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透鏡的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精選11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設計并實現(xiàn)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yōu)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fā)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透鏡的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透鏡的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1
1 設計思想
新的物理課程標準提出了新的理念:
、佟皬纳钭呦蛭锢,從物理走向社會”。即力求貼近學生生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探索物理現(xiàn)象,揭示隱藏在其中的物理規(guī)律。
、凇白⒅乜茖W探究,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即以物理知識和技能為載體,讓學生經(jīng)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實踐能力包括技術設計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意識。改革以書本為主、實驗為輔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提倡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鼓勵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應用于物理教學中。
為了體現(xiàn)這些新的理念,“透鏡”教學總的設計思想是:從“冰透鏡向日取火”的實況錄像直接切入課題“透鏡”;就地取材,用學生熟悉的眼鏡組織學生實驗探究如何用多種方法判別凸透鏡與凹透鏡以及如何測量凸透鏡焦距等問題;并從中提煉出通過科學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鼓勵學生運用方法,解決新問題。本課的教學流程為:引入課題→判別透鏡→測定焦距→總結方法→課題研究。
2 過程設計
2.1 引入課題
通過“冰透鏡向日取火”的實況錄像,結合配音資料,開門見山地引出課題“透鏡”,并介紹透鏡的概念。這樣一開始就把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課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得知,冰透鏡是教師自己動手制成,這一段錄像是本校攝制時,更激起學生對物理課學習的重視
【學生實驗1】感受凸透鏡與凹透鏡中間及邊緣的厚與薄,使學生悟出凸透鏡與凹透鏡的定義。
2.2 判別透鏡
問題:近視眼鏡和老花眼鏡的鏡片分別是用什么類型透鏡做的?學生通過觀察、體驗,認識到近視鏡的鏡片是凹透鏡,而老花鏡的鏡片是凸透鏡。接下來的問題是怎樣判別凸透鏡與凹透鏡?也即如何區(qū)分近視鏡與老花鏡?
【學生實驗2】組織學生討論、猜想,設計實驗探索多種方法判別眼鏡。
學生介紹判別眼鏡鏡片的方法:
方法①摸:用手直接去摸眼鏡的鏡片,發(fā)現(xiàn)鏡片中間薄、邊緣厚的則為近視鏡;鏡片中間厚、邊緣薄的則為老花鏡。教師表揚學生能活學活用,利用剛學的凸、凹透鏡的定義區(qū)分眼鏡,并及時指出光學儀器一般不允許用手摸。
方法②看:使眼鏡靠近書本,透過鏡片觀察字的變化,發(fā)現(xiàn)字變小的是近視鏡,字變大的是老花鏡。
【學生實驗3】制作水膜透鏡:將鉛絲緊繞在透鏡的金屬柄上,繞成一個封閉的小圈。把小圈浸入水中,取出后小圈上形成一個水膜透鏡。用此透鏡觀察字的變化。有發(fā)現(xiàn)字變大的,有發(fā)現(xiàn)字變小的,而發(fā)現(xiàn)字變大的甩一甩后又發(fā)現(xiàn)字變小了。學生通過實驗,認識到成放大像的水膜形成的是凸透鏡,成縮小像的形成的是凹透鏡。
【學生實驗4】移動透鏡,觀察現(xiàn)象。使兩種透鏡從靠近書本慢慢遠離書本,透過鏡片觀察字的變化。學生經(jīng)過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凹透鏡在移動的過程中,總是成正立縮小的像;而凸透鏡在移動過程中,既能成正立的像,又能成倒立的像,即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縮小的像。其中有什么規(guī)律,鼓勵學生課后去研究。
方法③照:用光源對著鏡片照,發(fā)現(xiàn)近視鏡把光散出去,而老花鏡把光聚起來
教師結合凸透鏡與凹透鏡對光不同作用的動畫講解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而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并介紹焦點、焦距的概念。
教師補充判別眼鏡的方法:
方法④晃:把兩種眼鏡放在字前慢慢搖晃,透過鏡片觀察現(xiàn)象
【學生實驗5】學生晃動兩種眼鏡,發(fā)現(xiàn)像的移動方向與近視鏡的移動方向相同,而老花鏡則相反。
以上判別近視鏡與老花鏡的方法,其實也是區(qū)分凸透鏡與凹透鏡的方法。點評:教師通過一個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接著學生自主設計各種實驗,找出了多個方法。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僅獲取了知識,而且還經(jīng)歷了作科學研究的過程,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2.3 測定焦距
問題:眼鏡有不同的度數(shù),度數(shù)表示什么意思?
顯示資料:眼鏡的度數(shù)一般不用焦距f表示,而用屈光度Φ表示,其關系如下:Φ=(1/f)×100。
學生通過閱讀,體會到眼鏡的度數(shù)與鏡片的焦距有關,怎樣來測焦距呢?
【學生實驗6】組織學生設計實驗測凸透鏡的焦距。(學生一般都能用平行光聚焦法測出凸透鏡的焦距)
2.4 總結解決問題的方法
通過對怎樣區(qū)分近視鏡與老花鏡和怎樣測凸透鏡的焦距的探究,從中可以總結出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以區(qū)分眼鏡為例,怎樣判別近視鏡與老花鏡,這是問題的提出(顯示“提出問題”)。提出問題后,組織學生討論、猜想有哪些方法,例如有學生想到“摸”、“看”等方法(顯示“設計方案”)。接著用實驗去探究這些方法的可行性,及尋找更多的方法(顯示“實驗探究”)。方法找到后,還要對方法進行交流、評估,如“摸”雖為一種方法,但光學儀器不允許用手摸(顯示“交流評估”)這就是人們常用來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
提出問題→設計方案→實驗探究→交流評估。
2.5 課題研究
針對上述方法,提出4個課題,鼓勵學生學用方法作課后研究。
課題①:為什么凹透鏡晃動時像的移動方向與鏡片的移動方向相同,而凸透鏡則相反?
課題②:平行光聚焦法能測出凸透鏡的焦距,怎樣測凹透鏡的焦距?
課題③:怎樣用透鏡組合成望遠鏡?
【學生實驗7】用透鏡組合望遠鏡。
課題④:透鏡與現(xiàn)代文明有什么關系?
演講:的確,人類自從發(fā)明了望遠鏡,從而認識了廣闊無垠的宇宙,也推動了航海業(yè)的發(fā)展,人類也許正是因為發(fā)明了望遠鏡才加快走進了現(xiàn)代文明。透鏡可以組合成望遠鏡,那么透鏡與現(xiàn)代文明有什么關系呢?
3 對“透鏡”展示課教學設計的點評
在判別凸透鏡與凹透鏡的環(huán)節(jié)中,用學生熟悉的老花鏡與近視鏡等生活常見的物品來判別,用最普通的鉛絲、水來做水膜透鏡,使學生有親切感,感到物理課程不是想象中那樣枯燥、難以下手。體現(xiàn)了“從生活走向物理”的課程理念。最后設計課題組合望遠鏡及研究透鏡與現(xiàn)代文明的關系,體現(xiàn)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
整節(jié)課設計了大量的學生實驗,使學生投入到真實的情境中去,在親自動手做的實踐過程中學習知識,掌握科學的方法,逐漸培養(yǎng)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做到讓學生“做中學”。
對學生來說學習知識技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學習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通過科學探究提高自己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而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所思、所想往往是不成熟的、分散和粗糙的。教師應及時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交流自己的探究過程和實驗方法,幫助他們總結提高,從而使學生找到一條進行科學探究的正確途徑和方法,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在課的最后提出4個課題,鼓勵學生用學到的方法作課后研究,讓學生帶著科學探究的余興和問題離開課堂,從而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本堂課課堂教學的效果。
透鏡的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2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是《光與色彩》單元的第三課,重點是認識光的折射現(xiàn)象。也就是研究凸透鏡和凹透鏡鏡片的不同特點和作用,加深對光的折射現(xiàn)象的認識。五年級的學生對近視鏡和放大鏡有一定的了解,但很少知道近視鏡和放大鏡對光的偏折現(xiàn)象,更不了解望遠鏡的工作原理。
預期教學效果:
1、知道光線從一種透明物體進入另一種透明物體時,傳播的方向會在交界面發(fā)生彎折。
2、能通過研究,概括出凸透鏡和凹透鏡鏡片的不同特點和不同作用。
3、通過制作簡易望遠鏡,能提出更多可以自己研究的有關透鏡的問題。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無色透明杯子、放大鏡、水。
學生準備:直的長彩條吸管、花鏡、近視鏡、玻璃片、餐巾紙、透明直尺。(注意:千萬不要用花鏡看太陽,以免灼傷眼睛,導致失明。)(學生好奇心強,拿著透鏡一定會看這看那,一定在布置課前準備時強調注意事項。)教學重點:認識光的折射現(xiàn)象。
教學難點:自制簡易望遠鏡。
教學過程設計:
一、認識光的折射現(xiàn)象
1、導入:把吸管插入水中,觀察水面處吸管,有什么發(fā)現(xiàn)?是什么原因呢?
教師建議:
a、水要放大半杯。
b、把吸管斜插入水中。也可再選一些細長并直的物體反復實驗觀察。
c、要從多角度觀察。(對學生提出建議,提示學生觀察要細,要邊觀察邊思考。防止學生只看熱鬧。)
2、學生小組合作完成觀察探究。
(1)把看到的'吸管樣子用簡單的線條畫出來。
。2)試著解釋看到的現(xiàn)象。
(3)自學教材第23頁上半部內容,解釋看到的現(xiàn)象。
。4)說說什么是光的折射?(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學生對折射現(xiàn)象有了印象,通過自學可以上升到對理論的理解。)
二、研究不同透鏡的特點與作用。
1、教師引導探究,提出問題:
不同種類的透鏡分別有什么特點?形狀相同嗎?作用一樣嗎?(調動學生探究欲望,引領學生探究要深入思考。)教師提示:a、透鏡是光學儀器,不能直接用手觸摸,可以隔著餐巾紙摸一摸。
b、注意不要把透鏡弄壞,以免劃傷手指。
2、學生自主探究
。1)參考教材第23頁下半部和第24頁的研究方法,小組合作完成探究。(不用擔心學生不能完成探究,因為課前準備中有“花鏡、近視鏡、玻璃片、透明直尺”,學生看到物品自然會按書中提示去嘗試探究,就會發(fā)現(xiàn)問題,得出結論。)
。2)把研究結果填寫到教材第71頁表格中。
。3)以小組為單位展示研究成果。提出小組沒有解決的問題。小組間互相校正、補充。(相信學生的能力,給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使自主探究落到實處。)
3、小結。教師提出問題:凸透鏡的特點和作用:____________。凹透鏡的特點和作用:____________。學生組內小結并完成板書。(讓學生認識到:探究重過程,更要重結論,不能只看表面現(xiàn)象。)
4、教師提問:通過以上實驗研究,解釋為什么不要用放大鏡看太陽?學生解釋原因。(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三、制作簡易望遠鏡。
1、教師引導:把兩個透鏡組合起來使用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
2、學生個人獨立完成教材第25頁中
1、2兩項的操作。
3、小組內交流,說說兩個透鏡組合起來使用看遠處的物體有什么效果?
4、小結:_____就是簡易的_____。
5、參考教材第25頁的制作方法。制作一個簡易的望遠鏡。(課后完成)(給學生創(chuàng)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在制作的過程中,體會搞科學的艱辛和創(chuàng)造的樂趣,提高動手能力、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團結協(xié)作能力。讓學生意識到探究并不是只在課堂。)教師建議:制作望遠鏡時,筒的頂端卷回,做成雙層筒,用卷回部分固定一個透鏡。用兩個雙層筒分別固定兩個透鏡,完成制作。
四、達標反饋
1、透鏡會產(chǎn)生許多奇妙的現(xiàn)象,是由于光線經(jīng)過透鏡時發(fā)生______的緣故。
2、下列鏡片中()屬于凸透鏡,()屬于凹透鏡。
透鏡的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3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能正確區(qū)分凸透鏡和凹透鏡;
知道凸透鏡的主光軸、光心、焦點和焦距;
理解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起發(fā)散作用;
能正確解釋會聚、發(fā)散。
。ǘ┻^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實物,得出兩種透鏡形狀的不同特點;
通過演示實驗體會透鏡對光的作用。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的主人翁意識; 通過師生雙邊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領略自然現(xiàn)象的美好與和諧。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透鏡對光的作用。
2、教學難點:理解會聚、發(fā)散。
三、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引導啟發(fā)式教學法, 實驗、多媒體輔助教學
四、教學準備
教師:透鏡、電熨斗,圓規(guī),直尺;
學生:透鏡
五、教學過程
。ㄒ唬、導入新課
沒有喝完的礦泉水瓶可能會引起火災。提問:相信嗎?
出示有關礦泉水瓶在野外引起火災的報道。提問:想知道為什么會這樣嗎?(引起學生好奇,調動學生求知欲)
(二)新課教學
1、凸透鏡和凹透鏡
[活動1]
大家用手摸一摸桌子上老師給的透鏡,它們在結構上有什么特點呢?
引導學生小結歸納剛才的交流,得出透鏡分兩種:一種是中間厚,邊緣薄,叫凸透鏡;一種是中間薄,邊緣厚,叫凹透鏡。
用凸透鏡、凹透鏡的實物結合練習,指出哪是透鏡的中間,哪是透鏡的邊緣,強調區(qū)分凸透鏡和凹透鏡的關鍵就是比較透鏡的中間和邊緣的薄厚。(此環(huán)節(jié)重點突出凸透鏡、凹透鏡在薄厚上的不同,通過小組交流、討論,培養(yǎng)學生相互合作學習的能力。)
2、主光軸和光心
主光軸:通過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
光心:主光軸上特殊的一點,通過該點的'光傳播方向不變。并強調光心在透鏡上。兩個表面對稱的透鏡的光心就在透鏡的正中心。
多媒體展示,強調通過光心的光線不改變傳播方向。
3、透鏡對光的作用
。1)、凸透鏡對光的作用:
演示實驗1:激光筆發(fā)出兩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鏡,用電熨斗噴出的霧顯示光路。
引導學生觀察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位置關系?偨Y得出: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演示實驗現(xiàn)象很清晰,學生很信服。讓學生不盲從,要用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引導學生明確觀察的目的與任務,知道觀察什么)
。2)、凸透鏡的焦點和焦距
焦點:平行于主光軸的入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會聚在主光軸上的點。用字母F表示。
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用字母f表示.
由于這個焦點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所以我們叫它實焦點。
凸透鏡有幾個焦點呢?同學們設想一下,如果讓一束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從凸透鏡的右面射向左面,它是否也能會聚于一點呢?讓我們一起來觀察實驗。
PPT演示,凸透鏡的兩個實焦點。
根據(jù)光路的可逆性,從焦點發(fā)出的入射光線經(jīng)凸透鏡后折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
指導學生用作圖法把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畫出來。(初中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對比文字,更容易接受的是圖形,此處設計是讓學生把文字轉化成圖形,加深理解。同時為進一步學習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作圖打下基礎)
討論:不平行于主光軸的光透過凸透鏡是否會聚?讓我們一起來驗證。
引導學生理解會聚: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比較,向中間偏折,中間的位置其實就是主光軸。因此,會聚就是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比較,靠近主光軸。
。3)、凹透鏡對光的作用
演示實驗2:激光筆發(fā)出兩束平行光射向凹透鏡,用電熨斗噴出的霧顯示光路。引導學生類比凸透鏡,觀察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位置關系。
總結得出:凹透鏡對光起發(fā)散作用
(4)、凹透鏡的虛焦點和焦距。
光經(jīng)過凹透鏡后的發(fā)散是不是也有規(guī)律可循?
提問:折射光線相交嗎?那把折射光線反向延長呢?教師利用演示實驗,把折射光線反向延長,引導學生觀察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在哪。
PPT演示平行于凹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通過焦點由于這個焦點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所以我們叫它虛焦點。
引導學生小結:平行于凹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通過焦點。
討論:不平行凹透鏡主光軸的光透過凹透鏡是否發(fā)散?
結合演示實驗引導學生解釋發(fā)散:
發(fā)散: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比較,遠離主光軸。(類比凸透鏡對光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學習方法的遷移能力。)
4、粗測凸透鏡的焦距
焦距是凸透鏡的重要參數(shù),不同的凸透鏡可能焦距不同。
我們可以把太陽光看做平行光。同學們能不能想辦法利用太陽光粗測凸透鏡的焦距呢?
小組討論后說明你的測量方法。
思考:為什么在森林里面不能亂丟瓶子?(學以致用,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邊,體現(xiàn)從生活走向物理,將物理應用于生活的教學理念。)
5、課堂小結
6、布置作業(yè)
六、板書設計
5.1 透鏡
一、透鏡的分類
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
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
二、透鏡的基本概念
主光軸、光心、焦點、焦距
三、透鏡對光的作用
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
凹透鏡對光起發(fā)散作用
透鏡的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一、知識技能目標
1、認識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的發(fā)散作用。
2、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二、方法過程目標
1、觀察凸透鏡的成像過程,能在觀察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
2、能簡單描述所觀察現(xiàn)象的主要特征。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領悟:初步形成愛科學的態(tài)度、愿意探究的精神、與他人協(xié)作的意識、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玩小水珠:把透明膠片放到課本上面,用手指在透明膠片上滴一個水珠,觀察小水珠下面的字。
揭秘“小水珠”并進行設問:你玩過這個游戲嗎?能介紹一下你以前是怎么玩的嗎?還有別的玩法嗎?
教師:我們現(xiàn)在用筆在紙上畫一個箭頭,就用我們的小水珠先離得近一些來觀察箭頭,然后逐漸離開,注意你在移動過程中,你看到的像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學生:一開始我看到正立的、放大的箭頭,后來我把凸透鏡向上移,看到箭頭變小了,而且是倒像。
教師:其實小水珠相當于一個放大鏡,也就是凸透鏡,成放大的像,但凸透鏡總能成放大的像嗎?
學生:不是的。
教師:的確通過上節(jié)的學習和我們剛才的小游戲知道凸透鏡能成不同的像。有時成放大的像,有時成縮小的`像,有時成倒立的像,有時成正立的像。那么凸透鏡的成像的不同和什么有關系呢?凸透鏡成像有什么特點呢?
二、新課:
。ㄒ唬┨岢鰡栴}
教師:同一凸透鏡為什么會成大小、虛實、正倒不同的像?猜猜看:這些結果與什么因素有關?
。ǘ┎孪
教師:問題提出來了,我們想想看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呢?學生:物體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
教師:凸透鏡到箭頭的距離在變,結果看到的像就不一樣。
教師:同學把焦距不同的兩個凸透鏡并排放著,分別通過兩個凸透鏡來看箭頭,你會看到什么樣的現(xiàn)象?
學生:一開始我移動凸透鏡看到兩個箭頭一起放大,再移動,小口徑的凸透鏡里的像是放大、倒立的,而大口徑的凸透鏡里的像仍然是放大、正立的。
教師:你認為這是什么原因使你看到這樣的現(xiàn)象?
學生:這可能與凸透鏡的焦距有關。
教師:凸透鏡成大小、虛實、正倒不同的像?原因可能是與凸透鏡的焦距有關,還可能與凸透鏡到物體的距離有關。有了這些猜想之后你應該怎么辦?
。ㄈ┲贫ㄓ媱
學生:制定計劃,怎樣實驗研究。
教師:在制定計劃之前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實驗室常用來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儀器——光具座。介紹光具座,物體到透鏡中心的距離簡稱物距(u),像到透鏡中心的距離簡稱像距(v),在使用光具座時,像的位置和光屏的位置具有不同含義。光屏上得到特別清晰的像,這時光屏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
教師:希望同學們在制定計劃時不要受光具座的限制,可以不用它,自己選擇實驗器材,制定實驗計劃。
教師:集體的力量是巨大的,請同學們在小組內積極地討論,研究方案。
教師:請同學們匯報自己設計的方案計劃。
學生1:先選用器材,光具座、凸透鏡、蠟燭、光屏;再讓物體經(jīng)凸透鏡成放大、縮小、等大的像,量出物距和像距;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鏡重復實驗,分析焦距與成像的關系。
學生2:把凸透鏡固定,把物體放在不同的位置,量出物距,試試看得到的像是怎樣的情況(大小、位置、正倒)也要記錄像距;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鏡做。
學生3:固定物體和光屏,移動凸透鏡看能不能得到像,測u、v,改變物體和光屏之間的距離,再重復實驗。
(四)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
教師:這些方案都是同學們設計出來的,用哪種方案?大家都可以試試,不管你們組使用哪種方案都要做好記錄——像的大小(與原來物體比)、像的正倒、物距(u)、像距(v)、物距與像距的大小關系。想辦法得到放大、縮小、等大的三種情況的像。接下來大家按計劃自由實驗。把實驗過程數(shù)據(jù)記錄下來。
教師:你認為你組同學有哪些與探究活動無關的活動?大家互相監(jiān)督。
教師:你組同學所成的像是否得到了蠟燭的像?有的組得不到像,或在光屏的邊緣,怎么辦?學生:把凸透鏡中心,光屏中心,蠟燭調在同一高度。
教師:對,最好是燭焰中心。
教師:你組同學光具座上物體排列的順序,記錄下來。
教師:你組同學在活動中,為了得到清晰的像,移動了哪些器件?有哪些沒移動?你認為他們如此移動可行嗎?如果移動顯得混亂,不益于研究問題,你認為該怎么固定、移動?教師:有小組反映沒得到正立的像,哪組同學能幫助他們一下。
學生:演示用f=10cm的凸透鏡,物距u=4.0cm時成虛像,光屏上有模糊的像,是虛像。
教師:模糊的像就是虛像?
學生:虛像、實像都能看到,但實像可以用光屏接收,虛像不能成像在光屏上。上面的同學在光屏上的模糊的像不是虛像。
教師:很好!那怎樣才能得正立的像?
學生:我們有時叫凸透鏡為放大鏡,凸透鏡距離物體不太遠,透過凸透鏡看到的蠟焰的就是放大、正立的虛像。
教師:(指導實驗)將蠟燭放在距凸透鏡為兩倍焦距(2f)時,你猜會觀察到什么?試試看。
把凸透鏡恰好放在距物體一倍焦距(f)時,又會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先猜,后試試)教師:請學生匯報實驗數(shù)據(jù)。
。ㄎ澹┓治稣撟C:
教師:大家實驗做得很好,得到了許多有用的數(shù)據(jù)?茖W家也是這樣經(jīng)過實驗探究、分析數(shù)據(jù)從而找出規(guī)律的。哪個小組能完整地總結出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涣髟u估:教師:思考你在實驗中有哪些步驟沒有做好,需要改進?你是不是參與到了整個探究活動中來了?
三、教學小結
教師:今天我們就暫時到這兒,我們從實驗到分析數(shù)據(jù)得到規(guī)律,有問題、感興趣的或者想再實驗的同學可以用課外活動時間到實驗室,我們共同探究。
四、鞏固與延展
問:思考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分別是利用凸透鏡成像的哪個規(guī)律工作的。
透鏡的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5
一、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理解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2、過程和方法
。1)學生能在探究活動中初步獲得提出問題的能力。
。2)通過探究活動,體驗科學探索的全過程和方法。
(3)學習從物理現(xiàn)象中歸納學習科學規(guī)律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的道理,勇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原理。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及探究創(chuàng)造的心理品質。
。3)樂于參加觀察、試驗、制作等科學實踐。
二、教學重點: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探究過程。
三、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并從實驗中得出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四、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
器材準備:
蠟燭、火柴、凸透鏡、光屏及光具座若干組。
五、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師: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所成的像各有什么特點?
生:(學生思考、回答)照相機成倒立的縮小的像,投影儀成倒立放大的像,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像。師:我們來做一個小實驗:用放大鏡先看書本上的文字,然后再用放大鏡看遠處的同學和老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嗎?請描述一下看到的現(xiàn)象。
生:描述看到的現(xiàn)象。如:看到遠處的物體是倒立的、縮小的,近處的物體是放大的、正立的等。
(二)探究活動
1、提出問題
師:放大鏡本身就是凸透鏡,從剛才的觀察中我們可以看到同樣是凸透鏡,但觀察到的現(xiàn)象卻有很大不同:有時是正立的,有時是倒立的、有時是放大的,有時是縮小的。下面請同學們根據(jù)觀察到的現(xiàn)象和對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成像情況的了解思考一下,你還想知道哪些問題?以小組為單位討論。
提煉學生問題中的知識點,確定本課的探究課題:凸透鏡在什么條件下成放大的像,在什么條件下成縮小的像,在什么條件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條件下成倒立的像。
2、猜想假設
師:通過我們已經(jīng)了解的關于凸透鏡的知識和你的日常生活經(jīng)驗,你認為上述問題的答案可能是什么?以小組為單位繼續(xù)討論。(說明:一定要給學生留一定思考時間,引導學生嘗試根據(jù)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對問題的成因提出猜想,并且讓學生充分討論。對學生提出的猜想,是有價值的,合理的,一定要給予肯定,特別是具有創(chuàng)新的猜想和假設。而對明顯不正確的猜想,也不要草率否定,在充分肯定積極性的同時提出正確合理的成分,使他看到自己的成績,增強學生的勇氣。)猜想:
照像時人和景物到凸透鏡的距離比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大,像是縮小的;使用投影儀時,投影片到凸透鏡的距離比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小,像是放大的?磥,像是放大的還是縮小的,可能跟物體凸透鏡的距離有關。窗外的景物到凸透鏡的距離比較遠,像是倒立的;用凸透鏡直接看書上的字時,凸透鏡離書面較近,像是正立的。可能凸透鏡成像的正倒與物體到凸透鏡前的位置有關。
照相機、投影儀工作時,物和像在凸透鏡的兩側;而放大鏡中,物體和像在透鏡的同側。像的正倒可能跟物體和像是否在同側有關。
3、設計實驗
師:上面我們已經(jīng)對所提出的問題作出了初步的猜想和假設,下面我們就要來親自動手檢驗一下。用什么辦法去驗證猜想是否正確呢?
生:用實驗的方法可以來驗證猜想的正確性。
師:那么在動手實驗之前,請各小組先討論一下,拿出你們的小組的實驗設計方案。(教師指導下進行全班交流,并參照書上給出的實驗設計方案,比較各組的方案中的成功之處和考慮不夠周到的地方,請學生修正自己組的方案,可以邊設計,邊實驗校正,邊修改。)教師介紹:物距(u)、像距(v)、實驗器材。
師:從"物距"這個名詞的字面含義上看,物距應該指的是什么?生:物體到透鏡的距離。
師:準確地說是物體到透鏡光心的距離。那像距呢?生:像到透鏡光心的距離。
師:同學們的桌子上都有一只凸透鏡,它的焦距我們在學習《透鏡》一節(jié)中已經(jīng)測出是10厘米,給大家一只蠟燭做物體,研究火焰所成的像。一面光屏用來承接火焰的像。大家可以將凸透鏡、蠟燭、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從光具座的刻度尺上可以讀出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和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有了這些器材,你應該怎樣做呢?
生:設計實驗的方法、步驟,并向全班同學介紹、交流。例如:固定凸透鏡、光屏,移動蠟燭,在光屏上找到像后記錄實驗現(xiàn)象;固定光屏、蠟燭、移動凸透鏡,使光屏上成像。…(說明:若實驗方案較多不能統(tǒng)一,可先讓學生動手試一下,來證實實驗方案的可行性;若方案較統(tǒng)一,教師可進行歸納總結。在邊討論邊動手嘗試中不僅可以學習如何擬定實驗方案,還可培養(yǎng)與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師:同學之間交流并探討出實驗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1)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的中央,蠟燭和光屏放在凸透鏡的兩側。使火焰、透鏡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將蠟燭放在離凸透鏡盡量遠的位置,點燃蠟燭;
。3)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xiàn)邊緣清晰的蠟燭的像為止;記錄下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像的大小和倒正;
。4)將蠟燭向凸透鏡移近一段距離,重復上述操作,直到不能在屏上得到蠟燭的像;
。5)繼續(xù)把蠟燭向凸透鏡靠近,試著用眼睛觀察像在何處?像是怎樣的?
實驗時注意分工合作,邊實驗邊記錄數(shù)據(jù),并填入表格。同學們可以直接填寫在課本上給出的實驗表格上,也可用自己設計的表格。(各小組討論,并將各組方案匯總至教師處,并投影在大屏幕上)
4、進行實驗
1、學生根據(jù)要求,自己組裝儀器并進行實驗。把蠟燭放在離透鏡不同的位置上,移動光屏,觀察像的大小、正倒。
2、各人得出數(shù)據(jù)后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分析數(shù)據(jù),比較物距和焦距關系,得出成放大、倒立像的條件和縮小、倒立像的條件。(教師邊巡視邊指導)
3、將各組數(shù)據(jù)及結論全班交流,分析各組數(shù)據(jù)中是否出現(xiàn)錯誤,并探討一下出現(xiàn)錯誤的可能情況,并改正。(評估各組結論是否正確)
4、分析論證師:下面我們把探究的結果匯報一下。學生回答。教師介紹實像和虛像:
師:在實驗中同學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把蠟燭放在什么位置,無論光屏如何移動,均無法在光屏上得到像?此時,若取下光屏,在光屏處直接用眼睛觀察,你會看到什么現(xiàn)象?這個像和前兩次成的像有什么區(qū)別?師:在剛才的實驗中,同學們看到了正立的放大像,卻無法用光屏承接,是因為在成像的位置并沒有光線在那里會聚,只是我們感到光線是從那里射出來的,是虛像;倒立的像則不同,在像的位置真的有光線在那里會聚,可以用光屏承接,像這樣由真實光線會聚而成的像叫實像。
師:知道了實像和虛像之后,我也提出兩個問題。請你進一步猜測并根據(jù)上面探究所得資料進行分析,在什么情況下凸透鏡成實像?在什么情況下成虛像?
生:討論并回答,當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大于焦距時成實像;當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小于焦距時成虛像。師:我們從實驗中獲得了許多數(shù)據(jù),并得出結論。請同學們根據(jù)成像的情況對結論進行歸納分類。(教師提示:
1、利用數(shù)學上的數(shù)軸知識,把物距分為幾個特殊的段,看像的特點是什么;
2、先把像的特點進行分類,再看物距的位置。)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探究學習,你能總結出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嗎?(通過前面各子課題的解決,培養(yǎng)學生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結論:
1。當u>2f時,2f>v>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2。當2f>u>f時,v>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3。當u
6、評估
師:通過這節(jié)課,你知道了什么?(如果學生難以回答,教師可以具體的問下面的問題)能否簡單談談當初所做的猜想和假設與探究結果之間有何差異?
生:猜想時認為成像情況與物體到凸透鏡距離的遠近有關,探究結果對距離描述得更加準確。師:這節(jié)課經(jīng)歷了哪幾個探究過程?
生:(討論回答)提出問題、猜想和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歸納分析。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探究,你知道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是什么?生:討論回答。
7、當堂練習:
①什么儀器利用"當u>2f時,2f>v>f,成倒立、縮小的像。" ②什么儀器利用"當2f>u>f時,v>2f,成倒立、放大的像。" ③什么儀器利用"當u
8、布置作業(yè):老年人看不清溫度計的讀數(shù),請你利用學過的知識給他幫助,說出你的辦法和理由。
透鏡的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6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凸透鏡有成像作用和成像大小的規(guī)律,了解凸透鏡的應用
2.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初步學會做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歸納概括能力——通過反復實驗,歸納凸透鏡成像大小的規(guī)律;制作能力——制作土照相機。
3.通過實驗和制作,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科學態(tài)度;通過研究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知道凸透鏡有成像作用及成像規(guī)律難點: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三、教學準備:
教學準備:分組材料:光學實驗盒(凸透鏡、紙屏、蠟燭、火柴等)制作材料:土照相機制作材料課件:凸透鏡光學示意圖、照相機成像示意圖
四、教學時間: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玩水游戲,激趣導入
1.談話:同學們,喜歡玩水嗎?我們來玩幾種新的關于水的游戲,好嗎?
2.講解玩水游戲方法(實物投影):
。1)用滴管滴一滴水在畫報紙的一個字上,透過水滴看字有什么變化?
(2)透過盛水的玻璃杯看畫報紙上的字有什么變化?
。3)把裝水的'玻璃透明碟放在有字的畫報紙上,觀察紙上的字有什么變化?
3.學生進行玩水游戲。
4.學生交流在游戲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及問題。
5.提問:在生活中,你還見過類似的現(xiàn)象嗎?
。ǘ┬率冢
1.親密接觸,認識凸透鏡
。1)談話:大家都見過放大鏡嗎?你知道它是什么樣的嗎?
。2)學生描述自己所知道的放大鏡。
。3)學生觀察各種凸透鏡片:用看、摸等多種方法。
(4)學生匯報觀察結果。
(5)認識凸透鏡:這樣中間厚、邊緣薄的透明鏡片叫放大鏡。
2.親手實踐,認識凸透鏡的作用
。1)提問:你們知道凸透鏡有什么作用嗎?
(2)學生討論、匯報。
。3)學生分組實驗:凸透鏡成像實驗。
。4)學生匯報交流實驗結果:凸透鏡既可形成放大的像,又可形成縮小的像。(如果有些組的學生只發(fā)現(xiàn)一種情況,則匯報交流后再進行實驗。)
。5)提問:現(xiàn)在,你知道凸透鏡有哪些作用?
。6)討論:凸透鏡為什么會有這樣神奇的作用呢?
(7)小結:光線射入凸透鏡時,方向發(fā)生了偏折。
3.聯(lián)系生活,認識凸透鏡的用途
(1)談話:小小凸透鏡真神奇,那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它呢?
。2)學生討論交流。
。3)出示圖象資料:凸透鏡的應用。
4.出示照相機實物,重點介紹凸透鏡成像作用在照相機中的應用。
5.制作望遠鏡,拓展延伸
。1)談話:剛才,我們觀察研究了凸透鏡,認識了它的外形特點和作用,那大家再來看看這個透鏡(出示凹透鏡),比較一下,它與凸透鏡有什么不同?你能給它起個名字嗎?
。2)學生觀察、比較。
。3)學生匯報、起名。
。4)學生活動:透鏡組合看事物。
。5)匯報、交流活動結果。
(6)結合望遠鏡實物,小組討論、制作一架望遠鏡。
六、布置作業(yè):學生制作土照相機
。.教師講解演示制作方法(參照教材圖示)
。.教師指導學生制作
。.教師評價和展示學生制作情況
。.學生用土相機做照像游戲(以上制作活動,可根據(jù)時間情況課外進行)
透鏡的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7
一、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用比較法認識凸透鏡和凹透鏡的不同特點
2、嘗試了解望遠鏡的結構原理
科學知識:
1、知道光通過兩種不同的透明體時會改變行進的方向。
2、知道凸透鏡和凹透鏡可以改變光的傳播路線。
3、知道凸透鏡和凹透鏡的鏡片特點。
4、初步了解望遠鏡的構造。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驗到人類對光學規(guī)律的認識與利用會給我們帶來許多方便。
2、樂于用所學的知識融入生活。
3、意識到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會給人類的社會發(fā)展帶來好處。
4、養(yǎng)成理性的探究意識,在探究和試驗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二、講授新課:
一、導入新課
1、談話:上課前老師帶來了一杯水,我們來觀察一下水中的鉛筆等有怎樣的現(xiàn)象發(fā)生?
2、活動:教師把鉛筆放進燒杯。
3、學生觀察
4、提問:水中的鉛筆看起來怎么樣了(彎折了)?在什么地方彎了?(邊緣處)為什么會這樣?(水的關系)
5、提問:我們用別的水也會形成這樣的現(xiàn)象么?!
6、學生猜想。
7、教師實驗(醋,醬油,牛奶,米,沙)
8、學生總結:只有透明的才能看到彎折。
二、研究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形狀特點
1、談話:透鏡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的典型代表,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些透鏡,現(xiàn)在老師不告訴你們方法,請你們給這些透鏡分類,然后請幾位同學告訴我你們用的什么方法來分類的。
2、學生分組觀察并記錄。
3、教師小結:凸透鏡的鏡片中間厚,邊緣;凹透鏡的鏡片中間薄,邊緣厚。它們的共同點是透明。
三、研究凸透鏡和凹透鏡的作用
1、提問:我們知道了兩種透鏡的外部特征,那么它們還有什么作用呢?我們用實驗來看看。
2、學生討論。匯報。
3、學生分組實驗,并畫圖記錄。實驗1:用透鏡觀察物體。
實驗2:嘗試用透鏡在紙屏上成像。(并嘗試用紙蒙住再試一次)實驗3:嘗試用透鏡聚光。
提醒學生:千萬不能用凸透鏡對著太陽看,以防灼傷眼睛導致失明。
4、學生交流實驗結果。
5、討論:為什么透鏡會產(chǎn)生這些奇妙的現(xiàn)象?(注意認知:由于光線經(jīng)過透鏡時發(fā)生了偏折的.緣故)
四、了解望遠鏡的結構
1、我們知道透鏡的特征,你知道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會用到透鏡嗎?
2、學生交流回答:眼睛,放大鏡、望遠鏡。
3、引導提問:猜猜看如果將兩種不同的透鏡方在一起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呢?自己動手試試看?
4、總結:望遠鏡就是利用凸透鏡在前凹透鏡在后的原理制作出來的。三:總結理論:
我們今天看到的水,醋,透鏡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透明!那么當光從一種透明物體進入到另一種透明物體時,傳播的方向會在交界面發(fā)生偏折,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折射。我們今天研究的透鏡就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的典型代表。所以今天我們的課題就是——光的折射。出示課題。
透鏡的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透鏡在生活中的作用。
2、知道幻燈機與投影儀、照相機、顯微鏡等光學儀器的基本結構和原理。
3、了解望遠鏡的工作原理。
二、過程與方法
1、嘗試用已有的科學規(guī)律解釋具體問題,獲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2、通過親自制作和使用望遠鏡等過程,加深對它們成像原理的解釋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社會發(fā)展和人類生活的影響。
2、勇于研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學原理,并逐步樹立將科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的意識。
3、通過親自制作和使用望遠鏡,獲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根據(jù)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解釋幻燈機、投影儀和照相機等的原理。
教學難點:
嘗試用已有的科學規(guī)律解釋具體的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
討論、歸納
教學過程:
一、知識回顧,引入課題
請學生回顧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由生活中使用的光學元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等引入新課。
二、提出問題,探索新知
1、老師結合儀器簡圖,先簡單介紹投影儀的構造:鏡頭、投影片、聚光鏡、光源和反光鏡等部分,再邊分析邊討論下列問題:(1)幻燈片與投影幕上的像哪個大,哪個?
(2)哪一段是物距,哪一段是像距?
(3)為使銀幕上獲得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像,幻燈片應如何放置?
。4)要使投影幕上的像大一些,應如何調節(jié)投影儀?
2、引導學生討論以上問題,并在黑板上畫出幻燈機成像的光路示意圖。
3、老師結合儀器簡圖,介紹照相機的構造和原理:鏡頭由幾個鏡片組成,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是照相機的核心;膠片相當于光屏;鏡頭與膠片之間即為暗室(機殼部分),相當于像距。而其它內容:調焦、光圈、快門等可讓學生在課后閱讀書后材料,邊分析邊討論下列問題:
。1)照像時,在底片上所成的像比被拍攝的景物大還是。
。2)像是實像還是虛像,正立的還是倒立的?
。3)要使底片上的像大些,有什么辦法?
4、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分析以上問題,并能畫出照相機成像的光路示意圖。
5、顯微鏡和望遠鏡(重點介紹望遠鏡)
三、歸納小結
比較投影儀、幻燈機、照相機、顯微鏡、望遠鏡的成像原理。
四、布置作業(yè):
課本第9頁1題、2題
板書設計:
教學后記:
透鏡的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9
教材分析
1、課程標準對本課題的要求:通過實驗,認識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的發(fā)散作用。
2、本節(jié)內容在整章中的地位:透鏡的基礎知識及其對光的作用是本章的基礎,透鏡是照相機、投影儀等光學儀器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研究透鏡對光的作用和凸透鏡的成像是本章的核心內容,本章所有內容都是圍繞這個核心展開的,透鏡的實際應用,要求學生有所了解,并感受“物理是有用的”,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的教育都是很有價值的。
學情分析
1、八年級的學生年齡在14—15歲,好奇心強,具有較強的求知欲望,勇于探究自然現(xiàn)象及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原理。
2、已經(jīng)有一定的歸納能力,能對較簡單的實驗現(xiàn)象進行歸納并得出初步結論。
3、具備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知道如何用光路圖呈現(xiàn)簡單的光學現(xiàn)象。
4、在日常生活中接觸過透鏡和一些光學現(xiàn)象,為本次課的學習內容打下了經(jīng)驗基礎。
設計思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以多彩的自然現(xiàn)象導入課題采用實驗進行探究,逐步深入,使學生真正懂得了透鏡對光線的作用,通過科學探究體會到了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意義,激發(fā)了學習的興趣。
根據(jù)初中物理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節(jié)課的實際情況,改變過分強調知識傳承的傾向,讓學生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在過程中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探索精神、實踐能力及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什么是凸透鏡,什么是凹透鏡,了解透鏡的焦點、焦距;
。2)認識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對光的發(fā)散作用,知道凸透鏡能成放大的像;
。3)會利用平行光測量凸透鏡的焦距;
2、過程與方法
。1)會識別凸透鏡和凹透鏡;
。2)會利用太陽光測凸透鏡的`焦距;
。3)能通過實驗認識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對光的發(fā)散作用,能根據(jù)透鏡對光線的作用完成光路的作圖。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創(chuàng)設情景,鼓勵學生提出質疑,養(yǎng)成學生主動思考、善于思考的習慣;
(2)能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領略自然現(xiàn)象的美好與和諧;
。3)培養(yǎng)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的主人翁意識;
教學重點
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線的作用;測量凸透鏡的焦距的方法
教學難點
凸透鏡的焦點和焦距兩個概念的理解;光路的作圖。
教學方法
觀察法、討論法、探究實驗法、講練法、歸納法
教學用具
凸、凹透鏡、透鏡對光線作用一套器材、光具盤、光源、老花鏡、近視鏡、放大鏡、刻度尺、白紙板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復習提問,在前一章光現(xiàn)象的學習中,我們已經(jīng)有所了解的鏡子是什么?(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那么生活中你們還知道哪些鏡子?(比如老花鏡,近視鏡)放大鏡、望遠鏡、顯微鏡等。
2、展示眼鏡教師拿一副老花鏡和近視鏡讓學生觀察并提問:老人家戴老花眼鏡和年輕近視的人戴近視眼鏡,與前面所學的面鏡相同嗎?誰能說出在生活中不戴或戴上眼鏡來看東西時的情境呢?
3、教師講述像老花眼鏡和近視眼鏡一類鏡子,它們都是透明的,我們把它們叫做透鏡。用這些透鏡能夠糾正視力,只因為它們對光能起一定的作用,具體是什么作用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進行新課
。ㄒ唬、凸透鏡和凹透鏡
1、提出問題:什么叫凸透鏡?什么叫凹透鏡?
2、整體感知:分別出示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老花鏡、近視鏡、放大鏡,它們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讓學生認真觀察,看有什么不同,能分幾類,找出它們的特征。
。蹘煟萃ㄟ^觀察和討論,概括出它們的特征.
。凵萃哥R有兩面往里凹的,也有往外凸的
。凵萃哥R可以分為兩類.
。凵菀活愂莾擅嫱馔,也就是中間厚邊緣薄.
。凵萘硪活愂莾擅嫱锇,也就是中間薄,邊緣厚.
。凵葜虚g厚,邊緣薄的叫凸透鏡.
[生]中間薄,邊緣厚的叫凹透鏡
[師]通過大家的觀察、討論和概括,我們認識了凸透鏡和凹透鏡
3、教師歸納:
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叫凸透鏡
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叫凹透鏡
薄透鏡:一般透鏡的兩個表面中至少有一個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如果透鏡的厚度遠小于球面的半徑,這種透鏡就叫做薄透鏡。
。蹘煟萁曆坨R的鏡片和遠視眼鏡的鏡片,它們是什么透鏡?
[生]遠視鏡的鏡片是凸透鏡.
。凵萁曠R的鏡片是凹透鏡.
[師]引導學生了解除了玻璃外,冰、水等其他透明物質都能做透鏡。[思考]
ABCDEF
屬于凸透鏡的是:A、C、D屬于凹透鏡的是:B、E、F
(二)、認識主光軸和光心
圖一兩球相交
如圖一所示,我們看到兩個交的球形的公共部分就是一塊凸透鏡,這兩個球心的連線叫做主光軸,這塊凸透鏡的中心叫做光心。
。ㄈ、透鏡對光的作用
許多同學可能都做過這樣的實驗:把一只放大鏡正對著太陽光,再把一張紙放在它的另一側,調整放大鏡與紙的距離,紙上會有一個很小、很亮的光斑。光斑處的溫度很高,如果長時間照射,紙會被烤焦,甚至燃起來。這個現(xiàn)象提示我們什么?(放大鏡能把光會聚起來)放大鏡是凸透鏡,看來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那么凹透鏡也能使光會聚嗎?下面我們就通過實驗來研究這兩種透鏡對光的作用。
1、演示教師演示用平行光源、光具盤、凸透鏡、凹透鏡來演示凸、凹透鏡對光線的作用:
。1)讓平行于透鏡主軸的幾束光射向凸透鏡,觀察光通過透鏡后的偏折方向(圖三)。
。2)讓平行于透鏡主軸的幾束光射向凹透鏡,觀察光通過透鏡后的偏折方向(圖四)。
圖三凸透鏡使光會聚
圖四凹透鏡使光發(fā)散
2、引導學生得出實驗結論:
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的作用,凸透鏡又叫做會聚透鏡。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的作用,凹透鏡又叫做發(fā)散透鏡。通過光軸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不同的凸透鏡對光線的會聚能力不同。
(四)、焦點和焦距
實驗發(fā)現(xiàn),凸透鏡能使跟主光軸平行的光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個點叫做凸透鏡的焦點。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叫做焦距。凸透鏡兩側各有一個焦點,兩側的兩個焦距相等。跟主光軸平行的光通過凸透鏡的光路圖如圖五所示。圖中F表示焦點,f表示焦距。凸透鏡的焦距越小,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越強。
透鏡的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10
(一)知識與技能
1、能識別凸透鏡和凹透鏡并表述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對光的發(fā)散作用;
2、在光路圖中能確定凸透鏡的主光軸、光心、焦點和焦距;
3、會用作光路圖表示凸透鏡和凹透鏡的作用。
。ǘ┻^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實驗把握一些識別凸透鏡和凹透鏡的方法;
2、經(jīng)歷探究凹透鏡和凸透鏡對光的作用的實驗過程,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ㄈ┣楦小B(tài)度·價值觀
1、激發(fā)探究意識,培養(yǎng)學生重視分析實驗,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服務于人類的意識。
2、學情分析
在學習透鏡這一節(jié)內容時,學生已通過第四章光現(xiàn)象的學習,學生對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識有了一定的積累,會用激光筆,會用描點法確定真實的光路,用光路圖呈現(xiàn)簡單的光學現(xiàn)象,有觀察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接觸過透鏡和一些光學現(xiàn)象,這些為本次課的學習內容打下了經(jīng)驗基礎。知識實驗的分析意識有待提高。
3、重點難點
重點: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線的作用,光路的作圖
難點:透鏡的焦點和焦距兩個概念的建立。
4、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簡介:每四年一屆的全球奧運會和亞洲全運會都有一個盛大大采集圣火的儀式,火種的來源都用到了鏡子,(展示廣東亞運會和十一奧運會圣火視頻,)先請同學們看看,從光學角度,你能否說出它們的不同嗎
生:前者是凹面鏡,光發(fā)生反射,后者......
(根據(jù)學生回答引導補充:后者光穿過鏡子點燃火把,所以稱之為透鏡,透鏡一般是用玻璃或樹脂等透光材料研磨而成。請同學們想想生活中你在那些地方或器材上見過透鏡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課件展示放大鏡、眼鏡、照相機等生活和學習中常見的物品和儀器,都安裝透鏡。
二、導學
(一)透鏡的分類
活動1在我們的桌子上都有兩個帶黑邊框的透鏡,請同學們用手摸一摸他們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說一說自己摸到的情況。
學生活動:學生摸透鏡。學生邊實驗邊邊相互交流問題。
并舉手回答:兩個透鏡中間和邊緣的薄厚上的不同,一塊透鏡中間厚,邊緣薄;一塊透鏡中間薄,邊緣厚。
課件(板書)學生在學案上記錄。
一種是中間厚,邊緣薄,叫凸透鏡;
一種是中間薄,邊緣厚,叫凹透鏡。
師:再出示老師近視眼鏡,請一位同學隔著軟紙觸摸告訴老師它是什么透鏡并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追問判斷方法。
課件展示兩類透鏡圖,所有學生區(qū)分,并舉手回答。老師補充無論哪種透鏡,一般透鏡至少有一面是球面,或者兩面都是球面,我們研究它們的光學作用必須先了解兩個名詞——透鏡的主光軸和光心。
(二)主光軸和光心
課件用圖示引導學生認識凸透鏡和凹透鏡的主軸,特殊的光心,
演示:用激光筆以不同角度分別入射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光心,讓學生歸納過光心的光線不改變方向。提出進一步的問題,多束光經(jīng)過透鏡會有什么特點呢
。ㄈ┩哥R對光的作用
[活動2]師:簡介光具組,平行光源(課前已經(jīng)與學生電源相連),透鏡,光屏,簡介操作,讓學生打開開關,觀察平行光經(jīng)過兩種透鏡的現(xiàn)象,(它們的光亮度和光圈的大小變化情況)老師引導表達現(xiàn)象,凸透鏡能聚光,凹透鏡不能,(或凸透鏡后面有小光點而凹透鏡沒有…)
結合學生的初步感知,進一步引導具體研究,用兩束強光觀察它的偏折情況以主軸為中心線,在其上方和下方分別射入一束光會折向何方
活動3展臺出示準備好的半張紙,上面提前給學生提供的4條參考線,透鏡位置,虛線,平行光兩束,讓學生用提供的兩個激光筆射出兩束平光來研究平行光經(jīng)兩個透鏡的折射情況,并用描點法畫出出射光。每組各提供兩個半張,一個用于凸透鏡一個用于凹透鏡,(操作快的可以嘗試觀察光線不平行光的情況,)實驗結束同組初步交流信息。
師:收集學生光路圖,對凸透鏡和凹透鏡分別進行分析(實驗很重要但分析實驗更重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三、分析實驗歸納信息,明確作用、焦點焦距。展臺放入學生繪圖
1、凸透鏡對光的作用,出發(fā)點放在一下問題上:
師:
a.對以上凸透鏡它們的共同特點是什么
生:對光其會聚作用,
非平行光也能會聚嗎用幾何激光器演示非平行光的'會聚
b.光束的會聚點落在哪個位置(引出焦點)
c.個別組匯聚點不在提供的虛線上什么原因(引出主軸隨透鏡的擺放方向而變化)
d.凸透鏡該有幾個焦點(光線可以從兩側進入)
e.不同組焦點所在的位置不同什么原因(引出透鏡焦距,曲度不同,焦距不同,焦距是透鏡的重要參數(shù))
f.如果想知道目前焦距是多大你能辦到嗎(明確焦距的測量方法)
針對c問題老師同步用幾何激光演示器演示讓學生觀察。對歸納出的信息板書和課件板演:
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也稱會聚透鏡焦點概念,平行于主軸的光經(jīng)凸透鏡會聚于焦點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是焦距。OF=f可測
2、凹透鏡對光的作用,出發(fā)點放在一下問題上:
a.對以上凹透鏡它們的共同特點是什么(引出發(fā)散作用)非平行光也能發(fā)散嗎(演示)
b.光發(fā)散了焦點在哪里呢動畫演示(引出焦點在反向延長線上)
c.不同組發(fā)散能力不同什么原因(引出透鏡曲度不同,焦距不同)
四、光路是可逆的及應用。
繼續(xù)上面光路圖發(fā)問:若沿著發(fā)散光的反方向入射,則出射的光將會怎樣
老師演示肯定學生的判斷,并引導學生說出光路是可逆的,課件光路圖,加深對比。
繼續(xù)追問:凹透鏡是這樣,那凸透鏡若將光源放在焦點上呢課件光路圖對比。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入應用環(huán)節(jié),解讀前面實驗中用的平行光源如何射出平行光,學生很清楚的看到和摸到鏡頭,小燈泡的位置。進一步教育學生我們的身邊處處是物理。
五、訓練
分析十一圣火用到的鏡子種類及作用,火把放的位置。前后呼應,結束課堂。時間充足,則課堂測焦距。
六、作業(yè)
1、根據(jù)今天的學習你能說出幾種識別兩種透鏡的方法,將它寫出來。
2、完成課后習題。
板書設計:
第一節(jié)透鏡
。ㄒ唬┩哥R的分類:凸透鏡和凹透鏡。
(二)主光軸、光心;焦點、焦距
CC O F OF=f
通過透鏡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
(三)透鏡對光的作用
1、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
2、凹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
反思:
透鏡一節(jié)內容簡單,探究問題也和生活有關,為了激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我在設計導課時,用圣火采集方式激發(fā)學生興趣,展示“透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實例,把學生拉進課堂。既然透鏡對我們生活有用,那我們有必要把它學好。
本來應該讓學生實驗才會,但是手電筒光源并不是很好,不利于歸納透鏡的作用,學生用透鏡都是圓形不利于放在桌子上,而幾何激光演示器不僅光源強,而且可以調整它的出射方向,便于研究平行光和不平行光的會聚與發(fā)散作用,對光路的可逆同學只是一種感覺,但是通過演示引導學生歸納和用光路圖表示那就很容易了,本節(jié)的重點和難點也得以解決。
對于焦距的引人我是采用不同透鏡對光的作用,讓學生親眼看到他們的會聚能力是有區(qū)別的,同時也體現(xiàn)了焦距參數(shù)在透鏡中的重要性。
動畫也是本節(jié)的一大特色,快捷方便再現(xiàn)過程,同時一體機的優(yōu)勢也將板書與動畫有機整合。
通過本節(jié)課教學收獲多多:除了課前備好教材和學生外,還要注重課堂上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思想觀點,參與師生討論;充分信任學生的探究能力放手讓學生大膽思考、討論、質疑、激發(fā)學生潛能,不足是在展示練習時滲透中考題型的題目比較少?傊,通過教學反思,人覺得以后應多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任其飛翔,立足于學生的終身學習、生活和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透鏡的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11
【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在學生對生活中常用的透鏡及其成像情況,獲得豐富、具體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帶著問題,用探究的方法研究的內容。本節(jié)的主要內容,就是讓學生通過科學探究的活動,找出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使學生在全過程中自主研究,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而培養(yǎng)科學研究方法,得出清晰的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分析歸納、動手、創(chuàng)造等多方面能力,以及培養(yǎng)了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究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知道凸透鏡所成像的虛實、倒正、大小與發(fā)光體位置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
1、能在探究實踐中,初步獲得提出問題的能力。
2、通過探究活動,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和方法。
3、學習從物理現(xiàn)象中歸納科學規(guī)律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學原理。
2、樂于參與觀察、實驗、制作等科學實踐。
【教學重點與難點】
1、理解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2、使學生初步了解科學探究的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師和學生用光具座、凸透鏡、蠟燭、光屏、火柴。
【教學教程】
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提出問題
請同學們做這樣一組小實驗:
。ɑ脽簦
你看到什么:
、儆猛雇哥R近距離的看書上的字;
②用凸透鏡遠距離的看屏幕;
。ㄓ猛雇哥R近距離看看到正立、放大的虛像;用凸透鏡遠距離的看到倒立、縮小的實像。)
同樣是凸透鏡,所成的像卻有如此大的差別。相信大家一定有許多疑問,請把你的疑問寫下來,然后我們一起交流一下。
。á偻雇哥R成像有什么規(guī)律?②為什么會有時成放大的像,有時成縮小的像?③什么時候成放大的`像,什么時候成縮小的像?……)
當然,同學們一定還有許多其它的問題,今天我們先來解決這個問題:
(幻燈)課題:凸透鏡成像有什么規(guī)律
提出猜想
同學們想一想:凸透鏡成像的不同與什么因素有關?你這樣猜想的根據(jù)是什么?
。ㄅc物距有關;與像距有關……當放大鏡靠近物體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當放大鏡遠離物體時看到倒立、縮小的實像。)
為了驗證同學們的猜想,我們必須干什么?(做實驗)
制定實驗計劃
在制定實驗計劃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上節(jié)課學習的照相機的使用。
請一位同學到前面來,配合一下老師。
現(xiàn)在老師想用這架照相機拍下他的相貌,大家看看老師這樣做行不行。
、伲ò宴R頭對著大家)我這樣拍,能拍到他的臉嗎?怎么辦?
②(把鏡頭倒過來,對準自己)能拍到像嗎?景物、鏡頭和膠片必須誰在中間?
、郏ò严鄼C高高舉過頭頂)能不能拍到他的臉?應該怎么辦?
、埽ò宴R頭非常的靠近該同學的臉部)能拍到像嗎?
好,現(xiàn)在老師學會拍照了。(拍下一張照片)同時,老師也相信大家一定能設計好本次的探究活動。
小組討論完成學案上的實驗計劃。
、倌愦蛩闳绾胃淖兾锞鄟硌芯肯竦男再|與物距的關系?
。ㄏ劝盐矬w放在u>2f處,然后放在2f>u>f處,最后放在u 、谀愦蛩闶褂媚男┢鞑膩硗瓿杀敬翁骄炕顒? 。ㄏ灎T、凸透鏡、光屏、火柴、光具座) 介紹:大部分同學也許不了解光具座,它是專門用來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儀器。另外,本次實驗我為大家準備的凸透鏡焦距都是10cm的。 、蹖嶒灳唧w步驟: 。╝、把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依次擺放到光具座上,并使它們在同一直線、同一高度。 b、逐次固定蠟燭與凸透鏡的距離分別為:30cm、15cm和5cm,移動光屏,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記錄像距和像的性質。 插入:在這里,老師有一個疑問,當物距為5cm時,會不會像我們剛才使用照相機一樣,在光屏上看不見像?如果無法成清晰的像,我們可以透過透鏡看看像的性質。 c、實驗完成后熄滅蠟燭并整理儀器。) ④你認為本次實驗還應注意什么? 。皶r記錄數(shù)據(jù)……) 下面請同學們按照設計好的實驗步驟開始實驗。 。▽W生開始實驗,老師巡回指導) 好!實驗結束,請同學們把蠟燭熄滅。我們請一個小組匯報一下實驗結果。 。ń榻B像距與焦距的關系) 其他小組的實驗結果與他們的是否相似? 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從這張數(shù)據(jù)表格中可以得到什么? 、傧竦拇笮∨c物距是否有關?當物距在什么情況下成縮小的像?在什么情況下成放大的像? 、谙竦恼古c物距是否有關?當物距在什么情況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情況下成倒立的像? 、巯竦奶搶嵟c物距是否有關?當物距在什么情況下成虛像?在什么情況下成實像?有沒有正立的實像?有沒有倒立的虛像? 思考: 根據(jù)上表的數(shù)據(jù),凸透鏡成放大的實像時,物距跟像距相比,哪個比較大?成縮小的實像時,物距跟像距相比,哪個比較大? 小結: 大家實驗做得很好,得到了許多有用的數(shù)據(jù)?茖W家也是這樣經(jīng)過實驗探究、分析數(shù)據(jù)從而找出規(guī)律的。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 當然,相信同學們還有其他許多的問題,同學們課后可以相互討論,也歡迎同學們與老師來共同探討。 【透鏡的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透鏡》教學反思03-23 《透鏡》教學反思04-05 透鏡教學反思04-18 研究透鏡教學反思03-01 《透鏡》教學反思15篇03-27 透鏡及其應用教學反思04-15 透鏡02-27 研究透鏡教學反思5篇04-18 深化地理教改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03-02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教學反思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