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妇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_无码人妻精品视频_久久躁夜夜躁狠狠躁_偷碰人妻无码视频

高一物理教案

時間:2024-07-20 10:20:06 賽賽 高一物理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一物理教案(通用16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一物理教案(通用16篇)

  高一物理教案 1

  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是曲線運動;

  2、知道曲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是怎樣確定的;

  3、知道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教學重點:

  1、什么是曲線運動

  2、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方向的確定

  3、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教學難點:

  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前邊幾章我們研究了直線運動,下邊同學們思考兩個問題:

  1、什么是直線運動?

  2、物體做直線運動的條件是什么?

  在實際生活中,普遍發(fā)生的是曲線運動,那么什么是曲線運動?本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問題。

  二、新課教學

  1、曲線運動

  (1)幾種物體所做的運動

  a:導彈所做的運動;汽車轉彎時所做的運動;人造衛(wèi)星繞地球的運動;

  b:歸納總結得到:物體的運動軌跡是曲線。

  (2)提問:上述運動和曲線運動除了軌跡不同外,還有什么區(qū)別呢?

  (3)對比小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和彎道上行駛的情況。

  學生總結得到:曲線運動中速度方向是時刻改變的。

  過渡:怎樣確定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在任意時刻的速度方向呢?

  2: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

  (1)情景:

  a:在砂輪上磨刀具時,刀具與砂輪接觸處有火星沿砂輪的切線方向飛出;

  b:撐開的帶著水的傘繞傘柄旋轉,傘面上的水滴沿傘邊各點所劃圓周的切線方向飛出。

  (2)分析總結得到:質點在某一點(或某一時刻)的速度的方向是在曲線的這一點的切線方向。

  (3)推理:

  a:只要速度的大小、方向的一個或兩個同時變化,就表示速度矢量發(fā)生了變化。

  b:由于做曲線運動的物體,速度方向時刻改變,所以曲線運動是變速運動。

  過渡:那么物體在什么條件下才做曲線運動呢?

  3: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1)一個在水平面上做直線運動的鋼珠,如果從旁給它施加一個側向力,它的運動方向就會改變,不斷給鋼珠施加側向力,或者在鋼珠運動的路線旁放一塊磁鐵,鋼珠就偏離原來的方向而做曲線運動。

  (2)觀察完模擬實驗后,學生做實驗。

  (3)分析歸納得到:當物體所受的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時,物體就做曲線運動。

  (4)學生舉例說明:物體為什么做曲線運動。

  (5)用牛頓第二定律分析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當合力的方向與物體的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線上時,產生的加速度也在這條直線上,物體就做直線運動。

  如果合力的方向跟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時,產生的加速度就和速度成一夾角,這時,合力就不但可以改變速度的大小,而且可以改變速度的方向,物體就做曲線運動。

  三、鞏固訓練:

  四、小結

  1、運動軌跡是曲線的運動叫曲線運動。

  2、曲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是時刻改變的,質點在某一點的瞬時速度的方向在曲線的這一點的切線上。

  3、當合外力F的方向與它的速度方向有一夾角a時,物體做曲線運動。

  五、作業(yè):<創(chuàng)新設計>曲線運動課后練習

  高一物理教案 2

  一、教學目標

  1、 理解自由落體運動,知道它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2、明確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

  3、理解重力加速度概念,知道它的大小和方向,知道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是不同的

  4、培養(yǎng)學生實驗、觀察、推理、歸納的科學意識和方法

  5、通過對伽利略自由落體運動研究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并感受先輩大師崇尚科學、勇于探索的.人格魅力

  二、重點難點

  理解在同一地點,一切物體在自由落體運動中的加速度都相同是 本節(jié)的重點

  掌握并靈活運用自由落體運動規(guī)律解決實際問題是難點

  三、教學方法

  實驗—觀察—分析—總結

  四、教具

  牛頓管、抽氣機、電火花計時器、紙帶、重錘、學生電源、鐵架臺

  五、教學過程

  (一)、課前提問:初速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是怎樣的?

  vt=at

  s =at2/2

  vt2 =2as

  (二)、自由落體運動

  演示1:左手擲一金屬片,右手擲一張紙片,在講臺上方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同時釋放,讓學生觀察二者是否同時落地。然后將紙片捏成紙團,重復實驗 ,再觀察二者是否同時落地。

  結論:第一次金屬片先落下,紙片后落下,第二次幾乎同時落下。

  提問:解釋觀察的現象

  顯然,空氣對紙的阻力影響了紙片的下落,而當它被撮成紙團以后,阻力減小,紙片和金屬片才幾乎同時著地。

  假設紙片和金屬片處在真空中同時從同一高度下落,會不會同時著地呢?

  演示2:牛頓管實驗

  自由落體運動: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

  顯然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是:

 。1)只受重力而不受其他任何力,包括空氣阻力。

 。2) 從靜止開始下落

  實際上如果空氣阻力的作用同重力相比很小,可以忽略不計,物體的下落也可以看做自由落體運動。

 。ㄈ┳杂陕潴w運動是怎樣的直線運動呢?

  學生分組實驗(每二人一組)

  將電火花計時器呈豎直方向固定在鐵架臺上,讓紙帶穿過計時器,紙帶下方固定在重錘上,先用手提著紙帶,使重物靜止在靠近計時器下放,然后接通電源,松開紙帶,讓重物自由下落,計時器就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小點。

  運用該紙帶分析重錘的運動,可得到:

  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2、重錘下落的加速度為a=9。8m/s2

  (四)自由落體加速度

  1、學生閱讀課文

  提問:什么是重力加速度?標準值為多少?方向指向哪里?用什么字母表示?(略)

  2、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有什么規(guī)律?

 。1)在地球上同一地點,一切物體的重力加速度都相同。

  (2)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重力加速度是不同的,由教材第37頁表格可知,緯度愈高,數值愈大。

  (3)在通常的計算中,可以把g取作9。8m/s2,在粗略的計算中,還可以把g取作10m/s2

  (五)自由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

  vt=gt

  h=(1/2)gt2 g取9。8m/s2

  vt2=2gh

  注意式中的h是指下落的高度

  (六)課外作業(yè)

  1、閱讀《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

  2、教材第38頁練習八(1)至(4)題

  高一物理教案 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人造衛(wèi)星的有關知識,正確理解人造衛(wèi)星做圓周運動時,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

  2.知道三個宇宙速度的含義,會推導第一宇宙速度.

  過程與方法

  通過用萬有引力定律來推導第一宇宙速度,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介紹我國在衛(wèi)星發(fā)射方面的情況,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2.感知人類探索宇宙的夢想,促使學生樹立獻身科學的人生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第一宇宙速度的意義和求法.

  2.人造衛(wèi)星的線速度、角速度、周期與軌道半徑的關系.

  教學難點

  1.近地衛(wèi)星、同步衛(wèi)星的區(qū)別.

  2.衛(wèi)星的變軌問題.

  教學工具

  多媒體、板書

  教學過程

  一、宇宙航行

  1.基本知識

  (1)牛頓的“衛(wèi)星設想”

  如圖所示,當物體的初速度足夠大時,它將會圍繞地球旋轉而不再落回地面,成為一顆繞地球轉動的人造衛(wèi)星.

  (2)原理

  一般情況下可認為人造地球衛(wèi)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向心力由地球對它的萬有引力提供,

  (3)宇宙速度

  (4)夢想成真

  1957年10月,蘇聯成功發(fā)射了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

  1969年7月,美國“阿波羅11號”登上月球;

  20xx年10月15日,我國航天員楊利偉踏入太空.

  2.思考判斷

  (1)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的人造衛(wèi)星的速度可以是10km/s.(×)

  (2)在地面上發(fā)射人造衛(wèi)星的最小速度是7.9km/s.(√)

  (3)要發(fā)射一顆月球人造衛(wèi)星,在地面的發(fā)射速度應大于16.7km/s.(×)

  探究交流

  我國于20xx年10月發(fā)射的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試問這個探測器應大約以多大的速度從地球上發(fā)射

  【提示】火星探測器繞火星運動,脫離了地球的束縛,但沒有掙脫太陽的束縛,因此它的發(fā)射速度應在第二宇宙速度與第三宇宙速度之間,即11.2km/s

  二、第一宇宙速度的理解與計算

  【問題導思】

  1.第一宇宙速度有哪些意義?

  2.如何計算第一宇宙速度?

  3.第一宇宙速度與環(huán)繞速度、發(fā)射速度有什么聯系?

  1.第一宇宙速度的定義

  又叫環(huán)繞速度,是人造衛(wèi)星在地面附近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所具有的`速度,是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最小發(fā)射速度,v=7.9km/s.

  2.第一宇宙速度的計算

  設地球的質量為M,衛(wèi)星的質量為m,衛(wèi)星到地心的距離為r,衛(wèi)星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線速度為v:

  3.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廣

  由第一宇宙速度的兩種表達式可以看出,第一宇宙速度之值由中心星體決定,可以說任何一顆行星都有自己的第一宇宙速度,都應以

  式中G為萬有引力常量,M為中心星球的質量,g為中心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r為中心星球的半徑.

  誤區(qū)警示

  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的發(fā)射速度.衛(wèi)星離地面越高,衛(wèi)星的發(fā)射速度越大,貼近地球表面的衛(wèi)星(近地衛(wèi)星)的發(fā)射速度最小,其運行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

  例:某人在一星球上以速率v豎直上拋一物體,經時間t物體以速率v落回手中,已知該星球的半徑為R,求這個星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

  方法總結:天體環(huán)繞速度的計算方法

  對于任何天體,計算其環(huán)繞速度時,都是根據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的思路,衛(wèi)星的軌道半徑等于天體的半徑,由牛頓第二定律列式計算.

  1.如果知道天體的質量和半徑,可直接列式計算.

  2.如果不知道天體的質量和半徑的具體大小,但知道該天體與地球的質量、半徑關系,可分別列出天體與地球環(huán)繞速度的表達式,用比例法進行計算.

  三、衛(wèi)星的線速度、角速度、周期與軌道半徑的關系

  【問題導思】

  1.衛(wèi)星繞地球的運動通常認為是什么運動?

  2.如何求v、ω、T、a與r的關系?

  3.衛(wèi)星的線速度與衛(wèi)星的發(fā)射速度相同嗎?

  為了研究問題的方便,通常認為衛(wèi)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

  衛(wèi)星的線速度v、角速度ω、周期T與軌道半徑r的關系與推導如下:

  由上表可以看出:衛(wèi)星離地面高度越高,其線速度越小,角速度越小,周期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

  誤區(qū)警示

  1.在處理衛(wèi)星的v、ω、T與半徑r的關系問題時,常用公式“gR2=GM”來替換出地球的質量M會使問題解決起來更方便.

  2.人造地球衛(wèi)星發(fā)射得越高,需要的發(fā)射速度越大,但衛(wèi)星最后穩(wěn)定在繞地球運動的圓形軌道上時的速度越小.

  高一物理教案 4

  一、設計思想

  在舊教材中,《曲線運動》關于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的教學,通常通過演示圓周運動的小球離心現象,演示砂輪火星痕跡實驗,采取告知的方式,讓學生知道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為該位置的切線方向,由于軌跡是瞬間性,實驗有效性差。在新教材中,通過曲線軌道實驗演示曲線運動的方向,再告知速度方向是曲線的切線方向,與舊教材相比,能獲得具體的軌跡和末速度的方向,但是無法證明速度方向是切線方向。

  筆者通過簡易自制器材,讓學生通過探究過程獲得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并自己獲得如何畫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的方法,強調科學探究的過程。筆者還通過當堂設計自行車擋泥板,以便學生把自己獲得的知識應用于實踐,體驗學以致用、知識有價的感受。還要求學生觀察自行車的擋泥板驗證自己的設計作為課外作業(yè),體會STS的意義,提高科學素養(yǎng)。

  二、教材分析

  教學基本要求:知道什么叫曲線運動,知道曲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能在軌跡圖中畫出速度的(大致)方向,知道曲線運動是一種變速運動,知道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發(fā)展要求:掌握速度和合外力方向與曲線彎曲情況之間的關系。

  本課是整章教學的基礎,但不是重點內容,通過實驗和討論,讓學生體會到曲線運動的物體的速度是時刻改變的,曲線運動是變速運動,速度的方向是曲線的切線方向。

  模塊的知識內容有三點:

  1、什么是曲線運動(章引);

  2、曲線運動是變速運動;

  3、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三、學情分析

  在初中,已經學過什么是直線運動,什么是曲線運動,也知道曲線運動是常見的運動,但是不知道曲線運動的特點和原因。由于初中的速度概念的影響,雖然學生在第一模塊學過速度的矢量性,但是在實際學習中常常忽略了速度的方向,也就是說學生對曲線運動是變速運動的掌握有困難。

  學生分組實驗時,容易滾跑小鋼珠,要求學生小心配合。幾何作圖可能難以下手,教師可以適當提示。學生主要的學習行為是觀察、回答、實驗。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叫曲線運動;

  (2)知道曲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

 。3)能在軌跡圖中畫出速度的大致方向,能在圓周運動軌跡中規(guī)范地畫出速度方向;

  (4)知道曲線運動是一種變速運動;

 。5)知道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6)會判斷軌跡彎曲方向(發(fā)展要求)。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發(fā)現問題──猜想──探究──驗證──結論──交流的探究過程;

 。2)經歷并體會研究問題要先從粗略到精細,由定性到定量,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過程;

  (3)嘗試用物理幾何原理在物理研究中應用。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主動細心觀察,注意關注身邊的科學,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2)感受到科學研究問題源于生活實踐,獲得的結論服務于生活實踐,體會學以致用的感受。

  (3)初步感受下結論不能主觀而要有科學依據的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

 。4)初步養(yǎng)成小心翼翼做實驗的習慣。

  五、重點難點

  重點:體驗獲得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是切線方向的實驗過程。會標出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

  難點:如何獲得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是切線方向。如何畫出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在教學活動上: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體現教師的指導性和服務性。在教學媒體設計上:強調以試驗教學為主,以多媒體為輔助(投影問題與習題)。在教學程序上基本上按照加涅信息加工模型。引起注意──告知學生學習目標──刺激回憶先決性的學習──呈現刺激材料──提供學習幫助──引出作業(yè)──提供作業(yè)──提供反饋──評價作業(yè)──促進保持和遷移,通過問題鏈把教、學、練、評有機整合。在學習過程上:突出學生發(fā)現問題──猜想──探究──驗證──結論──應用。在探究方法上:突出整合物理知識解決物理問題。認知過程上:突出人類的學習規(guī)律和認知規(guī)律,即,由粗略研究到精細研究,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過程。在理念上:突出科學的研究源于生活實踐,服務于生活實踐;認識到下結論必須要有科學依據。

  七、課前準備

  學生無需預習課本,否則像已知謎底的猜謎活動那樣,那些探究的活動和問答沒有意義。

  教師要做好教學用具準備工作。車速計數碼照片;細線和擺球;礦泉水和小雨傘;砂輪、鋸條和插座;小鋼珠、黑墨水瓶、白紙,大的塑料三角板,量角尺,自制圓弧形有機玻璃,自制有機玻璃斜面,方形磁鐵。調試多媒體設備。

  八、教學過程

  曲線運動

  問題一:什么樣的運動叫曲線運動?[投影]

  師:人走路,駕車騎車、分吹雨打河流彎彎,籃球足球跑步等,飛機導彈衛(wèi)星宇航行星,運動按照運動軌跡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物體運動的軌跡為曲線的運動叫曲線運動。請大家列舉曲線運動現象。

  生:舉例曲線運動

  師:曲線運動是很常見的運動。圓周運動是曲線運動的一種特殊現象。

 。ń虒W安排,簡單扼要,節(jié)約時間)

  問題二:做曲線運動的物體的速度有什么特點?[投影]

  師:要研究物體的運動,我們必須研究物體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本堂課我們先研究曲線運動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有什么特點。

  1、做曲線運動的物體的速度大小?[投影]

  師:汽車里面有一個車速計(多媒體呈現數碼照片),若果汽車拐彎時保持這個讀數不變,那么,汽車做直線運動還是曲線運動?它的速度大小有無變化?

  師:通常情況下,汽車拐彎要減速慢行,那么,汽車的慢行拐彎時,車上的車速計的讀數如何變化?車還是做曲線運動嗎?

  師:這些事實說明,作曲線運動的物體的速度大小可以變化也可以不變(板書)。

  2、做曲線運動的物體的速度方向?[投影]

  汽車的拐彎時,速度方向有無變化?速度是一個矢量,它有方向性,那么做曲線運動物體的速度方向如何?

  粗略研究(猜想):

  演示1:教師演示擺球圓周運動時(先要求學生觀察小球的運動方向),突然放手,小球飛出去。

  演示2:教師把礦泉水到在一把小雨傘上(先要求學生觀察水滴的運動方向),快速旋轉小雨傘,雨滴從轉動的小雨傘邊緣飛出。

  演示3:演示砂輪火星(要求砂輪圓面朝學生,以便學生觀測大致切線方向)。

  請學生到黑板上補畫出小球、水滴、火星的方向。結果學生都會畫出大致方向。

  師:你們畫出的方向是精確方向還是大致方向。如何畫出精確的方向?

  精細研究(探究、驗證、結論)(重點難點):

  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它的速度方向和運動軌跡方向一致。如果曲線運動的物體突然開始做勻速直線運動,那么直線運動的'方向和曲線運動的末速度方向一致。(采取板畫形式,師生共同回憶得出這個結論)

  1、教師先演示投影:把小鋼珠放在黑墨水瓶蓋里轉一下(內有一點點墨水),再放在半圓形有機玻璃軌道上運動并飛出,讓鋼珠在白紙上留下痕跡,同樣在3/5半圓周,4/5半圓周上運動飛出,讓學生猜測飛出方向由什么特點?(有機玻璃板說明:厚約5毫米,略小于小鋼珠直徑,圓弧半徑15厘米,MN邊稍長些,以便過MN做直線,根據半徑大小確定圓心O位置。)

  學生猜想:切線方向

  師:已知圓弧半徑為15厘米。如何驗證?請用幾何方法作圖驗證。

  生:標出飛出點和圓心,做圓心和飛出點的連線,用量角尺量出該連線和飛出軌跡直線的夾角,是否90度。

  2、再分組實驗,提醒同桌配合,小心鋼珠滾跑。實驗完畢,要求作圖驗證,并互相討論交流。

  3、交流和結論:

  師:要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的科學結論:圓周運動的物體的速度方向為該點的切線方向,而不能直接得出曲線運動的的物體速度方向為該點的切線方向。

  4、如何在圓周運動的軌跡上標注速度方向?

  請在圓周上任取兩點,作出該位置的物體速度方向。并研究圓周運動的速度方向有什么特點?

  學生:找出圓心,做圓心和某點連線,再做連線的垂線,標出箭頭(精確畫法)。

  學生:不同位置,速度方向不一樣。圓周運動是變速運動

 。ㄌ貏e強調:剛才的實驗是圓周運動,不能得出曲線運動是變速運動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是切線方向的結論)

  5、一般曲線運動的速度情況和圓周運動一樣嗎?(由特殊到一般)

  師邊畫邊講:圓周是特殊的曲線,一般的曲線可以看成很多很多的圓弧構成,每一個圓弧都是圓周的一部分。所以,曲線運動可以看成無數個圓周運動構成,曲線上每一個位置的速度方向就是該點所在的圓周的切線方向,速度方向時刻在變化。

  所以:曲線運動的物體速度方向為該點的切線方向曲線運動是變速運動[投影]。

  6、如何畫一般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

  要求學生閱讀課文33頁關于切線的三個自然段。教師再作示范。讓學生學會粗略畫一般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

  第一次課堂練習(及時反饋、鞏固、評價、遷移)

  1、作業(yè)本37頁第3題。和平號空間站環(huán)繞地球運行的軌跡是直線還是曲線?運行速度保持不變還是時刻改變。

  2、作業(yè)本37頁第7題。要求在在汽車波浪形路徑上三個位置標注速度的方向。

  問題三:如何使物體做曲線運動?[投影]

  演示投影:在投影儀上鋪上白紙,放上一個高度1厘米左右自制的有機玻璃玻璃斜坡,中間刻一條直槽。把小鋼珠放在墨水瓶蓋里轉一下,把小鋼珠放在槽中滾下,先不用磁鐵,軌跡是一條直線。(效果很好,軌跡很清晰)

  師:如何使小鋼珠拐彎?

  生:用磁鐵吸引。

  教師演示并投影:磁鐵用電機模型里的方形磁鐵(效果很好)。

  師:要使小鋼珠會彎向右側,磁體放在哪一側?

  生:右側。教師演示結果。

  師:要使小鋼珠會彎向左側,磁體放在哪一側?

  生:把磁鐵放在左側。教師演示結果。

  師:如果放在正下方,小鋼珠會作什么運動?

  師:如果放在正上方,小鋼珠會作什么運動?

  師:你認為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是什么?

  生:運動物體在一個外力作用下。

  師:對這個外力有什么要求?

  生:外力方向與運動方向有個夾角?

  師:外力方向和運動方向有什么要求嗎?

  生:不能相同也不能相反,也就是不能在同一條直線。

  師;如果在兩側各放一個磁鐵,小鋼珠運動軌跡會彎向哪邊?

  生:那邊磁力大,彎向哪邊。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板書):

  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物體受到的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

  鞏固練習 學生演示并分析:

  師:怎么樣使粉筆頭作曲線運動?怎么使粉筆頭作直線運動?原因分析。

  第二次課堂練習(及時反饋、復習、鞏固、評價、遷移)

  1、作業(yè)本38頁第6題:已知物體初速度方向和恒定的合外力方向,判斷物體運動的大致軌跡。

  課堂小結:[以問答題形式進行]

  2、(投影)下面說法正確的?

  A。曲線運動的速度大小一定是變化的

  B。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一定是變化的

  C。曲線運動一定是變速運動

  D。變速運動一定是曲線運動

  E。做曲線運動的物體所受合力一定不為零。

  F。合外力不為零的運動一定是曲線運動。

  G。曲線運動的加速度一定不為零。

  H。曲線運動的加速度一定為零。

  問題四:這些知識有什么用處?

  實際應用:給自行車設計擋泥板。

  教師:如果輪子上粘有泥巴,隨車輪轉動,這些泥巴將沿什么樣方向飛出?應該設計怎樣的檔泥板?

  要求學生只畫兩個輪子,標注前輪和后輪,在輪子上畫擋泥板。

  教師投影展示學生的設計圖,請學生講解設計理念和依據。教師以傾聽為主,可以以問題形式提出自己疑問作為點評,但不提供正確答案。(作為課外觀測作業(yè))

  九、作業(yè)設計

  教師要求學生到自行車棚觀察自行車的擋泥板。對照自己的設計,做比較分析。推測設計師為什么要這樣設計。

  十、知識結構或板書設計

  曲線運動

  1、曲線運動:物體運動的軌跡為曲線的運動。

  2、曲線運動的特點:是變速運動

  速度大小可以變化也可以不變

  速度方向為切線方向,時刻在變化

  3、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物體受到的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

  【問題研討】

  1、鋼珠的軌跡分析:

  小鋼珠滾出的軌跡和有機玻璃的圓周不是重合的,如圖所示,相差一個鋼珠的半徑值,但是圓心和飛出點的連線與半徑還是是垂直。由于小鋼珠的半徑遠遠小于圓弧的半徑,這點相差可以忽略。如果學生能力較強,可以略作說明。

  2、作業(yè)分析;

  課堂上,學生對擋泥板的設計很感興趣,但是由于教師對學生設計不做肯定或否定,而是說你們都有自行車、或者天天看到自行車,有無注意觀察,你們看到的自行車擋泥板是這么樣的?讓事實說話吧,請大家到停車場看看。學生心理求知欲更強烈,課后許多學生立即去觀察。結果晚自修時就有很多學生把觀察到情形告訴我。我組織大家討論,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個作業(yè)很有物理味道,體現STS教育,學生參與度強,觀察細致,分析有理。

  分類分析:

  1、大部分自行車沒有擋泥板 (學生的自行車)

  2、小部分前輪的擋泥板為1/4圓周,后輪的擋泥板為1/2圓周。(教師的舊式自行車)

  3、極少數自行車的后輪上有一小段斜向下或斜上翹的擋泥板,

  4、極少數自行車的前輪有一小段水平或弧形擋泥板。

  5、大家發(fā)現摩托車前輪后輪都有擋泥板,并且和老式自行車的擋泥板一樣。

  我們一起交流、討論、推測那些設計師的設計的思想。歸納出幾點:1、賽車型自行車盡量減少車的重量和次要附件,可以不用擋泥板。2、目前道路基本是水泥路或瀝青路,泥巴很少見,擋泥板的功能淡化。3、考慮到泥巴做斜上拋運動,擋泥板不一定要圓弧形,也不一定要那么長,也不必緊緊包住輪

  高一物理教案 5

  知識目標

  1、知道渦流是如何產生的;

  2、知道渦流對我們的不利和有利的兩個方面,以及如何防止和利用;

  情感目標

  通過分析事例,培養(yǎng)學生全面認識和對待事物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建議

  本節(jié)是選學的內容,它又是一種特殊的電磁感應現象,在實際中有很多應用,比如:發(fā)電機、電動機和變壓器等等.所以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講,或者知道學生閱讀.什么是渦流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

  渦流和自感一樣,也有利和弊兩個方面.教學中應該充分應用這些實例,培養(yǎng)學生全面認識和對待事物的科學態(tài)度.

  一、引入:引導學生觀察發(fā)電機、電動機和變壓器(可用事物或圖片)

  提出問題:為什么它們的鐵芯都不是整塊金屬,而是由許多相互絕緣的薄硅鋼片疊合而成?

  引導學生看書回答,從而引出渦流的概念:什么是渦流?

  把塊狀金屬放在變化的磁場中,或者讓它在磁場中運動時,金屬塊內將產生感應電流,這種電流在金屬塊內自成閉合回路,很象水的旋渦,因此叫做渦流.

  整塊金屬的電阻很小,所以渦流常常很大.

  (使學生明確:渦流是整塊導體發(fā)生的電磁感應現象,同樣遵守電磁感應定律.)

  二、渦流在實際中的意義是什么?

  ⑴為什么電機和變壓器通常用相互絕緣的薄硅鋼片疊合而成,就可以減少渦流在造成的損失?

  ⑵利用渦流原理制成的冶煉金屬的高頻感應爐有什么優(yōu)點?

  電學測量儀表如何利用渦流原理,方便觀察?

  提出上述問題后,讓學生看書、討論回答

  三、作業(yè):讓學生業(yè)余時間到物理實驗室觀察電度表如何利用渦流,寫出小文章進行闡述.

  高一物理教案 6

  一、目的要求

  1、理解勻速直線運動,變速直線運動的概念

  2、理解位移—時間圖象的含義,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圖象及其意義。

  3、理解用圖象表示物理量之間的關系的數學方法。

  二、重點難點

  重點: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圖象。

  難點:理解圖象的意義。

  三、教學過程:

 。ㄒ唬┒嗝襟w顯示,引出勻速直線運動

  1、觀測一輛汽車在一段平直公路上運動

  時間t/s 0 4.9 10.0 15.1 19.9

  位移s/m 0 100 200 300 400

  觀測結果如下

  可以看出,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在相等的時間里汽車的位移相等。

  2、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如果在相等的時間里位移相等,這種運動就叫做勻速直線運動。

 。1)在勻速直線運動中,位移s跟發(fā)生這段位移所用的時間t成正比。

 。2)用圖象表示位移和時間的`關系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

  縱軸表示位移s

  橫軸表示時間t

  作出上述汽車運動的s—t圖象如右圖所示

  可見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和時間的關系圖象是一條傾斜直線

  這種圖象叫做位移—時間圖象(s—t圖象)

  圖象的含義

  ①表明在勻速直線運動中,s∝t

 、趫D象上任一點的橫坐標表示運動的時間,對應的縱坐標表示位移

 、蹐D象的斜率k=Δs/Δt=v

  (3)學生閱讀課文第23頁方框里面的文字

  討論:下面的s—t圖象表示物體作怎樣的運動?(投影顯示)

  (二)變速直線運動

  舉例:

 。1)飛機起飛

 。2)火車進站

  2、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如果在相等的時間里位移不相等,這種運動就叫做變速直線運動。

  3、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圖象不是直線而是曲線(投影顯示)

  四、課堂小結

  勻速直線運動(s ∝ t)

  變速直線運動(s與t不成正比)

  高一物理教案 7

  教學目標

  1.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fā)生的。

  2.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知道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3.知道回聲現象和回聲測距離。

  重點

  聲音發(fā)生和傳播

  難點

  回聲測距離

  教具演示

  音叉,乒乓球

  教學過程設計

  一.聲音的`發(fā)生

  (1)演示課本圖3-1,引導學生觀察音叉發(fā)生時叉股在振動。

 。2)隨堂學生實驗:做課本圖3-1撥動張緊的橡皮筋。

  (3)隨堂學生實驗:做課本圖3-1用手指摸著頸前喉頭部分,同時發(fā)聲、小結:歸納以上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出“聲音的發(fā)生是由于物體的振動”。指出鳥、蟋蟀和其他一些昆蟲發(fā)聲也是由于振動。

  二.聲音的傳播

 。1)課本圖3-2實驗 問:右邊音叉的振動通過什么傳給了左邊的音叉?-(空氣)

  (2)游泳時,潛入水中也能聽到聲音,說明液體也能傳聲。

  (3)隨堂實驗:把耳朵貼近桌面,用手敲桌板,可聽見清晰的敲擊聲,說明固體也能傳聲。小結:聲音能靠任何氣體、液體、固體物體作媒介傳播出去,這些作為傳播媒介的物質稱為介質。而真空不能傳聲。

  三.聲音的傳播速度學生對比表中的一些聲速并找出空氣中15攝氏度的聲速。聲音在固體、液體中比在空氣中傳播得快。觀察音叉振動觀察橡皮筋振動感覺喉頭振動歸納觀察左邊乒乓球思考回想實驗查表,并比較

  四.回聲

 。1)回聲:回聲是聲音在傳播中遇到障礙物反射回來的現象。講述為什么有時候能聽到回聲,有時又不能。原聲與回聲要隔0.1s以上我們才能聽見回聲。請同學們算一算我們要聽見回聲,離障礙物體至少要多遠。(17米)

 。2)利用回聲測距離 例題:某同學站在山崖前向山崖喊了一聲,經過1.5秒后聽見回聲,求此同學離山崖多遠?已知:v=340m/s ; t=1.5s求:S解:s=vt1=340m/s×1/2×1.5s=255m答:略

  五.小結計算練習學生解題

  高一物理教案 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現代教育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的應用。

  能力目標:通過觀察、參觀或看錄像等方式,從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中獲得社會生活中聲音利用方面的知識。

  情感目標:通過學習,了解聲音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進一步增加學生對科學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現代教育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的應用。

  難點:掌握聲在社會中的應用。

  教學工具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啟動課堂

  知識回顧:

  復習噪聲的產生、等級以及控制過程。

  進入新授課:

  1、聲音的利用在人類生活中是非常廣泛的。讓學生展示課前通過網絡或者圖書館搜集有關聲音利用的資料。

  2、請同學們列舉所搜集到的'有關聲音利用的資料。要求在同學發(fā)言時,其他同學仔細聽,不要對同學的發(fā)言作評價。

  3、對學生的回答給與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并將學生搜集到的有關聲音利用的例子分為兩類:“聲與信息”和“聲與能量”。

 。ㄒ唬┞曉卺t(yī)療上的應用

  1、中醫(yī)診病通過“望、聞、問、切”四個途徑,其中“聞”就是聽,這是利用聲音診病的最早例子。

  2、利用B超或彩超可以更準確地獲得人體內部疾病的信息。醫(yī)生向病人體內發(fā)射超聲波,同時接收體內臟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攜帶的信息通過處理后顯示在屏幕上。超聲探查對人體沒有傷害,可以利用超聲波為孕婦作常規(guī)檢查,從而確定胎兒發(fā)育狀況。

  3、藥液霧化器

  對于咽喉炎、氣管炎等疾病,藥力很難達到患病的部位。利用超聲波的高能量將藥液破碎成小霧滴,讓病人吸入,能夠增進療效。

  4、利用超聲波的高能量可將人體內的結石擊碎成細小的粉末,從而可以順暢地排出體外。

 。ǘ┏暡ㄔ诠I(yè)上的應用

  1、利用超聲波對鋼鐵、陶瓷、寶石、金剛石等堅硬物體進行鉆孔和切削加工,這種加工的精度和光潔度很高。

  2、在工業(yè)生產中常常運用超聲波透射法對產品進行無損探測。超聲波發(fā)生器發(fā)射出的超聲波能夠透過被檢測的樣品,被對面的接收器所接收。如果樣品內部有缺陷,超聲波就會在缺陷處發(fā)生反射,這時對面的接收器便收不到或者不能全部收到發(fā)生器發(fā)射出的超聲波信號。這樣就可以在不損傷被檢測樣品的前提下,檢測出樣品內部有無缺陷,這種方法叫做超聲波探傷。

  3、在工業(yè)上用超聲波清洗零件上的污垢。在放有物品的清洗液中通入超聲波,清洗液的劇烈振動沖擊物品上的污垢,能夠很快清洗干凈。

 。ㄈ┞曉谲娛律系膽

  現代的無線電定位器——雷達,就是仿照蝙蝠的超聲波定位系統設計制造的

  中國大陸超視距雷達助力反航母作戰(zhàn)

  很多動物都有完善的發(fā)射和接收超聲波的器官。蝙蝠通常只在夜間出來覓食、活動,但它們從來不會撞到墻壁、樹枝上,并且能以很高的精確度確認目標。它們的這些“絕技”靠的是什么? 2.聲納

  根據回聲定位的原理,科學家們發(fā)明了“聲納”,利用聲納系統,人們可以探測海洋的深度、海底的地形特征等。

  聲吶探測海深和魚群

  (四)聲在生活中的應用

  超聲波加濕器

  理論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條件下,一個物體振動的能量跟振動頻率的二次方成正比。超聲波在介質中傳播時,介質質點振動的頻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在我國北方干燥的冬季,如果把超聲波通入水罐中,劇烈的振動會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許多小霧滴,再用小風扇把霧滴吹入室內,就可以增加室內空氣的濕度。這就是超聲波加濕器的原理。

  探究作業(yè)

  1、回顧本章所學,自己整理知識體系。

  2、預習下節(jié)內容。

  高一物理教案 9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知道向心力的定義和方向,通過實例認識向心力的作用效果及來源。

  2、通過實驗理解向心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初步掌握向心力的公式并可以進行計算。

  3、知道向心加速度及其公式,能運用牛頓第二定律分析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及向心加速度。

  4、經歷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概念形成過程的體驗,大膽發(fā)表自己對有關問題的認識。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向心力理論分析到實驗探究,培養(yǎng)學生用理論指導實踐的素養(yǎng)和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現象的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大膽分析及勇于探究的科學素養(yǎng),以及尊重實驗、實踐的客觀唯物精神。

  【教學重點】

  向心力概念的建立及實驗探究向心力的大小是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向心力概念的建立及實驗探究向心的大小也是教學難點。通過簡單實例及分組實驗加強感知,突破難點。

  【教具準備】

  1、小球、細繩和光滑木板16套

  2、小鏈球16對。

  3、向心力演示器16臺。

  4、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欣賞視頻:我國選手趙宏博和申雪在06年冬奧會花樣滑冰比賽中,以精彩表演獲得金牌,為國爭光。視頻中申雪的運動可以近似看成什么運動?(學生回答:勻速圓周運動),其運動狀態(tài)時刻改變的原因是什么?(學生回答:受到合外力)有力就會產生(加速度)。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探究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合外力及加速度的特點。

  板書:向心力與向心加速度。

  二、學生實驗引出向心力的定義

  引導學生分組利用手中的小球、細線、光滑水平木板,構建一個簡單的勻速圓周運動,讓學生對小球進行受力,得出勻速圓周運動物體所受合外力的特點:始終指向圓心,從而引出向心力的定義。

  板書:向心力。

  1、向心力的定義: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會受到一個始終指向圓心等效的力。

  三、學生觀察得到向心力的方向

  再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得到向心力的方向時刻在變化,是一個變力但始終指向圓心而且和速度方向垂直。

  板書:向心力的方向:始終指向圓而且速度方向垂直

  四、引導學生分析得到向心力的作用效果因為向心力和速度方向始終垂直,所以向心力不做功,不改變速度的大小,只改變速度的方向,得到向心力的作用效果。

  板書:向心力的作用效果:不改變速度的大小,只改變速度的方向。

  五、通過三個典型題目引導學生分析向心力的來源

  對物體受力分析,說明向心力的來源。

  物體隨轉盤一起勻速圓周運動物體隨滾筒一起勻速圓周運動

  板書:向心力的來源:向心力可以由重力、彈力、摩擦力等某個力提供,也可以由它們的合力,或某個力的分力提供。

  六、實驗探究:向心力的大小

  提出問題:向心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ㄒ龑W生用兩個小鏈球實驗,憑感覺粗略體驗。學生經實驗、討論有了自己的看法后,自由發(fā)言。)

  學生的猜想:向心力跟物體質量m、半徑r、角速度ω有關。

 。ㄈ魧W生說到v,可引導學生由公式v=ωr得出ω和v有重復的部分)

  進一步引導學生猜想它們的定量關系。學生可能猜想向心力與質量成正比,與半徑成正比,與角速度成正比。老師先不要作出判斷。

  提問:實驗時能否讓三個量同時變。

  學生:不行,應該保持其它量不變,使一個量變化即控制變量法。

  實驗裝置:向心力演示器。

  介紹構造:

  講解工作原理:小球向外壓擋板,擋板對小球的反作用力指向轉軸,提供了小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兩力大小相等,同時小球壓擋板的力使擋板另一端壓縮套在軸上的彈簧,彈簧被壓縮的格數可以從標尺中讀出,即顯示了向心力大小。

  演示操作:如何實現控制變量。

  強調注意事項:

  學生分組實驗得出:

 、貴向心力與質量的關系:ω、r一定,取兩球使mA=2mB觀察:(學生讀數)FA=2FB。

  結論:向心力F∝m。

 、贔向心力與半徑的關系:m、ω一定,取兩球使rA=2rB觀察:(學生讀數)FA=2FB。

  結論:向心力F∝r。

 、跢向心力與角速度的關系:m、r一定,使ωA=2ωB觀察:(學生讀數)FA=4FB。

  結論:向心力F∝ω2。

  歸納:綜合上述實驗結果可知: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需要的向心力與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與半徑成正比,與角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但不能由一個實驗、一個測量就得到一般結論,實際上要進行多次測量,同時選取更精密的儀器,大量實驗,但我們不可能一一去做。同學們剛才所做的實驗得出:m、r、ω越大,F越大;若將實驗稍加改進,如課本中所介紹的小實驗,加一彈簧秤測出F,可粗略得出結論。我們還可以設計很多實驗都能得出這一結論,說明這是一個帶有共性的結論。測出m、r、ω的值,可知向心力大小為:F=mrω2r。

  板書:向心力:F向心力=mω2r=mv2/r

  我們知道合外力必然產生加速度,向心力實際就是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合外力,這個力產生的加速度是怎么樣的呢?

  七、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推導出向心加速度

  板書:向心加速度

  1、向心加速度大。篴=F向心力/m=ω2r=v2/ r=ωv

  a=4π2r/T2=4π2rf2

  提問:方向是怎么樣的?

  板書:向心加速度的方向:與向心力同向,始終指向圓心

  思考:勻速圓周運動是勻變速運動還是非勻變速運動?

  學生:不是,因為加速度不恒定。方向時刻在改變。

  板書: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義:描述速度方向變化快慢的物理量。

  【及時鞏固】

  長度為0.5m的輕繩一端系一質量為2kg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小球繞固定點在光滑水平面上以4m/s的速度做勻速圓周運動,請計算小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大。

  【課堂小結】

  1.知識內容:(見板書)

  2.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

  3.物理思想:先猜想后探究,從定性到定量。

  高一物理教案 10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運動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義、公式、符號和單位,知道它是矢量。

  2、理解平均速度,知道瞬時速度的概念。

  3、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們的區(qū)別。

  二、能力目標

  1、比值定義法是物理學中經常采用的方法,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掌握用物理工具描述物理量之間的關系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抽象思維能力。

  三、德育目標

  由簡單的問題逐步把思維遷移到復雜方向,培養(yǎng)學生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由簡單到復雜。

  教學重點

  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的概念及其區(qū)別

  教學難點

  怎樣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時速度

  教學方法

  類比推理法

  教學用具

  有關物理知識的投影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質點的各式各樣的運動,快慢程度不一樣,那如何比較運動的快慢呢?

  二、新課教學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1、知道速度是描述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2、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平均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3、知道瞬時速度是描述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或經過某一位置時)的速度,知道瞬時速度的大小等于同一時刻的瞬時速率。

  (二)學生目標完成過程

  1、速度

  提問:運動會上,比較哪位運動員跑的快,用什么方法?

  學生:同樣長短的位移,看誰用的時間少。

  提問:如果運動的時間相等,又如何比較快慢呢?

  學生:那比較誰通過的位移大。

  老師:那運動物體所走的位移,所用的時間都不一樣,又如何比較其快慢呢?

  學生:單位時間內的位移來比較,就找到了比較的統一標準。

  師:對,這就是用來表示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在初中時同學就接觸過這個概念,那同學回憶一下,比較一下有哪些地方有了側重,有所加深。

  板書:速度是表示運動的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發(fā)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t的比值。用v=s/t表示。

  由速度的定義式中可看出,v的單位由位移和時間共同決定,國際單位制中是米每秒,符號為m/s或ms1,常用單位還有km/h、cm/s等,而且速度是既具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即矢量。

  板書:

  速度的方向就是物體運動的方向。

  2、平均速度

  在勻速直線運動中,在任何相等的時間里位移都是相等的,那v=s/t是恒定的。那么如果是變速直線運動,在相等的時間里位移不相等,那又如何白色物體運動的快慢呢?那么就用在某段位移的平均快慢即平均速度來表示。

  例:百米運動員,10s時間里跑完100m,那么他1s平均跑多少呢?

  學生馬上會回答:每秒平均跑10m。

  師:對,這就是運動員完成這100m的平均快慢速度。

  板書:

  說明:對于百米運動員,誰也說不來他在哪1秒破了10米,有的1秒鐘跑10米多,有的1秒鐘跑不到10米,但它等效于運動員自始至終用10m/s的速度勻速跑完全程。所以就用這平均速度來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但這個 =10m/s只代表這100米內(或10秒內)的平均速度,而不代表他前50米的平均速度,也不表示后50米或其他某段的平均速度。

  例:一輛自行車在第一個5秒內的'位移為10米,第二個5秒內的位移為15米,第三個5秒內的位移為12米,請分別求出它在每個5秒內的平均速度以及這15秒內的平均速度。

  學生計算得出:

  由此更應該知道平均速度應指明是哪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

  3、瞬時速度

  如果要精確地描述變速直線運動的快慢,應怎樣描述呢?那就必須知道某一時刻(或經過某一位置)時運動的快慢程度,這就是瞬時速度。

  板書:瞬時速度:運動的物體在(經過)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比如:騎摩托車時或駕駛汽車時的速度表顯示,若認為以某一速度開始做勻速運動,也就是它前一段到達此時的瞬時速度。

  在直線運動中,瞬時速度的方向即物體在這一位置的運動方向,所以瞬時速度是矢量。通常我們只強調其大小,把瞬時速度的大小叫瞬時速率,簡稱為速率,是標量。

  4、鞏固訓練:(出示投影片)

  一物體從甲地到乙地,總位移為2s,前一s內平均速度為v1,第二s內平均開速度為v2,求這個物體在從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

  師生共評:有的同學答案為 這是錯誤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要嚴格按照平均速度的定義來求,用這段總位移與這段位移所用的時間的比值,也就只表示這段位移內的平均速度。

  三、小結

  1、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義;

  2、平均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義;

  3、瞬時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義;

  4、速度的大小稱為速率。

  拓展:

  本節(jié)課后有閱讀材料,怎樣理解瞬時速度,同學們有興趣的話,請看一下,這里運用了物理的極限思想,有助于你對瞬時速度的理解。

  四、作業(yè)P26練習三3、4、5

  五、板書設計

  【總結】2013年已經到來,高中的同學也即將進入一系列的寒假春節(jié),小編在此特意收集了寒假有關的文章供讀者閱讀。

  高一物理教案 11

  一、教學目標

  1、在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基礎上,研究有重力、彈簧彈力以外其它力做功的情況,處理這類問題的。

  2、對功和能及其關系的理解和認識是本章教學的重點內容,本節(jié)教學是本章教學內容的總結。通過本節(jié)教學使更加深入理解功和能的關系,明確物體機械能變化的規(guī)律,并能應用它處理有關問題。

  3、通過本節(jié)教學,使學生能更加全面、深入認識功和能的關系,為學生今后能夠運用功和能的觀點分析熱學、電學,為學生更好理解自然界中另一重要規(guī)律——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打下基礎。

  二、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是使學生認識和理解物體機械能變化的規(guī)律,掌握應用這一規(guī)律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深入理解和認識功和能的關系。

  2、本節(jié)教學實質是滲透功能原理的觀點,在教學中不必出現功能原理的名稱。功能原理內容與動能定理的區(qū)別和聯系是本節(jié)教學的難點,要解決這一難點問題,必須使學生對“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的認識,從籠統、膚淺地了解深入到十分明確認識“某種形式能的變化,用什么力做功去量度”。

  3、對功、能概念及其關系的認識和理解,不僅是本節(jié)、本章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是物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通過本節(jié)教學應使學生認識到,在今后的學習中還將不斷對上述問題作進一步的分析和認識。

  三、教具

  投影儀、投影片等。

  四、主要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結合機械能守恒定律引入新課。

  提出問題:

  1、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內容及物體機械能守恒的條件各是什么?

  評價學生回答后,進一步提問引導學生思考。

  2、如果有重力、彈簧彈力以外其它力對物體做功,物體的機械能如何變化?物體機械能的變化和哪些力做功有關呢?物體機械能變化的規(guī)律是什么呢?

  教師提出問題之后引起學生的注意,并不要求學生回答。在此基礎上教師明確指出:

  機械能守恒是有條件的。大量現象表明,許多物體的機械能是不守恒的。例如從車站開出的車輛、起飛或降落的飛機、打入木塊的子彈等等。

  分析上述物體機械能不守恒的原因:從車站開出的車輛機械能增加,是由于牽引力(重力、彈力以外的力)對車輛做正功;射入木塊后子彈的機械能減少,是由于阻力對子彈做負功。

  重力和彈力以外的其它力對物體做功和物體機械能變化有什么關系,是本節(jié)要研究的中心問題。

  (二)教學過程設計

  提出問題:下面我們根據已掌握的動能定理和有關機械能的知識,分析物體機械能變化的規(guī)律。

  1、物體機械能的變化

  問題:質量m的小滑塊受平行斜面向上拉力F作用,沿斜面從高度h1上升到高度h2處,其速度由v1增大到v2,如圖所示,分析此過程中滑塊機械能的變化與各力做功的關系。

  引導學生根據動能定理進一步分析、探討小滑塊機械能變化與做功的關系。歸納學生分析,明確:

  選取斜面底端所在平面為參考平面。根據動能定理∑W=ΔEk,有

  由幾何關系,有sinθL=h2-h1

  即FL-fL=E2-E1=ΔE

  引導學生理解上式的物理意義。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明確指出:

  (1)有重力、彈簧彈力以外的其它力對物體做功,是使物體機械能發(fā)生變化的原因;

  (2)重力和彈簧彈力以外其它力對物體所做功的代數和,等于物體機械能的變化量。這是物體機械能變化所遵循的基本規(guī)律。

  2、對物體機械能變化規(guī)律的進一步認識

  (1)物體機械能變化規(guī)律可以用公式表示為W外=E2-E1或W外=ΔE

  其中W外表示除重力、彈簧彈力以外其它力做功的代數和,E1、E2分別表示物體初、末狀態(tài)的機械能,ΔE表示物體機械能變化量。

  (2)對W外=E2-E1進一步分析可知:

  (i)當W外>0時,E2>E1,物體機械能增加;當W外<0時,E2

  (ii)若W外=0,則E2=E1,即物體機械能守恒。由此可以看出,W外=E2-E1是包含了機械能守恒定律在內的、更加普遍的功和能關系的表達式。

  (3)重力、彈簧彈力以外其它力做功的過程,其實質是其它形式的能與機械能相互轉化的過程。

  例1。質量4。0×103kg的汽車開上一山坡。汽車沿山坡每前進100m,其高度升高2m。上坡時汽車速度為5m/s,沿山坡行駛500m后速度變?yōu)?0m/s。已知車行駛中所受阻力大小是車重的0。01倍,試求:(1)此過程中汽車所受牽引力做功多少?(2)汽車所受平均牽引力多大?取g=10m/s2。本題要求用物體機械能變化規(guī)律求解。

  引導學生思考與分析:

  (1)如何依據W外=E2-E1求解本題?應用該規(guī)律求解問題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2)用W外=E2-E1求解本題,與應用動能定理∑W=Ek2-Ek1有什么區(qū)別?

  歸納學生分析的結果,教師明確給出例題求解的主要過程:

  取汽車開始時所在位置為參考平面,應用物體機械能變化規(guī)律W外=E2-E1解題時,要著重分析清楚重力、彈力以外其它力對物體所做的功,以及此過程中物體機械能的變化。這既是應用此規(guī)律解題的基本要求,也是與應用動能定理解題的重要區(qū)別。

  例2。將一個小物體以100J的初動能從地面豎直向上拋出。物體向上運動經過某一位置P時,它的動能減少了80J,此時其重力勢能增加了60J。已知物體在運動中所受空氣阻力大小不變,求小物體返回地面時動能多大?

  引導學生分析思考:

  (1)運動過程中(包括上升和下落),什么力對小物體做功?做正功還是做負功?能否知道這些力對物體所做功的比例關系?

  (2)小物體動能、重力勢能以及機械能變化的關系如何?每一種形式能量的變化,應該用什么力所做的功量度?

  歸納學生分析的結果,教師明確指出:

  (1)運動過程中重力和阻力對小物體做功。

  (2)小物體動能變化用重力、阻力做功的代數和量度;重力勢能的變化用重力做功量度;機械能的變化用阻力做功量度。

  (3)由于重力和阻力大小不變,在某一過程中各力做功的比例關系可以通過相應能量的變化求出。

  (4)根據物體的機械能E=Ek+Ep,可以知道經過P點時,物體動能變化量大小ΔEk=80J,機械能變化量大小ΔE=20J。

  例題求解主要過程:

  上升到最高點時,物體機械能損失量為

  由于物體所受阻力大小不變,下落過程中物體損失的機械能與上升過程相同,因此下落返回地面時,物體的動能大小為

  E′k=Ek0-2ΔE′=50J

  本例題小結:

  通過本例題分析,應該對功和能量變化有更具體的認識,同時應注意學習綜合運用動能定理和物體機械能變化規(guī)律解決問題的方法。

  思考題(留給學生課后練習):

  (1)運動中物體所受阻力是其重力的幾分之幾?

  (2)物體經過P點后還能上升多高?是前一段高度的幾分之幾?

  五、小結

  本小結既是本節(jié)課的第3項內容,也是本章的小結。

  3、功和能

  (1)功和能是不同的物理量。能是表征物理運動狀態(tài)的物理量,物體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物體運動形式發(fā)生變化,物體的能都相應隨之變化;做功是使物體能量發(fā)生變化的一種方式,物體能量的變化可以用相應的力做功量度。

  (2)力對物體做功使物體能量發(fā)生變化,不能理解為功變成能,而是通過力做功的過程,使物體之間發(fā)生能量的傳遞與轉化。

  (3)力做功可以使物體間發(fā)生能的傳遞與轉化,但能的總量是保持不變的。自然界中,物體的能量在傳遞、轉化過程中總是遵循能量守恒這一基本規(guī)律的。

  六、說明

  本節(jié)內容的處理應根據學生具體情況而定,學生基礎較好,可介紹較多內容;學生基礎較差,不一定要求應用物體機械能變化規(guī)律解題,只需對功和能關系有初步了解即可。

  高一物理教案 1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行星、恒星和星系等概念,知道宇宙的幾個主要天體層次;

  能力目標

  通過萬有引力定律在這些星系中的應用,使學生了解地球、太陽系、銀河系等的運行;

  情感目標

  了解宇宙大爆炸理論是解釋宇宙起源的一種學說,引導學生去探索神秘的宇宙.

  教學重點

  應用萬有引力定律

  教學難點

  天文學知識

  教學方法:

  自學與講授

  教學用具:

  多媒體和計算機

  教學過程

  問題:教師用計算機展示圖片:

  1、圍繞地球作勻速圓周運動的星是什么星?誰提供的向心力?

  回答:是地球的衛(wèi)星,是地球與衛(wèi)星間的萬有引力提供的.

  這是第一層.(地球的衛(wèi)星包括月亮,地球是行星)

  教師用計算機展示圖片:

  2、太陽系中有幾大行星在繞太陽作勻速圓周運動?是誰提供的向心力?

  回答:有九大行星,它們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其中海王星和冥王星都是用萬有引力定律找到的,太陽是恒星.)

  教師用計算機展示圖片:

  3、太陽系又在什么范圍內呢?

  回答:在銀河系.

  4、請學生解決下列問題:

  典型例題1:在研究宇宙發(fā)展演變的理論中,有一種學說叫做“宇宙膨脹說”,這種學說認為萬有引力恒量G在緩慢地減小.根據這一理論,在很久很久以前,太陽系中地球的公轉情況與現在相比:

  A、公轉半徑 變大  B、公轉周期 變小

  C、公轉速率 變大  D、公轉角速度 變大

  解:根據“宇宙膨脹說”,宇宙是由一個大爆炸的火球開始形成的,大爆炸后各星球即以不同的速度向外運動,這種學說認為地球離太陽的距離逐漸增加,即公轉半徑逐漸增大,A答案錯誤.又因為地球以太陽為中心作勻速圓周運動,

  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解得:

  當 減小時, 增加時,公轉速度逐漸減小.

  由公式 又知T逐漸增加,故正確答案為B、C.

  典型例題2:天文學家根據天文觀察宣布了下列研究成果:銀河系中心可能存在一個大黑洞,距黑洞60億千米的星體以2000km/s的`速度繞其旋轉;接近黑洞的所有物質,即使速度等于光速也被黑洞吸入.

  求:

  1、“黑洞”的質量.

  2、試計算黑洞的最大半徑.

  解:

  1、由萬有引力定律得:

  解得: =3.6×10 35 kg

  2、由題目:接近黑洞的所有物質,即使速度等于光速也被黑洞吸入.而脫離速度等于其環(huán)繞黑洞運行的第一宇宙速度的 倍.

  得:

  解得: =5.3×10 8 m

  布置作業(yè):

  高一物理教案 13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教科書的第一段道出了全章教科書的目標,就是研究“怎樣描述物體的機械運動”。教科書一開始就從參考系中明確地抽象出了坐標系的概念,指導思想是強調一般性的科學方法,即為這樣的思想作準備:解決問題時首先把實際問題抽象成物理模型,然后用數學方法描述這個模型,并尋求解決的方法。

  要研究物體位置的變化問題,首先必須解決位置確定問題,教科書把“物體和質點”當作一個知識點,說明質點是針對物體而言的,實際的“物體”都“占有一定的空間”,在通常的運動過程中,“不同部位的運動情況是不相同的”,從而“給描述運動帶來了困難”,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能否用一個點來代替物體”。

  “科學漫步”欄目中的“全球衛(wèi)星定位系統”是擴展性內容,其后附有進一步研究的問題,例如“這個定位器處于我國哪個城市的什么部位?從顯示屏中你還能獲得哪些信息?”。這樣做的目的也是使學生養(yǎng)成勤于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提高學生自主獲得知識的能力。這類問題不作為針對所有學生的強制性要求。

  二、教學目標

  1、知道參考系的概念。知道對同一物體選擇不同的參考系時,觀察的結果可能不同。

  2、理解質點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種科學的抽象,知道科學抽象是一種普遍的研究方法。

  三、教學重點

  1、在研究問題時,如何選取參考系。

  2、質點概念的理解。

  四、教學難點

  在什么情況下可把物體看出質點

  五、學情分析

  我們的學生屬于平行分班,沒有實驗班,學生已有的知識和實驗水平有差距。有些學生對于受力分析及運動情況有一定的基礎,但是兩者結合起來綜合的應用有些困難,需要詳細的講解。

  六、教學方法

  1.學案導學:見后面的學案。

  2.新授課教學基本環(huán)節(jié):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情境導入、展示目標→合作探究、精講點撥→反思總結、當堂檢測→發(fā)導學案、布置預習

  七、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預習課本相關章節(jié),初步把握應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教師的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制作,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課后延伸拓展學案。

  八、教學過程

 。ㄒ唬╊A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并了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

 。ǘ┣榫皩、展示目標。

  在研究某一問題時,對影響結果非常小的因素常忽略。常建立一些物理模型,這是一種科學抽象。那以前接觸過這樣的物理模型嗎?

  如:光滑的水平面、輕質彈簧。

  這些都是把摩擦、彈簧質量對研究問題影響極小的因素忽略掉了。今天我們又要建立一種新的物理模型——質點。質點,并完成下列問題:

  設計意圖:步步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明確學習目標。

 。ㄈ┖献魈骄、精講點撥。

  1、物體和質點

  填寫:

 。1)質點就是沒有,沒有,只具有物體的點。

 。2)能否把物體看作質點,與物體的大小、形狀有關嗎?

 。3)研究一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的運動,能否把汽車看作質點?要研究這輛汽車車輪的轉動情況,能否把汽車看作質點?

  (4)原子核很小,可以把原子核看作質點嗎?

 。5)運動的質點通過的路線,叫質點的運動;是直線,叫直線運動;是曲線,叫。

  共評:質點是沒有形狀、大小、具有物體全部質量的點。這是一種科學抽象,就是要抓住主要特征,忽略次要因素,這就必須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在我們研究的問題中,物體的形狀、大小以及物體上各部分運動的差異是次要的或不起作用的,就可以把它看作質點。比如在平直公路上運動的汽車,研究它運動的特點,汽車的大小、形狀及車上各部分運動的差異是次要的,可把汽車看作質點。而研究車輪的轉動,是研究汽車上部分的運動,就不能把汽車看作質點,再比如原子核很小,要是研究質子與質子的作用時,就不能把它看作質點。

  2、(1)參考系:為了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選來作為標準的物體,叫參考系。

 。2)選擇不同的參考系觀察同一個運動,觀察的結果會有不同

  舉例:描述同一個運動,選擇不同參考系,觀察結果也不一樣。

  舉例:運動的汽車,是選擇地面為參考系,如選司機為標準,汽車是靜止的……

  (3)總結:參考系是可任意選取,但選擇的原則要使運動和描述盡可能簡單。比如,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選擇地面或相對地面動的物體作參考系要比選太陽作參考系簡單。

  3、坐標系

  如果物體沿直線運動,為了定量描述物體的位置變化,可以以這條直線為軸,在直線上規(guī)定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建立直線坐標系。

  一般來說,為了定量地描述物體的位置的變化,需要在參考系上建立適當的坐標系(coordinate system).

  教學中注意以下幾點:

 。1)坐標系相對參考系是靜止的。

 。2)坐標的三要素:原點、正方向、標度單位。

 。3)用坐標表示質點的位置。

 。4)用坐標的變化描述質點的位置改變。

  (四)反思總結,當堂檢測。

  教師組織學生反思總結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并進行當堂檢測。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網絡并對所學內容進行簡單的反饋糾正。(課堂實錄)

  (五)發(fā)導學案、布置預習。

  我們已經學習了質點參考系和坐標,那么,在下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時間和位移。這節(jié)課后大家可以先預習這一部分,著重分析矢量和標量的有什么區(qū)別?如何得出恰當的結論的。并完成本節(jié)的課后練習及課后延伸拓展作業(yè)。

  設計意圖:布置下節(jié)課的預習作業(yè),并對本節(jié)課鞏固提高。教師課后及時批閱本節(jié)的延伸拓展訓練。

  高一物理教案 14

  學習目標:

  1、知道位移的概 念。知道它是表示質點位置變動的物理量,知道它是矢量,可以用 有向線段來表示。

  2、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區(qū)別。

  學習重點:

  質點的概念

  位移的矢量性、概念。

  學習難點:

  1、對質點的理解。

  2、位移和路程的區(qū)別。

  主要內容:

  一、質點:

  定義:用來代替物體的具有質量的點,叫做質點。

  質點是一種科學的抽象,是在研究物體運動時,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是對實際物體的近似,是一個理想化模型。一個物體是否可以視為質點,要具體的研究情況具體分析 。

  二、路程和位移

  路程:質點實際運動軌跡的長度,它只有大小沒

  有方向,是標量。

  位移:是表示質點位置變動的物理量,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它是用一條自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質點始末位置間的距離,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 向末位置,位移只取決于初末位置,與運動路徑無關。

  位移和路程的區(qū)別:

  一般來說,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質點做方向不變的直線運動時大小才等于路程。

  【例一】下列幾種運動中的物體,可以看作質點的是( )

  A、研究從廣州飛往北京時間時的飛機

  B、繞地軸做自轉的地球

  C、繞太陽公轉的地球

  D、研究在平直公路上行駛速度時的汽車

  【例二】中學的壘球場的內場是一個邊長為16。77m的正方形,在它的四個角分別設本壘和一、二、三壘。一位球員擊球后,由本壘經一壘、一壘二壘跑到三壘。他運動的路程是多大?位移是多大?位移的方向如何?

  三、矢量和標量

  四、總結。

  高一物理教案 15

  一、教學目標

  1、知道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在具體問題中能夠區(qū)分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2、知道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一矢量,在解決具體問題時能夠畫出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

  3、知道力的兩種不同的分類;能力目標

  4、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了解對某個力進行分析的線索和方法。情感目標

  5、在講解這部分內容時,要逐步深入,幫助學生在初中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適應高中物理的學習。

  二、教學建議

  1、基本知識技能

  理解力的概念: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不僅有大小還有方向,大 小、方向、作用點是力的三要素。

  2、力的圖示與力的示意圖:

  3、要會從性質和效果兩個方面區(qū)分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對于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要準確把握這一概念,需要注意三點:力的物質性(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力的相互性;力的矢量性;

  2、力的圖示是本節(jié)的難點。

  3、力的分類需要注意的是:兩種分類;性質不同的力效果可以相同,效果相同的力性質可以不同。

  四、教法建議

  1、關于講解“什么是力”的教法建議 力是普遍存在的,但力又是抽象的,力無法直接“看到”,只能通過力的效果間接地“看到”力的存在。有些情況下,力的效果也很難用眼直接觀察到,只能憑我們去觀察、分析力的效果才能認識力的存在。在講解時,可以讓學生注意身邊的事情,想一下力的作用效果。對一些不易觀察的力的作用效果,能否找到辦法觀察到。

  2、關于講解力的圖示的教法建議 力的圖示是物理學中的一種語言,是矢量的表示方法,能科學形象的'對矢量進行表述,所以教學中要讓學生很快的熟悉用圖示的方法來表示物理的含義,并且能夠熟練的應用。由于初始學習,對質點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在課堂上講解有關概念時,除了要求將作用點畫在力的實際作用點處,對于不確知力的作用點,可以用一個點代表物體,但不對學生說明“質點” 概念。 教學過程設計方案

  五、教學過程

  1、教師通過對初中內容復習、討論的基礎上,總結出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教師通過實驗演示:如用彈簧拉動鉤碼,或者拍打桌子等實驗現象展示力的效果以引導學生總結力的概念,并在此基礎上指出力不能離開物體而獨立存在。指出了力的物質性。

  3、提問:下列實例,哪個物體對哪個物體施加了力?

 。1)、馬拉車,馬對車的拉力。

 。2)、桌子對課本的支持力。

  總結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施力物體就有受力物體,有力作用,同時出現兩個物體。

  強調:在研究物體受力時,有時不一定指明施力物體,但施力物體一定存在。

  4、提問、力是有大小的,力的大小用什么來測量?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什么?

  教師總結:力的測量:力的測量用測力計。實驗室里常用彈簧秤來測量力的大小。

  力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符號:n。

  5、提問:僅僅用力的大小,能否確定一個力:

  演示壓縮、拉伸彈簧,演示推門的動作。主要引導學生說出力是有方向的,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體會并得出力的三要素來。

  高一物理教案 1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太陽能的優(yōu)點。

  知道直接利用太陽能的兩條途徑。

  2、過程與方法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初步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課文講解,使同學們養(yǎng)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熱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常規(guī)能源與新能源的區(qū)別

  教學方法:

  提問討論法

  教學器材:

  有關掛圖、錄像資料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教師:人類利用的常規(guī)能源是什么?可以開發(fā)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呢?

  學生:常規(guī)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和風力、水力資源等等,可以開發(fā)利用的新能源有核能、太陽能、地熱能、潮汐能等等。

  教師:回答得很好,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核能的開發(fā)和利用,用鈾做燃料的反應堆雖然能大大減少能源的消耗,但是鈾的儲量也是有限的,而且使用時要產生放射性污染;輕核的聚變雖然比裂變干凈,還能釋放更多的能量,但是至今還沒有真正解決和平利用的問題,所以還要開辟新能源。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們發(fā)現太陽不但一直間接地向人類提供生存和發(fā)展的能量,而且還是可能為人類長期地直接提供巨大能量的'新能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太陽能。

  二、進行新課

 。1)太陽能的優(yōu)點

 、偬柲苁志薮。

  教師:同學們想想,太陽能有什么優(yōu)點呢?

  學生:太陽能非常巨大,從前面表中可見,太陽能向周圍空間輻射的總功率達3.8×1026瓦。

  教師:說得很好,太陽能十分巨大。同學們知道太陽能輻射到地球表面的總功率是多少嗎?(通過查看課本答:1.7×1017瓦)

  教師:同學們計算一下,太陽每小時輻射到地球的總能量有多少?(學生上黑板計算:1.7×1017瓦×3600秒=6.1×1020焦)

  教師:地球每小時從太陽獲得的太陽能量有6.1×1020焦,這比目前全世界在一年內能源生產的總量還多,可見太陽能有多么巨大。

 、谔柲芄⿷獣r間長久。

  那么太陽能會不會用完呢?根據科學家推算,太陽像現在這樣不停地向外輻射能量,還可以維持60億年以上,對于人類來說,太陽能可以說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永久性能源。

  ③太陽能分布廣闊,獲取方便。

  教師:我們到哪里去取太陽能?怎樣獲取呢?(只要太陽能照到的地方,就有太陽能,不用專門去尋找;只要用東西接收就行了,不需要挖掘開采)

  教師:很好,所以太陽能的第3個優(yōu)點是:

 、苁褂锰柲馨踩⒉晃廴经h(huán)境。

  太陽能是最干凈的能源,開發(fā)、利用太陽能不會給我們帶來污染。所以,太陽能的第4個優(yōu)點是:

 。2)人類直接利用太陽能有兩條途徑

  教師先請同學議論:如何利用太陽能?然后總結

  1、把太陽能轉化成內能以供利用>(講解:例如用太陽爐、太陽能熱水器等裝置把太陽能轉化成內能來做飯、燒水等等,也可用集熱器把水加熱,產生水蒸氣,再推動汽輪發(fā)電機發(fā)電——這就叫太陽能熱電站。)

  2、通過光電轉換裝置把太陽能直接轉化成電能>(講解:例如用硅光電池——也叫太陽能電池,把太陽能直接轉化成電能。太陽能電池的應用已很廣泛,像人造衛(wèi)星上的電源、太陽能汽車上的電源,小型電視機、計算器上的電源,城市道路路燈的電源等等都可用太陽能電池,我國還用太陽能電池做航標燈的電源,鐵路信號燈的電源等等)

 。3)利用太陽能的困難

  教師:既然太陽能有那么多優(yōu)點,為什么不大量推廣、大范圍應用呢?目前還有些技術問題沒有解決。

 。4)結束語

  要大規(guī)模地直接利用太陽能還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現在已取得一定成果,只要不斷努力,必將會不斷有新的進展,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應用也將越來越廣泛。有人預言,到21世紀,太陽能將會成為人類的重要能源之一。

  三、小結

  四、布置作業(yè)

【高一物理教案】相關文章:

高一的物理教案06-16

高一物理教案11-02

高一物理教案03-19

高一物理教案【熱】11-21

高一物理教案【薦】11-21

高一物理教案(通用)07-03

高一物理教案優(yōu)秀11-18

高一物理教案《功》08-26

高一物理教案【集合】07-03

[集合]高一物理教案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