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妇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_无码人妻精品视频_久久躁夜夜躁狠狠躁_偷碰人妻无码视频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

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

時間:2023-02-11 13:09:22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

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1

  學習目標:

  使學生掌握運用比例解決問題的方法,能正確運用正、反比例知識解決有關問題,發(fā)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學習重難點:

  重點:運用正、反比例解決實際問題。

  難點:正確判斷兩種量成什么比例。

  學習方法:

  嘗試教學法、引導發(fā)現(xiàn)法等。

  學習過程:

  一、舊知鋪墊

  1、下面各題兩種量成什么比例?

 。1)一輛汽車行駛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時間。

 。2)從甲地到乙地,行駛的速度和時間。

 。3)每塊地磚的面積一定,所需地磚的塊數(shù)和所鋪面積。

 。4)書的總本數(shù)一定,每包的本數(shù)和包裝的包數(shù)。

  過程要求:

 、僬f一說兩種量的`變化情況。

  ②判斷成什么比例。

  ③寫出關系式。

  如:

  2、根據(jù)題意用等式表示。

 。1)汽車2小時行駛140千米,照這樣速度,3小時行駛210千米。

 。2)汽車從甲地到乙地,每小時行70千米,4小時到達。如果每小時行56千米,要5小時到達。

  70×4=56×5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5

 。1)出示課文情境圖,描述例題內(nèi)容。

  板書:8噸水10噸水

  水費12.8元水費?元

  (2)你想用什么方法解決問題?

  過程要求:

  ①學生獨立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

 、诮處熝惨曊n堂,了解學生解答情況,并引導學生運用比例解決問題。

 、賲R報解決問題的結果。

  引導提問:

  A、題中哪兩種量是變化的量?說說變化情況。

  B、題中哪一種量一定?哪兩種量成什么比例?

  c、用關系式表示應該怎樣寫?

  ②板書:解:設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X元

  8X=12.8×10

  X=

  X=16答:略

  (3)與算術解比較。

 、贆z驗答案是否一樣。

 、诒容^算理。算述解答時,關鍵看什么不變?

  板書:先算第噸水多少元?

  12、8÷8=1.6(元)

  每噸水價不變,再算10噸多少元。

  1、6×10=16(元)

 。4)即時練習。

  王大爺家上個月的水費是19.2元,他們家上個月用了多少噸水?

  過程要求:

 、儆帽壤齺斫鉀Q。

 、趯W生獨立嘗試列式解答。

 、蹍R報思維過程與結果。

  想:因為每噸水的價錢一定,所以水費和用水的噸數(shù)成正比例。也就是說,水費和用水噸數(shù)的比值相等。

  解:設王大爺家上個月用了X噸水。

  12.8X=19.2×8

  X=

  X=12

  或者:

  16X=19.2×10

  X=

  X=12

  1.教學例6。

 。1)出示課文情境圖,了解題目條件和問題。

 。2)說一說題中哪一種量一定,哪兩種量成什么比例。

 。3)用等式表示兩種量的關系。

  每包本數(shù)×包數(shù)=每包本數(shù)×包數(shù)

 。4)設末知數(shù)為X,并求解。

  (5)如果要捆15包,每包多少本?

  1、完成課文“做一做”。

  2、課堂小結。

  三、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九第3~5題。

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2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認識了八個方向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描述行走路線與簡單地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不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會遇到由于觀測點不同,物體的相對位置會發(fā)生改變的問題,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如下:

  1.聯(lián)系生活,解決問題。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數(shù)學教學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盡可能地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在具體的情境中去解決實際問題,以學生已有的方向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為基礎,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通過思考,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與小伙伴交流,豐富學生對方位的體驗,讓學生充分體會成功的喜悅。

  2.創(chuàng)設開放性的問題,訓練學生的思維。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設計“你最喜歡這個動物園的哪幾個景點”和“在小組里說說你的游覽路線”等一些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留有思維的空間,使學生在各種問題情境中提高知識遷移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通過前幾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方位知識,你們想在這節(jié)課中做一個小導游嗎?(想)

  師:要想做一個優(yōu)秀的導游,就要學會用簡潔、準確的方位詞描述游覽路線,游客小平和文文在去動物園游覽時遇到了一些困難,你們愿意用學到的知識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嗎?(愿意)

  師:那么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路線圖并描述行走路線。(板書課題:綜合應用方位知識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上課伊始,教師就創(chuàng)設了一個與學生生活、學習內(nèi)容密切相關的情境,既能使學生產(chǎn)生親切感,又能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欲望。

  ⊙探究交流,學習新知

  1.辨認方向。(課件出示教材8頁例4主題圖)

 。1)要求學生找出圖中的方向標,并在圖上指一指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學生找出圖中的方向標,并指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請學生到屏幕前指一指圖中的'八個方向。

 。3)以獅山為中心,說說圖中各個景點和獅山的位置關系。(學生在小組內(nèi)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2.認識游覽路線。

  師:小平和文文從大門進入動物園,小平要去熊貓館看熊貓,應該怎樣走呢?

 。1)指一指:請同學們看圖,先看清熊貓館所在的位置,再用手指一指小平的行走路線。

 。2)說一說: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小平的行走路線,有困難的同學可以看課件的提示。[課件出示提示:小平從大門進入動物園去熊貓館,可以先向( )走到( ),再向( )走到( )]

 。3)學生匯報小平的行走路線。(小平從大門進入動物園去熊貓館,可以先向南面走到獅山,再向西北方向走到熊貓館)

  小結:在描述行走路線時,要先熟悉各個場館所在的位置,再描述行走路線,這樣才能把路線描述清楚。

  3.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其他路線。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們發(fā)現(xiàn)其他的行走路線了嗎?

  預設

  生:小平從大門進入動物園去熊貓館,可以先向西北方向走到猴山,再向北面走經(jīng)過大象館到熊貓館。

  師:請同學們比較一下這兩條路線,哪條路線近一些?(討論后匯報)

  小結:以后同學們在游覽景區(qū)的時候,可以根據(jù)需要選擇合理的路線,這樣可以欣賞到更多美麗的景色。

  4.試一試。

  師:現(xiàn)在讓大家當一回小導游,如果文文從長頸鹿館出發(fā),先去看獅子,再去猴山,應該怎么走呢?飛禽館在動物園的什么位置?從大門出發(fā)可以怎樣走?

  (1)小組討論,交流想法。

 、傧认蛭鞅狈较蜃叩姜{山,再向西南方向走到猴山。

 、陲w禽館在動物園的東北方向,從大門出發(fā)可以先向東北方向走到長頸鹿館,再向北走經(jīng)過水族館到飛禽館。

 、埏w禽館在動物園的東北方向,從大門出發(fā)可以先向北面走經(jīng)過獅山到猩猩館,再向東南方向走到飛禽館。

 。2)拓展:你最喜歡這個動物園里的哪個景點?小組內(nèi)說說自己的游覽路線。

  師:去每個景點的行走路線是不是唯一的?你能說出幾條?(學生思考后匯報)

  師:你在描述去同一景點的不同行走路線時,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學生在小組討論,并匯報發(fā)現(xiàn))

  小結:我們在游覽時,如果從不同的路線走,在描述行走路線的時候方向也有所不同。

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3

  教學內(nèi)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70~71頁例2、練一練,第73頁練習十一第4~7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假設”的策略理解題意、分析數(shù)量關系,并能根據(jù)問題的特點確定合理的解題步驟。

  2、使學生在對解決實際問題過程的不斷反思中,感受“假設”策略對于解決特定問題的價值,進一步發(fā)展分析、綜合和簡單推理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解決用假設的策略時總量變化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假設時數(shù)量的復雜關系。

  教學過程:

  一、出示問題,討論策略

  1、出示例2,讀題。

  2、小組討論:你準備怎樣來解決這個問題?用什么策略?

  3、你準備怎樣假設呢?

  二、自主探索,運用策略。

  1、出示提問:

 。1)這題告訴了我們哪些條件,要求什么問題?

 。2)你是怎樣理解題中數(shù)量之間關系的?

  通過交流理解:1個大盒里的'球的個數(shù)+5個小盒里球的個數(shù)=80,1個大盒里球的個數(shù)—8=1個小盒里球的個數(shù),或者1個

  小盒里球的個數(shù)+8=1個大盒里球的個數(shù)。

  2、列式計算:

 。1)你能根據(jù)假設后的數(shù)量關系列示解決嗎?

 。2)提問:如果假設6個全是大盒,球的總數(shù)又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呢?請大家先想一想,再根據(jù)這樣的假設算出結

  果,看看答案是不是相同。

  集體評議,重點討論球的總數(shù)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3、引導比較:

 。1)剛才我們用兩種思路解決了例2,假設6個全是小盒或者假設6個全是大盒,雖然假設的方法不一樣,但你發(fā)現(xiàn)

  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

  小結。

  三、反思比較,內(nèi)化策略。

  1、比較異同。

  引導: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例1,明確了假設的策略,今天又學習了例2,用假設的策略解決了另一類比較復雜的問題;叵胍幌,例1和例2的條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解決時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同桌討論后全班交流。

  2、反思內(nèi)化。

  引導:回顧例1和例2解決問題的過程,你有什么體會?

  四、拓展應用,鞏固策略

  1、做練一練第1題

  提問:兩種不同的假設有什么區(qū)別,解題時有什么不同?

  讓學生列式解答,指名板演。

  2、做練一練第2題。

  指出:當已知大、小兩種量相差多少時,用假設策略時要按假設的方法,思考總量有什么變化,是增加了多少還是

  減少了多少。

  3、做練習十一第5題

  引導學生課業(yè)用三種不同的假設方法說明。

  五、全課總結:

  1、這節(jié)課我們學了什么本領?你有什么想法或還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來?

  2、作業(yè):

  完成練習十一第4、6、7題。

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4

  教學目標

  1、知道帶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計算帶有括號的脫式計算題,能使用抽象概括的語言說出運算順序;逐步規(guī)范算式的讀法;能夠根據(jù)具體問題合理的使用括號,加深對括號作用的理解。

  2、用遷移類推的方法對含有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進行脫式計算;通過對比觀察讓學生充分辨析感受括號的作用。

  3、養(yǎng)成先看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認真仔細的良好品質(zhì)。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知道帶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計算帶有括號的脫式計算題。

  教學難點: 能夠根據(jù)具體問題合理的使用括號,加深對括號作用的理解。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同學們喜歡吃水果嗎?你喜歡吃什么水果?百果園里有各種各樣的水果呢,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導入

  師:大家知道嗎,陽光明媚的四月,正是草莓成熟的時節(jié);(快速播放摘草莓圖片)今天百果園里的叔叔阿姨想邀請大家去摘草莓,你們想去嗎?

  【復習】(活動一:摘草莓)

  師:草莓園里的草莓可多了,你們能摘到嗎?要想摘到草莓,必須說出草莓上每個算式的運算順序,有信心嗎?

  (出示要求:說說下面每題的運算順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2 5×4+13 10-(5+3) (1) 10-(5+3)

  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

  師:為什么要先算5+3?理由

  生:算是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師評價

  小結:這是我們一年級學過的含有小括號的加減混合運算順序,算是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2)7×7-5

  師:說說它的運算順序?

  生:

  二.【講授】遷移運用

  師:這道題里有減法、有乘法,如果我想先算減法7-5怎么辦?

  生:加小括號

  師:加在什么位置呢?(指名學生到黑板上演示)為什么要加小括號呢?

  生: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師:噢,原來他是掌握了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這個規(guī)律,了解到了小括號的作用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大家把掌聲送給他!

  1、現(xiàn)在添了小括號,誰來說說它的運算順序?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

  師:為了展示每一步的運算過程,你會脫式計算嗎?請你們在練習紙上把每一步的計算過程寫下來。(指名板演)

  反饋:看看黑板上這位同學寫的對嗎?2是怎么來的?14是怎么來的?噢這個同學是先算的7-5=2,再算的7×2=14,你們和他寫的一樣嗎?現(xiàn)在請同學們看著老師寫一遍(一般來說先算的一步在后面的,前面的數(shù)和符號也照抄在前面。)

  2、讀法:這個算式我們已經(jīng)會算了,那你會讀嗎? 預設1:學生都會讀 他們剛才都把這里讀成7減5的差,怎么想的? (因為括號里面7減5算出來的得數(shù)叫差,所以……)你們讀得真好 預設2:一個對、一個錯 他們讀得一樣嗎?哪種讀法更好?我們要讀出添了小括號的區(qū)別 預設3:都錯 這樣讀跟沒有括號的算式一點兒區(qū)別都沒有,合適嗎? 聽老師來讀一次:7乘7減5的差;(學生跟一次) 3.對比領悟

  (1)7×7-5 和7×(7-5)這兩題有什么不同點?

  (2)為什么數(shù)字相同、運算符號相同,計算結果卻不一樣呢?

  (3)運算順序不一樣?是誰的原因呢?看來小括號真神奇,它能改變算式的運算順序!

  引導學生歸納,初步明白運算順序:一個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4.老師這里還有一個帶小括號的算式,你會讀嗎?黑板出示:(77-42)÷7,

  師:咦,這道題里有減法和除法,應該先算除法?那應該先算什么?

  生:

  師:噢,原來算式里有小括號,就一定先算——括號里面的。

  誰來大聲地告訴大家,這道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本子上脫式計算。(指名板演)

  反饋:師生共同完成板書。

  5.比較提升:

  (1)觀察這兩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有小括號,

  師:像這樣,含有兩級的帶小括號的算式計算時都要先算什么?(括號里面的)

  師:你們看小括號的位置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一道在前面,一道在后面。小結:你們真會觀察,但是不管小括號在哪里,只要算式里有括號,我們都要……

  生:(先算括號里面的.。)師:你們真是太棒了!

  師:看來啊,這個小括號確實很神奇,一起,大聲的把這個神奇的發(fā)現(xiàn)讀一遍。(師板書)

  板書課題: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三、【練習】練習運用:

  1.(活動二:百果品嘗會)

  同學們真聰明,不光順利摘到了草莓,還發(fā)現(xiàn)了這么重要的數(shù)學知識,真了不起!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百果園里正在舉辦一場有趣的水果品嘗會,你們想?yún)⒓訂?

  請看活動要求(說一說每題都先算什么?)

  76—(12+25) (12—5)×3 48÷(8—2) (88—56)÷8

  小結:這些算式都有一個相同的特點,它們都有小括號。只要算式里有括號,我們都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72—18)÷9 72—18÷9 (1)在這組算式中每題都先算什么?

  (2)它們的計算結果相同嗎?我們 趕快來驗證一下。(生口答)跟你們的猜想一樣嗎?

  (3)是什么導致了它們的結果不同?(小組討論)

  生:小括號,它改變了運算順序,導致了結果的不同。

  師 :(77—18)÷9因為有小括號所以要先算77—18,再算35÷9;77—18÷9沒有小括號要先算18÷9,再算77-2。

  小結:這個小括號真是太神奇了,算式里有了它,就要先算括號里面的。進而,改變了運算順序,導致了結果的不同。小括號既然有這么大的作用,你能用好它嗎?

  2.:(活動三:摘蘋果)

  我看到有的小朋友可能還沒摘過癮,老師帶大家去摘蘋果怎么樣?

  出示要求:根據(jù)運算順序先填空,再列綜合算式

  (1)口答每圖的運算順序

  (2)根據(jù)運算順序獨立列綜合算式

  反饋

  生:43—36÷21 21÷43—36 21÷(43—36)

  師:這三種不同的列法,你們贊成哪一種?為什么?

  師評價

  (3)想一想:什么時候才需要添小括號,同桌輕輕地討論一下?(必須得改變原來的運算順序的時侯)

  (4)一起來了解一下括號的使用說明:

  為了盡可能少用括號,數(shù)學家對運算順序做了規(guī)定:

  算式中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需要改變以上兩種運算順序時,才用到括號。

  四、談收獲

  不知不覺愉快的一節(jié)課馬上就要結束了,大家玩的高興嗎?在美麗的果園里,你有哪些收獲呢?

  板書

  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7×(7-5 ) (77-42)÷7

  =7×2 =35÷7

  =14 =5

  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5

  教學準備

  1.教學目標

  1 、用“綜合--分析法”分析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確定解題思路。

  2、能結合樹狀算圖理解“綜合--分析法”,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

  3、讓學生感受到在現(xiàn)實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2.教學重點/難點

  能用“綜合--分析法”分析數(shù)量關系,掌握分析復合應用題的基本方法。

  結合樹狀算圖,有條理地思考問題。

  3.教學用具

  教學課件

  4.標簽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口答:根據(jù)問題說出數(shù)量關系。

  (1)復印機37分鐘可復印多少張紙?

  生1: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量

  (2)實際每月生產(chǎn)多少輛汽車?

  生2:工作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3)小巧從家到學校走了多少分鐘?

  生3:路程÷速度=時間

  出示課題“應用(二)”

  二、新課探究

  探究一:

  出示主題圖和題目

  (1)小丁丁從家到學校要走15分鐘

  示意圖:

 、賳枺簭念}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條件?

  ②問:你可以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生1:從已知條件開始想,如果用同樣的速度從學校到少年宮要走多少分鐘?

  出示:小丁丁家到學校的路程是1020米,需要走15分鐘,平均每分鐘走多少米?

  生:1020÷15=68(米/分)

  出示:小丁丁用同樣的速度從學校到少年宮要走多少分鐘?

  師問:把已知條件和要求的問題結合起來思考,你會列式計算嗎?

  生:

  816÷(1020÷15)

  =816÷68

  =12(分鐘)

  答:從學校到少年宮要走12分鐘。

  探究三:

  小丁丁用同樣的速度從少年宮回家要走多少分鐘?

  師問:你會解答嗎?在小組里交流,并列式解答。(先討論,再列式)

  根據(jù)學生匯報出示:先匯報分析思考過程,再匯報算式

  340÷(1020÷15)

  =340÷68

  =5(分鐘)

  答:小丁丁用同樣的速度從少年宮回家走5分鐘。

  三、課內(nèi)練習

  練習一:

  一只成年的大熊貓一周大約要吃140千克的鮮竹,照這樣計算,一只成年的大熊貓一個月大約要吃多少千克的鮮竹?(一個月按31天計算)

  生1:

  140÷7×31

  =20×31

  =620(千克)

  師問:你是怎么想的?

  生2:一只大熊貓每天吃的千克數(shù)×天數(shù)=一個月吃的千克數(shù)

  練習二:

  選擇題:

  (1)復印機5分鐘復印了340張紙,照這樣計算,復印2516張紙需復印多少分鐘?算式是( )

  A、2516÷(340÷5 )

  B、340÷5×2516

  C、(2516-340)÷5

  問:你是怎么想的`?選B或C問題可怎么改?

  生1:我選(A)我是從問題想的。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2)奶牛場每天生產(chǎn)牛奶2100升,如果每升牛奶可以賣3元,8月份生產(chǎn)的牛奶全部賣出后總共可以收入多少元?算式是( )

  A、2100÷3×31

  B、2100×3÷31

  C、2100×3×31

  問:你是怎么想的?

  生2:我選(C)。我是從問題想的

  單價×數(shù)量=總價

  練習三:

  根據(jù)條件提問題,并列式。

  一輛汽車每小時行45千米,從甲地出發(fā)行了4小時后,離乙地還有135千米。

  師:可以提出哪些問題呢?

  生1: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45×4+135

  生2:汽車從甲地到乙地共需幾小時135÷45+4

  師:這樣列式,你是怎么想的?

  課堂小結

  四、本課小結

  解答應用題先審清題意,然后可以從條件出發(fā),也可以從問題出發(fā),還可以把條件和問題結合起來思考。分析數(shù)量關系,再列式解答。

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6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熟練掌握簡單的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jié)課是讓學生畫線段圖來分析題意,這部分內(nèi)容是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也就是不同的解題思路來分析。從而讓學生理解和掌握這種稍復雜的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為下一步學習稍復雜的已知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shù)的應用題打好基礎。

  【學情分析】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熟練掌握簡單的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例2分析一個數(shù)量的兩個部分與整體的關系,確定把什么看作單位1學生不難理解,教學時,要畫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學生就不會感到有太大的困難了。例3分析的是兩個量之間的關系,教學方法與例1相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解答稍復雜的求一個數(shù)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的思路,并能正確解答。

  2、提高學生分析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培養(yǎng)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分析和掌握把什么量看作單位1及誰是誰的幾分之幾。

  【教學難點】分析和理解兩個數(shù)量的比校對于學生來說比較難些。

  【教學過程】備注

  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題意。

  1、教師出示例2的情境圖。

  2、讓學生結合圖敘述題意。

  活動二:動手畫圖,分析題意。

  1、你能不能用上節(jié)課我們講過的學習方法,借助于其它的方法來分析一下這道的.意思呢?

  學生動手畫線段圖,分析。小組交流。

  與教師共同再一次感受如何畫線段圖。(教師板書)

  重點讓學生明確誰是單位1。

  2、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確定解題的思路。

  3、可能會有兩種不同的思路。教師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答。

  4、全班交流,訂正。

  5、問:這兩種解法有什么區(qū)別?有什么聯(lián)系?

  活動三:教學例3.

  教師出示例3。

  1、引導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根據(jù)這句話應當把什么看單位1?

  3、學生試畫出線段圖,分析數(shù)量關系。

  4、學生自己解答。

  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是怎樣分析的?與全班交流。

  活動四:鞏固練習。

  1、完成21頁中的做一做。

  教師要求學生畫線段圖。

  2、完成練習五中部分練習題。

  訂正時,讓學生說說分析的思路。

  活動五: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都有哪些收獲?

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運用乘除兩步計算解決問題,初步理解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

  2、引導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來觀察并解決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并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重點: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提出并解決用乘除兩步運算的數(shù)學問題。

  難點:初步分析用乘除兩步解決的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

  教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引入

  同學們,看今天的數(shù)學課,老師為你們帶來了誰?

  (課件出示一個導游姐姐)

  今天我們就跟著她去春游,好不好?同學們,春游中也有許多數(shù)學問題,今天老師就與大家一起去研究,好嗎?你們看,在去春游的車上,這個導游姐姐想出幾道題考考我們,你們愿意嗎?請同學們注意看題。

 。ㄕn件出示題目:

  1、今天我們有48個同學坐車,6人坐一排座位,需要幾排座位?

  2、參加春游的男同學今天打算分組活動,他們分成了7組,每組4人,參加春游的男同學共有幾人?)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導游姐姐出的題目一點也難不倒我們,是不是?我們都非常高興,一路上說說笑笑,旅游車很快就來到了游樂場,這時,我們發(fā)現(xiàn)有所學校一年級的小朋友也去春游了,他們玩了一些什么項目呢?猜猜他們先玩了什么,再玩了什么?你們是怎么知道的?可是,他們在玩的.時候遇到了困難,是什么困難呢?你們能幫這些小弟弟、小妹妹解決嗎?

  1、出示圖畫,讓學生看圖,說信息。

  (1)先觀察兩幅圖,前、后兩人互說信息。

 。2)派代表在班上匯報圖意。然后讓學生思考:我們這么多人,是指哪些人呢?

 。3)先獨立思考再前、后兩人討論:要想知道需要幾輛碰碰車?必須先求出什么呢?

  (4)派代表交流討論情況。那么我們可以從哪里知道他們有多少人呢?學生嘗試解答整個問題并分別請不同方法的同學匯報,然后說說你是怎樣想的,最后引導學生小結剛才是怎樣解決問題的并揭示課題。

  2、學習脫式以及運算順序

 。1)如果有學生列出了綜合式:463=8(輛),則按下面步驟學習脫式寫法:首先告訴學生這個式子的計算還有另一種書寫格式,請大家看課本59頁自學,然后問:誰愿意教老師怎么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板書時故意對著4寫=,看學生是否有意見,等學生提出修改意見,可再強調(diào)一下:原來等號要往前寫一格,再用彩筆板書如下:

  463

  =243從左到右

  =8(輛)

  (說明橫線和箭頭是告訴大家先算46的積得24,然后再除以3。強調(diào)乘除混合運算也象加減混合一樣都是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并板書順序。)

  (2)如果沒有學生列出綜合算式解答,則引導:能將這兩個算式合成一個算式嗎?接著再按(1)那樣學習脫式寫法。

  三、鞏固練習,應用提高

  1、小導游對大家剛才樂于幫助小朋友的表現(xiàn)相當?shù)臐M意,接下來就帶我們?nèi)ネ嬗螛穲鏊械捻椖俊?/p>

 。ㄕn件出示整個游樂場的玩項并且每項都標有價錢)

  (1)你最喜歡玩什么項目?你想玩幾次?讓學生盡情地說說。

 。2)現(xiàn)在老師要聘請一位小當家,誰敢來試一試,敢進入小當家的面試挑戰(zhàn)嗎?出示第1題,讓學生解答,然后叫個別學生說說思路。

 。3)看來同學們都很棒,但是只解決一個問題是不能成為一名成功的小當家的。同學們還有信心再接受挑戰(zhàn)嗎?那你們還能提出其他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解決的問題嗎?出示最后一題,兩人一人提問題,一人解答,互相考考。然后把全班分成紅、黃兩隊來出題互考展示剛才兩人考的成果。

  2、通過挑戰(zhàn),紅、黃兩隊個個都成為小當家了。導游姐姐說:剛才我們玩了那么多項目又解決了那么多問題,同學們一定很渴了吧?那導游姐姐現(xiàn)在就帶你們?nèi)シ炙,好嗎?/p>

  出示60頁第2題。解完后讓用不同方法的學生交流方法與思路。

  四、總結升華

  今天這節(jié)課,你們玩得開心嗎?你們學到了什么呢?

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8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用已學的圓柱體積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并滲透轉(zhuǎn)化思想。

  (二)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探究不規(guī)則物體體積的轉(zhuǎn)化、測量和計算過程,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初步建立“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思想,體驗“等積變形”的轉(zhuǎn)化過程。

 。ㄈ┣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實踐,讓學生在合作中建立協(xié)作精神,并增強學生“用數(shù)學”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利用所學知識合理靈活地分析、解決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轉(zhuǎn)化前后的溝通。

  三、教學準備

  每組一個礦泉水瓶(課前統(tǒng)一搜集農(nóng)夫山泉礦泉水瓶,裝有適量清水,水高度分別為6、7、8、9厘米),直尺。

  四、教學過程

 。ㄒ唬⿵土暸f知,做好鋪墊

  1、板書:圓柱的體積。

  問:圓柱的體積怎么計算?體積和容積有什么區(qū)別?

  2、揭題:這節(jié)課,我們要根據(jù)這些體積和容積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完整板書:用圓柱的體積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圓柱的體積計算方法以及體積和容積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為學習新知做好知識上的準備。

 。ǘ┨剿鲗嵺`,體驗轉(zhuǎn)化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每個小組桌子上有一個沒有裝滿水的礦泉水瓶。

  教師:原本這是一瓶裝滿水的`礦泉水,已經(jīng)喝了一部分,你能根據(jù)它來提一個數(shù)學問題嗎?(隨機板書)

  預設1:瓶子還有多少水?(剩下多少水?)

  預設2:喝了多少水?(也就是瓶子的空氣部分。)

  預設3:這個瓶子一共能裝多少水?(也就是這個瓶子的容積是多少?)

  2、你覺得你能輕松解決什么問題?

 。1)預設1:瓶子有多少水?(怎么解決?)

  學生:瓶子里剩下的水呈圓柱狀,只要量出這個圓柱的底面直徑和高就能算出它的體積。

  教師:需要用到什么工具?(直尺)你想利用直尺得到哪些數(shù)據(jù)?(底面直徑、水的高度)

  小結:知道了底面直徑和水的高度,要解決這個問題的確輕而易舉。請你準備好直尺,或許等會兒有用哦!

  (2)預設2:喝了多少水?

  學生:喝掉部分的形狀是不規(guī)則,沒有辦法計算。

  教師:當物體形狀不規(guī)則時,我們想求出它的體積可以怎么辦?

  教師相機引導:能否將空氣部分變成一個規(guī)則的立體圖形呢?

  學生能說出方法更好,不能說出則引導:我們不妨把瓶子倒過來看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在瓶子倒置前后,水的體積不變,空氣的體積不變,因此,喝了多少水=倒置后空氣部分的體積,倒置后空氣部分是一個圓柱,要求出它的體積需要哪些數(shù)據(jù)?(倒置后空氣的高度)

  小結:這個方法不錯,我們利用水的流動性成功地將不規(guī)則的空氣部分轉(zhuǎn)化成了一個圓柱體,得到所需數(shù)據(jù)后能求出它的體積。這樣一來,第3個問題還難得到你嗎?

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9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程老師要和咱們一(一)班的小朋友一塊兒來學習,我感到特別高興,你們也高興嗎?

  程老師聽說呀,咱們班的同學個個都是好樣的!上課時,每位同學都能坐得端端正正,而且善于開動小腦筋。今天,咱們也讓在座的這些老師們看看我們的精彩表現(xiàn),好嗎?這里,老師還特意為每個組準備了一個禮物盒,咱們來比一比,看看哪個組學得最棒,得到的禮物最多!

  師:現(xiàn)在,程老師先請大家欣賞一下秋天里的景色。請看大屏幕!

 。ㄕn件呈現(xiàn)配樂情景:美麗的秋天)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秋天美嗎?

  師:確實很美!那你們知道嗎,在這些美麗的畫面中還藏著好多的數(shù)學問題呢!今天這節(jié)課,咱們就一起去發(fā)現(xiàn)問題,(板書課題:解決問題)并且解決這些問題!

  二、學習例1

  師:請看,在這美麗的秋天里,這幾個小朋友玩得可開心啦!

  (課件出示撲蝴蝶圖)

  師:同學們好好看看,左邊有幾個小朋友?

  生:4個。

  師:那么,右邊呢?

  生:2個。

  師:通過觀察,大家發(fā)現(xiàn)左邊有4個小朋友,右邊有2個小朋友。你們能試著提出一個問題嗎?請同桌的同學互相說一說!

 。ㄉ懻摚

  師:好,誰能把你提出的問題說給大家聽聽?

  生1:4+2=7。

  師:4加2等于"7"嗎?

  生:不是,應該等于6。

  師:你再說說,4加2等于幾?

  生1:4加2等于6。

  師:對了,4加2等于6。但是,這是一道算式,不是一個問題,我們來聽聽其他同學提出的問題,好嗎?

  生1:好。

  師:誰再來說說你提出的問題!

  生2:合起來有多少個小朋友?

  師:真不錯,都已經(jīng)學會提問了!

  師:誰還想說說你的問題?

  生3: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

  師:瞧瞧!這位同學也會提問啦!他提出的問題也是"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真是好樣的!

  師:那你們知道"一共"是什么意思嗎?

  生:就是合起來。

  師:說得好極了!"一共"就是合起來的意思。來,同學們把小手拿出來,跟著老師一塊兒邊說邊比劃--想知道"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就是把左邊的4個小朋友和右邊的2個小朋友合起來!同學們,咱們自己來一遍好嗎?

 。ㄉ顒,師引導)

  非常棒!你們知道嗎?我們還可以用一個符號來表示合起來。

  (板書:)

  這就是咱們今天要認識的第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大括號",(跟著師讀)它表示把兩部分合起來。同學們都認識它了嗎?

  師:那么,剛才我們提出的問題"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適時板書:?人)老師在大括號的下面寫上一個問號。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第二位新朋友--問號!問號表示這是一個問題。

  師:那么,要解決"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我們該用什么方法來列式呢?

  生:加法。

  師:你們同意嗎?

  師:老師也同意!把兩個部分合起來,我們就用加法計算。(板書:+)

  師:誰來列一道加法算式?

  生:4+2=6。

  師:對!這里的"4"表示什么?"2"呢?很好!把左邊的"4個"小朋友和右邊的"2個"小朋友加起來,一共是6個小朋友!4+2=6。請大家齊讀一遍!

 。ò鍟4+2=6。生齊讀)

  師:誰還能列一道加法算式?

  生:2+4=6。

  師:對嗎?

 三、做一做2

  師:同學們都非常棒!一起開動腦筋,解決了藏在畫面中的第一個數(shù)學問題,知道了一共有6個小朋友。你們知道這些小朋友捉的蝴蝶都上哪兒去了嗎?

  師:其實啊,這些蝴蝶已經(jīng)飛到咱們身邊來了!看看!每個小組都有一塊這樣的小白板,白板的左邊和右邊各有幾只蝴蝶。(出示師白板)

  師:請大家先在小組內(nèi)數(shù)一數(shù)小白板的'左邊和右邊各有幾只蝴蝶,組長負責寫在白板上。好了,請組長把小白板拿到桌上來!開始吧!(出示)

 。◣熝惨,走到一組,停下)

  師:說說你們的,左邊有幾只?右邊呢?(生回答)老師來看看,左邊有4只,右邊有3只,對嗎?(師拿板)還有哪個組想說說?

  師:你們也說得很好!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左邊有幾只,右邊有幾只,那合起來呢?(手勢)合起來可以用我們剛才學過的什么符號表示?(大括號)

  師:同意嗎?老師為每個組各準備了一個大括號,小組的同學商量商量,商量好了,就貼上去吧!

  師:貼完了嗎?好,我來看看!嗯,不錯!我再看看其它幾個組(巡視),你們都很棒!

  師:大括號貼好了,現(xiàn)在你們能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嗎?好,先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再寫上一個"?",表示你們的問題。(師邊舉白板邊說)

  師:我們來看看,這是第2組的。你們提的問題是什么?(指"?")你們組誰來告訴大家?(生)

  師:你們組呢?(轉(zhuǎn)向另一組)

  生:也是"一共有多少只蝴蝶?"。

  師:其它組的問題也和他們一樣嗎?好,請同學們拿出練習紙,列式計算吧!組長在小白板上列式!

  師:做完了嗎?誰來說說你的算式!

  生:4+3=7。

  師:你們同意嗎?哦,你們組一共有7只蝴蝶。

  師:很好。還有哪個組的同學說說你們的算式?

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10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感受要根據(jù)實際需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學過程:

  一、基礎訓練

  完成P35第8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分析過程,并討論結果的處理?(為什么這樣處理?)

  二、鞏固練習,判斷這幾題如何處理結果?

  1、有110米的布,做兒童套裝,每套用布2.3米,能做多少套?

  2、有110噸的煤,用載重2.3噸的小車運,需運多少車?

  3、P345如何處理結果?組織學生討論,鼓勵他們說出理由,在交流中,自己發(fā)現(xiàn)不足校正。

  4、P359(先說出解題思路,再解答)同上

  5、P3510學生獨立解答,全班交流不同方法

  6、,請學生說說感受。

  三、拓展練習

  教師可請學生編題,交換練習本解答。

  課后小記:v

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11

  教學目標

  1、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用列表、摘錄的方法整理相關信息的作用,學會用列表或摘錄的方法整理簡單的實際問題所提供的信息。

  2、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體悟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

  教學過程

  一、呈現(xiàn)問題,感受整理信息的必要性

  出示情景圖,提問: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幅圖,并說說從圖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學生充分交流。

  結合學生的“無序”交流,教師組織學生根據(jù)所獲得的信息提出問題。

  教師板書:

 。1)小華用去多少元?

 。2)小軍能買多少元?

  二、解決問題,自主探究整理信息的方法

  1、提問:要解答“小華用去多少元”,需要的條件是什么?

  指名用簡潔的語言陳述。

  學生回答后,讓學生將發(fā)言的內(nèi)容,即所要解決的問題和所需要的條件整理出來。

  18元買3本,()元買5

  學生的整理方案可能有:

  3本要18元,小華買15本

  小明買3本用去18元,

  小華買5本用去()元

  教師組織學生觀察,比較,評說,在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列表整理。

  教師在小黑板上繪出空表格,學生完成填空:

  小明3本18元

  小華5本()元

  小明3本18元

  小華

  小明

  小華

  提問:下面我們來解決問題,你是看原先的購物圖呢,還是看你整理的內(nèi)容?為什么?

  學生小組交流后在全班交流,然后獨立解答。

  指名匯報,教師板書:

  18÷3=6(元)

  6×5=30(元)

  再讓學生口述算式每一步表示的意義。

  2、談話:再來看問題2,大家會整理信息嗎?

  學生自主整理,展示學生整理的內(nèi)容。

  師生評議學生的整理結果。

  指名板演解答,其余自練。

  評析板演的解法,口述算式每一步表示的意義。

  引導比較,強化整理信息的方法。

  討論、交流:

  A把剛才解決的兩個問題聯(lián)系起來比較,在計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B把解決兩個問題的數(shù)據(jù)合起來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本數(shù)在變化,錢數(shù)也在變化;本數(shù)與錢數(shù)發(fā)生了相對應的`變化,不變的是——每本的價錢。

  3、引導學生反思:在解決這兩個問題的過程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三、鞏固應用,提高整理信息的自覺性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根據(jù)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列表整理,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少數(shù)學生作個別指導。

  展示學生的整理結果。

  提問:通過整理,解題的感覺如何?

  學生列式解答,教師指名板演,

  師生評析板演。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獨立整理、解答,指名板演。

  提問:大家覺得在這里解決問題要注意什么?

  四、揭示課題,提升對整理信息意義的認識

  談話:回顧一下,今天的數(shù)學課我們探討了——列表整理,摘錄整理。這些都是解決問題的策略。(板書課題)

  今天所學習的列表、摘錄問題信息等策略,都能使信息得到簡明的表達,方便我們理解,有助于順利解題。下一節(jié)課我們還要繼續(xù)探討解決問題的其他策略。

  五、課堂作業(yè)

  完成“想想做做”第3、4題。

  教后反思:

  教材中的例題及練習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以往被稱之為“歸一”、“歸總”的內(nèi)容,但在蘇教版教材中,這部分內(nèi)容的教學定位已發(fā)生了變化。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解決問題不是目的,而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用列表的方法來整理問題信息,體驗解決問題中的思考策略。教學時采用了由扶到放的教學策略,通過引導,放手讓學生用多種方式來摘錄條件和問題,然后讓學生來評論、比較、鑒別,從而認可最簡潔的一種,形成共識;接著教師繪制表格,讓學生填寫。這里一方面相信和尊重學生,任由學生來摘錄和整理信息;另一方面又不失指導點撥的教學主導作用,引導學生走向規(guī)范簡潔的列表整理。

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12

  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回顧練習,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練習題:小紅要寫12個大字,已經(jīng)寫完了7個,還要寫幾個大字?

  師:你從題目中知道了什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怎樣計算還要寫幾個大字?

  2.學生獨立思考并解答。

  提問:怎樣才能知道你的答案是否正確?

  3.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將繼續(xù)學習解決問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解決實際問題,豐富學生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為本節(jié)課學習新知做好準備。

  ⊙解決含有多余條件的實際問題

  1.課件出示教材20頁例5。

  師:仔細觀察情境圖,說說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預設

  生:有16人來踢球;現(xiàn)在來了9人;我們隊踢進了4個。

  師:問題是什么?

  生:問題是還有幾人沒來。

  2.選擇有用的信息。

  想一想:題目呈現(xiàn)的信息中,哪兩個信息有聯(lián)系?要求還有幾人沒來需要哪兩個條件?

  擺一擺:教師引導學生將已知條件和問題制成紙條,讓學生把有聯(lián)系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擺放在一起,不用的已知條件放在一旁。

  讀一讀:讓學生將有聯(lián)系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完整地讀一讀。

  師小結:“我們隊踢進了4個!边@個條件在解決問題時沒有用,是多余的條件。

  3.解決問題。

  (1)引導學生通過畫圖分析數(shù)量關系。

  提問:你能把用文字表述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改用畫圖的`方式表示出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更明白嗎?

  (學生動手畫圖,教師巡視指導)

  (2)組織學生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和圖中各部分表示的意義。

  (3)列式計算,解決問題。

  提問:求還有幾人沒來,怎樣列式呢?

  生:16-9=7(人)。

  提問:誰能說說算式中的16、9、7分別表示什么?

  生:16表示踢球的總人數(shù),9表示已經(jīng)來的人數(shù),7表示沒來的人數(shù)。

  4.回顧解決問題的步驟與策略,強化記憶。

  (1)檢驗計算結果是否正確,學習檢驗方法。

  提問:“還有7人沒來”,解答正確嗎?你用什么方法來檢驗呢?

  預設

  生1:沒來的7人加上9人等于16人,解答正確。

  生2:7+9=16(人)。

  小結:用減法解決的問題,可以用加法來檢驗解答是否正確。

  (2)回顧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

  提問:請大家回顧一下我們剛才解決問題的過程,一共分為幾步?

  (生總結)

  提問:是不是我們找到的信息在解決問題時都要用到呢?(不是)

  小結:我們在解決問題時,一般要經(jīng)歷這樣幾個步驟:

 、偻ㄟ^看圖和文字信息,獲取題目中的數(shù)學信息和要解決的問題;

 、谶x擇有用的信息解決問題;

 、蹤z驗結果是否正確。

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13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20頁例2。

  教學目標:

  1、加深對解決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思路與計算方法的理解,使學生學會解答稍復雜的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

  2、發(fā)展學生分析推理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播放公路上往來不斷的車輛及噪雜的聲音。

  師:噪音對人的健康有害,綠化造林可以降低噪音。

  出示畫面(如教材第20頁情境圖)請學生說說對圖意的理解。

  師:從圖中我們知道了公路上車輛的聲音是80分貝,經(jīng)過綠化帶的隔離,噪音降低了1/8。根據(jù)這些條件,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提問題,教師板書。(噪音降低了多少?綠化帶這邊聽到的聲音是多少分貝?)

  師:我們來解決第一個問題:噪音降低了多少?誰能把問題完整地敘述出來。

  生:公路上測得聲音為80分貝,經(jīng)過綠化帶的隔離,噪音降低了1/8,噪音降低了多少?

  出示線段圖

  請學生把條件與問題在線段上表示出來(如下圖)。

  提問:把誰看作單位“1”?然后讓學生獨立解答。

  師:現(xiàn)在我們解決第二個問題。誰能把問題完整地敘述出來?

  生:公路上測得聲音為80分貝,經(jīng)過綠化帶的隔離,噪音降低了1/8,現(xiàn)在聽到的.聲音是多少分貝?

  師:線段圖上哪一段表示“現(xiàn)在聽到的聲音有多少分貝”?

  把線段圖補充完整。

  小組討論探討解決方法。

  匯報交流方法。

  第一種方法:先求出降低了多少分貝?再用原來的分貝數(shù)減去降低的分貝數(shù)。

  列式80-80×(1/8)=70(分貝)

  第二種方法:先求出現(xiàn)在聽到的分貝數(shù)是原來分貝數(shù)的幾分之幾?再求出現(xiàn)在聽到的聲音有多少分貝?

  列式

  提問:1-1/8表示什么?在線段圖上表示出來。

  師:比較這兩種方法有什么不同?

  學生討論交流。明確兩種方法都是把原來聲音的80分貝看作單位“1”,都需要求80分貝的幾分之幾。但是第一種方法是根據(jù)已知條件先求出80分貝的1/8是多少,即降低了多少分貝,再求出現(xiàn)在聽到的聲音的分貝數(shù)。第二種方法是根據(jù)問題找到現(xiàn)在聽到的分貝數(shù)占原來聲音80分貝的幾分之幾,再根據(jù)分數(shù)乘法的意義求出現(xiàn)在聽到的聲音是多少分貝。

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1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運用替換和假設的策略分析數(shù)量關系,確定解題思路并解決問題。

  2、使學生在不斷反思中感受替換和假設的策略對于解決特定問題的價值。

  3、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提高信心。

  教學重難點

 。1)學會用替換和假設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

 。2)靈活運用學過的解題策略,體會策略價值。

  課時安排

  7課時

  用替換的策略解決問題

  教學內(nèi)容: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68~69頁例1、練一練,第72頁練習十一第1~3題。

  教科書第89-90頁的例1“練一練”,練習十七第1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用“替換”的策略理解題意、分析數(shù)量關系,并能根據(jù)問題的特點確定合理的解題步驟。

  2、使學生在對解決實際問題過程的不斷反思中,感受“替換”策略對于解決特定問題的價值,進一步發(fā)展分析、綜合和簡單推理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解決用假設策略時總量不變的實際問題,認識假設的'策略。

  教學難點:

  運用假設策略分析數(shù)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出示問題,選擇策略

  1、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呈現(xiàn)例1,要求學生邊讀邊看圖。

  2、引導交流:題中告訴了我們哪些條件?要求什么問題?大杯與小杯容量的關系還可以怎樣表示?

  3、提問:根據(jù)題目給出的條件,求每個小杯和每個大杯的容量,有什么困難?

  如果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而且知道正好倒了幾個小杯,你會求出每個小杯的容量嗎?

  4、提出假設: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幾個小杯呢?全部倒入大杯呢?

  二、自主探索,運用策略

  1、探索: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幾個小杯?

  結合例題中的示意圖提問:

  一個大杯可以替換成幾個小杯?

  把1個大杯替換成3個小杯的依據(jù)是什么?

  由1個大杯可替換成3個小杯,你想到了什么?

  小結: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6+3)個小杯。

  2、探索: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需要幾個大杯?

  (1)提出問題后,要求讓學生看圖思考。

 。2)交流中明確:將倒入6個小杯中的果汁倒入大杯中,根據(jù)“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3個小杯的果汁正好可

  以倒?jié)M1個大杯,6個小杯的果汁正好可以倒?jié)M2個大杯。

 。3)小結: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需要(1+2)個大杯。

  3、列式解答:

  引導:根據(jù)上面替換的結果,你能求出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學生嘗試列式解答,交流計算結果。

  4、檢驗。

  引導:求出的結果是否正確?我們可以怎樣檢驗?交流中明確:要看結果是否符合題目中的兩個已知條件。學生

  通過計算進行檢驗,并完成答句。

  三、回顧與反思,提升策略

  提問:在剛才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經(jīng)過哪些步驟?你覺得哪些步驟是關鍵?你能說說解決這個問題的策略嗎?

  學生交流、匯報。

  四、拓展應用,鞏固策略。

  1、指導完成“練一練”。

  (1)出示問題,讓學生逢主閱讀,并要求嘗試畫出表示題意的草圖。

  (2)提問:這個問題與例1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打算用什么策略來解決這個問題?

 。3)追問:威懾么這道題假設全部買椅子而不是假設全部買桌子?

 。4)為了計算方便,要根據(jù)兩個量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合理選擇假設。運用假設策略時,怎樣根據(jù)數(shù)量間的關系假設也

  很重要。

  (5)讓學生自主進行檢驗。

  (6)反思小結: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什么?

  2、課堂作業(yè):做練習十一第1題。

  獨立完成,同桌互說自己的想法。

  全班交流。

  3、做練習十一第2題。

  提問:根據(jù)填充里的想法,這道題可以怎樣假設?還可以怎樣假設?

  獨立完成解答,指名板演。

  五、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和感想?

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15

  一、教學內(nèi)容:練習十三的第4、5、7、8題及相關補充練習。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會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通過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內(nèi)容用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3、情感與態(tài)度讓學生感受到有余數(shù)除法的價值,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其中也讓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chuàng)造潛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會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的實際問題

  2、難點:會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的實際問題

  四、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自主探索

  五、教學準備:情境圖

  六、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激趣引入

 。ǘ┳灾魈剿,解決問題

  1、師:同學們,現(xiàn)在書店對小朋友進行書的優(yōu)惠,每本兒童讀物都只賣4元,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個同學都要買些什么書吧。

  師出示書店買書的情境圖

  讓學生找出問題,獨立解決。

  2、師出示森林餐廳的情景圖,讓學生先說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老師板書。

  問:是不是平均分的.事情?是怎樣分的?

  那么該如何解決?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匯報不同解決辦法。

  3、出示叢林探險的情景圖,讓學生觀察,說說自己所了解到的數(shù)學信息。并說說要解決每個問題所需的數(shù)學信息是不是知道。獨立解決。

  4、觀察花店的圖,把了解到的數(shù)學信息列出來。理解題目的要求。

  讓小組一起用圓片、三角形、正方形來代替花進行扎花。最后一起確定解題策略。

  5、給班級分組,怎樣分比較科學,說說理由。

 。ㄈ┩卣寡由,深化提高

  聰聰陪媽媽去水果市場買水果,媽媽說:“聰聰,我想買35個蘋果、28個梨子、32個橘子,然后你按4個蘋果、5個梨子、6個橘子裝一袋,看看可以裝幾袋?

  (四)課堂總結

  你有什么收獲?

【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相關文章:

《解決問題》數(shù)學教案02-21

《用比例解決問題》數(shù)學教案12-06

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15篇02-11

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15篇)02-11

《解決問題》數(shù)學教案15篇02-21

《用圓柱的體積解決問題》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03-21

解決問題教學反思04-05

數(shù)學《解決問題》教案02-23

解決問題教學反思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