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妇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_无码人妻精品视频_久久躁夜夜躁狠狠躁_偷碰人妻无码视频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四年級數學教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時間:2024-10-21 13:43:37 毅霖 四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通用15篇)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1

  教學內容:

  比較圖形的面積

  目標預設:

  借助方格紙,能直接判斷圖形面積的大小。通過交流,知道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基本方法。體驗圖形形狀的變化與面積大小變化的關系。

  教學重點:

  面積大小比較的方法。

  教學難點:

  圖形的等積變換。

  教學過程:

  一、新課教學

  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方法

  讓學生觀察方格中各種形狀的平面圖:

  提問:下面各圖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你是怎樣知道的?

  同學進行交流。

  二、歸納比較的方法:

  (1)平移(2)分割(3)數方格

  你還有什么發(fā)現?與同學進行交流

  三、練習

  1.用分割和平移法來判斷

  2.根據自己的理解畫圖形,只要面積是12平方厘米都可以。

  3.讓學生討論觀察補哪塊圖形好。

  四、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17頁第4題。

  課外作業(yè):在方格紙上畫出面積為24平方厘米的圖形。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2

  教學背景:

  統(tǒng)計是數學的一個重要的思想方法,它通過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對事件發(fā)生可能性的刻畫,來幫助人們做出合理的推斷和預測。進而形成尊重事實、用數據說話的科學態(tài)度!稊祵W課程標準》非常重視“統(tǒng)計與概率”,并且指出在教學“統(tǒng)計”要從傳統(tǒng)上比較注重統(tǒng)計圖表有關知識點的教學轉向重視學生對數據統(tǒng)計過程的體驗,學會一些簡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的方法,認識統(tǒng)計的作用和意義。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確定本課(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94頁例2)的教學目標如下,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自己喜歡的情境中學習數據整理,激發(fā)學習興趣,感知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2.使學生感受、經歷數據的整理過程,初步認識統(tǒng)計圖和統(tǒng)計表,能正確填寫統(tǒng)計圖和統(tǒng)計表,能從中獲得簡單統(tǒng)計的結果。

  3.使學生能使用各種統(tǒng)計的方法以及“正“字的統(tǒng)計方法統(tǒng)計數據。

  4.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有序觀察與思考的習慣和數學應用的意識,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歡樂。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學會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統(tǒng)計圖和簡單的統(tǒng)計表。

  教學難點:

  “正“字的統(tǒng)計方法。

  情境描述:

  方案一為:按照課本例2提供的情境進行。統(tǒng)計喜歡哪種顏色的花的人數。

  導入過程:六一兒童節(jié)到了,小朋友們正在用鮮花來裝扮他們的教室,這里有哪幾種顏色的花?你喜歡哪種顏色?然后對喜歡各種顏色的花的人數進行統(tǒng)計。(評析:學生學習比較被動,不知道為什么要對喜歡哪種顏色的花進行統(tǒng)計,學生興趣并不高。)

  方案二為:統(tǒng)計喜歡哪種活動的人數。教學片斷如下:

  師:六一兒童節(jié)就要到了,我們班要搞一個活動。這里有四項活動,它們分別是“強凳子、拍皮球、夾彈子、考考你”(這是我了解到的孩子喜歡的一些活動,為了激起孩子的興趣,我選了一些他們普遍喜歡的活動讓他們選擇。我把這些活動寫在黑板上),這些活動你喜歡嗎?

  學生一下子來勁了,齊刷刷的'說:喜歡

  師:你最喜歡哪個活動呢?

  我環(huán)視了一下四周,孩子們都迫不及待的要說出口。

  我停了停又說:請把你最喜歡的一個活動寫在老師發(fā)的紙條上,注意只能寫上你最喜歡的一個。孩子們很快寫好了,然后由組長收起來。(評析:給孩子神秘感,使得孩子更期待下面的學習活動,由“要他學”一下子轉變成“他要學”了。)

  師:現在老師想利用手里的這些紙條來知道,選哪個活動的人最多,那么這個活動將作為我們班六一兒童節(jié)時的一個活動。我該怎么辦呢,請你幫老師想想辦法吧!

  怕幾個孩子沒能聽清楚,我又說了一次:我怎么利用這些紙條知道,選哪個活動的人最多?

  孩子們開始動起了腦筋,他們也遇到了問題。過了一會,一個孩子舉起了手。

  生1:你可以看一看紙條,看看哪個選的人最多就可以了。

  師:是一張張看過來嗎?

  生1:嗯

  師:唉!這個小朋友的方法好嗎?

  生2:我覺得不太好,這么多紙條怎么看得清楚,可能看了就忘了。

  師:你說得很有道理,老師也是這么想的。那么有沒有更好的方法了。

  生3:我們可以做一下記錄。

  師:怎么記錄?

  生3:用打鉤的方法?匆豢催x的是那個活動就在哪個活動下打鉤。

  師:你這個方法真不錯。其他小朋友呢,你們用什么方法來記錄呢?請小朋友們四人小組討論一下可以怎樣記錄。學生開始討論。(采用小組合作討論的方法,使學生在積極主動學習的課堂中享受到自己學會知識的愉悅)

  師:請各小組派代表說一說,你們準備用什么方法記錄。

  方法有:打圓,打三角形,打五角星,劃橫的,寫正字。

  討論好了,我叫孩子們在準備好的草稿紙上跟著我把這幾個活動寫上。我在黑板上寫了一組。然后叫了三個分別是用打鉤,劃橫,寫正字的學生上黑板統(tǒng)計,其他學生在自己的草稿本上統(tǒng)計。老師將紙條上的活動念一遍,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錄、整理數據。

  師:記錄方法和符號沒有統(tǒng)一要求,同學們喜歡用什么符號就用什么符號,那誰能用更直觀、更形象的方法來表示呢?

  學生小組活動:每組拿出一張空白虛線框圖,進行制作統(tǒng)計圖。小組匯報并展示統(tǒng)計圖(評析:通過學生實踐經驗來學習知識,更體現數學源于生活從而引發(fā)學生更強烈的求知欲望)

  教學總結:

  方案二的課堂氣氛明顯好于方案一。方案一中,孩子們的反應顯得非常被動,純粹是為了學數學知識而在上課,孩子們顯得難以接受。而方案二,學生就顯得非;钴S主動了。方案一的導入,為什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沒有呢?追其原因主要是:首先,孩子們不明白,為什么要統(tǒng)計這些喜歡不同顏色的花的人數,教材提供的情境不夠貼近實際,沒有展示出為我什么要進行統(tǒng)計,統(tǒng)計了是干什么,純粹像是為了要學習統(tǒng)計這一內容而設計的一個情境。再次:雖然課本的例題提供了具體的情景,但孩子們興趣不大,因此不能吸引學生的眼球。其次:在選擇最喜歡哪種顏色的花時,可選性不大。因為這些花看起來都差不多,因此孩子們不知道到底選哪個好,選的時候也只是隨便定了一個。而方案二就不同了:首先,這些活動孩子們都非常喜歡,看到六一節(jié)要搞這些活興趣一下子來了,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告訴大家。其次:孩子們清楚統(tǒng)計的原因,要選出六一節(jié)的活動就要選擇喜歡的人最多的那個,所以要進行人數統(tǒng)計。并且可選性要比例題的大。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3

  教學目標:

  ●學生對除數十位上的數較小,個位上的數又不接近整十數的除法,學會靈活運用試商方法。

  ●初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會靈活運用試商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溝通。

  1、讓學生口算。

  145158164254245263156147156+15258-25

  2、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256160159120

  3、筆算下面各題。

  33)28038)180

  獨立試做,反思做法,達到靈活運用

  讓學生觀察復習3得兩道題是用什么方法試商的?各有什么特點。

  二、探究新知

  1、學習例4。

 。1)出示例4:學校禮堂每排有26個座位,四年級共有140人,可以坐滿幾排?還剩幾人?

 。2)引導學生根據問題列出算式14026=

 。3)讓學生利用學過的試商方法進行試商。完成后說說有什么感覺?

 。4)小組討論有沒有別的試商方法。然后進行小組匯報交流。

 。5)教師把學生說的幾種情況板書,讓他們比較那種方法簡便一些,根據題目的特點靈活運用,選擇合適你自己的試商方法。

  學生觀察、比較哪一種方法簡便些?

  2、引導學生認真觀察例題和做一做的題目中除數有什么特點?這類題目用什么方法試商簡便些?

  使學生認識到:遇到除數是14、15、16、24、25、26商是一位數的除法,可以利用口算直接想出商幾,這樣試商比較簡便。

  三、練習

  練習十五第512題

  第5題,全班共同練習,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第6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解決實際問題。練習時,讓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對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給予幫助。做完后,請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過程,并引導討論兩題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第7~11題,實際應用的題目。學生通過計算解決實際問題,既鞏固了計算的方法又體會了計算的意義和作用。

  第12題,是開放題。讓學生自主選擇條件,獨立解答,再互相交流思路。

  四、總結。(略)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4

  教材分析:

  在本節(jié)課的教材設計中,主要是借助方格紙作為載體,讓學生自主的比較各種不同形狀圖形面積的大小,體驗到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可以有多種方法。

  學情分析:

  因為我班的學生動手能力比較差,以前沒有多少基礎,雖然訓練一個學年,但是還是不令人十分滿意。因此設計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帶著"想知道每個圖形的面積是多少嗎?你用什么方法知道它們的面積呢?"先獨立操作,然后再小組交流,集中小組中不同的解法。然后再全班以組進行匯報

  教學目標:

  1、借助方格紙,能直接判斷圖形面積的大小。

  2、通過交流,知道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基本方法。

  3、體驗圖形形狀的變化與面積大小變化的關系。

  教師應注意的訓練意識:觀察、比較、獨立思考、操作、交流,知識、方法并進。

  教學重點:

  面積大小比較的方法。

  教學難點:

  圖形的等積變換。

  教學過程:

  一、新課教學

  1、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方法(出示掛圖)

  (1)提出看圖要求:你都看見什么圖形?

  (2)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去動手操作

  (打開學具袋,使用與掛圖配套的圖形進行比較)(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長方形,不規(guī)則圖形。)

  提問:想知道每個圖形的面積是多少嗎?你用什么方法知道它們的面積呢?(數方格)

  2、提出活動要求:現在請大家數一數每個圖形的面積

  預設:

  (1)通過數格子得到圖形面積

  (2)用數格子的方法數不出來怎么辦?

  (適當提出來大家討論方法,或者挑選出能數方格的圖形)

  (3)可能有部分學生能通過不同方法得到圖形面積。

  自我注意:教材中把方格紙作為載體,呈現各種形狀的平面圖形。借助方格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是為了學習沒有格時怎樣求圖形面積做準備。

  (4)匯報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4.5②6③4.5④9⑤6⑥6⑦9⑧12⑨4.5⑩10.5(11)15(12)15(13)15

  3、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

  (1)將圖中面積相近的圖形分類,讓學生分組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

  提出操作要求:你想怎么比較呢?

  (巡視了解活動情況,個別指導,發(fā)現多數學生存在的問題。)

  (3)在小組活動之后,同學進行交流方法。(主要是互相交流經驗,)

  1=32=5=65+6=81+3=4=79+10=11=12=13

  (4)思考:你是怎樣知道的?

  (學生匯報時,要指導學生說清自己發(fā)現的方法,和操作過程。)

  個人注意:學生歸納整理出平面圖形面積大小的比較的方法。然后再全班以小組代表進行匯報,一個組說后其它組補充,能邊匯報邊展示,匯報時可以是組內成員合作進行

  我應該預設可能的匯報結果:即我的教案中的幾種都要心中有數,但此時學生可能只能匯報出書上提示的幾種。這時學生匯報有幾種就引導大家總結出幾種,不必把每種都總結出來評價應根據匯報的情況隨機進行。

  (本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能選擇不同的圖形進行面積大小的比較,并通過圖形面積大小的比較,掌握一些比較的方法。)

  二、鞏固練習(完成后面幾個圖示的任務)

  1、你們能用自己歸納出來的方法判斷下面哪些圖形的'面積與圖(一)一樣大嗎?

  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第一個練習重點用分割、平移的方法來判斷。)

  個人注意:如果學生在第一環(huán)節(jié)沒這類方法,這時應引導歸納并補上。主要需要學生去體會圖形變化面積沒變,為什么面積沒變就需要分割平移?去證明體會是目的,而是體會圖形變化面積沒變=等積變形。滲透一種數學思想,為今后學習面積公式推導打基礎,還有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不用給學生概念,會意就行了,只要教師自己明白就行,主要是為學生學習以后的面積計算作鋪墊。

  2、你認為下面的哪個圖形補上去就能使這個圖形變得完整?為什么?

  (讓學生討論觀察補哪塊圖形好,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

  3、同學們用心想想:如果下面的方格圖中,每個小方格的面積表示一平方厘米,你能畫出三個面積都是12平方厘米的不同圖形嗎?

  用你們手中的方格紙試一試。

  (根據自己的理解畫圖形,只要面積是否12平方厘米都可以。)

  (1)獨立操作

  (巡視檢查并且了解存在的問題和學生完成的情況,巡視的過程中應注意選擇有代表性的作品進行展示。)

  (2)全班交流---

  個人注意:我覺得畫圖型的這道題比較重要,如果學生畫的比較簡單,我可以提示一下。這個學習活動中學生畫出來的圖形不用分類,只是鼓勵學生盡量畫出矩形以外的其它圖形就行,目的是體會等積變形。

  4、拿出學具袋里兩個圖形,請你試一試它們可以拼成下面的哪個圖形?

  (1)獨立操作

  (2)交流演示

  (3)擴展:你還能用這兩個圖形拼成新的圖形嗎?

  (4)獨立操作

  (5)在黑板上粘貼交流演示

  能力升華:

  通過剛才的活動,你們是否發(fā)現了哪些有數學思考價值的東西呢?

  學生歸納:

  圖形的形狀不同,但它們的面積都是相等的;蛘呓Y合生活實際例子:比如裝修中,地板或墻壁的圖案,很多都是用的等積變形而構成的,把這道變成與生活接近的,讓學生去當設計師。(此環(huán)節(jié)視情況而定)

  個人注意:

  學生操作時應下到組里,指導學生,了解學生的情況。多數人出現的問題集體解決,個別的當場解決,并且不一定要老師解決,提出來讓同學幫助解決,盡量讓學生解決問題。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5

  教學目標:

  1.體會有條理數法的多樣性,并能運用有序的數法數出給定圖形的個數。

  2.能按一定的規(guī)律或分類去數,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3.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增強學習自信心。

  教學重點:

  有規(guī)律地數,不重復不遺漏。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在按一定規(guī)律數的基礎上發(fā)現數圖形的規(guī)律。

  教學過程:

  一、游戲設疑,激趣導入

  1.師:同學們,課前我們來做一個游戲吧,請你們拿出紙和筆,在紙上任意點出8個點,并將它們每兩個點連成一條線,再數一數,看看連成了多少條線段。

  2.師:同學們,有結果嗎?(學生表示:太亂了,都數昏了)大家別著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用數學的思考方法去研究這個問題。

  二、探究新知(談話引入例題)

  人們都說:“蘭州的黃河大橋好!”那么,你去過蘭州嗎?你們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的?

  學生回答后,教師用多媒體出示:一列火車從蘭州到打柴溝的.途中要?坑赖、天祝2個車站,按照兩站間的地名不同設置票價,有多少種不同的票價?

  1.大膽猜測

  2.說說想法

  3.可以畫一條線段,在線段上標出4個點,數數共有幾條線段。

  4.獨立數,小組討論交流

  5.成果匯報(指明代表發(fā)言)

  6.分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優(yōu)化組合)

  第一種是按A、B、c等一定的順序,一次為左端點,往下數,即按順序數數;第二種是按線段的組成不同來數,即分類數。

  7.“一列火車從蘭州到上海的途中要停靠8個站”如果再按此法來數,你有什么想法?是否有什么簡捷的方法呢?下面我們就來研究數線段。

  三、展開

  1.填表。

 。1)獨立填

  (2)分小組交流討論,匯成公認的表格

  2.探索規(guī)律。

  提問:從表格中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1)基本線段=點數-1

 。2)第一個加數剛好比點數少1,然后每個加數少1,依次加下去,直到1為止。

 。c數-1)+……+2+1

  (3)線段總條數就是1道基本線段所有自然數的和。

  3.試做。

 。1)線段上共有100個點,請問共有多少條線段?(指明學生板演)

 。2)師板書:

  第一種做法:99+98+97+……+2+1=4950(條)

  第二種做法:(99+1)×99÷2=4950(條)

  4.師問:我們用哪種方法計算比較簡單?

 。ㄓ玫诙N方法比較簡單)

  5.我們用“點數×基本線段數÷2”的方法更簡便。

  四、自主學習

  1.試做求票價題(同桌一個人出題,另一個人解答)。

  2.途中有幾條線段,你怎么想出來的?

  五、歸納小結

  板書設計:

  數圖形的學問

  化難為易有序思考發(fā)現規(guī)律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6

  一、情境引入

  1.我們以前學過元、角、分的知識,誰能用學過的知識說一說我們的數學課本的單價,并把它寫下來嗎?

  2.板書:6.11

  仔細觀察這個數與我們以前學過的數有什么不同?這是一種什么數呢

  3.這種數叫做小數,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小數。

  4.揭示課題:認識小數

  二、探究新知

  1.小數的認識

  觀察情境圖板書:買文具

  讓學生看買文具情境圖,在小組里自由的說出每件文具的價格

  在班內匯報交流,讓學生讀出小數

  鉛筆:0.50元、尺子1.06元、筆記本3.50元、鋼筆8.00元、水彩筆16.85元

  你能說說小數的特征嗎?

  A.認識小數點

  引導學生說小數特點,是補充:這個數中的點叫小數點。

  板書:小數點

  師介紹:我們原來學習的數字如:3、5、15、25等數都叫整數,像今天我們認識的這些數0.50、1.06等這樣的數叫做小數。

  B.認識小數的三個部分

  我們可以把小數分成三個部分:整數部分、小數點、小數部分。以小數點為界限,小數點左邊的是整數部分,右邊的是小數部分。

  板書:1.06

  整數部分小數點小數部分

  2.小數的讀法

  讓學生再賭一賭“文具店”各商品的價格,師板書:0.50讀作零點五零

  3.小數可以表示什么?在本課中,小數表示幾元、幾角、幾分。

  A、我們知道了數學課本的價錢是6.11元,它到底表示幾元、幾角、幾分呢?

  B、生獨立思考,組內交流并說說自己的想法。

  C、班內交流:6.11元表示6元1角1分。

  生說想法,師小結:整數部分是幾就是幾元,小數點后第一位是幾就是幾角,小數點后第二位是幾就是幾分。

  D、讓學生說出每件商品的'標價所表示的意義。

  鉛筆0.50元、尺子1.06元、筆記本3.50元、鋼筆8.00元、水彩筆16.85元

  生獨立思考后在書本上填出答案,然后在班內反饋。

  4.小數的寫法

  A.師拿出10元2角5分,讓學生說說一共是多少錢,讓學生試著用小數表示出來。

  B。班內反饋:10元2角5分用小數表示是:10.25元。

  師小結:把10元寫在小數點的左邊,2角寫在小數點右邊第一位,5分寫在小數點右邊第二位。

  C。讓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第二頁的“試一試“。生完成后在班內反饋。

  三、鞏固練習

  1.獨立完成“練一練”1,2題。

  板書設計

  買文具

  ---------小數的認識

  1.06

  整數部分小數點小數部分

  0.50讀作:零點五零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7

  教學內容

  1.(a≥0)是一個非負數。

  2.()2=a(a≥0)。

  教學目標

  理解(a≥0)是一個非負數和()2=a(a≥0),并利用它們進行計算和化簡。

  通過復習二次根式的概念,用邏輯推理的方法推出(a≥0)是一個非負數,用具體數據結合算術平方根的意義導出()2=a(a≥0);最后運用結論嚴謹解題。

  教學重難點關鍵

  1.重點:(a≥0)是一個非負數;()2=a(a≥0)及其運用。

  2.難點、關鍵:用分類思想的方法導出(a≥0)是一個非負數;用探究的方法導出()2=a(a≥0)。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學生活動)口答

  1.什么叫二次根式?

  2.當a≥0時,叫什么?當a<0時,有意義嗎?

  老師點評(略)。

  二、探究新知

  議一議:(學生分組討論,提問解答)

  (a≥0)是一個什么數呢?

  根據學生討論和上面的練習,我們可以得出。

  (a≥0)是一個非負數。

  做一做:根據算術平方根的意義填空:

  ()2=_______;()2=_______;()2=______;()2=_______;

  ()2=______;()2=_______;()2=_______。

  是4的算術平方根,根據算術平方根的意義,是一個平方等于4的非負數,因此有()2=4。

  同理可得:()2=2,()2=9,()2=3,()2=,()2=,()2=0,所以

  ()2=a(a≥0)

  例1計算

  1.()22.(3)23.()24.()2

  分析:我們可以直接利用()2=a(a≥0)的結論解題。

  解:()2=,(3)2=32?()2=32?5=45,()2=,()2=。

  三、鞏固練習

  計算下列各式的`值:

  ()2()2()2()2(4)2

  四、應用拓展

  例2計算

  1.()2(x≥0)2.()23.()2

  4.()2

  分析:(1)因為x≥0,所以x+1>0;(2)a2≥0;(3)a2+2a+1=(a+1)≥0;

  (4)4x2-12x+9=(2x)2-2?2x?3+32=(2x-3)2≥0。

  所以上面的4題都可以運用()2=a(a≥0)的重要結論解題。

  解:(1)因為x≥0,所以x+1>0

  ()2=x+1

  (2)∵a2≥0,∴()2=a2

  (3)∵a2+2a+1=(a+1)2

  又∵(a+1)2≥0,∴a2+2a+1≥0,∴=a2+2a+1

  (4)∵4x2-12x+9=(2x)2-2?2x?3+32=(2x-3)2

  又∵(2x-3)2≥0

  ∴4x2-12x+9≥0,∴()2=4x2-12x+9

  例3在實數范圍內分解下列因式:

  (1)x2-3(2)x4-4(3)2x2-3

  分析:(略)

  五、歸納小結

  本節(jié)課應掌握:

  1.(a≥0)是一個非負數;

  2.()2=a(a≥0);反之:a=()2(a≥0)。

  六、布置作業(yè)

  1.教材P8復習鞏固2.(1)、(2)P97。

  2.選用課時作業(yè)設計。

  3.課后作業(yè):《同步訓練》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8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標實驗教材(四上)112的例1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中的簡單事例,使學生初步體會到優(yōu)化思想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中的策略的多樣性,初步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yōu)化方案的意識。

  3、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4、使學生能積極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體會優(yōu)化思想。

  教學難點:

  探究解決問題的最優(yōu)方案。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探究用表格

  學具準備:

  三張圓紙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1、同學們家里有廚房嗎?你們進過廚房嗎?進去做什么?廚房里有什么數學問題嗎?

  2、我們來看看王華家廚房里的數學問題。(課件出示例1圖)中午放學回家,王華發(fā)現媽媽正在廚房準備烙餅。(板書課題:烙餅問題)

  師:“從圖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學生觀察、理解圖中的內容。

 。ㄟ@一環(huán)節(jié)是通過創(chuàng)設出生活化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烙餅這一事例,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使學生處于主動思考解決問題的最佳狀態(tài)。)

  教師提問:“媽媽烙一張餅最少需要幾分鐘?”“如果媽媽要烙2張餅最少需要幾分鐘,怎樣烙?”

  小結:我們烙兩張餅時,可以先同時烙餅的正面,用了3分鐘;再同時烙餅的反面,用了3分鐘這樣烙兩張餅就需要6分鐘。

  師:“爸爸、媽媽和小麗各吃一張餅,一共要烙幾張餅呢?”“要烙3張餅,鍋里每次最多只能烙2張餅,那3張餅怎樣烙時間最短呢?”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學生操作,探究烙3張餅的方法。

  讓學生用發(fā)的圓片烙一烙,同桌說說用了幾分鐘,是怎樣烙的。(圓片的正、反面上分別寫著正、反兩字來代表餅的'正、反面。)教師參與到小組活動中。

 。ㄏ嘈艑W生,放手讓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2、學生演示烙餅法。

  師:誰愿意把你烙餅的方法介紹給大家。(學生上黑板動手烙,邊烙邊說)

  讓大家來比較:“這些烙法,哪一種能讓大家盡快地吃上餅?”

  得出結論:9分鐘是烙3張餅所用的時間最短的,我們就把(烙3張餅所需時間最短的)這種方法,叫快速烙餅法。(教師板書快速烙餅法)

  教師用課件演示烙三張餅的方法并小結:先把餅1、餅2同時放進鍋里,先烙餅1、餅2的正面,3分鐘后,取出餅1,放入餅3,再同時烙餅2的反面和餅3的正面,3分鐘后,餅2烙好了,取出餅2,再放入餅1,再同時烙餅1和餅3的反面,又過了3分鐘,餅1和餅3烙好了,這樣烙3張餅就用了9分鐘。

  師:老師是用什么方法烙的?(也是用快速烙餅法)

  師:使用這種方法時,你發(fā)現了什么?

 。1、使用快速烙餅法,鍋里面必須同時放2張餅。2、用的時間短。)

  讓學生用烙3張餅的快速烙餅法再烙一次,邊烙邊說給你的同桌聽。

  (烙3張餅的最佳方法是解決烙餅問題的關鍵。我讓學生演示烙餅過程,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探索嘗試,再進行比較,既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理清思路,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3、拓展延伸:

  師:(出示表格,邊說邊點擊表格)剛才烙2張餅時可以2張2張烙,所需時間是6分鐘,烙3張餅時可以用烙3張餅的最佳方法,所需時間是9分鐘。想一想,如果烙4張餅,怎樣烙時間最短?

  學生發(fā)言。班內交流,并比較哪個小組的方法最好。

  教師小結后提問:“如果要是烙5張餅,怎樣才能讓大家盡快地吃上餅?需幾分鐘”

  小組活動,通過小組交流,使學生找到最佳方法。

  教師小結后提問:“如果要是烙6張餅,怎樣才能讓大家盡快地吃上餅?需幾分鐘”

  學生發(fā)言。班內交流,并比較哪個小組的方法最好。

  教師小結后提問“如果要是烙7張餅、8張餅10張餅最少需幾分鐘?”

 。ㄍㄟ^以上活動,可以使學生找到最優(yōu)方法,體會優(yōu)化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在這樣過程逐步形成課件表格,餅數

  234

  同時烙兩張餅快速烙餅法兩張兩張地烙

  先烙兩張,后三張用快速5烙餅法

  兩張兩張地烙

  1815

  烙餅方法

  最少所需的時間(分)

  6912

  78910

  21242730

  4、探究規(guī)律。

  讓學生仔細觀察表格、小組討論交流,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

  (根據情況決定是否給學生啟示:

  1、仔細觀察烙餅的張數和烙餅所需要的時間,你發(fā)現了什么?

  2、仔細觀察烙餅的張數不同烙餅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學生在充分交流探討的基礎上,得出結論:

  1、如果要烙的餅的張數是雙數,2張2張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餅的張數是單數,可以先2張2張的烙,最后3張用快速烙餅法最節(jié)省時間。

  得出結論:每多烙一張餅,時間就增加3分鐘,用餅數乘烙一面餅所用的時間,就是所用的最短時間。(餅數×3=所需最少的時間。)

  教師:“誰能很快地說出烙11張餅用多長時間?烙15張餅呢?”

 。ㄍㄟ^拓展性的設問,既對前面所學知識進行了鞏固,也為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了時間和空間。)

  三、實踐應用,內化提高

  課件出示114頁做一做第1題。

  教師:“現在美味餐廳的廚師也遇到了難題,餐廳里來了三位客人,每人點了兩個菜,而餐廳里只有兩位廚師,假設兩個廚師做每個菜的時間都相等,怎樣安排炒菜的順序才比較合理呢?”

  1、引領理解題意。

  2、全班交流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1、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2、師:同學們回家后可以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問題可以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解決。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角的分類,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銳角、鈍角的特征,能判斷一個角是什么角;幫助學生建立不同的角的空間觀念。

  2、使學生能掌握用量角器畫角的方法,能用量角器畫指定度數的角。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數。(投影出示)

  提問:誰來說說量角的方法是哪幾步?

  上面哪個角是90?哪個角小于90?哪個角大于90?

  2、引入新課。

  我們看到,角是有大有小的。那么,根據角的大小能不能把它們分成幾類呢?可以不可以根據角的大小把它畫出來呢?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角的分類和畫法。(板書課題)

  二、教學角的分類

  1、認識直角的度數。

 。1)提問:你還能說一說見過的哪些角是直角嗎?(板書:直角)

  (2)請你指一指三角尺上的直角。

  直角是多少度呢?請大家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尺上的直角,然后告訴老師,你量出直角是多少度。

  直角是多少度?(板書:直角是90)

  提問:數學書封面的一個角是多少度?課桌面的一個角是多少度?黑板面的一個角是多少度?為什么這些角都是90?

  你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每一個角都是多少度嗎?為什么?

 。3)畫出下列圖形。

  提問:這個角多少度?為什么?你是怎樣知道它是直角的?

  指出:我們已經學過,凡是標有這個符號“司”的角就是直角。

  2、認識平角。

 。1)再請同學們想一想,怎樣的圖形叫做角?

  請看老師來畫一個角。先點一個點,再用直尺,從這點出發(fā)向相反的方向畫兩條射線。

  提問:這個圖形是角嗎?為什么?(邊提問邊在上面表示出)

 。2)誰來指一指,這個角的頂點在哪里,兩條邊在哪里?

  這個角與以前看到過的角比較,你能看出它的兩條邊有什么特點?

  現在請大家看一看,這個小木條組成的角,(把兩條小木條旋轉成一個平角)它的兩條邊也有什么特點?

  像這樣,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的角,就叫做平角。(板書:平角)

 。3)一個子角是多少度可以怎樣知道呢?

  請大家一起來量黑板上的平角,看看是多少度。

  請大家在練習本上畫一個平角,再量一量自己畫的平角是多少度。

  提問:你們量得平角的度數都是180嗎?指出:平角是180。(板書:平角是180)

 。4)你能想出一個平角的度數等于幾個直角的度數嗎?

  請同學們每人拿出準備的'一張紙,先對著折一下,再對著折一下,使剛才折出的邊重合。

  提問:現在折出的這個角是什么角?它是多少度?

  現在我們把第二次折的打開,現在以折痕相交的點作為頂點,這是一個什么角?它由幾個什么角組成?

  提問:1平角等于幾個直角?(板書:1平角=2直角)

  請你們在課本第113頁上“1平角=()直角”的括號里填上數。

  3、認識銳角和鈍角。

 。1)我們已經知道了直角和平角,還知道了直角是90,平角是180。請同學們仔細比較下面角的大小,你能不能根據這些角的大小,把它們分成幾類呢?

  小黑板出示圖:提問:你把這里的角分成幾類?你是怎樣分的?

 。2)同學們分得很好。現在來看一下,∠1、∠5是什么角?∠2、∠6的大小有什么特點?∠3、∠4有什么特點?那么,像∠2、∠6這樣小于90‘的角叫做什么角呢?像∠3、∠4這樣的角,不光大于90,而且小于180,它們又叫做什么角呢?請同學們自己看課本第113頁最后兩節(jié)。先量一量這里每個角的度數,再看一看各叫什么角。

 。3)提問:誰來說一說,看書后你知道了什么?(板書:銳角鈍角)

  小黑板出示銳角、鈍角的定義,讓學生讀一讀。

  4、認識周角。

 。1)如果把這一條邊繼續(xù)按這樣的方向旋轉,這是不是一個角?這個角從哪條邊到哪條邊?

  把這一條邊繼續(xù)按這樣的方向旋轉,(演示)當兩條邊重合時,這還是一個角。(用手勢指示:o);提問:想一想,從剛才開始到旋轉成現在的角,這一邊繞端點旋轉了多少?

  指出:這一條邊繞它的端點旋轉了一周,所成的也是一個角。這樣的角,我們把它叫做周角。

 。2)現在我們用這里的兩根小木條的角來旋轉,如果把每根小木條都看作一條射線,看看每次得到怎樣的角。

  依次演示出直角、平角,分別讓學生說一說各是什么角。

  如果把這條射線繼續(xù)旋轉,(演示)這是不是一個角?(用手勢指示:)為什么?

  我們繼續(xù)把這條射線繞著端點旋轉,(演示)當這條射線繞著端點旋轉一周,所成的角叫做什么角?

 。3)根據剛才用小木條角旋轉成的周角,周角可以這樣畫出來。(畫圖)

  指著圖說明:一條射線繞著端點旋轉一周所成的這個角,是周角。

  每個同學自己說一說,什么樣的角叫做周角,再看一看書上怎樣說的,然后告訴老師。

  出示周角定義。

  (4)說明:周角是360。(板書:周角是360)

  請大家把周角的度數與直角、平角的度數比一比,一個周角等于幾個平角?等于幾個直角?

 。5)用小木條組成的活動角演示,從銳角起,旋轉出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讓學生說明每次是什么角,為什么。

  5、組織練習。

  (1)“做一做”第1題。請同學們說一說第1題里每個角各是什么角,為什么。

  三、教學角的畫法

  1、自學畫角的步驟。我們已經能根據角的度數判斷它是什么角了。如果知道一個角的度數,怎樣畫出這個角呢?請同學們看書第114頁上的內容?赐旰蟾嬖V老師,畫角要分幾步?哪幾步?

  2、提問:畫角要分幾步?哪三步?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1)先畫射線;

 。2)兩個重合,對準點點;

 。3)再畫射線。

  3、畫角。

  提問:例4的要求是什么?畫65的角要怎樣畫?(學生回答,老師在黑板上按步驟畫出65的角)

  小結畫指定度數角的步驟。

  4、組織練習。

 。1)“做一做”第2題。

  指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畫在練習本上。

  用量角器檢查板演畫出的角是否正確。

  四、課堂小結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10

  一、教材和教學目標

  1、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基礎上而編排的!懊娣e”的編排,突出的變化是加強了探索性,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教材首先讓學生理解引進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設計了一系列“矛盾沖突”:兩個面積相近但形狀不同的長方形靠觀察很難看出哪個大一些,用重疊的方法也很難比較出它們的大小。從而使學生產生認識沖突,促使學生嘗試用間接比較方法,即用其他圖形作標準來比較。通過親身體驗與討論交流,學生發(fā)現“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用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來測量”。接著教材進一步啟發(fā)學生探索“用什么樣的圖形表示面積單位比較合適”,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發(fā)現“選用正方形測量比較方便”,進而自然地引出面積單位的教學。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面積單位。難點是: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使學生認識到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2、教學目標

  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有以下三點:

  (1)理解面積的意義。

  (2)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這些單位實際大小的空間觀念,形成正確的表象。

  (3)學習選用觀察,重疊,以及估測等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

  3、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正處在學習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期,他們具體形象思維也正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我以學生自己已有的空間知覺為基礎,在教學中安排大量的觀察,比較,測量,操作等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經歷從具體到抽象的過渡,真正落實培養(yǎng)和發(fā)展空間觀念目標。

  4、時間安排

  基于對教材的以上認識,按照大綱要求,本節(jié)課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教學:

  (1)通過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體驗活動,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用時5分鐘。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建立面積單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積單位的建立規(guī)則。用時10分鐘。

  (3)認識常用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動中獲得關于它們實際大小的空間觀念,形成正確表象。用時15分鐘。

  (4)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學生體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用時10分鐘。

  5、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各1個。兩個大小不一的長方形。

  學具:兩張面積相近但形狀不同的長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長方形紙片和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實物。

  二、教法和學法

  本節(jié)課我采取教學方法是觀察、實驗探究法,將情景引入、直觀演示等方法貫穿于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比如:上課開始通過情景引入創(chuàng)設涂色比賽情境,使學生提高學習興趣,產生探索新知的需求。理解面積的意義,我通過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在運用學具、動手操作與合作探究中真實地感受什么是面積,獲得實實在在的直接經驗。為了讓學生形成面積單位實際大小的正確表象,我采用活動教學法,目的是直觀體驗活動為主線,結合生活實例,創(chuàng)設數學情景,提出數學問題,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學習,建立正確的表象,并運用這些表象解決相關的問題。學生認識了面積和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后,我把探究的主權讓給學生,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自學。通過自學,學生能迅速理解面積單位含義,學習選用觀察,重疊,以及估測等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

  三、教學程序和教學策略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我從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的三維目標。

  1、激趣導入新課

  根據三年級學生年齡特點,易從情景中引發(fā)學習興趣,因此我首先由在兩張大小不同的白紙上進行涂色比賽引入,當學生完成后,我提出問題:誰輸?誰贏?原因是什么?讓學生真切感悟平面是一個面,有大小之分的',為學生學習面積概念做好鋪墊。

  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目的有二:一是讓學生在游戲的參與中體驗,感知,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自然引出新知,為新知的學習做好鋪墊;二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激起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

  2、充分感知,概括面積的含義。這一環(huán)節(jié)分三步完成。

  第一步:教學物體的表面感知面積。

  通過讓學生指一指身邊物體(如:黑板,課桌,書本等)的表面在哪;摸一摸這些物體的表面有什么感覺;比一比這些物體的表面誰大誰小,讓學生通過實物感知物體的表面有大有小,在此基礎上小結出: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第二步:教學封閉圖形的大小。

  通過質疑:假設我們把練習本的封面畫到黑板上是什么形狀?引出封閉圖形,并出示一組封閉圖形,讓學生認一認有哪些是封閉圖形,指一指封閉圖形的面積,比一比哪個封閉圖形面積大一些,讓學生感知到封閉圖形的大小也叫做它們的面積。

  第三步:概括出面積的含義。

  由學生概括說出面積的含義,教師板書: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通過學生親身經歷,通過與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來實現。“面”是什么?說不清,道不明。但在大量直觀,實踐,體驗活動中,學生能實實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

  3、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比較中理解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面積有大有小,那么怎樣比較它們的大小呢?

  (1)課件出示:兩個面積接近但形狀不同的長方形。請學生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塊面積小一些?學生通過觀察、重疊,無法直接比較,這就造成了學生認知上的沖突,促使學生嘗試用間接比較方法,即用其他圖形作標準來比較。

  (2)提供學具,讓學生自己選擇測量標準進行比較。

  (3)匯報展示。學生在選擇過程中選擇不同的標準:有的選擇形狀不同,大小不同的圖形,既長方形和正方形混合來擺;有的選擇大小相同的圖形(如同一種正方形或同一種長方形),通過親身體驗讓學生發(fā)現:要得到一致的測量結果,作為比較標準的圖形,形狀、大小不同不行,從而得出“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用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來測量”。進一步讓學生思考,用什么樣的圖形表示面積單位比較合適?因為前面學生已經拼擺、測量,所以學生自然而然的選擇正方形。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主要采用了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激發(fā)認知沖突后,提供學具,引導操作、合作探究。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體現了活動化的數學學習過程,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

  4、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這個環(huán)節(jié)分三步來完成。

  第一步:讓學生自學課本并出示相應的自學提示。

  第二步:分層次來學習三個常用面積單位。學習“1平方厘米”的教學以“教“為主,具體環(huán)節(jié)如下:拿,讓學生從學具中拿出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想,看著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圖形并把它印到腦子里;比,比一比你手上的哪個指甲面積大約是1平方厘米;畫,畫一個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量一量你的橡皮大約是多少平方厘米?學習“1平方分米”的教學以“扶”為主;學習“1平方米”的教學以“放”為主。以上利用多種方法的教學,促使學生鞏固面積單位,發(fā)展其空間觀念。

  第三步:用面積單位測量物體表面的面積,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解決問題,促進理論同實踐的結合。為此,在教學中都進行了操作練習讓學生量一量橡皮、書本封面、課桌,并讓學生學會估量黑板和教室地面的面積。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采用自學輔導方式,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進而在匯報拿、畫、找、量等環(huán)節(jié)中,充分感知面積單位的實際大小,并和身邊的某個面建立聯(lián)系,從而起到幫助表象記憶的作用。

  5、練習內化,鞏固新知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設計了三個練習。第一題目的是強化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第二題使學生學會區(qū)分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為下節(jié)課做好鋪墊,并且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求知欲,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為學生提供創(chuàng)造思維的空間;第三題進一步在學生腦海中加深面積單位的表象。

 、偬钜惶

  (1)()或()的大小,就叫做它們的面積。

  (2)邊長是()的正方形,面積是()。

 、谔钌线m當的單位。

  一枚郵票的面積約是4()

  教室的地面約是45()

  小明的身高是125()

  數學課本長大約是20()

  ③拼一拼: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一拼

  (1)面積是1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和長方形。

  (2)面積是8平方厘米的圖形。

  6、全課總結

  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讓學生來談談收獲,不但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可以從中了解學生這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

  四、教學體會

  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充分體現了新課標“以學為本”的教學理念,有以下兩個突出特點:

  1、立足面向全體,重視發(fā)展學生的主體作用,始終把學生的體驗、探索放在首位,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說、看、摸、比、想等一系列的活動,來實現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無論是時間的安排還是教學策略上都結合學生提供大量的主動探索、體驗、領悟與創(chuàng)造學習的時間與空間,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

  2、注重學生的情感和態(tài)度,從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到引導學生觀察實物,鼓勵學生拿、想、比、畫、量等策略讓學生參與整個學習過程。整節(jié)課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悟,有效的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研究面積是什么,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11

  [教學目標]

  1、認識平行,感知平行線的特征,初步學會畫平行線,了解平行線在生活中的應用。

  2、培養(yǎng)空間想象能力與聯(lián)系實際的意識和能力。

  3、感受數學的價值,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認識平行

  1、初步感知,嘗試判斷

  師;上課一開始,讓我們先來看一小段錄像(播放錄像)

  師:錄像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啊?生:開窗戶。

  師:開窗戶過程中,這扇窗戶在做什么運動呢?

  生:平移

  師:是的,平移是我們上個學期學過的知識,你們學得很好。我們看,窗戶的一條邊一開始在這個位置;平移之后,到了這個位置。你知道這條邊與這條邊的位置之間有什么關系嗎?

  生:平行

  師:你的知識面真廣,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行線。

  師:你知道平行線嗎?

  高老師這里有幾幅圖,請同學們找一找,哪些圖畫出了你心目中的平行線?

  生1:第1幅、第5幅、第7幅。

  生2:就第1幅

  生3:1和5

  師:看來,同學們對平行線都有自己的認識。到底你的想法對不對呢?,學完這節(jié)課后,相信你一定能得到一個肯定的答案。

  2、充分體驗,探討本質

  師:那么數學上,究竟什么是平行線呢?

  我們來看:

  窗戶這兩條直直的邊我們可以看成是兩條線段,這條線段如果向兩端無限延伸、延伸。閉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看到的兩條直線會怎樣?會相交嗎?

  生:不會

  師:都說眼見為實,這兩條直線我看到的部分的確是不相交的,可是無限延伸之后我看不到,你憑什么說他們永遠不會相交呢?

  生1:因為延長是不會彎過來的。

  生2:他們不會越來越近,最后靠在一起。

  生3:它們之間的寬度始終不會變的。

  師:寬度一樣,其實就是說他們的距離處處相等。(課件驗證)

  因為他們的距離處處相等,無限延伸之后始終保持著這樣的距離,所以,他們永遠不會相交。

  3、提升概念,再次判斷

  (板書并口述:永不相交的兩條直線相互平行)

  師:兩條直線相互平行,我們也可以說其中一條就是另一條的平行線。

  如果我們把兩條直線分別標上名字,AB和CD,我們就說直線AB平行于直線CD,記作AB∥CD

  師:我現在如果把這兩條直線都斜過來,現在他們相互平行嗎?

  生:平行的。

  師:為什么?

  生:因為他們永不相交。

  師:我們回頭再來看剛才的8幅圖。

 、拍隳芾脛偛艑W習的概念,找出這里的平行線嗎?要說出充分的理由。

  (重點討論學生初次判斷錯誤的、有爭議的或不敢肯定的。是平行線,為什么是;不是,又為什么。使學生對平行的認識更加深刻)

 、浦笀D⑦只有一條直線,你能幫他找一天和他平行的直線嗎?

  生:圖1

  師:上面一條還是下面一條

  生:兩條都和圖7的直線平行

  4、生活中的平行線

  師:這些直線是相互平行的,生活中你還能找到這樣的平行線嗎?

  生1:黑板的上面和下面

  師:是的,黑板的對邊是相互平行的

  生2:桌子的這兩條邊是相互平行的

  師:你指桌子的對邊是相互平行的吧,我希望同學們能表達得清楚些。

  師:高老師這里還有一些圖片,你能從中找到平行線嗎?

  生1:那幅畫的`對邊是相互平行的

  生2:樓梯扶手的兩條邊是相互平行的

  生3:護欄豎的和豎的是相互平行的

  師:是的,現在再來看看這里

  生1:爬干都是平行的

  生2:瓷磚的對邊是平行的

  生3:花壇的對邊是平行的

  師:看來生活中的平行線還真不少。有個小朋友叫淘氣,他發(fā)現所有的窗戶都太像了,沒有一點兒創(chuàng)意。于是,他設計了這樣的新型窗戶。

  師:你能接受淘氣的設計嗎?為什么?

  生1:不同意,因為這樣的話,窗戶就無法移動了。

  生2:如果窗戶往右移就會掉下來。

  師:看來,平行不僅美觀,還很有用。

  剛才同學們找到的都是靜止的,現在讓我們看看運動中的平行線。

  每周一我們都要舉行升國旗儀式。國旗的上邊從這里平移到了這里,他們是相互平行的。

  師:再看看這副圖。箭頭從這里平移到這里。同學們,線段HG一開始在這里,平移后到了H1G1,線段HG和線段H1G1平行嗎?那你能從平移前后的箭頭中,找出類似的相互平行的線段嗎?

  生:線段AD平行于線段A1D1

  二、動手畫平行線

  1、師:現在同學們都認識了平行線,你能在白紙上畫平行線嗎?

  請同學們拿出白紙,看第一題,高老師已經給你們畫好了一條直線,現在你能畫出它的平行線嗎?

  注意:你在畫的時候想一想,按照你的畫法能保證一定平行嗎?

  生:動手操作

  展示:

  1、量距離。

  2、沿著一把尺的兩邊畫。

  3、直尺平移

  師:畫這條線的平行線,可以畫幾條啊?

  生:無數條

  師:現在,你對這三種方法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說說各種方法的局限性)

  師:看來每種方法各有各的有點和缺點,因此我們在畫平行線的時候,要選擇最合適的方法。

  2、師:現在請同學們選擇合適的方法完成第二題。

  教師掩飾直尺平移法,注意點:

  1、對2、靠3、移4、畫

  2、師:現在先請同學們在紙上畫任意一條直線。

  生:……

  師:現在請同桌交換白紙,給同桌畫的直線畫一條平行線。要求先一個人畫另一個看,看同桌畫得對不對,然后再交換,聽明白我的意思了嗎?好,開始。

  三、總結,交流

  學了這節(jié)課后,你對平行線有什么新的認識嗎?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我們對平行的認識也會越來越深刻。

  四、拓展

  師:請同學們看這兩條線,它們相互平行嗎?

  師:它們都在長方體的哪一個面上?

  師:請同學們注意(轉動盒子,使兩直線異面)

  師:這兩條直線會相交嗎?那它們平行嗎?

  那你覺得我們在說兩直線平行時,是不是還應該加一個前提條件啊?

  概括:在同一平面內,永不相交的兩條直線相互平行。

  [板書設計]

  平移與平行

  平移平行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12

  〖教學目標〗

  1會筆算三位數除以兩位數(調商)、商一位數的除法。

  2、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小組交流筆算三位數除以兩位數調商的方法。

  3、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在試商、調商的過程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挑戰(zhàn)性和樂趣。

  〖教學重點〗

  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同學們你們喜歡去郊游嗎?告訴老師你們到哪里秋游.實驗小學舉行了一次秋游三四五年級都參加了。出示圖。

  二、新課:

  1、你從圖上發(fā)現了那些數學信息?公交車站有兩種車可供大家住租用大客車限乘客46人,小客車限乘客34人。實驗小學三年級師生共192人,四年級師生共184人,五年級共有師生230人.。

  2、根據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與除法有關的數學問題。

  (1)出示:三年級都坐小客車,需要幾輛車?

  怎么列式呢?學生:192÷24=因為····所以····師:估一估,商是幾位數。學生回答

  師:在練習本上用豎式算一算。與同桌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3、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除數與商的積大了,說明什么?該怎么辦?明確把除數“24”看作“20”來試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2)四年級師生共184人都坐大客車,需要租幾輛?

  ①引導學生列出算式184÷46=

 、谡埬闼阋凰愕扔趲?

 、蹖W生試著獨立計算,(一名學生板演)

 、芤龑W生發(fā)現問題:余數等于除數,說明什么?該怎么辦?

  全班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明確把除數“46”看作“50”來試商,初商“4”小了,改商“5”的原因。

  (設計意圖:從情景圖入手,讓學生猜數,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問題由學生提,方法讓學生找,還學生學習主人的地位.)

  4、想一想試商時遇到了哪些困惑?是如何解決的'?在小組里交流一下。

  (3)小結,師引導學生說出:我們在試商的過程中遇到商大了就調小,商小了就調大,這就叫做“調商”(板書“調商”)也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四舍法,商偏大,要改小;五入法,商偏小,須調大.翻倍法,積要接近被除數.(設計意圖:規(guī)律由學生總結,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三、應用拓展。

  2、完成“練一練”

  第1題:不用計算,在○里填入“>”、“<”或“=”.263÷27○10

  602÷31○20487÷18○30第2題:森林醫(yī)生。

  第三題:豎式:361÷54

  216÷27

  第四題:練一練:73頁第2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知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學生質疑

  對于本節(jié)課的知識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五、課堂小結: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13

  教學內容:

  條形統(tǒng)計圖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1格表示多個單位),能用條形統(tǒng)計圖直觀、形象地表示數據。

  2、經歷簡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統(tǒng)計能力。

  實驗目標:

  1、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統(tǒng)計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運用知識的遷移,引導學生從已有知識經驗出發(fā),主動參與新知的探索與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課件出示:本班學生在學校春季運動會中踢毽子比賽的一段錄像,并把踢毽子的成績統(tǒng)計表做例1。

  教師揭示課題: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統(tǒng)計。

  二、合作學習,探案求知

  1、教學例1

  課件出示例1的統(tǒng)計表。

  教師:從收集的統(tǒng)計表中,你們獲得了哪些信息?學生可能回答:小紅踢120個,小方踢100個,小紅比小方多踢20個……

  教師:從統(tǒng)計表中我們可以獲得很多信息,你能根據統(tǒng)計表中的信息制成統(tǒng)計圖嗎?怎么制呢?學生可能回答:可用我們學過的條形統(tǒng)計圖來表示,畫3根就可以表示3個同學。

  教師:1格表示多少呢?(課件出示1格表示1個)如果1格表示1個,小紅踢的毽子個數要畫多少格?(課件動態(tài)展示畫出120格)學生產生沖突:畫120格好麻煩喲。教師質疑:那怎么辦?有什么好的辦法來表示呢?學生可能會想到用1格表示2個,5個,10個,20個……

  教師:小組合作學習,思考討論。①用1格表示多少合適呢?說說想法。②小組內繪制出條形統(tǒng)計圖。用投影儀展示小組繪制的條形統(tǒng)計圖。

  課件展示用1格表示2個,5個,10個,20個時繪制的條形統(tǒng)計圖

  教師:觀察比較這些統(tǒng)計圖,在這里用1格究竟代表多少合適呢?通過學生的觀察比較,他們可能會有這樣的答案。

  學生1:用1格表示10個比較合適;120個就畫12格;100個就畫10格,90個就畫9格。

  學生2:用1格表示2個,5個也可以,只是畫的格子要多些!處熃Y合學生畫的統(tǒng)計圖的美觀方面進行適當評價。

  教師:現在用1格表示10個來完成書上116頁的統(tǒng)計圖。

  2、教學例2

  課件出示例2的統(tǒng)計表。

  教師:根據這個統(tǒng)計表你獲得哪些數據信息?學生匯報所獲得的信息。

  教師:小明要幫爸爸制作條形統(tǒng)計圖。思考或同桌交流。①橫軸和縱軸各表示什么?②用1格表示多少千克合適呢?全班交流,匯報。學生自己動手繪制條形統(tǒng)計圖。

  課件展示條形統(tǒng)計圖

  教師:觀察統(tǒng)計圖,你有什么發(fā)現?

  課件出示:小明家蘋果產量逐年增加;2007年的蘋果產量是2004年的2倍……

  教師:根據你的發(fā)現,你對小明家承包蘋果園有什么想說的?還有什么好的建議?

  3、小結今天學的條形統(tǒng)計圖與以前學過的條形統(tǒng)計圖有什么不同?

  教師:以前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接觸的數據都比較小,因此我們都用1格表示1個單位。在生活中,我們還經常接觸到更大的數據。

  課件出示:為了方便,我們用1格可以表示多個單位,不僅可表示10個,也可以表示2個,5個,100個,1000個等,要根據具體的情況而定。

  三、鞏固練習

  (課件出示練習題)

  四、課堂總結

  教師:這節(jié)課學了些什么?有什么收獲或問題?

  《條形統(tǒng)計圖》課后問卷

  1、老師用課件出示:本班學生在學校春季運動會中踢毽子比賽的一段錄像,并把踢毽子的成績統(tǒng)計表做例1的授課形式,你喜歡嗎?為什么?

  2、老師用投影儀展示小組繪制的條形統(tǒng)計圖,對你的學習有幫助嗎?有哪些幫助?

  3、你喜歡老師使用多媒體課件講授本節(jié)課嗎?為什么?

  統(tǒng)計數據分析

  學生對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yōu)化學習效果統(tǒng)計

  圖表二

  認同多媒體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人數認同率%

  實驗班(40人)3997.5%

  對照班(40人)3382.5%

  效果分析:

  1、從實驗數據可以看出,實驗班學生對于多媒體進入數學課堂有較高的興趣,喜歡多媒體教學的數學課,非常認同這種教學模式,認同率達到97.5%。從問卷中可以看出對照班學生也希望數學課中能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認同率也有82.5%,希望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2、在實驗課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放映本班學生在學校春季運動會中踢毽子比賽的一段錄像,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又把踢毽子的成績統(tǒng)計表做例1,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統(tǒng)計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用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tǒng)計圖是在學生學習了用1格表示1個單位的條形統(tǒng)計圖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通過課件展示用1格表示2個,5個,10個,20個時繪制的條形統(tǒng)計圖,使學生更形象、更直觀地看到了這是解決問題的需要,這較好的運用了知識的遷移,引導學生從已有知識經驗出發(fā),主動參與新知的探索與學習。通過課件,讓學生經歷統(tǒng)計的全過程,放手讓學生分組討論、探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14

  教學內容:

  新世紀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P16-17頁。

  教學目標:

  1、借助實際情境和操作活動,認識直線、線段與射線。

  2、探索并發(fā)現、理解三種線的特征,體會直線、線段、射線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動手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探索并發(fā)現、理解三種線的特征,體會直線、線段、射線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教具、學具準備:

  自制課件直尺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活動一:說一說

  1、師板書:線

  2、談話:這是什么字?說說你平時見過的線。

  3、導入:剛才大家談的很多都是生活中看到的、摸到的線,今天的數學課我們一起來研究數學中的三種線,這三種線分別叫做直線、線段、射線,同時板書課題:線的認識(直線、線段、射線)

  4、引發(fā)思考:看到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活動二:看一看

  1、課件出示“看一看”的三幅圖。

  2、畫一畫:

 。1)教師示范用線表示一條斑馬線。

 。2)學生試著用線表示:斑馬線、射燈發(fā)出來的光線、鐵軌。(學生在紙上畫一畫,教師及時展示,并相機對比用上直尺和沒有用上直尺的同學的作品,適時進行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

  3、課件演示抽象出來的三種線。

  活動三:想一想認一認

  1、思考:你們覺得這三種線都可以叫做什么?為什么?

  2、認一認(課件演示三種線的名稱,并認識端點)。

  3、閉眼想象,動手描描。

  活動四:說一說

  1、獨立思考:直線、線段、射線都有什么特征?

  2、小組交流。

  3、全班反饋。

  4、討論:這三種線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5、小組匯報交流。

  (教師巡視,選擇學生認可的方式進行歸納總結。當學生匯報時沒有用表格形式整理,教師可以出示:

  名稱

  共同點

  不同點

  直線

  都是直的

  線段和射線是直線的一部分

  沒有端點,可無限延長

  線段

  有兩個端點,不可無限延長

  射線

  只有一個端點,可無限延長

  活動五讀一讀

  1、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三種線,請個別學生辨認。

  2、學生在本子上分別畫出三種線,同桌相互辨認。

  3、提出問題:其實這些圖形都有自己的名字,書上16頁告訴大家怎樣讀。(學生自學課本)

  4、同桌相互讀一讀。

  5、提出問題:射線AB和射線BA一樣嗎?它們有什么不同?

  6、教師小結。

  活動六闖一闖

  1、猜謎語,打一線的名稱。

  有始有終無始無終有始無終。

  2、找一找。你能從中找到線段、射線、直線嗎?總結反思。

  1、說說收獲。

  2、師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直線、線段、射線。我們的知識在一天天增長,如果說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線來表示你們日益增長的知識,你們喜歡用哪條線來表示?

  以生活中的線引出數學中的線,加強生活與數學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興趣。

  開門見山引出三種線的名稱,直接切入課的主題。

  通過提問,幫助學生整理并明確本節(jié)課的目標。

  通過看一看、畫一畫,讓學生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抽象直線、線段、射線的過程,為進一步體驗、對比三種線的特征做基礎。

  在起名和說原因的過程中初步體會三種線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

  通過課件幫助學生初步建立三種線的表象。

  這個環(huán)節(jié)重點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交流討論,匯報整理,進一步理解三種線的特征、聯(lián)系、區(qū)別。重點引導學生從線的形狀、端點個數、延長情況等方面進行匯報,并能結合生活實際談自己對線的認識。

  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交流。

  教師在總結時注意幫助學生建立數學模型。

  通過畫、辨認加強對每種線的特征的認識。

  自學課本,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拓展練習設計,通過幾個成語的出現猜線的名稱,溝通學生對語文文字理解和數學概念直觀形象的認識。

  此練習設計旨在幫助學生加深對三種線之間聯(lián)系的理解。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1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結合生活實際情景,探索并掌握除法是整十數除法的算法。

  2、過程與方法

  能正確應用進行計算,并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計算中增強學生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及發(fā)散思維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除法是整十數除法的算法。

  【教學難點】

  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試商方法和商的書寫位置。

  【教學方法】

  啟發(fā)式教學、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討論法、講解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ㄒ唬┘と

  談話:聽說同學們都樂于助人,今天展示一下吧!我們一起幫小動物們回家,好嗎?

 。ǘ┨骄啃轮

  1、出示情境圖,提出問題。

  談話:我們一起去超市買東西吧!

  你發(fā)現了哪些數學信息?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交流提出的.問題,師揭示本節(jié)課重點解決的問題:

  80元可以買多少個書包?

  160元能買幾個計算器?還剩多少元?

  2、解決第一個問題,學習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和筆算。

  (1)出示問題:80元可以買多少個書包?

  師:小組合作完成,看哪個小組完成的最好。

  溫馨提示:

 、儆10元人民幣擺一擺。

 、谙氤霾煌挠嬎惴椒。

 。2)匯報交流算法:

  a、每2張10元人民幣買一個書包,能買4個書包。

  b、因為20×4=8,所以80÷20=4。

  c、因為8÷2=4,所以80÷20=4。

  d、用豎式表示:

  答:80元可以買4個書包。

  3、解決第二個問題。

  課件出示:160元能買幾個計算器?還剩多少元?

  師:我們男女生進行比賽,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匯報交流:160÷30=5(個)……10(元)

  5×30=150,比160小,6×30=180,比160大,應該商5。

  答:160元能買5個計算器,還剩10元。

  4、試一試,鞏固整十數的除法。

  (1)你能算出600÷30的結果嗎?

  同桌比一比:誰想到的方法最多。

  匯報交流:①20×30=600600÷30=20

  ②60÷30=2600÷30=20

 、60÷3=2600÷30=20

 。2)你敢挑戰(zhàn)嗎?用豎式計算520÷40,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師:我們小組之間展開競賽吧,比賽規(guī)則:

  ①自己獨立完成

 、诮M內交流方法

  ③又對又快就是冠軍

  匯報交流:520÷40=13

  5、歸納小結: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怎樣計算?

  師: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先看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就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寫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數要比除數小。

 。ㄈ┩卣固岣

  用火車向地震災區(qū)運輸700噸貨物,每節(jié)車廂限裝60噸貨物,需要多少節(jié)車廂才能裝完

 。ㄋ模┱n堂練習

  談話:同學們,你們學得怎么樣了?我們一起到智慧樂園挑戰(zhàn)一下自己吧!有沒有信心呢?

  1、小猴摘桃子。

  2、括號里最大填幾?

  30×()<22050×()<85

  40×()<14060×()<306

  60×()<22080×()<314

  (五)課堂總結

  師: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生交流:

  除數兩位看兩位,

  兩位不夠看三位,

  除到哪位商那位,

  余數要比除數小。

 。┌鍟O計

  買文具

  160÷30=5(個)……10(元)

  答:160元能買5個計算器,還剩10元。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是試商的方法和商的書寫位置。其中讓學生理解“商為什么要寫在個位上”、“為什么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要看前三位”的算理和算法更顯得重要,而把抽象的算理算法呈現講解得形象生動,易于學生的理解和消化以及把算理算法進行有機的融合,讓二者相輔相成。就成為本節(jié)課的關鍵和一個亮點。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設計了不同形式的題型,讓學生四人小組討論:用整十數除,應該從哪里除起?要看被除數的前幾位?商要寫在什么位置?這些題型緊緊圍繞算法設計的,在學生經過充分的討論和精彩的匯報后,教師及時的加以規(guī)范和引導自然總結出了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08-29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全集10-10

小學數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5-29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精)06-25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推薦)06-26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13

小學四年級人教版數學上冊教案10-03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5-23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