié)課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具體情況對教學內容做了適當調節(jié),對突破難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5、學生在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只可組織、引導、參與學生的活動,但不可以直接告訴結果。要相信學生,讓他們自己去在體驗中發(fā)現并總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里時間問題是我們共同面對的難題,怎么樣做到即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又完整的完成教學任務,期待大家共同的探討。
《有幾瓶牛奶》教學反思7
可幕教學點到我校對新教師進行了素質了解和常規(guī)的檢查。我的授課內容是《有幾瓶牛奶》,這一課的教學重點是滲透轉化思想,應用“湊十法”,正確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教學關鍵在于啟發(fā)學生將9加幾轉化為10加幾,“湊十法”的思考過程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因此我設計了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1、游戲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
在學習這節(jié)課前,學生已學習掌握了11~20各數及10加幾、減幾。學生對得數是10以內的加減法已有了一定基礎。在此基礎上,我用拍十的游戲導入,既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也為后面湊十法奠定了基礎。
2、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索的過程
本節(jié)課圍繞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教學過程,我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擺小棒、圓片等學具直觀地幫助學生尋求解決辦法,形成感性認識后,逐步抽象出9加幾的計算方法。新的課程標準和新的教材倡導方法多樣化,目的是發(fā)散學生思維,讓學生從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方法去嘗試解決問題,我在設計時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計算,并在小組內交流,目的是讓學生先自己優(yōu)化。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自己收獲了許多,也認識到備課當中以及實際教學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1、應開拓學生的思維
在本節(jié)課教學中要體現算法的多樣化,算法多樣化是課堂標準中的一個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鼓勵學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不是指讓學生掌握多種方法。實際教學中學生們只感知了湊十的方法,學會了9加幾的計算,正如幾位聽課老師說的,在教學中,我還應該放手讓學生說,開拓學生的思維,只要學生說得出來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2、教學環(huán)節(jié)時間的'分配
課堂上學生自主探究交流“9加5”的多種解法時,時間用得過多,導致后面比較倉促,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多加注意。
課的準備過程是自己提高的過程,講課后的反思是提高中的提高。正是在反思中體會的這些不足,讓我進步,學習如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有幾瓶牛奶》教學反思8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其中的一個特點是把加減法與解決問題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情境中理解加減法的知識,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本節(jié)課通過解決“有幾瓶牛奶”這一問題,讓學生學會“9加幾”的進位加法,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并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實踐與效果進行回憶對比后,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值得探索與反思。
一、體現問題性
問題是科研的出發(fā)點,是開啟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是生長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識的種子。所以在教學中,我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如在復習時,根據圖意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由學生自己提出,自己解決,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在導入新課時,及時進行思想教育,要熱愛勞動。然后利用課件出示了1箱有9瓶牛奶,1箱有5瓶牛奶的圖請學生們提出問題。學生們經過思考,踴躍發(fā)言:如一共有幾瓶牛奶?左邊比右邊多幾瓶牛奶?右邊比左邊少幾瓶牛奶等問題。我請學生拿出小棒,擺一擺,算一算,解決“一共有幾瓶牛奶?”這個問題。這種探討問題的資源來自于學生,縮短了數學與學生生活的距離,學生學得不亦樂乎,達到“課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效果。說說你是怎么算出來的,學生們紛紛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并列出算式解決問題,課堂氣氛非常活躍,達到了以疑激思的良好效果。
二、體現體驗性
體驗使學生學習進入生命領域,使學習過程不僅是知識增長的過程,同時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與發(fā)展的過程。本節(jié)課通過讓學生動手把小棒數一數、擺一擺、分一分、算一算,使學生體驗到“9+5”的知識形成過程,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體驗學習數學充滿著活動與創(chuàng)造,這樣所學的知識記得深,記得牢。
三、體現算法多樣化
算法多樣化是數學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思想,鼓勵學生學習算法多樣化主要包括下面三方面:1、尊重學生獨立思想;2、學生表達多樣化;3、解題方法多樣化,但不是讓學生掌握多種解題方法。本節(jié)課中,我尊重學生自己的方法,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問題。學生想出了許多方法:如:(1)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數;(2)把5根分成1根和4根,9+1=10,10+4=14;(3)把9根分成4根和5根,5+5=10,10+4=14;(4)我不用擺小棒,因為10+5=15,所以9+5=14
……在這節(jié)課中,學生們學得生動活潑,大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想法,創(chuàng)新的火花在課堂中自然而然地迸射出來。
【《有幾瓶牛奶》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有幾瓶牛奶08-16
《有幾瓶牛奶》數學教案08-23
數學教案-有幾瓶牛奶08-16
有幾瓶牛奶 - 北師大版08-16
有幾瓶牛奶 - 北師大版08-16
第一冊有幾瓶牛奶08-16
數學教案-有幾瓶牛奶 - 北師大版08-16
一年級數學《有幾瓶牛奶》教案07-12
有幾瓶牛奶一年級數學教案08-27
《花邊有多長》教學反思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