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爾王》讀后感 推薦度:
- 李爾王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李爾王讀后感(3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李爾王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李爾王讀后感1
莎士比亞有四大悲劇,可我總覺得《李爾王》寫得發(fā)人深省。作為一部流傳百年的經典劇作,內容自不必贅述。一個英勇有為的賢君,竟被自己的親生女兒迫害,淪落到如此地步,實在是可悲可嘆!
故事的起初,就指出了人性的一大弱點:人都喜歡聽好話,都喜歡被奉承。尤其是人到了老年,總喜歡居功自傲,也因此總被遮蔽了耳目。正如大清帝國的乾隆皇帝在一片奉承和盛贊中自封為“十全老人”一樣,大女兒和二女兒竭盡所能地渲染,令這位不列顛國王陶醉了,醉得飄飄然,醉得一塌糊涂,醉得忘乎所以。中國有句老話:“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不列顛與我國相去甚遠,大概很難懂得這個道理。于是那個講真話、說實話、向父親真誠坦白的小女兒成了悲劇。這似乎和我國的一個小故事有些相似:某人得子,大喜,眾人探望,皆以“此子富貴”“此子長壽”“必有大才”謂之。唯一人曰:“此子終為死焉!北娊糟等,鄙視之。說了實話而慘遭厭棄,而那些虛情假意、口沫橫飛、恨不得將所有溢美之詞基于此子一身的人卻廣受歡迎,甚至以高尚者自居,而講真話趕出門外。這與考狄利亞慘遭兩位姐姐的鄙視和父親的厭棄如出一轍。人性的弱點也正在于此:人都喜歡被贊美,都喜歡溢美之詞。但人們還希望這些話都是真誠的。于是乎,就又形成了悖論:美言絢爛而多虛假,真話逆耳而多誠意。正如飲料和白開水之于人,飲料盡管味美如飴,但真正解渴的還得是白開水。李爾王最后總還是依靠著自己的小女兒,不正是如此嗎?
接下來的故事便是“孝義”和“貪婪”的問題了。身為中國人,在看待子女對待父母的問題時,自然而然地要從“孝”的角度出發(fā)去探討——好像在我們眼里也只有這一個角度。當然,李爾王的兩個女兒高納里爾和里根在用花言巧語騙得了李爾的國土之后,對待自己的父親就不僅僅是“孝”與“不孝”的問題了,而是忤逆與大逆不道了。從大女兒高納里爾要求裁減父親的侍衛(wèi),到二女兒里根對父親避而不見,一直到最后李爾在暴風雨之夜沖出宮廷,終至瘋狂。這中間兩個女兒的冷酷與無情表現的可謂淋漓盡致,在這些情節(jié)中,還穿插著一個“小李爾王”的故事:愛德蒙為了奪取繼承權,誣陷兄長,陷害父親,終至父親流亡的故事。這兩個故事交織在一起,將利益世界中人的貪婪本性表露無疑,狠狠地鞭撻了利益世界中權利和利益的爭奪和人性的冷漠。正如愛德蒙為了繼承權不擇手段一樣,兩個已婚的女人為了爭奪愛德蒙而自相殘殺,更是給予這種人性的泯滅、道德的淪喪以極大的諷刺:這三個臭味相投沆瀣一氣的人聚在一起,最終“惡有惡報”,這些都是后話。作品中暴風雨的出現,恰到好處。連天的狂風暴雨,營造出一種黑暗的、恐怖的氣氛——人性泯滅了,道德淪喪了,世界成了地獄··· ···
當然,光明終究還是會到來的,考狄利亞就是光明,就是“善”與“美”的化身。其實從一開始,考狄利亞就表現出了她真誠善良的一面。雖然父親對他有些無情,但當她得知父親的悲劇,還是興兵討伐。還有愛德伽對自己的父親葛羅斯特,雖然自身慘遭誣陷,被父親通緝,當葛羅斯特也被流放,他還是去暗中保護,這樣的情節(jié)與李爾王和考狄利亞似乎是雷同的。同前邊“惡”的重復一樣,這種“善”和“美”的重復也將人們心靈的震撼最大化,“善”和“美”依然還在,在考狄利亞和愛德伽身上就體現著這種“善”和“美”。對于父親李爾來說,考狄利亞的出現,帶著“雪中送炭”的意味,讓已經瘋狂了的李爾內心有了一絲安慰。但我覺得,在這種安慰的背后還應該有一層矛盾的心理。畢竟他曾經厭棄她,他曾經剝奪了她繼承國土的權利。不論如何,父女和好如初。有什么能比親情更加寶貴呢?即使在那個為了爭權奪利而自相戕殺的恐怖時代,親情依然是一縷陽光。但這種幸福感終究還是短暫的,隨著考狄利亞被縊死,李爾也在這種悲痛之中離開了人世。這樣的結局雖然曾遭到人們的非議,但,這就是世界,這就是現實,在那樣一個人性被泯滅、良知被泯滅的黑暗邪惡的世界中,怎么能允許“美”和“善”全身而退呢?
關于李爾王的形象問題,有人評價他是一份昏聵專制的暴君,我實在不敢茍同。作品一開始不就點出了他年輕時的英勇有為嗎?另外,像肯特、葛羅斯特這樣既仁義又富有智慧的貴族對他忠心不二,特別是肯特,即使被流放還要喬裝打扮一番留在李爾身邊當仆從。奧本尼公爵對李爾也是極其尊重的。倒是像愛德蒙這樣的野心家對李爾及其忌憚——這樣一對比本身就說明了李爾是一位賢明的'、極富有個人魅力的君王。如果說李爾王的悲劇是性格悲劇(在一定程度上也的確如此),那么劇情的起承轉合正是隨著李爾性格的變化而變化的。作為君王的李爾,深受臣民的愛戴,也因此而自負。正因如此,他才會看不到考狄利亞真摯而樸素的感情,錯信高納里爾和里根的花言巧語。君王大抵都是如此,功成名就之后就開始了自我崇拜和自我膨脹,被奉承遮蔽了眼睛。于是他的悲劇也因此開始。然而兩個女兒對自己的冷酷和無情,瞬間的變化,巨大的心理落差,從根本上打擊了他的內心,將他的自我膨脹和自我崇拜摔得粉碎!他從前所信的一切:大臣們的敬畏與奉承,腳下的土地,甚至他的價值觀對他來說都是陌生的。大臣們敬畏的,不是他,而是他手中的權力,此刻他什么都不是了。世道即是如此?勺?yōu)橐唤椴菝窕蛘哒f是階下囚的他,擺脫了所謂的君王的身份與權力的羈絆,他的心反倒變得澄澈起來。于是,他看清了自己,看清了自己的小女兒——可愛的考狄利亞,也重新認識了世界的本質。這時候他的心靈應該是寧靜祥和的吧——拋卻了世俗的紛爭拂去了心靈上的塵埃,這不正是佛家所言“禪”的境界嗎?就在這時候,李爾死了,與其說李爾因悲痛而死倒不如說李爾是帶著微笑死去的。像李爾那樣一個看透了世事、大徹大悟之人,是不適合活在那樣一個虛偽的、被權力和利益異化了的世界上的。所以,他必須死。于是,他羽化了,成了基督的天使,成了佛。
其實在《李爾王》中,那個小丑到是個很有趣的人物。他的戲份很少,似乎每次出現都是在插科打諢,好像沒有他這部作品仍然完整。但他卻是作品中唯一一個冷靜的人,唯一一個既身在劇中又超脫劇外的人,一個“舉世皆濁我獨清。舉世皆醉我獨醒”的人物。仿佛一個不食人間煙火又洞察世間萬物的神明。他的每一句話都帶有深深的哲學意味,他是李爾性格變化的推動著,是劇情的推動著。他的每一句話都在啟迪著李爾,同時也是對社會對人性的極大嘲諷與反思。正是這個小丑的出現,在不斷地嬉笑怒罵中將人們引向了更深層次的思考,也是的作品反映現實的意味更加強烈和犀利,在不經意間,作品的深度又進了一層。
魯迅曾說過,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而在《李爾王》中,不僅美好的東西被毀滅了,連惡的東西也被毀滅了,而且還毀于“惡”本身。高納里爾和里根的自相殘殺不僅僅在于加重作品的悲劇色彩,更在于向人們傳達一種希望,正如中國那句老話:惡有惡報。他們自身的下場正驗證了“自作孽,不可活”的道理——這是他們應有的下場:惡終將會被美和善撕得粉碎,世界終究還是美的。
李爾王讀后感2
科迪利婭含恨離世,李爾也悲慟欲絕地追她而去……觀眾的眼淚還在為悲情的結尾枉然不止,臺上幸存的埃德加的聲音卻給我們悲傷的心情帶來些許安慰,也讓我們從悲情的《李爾王》中看到了些許希望。
埃德加終于成長起來了,從最初的天真無知到最后的堅毅成熟,這個男配角的一步步變化是讓人驚喜和欣慰的。作為副線他尋找自我、發(fā)現自我的過程也和李爾王自我救贖的主線相得益彰,更好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題。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埃德加怎樣由一個無知的少年成長為頂天立地的英雄。
一、無知
埃德加在第一幕第二場一出場便走進了同父異母的弟弟埃德蒙的圈套,甚至還不知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就開始匆匆逃亡。他是可愛的,聽到弟弟處心積慮編織的“星相預言”,他打趣地問道:“你什么時候相信起星相學來了?”(第一幕第二場)他也是老實善良的,埃德蒙對他的善良也不禁感言:“一個忠實的哥哥,他的天性不但不會損害別人,而且也不疑心別人算計他!(第一幕第二場)他更是天真的,甚至對著蛇蝎般惡毒的弟弟說:“我不久就可以聽到你的消息嗎?”(第一幕第二場)
就是這樣一個埃德加,糊里糊涂擔上了莫須有的反叛罪名。說他無知,并不是對他智商的貶低也并非出于鄙視,這里的“無知”,是對人情世故的無知,是對社會險惡,人性復雜的無知。也正是這種單純無知,致使他輕信了弟弟埃德蒙的謊言而狼狽出逃。
在這里,埃德蒙的狡詐老練和埃德加的無知善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就像埃德蒙自己說的,他之所以在第一步成功,原因是他對自己,對哥哥埃德加都很了解,他需要利用他所了解的個性來實施奸計,而身為哥哥的埃德加從來都沒有覺察到自己和弟弟在出身地位上的不同。當然這也給后幾幕他成長為英雄埋下了伏筆——他需要去成長,去發(fā)現和尋找自己。
二、迷茫
第二幕第三場荒原上埃德加的一段獨白著實給整個《李爾王》增添了悲劇氣氛。
臺詞只有一段,漫長的逃亡經歷也被幾句辛酸的話語草草帶過,但是其背后所包含的艱辛和困苦,恐懼和絕望卻令人心驚。這一段獨白全是在訴說他自己如何逃亡,沒有提及其他——試想一個淪落到只能想著自己的災難的人的處境吧:他甚至都沒有心情想自己為什么“不再是埃德加”的原因!可是,傷痛畢竟是傷痛,讓他在自我放縱的同時也自我折磨著——“誰把什么東西給可憐的湯姆?惡魔帶著他穿過大火,穿過烈焰,穿過水道和漩渦,穿過沼地和泥濘;把刀子放在他的枕頭下,把上吊的繩子放在他的凳子底下,把耗子藥放在他的粥碗旁邊。”(第三幕第四場)
他的臺詞里多充斥著“五個魔鬼”的'意象,他也頻繁地念叨:“可憐的湯姆冷了”,“可憐的湯姆沒有東西吃!鄙鲜龆汲浞煮w現了埃德加內心安全感的丟失,對前途和自身的迷茫?謶趾徒^望已經深鎖他的內心。
在第三幕第四場的時候,戲劇大師莎士比亞匠心獨運地安排了兩次巧遇,一次是李爾和埃德加的巧遇,另一次是埃德加和其父葛羅斯特的巧遇,這其中的戲劇藝術技巧著重體現在語言和舞臺藝術上。首先是埃德加看到了追捕他的父親葛羅斯特大叫:“這就是那個叫做‘弗力勃鐵捷貝特’的惡魔,他在黃昏時候出現……他叫人眼睛里長白膜和針眼,成為斜眼;他叫人長兔唇;他還會叫白面發(fā)霉,給地球上可憐的人以傷害。”(第三幕第四場)字字句句充滿仇恨地直面指控,可是此時他的身份是個流亡瘋子,說的話也被認為瘋話。倒是葛羅斯特的接話極具諷刺性:“陛下竟會跟這種人作起伴來了嗎?”埃德加也不依不饒:“地獄里的魔王是一個審視,他的名字叫摩陀,又叫瑪呼。”父子倆的一問一答看似互不干涉,卻巧妙地外化了人物的內心活動,使得人物身份、動作、語言配合十分和諧,也增強了舞臺效果。
第三幕第四場的李爾和埃德加相遇了,這種相遇也是整部戲劇主副線的第一次匯合。李爾好像在狼狽齷齪的埃德加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悲慘情狀,并固執(zhí)地認為埃德加和自己一樣是被兒女所害。此時的李爾已經完全認清了女兒們的真面目,并在弄人嬉笑怒罵的啟發(fā)下后悔和成熟。當他看到同病相憐的埃德加,一樣的流亡,一樣的悲慘,卻有不一樣的“灑脫”和“超然”,他便喚他為“哲學家”,他認為埃德加比自己更能勇敢地直面慘淡的人生,“我們三個人都已經讓衣服遮蔽了本來的面目,只有你保全著原形;沒有文明裝飾的人不過是像你這樣一個寒酸的、赤裸的、兩條腿的動物!币蚨,激動的李爾脫掉自己的衣服在暴風雨里接受洗禮,洗掉心上的塵埃,洗掉曾經驕縱的無知,洗掉失去女兒親情的悲哀,他要效仿的不僅僅是埃德加“身無衣物”,而是準備要和埃德加偽裝得一樣“身無他物”也正是這個原因,我認為李爾不是真瘋,而是和埃德加一樣裝瘋。
三、隱忍和悲情
還是在荒原上,埃德加發(fā)出了對命運的最強音:“與其被人當面恭維而背地里鄙棄,那么還是像這樣自己知道為舉世所不容的好。一個最困苦、最卑賤、最為命運所屈辱的人,可以永遠抱著希望而無所畏懼;從最高的地位上跌落下來,那變化是可悲的;最窮困的人只能回到歡笑!那就歡迎我所擁抱的虛無的空氣吧;你把他刮到絕境的人已經一無所求,不怕你了。”曾經糊里糊涂的埃德加終于從迷茫和絕望中驚醒,那留在“法庭上”的淚水和相似的命運終究讓他開始了自我拯救,這一段天不怕地不怕的獨白是埃德加人格成熟的轉折,鮮明地昭示了“人”的力量。
只是“恢復父子關系和清白之身”的路還茫茫無期,振奮的宣言和美好的希望也是不足夠的,幸而漫長的流亡讓他收獲了另一樣珍貴的東西——“隱忍”,隱忍讓他在復仇前更好地成長,讓他更縝密地計劃怎樣為自己洗刷冤屈,讓他也愿意承擔民族和國家的命運。當然,最直接的是拯救了他的父親葛羅斯特。
葛羅斯特在“跳崖”后發(fā)自內心地說:“從此以后,我要耐心忍受痛苦,直等到有一天自己喊了出來‘夠啦,夠啦’那時候,再撒手死去。”(第四幕第六場)因為那個“好心人”埃德加的話會一直在耳邊回響:“不要胡思亂想,安心忍耐。”(第四幕第六場)然而在第五幕第二場快要結束的時候,曾經堅不可摧的父親面對李爾和科迪利婭被抓走的時候再次脆弱不堪要自殺,埃德加是用自己的“隱忍觀”對其循循善誘:“人必須忍受他們的離開世界,正像忍受來到這里一樣。最重要的是準備停當。”故事發(fā)展到這里,他的隱忍不是“逆來順受”,而是處于對長遠的考慮,在自己不強大的時候不能意氣用事沖動地“拿雞蛋撞石頭”,他的委屈和不甘只是為了爭取時間和機遇的籌碼,只要毫不放松“準備停當”。到這里,埃德加不但找尋到了自我,也尋求到了真理,這和《李爾王》所要表達的發(fā)現自我,追求真理的主題呼應起來。
四、英雄
從無知到迷茫,再到隱忍和悲情,埃德加已經成熟了。當他勇敢地站在埃德蒙的面前,拿著劍要首刃陷害他的鬼魅,并義正詞嚴地給他判罪:“要是你說一聲‘不’,這一柄劍,這只手臂和我的全身的勇氣,都要在你的心臟上證明你在說謊。”(第五幕第三場)埃德加的悲情和隱忍終究是爆發(fā)了!然而他還是君子般地給了埃德蒙解釋和肯定,“父親已為風流罪獲得了懲罰。”他的最終目的不是要血腥地殺戮以泄私憤,而是希望每個人都可以認清自己,并做對得起自己的事情。
葛羅斯特死了,科迪利婭死了,李爾也死了,肯特也要“登程上道”,于是莎士比亞給這個悲劇留下了小小的希望,讓悲情英雄埃德加成長起來:
這慘痛時刻的重擔我們不能不背;
感到的就說出來,而不是堂皇應對。
最老的人忍受得最多,我們后生者流將看不到這么多,
也活不到這樣長久。(第五幕第三場)
李爾王讀后感3
莎士比亞從喜劇創(chuàng)作轉向悲劇是迅速而突然的,喜劇的明朗天空突然變得陰暗起來,心情突然由愉快變?yōu)楸瘧崳母鑳阂灿商鹈赖那楦柁D為哀歌,筆鋒從抒寫人的和諧、生活的樂趣一轉而刺向罪惡的現實和人的丑惡靈魂,活潑取笑、揶揄詼諧的樂天性情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莊嚴、肅殺、緊張、恐怖的氣氛,這種轉變并不是隨意的、偶然的,它存在著其必然性。在莎士比亞寫作悲劇的時代里,專制政體的進步性已經開始喪失殆盡,社會生活中的各種矛盾日趨尖銳,貴族集團內部的分崩離析明朗化起來,代表貴族利益的王室與資產階級爭奪政權的斗爭日趨激烈,國會與英王第一次發(fā)生了尖銳的分歧。伴隨著新興資產階級的日益強大,勞動人民受剝削、受壓迫的程度日益深重,他們在擔負封建勢力的壓迫外,有多了一重災難。清教徒的影響也在不斷擴大,妨害著人們的正常生活。面對這些錯綜復雜的社會矛盾和殘酷現實,人們不能不尋求解釋,也渴望把悲慘不幸的人生搬到舞臺上。莎士比亞以他敏銳的頭腦,深刻的洞察力,強烈的是非感和人文主義理想,對這樣一個社會生活能夠得出超乎常人的認識來,也必然會作出自己的藝術反應,而悲劇就成了他用以表達這種情緒的有力武器。而《李爾王》則是表達莎士比亞這一情緒和這一社會現實的偉大悲劇的代表作。
莎士比亞在他的悲劇中常常壓抑不住感情的激動,悲憤的爆發(fā),直接讓劇中人物對這個罪惡的社會和荒謬的生活發(fā)出憤怒的控訴和無情的詛咒。李爾在親身經歷了人民所受的苦難后,從內心深處發(fā)出了這樣的呼聲:“安享榮華的人們啊,睜開你們的眼睛來,到外面體味一下窮人所忍受的苦,分一些你們享用不了的福澤給他們,讓上天知道你們不是全無心肝的人吧!”
在莎劇乃至世界戲劇史中,《李爾王》一向以偉大莊嚴而雄渾的詩意,驚天地而駭鬼神的藝術力量著稱。它以場面宏大、情節(jié)驚險、沖突激烈、感情狂暴、背景奇特及暴風雨的轟鳴和雷電的輝映,來呈現一個動亂社會的真實面貌,組成了一曲時代的悲愴交響樂。
《李爾王》是由一系列相互對立的因素構成的一出戲劇。劇中邪惡的兩個姐姐(高納里爾和里根)和善良的妹妹相對照,好哥哥(愛德伽)與壞弟弟(愛德蒙)相對比,葛羅斯特和李爾王則是兩種父親的比照。整出戲劇體現出了善與惡兩種勢力之間的沖突。
國王對待其三個女兒的不同態(tài)度使我們有這樣的疑問:父母養(yǎng)育子女是否是為了日后能得到子女們的愛的回報呢?李爾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在悲劇的一開始時是肯定的。而嚴厲的懲罰就是生活對這種私心的必然答復。當然李爾后來吸取了教訓。李爾和葛洛斯特一樣,他們倆的性格發(fā)展經歷了一個清楚的過程。他們倆都同樣犯了嚴重的錯誤,同樣因此而受到了嚴厲的懲罰。當初兩個老人一意孤行,剛愎任性,終了卻變得自輕自賤。
緊張激烈的場面和生動復雜的情節(jié)是聯系在一起的,莎士比亞的悲劇一般都有這多條線索交錯,多方面矛盾平行的特點。《李爾王》的李爾一家是主線,葛羅斯特這一附屬情節(jié)顯然是用來加強主要情節(jié)的一種手段,是悲劇整體中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不是游離的孤立的穿插,兩條線索緊緊擰在一起,交錯發(fā)展,互為烘托,使悲劇的外部沖突有著寬闊的視野,增加了悲劇的容量。
劇中的主要人物是李爾,他由于性格中某些固有的因素是他成為遭受災難打擊的悲劇人物。他的錯誤在于他為了做一個好父親竟然在未去世之前就放棄了自己的王權。不幸的是,他無法適應變化了的新環(huán)境。他雖然不再是國王了,但仍以國王自居,總之,他必須一如既往像國王那樣的生活。他深受自我的支配,自我使他看不到他的孩子們的真是本性。他把唯一心地善良的小女兒逐出家門,因為這個小女兒過于真摯,不愿卑躬屈膝、阿諛逢迎以換取他的歡心。他放逐忠誠的肯特,結果錯上加錯,事實上卻助長了敵對勢力的氣焰,從而加速了自己的滅亡。
劇中其他人物性格單純,缺乏復雜性?嫉依麃喪巧屏嫉幕恚谒纳砩暇哂幸环N富于人情味的美德。她的兩個姐姐,高納里爾和里根則是邪惡的化身。她們虐待親生父親的暴行可謂罄竹難書,然而莎士比亞依然要展示出她們陰謀奪權的野心、無休止的欲望、通奸謀殺的卑鄙行徑等邪惡?磥砩勘葋喪怯幸馐沁@樣的安排邪惡無比的人走向萬劫不復的滅亡。作家要讓罪孽降臨在作孽者的頭上,要體現出惡人玩火自焚的命運。
劇中一種感情的基調支配著全劇。李爾的瘋狂和隨后考狄利亞的死在觀眾中有效的激起了憐憫之情。當李爾王抱著亡女的軀體走上臺時,這種憐憫悲愴之情被推向了高潮。
《李爾王》雖然是悲劇的結局,但它并不是悲哀的發(fā)泄,更不是恐怖的渲染,它的場面是優(yōu)美的,比之那些喜劇的結尾還要感人。李爾和小女兒重逢的場面是真實的景象,又是夢、想象,是一個似乎不存在的幻境,是另一個美好的人間。一個被誤解的女兒對父親素來敬愛,這種愛是真摯的骨肉之情,是人的本性,她流著熱淚說:“我的親愛的父親!但愿我的嘴唇上有治愈瘋狂的靈藥,讓這一吻抹去了我那兩個姐姐加在你身上的無情的傷害吧!”這樣天真純樸的語言,包含著多么深沉的感情力量。莎士比亞用盡他的藝術才能,用最美麗的色彩畫出了考狄利亞這個最光輝的天使般的形象。莎翁把考狄利亞變成了美的化身。同樣,在李爾、愛德伽、肯特等人身上也看到這種美,它是悲劇的,令人傷心的;因而它就愈發(fā)的偉大了。正是這種被悲哀所強化的美抹掉了各種其它的思考,把我們的所有注意力和思索都吸引了過去。正是由于這種悲劇的美,李爾最后死在考狄利亞的尸身旁的場景才是令人心碎的,而不是恐怖的,它通過美好的形象的死亡,表現的是美的價值的毀滅,人的寶貴價值的'毀滅,它使人震驚,更使人激憤,使人痛恨殘暴的黑暗勢力,從而增加對美好事物的珍惜,這種悲劇的藝術力量是大團圓式的的喜劇所無法達到的。
《李爾王》把家庭沖突放到了社會沖突的背景之中,當時的英國處于具有強烈悲劇色彩的時代里,罪行在黑暗中猖狂,正義在對抗中毀滅,歡樂是有限的,痛苦卻是無邊的!独顮柾酢氛菑倪@一歷史的高度上,以悲劇的結局概括了那個時代的普遍現象。如果說《哈姆萊特》是青年的悲劇,《奧賽羅》是中年的悲劇,那么《李爾王》就是老年人的悲劇了。如果說《哈姆萊特》中陰謀和受害的范圍只限于一個家庭內部的話,《奧賽羅》的悲劇也只是發(fā)生在個人之間、夫妻之間,那么《李爾王》的悲劇就遠遠超出了個人和家庭的范圍,具有更廣闊的社會畫面,帶有更多的社會性質。劇中的悲劇沖突比其他悲劇更激烈,壞人更為猖狂,邪惡勢力更為強大。黑暗籠罩著整個時代,惡人六親不認,每個人都競相干著謀害別人的勾當,踩著別人的尸體向上爬。更進一步說《李爾王》的悲劇不僅是老年一代的悲劇,而且也是整個社會幾代人的悲劇。它給我們展示的悲劇世界是可怕的,真理匿跡,謬誤橫行,黑白不分。國家君不君,臣不臣;家庭父不父,子不子,夫妻反目,兄弟相殘;社會綱紀蕩盡,道德沉淪,世風日下,權和利成了生活的唯一主宰,一切行為和關系都以此為準則。一切秩序,一切法律全被破壞殆盡。
《李爾王》就是伊麗莎白時代這一黑暗社會畫面的真實寫照,作者用人物的行為和語言,形象地描繪了已上升到極限的社會矛盾和階級壓迫,人民群眾悲慘絕望的生活境地,也為下層人民喊出了他們再也壓抑不住的憤怒和仇恨的心聲。李爾、瘋丐、小丑等人在狂風暴雨、雷電交加的荒野中縮成一團,忍饑受餓,無處藏身的景象,就是那一時代“到處是窮人”的流民圖,再現了勞動人民災難深重,凄慘可憐的生活圖景。這部劇不僅從故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思想特征方面充分反映了伊麗莎白時代的社會面貌和實質,就是在許多細節(jié)上也都是那一時代的真實再現。比如愛德伽裝成的瘋子湯姆,就是當時流傳的民間傳說中的人物,這種乞丐有著那個時代鮮明特征。第二幕第三場中愛德伽獨白中的一段就是當時流傳著的一首描寫這種乞丐生活的無名詩。劇中那些歌謠和民間傳說,也都描繪了那一時代的社會情況。另外從一些臺詞中,我們也能看到當時的習俗和風尚。例如葛羅斯特說的“最近這一些日蝕月蝕果然不是好兆頭”,愛德蒙說的“這些日蝕月蝕果然預兆著人士的紛爭”這一類話,也確實是當時發(fā)生過的自然現象,并在當時被看作兇兆,引起了人們惶惶不安和恐懼。
《李爾王》不僅是一部家庭的悲劇,更是一部社會性的悲劇,和巨大的社會性毀滅力量相比,個人對悲劇的作用和影響大大減弱了,因為事情全部是朝著違背人的意愿的方向發(fā)展,無論你如何立身行事,總有一個死亡的結局在等待著你。莎士比亞借葛羅斯特之口高喊道:“他的罪名是正直!”這句警世名言是作者對不公道社會的抗議,它的深沉回音震動著伊麗莎白時代的人們,也震動著后世,同樣震動著我們的心靈。
【李爾王讀后感】相關文章:
李爾王讀后感05-17
《李爾王》讀后感06-19
《李爾王》的讀后感03-18
《李爾王》讀書心得07-14
李爾王讀書心得09-02
李爾王讀后感范文07-01
《李爾王》名著讀書心得04-26
《李爾王》讀后感(6篇)03-02
李爾王讀后感10篇06-22
李爾王讀后感(10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