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周長》教學反思(精選19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要怎么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認識周長》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 1
一、以活動為基礎來理解周長的含義新課開始
讓學生觀察動畫,初步感知邊線,使學生體會圖形一周的長度必須從起點開始繞邊線一圈再回到起點,這樣就把握住了周長概念的基本點。再通過學生動手描一描樹葉一周,指一指具體物體某一個面一周的長度從而對周長的概念有了準確的理解,進而讓學生討論是不是所有的平面圖形都有周長使學生體會到平面圖形的周長的“封閉”觀念,學生通過動手做悉心理解,加強感受,把生活中對邊線的零星感受進行再現(xiàn)和體驗。事實也證明學生通過這一過程,很多學生能充分理解周長所蘊含的真實意義。
二、以周長測量策略探究來內化周長的意義.
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運用準備的學具——尺子、線想辦法量算出畫片和樹葉的周長,然后匯報演示。出現(xiàn)兩種情況一是圖形的邊是直線時可以用量、算的方法求出它的周長。而是圖形的邊是曲線時可以用繞,量的方法求出它的.周長。深刻體會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特殊問題有特殊的解決辦法,讓他們充分體驗自主解決問題的快樂,享受成功的喜悅,有利于他們形成良好的數(shù)學認知結構。另外,匯報演示時的師生交流,生生互動雖然還沒有做到很好,但還算達到了預期效果,讓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得到了同步發(fā)展,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本節(jié)課的遺憾:
1、要是在用筆描畫圖形一周時,每個同學都印發(fā)一張有圖形的作業(yè)紙,讓每個學生都能動起筆來,這樣反饋更全面、真實、有效。
2、學生的交流(特別是生生互動)、語言的表達、學生的操作、及合作意識等很多方面都還不盡如人意。這還需要在老師新的課程理念支撐下對學生的一個長期堅持訓練強化的過程。
3、由于我對教學生存的處理有所欠缺,導致生生交流時老師不能自如的應對,用時稍多,加上前面還是有點羅嗦,所以教學過程的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拓展延伸沒有得到展示。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 2
學生只有對周長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對后面周長的計算、測量及應用有更好的理解。所以,學好這部分的內容,對今后的學習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讓學生在第一學段明明白白地掌握“周長”這一概念呢?這節(jié)課中,我組織學生進行了充分的數(shù)學活動,讓學生在反復的實踐中自主探索,在充分的體驗中,理解了周長的實際含義:
一、在實踐中感知周長含義
對于“周長”的學習,不僅僅是讓學生體會周長的實際含義,即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發(fā)展空間觀念,從而真正理解周長,形成表象。對此,我引導學生進行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動:
1、指周長:
指一指手中不同圖形的周長;
2、說周長:
說說在通過指周長后你對周長的理解;
3、畫周長:
用彩筆畫一畫手中樹葉圖形的周長;
4、找周長:
找一找我們身邊不同物品平面的周長。
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活動,由具體到抽象,使學生逐步建立“周長”這一概念的表象,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了空間觀念。
二、在體驗中解決周長問題
在探索周長的計算方法環(huán)節(jié)上,我組織學生充分運用手中工具采用自主探索和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尋找不同圖形的測量方法,可以獨立操作,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操作過程中,學生出現(xiàn)了不同的測量方法,有的用直尺量(規(guī)則圖形),有的用繩子圍一圍,再量出繩子的長度(不規(guī)則圖形),有的直接在直尺上滾動(圓形).體現(xiàn)了從多種角度去解決問題的策略。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 3
“周長的認識”對三年級的孩子來說比較抽象,這是由于在實際生活體驗中,學生見到、摸到、用到的圖形的形狀、大小比較多,而感受和關注周長的時候比較少。
“周長”是在學生認識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展開的,這是學習平面圖形周長的基礎。但是學生的認識只是停留在這個圖形的整體的印象上,也就是只能感受到這個平面圖形的大小,對于周長的概念還所知不多。新課標指出:“數(shù)學教學是數(shù)學活動的教學!睂W生只有對周長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對后面的周長的計算、測量及應用有更好的理解。所以,學好本節(jié)課的內容,對今后的學習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讓學生明明白白地掌握“周長”這一概念呢?
為了讓學生較好地理解周長的意義,本節(jié)課中,我組織學生進行了充分的數(shù)學活動,自主探索,在充分的體驗中,理解了周長的實際含義。在教學過程中比較好地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讓學生經(jīng)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這一理念。
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得比較成功:
一、通過操作活動感知周長的含義。
對于“周長”的學習,不僅僅是讓學生體會周長的實際含義,即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發(fā)展空間觀念,對此,我主要引導學生進行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動:
1、劃一劃。讓學生通過猜一猜的活動來比劃出學過的平面圖形,這一動作正體現(xiàn)了對圖形“一周”含義的滲透應用。
2、描一描。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圖形的邊線描一描,追問學生“你是怎樣描的?”從而理解正是沿著圖形的一周來描的,從一點開始,回到這一點結束。這正是周長意義中對“一周”的更進一步認識和理解。
3、剪一剪。通過剪兩個大小不同的笑臉,讓學生體會出圖形的一周是有長有短的,進一步讓學生理解了“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圖形的.周長”。這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重點,抽象概括出“周長”的意義,讓學生對所學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
二、從多種角度去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
在探索周長的計算方法環(huán)節(jié)上,我采用了自主探索和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可以獨立操作,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
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我設計了很多不規(guī)則的圖形,讓學生觀察,通過不停地說和指,知道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這就是我們所指的周長。由于這一內容或概念的教學時間上比較充裕,所以后面相應地設計了一些周長的計算,對周長意義的理解和應用比較充分。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 4
《認識周長》對三年級的孩子來說還是比較抽象,雖然在實際生活體驗中,學生見到、摸到、用到的物品圖形的形狀、大小比較多,而感受和關注周長的時候較少。
為了讓學生較好地理解周長的意義,本節(jié)課中,我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了充分的數(shù)學小組活動,自主探索,在充分的實際操作體驗活動中,形成表象,加深學生對周長實際含義的理解,并通過觀察、操作、測量、比較、小結等活動,引導學生探究周長的測量方法,初步培養(yǎng)學生小組合作和探究的能力,體會數(shù)學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本節(jié)課從小螞蟻爬了樹葉的一周這一情境引入,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初步感知樹葉的“一周”。然后讓學生通過“指一指”、“描一描”“摸一摸”感性認識,并“說一說”感知周長。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測量不同圖形周長的方法,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思考、交流、實踐、探究的空間,引導學生經(jīng)歷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化曲為直”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通過練習,讓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并能運用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感到數(shù)學有用,體驗到自己成功的快樂。
教學中,注重學生知識的形成和獲取過程,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實踐活動,課后感覺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學生匯報時,給與學生反饋的時間稍顯不足,引導學生自己說出知識的形成過程。課件中出現(xiàn)了與周長的從起點出發(fā)繞一周又回到起點不一致的動畫,我想我會在以后的教學中應加以改進。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 5
這節(jié)課我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入手,合理設計活動,創(chuàng)設主動探索交流的學習氛圍,精心搭建求知的舞臺, 以促進學生自我發(fā)展為中心,讓學生在輕松活潑的環(huán)境中完成知識的形成過程!
回顧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通過學校新操場的一周的'邊線等活動引入新課,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同時有效利用了學生的認知經(jīng)驗,認識周長教學反思。
三年級的學生要建立周長的概念,就要創(chuàng)設有效而有趣的活動使其有所體驗,教學反思《認識周長教學反思》。教學中讓學生經(jīng)歷一個探索圖形周長測量策略的過程,體驗知識形成過程,享受成功的喜悅。在讓學生自主體驗“周長意義”的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設計了一個開放性的測量活動,其中有規(guī)則圖形周長的測量,如名片的周長等;有不規(guī)則圖形周長的測量,如樹葉、硬幣周長等的測量活動。整個活動中,我完全放手,讓學生充分討論交流,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較大的探索空間,讓學生對周長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數(shù)學只有回到生活中,才會顯示其價值和魅力,學生回到生活中運用數(shù)學,才能真實地顯現(xiàn)其數(shù)學水平,這樣,努力把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資源轉化為教學資源,使學生切實感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
本節(jié)課我感覺最遺憾還是小組合作,讓學生運用手中的工具求出三種圖形的周長,雖然我讓學生進行了一些分工,但仍是優(yōu)等生控制著整個局面,中差生就只有看和做做助手的份,怎樣發(fā)揮每個成員的作用,還需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xù)探索。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 6
《數(shù)學課程標準》關于“空間與圖形”特別強調學習內容的現(xiàn)實背景,強調關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活動體驗。因此,本節(jié)課我抓住教材實質,結合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放手讓學生去感受、去體驗。
1、強調學生學習的現(xiàn)實背景,從生活中切入。
本節(jié)課我以“圍圖案”引入:把不同形狀的圖案鑲上邊框,選取的是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生活實際。學生在欣賞美麗的圖案時,很自然地把思維轉移到了圖形的邊線上來,形成數(shù)學與生活的有效鏈接,對周長的概念有了初步的感知,為后面的各種體驗活動奠定了基礎。
2、精心設計活動,重視學生的體驗。
讓學生圍一圍,指一指,描一描,在操作中感受周長的含義;通過量、滾、圍等多樣化的方法,使學生在操作中不斷思考。充分感悟周長的本質,形成求圖形周長的有效策略,使“玩”的過程成為一個體驗學習的過程。
3、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形成有效的解題策略。
在教學“求周長”這一環(huán)節(jié)時,為學生提供了三次不同程度的操作與練習,第一次是求實物(樹葉)的'周長,第二次是求三角形、四邊形的周長,第三次是用不同的方法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從而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活動中,在思維水平不斷的交流與碰撞中得到發(fā)展。
但一節(jié)課下來,存在的問題也不少,在細節(jié)的處理上還有待精細化。例如:在“想辦法得到圖形的周長”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己動手測量硬幣周長時,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測量方法的選擇很隨意,而且整個測量過程用時比較多,細細想來是在進行測量之前缺少對學生方法選擇的引導。如果在測量之前加上個“你打算怎樣來測量?”問題的探討,也能就會避免上述的問題。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 7
在《周長的認識》課堂教學中,我遵循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由直觀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從揭示周長概念到引導歸納不同圖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創(chuàng)設了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情境,促使學生自覺地應用已有的經(jīng)驗理解周長的概念,選擇理解的方法求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圖形的周長。
一、合理靈活地組織和利用教材
在教學時,我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合理靈活地利用教材,注意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
設計三個層次的活動,使學生真正理解周長的含義。先設計讓學生理解“圖形一周”的活動(讓學生觀察3只小動物沿不同圖形爬行一周);再設計理解“一周長度”的活動(讓學生根據(jù)具體情境提出問題的方法,理解一周的長度);最后設計理解“封閉圖形”的活動(在對比中理解什么是封閉圖形)。通過這3個活動,學生對“周長”的含義理解就比較透徹了。
將不同圖形周長的測量計算方法作為重點來教學。求長方形的周長可用直接測量、計算的方法,而求葉片的周長卻先要用繩子圍出一周,再來測繩長,求圓的周長更可以用滾的方法,使學生體會由線段和由曲線圍成的圖形測量的方法是不一樣的。
在設計練習時,我設計的有梯度的練習,并以“闖三關”來激起學生的積極性。第一關是求不同形狀圖形的周長,是基礎練習。第二關是解決一個實際問題,小明沿著跑道跑一圈,跑了多少,要求學生能想到求小明跑了多少米,也就是求跑道的'周長。第三關是一個圖形的變換,兩個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后的周長是多少?讓學生明白圖形變換后,周長的變化。
二、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動中學習數(shù)學
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本次課改的一個焦點。本節(jié)課,我刻意設計了幾個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
怎樣求3只小動物所走的路程呢?引導學生思考,并在小組交流、全班交流,得出求長方形周長的不同方法。在交流中,使學生體會:測量周長的方法可以有很多,量一量、圍一圍、滾一滾等。在教學中,無論是“觀察、發(fā)現(xiàn)”還是“聯(lián)系實際”,都讓學生先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再進行小組合作討論。這樣才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和合作學習的習慣。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學習中不僅學習了新的知識,而且極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合理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
本節(jié)課合理的利用了多媒體教學技術,使之成為學生理解周長概念的強有力工具。如在課程的引入過程中,電腦動態(tài)逐一出示三個不同的卡通動物圍繞不同圖形爬行一周的動畫。以激趣和設疑為目的,層層深入,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強烈的求知欲。
總之,本節(jié)課我力求讓學生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在活動中探究、在活動中內化,在活動中互動、在活動中應用、在活動中創(chuàng)造,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活動是學習數(shù)學重要方式的教學理念。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 8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6162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觀察和操作活動中初步理解周長的含義,探索周長的測量方法。
2. 通過指一指、描一描、量一量等活動,讓學生逐步建立周長的概念,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3.能利用對圖形周長的認識測量和計算一些平面圖形的周長。
4.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數(shù)學和生活的聯(lián)系,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理解周長的意義,會測量并計算各種圖形的周長。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圖形畫,樹葉等可以描述周長的物體。
學具準備:三角尺,水彩筆,細線,不同形狀的樹葉。
教學過程:
一、觀察操作,認識周長
1、激發(fā)熱情,感知周長
出示畫有彩色圖形的紙,談話:老師畫了許多彩色的圖形,我打算把它們剪下來送給表現(xiàn)好的同學,要把圖形完整的剪下來,你認為應該怎樣剪呢?
師:對,沿著圖形一周的邊線剪。(板書:邊線)讓學生指一指,老師剪下一個圖形送給剛才發(fā)言的學生。
2、摸一摸(想想做做第1題)
談話:請同學們拿出數(shù)學課本,你能不能指出數(shù)學書封面的邊線。學生用手摸一摸課本封面的四條邊,并說一說,指一指。
師:同學們都是從左邊為起點開始指的,那能不能從右下邊為起點指?在指邊線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獨立指出課桌面和三角尺的邊線,再在小組和班級中交流。(課件動態(tài)演示指出這三樣物品的邊線。)
3、認識周長
出示游泳池圖,你能指出游泳池池口的邊線嗎?學生指出后,再用動態(tài)畫面演示游泳池池口的邊線。
談話:游泳池池口黑色邊線的長就是游泳池池口的周長。(板書:周長)周長的周是一周的意思,長是長度的意思。
請學生舉例說說一些物體的面的周長。如樹葉、文具盒上面、作業(yè)本封面等物品的周長。
設計意圖:由實物的邊線入手,讓學生通過指一指、說一說等活動,充分感知事物和圖形的邊線,為認識周長做好準備。認識周長后再通過生活中的具體實例,讓學生去觀察、交流,使學生反復體驗和理解周長的含義,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和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到周長概念源于生活實際,也為求周長作了鋪墊。
二、量量算算,理解周長
1、量樹葉的周長
談話: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是樹葉的周長,那有什么辦法知道它的周長是多少?同桌討論,指名回答。
小組同學合作動手圍一圍,量一量,記錄在紙上。然后用課件動態(tài)演示測量樹葉周長的方法,同時強調樹葉的形狀是不規(guī)則的,先用細線圍一圍,再把繩子拉直了量出線的長,就是樹葉的周長。
2、計算圖形的周長(試一試)
談話:把書打開到61頁,看試一試,你知道這兩個圖形的名稱嗎?你能說說什么叫三角形和四邊形的周長嗎?你能想辦法求出它們各自的周長嗎?同桌討論,指名說說自己的辦法。
學生獨立測量、計算,然后在全班反饋。(反饋時用課件演示)
總結:計算平面圖形的周長,應先量出圖形的各條邊的`長度,然后把圖形的各條邊的長度相加。下面同學們就來比比誰算的快、算得準。
3、練一練
、僮鱿胂胱鲎龅4題。
課件出示題目,讓學生獨立做一做,并思考有沒有不同的方法。指名板演,訂正時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算法。
、谧鱿胂胱鲎龅5題。
課件出示題目,說明題目要求,讓學生打開書看書獨立做一做。做好后讓學生在小組中充分交流想法和做法,最后在班級中進行交流,反饋學生不同的計算方法,師生共同評析。
[設計意圖: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圖形的周長求法,通過圍一圍、算一算等活動,鞏固對周長的認識,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并且在交流中感受到解決問題方法和策略的多樣化,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三、聯(lián)系實際,應用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2題。
出示題目,說明題目要求是描出圖形的邊線,讓學生說說在描的過程中要注意些什么?然后獨立完成。最后課件演示描出邊線。
2、實際測量(做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拿出幾片不同形狀的樹葉,量出它們的周長大約是多少厘米,在小組里展開測量活動并交流。教師注意了解學生的操作情況,并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
3、解決問題(做想想做做第6題)
談話:在我們的身上也有很多周長,你能找一找嗎?(圍繞腰一周的長度稱為腰圍,還有胸圍、頭圍。)先請一名學生為老師測量腰圍,再讓同桌互相測量腰圍長度,學生匯報是怎樣量的,腰圍是多少。
師: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做衣服時要量一量腰圍和胸圍,買帽子時用到頭圍。測量時,我們可以根據(jù)不同的物品采取不同的方法,師:剛才我們測量了很多物品的周長,說一說,你還想測量什么物體的周長?布置學生課后測量大樹樹干的周長。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自主測量的活動中,進一步掌握不規(guī)則圖形周長的方法,通過對生活中的實際數(shù)學問題的關注,讓學生真切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也激發(fā)學生利用生活經(jīng)驗去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總結歸納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到什么了?你有哪些收獲?
教師小結:這節(jié)課里,大家不僅知道了什么是物體或圖形的周長,還在學習活動中探索出了很多重要的數(shù)學知識。真不簡單!希望你們在以后的學習中能夠把自己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探索的能力更充分地發(fā)揮出來!
。墼O計意圖:小結生動具體,不僅關注了本節(jié)課的知識重點,更關注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有效激勵了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的新理念]
教學反思:
本課以學生主動探索學習為基本活動形式,教學的整個過程是學生觀察、操作、計算、感悟的過程,充分體現(xiàn)了《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理念,具體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注重了學生的實踐操作,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本節(jié)課始終貫穿著學生的動手操作與實踐,這不僅符合學生好奇、好動的心理特點,也符合幾何初步知識直觀、操作性強的特點,更體現(xiàn)了以活動促進發(fā)展的教學思想。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放手讓學生去操作、去思考、去交流,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把認識周長的知識設計成摸摸、量量、算算等一連串的數(shù)學活動,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
二、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靈活應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在尊重原有教材的基礎上,對教材作了適當?shù)恼{整、重組和補充,使教學思路更清晰,教學環(huán)節(jié)更連貫。比如,引入周長的概念時,沒有直接出示課本中的游泳池,而是讓學生先指物體面的邊線。認識游泳池的周長后,讓學生再舉例說說其他物體面的周長。利用多媒體課件把操作的過程直觀、清晰的展示給學生,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體現(xiàn)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學習興趣。課堂上提供給學生的素材都來源于生活實際,教學內容與生活緊密結合,量樹葉的周長、量腰圍等活動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數(shù)學知識成為學生感覺到的現(xiàn)實,提高了數(shù)學的應用意識。
另外,教師在課堂上還要注意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引導每個學生參與到學習中去,給學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機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課堂會受到更好的效果。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 9
《認識周長》這節(jié)課是西師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內容。由于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周長"這個詞語,所以只有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親身體驗等活動,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周長的含義。在課堂上,首先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呈現(xiàn)一只螞蟻圍樹葉邊線爬一周的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初步感知"一周"和"周長"這兩個詞語;再利用桌布及樹樁面,讓學生觀察感知“一周”,進一步直觀地感知周長;接著讓學生觸摸感知課本封面的周長,以及找身邊的例子來說一說、描一描,拓展學生對周長的感性認識;深化概念,認識平面圖形的周長后,抽象出圖形周長的概念;最后學生動手測量物體面及平面圖形的周長,讓學生經(jīng)歷探索圖形周長測量策略的過程,體驗知識形成過程,享受成功的喜悅。
這節(jié)課雖說重視知識的形成與獲取過程,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實踐活動,加強了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感受和體驗,但其中也存在很多問題。
首先是教學評價欠缺。當學生回答后不能及時準確地進行評價,或者是當學生出現(xiàn)問題時,不能夠抓住機會及時地引導學生,并進行評價,這是今后要注意和努力的地方。
其次,教師沒有真正放手讓學生去探索方法、總結概念。所以,我想在我今后的`教學中我要盡可能為學生提供思考、交流、實踐、探究的空間,引導學生經(jīng)歷體驗、感悟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去感受、體驗周圍豐富多彩的世界,發(fā)現(xiàn)、提升數(shù)學的美,使學生從課堂學習中獲得多方面的滋養(yǎng),讓課堂成為學生精神享受的家。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 10
本課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的含義,會指出并能測量簡單圖形的周長,并能利用對圖形周長的認識測量和計算一些平面圖形的周長,從而讓學生通過觀察、測量和計算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jīng)驗的同時發(fā)展空間觀念。本課我作出以下幾點反思:
一、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在開放的例證中認識本質。
發(fā)現(xiàn)學習就是讓學生利用教師所提供的材料,親自去發(fā)現(xiàn)應得出的結論或規(guī)律。這種學習方法可以減少學生對教師和教材的依賴性。在這個認知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同時體驗到“發(fā)現(xiàn)”知識的興奮感和完成任務的自信心。這種興奮感和自信心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
教材采用舉例的方法,讓學生了解“游泳池池口邊線的長是游泳池的'周長”。因此,讓學生找到較多的例證是認識周長的前提。教學中,我讓學生指一指生活中物體面上的邊線,如:數(shù)學書、三角尺和課桌等。學生學會了自己在生活中尋找、發(fā)現(xiàn),不斷地充實概念的外延。通過充分地感知,周長的意義在他們的腦海中越來越清晰。
二、讓學生去探索——在多樣的方法中深化認識。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讓學生主動的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問題無疑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教學真實有效。
測量平面圖形的周長,以促進學生對周長意義的理解,是本課又一教學目標,也是本課的難點。學生主要要學會測量兩種圖形:一種是由曲線圍成的圖形,一種是由線段圍成的圖形。
在探索測量曲線圖形的方法時,我讓學生量一量樹葉的周長,學生通過討論交流得出可以用線來測量的方法,而后同桌合作用線圍一圍樹葉的周長,最后用尺量一量。在這個過程中,我力求充分體現(xiàn)教師的引導作用,但由于三年級的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有限,這一環(huán)節(jié)操作起來總顯得有點困難。
由線段圍成的圖形周長的測量,學生在探索測量方法時,積極動腦,通過比較交流,發(fā)現(xiàn)先用直尺量每條線段,然后計算得出周長這種方法比較簡便。由此,學生深化了對周長的認識。而在此基礎上對方法的優(yōu)化,又提升了他們的思維。
三、讓學生去創(chuàng)造——在個性創(chuàng)造中發(fā)展數(shù)學思維。
教育具有創(chuàng)造未來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應成為素質教育的核心。作為數(shù)學教師,我們應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教師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和氛圍。有意識的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動機,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樹立學生具有創(chuàng)造力的個性品質。
通過多次的活動,學生理解了周長的意義,他們所認識到的周長的本質特征是一致的。同時,他們的意義建構又是富有個性特征的。在課尾,我組織了量一量自己腰圍的活動,安排這樣的活動讓學生有時間創(chuàng)造,有機會展示,學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悅里。課后想想,這一環(huán)節(jié)放在課尾,似乎有點簡單,學生已經(jīng)量過樹葉了,而量樹葉遠比量腰圍要困難,所以可以設計一個更有深度,更意義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創(chuàng)造中發(fā)展數(shù)學思維。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 11
《認識周長》是孩子們以后計算圖形周長的重要基礎。學生只有對周長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對后面的周長的計算、測量及應用有更好的理解。由于,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周長這個詞語,所以只有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親身體驗等活動,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周長的含義。設計這一課時,我主要首先寫了一個周字,讓孩子們說一說周有哪些含義,然后再出示周長,讓孩子們猜一猜周長的周,是什么意思,并指出周長的 周是周圍的意思。接著,讓孩子們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指出投影上的一些的圖形的一周指的是什么?通過學生這樣不斷地指,去認識和理解必須是由起點到終點,也就是由起點回到起點,然后再引導學生去概括概念。然后通過指一指,畫一畫,看一看,摸一摸等數(shù)學活動,讓孩子充分感受周長的含義。接下來我設計了一些有難度的練習,出示了很多不規(guī)則的圖形,讓學生觀察,通過不停地說和指,知道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這就是我們所指的周長。
最后設計了一些周長的計算。其實也是對周長定義的`鞏固。該課時的教學從目標的達成和學生課堂參與來看還是比較好的。不過在時間的安排上還可以安排多一點的內容,把時間把握得更加緊湊一點。
但是在學生動手測量樹葉的周長時,由于在進行測量之前缺少對學生方法選擇的引導,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測量方法的選擇很隨意,不能較準確的測出葉子的周長,如果在測量之前加上個你打算怎樣來測量?問題的探討,也許孩子們完成的會更好一些。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 12
本節(jié)課內容是在學生已經(jīng)認識一些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引導他們認識周長的含義,為接下來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打下基礎。
1、創(chuàng)設有趣的情境,恰當?shù)匾龑W生理解“一周”的含義。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是現(xiàn)今數(shù)學課上教師經(jīng)常使用的教學方法。但如何適當創(chuàng)設情境,既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又能恰當為教學服務,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地方。在本節(jié)課上,我創(chuàng)設了“龜兔賽跑”這一學生熟悉的故事情境。通過學生的觀察分析,發(fā)現(xiàn)比賽的要求是“繞著操場跑一圈”。兔子在中間就穿過操場來到終點,犯規(guī)了。而烏龜按照比賽要求,從起點開始,繞著操場跑了一圈,又回到起點。跑了一周。在此基礎上,板書一周。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直觀地讓學生理解了“一周”的含義,為理解周長的含義打下基礎。
2、動手操作,理解周長的意義。
新教材中,“周長”的概念是這樣出示的“書簽一周邊線的長就是它的周長”!耙恢堋薄ⅰ斑吘”等詞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比較難以理解。所以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從直觀到抽象,幫助學生理解周長的含義。首先,讓學生動手剪書簽,提問:“你是怎樣剪的?”引出邊線,讓學生清晰地看到書簽邊上的邊線;其次指書簽一周的邊線,先讓學生自己指,再老師示范指,指名指,讓學生理解一周邊線的意思。這時揭示:剛才我們所指一周邊線的`長就是書簽的周長;接著讓學生找一找、摸一摸身邊物體一周的邊線,引導學生理解“物體表面一周邊線的長就是它的周長!弊詈螅柽吘,描出平面圖形一周的邊線,引導學生由“物體表面一周邊線的長就是它的周長”類推出“多邊形各邊的長度之和就是她的周長。”從而完善和深化對周長含義的認識。
3、實踐活動,經(jīng)歷測量計算物品周長的過程。
在認識周長之后,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讓量一量、算一算,理解周長的含義。小組合作測量校名片、五角星、硬幣的周長。五角星的測量主要讓學生通過測量、計算后體會到五角星的10條邊都相等,只要量出一條邊的長,就能算出五角星的周長。校名片是讓學生通過測量長和寬,初步接觸長方形周長的測量和計算。而硬幣主要是讓學生經(jīng)歷探索曲面圖形物體的測量方法。通過測量,讓學生經(jīng)歷動手圍一圍、量一量的過程。初步體會“化曲為直”的方法價值。通過簡單的測量和計算,引導學生拓展對周長含義的認識,初步學會測量和計算周長。尤其是硬幣的測量,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有助于學生直接地體會“化曲為直”,進而領會測量物體某個面周長的重要方法。這樣測量計算,可以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直觀、具體地感受周長概念的內涵,感悟周長是一周邊線的實際長度,加深對周長含義的理解和認識。
由于長期從事低段數(shù)學教學,這學期第一次接觸三年級的內容,所以很多方面還值得認真思考和商榷。思考如下:
思考一:應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放手讓學生去經(jīng)歷去探索。
由于長期從事低段數(shù)學教學,在課堂上,我總是不放心讓學生讓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總是想方設法“帶”著孩子去理解題意,“引”著孩子去學習。如在教學“下面每個圖形的周長各是多少”時,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周長,理解了周長的含義,就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計算的方法。而我在教學中生怕學生雖然知道了平面圖形一周邊線的長就是它的周長,但不知道多邊形各邊的長就是它的長度之和,就是它的周長。所以,在教學中,忍不住又“引”著學生學:先讓學生指一指三角形的一周邊線,再讓學生理解求三角形的周長就是求一周邊線的長,也就是求三條邊的長度之和。這樣的“引”的確可以使思維反應慢的學生理解和掌握計算平面圖形的方法。但同時也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禁錮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另外,在解決“想想做做”第4題:“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求出下面各圖形的周長嗎?”由于時間的不足,我沒有讓學生自主去探索,而是直接將方法教給學生。這樣的處理,讓學生“跟”著老師走,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在教學中科院放手讓學生根據(jù)已學知識和已有經(jīng)驗,自主探索求周長的方法:可以數(shù)一數(shù)、加一加或者移一移等等,基礎方法是數(shù)一數(shù)、加一加,要求學生掌握,而移一移要求較高,如有學生想到這種方法,可以用課件演示,幫助學生理解。
思考二:適當調整測量物品的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時,我選擇了三件物品讓學生去測量周長,校名片、五角星還有硬幣,主要讓學生體會平面圖形中由線段圍成的可以用直尺去量一量,而由曲面圍成的可以先用線圍一圍,再量出線的長度的兩種不同的測量方法。課后回顧了整個教學過程,因為在例題教學時已經(jīng)測量計算過三角形和四邊形的周長,已經(jīng)知道了線段圍成的圖形可以直接量出各邊的長度,再算出各邊的長度之和。所以實踐活動中,校名片、五角星的測量就顯得重復和累贅。因此在實踐活動中,只要留下測量硬幣的周長即可。又通過教學實際發(fā)現(xiàn),硬幣比較小,讓學生去圍一圍,量一量比較困難。所以可以選擇大一點的圓形的物品讓學生去測量。比如:一整卷的膠帶紙(或者雙面膠)。這樣有針對性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由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去測量,理解和掌握“化曲為直”的測量方法,積累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 13
“課堂是學生活動的舞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永遠不是教師一個人的表演,而是讓學生真正掌握知識、方法、發(fā)展思維,是教師與學生的和諧合作。在教學時,我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入手,合理設計活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索。
1、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第一次接觸“周長”這個詞語,所以只有通過觀察、親身體驗等活動,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周長的含義。課堂首先注意創(chuàng)設情境,看誰剪的圖形最漂亮。一開課,我就創(chuàng)設了“把自己喜歡的卡通人物的頭像剪下來”這樣一個情境,使學生感到很新鮮。接著我又創(chuàng)設了描自己想要得到的圖形這一活動,激發(fā)了學生的欲望;然后又讓學生通過找一找、摸一摸活動,使學生把周長這個抽象的概念與生活中具體的事例聯(lián)系起來,不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深了學生對周長的.理解。
2、加強實踐操作,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這節(jié)課中,我讓學生通過一連串的活動,自己感悟、獲取周長的概念。通過“剪一剪”、“說一說”、“畫一畫”、“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算一算”等一系列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先剪下自己喜歡的圖像,然后通過描一描書中圖形的邊線,直觀感知周長的意義。接著用手摸一摸桌子的周長。這樣做加深學生對周長的感性認識,建立豐富的表象,初步認識周長的意義。量一量、算一算,引導學生探究怎樣求得各種圖形的周長,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測量周長的不同方法,為后面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打下基礎。使學生感受學習數(shù)學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數(shù)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體驗了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 14
周長這節(jié)課的教學思路是直接理解周長的“周”字的意思、理解“長”字的意思、周長的函意、判斷周長、描周長、量周長、再到用周長的。但在第一次試教時就發(fā)現(xiàn),學生根本就不能自己從字面上去理解“周長”這兩個字的意思,特別是“周”字,在些學生說成是周圍、周邊、一個星期等等,所以要直接教學周長的意思是行不通的。
在教學周長的意思時我參考了一位老師的教法,先讓學生理解什么是物體表面的一圈,是從哪里開始,還是從哪里結束的,這一圈是不多不少的,多了不是,少了也不是,離開了物體表面外面的邊的也不是。一圈也叫一周,這一周的長度就叫周長,這樣講學生理解起來是容易很多。
在第一次試教完時,有些老師在評課時指出,按這樣的上下去學生會有點固定得太死,沒有充分動起來,包括動手和動腦,這就要回到原點,重新出發(fā)再想一想,其實教材只有一頁紙,內容就是兩個圖和一句話,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是它的周長。第一幅圖就讓學生知道上面的圖形是封閉圖形,這些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是它們的周長。第二幅圖是讓學生動腦動手想一想怎么才能知道上面圖形的周長,規(guī)則的圖形直接用尺來量,不規(guī)則的'圖形先用繩子圍,再用尺來量出它的周長。針對這里我特意設計了給兩個信封給每一個小組,讓學生小組合作,一個信封里面裝著是圖形,一個信封里面裝著是工具,讓他們想辦法用這些工具量一量這圖形的周長,在量的過程中讓學生知道,一部分可以直接用尺來量,鐘和樹葉這些不規(guī)則圖形要先用繩子圍,再用尺來量出它的周長。但在上定教課時,由于我講不夠清楚,所以所以在我巡視時發(fā)現(xiàn)有一個小組的同學量了信封外面這張表上面的圖形,而不是量信封里面圖形的周長,在我指導下才改過來。因此應該在學生活動之前,要把注意的事項全部要講清楚講明白。
學完周長之后就應用周長來為我們服務,也就是量腰圍買褲子,第一次試教時發(fā)現(xiàn)這把量身尺有兩面,一面是用厘米作單位,一面是用寸做單位,有個別學生讀錯了。這里也是一個在活動之前,沒有把注意的事項全部要講清楚講明白。這個問題已經(jīng)出現(xiàn)過兩次,看來這是我個人比較大的缺點之一,下次上課一定要好好改一下才行。
在實際應用的這一個環(huán)節(jié)我自己覺得設計得比較好,讓學生運用剛學完的周長知識為自己選褲子,還有周長在實際生活當中的運用,學生聽得津津有味,利用地球繞太陽一周的動畫來結束這一節(jié)課,也讓學生知道周長這一知識是客觀存在的,不是人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在自然當中有很多這樣的知識和規(guī)律等著你細心的發(fā)現(xiàn),學生對這部分內容很喜歡。
在設計上要有多種預案,大擔假設細心求證。原來的設計是這樣的:利用漢語知識的特性和學生原有的語文知識,直接導入問學生周長的“周”字是什么意思?“長”字是什么意思?周長合起來是什么意思?這樣導入又直接又快,當時我問“周”安是什么意思時,學生就回答了“周圍”,“一個星期7天”等意思上,沒有回答到點子上來,方法雖簡單但行不通不通。后來才改過先認識一圈就是一周,再說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要注重細節(jié)。例如生活當中跑步的一圈,一般人都會跑到內圈上的,但我們這節(jié)課所講周長的一圈是在他的外圈的邊上,開始時我沒講清楚以至于請同學上來黑板上運動場上一圈時,他就畫到了內圈上,如果我在開始的時候多講一句,就不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了。所以細節(jié)決定成敗這句話一定要把它容入到課堂上來。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 15
“認識周長”是在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一些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引導他們認識周長的含義,為接下來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打下基礎。本課的重點在于理解周長的含義。教學中我是這樣展開的。
首先,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體會到周長在生活中的應用是隨處可見的
結合學校最近重新給各班更換“班級小家務”展板的事情創(chuàng)設情境:美術老師要給小家務展板的四周制作邊框,你知道他是怎么確定邊框的長度的呢?生答:繞長方形一周,量出它的長度。教師指出:像這塊展板一周邊線的長度,你知道叫什么嗎?你能給它起個名兒嗎?然后揭示課題“周長”,并說明“這塊展板一周邊線的長度就是展板的周長”。
其次,結合對游泳池實物圖的觀察
讓學生直觀感知游泳池池口邊線的長就是游泳池池口的周長。這里結合多媒體進行動態(tài)呈現(xiàn),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游泳池周長的清晰表象。
接著,指導學生動手操作,測量一片樹葉的'周長。先讓學生動手指一指,明確樹葉周長的含義,再討論測量這片樹葉周長的方法。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動手圍一圍,量一量。并強調先用準備的細棉線圍一圍再把繩子拉直了量長度的過程,使學生豐富對周長含義的認識,也滲透了“化曲為直”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
最后,通過完成“試一試”
拓寬對周長含義的認識,并初步體會測量并計算簡單多邊形的周長。由于前兩個活動主要讓學生認識到物體某個面上一周邊線的長度就是該物體某個面的周長,所以這個環(huán)節(jié)重點就是讓學生認識到圍成多邊形的幾條線段的長度之和就是這個多邊形的周長。所以,先讓學生分別指一指三角形和四邊形一周的邊線,想一想如何才能求出它們的周長,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各自測量、計算、并交流計算的方法,幫助學生初步體會多邊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總之,從一開始就讓學生結合實例初步認識“周長”,然后通過大量的現(xiàn)實生活中的例子通過動手操作,結合直觀經(jīng)驗來進一步豐富對周長的認識和理解,為學習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奠定基礎。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 16
在《什么是周長》一課時,重點體現(xiàn)"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和體驗"兩個理念。從課中,我感覺到,惟有讓學生真切感受到"什么是周長",經(jīng)歷一種生活體驗,才能讓學生對原來認識的"周長"達到真正的"數(shù)學抽象",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周長"的含義,而這也正是《數(shù)學課程標準》所提出的過程性目標中學生"體驗"的價值所在。
1、注意在學生豐富的生活背景上學習數(shù)學,建立概念。
首先我從學生生活引入,出示飄落的樹葉,學生因此有了描樹葉的欲望;緊接著通過描樹葉的輪廓來增強對一周的感知。這樣就抓住了學生的心態(tài),使課堂氣氛驟然升溫;然后又讓學生通過量一量、找一找、摸一摸的活動,使學生把周長這個抽象的概念與生活中具體的事例聯(lián)系起來,加深學生對周長的認識。
2、在有意義的實踐活動中強化概念。
在老師語言的激勵下,學生先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生活中周長無處不在。又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選用合適的工具去測量腰圍等等。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拓寬學生對周長意義的理解,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這節(jié)課中,我覺得不足之處就在于,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比較少。由他們之間的質疑碰撞后產(chǎn)生的.火花,其實是學生最大的收獲。在今后的課中我應該思考老師在課堂中如何發(fā)揮引導作用。
在教案和試講的過程中,我體會到,本教案和其他教案的相同之處有:一方面是注重數(shù)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另一方面是讓學生親歷"做數(shù)學"的過程。和其他教案有所創(chuàng)新的地方有:整體設計體現(xiàn)了"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理念;創(chuàng)設圖形家族爭吵誰的周長長,利用學生愛幫助別人的特點,引出問題"什么是周長";關注學生對測量的體驗,由學生自主選擇測量方式,并合作交流測量結果和體會;布置作業(yè)為:在方格紙上畫出周長為12厘米的圖形(每格邊長1厘米),使學生將有限的時間內掌握的知識延伸到無限的課外。
總之,教學的關鍵在于關注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創(chuàng)設一個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合作交流的課堂氛圍。教師才能真正成為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多向有經(jīng)驗的教師學習,多讀教育書刊,使自己在教學中有所進步。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 17
“課堂是學生活動的舞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全新的課堂,開放的舞臺!我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入手,合理設計活動,讓學生從“剪”入手, 在“做”中升華,創(chuàng)設主動探索交流的學習氛圍,精心搭建求知的舞臺, 以促進學生自我發(fā)展為中心,讓學生在輕松活潑的環(huán)境中完成知識的形成過程,讓他們在快樂的舞臺上綻放思維的火花.這,就是新課程賦予我們的全新理念!回顧本節(jié)課的的教學,個人覺得有以下特點:
較成功之處:
一、取之生活素材,活用教材。
教學中,對教材提供的素材作了適當?shù)恼{整、重組,使教學思路更清晰。
二、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概念。
“周長”這一概念學生首次接觸。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教學中,我先送給學生一個禮物——笑臉,希望他們天天開心、天天快樂。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剪下笑臉,說一說笑臉的邊線。接著讓學生指一指建甌市地圖和樹葉的邊線,摸一摸數(shù)學書封面的邊線和從身邊找出其他物品的邊線,描一描各種喜歡的圖形的邊線。這樣的教學,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鞏固了學生對周長的認識,發(fā)展了數(shù)學思考。
三、解決生活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
在揭示了周長的概念之后,創(chuàng)設了“想辦法求名片和一元硬幣的周長”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通過小組間的討論、實踐、交流,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這樣把數(shù)學知識放在具體的情境中去學習,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存在問題:
一、物體的一周的邊線的長就是周長,這里強調“一周”的長。所以每一個物體在指出周長時都必須以一個點為起點也是終點。我在教學時忽略了,使得學生在測量物體的周長時誤差較大,其實這也不利于學生對周長意義的理解。
二、我感覺最遺憾還是小組合作,讓學生運用手中的工具求出兩種圖形的周長,雖然我讓學生進行了一些分工,但仍是優(yōu)等生控制著整個局面,中差生就只有看和做做助手的份,怎樣發(fā)揮每個成員的作用,還需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xù)探索。
總之,在課前分析、讀懂教材、讀懂學生是關鍵。對自己的不足有了認識,就給今后的學習教學指明了方向。朝這個方向努力一定能做到,做好,做得更好!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 18
本節(jié)課的教學是在學生認識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展開的,是學習平面圖形周長的基礎。學生只有對“周長”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對后面的周長的計算、測量及應用有更好的理解,同時也為后面將要學習面積及面積的計算做好提前孕伏,所以,學好本節(jié)課的內容,對今后的學習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節(jié)課我首先在黑板上板書了一個“周”字,請學生說這個字的意思。學生根據(jù)自己已有語文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很快就說出:“周就是一周、一圈的意思!蔽翼槃輰胄抡n:“今天我們要研究的知識就與這個周字有關!苯又,我又在“周”字的后面加了一個“長”字,問學生:“那你知道“周長”這個詞語的意思嗎?”學生很自然的答道:“那就是一周、一圈的長度!笨磥恚瑢W生對于“周長”的'概念還是有一定的認識的,怎樣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概念呢?這就是我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
在教學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我引導學生通過用手摸一摸樹葉的周長、用繩子圍一圍課桌的周長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并理解實物外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為后面的教學做好準備。
教學的第三個步就是要讓學生理解“封閉圖形”這個詞。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個不封閉的圖形,問:這個圖形有周長嗎?學生異口同聲說:“沒有,因為它沒有封起來!睆膶W生的回答中,說明學生對封閉這個詞已經(jīng)理解,就是不能正確地表述。在學生理解了“封閉圖形”這個詞語的基礎上,我請學生說說:“你認為什么叫周長?”學生很快說出了周長的概念,教師順勢完善周長的板書。
在教學的最后,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我還增加了將幾個小正方形拼成一個大長方形或一個十字架型,讓學生描出并算出拼成后圖形的周長。這個訓練,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周長的理解,而且還為以后的計算打好了基礎。
總之,我感覺今天這節(jié)課最遺憾的還是小組合作,雖然我讓學生進行了一些分工,但仍是優(yōu)等生控制著整個局面,有的學生就只有看和做做助手的份,怎樣發(fā)揮每個成員的作用,還需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xù)探索。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 19
認識周長是在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由于,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周長”這個詞語,所以只有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親身體驗等活動,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周長的含義。在課堂上,首先我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呈現(xiàn)一只螞蟻爬樹葉邊線的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初步感知“一周”和“周長”這兩個詞語;再讓學生用彩筆描出自己喜歡的樹葉及課本上習題上的圖形,進一步直觀地感知周長,從而使學生得到圖形的周長就是一周的長度;接著讓學生找身邊的例子來說一說什么是它的周長,并且用手摸一摸它的周長,拓展學生對周長的感性認識,初步認識周長的意義;最后讓學生通過量一量、算一算,讓學生運用周長的知識,計算規(guī)則圖形的周長及知識的拓展延伸。
通過以上“看、摸、描、量”活動的操作,引導學生從“實物操作”到“形象感知”,再從“形象感知”到“抽象概念”,學生把“周長”這一抽象概念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加深了對“周長”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向學生提問:通過剛才的活動,現(xiàn)在你能說說什么是平面圖形的周長嗎?
學生在操作實踐的基礎上,積極發(fā)言,描述對周長的認識,然后教師總結并在黑板上板書: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接著課件出示:找圖形的周長﹑比眼力活動加深對周長的認識。
總之,在這節(jié)課中,我讓學生通過一連串的活動,自己感悟、獲取周長的概念。從“看”到“指”從“ 指” 到“ 描”又從“描”到“量”。不斷更新的活動對學生來說充滿了挑戰(zhàn),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主動參與學習的動機,使學生學習情緒高漲,學習效果好。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如我想通過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導入新課,但由于課件出現(xiàn)一點小麻煩,心里著急,也就沒能很好、充分地利用好課件進行導入,對教材沒把握好,學生對新知識掌握得不是很好,導致學生后來對“周長”這一抽象概念還是有所模糊。同時,由于自己經(jīng)驗不足,所以對課堂出現(xiàn)的一些突發(fā)狀況并不能很好地處理。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04-15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14篇04-16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15篇)04-16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15篇04-16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15篇04-16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15篇)04-16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集錦15篇04-16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通用15篇04-16
《周長》教學反思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