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教學反思11篇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么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暮江吟》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暮江吟》教學反思1
一、設計理念
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提供一個交互式的學習平臺,讓學生自始至終堅持學習興趣和探求熱情,充沛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充沛發(fā)揮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動性和發(fā)明性,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戰(zhàn)略,鼓勵學生在合作交流中領悟學習方法,從而獲得情感體驗,不時加強語言積累;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關注學生的個體差別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更好地實現(xiàn)生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
二、設計特色
通過“背首古詩給大家聽聽”,鼓勵學生復習平日積累的古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古詩內容時,采用“想怎樣讀就怎樣讀”的方式尊重學生的個性差別和獨特體驗;鼓勵學生“提出自身不明白的問題”并進行學法指導;采用“閉上眼睛用心聽,想像古詩畫面”的方式,鼓勵學生暢談自身對古詩的理解。“在讀中感悟,在悟中美讀”,背誦古詩自然水到渠成。與此同時,大膽采用“學一首古詩,放一首古詩”的教學方法,積極設計“學古詩挑戰(zhàn)賽”反饋形式,在由易到難的“三星題――四星題――五星題”設置中,鼓勵小組成員之間相互補充,體會合作學習和相互競爭的樂趣; “你還知道哪些描寫月亮的詩句” 和“向你推薦一些與月亮有關的古詩”拓展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讓學生懂得借月抒情的表達方式還有很多,更好地激發(fā)課下搜集查閱資料和了解明月詩句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流程
。ㄒ唬┬蕾p古詩,揭示課題
1.同學們,喜歡古詩嗎?想必大家平時一定積累了不少古詩,誰背首古詩給大家聽聽?
2.這節(jié)課,讓我們走進《古詩二首》,再來學習兩首與明月有關的古詩。先來學習唐代詩人白居易寫的《暮江吟》――我來板書題目,請大家仔細看。(板書:暮江吟,請大家齊讀課題)
[古詩的學習來自于平日知識的積累!翱磮D猜、背古詩”從學生熟悉的古詩動身,拉近了語文與學生的距離,更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知道“暮”是什么時間嗎?“吟”是本課生字,一個口字旁,一個今天的.今,知道它的意思嗎――表示歌詠、作詩的意思!澳航鳌本捅硎靖柙侟S昏江邊的美景。
。劢處煱鍟旁婎}目,進行“把每個字義連起來說題意”的學法指導。]
。ǘ⿲W習古詩《暮江吟》
1.讓我們快來讀讀這首古詩吧!多讀幾遍,請你試著讀準字音。
2.誰有信心站起來讀讀這首詩?
3.看來大家已經對這首詩感興趣了。那就請你采用自身喜歡的方式想怎樣讀就怎樣讀:可以像古人那樣搖頭晃腦地讀;可以站起來大聲讀;也可以同桌之間互相讀,把這首詩美美地多讀幾遍。
。坶喿x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鼓勵學生采用自身喜歡的方式朗讀古詩,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不同體驗。]
4.大家讀得又投入又熟練。詩的意思讀懂了嗎?有什么問題提出來,咱們一起解決。
――(課件變紅字“殘陽、瑟瑟、可憐”)
板書:殘陽;為什么不說“照”而用“鋪”呢;瑟瑟可憐――在這里是什么意思,你讀懂了嗎?
5.殘陽――夕陽。指快要落山的太陽。鋪――此時太陽已經接近地平線,貼著水面斜射,陽光非常平緩柔和。
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通過看圖可以更好地理解這個詞。
6.就用這個方法來猜猜“瑟瑟”是什么意思?――受光少的地方,出現(xiàn)出深深的碧色。江面泛起細小的波紋,波峰受光多出現(xiàn)紅色,波谷受光少出現(xiàn)碧色。你們看!演示課件――夕陽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紅綠相間,難怪詩人稱譽道:“半江瑟瑟半江紅。”
[全班學生交流討論,相互間協(xié)助解答,談談自身的理解。對學生能自身解決的問題,教師就不進行講解,主要引導、點撥學生的困惑處,尊重學生的個性學習和個體收獲。]
當白居易陶醉在夕陽美景中,天色漸漸暗下來,九月九年級夜晚的景色又是怎樣的?多么美的夜景。≡谶@里“可憐”不只有可愛的意思,還可以感受到詩人的憐惜之情。
7.想不想看看這般美景?請你閉上眼睛用心聽,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結合詩句,學生暢所欲言)
。酃膭顚W生通過自身展開的聯(lián)想和想像,用自身的語言描述古詩的畫面,充沛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板書:江邊殘陽月夜美)
8、的確!這般美景怎能不讓人陶醉?帶著你們的想像,誰能讀出它的美?
。ㄈ⿲W習古詩《鳥鳴澗》
過渡語:一輪江邊的明月,讓白居易流連忘返,唐代詩人王維對山中明月情有獨鐘并寫下了《鳥鳴澗》這首詩。(板書:鳥鳴澗)請大家齊讀課題。
1.“鳥鳴澗”是一個地名,為云溪風景之一。唐代詩人王維是如何描寫鳥鳴澗的呢?學習了這首詩,你會有更多的了解。學習這首詩之前,我們一起來回想一下,剛才采用怎樣的方法學習《暮江吟》的?(板書:讀通――讀懂――想像――背誦)
我們一起總結了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就依照這樣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鳥鳴澗》,待會兒我們進行“古詩挑戰(zhàn)賽”。
2.現(xiàn)在,我由你們的學習伙伴變成了這場古詩挑戰(zhàn)賽的主持人。哪個小組做好準備了?你們選擇幾星題?派個代表,小組成員可以站起來相互補充。
三星題――背誦古詩《鳥鳴澗》;(怎樣背誦才干靜――聲音輕,速度慢)
四星題――說說帶點詞語的意思;
。ㄈ碎e――人寂靜心閑;空――空蕩蕩,沒有人;時鳴――不時鳴叫幾聲)
五星題――讀古詩,想像畫面。(你喜歡哪一句――詩美,你描繪的景色也美)
。ㄟ@樣的景色,給你一種什么感受?――板書:山中月夜靜從哪里能體會出?)
[“學古詩星級挑戰(zhàn)賽”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合作學習情境,鼓勵學生選擇適合各自學習小組的學習方式。]
。ㄋ模┛偨Y拓展
同樣是歌頌明月,卻可以用“美”和“靜”來表達。其實古往今來,一輪明月曾讓無數(shù)文人墨客不惜筆墨,回憶一下,我們以前學過哪些與月亮有關的古詩?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借明月思故鄉(xiāng)。
王維以月為友,在《竹里館》中留下了“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的千古名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描寫了海上月。
想必大家意猶未盡吧。推薦一些與明月有關的古詩。
李白《關山月》;蘇軾《中秋月》;李商隱《霜月》;白居易《江樓月》……
《暮江吟》教學反思2
課前,讓學生收集的有關白居易的資料,課堂上調動學生主動參與來學習。運用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并充分利用詩歌瑯瑯上口的特點,讓學生讀中感悟。
(一)以舊知導入,創(chuàng)設和諧生動的學習氛圍
教學要走進學生的生活,喚起學生的情感記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而產生學習的欲望。因此,學習貼近學生的`生活。只有學生對課文本身感興趣才愿意學,才有可能學好。白居易是我國偉大的詩人,學生已經讀過了很多他的詩歌,對詩人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學生舊積累的知識入手很容易調動學生興趣,引發(fā)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熱情地參與學習。以小故事帶動對詩歌的體會很快地啟迪了學生的思路,成功構建了交流時暢快討論、這樣以境促思,以思促說為學生順利進行交流而架橋鋪路。
(二)形式多樣化,調動全員參與
1、師生互動。教師既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更是參與者。這樣有利于和諧氣氛的營造,并有助于引導學生學會表達,積極參與進來。
2、生生互動。小組輪流介紹,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可推選出大家最喜歡的人代表小組進一步進行組間交流,最后是更為自由的全班交流。這樣的生與生之間的互動,調動了學生全員參與交流的積極性,形成了會說、想說、愛說的可喜狀態(tài)。尤其是小組間的競爭,有利于群體間的互動合作,培養(yǎng)了合作意識與合作精神。
3、師生與環(huán)境的互動。充分利用環(huán)境,把課內延伸到課外,如收集白居易的詩歌,舉辦走近古詩朗誦會、辦一期白居易詩歌小報等等。
《暮江吟》教學反思3
古詩《暮江吟》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作品。詩中描繪的是深秋時節(jié)從傍晚到夜晚的美麗景色。教學這首詩,首先要把學生帶到那美好的意境之中,讓他們喜愛這首詩,進而樂意學習這首詩。我是這樣教學這首古詩的。
一、讓學生帶著問題朗讀詩句,粗知詩中大概意思。
在讓學生了解這首詩的作者、朝代以及題意后,我讓學生帶著問題把這首詩朗讀五遍。在朗讀之前明確要求:
1、要求基本會背;
2、要求了解詩中寫的什么時間,什么地點的景?有哪些景物?讀完五遍后,學生基本可背下來,同時也會從詩句中了解到時間是寫深秋傍晚到夜晚這段時間的景色,地點是江面可江邊,所描寫的'景物有陽光、江水、月亮、露珠。學生粗知了這些內容繼而再理解詩句就不難了。
二、利用投影片進一步了解詩中內容,為理解詩句作鋪墊。
在講前兩句詩時,我出示第二幅投影片(夕陽照耀下的江上景色)。在學習后兩句詩時出示第二幅投影片(一彎新月下的小草和露珠)然后再指導學生說出圖中有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是什么樣兒的,有了這樣的基礎,學生在理解詩句就輕而易舉了。投影片在教學中起到了綱舉目張,突破重難點的作用。
三、注重啟發(fā),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理解詩句意思。
在教學詩句時,我首先找出詩句中關鍵和難理解的字詞,掃平障礙,繼而再理解詩句就非常容易了。如前兩句詩是“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我是這樣進行教學的:問:“一道殘陽”指的是什么時候的太陽?(夕陽)“鋪”是什么意思?(斜照)再問:“什么時候的太陽斜照在什么地方?”學生很快可譯出:“夕陽斜照在江面上。”接著問:“夕陽斜照后的江面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現(xiàn)象呢?”“瑟瑟”是什么意思?(綠色)學生又很快可譯出:“江水一半呈綠色,一半呈紅色!焙髢删湓娢乙彩遣捎玫姆椒ㄟM行教學,由淺入深逐步啟發(fā)同樣達到了融會貫通的目的。
四、利用音響設備引導朗讀、創(chuàng)設情境、體會意境。
古詩朗讀同樣也要讀出感情和抑揚頓挫。除了老師示范,我還利用本課現(xiàn)成的朗讀磁帶讓學生連聽幾遍,示范效果挺好。再讓學生進行朗讀,朗讀的效果的確好多了,真還有些古人吟詩的味道呢!其次老師還在古詩翻譯的基礎上再加以聯(lián)想和想象,另配上悅耳的輕音樂朗讀給學生聽,讓學生邊聽邊體會詩中的意境,這樣既能把學生帶到美好的境界之中,又為學生后面能順利改寫古詩作了良好的鋪墊,起到了一舉兩得的作用。
以前教學古詩大多采用串講形式,這里且不談它的效果如何,至少我以為采用啟發(fā)式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多思維活動,自主合作,帶著問題,由淺入深地學習理解詩句,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根據(jù)這次《暮江吟》專題教學設計的研究,初步證明第一輪研究中總結出網絡環(huán)境下語文古詩模式(瀏覽信息知詩人——自讀古詩曉大意——查閱信息細理解——全作交流再探究——表情朗讀悟情感——自我檢測顯效益)是切實可行的。
學生是整堂課的主角,他們通過小組內分工合作的方式,利用學習網站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不僅自己在網頁中獲取知識,而且努力合作,共同尋求問題的答案,還不斷思考,提出了許多有創(chuàng)意的`問題和觀點。比如:有的學生提出為什么不用“夕陽”而用“殘陽”,有的學生指出因為用“殘陽”才能更好地表現(xiàn)出夕陽已接近地平面,異常柔和平靜。教師的作用并沒有弱化,只是更多地表現(xiàn)在臺前幕后,收信學習資源,建設主題學習網站,教師所作的工作與原來相比較,量更大,要求也更高。
2、“如何更好地處理資源”這個問題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還沒有得到更好的解決。
資源的海量、多樣化容易掩蓋分析思考過程。在眾多的信息中,不僅存在著與教學相關的教學資源,同時也存在著對本堂教學毫無意義的資源,通常這些無關的信息更容易吸引學生,并對教學生產干擾。為避免學生在網上漫無目的地瀏覽,教師要在其學習過程中適時監(jiān)控。同時,通過對網絡環(huán)境的建設,設置更有意義的、更合理的情境,讓網站成為有準則和約束的空間,使學生在享受開發(fā)性、自主性的同時,能夠自覺地用公認的學習準則去適應網上學習。
《暮江吟》教學反思4
《暮江吟》這首詩是一首寫景佳作。詩句語言流暢,格調清新,繪影繪色,細致真切。詩人選取了紅日西沉到新月東升這一段時間里的兩組景物進行描寫,運用了新穎巧妙的比喻,創(chuàng)造出和諧、寧靜的意境。其寫景之微妙,歷來備受稱道。詩句的字里行間充溢著詩人熱愛大自然的美麗景色,熱愛大好秋色的喜悅之情。
一、抓關鍵字詞,感受中國古詩的語言精練、意蘊含蓄之美。
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抓幾個比較生疏的字詞,如 “瑟”的字形和字義的理解;抓住古今意思不同的特殊詞“可憐”一詞的理解;還有富于傳神的關鍵性詞語,如:“一道殘陽鋪水中”的“鋪”的巧妙之處,引領學生通過換字的方法,比如把“鋪”換成“照”“射”……都不行,因為夕陽已經沒有那么強烈,只是把淡淡的光輝鋪在了江面上,學生通過這種鑒賞比較充分感受到了古詩的意境美和畫面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發(fā)揮小組合作的優(yōu)勢,有滋有味地讀出詩的韻律美。
這首詩極具意象美和韻律美,怎樣讓學生感受到這種美,通過有滋有味地朗讀去感受,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我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的優(yōu)勢,每個小組都推選出一名讀詩小達人,讓孩子們在小組內一個一個地過關,孩子們興致盎然,讀得特別投入!
三、借助想象,描述詩句所描繪的畫面。
在記憶表象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想象”的作用,還原詩中描繪的場景,使學生進入詩的畫面。在本詩中,我啟發(fā)學生抓住“鋪”、“瑟瑟”等關鍵詞,以及“珍珠”“弓”形象的比喻,想象紅日西沉,一彎月芽悄然東升,一派和諧、寧靜的江邊美景,再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講述畫面之美,感覺特別棒。
《暮江吟》教學反思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暮江吟》,理解詩句的意思,了解詩所描寫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讀。
2、能力目標:通過反復朗讀,感受自然美和語言美。通過小練筆加深對古詩的理解。
3、背誦并默寫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詩句的意思。
2、理解景物描寫與表情達意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介紹詩人。
師:我們在低年級曾學過一首詩《草》,記得嗎?
(師生齊背《草》)
師:這首詩的詩人是誰?(白居易)
師:我們今天再來學習白居易的另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暮江吟》。(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師:在學習在這首詩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詩人。
(出示課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簡介)
師指名讀白居易的生平簡介。
二、學習新課
1、師:詩人白居易離開京城,到杭州任職的途中,心情非常地愉快,寫下這首詩,通過課前的預習,誰來說說題目的意思?(指名說題目的意思)
2、師:到底詩人吟了什么詩,我們來聽聽看。
(生聽課件中范讀)
3、師:現(xiàn)在請同學自由朗讀這首詩,通過圖文結合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詩中的字、詞,不懂的字用“△”標出。
(生自由朗讀學習古詩)
4、交流學習一、二兩句
師:在這兩行詩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詞可提出來。
(師生共同解答殘陽、鋪、瑟瑟等字。)
師: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指名說詩句的意思)
5、指導朗讀一、二兩句
過渡語:下因為江邊傍晚的景色是如此吸引人,不知不覺已到夜晚。
6、指導學習三、四兩句。
師:這兩句描寫了江邊的哪些景色?
師:詩人用了什么方法來描寫露水和月亮?
師:把比作,又把比作。
師:詩人抓住了景物的特點,連用了兩個比喻描寫了江邊夜晚迷人的景色,詩中還用哪個詞來形容?(可憐)
師:可憐是什么意思?(可愛)
7、指導朗讀三、四兩句。
8、指導朗讀朗讀整首詩。
師:朗讀古詩時不僅要讀準字音,有感情,還應有節(jié)奏,我們根據(jù)畫好停頓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生有節(jié)奏地朗讀古詩)
9、指導配樂朗讀。
師:詩人白居易離開京城到杭州任職,這一路上他的心情愉快,被江邊這紅霞滿天,彎月東升,露水晶瑩的美景所陶醉了,下面我們隨著音樂也來細細地品詩一番。
(生配樂朗讀)
10、談感受。
師:如果此時你就是詩人,來到這深秋傍晚的江邊,領略到這安靜的、優(yōu)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說感受)
三、小練筆。
你能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做一首新詩,或畫一兩幅簡筆畫嗎?兩樣選擇一個來完成。
四、總結。
師:這節(jié)課我們不僅學詩、吟詩、還做詩、做畫,同學們表現(xiàn)得很不錯,希望課后同學們能收集有關白居易的詩,我們下節(jié)課交流。
五、布置作業(yè)。
教學反思:
本次網絡環(huán)境下語文古詩《暮江吟》專題教學屬于課題研究中的第二輪,F(xiàn)從以下兩方面對這次研究進行反思。
1、根據(jù)這次《暮江吟》專題教學設計的研究,初步證明第一輪研究中總結出網絡環(huán)境下語文古詩模式(瀏覽信息知詩人——自讀古詩曉大意——查閱信息細理解——全作交流再探究——表情朗讀悟情感——自我檢測顯效益)是切實可行的。
學生是整堂課的主角,他們通過小組內分工合作的方式,利用學習網站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不僅自己在網頁中獲取知識,而且努力合作,共同尋求問題的答案,還不斷思考,提出了許多有創(chuàng)意的問題和觀點。比如:有的.學生提出為什么不用“夕陽”而用“殘陽”,有的學生指出因為用“殘陽”才能更好地表現(xiàn)出夕陽已接近地平面,異常柔和平靜。教師的作用并沒有弱化,只是更多地表現(xiàn)在臺前幕后,收信學習資源,建設主題學習網站,教師所作的工作與原來相比較,量更大,要求也更高。
2、“如何更好地處理資源”這個問題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還沒有得到更好的解決。
資源的海量、多樣化容易掩蓋分析思考過程。在眾多的信息中,不僅存在著與教學相關的教學資源,同時也存在著對本堂教學毫無意義的資源,通常這些無關的信息更容易吸引學生,并對教學生產干擾。為避免學生在網上漫無目的地瀏覽,教師要在其學習過程中適時監(jiān)控。同時,通過對網絡環(huán)境的建設,設置更有意義的、更合理的情境,讓網站成為有準則和約束的空間,使學生在享受開發(fā)性、自主性的同時,能夠自覺地用公認的學習準則去適應網上學習。
《暮江吟》教學反思6
古詩文的語言與現(xiàn)代語言有著較大距離,學生自主理解難度大,常常是教師不厭其煩地告訴學生此詞何意,彼句怎解,寫作特點如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云云,學生自讀感情的個性的時間和空間都很少,多的則是被動的聽取和記錄,因此,我在教學古詩《鳥鳴澗》和《暮江吟》反思如下:
一、執(zhí)著于個體感受
優(yōu)秀的中國古詩,語言精練,意蘊含蓄,因此在教學這兩首古詩時,我并不將詩文“解剖”的支離破碎,并不“字求其訓,句索其旨”,而是堅持粗講。僅僅抓幾個比較生疏的字詞,如這兩首古詩中的“澗、瑟”的字形和字義的`理解;僅僅抓住古今意思不同的特殊詞“可憐”一詞的理解;僅僅抓住那些富于傳神的關鍵性詞語,如:“夜靜春山空”中的“空”、“一道殘陽鋪水中”的“鋪”的巧妙之處,從而保留了古詩的整體美,放手給學生自讀感悟的個性空間。
二、尊重個體的吟詠誦讀。
通過粗講,學生對詩句有了大概理解之后,接下來最重要的是熟讀。而熟讀對小學生來說,最具效果的莫過于誦讀。這個過程更多地應該是學生個人誦讀的過程。因此課上我給足學生時間,放開手腳盡是讓學生獨立練讀,而不是課堂上那種整齊劃一的齊讀。這樣才不致于泯滅學生的個性,扼殺學生的讀書興趣,才能使學生在熟讀的過程中,培養(yǎng)他們對古詩句的語感,把古詩的語言納入自己的語言中來。
三、借助想象,引導學生感受意境美
想象是人的大腦對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從而創(chuàng)造新形象的過程。在記憶表象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想象”的作用,還原再現(xiàn)詩中描繪的場景,使學生進入詩境,解決因古詩時空跨越度大而給小學生帶來的學習困難。如教“月出驚山鳥”這詩句,我緊扣“驚”字,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似乎同詩人一同觀山中春夜的月出、鳥鳴,顯示出了春澗的極度靜謐和純凈之病美。如在《暮江吟》一詩中,我啟發(fā)學生抓住“鋪”、“瑟瑟”等關鍵詞,以及“珍珠”“弓”形象的比喻。想象紅日西沉,一彎月芽消然東升,一派和諧、寧靜的江邊美景,再指導學生以喜悅的心情。
《暮江吟》教學反思7
我在教學古詩《暮江吟》反思如下:
一、執(zhí)著于個體感受優(yōu)秀的中國古詩,語言精練,意蘊含蓄。僅僅抓幾個比較生疏的字詞,如這兩首古詩中的“澗、瑟”的字形和字義的理解;僅僅抓住古今意思不同的特殊詞“可憐”一詞的理解;僅僅抓住那些富于傳神的關鍵性詞語,如:“夜靜春山空”中的“空”、“一道殘陽鋪水中”的“鋪”的巧妙之處,從而保留了古詩的整體美,放手給學生自讀感悟的個性空間。
二、尊重個體的吟詠誦讀。通過粗講,學生對詩句有了大概理解之后,接下來最重要的是熟讀。而熟讀對小學生來說,最具效果的.莫過于誦讀。這個過程更多地應該是學生個人誦讀的過程。因此課上我給足學生時間,放開手腳盡是讓學生獨立練讀,而不是課堂上那種整齊劃一的齊讀。這樣才不致于泯滅學生的個性,扼殺學生的讀書興趣,才能使學生在熟讀的過程中,培養(yǎng)他們對古詩句的語感,把古詩的語言納入自己的語言中來。
三、借助想象,引導學生感受意境美想象是人的大腦對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從而創(chuàng)造新形象的過程。在記憶表象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想象”的作用,還原再現(xiàn)詩中描繪的場景,使學生進入詩境,解決因古詩時空跨越度大而給小學生帶來的學習困難。如在《暮江吟》一詩中,我啟發(fā)學生抓住“鋪”、“瑟瑟”等關鍵詞,以及“珍珠”“弓”形象的比喻。想象紅日西沉,一彎月芽消然東升,一派和諧、寧靜的江邊美景,再指導學生以喜悅的心情。
《暮江吟》教學反思8
1.“詩學就是情學,詩是心靈的燃燒!
古人稱作詩曰“吟詠情性”(《詩·周南·關雎序》),讀詩或低聲吟哦,或漫聲長吟!扒閯佑谥,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磋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毛詩序》)。所以詩歌教學與鑒賞,不能只滿足于釋詞譯句。讀詩也好,講詩也好,最重要的是自己進入角色,把自己的感情全部投入進去。教師情真,才能以情動情,教師心熱,才能點燃智慧的火花,教師意遠,才能在學生面前開拓其思路,如果冷冰冰地以旁觀者的身份來朗讀、分析、講解,就會索然寡味。老師的一顰一笑,語言聲調,無不牽動學生的心弦,師生感情同頻共振,才能收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2.如果說語文教材是美的礦藏,那么古詩就是這礦藏中的瑰寶。
古代詩人們在詩中使用的字詞十分講究,力求完美,我們應緊緊抓住文本引導學生從品析中領略古詩流光溢彩的自然美。如“一道殘陽鋪水中”一句中的“鋪”,為什么不用“照”“射”等詞?看似平凡,其實正是詩人的絕妙之處,詩人不但能發(fā)現(xiàn)美,懂得欣賞美,還能用準確的文字表現(xiàn)美。因此,引導學生從品析詞句入手,抓住詩中的關鍵詞“鋪”、“可憐”等全方位地挖掘美、感受美,使學生在感受古詩語言美、意境美、內容美的同時,心靈也受到了震撼,又體會了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的美。
3.通過多種方式,多條渠道創(chuàng)設情境,引學生入“境”。
在這節(jié)課的“吟誦入詩境”環(huán)節(jié)中,以幽靜空靈的《春江花月夜》一曲作背景音樂,輕訴古詩的情境,使學生把畫面上看得到和看不到的融為一體,體味到黃昏夕陽殘照的空曠、瑰麗和晚上新月初升的靜謐、安寧,從這情境中感受到美,認識到美,從而理解了美,達到 “言有盡而意不盡,意有盡而情不盡”的更高境界。
4.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投入的、有感情的朗讀、吟誦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積累和情感體驗,還可更好地使學生領會詩的意境,加深體會詩的含義,在讀中悟“情”,在吟中入“境”,或共鳴,或陶醉,隨其悲而悲,隨其喜與喜,從而發(fā)現(xiàn)美、認識美,欣賞美、理解美,塑造美的心靈。
《暮江吟》教學反思9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幾十首古詩,它們以凝煉見長,以意境見美,如何針對小學生的年齡層次,抓住古詩的特點,引導他們去感悟古詩的優(yōu)美呢?愛好詩文的我,在班上掀起了讀詩的**,在教學中不斷地改進,學生品讀、悟境、入情,品嘗到了學習古詩的快樂,《暮江吟》便是一個成功的案例。
一、品讀中悟文字之美
古詩中語言含蓄凝煉,意味雋永。又常!把越歼h”,或“言在此而意在彼”。教學中理性地分析語言文字之美往往煩燥無味,失去了詩的神韻。“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讀是體會語言文字之美的有效途徑!赌航鳌愤@一課的教學緊緊圍繞讀字展開。初讀讀順,再讀品味,配樂讀入情,讀的層次不同,讀的目的不同,讀的形式不同,在反復的品讀中,學生感悟了詩句中用詞的準確、精煉,領會到了古詩音律之美,文字之美。
二、創(chuàng)設情境,體驗美境
古詩意境優(yōu)美,情景交融,教師如能將學生引入這一藝術境界,學生定會達到如觸其物,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境界!赌航鳌愤@一課中我利用音樂、畫面的渲染,創(chuàng)設情境,借此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激發(fā)學生的想象,體驗詩中的美景。
三、開拓思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
語文課應當成為小學生創(chuàng)造力馳騁的廣闊天地。古詩語言精煉,意境深遠,留有寬闊的余地。教師要充分抓住這一特點,開拓學生的思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教學最后兩句時,學生有感情讀后,我趁熱打鐵,讓學生把心中之境、心中之情、心中對作者情感的理解,讓他們借助畫筆,在白紙上描摹出一幅江邊月夜圖,并當場請幾位學生講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圖。這樣一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更濃了,那種呆板的灌輸、凝重的課堂氣氛沒有了,學生在畫面中融入了自己的理解。特別是最后將古詩改成小短文,看起來有一定難度,但只要學生發(fā)揮想象,開動腦筋,創(chuàng)作出一篇美文不成問題。課后收上來的小短文也的確讓我欣喜……學生的思路拓展了,有了創(chuàng)造力,長此以往,他們便會受益無窮。
小學課文中的古詩是一筆財富,只要好好利用,精心設計,學生對古詩一定會更有興趣,在學習中會得到更美的享受。
《暮江吟》教學反思10
古詩《暮江吟》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作品。詩中描繪的是深秋時節(jié)從傍晚到夜晚的美麗景色。教學這首詩,首先要把學生帶到那美好的意境之中,讓他們喜愛這首詩,進而樂意學習這首詩。我是這樣教學這首古詩的。
一、讓學生帶著問題朗讀詩句,粗知詩中大概意思。
在讓學生了解這首詩的作者、朝代以及題意后,我讓學生帶著問題把這首詩朗讀五遍。在朗讀之前明確要求:
1、要求基本會背;
2、要求了解詩中寫的什么時間,什么地點的景?有哪些景物?讀完五遍后,學生基本可背下來,同時也會從詩句中了解到時間是寫深秋傍晚到夜晚這段時間的景色,地點是江面可江邊,所描寫的景物有陽光、江水、月亮、露珠。學生粗知了這些內容繼而再理解詩句就不難了。
二、利用課件進一步了解詩中內容,為理解詩句作鋪墊。
在講前兩句詩時,我出示課件(夕陽照耀下的江上景色)。在學習后兩句詩時出示課件(一彎新月下的小草和露珠)然后再指導學生說出圖中有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是什么樣兒的,有了這樣的基礎,學生在理解詩句就輕而易舉了。投影片在教學中起到了綱舉目張,突破重難點的作用。
三、注重啟發(fā),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理解詩句意思。
在教學詩句時,我首先找出詩句中關鍵和難理解的字詞,掃平障礙,繼而再理解詩句就非常容易了。如前兩句詩是“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我是這樣進行教學的:問:“一道殘陽”指的是什么時候的太陽?(夕陽)“鋪”是什么意思?(斜照)再問:“什么時候的太陽斜照在什么地方?”學生很快可譯出:“夕陽斜照在江面上。”接著問:“夕陽斜照后的江面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現(xiàn)象呢?”“瑟瑟”是什么意思?(綠色)學生又很快可譯出:“江水一半呈綠色,一半呈紅色!焙髢删湓娢乙彩遣捎玫姆椒ㄟM行教學,由淺入深逐步啟發(fā)同樣達到了融會貫通的目的。
四、利用音響設備引導朗讀、創(chuàng)設情境、體會意境。
古詩朗讀同樣也要讀出感情和抑揚頓挫。除了老師示范,我還利用本課現(xiàn)成的`朗讀磁帶讓學生連聽幾遍,示范效果挺好。再讓學生進行朗讀,朗讀的效果的確好多了,真還有些古人吟詩的味道呢!其次老師還在古詩翻譯的基礎上再加以聯(lián)想和想象,另配上悅耳的輕音樂朗讀給學生聽,讓學生邊聽邊體會詩中的意境,這樣既能把學生帶到美好的境界之中,又為學生后面能順利改寫古詩作了良好的鋪墊,起到了一舉兩得的作用。
《暮江吟》教學反思11
一、執(zhí)著于個體感受優(yōu)秀的中國古詩,語言精練,意蘊含蓄。
僅僅抓幾個比較生疏的字詞,如古詩中的“瑟”的字形和字義的理解;僅僅抓住古今意思不同的特殊詞“可憐”一詞的理解;僅僅抓住那些富于傳神的關鍵性詞語,如:“一道殘陽鋪水中”的“鋪”的巧妙之處,從而保留了古詩的整體美,放手給學生自讀感悟的個性空間。
二、尊重個體的吟詠誦讀。
通過粗講,學生對詩句有了大概理解之后,接下來最重要的是熟讀。而熟讀對小學生來說,最具效果的莫過于誦讀。這個過程更多地應該是學生個人誦讀的過程。因此課上我給足學生時間,放開手腳是讓學生獨立練讀,而不是課堂上那種整齊劃一的齊讀。這樣才不致于泯滅學生的個性,扼殺學生的讀書興趣,才能使學生在熟讀的過程中,培養(yǎng)他們對古詩句的語感,把古詩的語言納入自己的語言中來。
三、借助想象,引導學生感受意境美想象是人的大腦對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從而創(chuàng)造新形象的過程。
在記憶表象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想象”的作用,還原再現(xiàn)詩中描繪的場景,使學生進入詩境,解決因古詩時空跨越度大而給小學生帶來的學習困難。如在《暮江吟》一詩中,我啟發(fā)學生抓住“鋪”、“瑟瑟”等關鍵詞,以及“珍珠”“弓”形象的比喻。想象紅日西沉,一彎月芽悄然東升,一派和諧、寧靜的江邊美景,再指導學生以喜悅的心情。
【《暮江吟》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暮江吟教學反思03-23
《暮江吟》教學反思04-04
暮江吟教學反思(精選5篇)10-28
暮江吟教學反思9篇04-04
暮江吟教學反思10篇04-04
《暮江吟》 _01-24
暮江吟01-24
《暮江吟》01-24
《鳥鳴澗》和《暮江吟》教學反思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