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榴》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語文石榴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fā)現(xiàn)自己的講課缺點,那要怎么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石榴教學反思 ,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石榴教學反思 1
《長相思》是描寫邊塞軍旅途中思鄉(xiāng)寄情的佳作,是一首膾炙人口、情深意長的著名詩詞。一程山水一程歌,一更風雪一更愁。納蘭性德在隨扈東巡、去往山海關途中,寫下了這首思鄉(xiāng)之曲,成就千古名篇。納蘭性德是通過寫景和敘事兩個方面來傾訴自己的心聲的。他在途中遭遇風雪,輾轉(zhuǎn)難眠。途經(jīng)一道道山,一條條河,休息時連思念家鄉(xiāng)的夢也被嘈雜的聲音破壞得支離破碎。他抬頭望月,想起家鄉(xiāng)那安寧、祥和的.生活,不禁淚花閃閃。
為了更好地體會作者此時的心情,我讓學生想象作者家鄉(xiāng)溫馨和諧的畫面。在音樂聲中,我深情誦讀這首詞,學生閉起眼睛,構(gòu)思著一幅幅別致幸福的場面。
有的說:"我看見了納蘭性德的家鄉(xiāng)鳥語花香,他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聊天,說笑,好不熱鬧。小孩們在巷口玩耍嬉戲,姑娘們坐在門口繡花;放學歸來的孩童放下書包,放起了風箏,有的還把花做成花環(huán)戴在了頭上,家鄉(xiāng)一片生氣勃勃。"
有的說:"我看見了晚上月光皎潔,群星閃爍,作者的親人坐在窗前欣賞著明月,不遠處時時傳來鳥兒唧唧的叫聲,花兒合上那美麗的花瓣,似乎也與作者的親人一樣,靜靜地期待納蘭性德與他們團聚。
我見學生熱情高漲,繼而讓他們在小組內(nèi)交流,從而更加明確納蘭性德投軍從戎,征戰(zhàn)疆場的心聲。作者為了壯志和理想,忍受著思鄉(xiāng)之苦,飽受著思想的孤獨和寂寞,著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長相思。風一更,雪一更,更更喚醒——長相思。舍小家顧大家,赤子之心全都化作——長相思。
語文石榴教學反思 2
我這節(jié)課的成功之處:
1、深入挖掘教材。課文知資料和悟主題教學環(huán)節(jié),結(jié)合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學生一齊討論、解決課文中出現(xiàn)的難以理解的問題。例如文章為何用許多篇幅寫丑小鴨遭受的歧視和打擊他受到贊美后為何難為情“一顆好的心”是指什么樣的心等等。在討論過程中引導學生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層層推進地向問題的深度、廣度挖掘。每一個問題的答案依據(jù)力求在課文里找到,還原課堂真和活的一面,鍛煉了學生的閱讀理解潛力,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潛力和邏輯思維潛力。
2、融入音樂畫面語言。語言是完成教學中必要的工具,語文課中情境的創(chuàng)設,情感的體驗、意境的感受光靠教師的講授未免顯得生硬,而音樂與畫面在表達人類情感方面更細膩、深刻、生動。音樂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能讓學生思維超越時空,能啟迪學生智慧,陶冶學生情操,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在講到課文的高潮:丑小鴨迎來了生命的春天時,我讓學生配樂朗誦,文字意境與音樂渲染的氛圍相互融合,引發(fā)學生情感共鳴,使學生在一種簡單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中感受丑小鴨的內(nèi)心世界。例如用畫面回顧課文資料時對音樂進行了選取,丑小鴨被迫流浪遭人嘲笑打擊的部分用的是低沉憂傷的樂曲,丑小鴨在主動追求美變成白天鵝的時候,選用的是喜悅簡單高昂的音樂,使音樂很好的表達了丑小鴨的內(nèi)心。生動形象的一幅幅畫面給同學們帶來了視覺上的第一印象,清晰了課文資料,和音樂與文字很好的配合在一齊。
3、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是人的一種特殊的心理活動,沒有想象就沒有創(chuàng)造,沒有想象就沒有創(chuàng)新,每個孩子是一個鮮活的個體,他們內(nèi)心世界是豐富多彩的,生動搞笑的,充滿著想象和童趣。課堂上,在講到“只要你是一只天鵝蛋,就算是生在養(yǎng)鴨場里也沒有什么關系”同學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自由充分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做到想說什么就說什么。這種讓學生主動,富有個性地學習,就是要尊重每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生活經(jīng)驗,在和諧自主的課堂氛圍中,培養(yǎng)學生對自己身邊的事物的獨特感受。
4、由結(jié)束回到開始。導新課的部分讓學生談了自己對作者的理解,我在沒有補充,而是導入新課。在入現(xiàn)實部分,我給同學們也舉了個例子,寫出如此感人故事的作者――童話之父安徒生,其實丑小鴨的命運就是他的命運,就是他真實的寫照.于是我向?qū)W生詳細介紹了安徒生的生平,并把他真實的故事和丑小鴨相對照,讓學生感悟的更深。也由衷地從心底里贊嘆這位童話之父,以此激起學生們閱讀的興趣。
失敗之處是:
1、在落實課文難點“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闭f說“丑小鴨給你的啟示”時,由于時間關系,啟發(fā)不夠,同學們沒有展開從多個角度去總結(jié)。
2、在入現(xiàn)實拓展部分,同學們在說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丑小鴨時,沒有深入的引導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沒有板書。板書會使課文的主題更鮮明直觀。
透過這堂課教學活動,我深深體會到了自己還是欠缺實踐經(jīng)驗,同時更深刻地認識到校本教研的重要性,以后應當多上公開課,經(jīng)常和老師們一齊交流評課,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zhì)。
語文石榴教學反思 3
轉(zhuǎn)眼間,一學期又結(jié)束了。這是我工作的地三年,第五個學期。這學期所教的課文,印象深刻的有《石榴》、《掌聲》、《東方之珠》。《石榴》是校內(nèi)陽光杯賽課時所教的課文,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F(xiàn)在,我就僅回顧我覺得這節(jié)課成功的地方:
一、課堂采用各種手段促進教學。
1、課堂上出示各種石榴的圖片:石榴子的圖,瑪瑙圖,石榴園的圖,夏天石榴開花的圖,秋天石榴果實的圖,其中秋天的圖片共有3張,一張是"青綠色"的,一張是"青中帶黃,黃中帶青"的,一張是"一半兒紅,一半兒黃"的。其中圖片"青綠色"和"一半兒紅,一半兒黃"的網(wǎng)上搜不到,于是還請教了別人,用PHOTOSHOP制作了半天,所以,這也是我的重要收獲之一。
2、出示了石榴的實物,讓孩子們現(xiàn)場品嘗。孩子們雖然吃過石榴,但那味道已有所遺忘。在課堂上,讓他們品嘗,就再次勾起他們對石榴味道的回憶。于是讓他們說出石榴的味道就很容易了。也便于教學文章最后一段中的"取幾粒放入口中,酸溜溜、甜津津的,頓時感到清爽無比"。同時,這一做法也活躍了課堂氣氛,當時后面有很多老師在聽課,孩子們以前幾乎沒有老師聽課的,所以他們在課堂上是非常緊張的。但是,當我讓他們品嘗石榴時,他們就顯得非常積極了。于是課堂氣氛就輕而易舉的調(diào)節(jié)的很輕松愉快。
二、教學設計精心。
1、上課之前,鉆研教材很長時間,再反復的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尋找教學設計的靈感。同時,也瀏覽網(wǎng)上很多篇不同的關于這一課的名師教案,結(jié)合本班同學的實際和自己的教學風格,學習每篇教案中的精彩之處。
2、打破一般常規(guī),不是按照課文的順序教學,文章先教學課文的最后一段,讓孩子們觀察石榴,再品嘗石榴,一下子就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學最后一段石榴子的樣子和石榴的味道,再教學春天、夏天石榴樹的樣子。
3、過渡語優(yōu)美自然。開頭的導入是這樣的,"上節(jié)課,我們到了棗莊馳名中外的石榴園逛了逛,我知道很多小朋友還意猶未盡,那現(xiàn)在我們再次走進石榴園,讓大家看個過癮,賞個盡興,好嗎?那我們出發(fā)吧!現(xiàn)在是秋天,正是石榴成熟的季節(jié),老師隨手摘了一個石榴,剝開了外皮,你看到了什么?"這樣導入語言很動聽,一下子就抓住了小學生的心。中間有石榴花到石榴果實的教學,我是這樣過渡的,"是啊,美好的.東西我們總想把它留住,可美麗的花是為孕育豐收的果實而開的,終于,當秋風吹起的時候,熱鬧了好一陣的石榴花漸漸的謝了,樹上結(jié)出了一個個小石榴。"這樣的過渡既自然又優(yōu)美,語言中還蘊涵著一定的哲理。石榴果實的教學完成之后,要過渡到有感情的朗讀全文,我是這樣說的,"秋天的石榴園真是一派豐收的景象,賞不夠也看不厭,讓我們駐足回首,把這豐收的石榴園永遠印在腦中,銘記于心。"這樣煽情的文字有利于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全文,他是一種前奏,他是一種鋪墊。最后,總結(jié)課文時,我是這樣說的,"今天,我們跨越時間的界限,不僅欣賞了春、夏、秋石榴園的迷人風光,還品嘗到了酸甜可口的石榴,真是不枉此行啊!棗莊的石榴園真是"馳名中外"、名副其實呀!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下。"這樣的語言是對本堂課最好的總結(jié)。同時也呼應了第一堂課的教學,突出了石榴園的馳名中外,使整篇文章兩課時的教學連成一個整體,讓學生有了一個更理性,更深刻的認識
語文石榴教學反思 4
《祝!肥且黄辖滩牧,教了無數(shù)次,可仍然覺得不容易教。這是因為此文學起來較難。學生學習時不感興趣,對那個時代的背景不了解。
從授課過程來看,學生并不能理解祥林嫂生活的那個時代及那個時代的人,不了解為什么祥林嫂的再嫁居然會有那么大的悲劇,居然會遭到那么多人的歧視。因此授課過程中總是出現(xiàn)一些不和諧的因素,面對著祥林嫂的悲慘遭遇,學生居然可以笑得出來,面對祥林嫂反復地說阿毛的故事,學生更是不解。祥林嫂在學生的眼中是個不值得同情的人。
面對學生的笑聲,我竟無言以對,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面對我的提問,學生竟然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的課的.設計是不成功的,因為我沒辦法讓學生入境。教學的切入點真是不容易找啊。
經(jīng)典如何上好,這是擺在我們現(xiàn)代語文教師面前的難題。那個時代那些人那些事,對學生而言是陌生的,我們?nèi)绾文茉谟邢薜臅r間內(nèi)讓學生明白,把學生深深地帶進去,再淺淺地走出來,這是一線語文教師要思考的問題。
語文石榴教學反思 5
個人不能解決的問題,通過小組合作,思維的碰撞,難題頃刻瓦解。在討論""我"還不是"罪魁禍首"?那導致這場"精神虐殺"悲劇的幕后真正"兇手"是誰呢?""這個問題時,我出示了魯迅的生活背景以及寫作的年代,大大幫助了學生對此問題的思考,降低了這個難題的難度,以適應七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各抒己見,有的從家庭背景出發(fā)述說,有的從不平等的長幼關系闡述,大部分同學認識到了這是封建教育思想導致的落后觀念所致。即使他們說的不完整欠深入,但我還是一一予以了肯定。
不足之處也是顯而易見的。毀風箏事件中的"抓"、"擲""踏"等動作描寫以及"傲然""絕望"的神態(tài)描寫應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再讓學生表演,一定會比粗讀立即表演的效果好。
這堂課是以"精神虐殺"來挖掘文章主題思想的,但上課過程中,針對學生的闡述過多分析了人物性格以及講了文章選材的事情,使整堂課有"散"架之感。
圍繞一個主題,設計一些探究性問題,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讀透,打開思維,并展開充分的討論,教師適時點撥,這樣的課堂才算是合格的語文課堂。
語文石榴教學反思 6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一個兒童生活故事,講的是王力力聽了媽媽的話后,盼望石榴快點笑,好早日吃到石榴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小朋友石榴到了秋天才成熟,成熟的標志是外皮裂開,就像是張開嘴巴笑了。
課文配了兩幅插圖。第一幅圖:小朋友王力力在想辦法逗石榴笑,顯得天真可愛,讓人忍俊不禁,極具兒童情趣。第二幅圖:秋天到了,石榴笑了,力力也笑了。
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事物吸引。學生在以前的學習基礎上,能初步感悟到課文意義,并能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共鳴。學生能較準確表達內(nèi)心所想,并能說一句完整的話。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石榴笑了的意思。
3、激發(fā)學生探索自然的興趣以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知道石榴笑什么時候笑以及石榴笑了的意思。
教學難點:
讓學生明白石榴到了秋天才會成熟,懂得所有植物的生長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
教學準備:
課件、兩張石榴圖片、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復習導入。
1.揭課題。
A、師:今天讓我們繼續(xù)學習15課,齊讀課題(石榴笑了)。
B、讓學生同桌互相笑一笑。
2、讀生字。
師: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和課文的生字寶寶交了朋友,它們迫不及待地想我們見面了,你還認識它們嗎?(課件出示)
A、做猜字游戲。
B、齊讀生字。
二、細讀課文,品讀感悟。
(一)學習第一段
1、(課件出示石榴圖)師:石榴是一種水果,它為什么會笑呢?讓我們一起到課文里去找答案吧!
2、(出示課文插圖1)引導學生說說力力看到了什么?
3、指導朗讀句子:
“院子里有棵石榴樹,樹上掛滿了石榴!(讀出石榴又大又多,力力心里高興。)
4、指導學生用“掛滿”造句。
5、讓學生說一說:看到這么多的石榴,你心里會想些什么?
6、師:是呀,望著一個個可愛的石榴,力力小朋友可想吃了,石榴什么時候可以吃呢?指導讀媽媽的話。
(二)學習第二段
1、力力多么希望石榴早點笑啊,你有什么辦法幫助力力嗎?
2、力力想了什么辦法?
A、自由讀第2自然段,找一找力力逗石榴的辦法,用“——”劃出來。
B、(課件出示 )抽生反饋。 (板書:唱歌、跳舞、講笑話)
C、結(jié)果怎么樣?(板書:不笑)
3、此時,力力的心情怎么樣?
4、指導朗讀,讀出力力的可愛與著急之情。
(三)學習第三段
1、(觀看動畫)師:力力可著急了,誰來幫忙了?(風婆婆)石榴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板書:笑了)
2、(出示學習小提示)學生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思考:
A、石榴是怎么笑的?
B、石榴什么時候會笑?
3、指名反饋。
(課件出示:“樹上的石榴慢慢地咧開嘴,露出牙齒,笑了!)
A、理解“慢慢地”,并用其說一句完整話。
B、(觀看插圖)石榴有牙齒嗎?指的是什么?石榴笑了跟小朋友的笑一樣嗎?石榴笑了指的.是什么?(板書:成熟)石榴什么時候會笑?(板書:秋天)
C、討論:力力逗石榴,石榴不笑,為什么秋風來了,石榴就笑了呢?
D、指導朗讀。
4、力力看到笑吟吟的石榴,他的心情會怎樣呢?生高興地讀一讀這段。
5、站在石榴樹下,力力會想什么?生想象說話。
三、再讀鞏固,鼓勵探究。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注意用自己的表情、語氣表現(xiàn)力力的不同心情。
2、植物的生長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你還知道秋天一到,哪些水果會笑嗎?
四、總結(jié)全文,深化提升。
1、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2、師:小朋友們學得可真多!學了這篇課文,使我們懂得了:所有植物的生長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只要小朋友們平時養(yǎng)成留心觀察事物的好習慣,就一定能發(fā)現(xiàn)它們的規(guī)律。
五、布置作業(yè)。
說一說:你還知道什么水果或莊稼一般情況下在什么季節(jié)成熟,成熟后是什么樣子的?
板書設計:
15.石榴笑了
唱歌
跳舞 貼圖 秋天 貼圖
講笑話 不笑 笑了(熟了)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我以“讀”為本,以“品”為主,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運用靈活多樣的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課堂上,我緊扣“笑”字,帶著學生逐層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明白石榴的生長規(guī)律。教學中,通過讓學生觀察圖畫,讓學生直觀感受不笑的石榴和笑了的石榴是什么樣的,再結(jié)合學生的回答以及觀察動畫,緊扣“慢慢地咧開嘴,露出牙齒”這些關鍵詞語來讀一讀、悟一悟、品一品,感受石榴“笑”的具體過程,明白笑了是什么意思,以及讓學生知道石榴是在什么時候笑的。通過讓學生討論:力力逗石榴,石榴不笑,為什么秋風來了,石榴就笑了呢?讓學生明白:所有植物的生長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鼓勵學生平時養(yǎng)成留心觀察事物的好習慣。最后給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石榴一笑,力力心里會想些什么呢?以此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激活他們的思維,訓練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課堂上還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如:整堂課只注重讓學生讀、理解、感悟,缺少寫的訓練,對個別學生的關注還不夠,學生的傾聽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等。
語文石榴教學反思 7
一、朗讀中感知:朗讀訓練是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和重要手段,我在教學《石榴》這課時,沒有用繁瑣的串問讓學生被動地去回答,而是通過精當?shù)奶釂,實物的演示等方法引導學生多讀書,在有層次、有形式、一遍一遍的朗讀過程中感悟文章所描述的事物的特征。
首先,我讓學生默讀全文,設計了幾個簡短、精當?shù)奶釂,幫助學生理清課文思路:1、課文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模繉懥四膸讉季節(jié)?石榴有什么特點?同時相機板書:春天,葉;夏天:花;秋天:果;接著又設計三個層次的讀,第一次是學生的自瀆,邊讀邊想石榴葉、花、果的樣子,有什么特點,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字讀、自悟;第二次是讓學生邊聽同學讀,邊看插圖,視聽結(jié)合,使學生對石榴的樣子有形象、直觀的感受;第三次是通過實物的演示,教師引談,師生互動的方法,讓學生對課文有更深的了解。
二、表達中領悟:在學生通過多讀感知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表達,可以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領悟,如課文中寫花時有這么一段話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枝頭。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在教學這部分時,老師不急著告訴學生這是一句打比方的句子,而是讓學生讀中領悟,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什么?一雙雙小手如林般樹起,有的同學說:小喇叭寫出了花的形狀。有的同學說:正鼓著勁在吹呢。講花開得多,開得旺。這時,我趁熱打鐵,讓同學們邊讀邊表演,同學用手做出了喇叭的形狀,漲紅了臉,搖擺著頭,多么像一朵朵美麗的.石榴花,學生對這樣形式的表達、領悟非常感興趣,同時也讓老師感受到孩子們在課堂上有一顆靈動的心。
《石榴》一文是蘇教版語文第五冊的第十一篇課文,在教學這一文時,正好是十月初石榴成熟上市的日子?紤]到三年級學生年齡比較小,加上本班學生大部分長在城市,對石榴的感性認識還不足,如果一味地照本宣讀,空洞講讀,學生的印象肯定不深。因此,課前我就布置學生觀察石榴,并讓他們有可能的話把石榴帶到教室里來。那天上課時,我調(diào)查了一下,說觀察過石榴的有二十九個同學(全班五十人),還有五個學生把石榴帶來了。我讓這五個學生把帶來的石榴放到講桌上。
五個石榴一字兒排開放在講桌上,有的是青綠色的,有的是青中帶黃,黃中帶紅的,有的一半紅一半黃學生熱情高漲,坐在位置上議論紛紛。于是我就因勢利導,請同學們根據(jù)自己的觀察,說說你看到的石榴的顏色。我看到的石榴是黃里有點帶紅的。我看到的石榴是有點青有點紅的。我看到的石榴是紅色的,還有一個大口子哪!看到學生學得那么開心,我的心里也充滿了喜悅:那么,再請同學們想像一下,那么多的石榴長在樹上時是怎么樣的?它們像一個個胖娃娃擠在一起。它們有的笑歪了嘴,有的笑破了肚皮。同學們說得都挺好,下面我們來讀讀作者是怎樣寫的。由于學生有較深的感性認識和體會,因此,很容易就和作者產(chǎn)生了情感上的共鳴,很好地把握了第三小節(jié)朗讀時喜悅的基調(diào)。外形講完,該說石榴的子兒了。我用刀打開最大的一個石榴,淡紅的汁水立刻流了出來,學生忍不住叫出聲來。我舉起手中的兩半石榴:誰說說石榴子兒的顏色和樣子?我覺得石榴子兒是淡紅的。我覺得石榴子兒是透明的,而且挨得緊緊的為了鼓勵同學們,也為了讓每個同學都體驗一下石榴的滋味,我給每位學生都發(fā)了兩顆石榴子兒,讓他們都親口嘗一嘗,甜甜的,有點酸的,滑滑的,有股香味的到此,再講石榴的滋味,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語文石榴教學反思 8
詩歌是以形象、精煉、富有感情為基本特征的,好的詩還有一種意境美!肚舾琛钒S富的美育因素。它的美不是表現(xiàn)為優(yōu)美,而是表現(xiàn)為壯美,一種使人迥暢蕩氣的悲壯之美,一種不可壓抑的陽剛之美,一種使人肅然起敬的共產(chǎn)主義精神美。
雖然在教學中不必要也不可能單列一項進行講解,但我的確想把這種美很好地體現(xiàn)出來。我要求自己,一定要把《囚歌》這首抒情詩教得有情。為此,教師必須“進入角色”,即把自己變成葉挺。首先要感動自己,才能去感動學生;使他們體會到《囚歌》的情感美。我還要求自己,要用詩一樣的語言去講詩,盡量使自己的語言精煉、形象,充滿激情,以此去感染學生,使他們體會《囚歌》的形象美。一句話,在《囚歌》的教學過程中要體現(xiàn)審美教育。
本詩的教學,成功之處在于,學生在多重朗讀中感受到了英雄的氣概,并為之而感動。在對詩中關鍵詞語的理解,他們能結(jié)合看過的影片、讀過的故事較為準確地理解。
比如學生談到了“狗”,就是叛徒,走狗,賣友求榮的人。但小學生畢竟還小,他們對過去畢竟知之不多,感之不深;他們對詩歌,特別是抒情的.認識一般還停留在感性的階段,這些都是不利的因素。這些我在教學前預想得還不夠,因此課堂上實施時,有困難。
不足之處表現(xiàn)為:學生課外查閱有關葉挺的資料不足,所以在課堂上,我不得不進行補充。后來我想:本詩歌頌的是一種革命的氣節(jié),革命者視死如歸,大義凜然是有相同之處的,學生查閱關于葉挺的資料有限,如果將范圍擴大些,讓學生查閱革命者的故事,效果也許就大不一樣了,學生獲得的情感體驗也許會更豐富。
語文石榴教學反思 9
《魯班和櫓板》是一篇傳說故事,講的是魯班根據(jù)鴨子的腳發(fā)明櫓板的過程。為了讓孩子們更清晰地了解發(fā)明的整個過程,我采用了簡筆畫的方式:
一、先畫腳蹼,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在感受了老艄公撐船吃力的基礎上,我和孩子們一起朗讀課文,一起體會魯班的困惑。學習第三自然段,在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觀察圖,并結(jié)合生活記憶,想想鴨子的腳蹼的特點,通過交流,我在黑板上畫下了鴨子的腳蹼。隨著腳蹼的成型,孩子們的嘴里發(fā)出了“呀”的聲音,顯然覺得很有趣。畫好了腳蹼,我?guī)ьI著孩子們學著鴨子的樣子一起用腳蹼進行劃水,感受鴨子游水的輕快。
二、在腳蹼外圍畫上櫓板的樣子,清晰記住櫓板的成形過程
學習第四自然段,先讓孩子們讀課文,了解櫓板的整個形成過程。還是采用簡筆畫的方式,讓孩子們更清晰地記住櫓板的樣子,并記住它的成形過程。重點出示句子:他把木棍上半截削成圓形,就像鴨子的腿,把下半截削成扁形,就像鴨子的腳蹼。先讀,再一邊讀一邊在起先的鴨子腳的外圍慢慢畫櫓板的樣子。隨著櫓板樣子的出現(xiàn),孩子們的眼睛發(fā)亮,他們說:好像啊!我問:像什么?他們齊聲說:像鴨子的腳。接著,我們又反復朗讀著出示的那句話,記著櫓板的樣子。
《魯班和櫓板》講述了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能工巧匠魯班受鴨子游泳的啟示而發(fā)明櫓板的故事。這篇課文沒有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也沒有優(yōu)美的意境,學生對這樣的文章一般都不太感興趣。但這樣的.文章最能培養(yǎng)學生靜思默想的好習慣,我們教師一定要好好把握。
魯班如何發(fā)明了櫓板是教學的重點。教學時我讓學生仔細閱讀第3、4自然段,一步一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好詞好句:“出神地”、“忽然眼睛一亮”、“馬上找來”,然后讓學生做動作,發(fā)揮想象,身臨其境地體會魯班愛觀察、善聯(lián)想、能創(chuàng)造的美好品質(zhì)。接著我再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第4自然段,可以邊讀邊看圖,借助插圖讀懂課文;可以讀讀課文,再動手畫畫魯班發(fā)明的櫓板,也可以用橡皮泥捏一捏;可以同桌互當講解員,以講解介紹的方式來讀課文……充分解放學生的雙手與大腦,發(fā)揮他們的自主性。邊讀邊動手,這樣學生在寬松、民主、合作的空間里,帶著好奇心自主探究,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了提高。
教學時還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拓展,由課堂向課外延伸,激發(fā)學生進一步閱讀探究:1.魯班是一名能工巧匠,收集一些有關他的資料,為大家講一講有關他的故事。2.魯班受鴨掌的啟示發(fā)明了櫓板,你還知道哪些東西是受動物的啟示而制造出來的嗎?可以去查查資料,問問爸爸媽媽。適當滲透少許仿生學的知識,打通課內(nèi)外、學科間的界限,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得到發(fā)展。
語文石榴教學反思 10
"愛國情感"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是個虛幻、空洞的詞。如何引導學生感悟文章中的愛國情,便成了教學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我在教學中重點引導學生研讀重點詞句,如:"我猶豫了一下,把國旗慢慢解下來,再展開。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紅旗,經(jīng)過河水的沖洗,依然那么鮮艷。""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視著手中的國旗。""我搖搖頭,吃力地穿上大衣,拿著鮮艷的國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讓學生反復研讀這些句子,在這些語句中感悟愛國情,體驗愛國情,把愛國之情融入到扎扎實實的語言實踐中。沒有的'語言實踐,熱愛祖國的說教自然成了"空中樓閣"。而語言實踐就是要帶領學生研讀文本,反復品味,切己體察,讀出文中情,讀出文中味,讀出融入孩子自己的情感的文本味來。
如在指導學生感悟"我搖搖頭,吃力地穿上大衣,拿著鮮艷的國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等重點句子時,呈現(xiàn)典型的三個層次:讀出理解——說出感受——再讀體驗情感。首先學生自由讀重點段落,勾畫出表示"我"動作的詞句,自讀、自悟、自得;再讓學生默讀體會,說說自己對句中哪些詞有特別的感受?引導學生理解、感悟"吃力、趔趔趄趄",從中品出了留學生身上沉甸甸的愛國情意;接著,再給予學生閱讀的空間,讓學生帶著自己感悟到的文中情,自由感情讀重點語句,讀出自己的內(nèi)心真實的情感體驗來,切實地體驗到留學生身上濃厚的愛國情思。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學生得到了"言",感受到重點語句中每個字詞里所蘊含的"愛國情"; "我"的愛國情與孩子生活中的感性的愛國情融為了一體,使學生的情感價值觀得到凈化與升華。
語文石榴教學反思 11
《石榴》這篇文章是詠物抒懷作文的很好的范文,它篇幅短小、結(jié)構(gòu)清晰,尤其是描寫的表達方式很值得模仿和借鑒。
我在教學的時候就把“描寫”作為教學重點。
學生寫作最大的也是最普遍的毛病就是言之無物,內(nèi)容空洞。這固然與生活經(jīng)歷單調(diào)、觀察不細有關,我覺得關鍵的原因還是不會描寫。
《石榴》2-6段描寫石榴的特征,描寫得很具體也很生動。我在教學中以《石榴》為范文指導學生掌握描寫的方法。
1、描寫要多角度。課文對石榴從枝葉、花朵、果實三個方面來描寫石榴,其中描寫花又從形狀、顏色、光澤這些角度來寫。學生在寫作中往往對事物描寫像蜻蜓點水一樣,三言兩語就沒話了。掌握多角度描寫的方法,就可以寫得具體、全面、豐富、深刻了。
2、描寫要有詳略。多角度描寫不注意詳略就容易犯面面俱到,淺嘗輒止的毛病。詳略的安排是由寫作目的、文章主題決定的。石榴的枝葉、花朵、果實三個方面,作者詳寫了“花朵”。這是因為作者贊美石榴——“夏季的心臟”,石榴花“對于炎陽的直射毫不避易”,贊美石榴花敢于同驕陽抗爭、毫不示弱的精神美。石榴花是最能體現(xiàn)石榴的精神品質(zhì)的`,也是作者寫作目的的直接寄托。因此用3個段落詳細描寫。
3、描寫要生動。生動地語言是描寫成功的關鍵。郭沫若運用了比喻、擬人、反問、對偶等多種修辭和許多準確、生動的詞語來描寫石榴,極具表現(xiàn)力。(不再舉例)
教材課文文質(zhì)兼美,也是作文教學的極好的范文,我們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從模仿課文開始,逐步提高寫作水平。
語文石榴教學反思 12
長期以來,古詩教學采用的是串講法。這是傳統(tǒng)的講解古詩的方法,即先解詩題,然后釋詞,最后講解詩句的意思。整個教學過程是教師講解、學生傾聽,教師講完,課就上完的過程,形成了"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模式,不要說學生不感興趣,教師自己也覺得枯燥煩膩,更別提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也嘗試著讓學生對學古詩感興趣,并且感受到了其中的樂趣,F(xiàn)以教《贈汪倫》為例,說說我的做法:
一、 復習導入,鞏固舊知
在一堂新課的開始,用學生所熟悉的知識進行導入,可以消除學生的陌生感,使學生在舊知的基礎上很自然地進入新知識的學習,讓新舊知識連貫起來,使知識系統(tǒng)化。《贈汪倫》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寫的,學生已經(jīng)學過好多李白的詩了。因此,上課時我先讓學生說說已經(jīng)學過的詩,在學生舉例的基礎上歸納如下:"李白的詩語言流暢,想象豐富,取材十分廣泛:有表達思鄉(xiāng)情懷的《靜夜思》,有贊美錦繡山河的《望廬山瀑布》,這些作品都是李白深入生活實際創(chuàng)作而成的。"在復習的基礎上加以歸納,不僅使學生對已學過的知識進行了回顧,還使學生懂得了寫作的取材廣泛必須源于生活。
二、 故事引路,激發(fā)興趣
學生大都愛聽故事,在課堂教學中選擇與學習內(nèi)容有關的故事,既能牢牢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又為后面的學習作了鋪墊。于是,緊接著復習,我設置了這樣的過渡語:"由于李白才華橫溢,性格豪爽,喜歡親近大自然,安徽涇縣桃花潭的汪倫便誠邀李白去做客。"接著,我便有聲有色地講起《李白"受騙"桃花潭》的故事。當講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與"桃花者,潭水名也,并無桃花。萬家者,店主人姓萬,并無萬家酒店"這些內(nèi)容時,我一方面模仿古人的語氣"子乎者也"了一番,另一方面又用解說者的語言旁白了一下。學生在哈哈大笑之余,不禁被汪倫的巧妙機智所吸引。到后來,他們自然而然地想知道李白怎樣寫詩答謝汪倫。
三、 自學詩句,理解詩意
俗話說:"教是為了不教。"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中的學習主要依靠學生自己來完成。《贈汪倫》這首詩本身較淺顯,詩意較明朗,現(xiàn)在有講故事時的旁白作范例,學生理解詩句意思更是如魚得水。因而,當我出示教學掛圖,讓他們說說哪一個是李白,哪一個是汪倫并說明理由時,學生擺出了"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這一句。當我要求他們說出詩句意思時,許多學生躍躍欲試。有的學生還在領會"忽聞"的基礎上添上了這樣一段話:我循聲望去,原來是我的好朋友汪倫來送我了,這是我始料不及的。我趁勢引導學生說:"別具一格的邀請,與眾不同的送別,深深感動了李白。因此,他發(fā)出了這樣的感慨……"學生不約而同地朗讀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在理解了"不及"的意思后,詩句大意也就迎刃而解了。在領會了詩句所采用的修辭手法以后,學生自然而然地對比選用了"即使……也……"的關聯(lián)詞語連接詩句意思。
四、 誦讀感悟,體會感情
借助故事引路與學生的自學理解,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句難度已經(jīng)不大。因此,我便布置學生結(jié)合詩句回憶故事,模仿當時李白吟詩的語氣誦讀,讓他們在誦讀中反復感悟。接著,我便引導學生對兩句詩進行比較,說說在寫法上有何不同,共同的.目的又是什么?學生發(fā)現(xiàn)敘事是為抒情作準備的,如果沒有敘事中的"忽聞"而受感動,就不會有抒情中的"不及"進行對比。最后他們都能抓住"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來體會,領會了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五、 拓展練習,一舉兩得
一般說來,學一首詩能學到體會到詩句表達的感情時,就可以劃上一個句號了。但那只是就一首詩一堂課而言,學生的能力并沒有得到真正的提高。為了讓學生對詩意有更深的理解,也想訓練一下學生的想象力,我便設計了改寫《贈汪倫》的作業(yè)練習。我提醒學生想象李白是在怎樣的情況下離開桃花潭的,學生很快聯(lián)系到詩中的"忽聞"。有的說是李白離開時,沒有讓汪倫知道,是想避免常人離別的傷感;有的說不告而別未免失禮,李白曾留書一封告訴汪倫,汪倫見后就來送行。雖然學生的想象可能與事實完全不同,我也無從考證,但我認為比較合理。至少,學生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理解,有了自己的思考。
語文石榴教學反思 13
故事中的主人公雖失去了貴重的奔馳汽車卻換回了誠實、守信的崇高品質(zhì)。孩子們也同樣對這篇課文興趣濃厚。我在課堂上先是提了一個這樣的問題:一般人中彩后的反應是什么?而父親的反應又是如何呢——父親神情嚴肅。把我趕下車。父親怎么會有如此反常的舉動呢?這些問題激起學生探究的欲望。他們馬上從課文的第8自然段找到了答案:因為中彩的彩票是父親幫庫伯稍的。我引導學生想象:此時的父親心里可能在想什么呢?孩子們想象的都非常好,有的說:我怎么這么倒霉,中彩的怎么不是我那張呢?有的說:這輛車不是我的,我不應該要……
而后,我讓學生看事情的結(jié)果是什么。接下來,又聯(lián)系前面課文中介紹的我的家庭狀況及父親的心愿感受父親的偉大。體會母親的話的含義及最后一句話的含義。最后一句話在理解含義前,我先做了一個鋪墊:引導學生思考父親在打電話的那一刻,失去的是什么,但他又得到了什么。
學生有了這一步的思考后,對最后一句話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貞浿n堂上學生的表現(xiàn),我在想:如果在學生理解了第8自然段,知道中彩的'是庫伯的彩票后,就讓他們聯(lián)系前面我的家庭狀況及父親的愿望體會父親當時是多么想得到這輛車啊,而且他也試圖將車據(jù)為己有。在這樣的矛盾中,父親依然選擇了將車還給庫伯,品質(zhì)是多么可貴。學生在這樣的對比中,就會強烈的感受到這一點。這樣的話,理解開頭和結(jié)尾這兩句話就很容易了。
語文石榴教學反思 14
《石榴》是國標蘇教版第五冊教材中的一篇課文。作者以季節(jié)變化為線索,描寫了石榴抽枝長葉、開花、結(jié)果的情景。最后一個自然段具體描寫了石榴子兒的樣子、顏色與滋味,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在教學時,我努力運用直觀效應,引導學生用眼、用口等形式去理解詞語,感悟課文內(nèi)容,從而更好地進行朗讀與說寫訓練。
本自然段中,一些詞語用得生動形象,如“瑪瑙般”、“一顆顆緊偎”、“紅白相間”、“晶瑩透亮”等。這些詞單靠想象是不能真正理解的。教學時,我出示實物,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石榴子兒,觀后交流感受。有學生說:“石榴子一頭紅,一頭白,這就叫‘紅白相間’”。有學生說:“它們一粒一?吭谝黄,就像玉米粒一樣,這就是‘緊偎’”。還有學生說:“我看到了石榴子兒很亮,看上去就像是寶玉一樣,好看極了,這就是‘晶瑩透亮’”……接著,我將石榴子兒掰開,讓學生們一起分享。吃完后,問他們味道怎么樣?學生們紛紛舉手,有說酸酸的,有說酸中帶點甜,吃完還覺得清爽無比。通過觀察和品嘗,學生不僅理解了描寫石榴樣子、顏色和滋味的詞語,而且加深了對石榴的'喜愛之情。在此基礎上的誦讀是比較成功的。
另外,本自然段為學生寫水果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例子。教學之后,在班級里開一個瓜果展示會,讓學生仿照第四自然段,介紹一下自己所帶水果的顏色、樣子和味道,并寫成一段話,真正做到讀寫結(jié)合。
語文石榴教學反思 15
每上完一堂課,回顧自己課堂教學上的成敗得失時,總是感慨萬千,在執(zhí)教完《石榴》一課后,有個最大的感受:教師應該全身心投入到教材中,對教材不能帶上任何主觀色彩。
于漪老師曾經(jīng)說過“當崇高的使命感和對教材的深刻理解融為一體時,課堂教學的明燈就會高高掛起!蔽覀儗滩囊欢ㄒ是槿肜,如出己之心,這樣才能做到教書育人。但在實際操作中,我們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的課文令教師很喜歡,而有的課文教師很難動情,這樣就很難使教者步入課文的底里。當上《石榴》一文的時候,我總感覺這篇課文描寫的東西很抽象,很難打動我的心,不象《北大荒的秋天》那樣,所描寫的景物是我們手能摸到,眼能看到。因此在備課時,我就始終停留在課文的表面,無法深入鉆研課文,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根本無法做到于漪老師的“明燈高高掛起”。
當教完之后,我再去深入鉆研課文時,我被感動了,感動于作者濃濃的鄉(xiāng)情在石榴身上的集中體現(xiàn),正是因為作者對家鄉(xiāng),對石榴有著特殊的感情才能將石榴的枝葉,石榴的花,石榴的果寫得如此生動形象。文章第一句話“我的家鄉(xiāng)在棗莊,那里有馳名中外的石榴園”可以說是文章的.文眼,給你打開了文章的情路 。作者將情寄予石榴,一切景語,一切物語皆情語,因此當再次備課時,我是完全被打動了,深入其中不能自拔。
從這次的教學中,我感受到教師沒有挑剔文章的權(quán)力,大凡選入教材的課文都是作者情動于中,言溢于表的產(chǎn)物,我們一定要全身心投入到課文的情境中深入鉆研課文,這樣才能正確解讀課文!安贿M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正是因為我對教材沒有進行深入的理解,所進行的一切都是留于表面的,而語言文字是表情達意的,抽去了其中的情意,語文的人文性夫復何求?
【語文石榴教學反思 】相關文章:
《石榴》語文教學反思03-17
石榴教學反思02-03
《石榴》教學反思03-20
石榴的教學反思02-25
《石榴》教學反思15篇03-23
石榴教學反思(通用11篇)05-17
語文教案《石榴》02-26
語文的教學反思04-17
教學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