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市“村村通”工程建設經驗介紹
三百萬民眾苦戰(zhàn)太行 八千里路網助推小康 ——長治市“村村通”工程建設經驗介紹 長治市地處山西省東南部,居太行山之巔,轄13個縣(市區(qū))、132個鄉(xiāng)鎮(zhèn)、3481個行政村,總面積13896平方公里,總人口319萬。 長治市境內80%為山地丘陵,自古交通不便,山高溝深。當年曹操北征路經此地,面對巍峨的太行山,寫下了千古名篇《苦寒行》,“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的感嘆,道出了行路之艱難。改革開放以來,長治市把改善公路交通基礎設施作為興市富民的重要舉措,取得了顯著成績。特別是近兩年來,長治市委、市政府和交通部門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fā),全力實施“村村通”工程,僅2002年一年就修建通村水泥(油)路3138公里,2003年又在偏遠山村修建1299公里,使全市3481個行政村中有3111個實現(xiàn)了“村村通”,通村比例達到了90%,兩年修建農村公路的里程是建國52年修建總里程的2.3倍,創(chuàng)出了全國農村路網建設的奇跡。國家交通部部長張春賢、原部長黃鎮(zhèn)東、副部長胡希捷、馮振霖、原副部長李居昌和省委書記田成平、原省長劉振華、原副省長杜五安、省交通廳廳長王曉林等領導親臨視察后給予充分肯定,吉林、新疆、湖北、內蒙、河北、陜西、福建及全省各地市40多批6000余人次前來參觀學習后,給予了高度的贊揚。人民群眾將寫有“民之路石”、“路在百姓腳下、碑在人民心中”、“惠及百姓、利在千秋”等字樣的錦旗牌匾自發(fā)地送到了交通部門。今年3月30日,省政府隆重表彰全省農村公路建設先進縣,我市占到三分之一,分別是壺關縣、屯留縣、沁源縣、平順縣、襄垣縣,其中壺關縣為“標兵縣”。 在實施“村村通”工程建設中,我們的主要做法和體會有以下幾點: 一、典型引路,及時推廣,形成村村通共識 長期以來,農村交通條件落后,一直是制約我市經濟發(fā)展的一個“瓶頸”。由于道路交通不便,一些邊遠山區(qū)信息閉塞,通訊落后,農民思想觀念陳舊;由于道路交通不便,農民種的農副產品運不出去,賣不到好價錢;由于道路交通不便,許多旅游景點“藏在深山人未識”,資源優(yōu)勢難以轉化為經濟優(yōu)勢;由于道路交通不便,偏遠的村莊群眾生病得不到及時治療 ,小病拖成大病,甚至喪失了生命;群眾詼諧地說:農村公路晴天“揚灰路”,雨天“水泥路”,盼修路、盼致富成為人民群眾最迫切的愿望。 “要改變農村落后面貌,必須首先解決交通滯后的狀況”,歷屆市委、市政府領導對此都有共識,但由于經濟條件、自然環(huán)境等因素的制約,這一愿望一直無法變?yōu)楝F(xiàn)實。2001年,黎城縣自逼加壓,艱苦奮斗,僅用一年時間,完成投資3500多萬元,新修通村水泥路220公里,新增通水泥路村167個,全縣通水泥路村數由原來的50個增加到217個,占全縣行政村總數的86.1%,基本實現(xiàn)了村村通水泥路。黎城縣論財力不算是富縣,論人口不算是大縣,論地形條件不算是平縣,論公路基礎設施也不能算是好縣,能夠在短短一年時間內實現(xiàn)突破性、跨越式發(fā)展,這充分說明,農村公路建設的制約因素最主要的不是經濟條件差,自然地理條件差,而是思想不解放,沒有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沒有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精神。黎城的經驗、全市農村公路的現(xiàn)狀和人民群眾的迫切要求使我們下決心修建通村水泥路和油路。 市委、市政府經過充分研究后確立了用一年左右的時間,使全市85%以上的行政村實現(xiàn)通水泥(油)路的目標。在2002年年初的市委八屆二次全體(擴大)會議上,我們把這項工程列為全市2002年的“五場硬仗”之一,在市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又確定為為人民群眾辦的10件實事之一。同時,通過組織到黎城參觀,就地召開現(xiàn)場會、動員會以及在全市大造輿論,廣泛宣傳等措施,有效克服了一些干部群眾的畏難情緒,使干部群眾充分認識到,集中一年時間實施村村通,不僅是客觀需要,而且積極可行,對農村乃至全市的經濟社會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并形成了以下五點共識: 第一,村通水泥(油)路是生產力發(fā)展的需要。世界經濟發(fā)展的歷史進程從交通這一角度看,可分為江河經濟、海洋經濟和路橋經濟三大階段。江河經濟屬于封建社會以前,當時由于生產力水平較低,人們征服自然的能力不強,經濟發(fā)展與自然地理條件的關系十分密切,在這一時期,一些大江大河沿岸地區(qū)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發(fā)展,經濟中心往往集中在江河兩岸。海洋經濟屬于資本主義時代,這一時期生產力有了一定的發(fā)展,資本輸出在經濟發(fā)展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資本輸出地和資本輸入地都集中在交通方便、信息靈通的海陸集合處,由此促進了沿海地區(qū)經濟發(fā)展。路橋經濟屬于資本主義后期和后資本主義包括社會主義時代,在生產力迅速發(fā)展的基礎上,信息技術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不沿江河、不靠海洋的內陸地區(qū)迫切要求加快發(fā)展,內陸地區(qū)往往交通不便,經濟發(fā)展首先需要架橋修路、改善交通,路修到哪里,資金、人才、技術就會流向那里。路橋經濟是促進經濟均衡發(fā)展、實現(xiàn)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舉?梢哉f,二十一世紀就是路橋經濟時代,共產黨人要代表先進生產力發(fā)展的要求,就必須順應世界經濟潮流,大力發(fā)展路橋經濟。
【市“村村通”工程建設經驗介紹】相關文章:
縣“村村通”工程建設經驗交流事跡材料08-17
市環(huán)保局機關效能建設經驗介紹08-12
縣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回眸08-15
市農村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的調查08-12
*市村級班子建設經驗匯報提綱08-12
×市新農村規(guī)劃建設的經驗和啟示08-16
市實施“一村一品”工程經驗介紹08-17
在全市村村通油路工程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