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面積教案15篇【精選】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面積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面積教案1
教學目標:
1、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2、培養(yǎng)學生用面積單位直接測量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概括和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積概念
教學準備:學具袋、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5
1.“涂顏色”比賽。
2.導入。
剛才老師畫的是圖形一周的長度,是平面圖形的周長。而這兩位同學涂的,是平面圖形的大小,也就是平面圖形的面積。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學習有關面積的知識。
二、進行新課 20
(一)面積和面積單位
1.物體的表面。讓學生閉起眼睛,把數(shù)學書和鉛筆盒的表面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哪個表面大。比課桌面和椅子面,再出示兩張樹頁,進行比較。教師揭示:物體的表面有大有小。
2.平面圖形。投影出示兩個大小不等的正方形,讓學生比較這兩個正方形哪個比較大?哪個比較?
第一組: 圓形
第二組:
提問:
。1)第一組兩圖相比,哪個面積大?(通過觀察,學生看到三角形面積中可以包含這個圓的面積,因此三角形面積大于圓面積。)
。2)怎樣比較第二組兩圖?(這兩幅圖可以用重疊的方法來比較。得出圖1的面積比圖2的面積大。)
3.揭示面積概念。物體的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都是有大小的,物體的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4.比較面積大小。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有各種形狀和大小,有規(guī)則的也有不規(guī)則的。像剛才兩位同學涂的平面圖形就是不規(guī)則的,請你比較下面各組平面圖形面積的大小。
第三組:
第三組兩圖的形狀差別較大,不能用重疊的方法,怎樣來比較它們的大小呢?大家可以拿出紙和筆,同桌兩人合作,想個可行的方法。(教師巡視,指導)請一生投影演示方法,提問:你聽懂了嗎?(用劃方格的方法。如下圖所示。通過數(shù)方格,看哪個圖形包含同樣大小的方格數(shù)多,哪個面積就大。得出圖1的面積小于圖2的面積。)
比較下列圖形的大小
5.導入面積單位。學生在比較前兩組圖形時,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很順利的解決了問題。在比較第三組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時,會發(fā)現(xiàn)雖然兩個圖形包含的方格同樣多,但是方格有大有小,但是由于方格大小不一樣,所以它們的面積也不同。
提問:剛才這題,你學習后有什么啟發(fā)?
對,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比較面積大小,方格的大小必須是一樣的,這就是說面積的大小要有統(tǒng)一的標準,這就是常用的面積單位。教科書上介紹了一些,請同學們自學教科書第136頁。
6.認識面積單位。
你從書上學到了那些面積單位?
。1)、1平方厘米的教學
(1平方厘米),是怎么說的?(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把實物貼上黑板,請同學們在學具袋里找出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邊找邊想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邊長是多少?
那同學們想一想你的身上或周圍哪些物體的面大約是1平方厘米的?(出示:指甲面、圖釘面、田字格、信封寫郵政編碼的地方……)
拿出6個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把它們拼成一個長方形,說一說它們的面積是多少?為什么?(擺在白紙上,上實物投影展示)為什么這兩個圖形的面積都是6平方厘米?(不管怎么擺,它們都是由6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組成的)
。2)、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學
同學們我們已知道了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那你能想一想怎樣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1平方米呢?
同學們真聰明,請你在學具袋里找一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并想想在你的身邊有哪些事物的面大約是1平方分米的?(出示部分實物:手掌面、方磚面、開關蓋……)
下面就讓我們來當回小小測量家,用1平方分米量出椅子面的面積,怎么樣?(匯報測量結(jié)果3-4人)其他同學的意見呢?
我們已知道了邊長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一平方米,想象一下,1平方米大概有多大,老師這兒就有一個1平方米,想不想看看。誰愿意幫個忙,把它展開。那么我們身邊哪些事物的面大約是1平方米呢?(八仙桌的桌面、大方磚的磚面……)黑板一半的一半
下面我們再來做個小游戲,老師把這張1平方米的正方形的紙鋪在地面上,讓我們一起來體驗一下這1平方米的紙上可以站多少個同學?
(二)區(qū)別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
1.投影出示例題。
比較1厘米和1平方厘米的圖形,有什么不同?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并說出1厘米和1平方厘米圖形的不同點。
2.拿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藍紙,并出示1分米長的紙條,讓學生比較1分米和1平方分米有什么不同。
3.讓學生比較1米和1平方米有什么不同?
4.小結(jié):1厘米、1分米、1米都是長度單位,可以用來度量物體的長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積單位,可以用來度量物體的面積。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是不同的計量單位。
5.做一做。
根據(jù)下面的測量要求,說出用長度單位還是用面積單位?
火柴盒面的大小____________ 課桌面的寬______________
教室門的高______________ 黑板面的大小____________
(三)區(qū)別周長和面積。
1.提問:周長與面積有什么不同?使用的單位呢?
2.小結(jié):周長是指圖形一周的長短,面積是指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的大小。周長可以拉成一條線,面積卻不可以。我們可以說:“周長一條線,面積一整片。”
三、鞏固練習 12
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下面的圖形。(合作分組)
。1)面積是4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2)面積是16平方厘米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四、課堂小結(jié) 3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與以前學過的米、分米、厘米有什么不同呢?誰能說一說1平方分米與1分米在什么地方?這是兩種不同的計量單位,今后使用時要特別區(qū)別清楚。那么,學到這里,你們還有什么問題嗎?
教后感:鞏固反饋安排了摸桌面、手帕的周長、面積,突出了區(qū)別、對比。最后安排一道組合圖形中周長與面積的區(qū)別對比,這樣安排會有助于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面積教案2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實例使學生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己的方法比較兩個物體或圖形的面積大小。
2、體會引進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的必要性,獲得探究學習的經(jīng)歷。
3、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4、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自學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積概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提示課題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我們以鼻子為分界線摸摸你左右臉的大小?你有什么感覺?
生:兩邊一樣大小。 (板書:大。
二、合作交流,歸納概念
師:再請同學們在自己的身邊找出兩個物體,摸摸它們的表面,有什么感覺?(讓其他學生一起來摸摸學生所回答的面)再比一比它們的面大小,并說說你是怎樣比的?你可以跟你的同桌說說。
。ㄍ烙懻摻涣,互相說一說)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得出:通過剛才我們比較不同的物體的表面,知道了物體表面(板書)是有大小的。
師:現(xiàn)在我們把剛才摸的面任選一個,畫出來并涂上陰影,再摸摸它的大小,和同桌比比它們的大小。(投影)
得出:我們描的'面都是平面圖形(板書),它也有大小的。
師: 一般地,物體表面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板書)。
追問: 它有面積嗎?(在黑板上隨手畫出這個圖形)
教師說明:它只是一條曲線,不是面,也就沒有面積。
三、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師:我們拿出這兩張長方形紙,比比它們的面積,哪個大?你先估計一下。
生1:上面長方形的面積大。
生2:下面長方形的面積大。
生3:一樣大。
師:同學們都有自己的想法,那我們想個方法來驗證一下。提示:信封里的小正方形可能會幫你的忙。(小組合作)
師:哪個組來展示一下你們的擺法?
。ㄟx取幾個不同擺法展示)
通過擺小正方形我們發(fā)現(xiàn)了這兩個長方形的面積是一樣大的。
師:那好,下面就讓我們用擺正方形的方法做一個游戲——請兩位同學上講臺,其他同學閉上眼睛,教師同時將兩張同樣的紙片拿給臺上的同學看,他們各自大聲報出各紙片上的正方形數(shù)(2個和9個)后,將紙片藏在身后,班上其他同學聽到報數(shù)后各自猜紙的大小。(都說:9個的紙更大)
師:我們睜開眼睛,看看你猜對了沒有?(兩位同學:分別亮出紙片并將紙片重疊再分開)
學生:(驚訝、疑問、嘆息)咦?
師:為什么會猜錯呢?
生:兩張紙片所用的小正方形的大小不一樣。
師:對,這種方法雖好,但如果用大小不一樣的小正方形去量物體的表面的大小,仍難以得出正確的答案。那么怎樣才能解決一問題呢?
生:必須統(tǒng)一規(guī)定的大小。
師:對你們真聰明!我們必須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定,這個就是面積單位(師板書,生齊讀)。你聽說過面積單位嗎?(板書)你在哪兒見過的?你想先了解哪個面積單位?(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課堂上臨時調(diào)整下面的教學內(nèi)容)
四、感知單位,建立表象
。1)請同學們拿出那個黃色的小正方形,用尺量一量它的邊長是多少?(板書邊長1厘米)我們來摸摸它的面,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就是1平方厘米(板書:1平方厘米)(把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貼在黑板上),生活中你能找出那些物體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厘米?(食指指甲)
猜一猜你的橡皮的面積大約是多少?跟你的同桌先說說,你能告訴大家你是怎么知道的嗎?(投影)
你能用這種方法測量出你的數(shù)學課本封面的面積大概是多少?
你還能測出課桌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嗎?
對,這樣太麻煩了,所以我們來學習平方分米這個面積單位。
。2)師:請同學們從你的學具袋中取出那張紅色的正方形紙板。先用尺子量一量它的邊長是多少分米(1分米),用手再摸一摸這個面的大小。這就是1平方分米面積的大小。(板書:1平方分米)(貼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再用手再摸一摸這個面的大小。
師:請同學們把你手中1平方分米的紅色正方形用最快的速度放回學具袋里。閉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分米該多大,能想出來嗎?我們伸出手來同桌之間比劃一下,1平方分米是多大。
師:剛才你已經(jīng)摸過了,想過了,比化過了,現(xiàn)在請你拿出白紙,折出面積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注意:不要拿出袋里的紅正方形紙板去比,也不要用尺子去量。
不到一分鐘,學生們就都折出了他們心中的1平方分米,有幾個同學還把自己的“作品”高高地舉了起來,看得出他們很得意。
師:請大家拿出那張紅正方形紙板與你折的比一比,自己評評折得怎樣?
。▽W生都忙著進行比較)
師:你能在這基礎上改改嗎?
現(xiàn)在你能找找我們身邊那樣物體表面的面積也大約是1平方分米嗎?(粉筆盒面等)
下面請同學們每四人一組,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課桌面的面積大約有多少平方分米?教師巡回指導,長和寬方向上各擺一排的學生向大家說明這樣的道理是什么?(寬4個,長11長,這共44個,所以是44平方分米)
假如老師要知道我們這個教室的地面的面積或操場的面積大約是多少你還是用1平方分米來測量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平方米。
。3)想想多大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就是1平方米),你能比化一下1平方米大約有多大嗎?(學生比化)教師再拿出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教具(貼出來)
請你估計一下1平方米的土地上可以站多少人?學生體驗我們來試試到底嫩能夠站多少人?
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表面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米?(餐桌、……)想不出來,我們課后留心去找找好嗎?
用1平方米紙可以測量教室里的哪些物體的面積?(學生動手)
五、歸納小結(jié),鞏固拓展
1、總結(jié):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延伸拓展
用4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小組合作擺出不同的圖形,并計算它們的各自周長與面積。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面積教案3
第一課時面積和面積單位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71頁—74頁面積的含義,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認識及“做一做”,練習十八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動,使學生理解面積的意義。在操作探究中,使學生體會引進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積單位的建立規(guī)則。
2、過程與方法: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正確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積單位概念。在活動中獲得關于它們實際大小的空間觀念,形成正確的表象。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
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認識面積單位
教學難點:
初步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積單位概念。
教具準備:
掛圖、口算卡片電教媒體,常用面積單位模型。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教師: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個新的知識——面積和面積單位。板書:面積和面積單位。
二、實踐經(jīng)歷,探究新知
1、面積的含義。
。1)教師:同學們都知道,每個物體都有它的表面,黑板有黑板的表面,桌子有桌子表面,課本有課本的表面,我們的臉面有它的面。請同學們用手摸一摸。
學生:用手摸臉、桌面、書面,感受物體的表面。教師:①黑板的表面和桌面,哪個大?②數(shù)學課本和練習本的封面,哪個小?通過這樣的動手操作,動腦分析,回答后教師小結(jié):物體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
板書:物體的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黑板的表面比較大,我們就說黑板的面積比較大,練習本的封面比較小。我們就說;練習本的面積比較小。
。2)出示圖形:
教師:觀察這3個圖形,說說哪個大?哪個小?(學生很容易看出哪個最大,哪個最小。)
教師:通過以上比較我們知道圍成的平面圖形也有大小,我們把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也叫做它的面積。
板書: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3)概括面積含義。
教師:什么叫面積呢?請同學們將這兩句話合起來,用一句話來表示,想一想應該怎么說?
學生:討論、交流、發(fā)言。最后歸納面積概念。板書:
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2、面積單位。
(1)出示一組圖形(教材71頁圖),比較它們面積的大小。
(2)教師:判斷圖形面積的大小,我們不能全部靠眼睛看,或者用重疊的方法,我們要學會用其它方法。
教師:我們能用什么辦法知道它們面積的大小呢?(方格紙量)小組動手操作。
匯報交流:哪個面積大?為什么?
學生:第2個面積大,因為它含有15個小方格。而第1個只含有14個小方格。
老師:如果我們不用統(tǒng)一大小的正方形紙片行不行?如果用統(tǒng)一大小的小圓片行不行?
通過實驗進行檢驗,得出不行?
教師: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用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來測量。(3)常用的面積單位。
教師直接告訴學生,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板書: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這幾個面積單位到底有多大呢?①平方厘米的認識。
教師:我們先來認識平方厘米(板書: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是多大呢?引導學生明確: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
教師在黑板上畫出示意圖。然后要求學生:第一:打個手勢,來表示一下平方厘米的大小。
第二:舉例說明,哪些物體的表面面積大約是1平方厘米。
第三:估一估,橡皮擦的正面(一個面)大約有多少平方厘米。筆盒上面的面積大約有多少平方厘米。
教師: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課桌面積。你有什么看法?怎么想?(不方便。最好用大一點的面積)。
②平方分米的認識。
教師:比平方厘米打一點的面積單位就是平方分米。
然后讓學生明確: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教師也可以在黑板上畫一個示意圖,怎樣要求學生做到:
第一,用手勢來表示一下1平方分米的大小。
第二,舉例說明。哪些物體的表面積大約是1平方分米。
第三,估一估,桌面大約有多少平方分米。窗戶上一塊玻璃大約有多少平方分米。
教師: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教室地板的面積,你有什么看法,怎么想?學生:不妨邊。要用大一點的面積單位。③平方米的認識。
猜一猜:比平方分米大一點的面積單位是什么?教師:什么樣的正方形,它的面積剛好是1平方米?教師:你們能用手勢做一個1平方米的大小嗎?
學生要4個人,4雙手合圍才能做出一個面積大約是1平方米的圖形。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一個面積積大約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然后也讓學生估一估黑板的面積大約有多少平方米。估一估教室地板的面積大約有多少平方米。
三、課堂小結(jié)
今天我們都學到了哪些知識?
在學生說面積單位時請全班學生打手勢來表示大小。
四、鞏固加深
課本第74頁的“做一做”。練習十八的第1、2題。板書設計
面積和面積單位
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單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面積教案4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實驗教材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面積的認識
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是面積,以及面積與周長的區(qū)別;
2、會用不同的方法比較物體或封閉圖形的面積大小。
教具準備:
1、三張大小不同的長方形紙,一張正方形的紙(學生每人一份);
2、小黑板一塊;
3、實物圖,足球,封閉圖形,非封閉圖形1個;
4、獎勵星;
5、畫好方格的長方形紙兩張。
教學流程:
一、情景引入、探究新知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唱一首兒歌,好不好?唱一首《粉刷匠》
生:齊唱《粉刷匠》
師:粉刷匠不錯,能把房子刷的漂亮。有誰想當粉刷匠來個刷墻比賽呢?(選兩名同學給大小不一的兩塊黑板涂色)
生:說出比賽的不公平。
師:(怎么了?)逼破學生說出他涂的太大了,肯定涂得慢。(什么太大了?)黑板太大了,(黑板的什么太大了?)黑板的面太大了,(黑板有好幾個面,<指其它的面>其實你們比賽刷的是兩塊黑板的表面)
板書:表面
生:用完整的語言說一說不公平在哪里?(我刷的黑板表面比他刷的黑板表面大)
師:比賽不公平,比賽結(jié)束。
二、探究新知:
1、探究什么是“物體表面”的面積
師:同學們,黑板有表面,生活中哪些物體也有表面?
生:找一找,摸一摸,說一說(邊摸邊說:這是什么什么的表面,什么什么的表面這么大)
師:出示電視機,鐘表,彩旗,五角星實物圖,足球?qū)嵨,貼在黑板上(它們有表面嗎)讓學生指一指他們的表面。(明確:物體都有表面,有的物體的面是平的,有的物體的面是曲的,例如:球或筆)
生:比一比幾個物體表面的大小,說一說大小關系(明確:物體的表面是有大小的)
板書:大小
師:我們把物體表面的大小給它起個名字叫———面積
板書:面積。(板書)
生:與教師一起邊摸邊說:這是什么什么表面的面積,并進行比較。
2、探究什么是“封閉圖形”的面積
師:物體的表面有面積,哪里還有面積呢?出示封閉圖形(貼在黑板上)長方形,三角形,圓,五角星以及不規(guī)則的樹葉形。它們有面積嗎,
涂一涂這些圖形的面積。
課件:出示一個非封閉圖形
師:這個圖形有面積嗎,你能涂出這個圖形的面嗎?
明確:這個圖形沒有具體的面,也就沒有面積可言了。(或它的`面積無法確定)
師:這個圖形與其它的圖形有什么不同呢?
生:討論,明確:封閉圖形有面積,而非封閉圖形沒有面積。
補充板書:封閉圖形
小結(jié):什么是面積?
3、探究面積與周長的區(qū)別:涂一涂,描一描,比一比,連一連
。ㄍ瓿删毩暭埮c課件中的習題)
4、探究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
。1)A墻面積大B墻面積大,怎么知道的。——觀察比較
。2)比較兩張大小差不多的長方形紙的面積,并說說是怎么比的!丿B比較
。3)比較通過觀察比較不出的物體面積,或無法重疊的物體的面積。
小游戲:引出測量法比較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面積需用統(tǒng)一的標準測量。
。4)比較大的物體的表面,又該如何比較它們的面積大小呢?計算面積———計算比較
三、全課總結(jié):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1:
面積的認識
面積:面的大小
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周長:線的長度
板書設計2:
面積的認識的表面
或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面積教案5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在理解面積含義的基礎上,通過實驗操作推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運用長方形的計算方法正確解決問題。
。ǘ┻^程與方法。
經(jīng)歷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探究過程,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的能力,逐步養(yǎng)成積極思考的學習習慣。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二、教學重點:
長方形面積的推導過程。
三、教學難點:
運用所學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四、教學教法:
引導探究法。
五、教學學法:
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師:前面已經(jīng)學習了面積和面積單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分別是怎么規(guī)定的?用手比劃一下。
2、你想用什么單位度量你的課桌?為什么?為什么不用平方厘米和平方米呢?
3、咱們學校的大操場用什么度量呢?還能用擺正方形的方法嗎?看來擺正方形的方法是有局限性的,如果有一個通用的計算公式那就方便多了。這節(jié)課老師就和大家一節(jié)解決這個問題,板書課題: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ǘ﹦邮植僮鳎骄啃轮。
1、如果你有12個邊長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把他們拼成一個長方形,有幾種拼法呢?
。1)生獨立思考,用拼、畫等方式完成。
。2)小組內(nèi)交流方法。
(3)討論:你們拼出形狀各異的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為什么?
。4)匯報結(jié)果:
A、因為都是12個小正方形拼出的,所以是12平方厘米。
B、數(shù)出來的。
C、用長乘寬的辦法
2、探究長乘寬的方法。
。1)先讓第三位同學說說自己的.想法。
(2)先觀察你們拼的長方形中,長的方向上有幾塊小正方形?長是幾厘米,寬的方向上有幾塊小正方形?寬是幾厘米?再說說長方形中所含平方厘米數(shù)是多少。把結(jié)果填寫在課本77頁。
。3)從表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每行的塊數(shù)乘行數(shù)等于總塊數(shù),也就是長方形的面積。
每行的塊數(shù)等于(長),行數(shù)等于(寬)所以得到:長乘寬等于面積。
3、驗證與應用
再畫一畫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怎樣求面積?口述如何擺。
(三)及時聯(lián)系,鞏固新知。
1、聯(lián)系二十九第2題。
2、78頁做一做。測量時取整數(shù)。
。ㄋ模┙涣魇斋@,小結(jié)全課。
1、今天你學會了什么?在計算時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運用今天的知識,你能解決身邊一些物體的面積嗎?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面積教案6
一、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面積》第一課時70-74頁。
二、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實例通過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動,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確表象。
2. 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引進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3. 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比較、分析、概括及動手操作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并建立正確的表象。
教學難點: 在操作中體會引進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四、教具、學具:
教具:多媒體課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具。兩張大小不同的白紙。
學具:每小組一份面積相近但形狀不同的兩張長方形彩色卡紙;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正三角形紙片若干;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學具。
五、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師:我們進行涂色比賽怎么樣?男生一組、女生一組,每組各選一位代表參加比賽,誰先全部涂完就代表哪組獲勝。(老師出示兩張大小不同的白紙,故意給男生一張大白紙,給女生一張很小的白紙)。下面開始比賽!
這時男同學紛紛喊出:老師這樣不公平!我們的這張紙大,女生的那張紙小。
師:對,要想公平的比賽必須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由于這兩張紙面大小不同,只能終止現(xiàn)在的比賽。下面用手摸一摸紙的表面。還有那些物體有面,他們的表面的大小是否一樣?我們繼續(xù)研究這些問題。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認識面積,理解含義。
。1)、通過物體表面感知面積
①、 指一指:我們身邊有很多物體,比如文具盒、黑板,幕布、書本、課桌等等,它們的表面在哪?
、凇 摸一摸:摸一摸數(shù)學書的上面,再來摸一摸文具盒的上面,有什么感覺?
、、 比一比:數(shù)學書的上面 和 文具盒的上面 ,那個面大?怎樣比較的?(觀察法、重疊法)
④、再來摸一摸、比一比練習本的面和課桌的面那個。
、、黑板的表面和和剛才我們摸的物體的表面相比怎樣?
、、剛才通過觀察和重疊的方法比較物體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們把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板書: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摺 運用“面積”說一說:黑板的表面比課桌的表面大,現(xiàn)在還可以怎么說?
。2)通過封閉圖形認識面積。
① . 想一想:我們以前學過那些平面圖形?生匯報
②課件展示平面圖形:大小不同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 你能看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哪個圖形大?圓形和三角形相比那個大?圓形和正方形呢?(圓形和正方形用觀察法不容易看出,可利用課件動畫演示重疊法比較它們的大小。)
、巯襁@種周圍都是封閉著的圖形叫封閉圖形,這些封閉圖形的大小也叫他們的面積。(板書:封閉圖形)
。3)歸納面積的概念: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積;封閉圖形的大小也叫做面積。誰能把這兩方面概括起來,說說什么是面積? 小結(jié):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板書)
[設計意圖:建構主義認為:學生的建構不是教師傳授的結(jié)果,而是通過親身經(jīng)歷,通過與學習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來實現(xiàn)的!懊妗笔鞘裁矗空f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動手 “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學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了。在大量直觀、實踐、體驗活動中,學生能實實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進而歸納出面積的含義。]
2、體會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1)、 課件出示:兩個面積接近但形狀不同的長方形。
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塊面積小一些?為什么?
。▽W生經(jīng)過觀察、重疊、割補都無法比較,這時激發(fā)認知沖突,怎么辦?)
。2)、 提供學具(長方形、圓片、正方形、正三角形紙片及綠色長方形、紅色長方形卡紙),動手擺一擺,看能不能比較出這兩張彩紙的大小,請同學們看清操作要求。
(3)、課件展示:
操作要求:
、 四人小組中每兩人選一個長方形彩紙,然后任選一種圖片,在長方形上拼擺。
② 擺完后小組交流兩張彩紙的比較結(jié)果。
、 遇到困難時,可在小組內(nèi)尋求幫助。
。4)、 學生操作,師巡視指導。
因提供的每種圖片均不夠擺滿整個圖形,操作中必然出現(xiàn)矛盾:圖片不夠怎么辦?在這里可能出現(xiàn)兩種情況:
、傩〗M內(nèi)合作使用圖片,把長方形擺滿。
、谙扔脠D片擺出長方形的長,再擺出寬,計算大小。
。5)、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匯報:
組1:我們組選擇的是長方形紙片,綠色卡紙是一行擺6個,擺2行;紅色卡紙是一行擺3個,擺3行。結(jié)果紅色長方形小一些。
組2:我們組選擇的是正方形紙片,綠色卡紙一行擺了12個,擺2行;紅色卡紙一行擺6個,擺3行。結(jié)果也比較出紅色長方形小。
組3:我們選擇了圓形紙片,發(fā)現(xiàn)擺的圓片之間有縫隙,無法比較 組4我們組選擇的是正三角形紙片,也比較出紅色長方形小。但是太麻煩!
師:誰還有不同的擺法?
。6)師生共同總結(jié):操作中發(fā)現(xiàn):選擇的圖形不同,拼擺的結(jié)果也不相同;圓片有縫隙,不準確;正方形、長方形和正三角形能測量出結(jié)果,比較起來,正方形更方便。
師:我們還發(fā)現(xiàn)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時,應注意什么?(選擇相同的圖形)
(7)、小結(jié):比較兩個圖形的面積大小,要用形狀大小都相同的圖形,也就是要用統(tǒng)一的標準,這個統(tǒng)一的標準就是面積單位,(板書:面積單位)
。8)、像剛才我們用的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等圖形都可以看成一個面積單位,剛才綠色卡紙上面擺了24個小正方形,就說明這張綠色卡紙的面積就有24個這樣的面積單位。
人們?yōu)榱朔奖,就選擇正方形作為面積單位。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對兩個面積相近但形狀不同的長方形比較,激發(fā)認知沖突后,我提供學具,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學生經(jīng)歷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用正方形表示面積單位的過程。]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面積教案7
教學內(nèi)容:
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在理解面積含義的基礎上,通過實驗操作推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運用長方形的計算方法正確解決問題。
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探究過程,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的能力,逐步養(yǎng)成積極思考的學習習慣。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長方形面積的推導過程。
教學難點:
運用所學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教法:
引導探究法。
教學學法:
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師:前面已經(jīng)學習了面積和面積單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分別是怎么規(guī)定的?用手比劃一下。
2、你想用什么單位度量你的課桌?為什么?為什么不用平方厘米和平方米呢?
3、咱們學校的大操場用什么度量呢?還能用擺正方形的方法嗎?看來擺正方形的方法是有局限性的,如果有一個通用的計算公式那就方便多了。這節(jié)課老師就和大家一節(jié)解決這個問題,板書課題: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設計意圖:復習了舊知,讓學生很快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通過談話,讓學生明了學習這節(jié)課的必要性,同時也讓學生明確了本節(jié)課學習任務。)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如果你有12個邊長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把他們拼成一個長方形,有幾種拼法呢?
(1)生獨立思考,用拼、畫等方式完成。
。2)小組內(nèi)交流方法。
(3)討論:你們拼出形狀各異的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為什么?
。4)匯報結(jié)果: A 因為都是12個小正方形拼出的,所以是12平方厘米。
B 數(shù)出來的。
C 用長乘寬的辦法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動手擺圖形,創(chuàng)設探索情景,然學生在活動中探索猜測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整個探究過程,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意思,讓學生在合作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合作。
2、 探究長乘寬的方法。
。1)先讓第三位同學說說自己的`想法。
。2)先觀察你們拼的長方形中,長的方向上有幾塊小正方形?長是幾厘米,寬的方向上有幾塊小正方形?寬是幾厘米?再說說長方形中所含平方厘米數(shù)是多少。把結(jié)果填寫在課本77頁。
。3)從表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每行的塊數(shù)乘行數(shù)等于總塊數(shù),也就是長方形的面積。
每行的塊數(shù)等于(長),行數(shù)等于(寬)所以得到:長乘寬等于面積
設計意圖:集體觀察、對比、思考、驗證并總結(jié)出結(jié)論。培養(yǎng)學生猜測——操作——驗證的學習數(shù)學的探究過程和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同時也提高了學生抽象概括能力,遷移類推能力及動手操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驗證與應用
再畫一畫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怎樣求面積?口述如何擺
設計意圖:通過變式練習,進一步鞏固新知。
三、 及時練習,鞏固新知
1、練習二十九 第2題
2、做一做。測量時取整數(shù)。
四、 交流收獲,小結(jié)全課。
1、今天你學會了什么?在計算時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運用今天的知識,你能解決身邊一些物體的面積嗎?
設計意圖:教學要求要讓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收獲,通過學生交流自己的收獲時,也是讓學生自己整理總結(jié)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讓學生體驗收獲的快樂。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面積教案8
〖教學目標〗
1.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知道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大小。
2.能根據(jù)物體表面的大小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并能運用面積單位估計物體表面的面積。
3..通過觀察、比較和實際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空間觀念,體會到數(shù)學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
〖教材分析〗
“面積單位”是在學生理解面積的意義,能夠初步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此之前學生已經(jīng)認識的“米、分米、厘米”等長度單位,是本節(jié)課學習面積單位的知識基礎。本節(jié)課教材通過測量物體表面的面積,使學生認識到測量工具不同則測量結(jié)果不同,引出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于是引入面積單位。因為物體的表面有大有小,所以要根據(jù)需要認識不同的面積單位,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學生在生活中會遇到一些與面積單位有關的常識,如:我家的面積是100平方米,每平方米的房價是5000元等,但學生頭腦中并沒有形成面積單位的概念,在學生看來面積單位比長度單位更抽象、更不易理解。因此,在認識面積單位時要讓學生在自己的身體上或者生活中找到與面積單位大小相近的面,這樣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理解和記憶面積單位,會讓學生較快地在頭腦中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學生建立面積單位表象后,再讓學生運用所學的面積單位估計生活中物體表面的大小,在應用的過程中使學生對面積單位的認識更加深刻。
〖課堂實錄〗
教具準備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紙及電腦教學課件。
學具準備10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每人一張統(tǒng)一大小的郵票。
。ㄒ唬⿲朊娣e單位
師:老師給同學們每人發(fā)了一張郵票,你喜歡郵票上的圖案嗎?你知道這張郵票的面積有多大嗎?請同學們在郵票的背面畫上格子,再數(shù)一數(shù)這張郵票的面積是幾個格子。
(讓學生自由地在郵票背面畫格子。學生根據(jù)自己畫格子的情況匯報自己的郵票面積是幾個格子。)
師:請同學們在小組內(nèi)比較一下你們的郵票大小相同嗎?為什么有的同學的格子多,有的同學的格子少?怎樣才能解決這一問題呢?
(通過討論讓學生意識到,因為每個人畫的格子大小不同,因此不能根據(jù)格子的多少來判斷面積的大小,只有格子的大小相同時才能根據(jù)格子的多少判斷面積的大小。)
師:如果把一個格子看作一個面積單位,那么只有統(tǒng)一了面積單位才能更準確地知道面積的大小。
。ǘ┱J識面積單位
(讓學生試說自己知道的面積單位,并試著用肢體語言說說這個面積單位有多大。在學生試說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認識平方厘米
。1)讓學生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紙并測量它的邊長。
師: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是1平方厘米,寫作1厘米2,或者1cm2。
(2)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比一比,你身體哪一部分的面積最接近1平方厘米?
。ㄔ诒容^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1平方厘米的大小。)
(在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表面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厘米?通過列舉生活中1平方厘米的面積讓學生建立1平方厘米的表象,在列舉的時候要注意讓學生把面積單位同長度單位和體積單位區(qū)分開來。)
(3)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測量一下郵票的面積是幾平方厘米。
(4)哪些物體表面的面積應該用平方厘米做單位?
。ㄗ寣W生體會到測量較小的面積可以用平方厘米做單位)
選擇身邊一個較小的物體測量它一個面的面積。
(讓學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測量一下課桌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厘米。在學生露出為難神色或提出有困難的時候教師指出:“測量課桌面這樣較大的面積,用平方厘米不是很方便,下面我們一起來認識一個大一點的面積單位平方分米!)
2.認識平方分米
。1)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是1平方厘米,那么你知道1平方分米有多大嗎?
(如果學生能說出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是1平方分米,教師可讓學生自己動手畫一畫并剪一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1平方分米寫作:1分米2或1dm2
。2)在你的身體上找一找,哪一部分的面積最接近1平方分米?
(用雙手的手指比一比1平方分米大約有多大。生活中哪些物體表面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分米?)
。3)用1平方分米測量一下課桌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分米。
。4)測量哪些物體表面的面積可以用平方分米做單位?
師:如果用平方分米測量教室地面的面積你覺得好不好?測量更大的面積可以用更大的面積單位。
3.認識平方米
(在認識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思考題,通過小組討論自己認識平方米。)
。1)思考題
A.邊長是()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1平方米可以怎么書寫?
B.舉例或表演說明1平方米有多大?
C.測量哪些面積時可以用平方米做單位?
(2)學生匯報
(學生匯報時把重點放在舉例或表演說明1平方米有多大。除舉例說明外,還可以用幾個小朋友拉手或幾個小朋友站立等表演的方式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1平方米有多大。)
。3)估計比賽
以小組為單位估計教室的黑板、地面、前面的墻和側(cè)面的墻面積分別是多少平方米?
。ㄈ╈柟堂娣e單位
1.用適當?shù)拿娣e單位(m2,dm2,cm2)填空。
。1)一間房屋地面的面積約50 ( );
。2)一張郵票的面積約6 ( );
。3)練習本的面積約212 ( );
。4)單人床的面積約2( );
。5)游泳池的面積約1250( )。
2.寫出下面各圖形的面積。(每格1cm2)
圖①面積是cm2,圖②面積是cm2,圖③面積是cm2。
3.先估計下面圖形的面積。再用1cm2的面積單位量一量。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出現(xiàn)兩個難點。第一是學生的空間觀念正在初步發(fā)展階段,因此學生容易把物體表面的面積與周長混淆,對于面積和周長這兩個概念,部分學生的認識處于模糊狀態(tài),由此對面積單位和長度單位,不能很好地區(qū)分。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多地讓學生動手去觸摸和感知物體的面,體會面和邊的不同,從而對“面積”的意義加深理解。第二是面積單位比較抽象,很難在學生頭腦中建立表象,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以身體的某一部分或熟知的事物的表面做參照物,讓學生將面積單位與自己熟知物體的表面的大小聯(lián)系起來進行記憶,將抽象的面積單位具體化、生活化,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盡快在頭腦中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
〖案例點評〗
本節(jié)課從實際測量產(chǎn)生測量結(jié)果的矛盾來引導學生認識面積單位,又從測量的可操作性產(chǎn)生需要,認識不同的面積單位,設計既合理又巧妙,既展現(xiàn)知識的原始形成過程,又使學生在此過程中,建構知識?臻g觀念的建立僅憑想像是很難建立的,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特別注重讓學生在活動中通過操作和感知認識面積單位,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同時教師注重讓學生聯(lián)系身體的某一部分或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來理解和記憶面積單位,學生更容易在頭腦中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面積教案9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公式的過程,掌握長方形、正方形 面積計算的方法,能夠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2、 以單位面積為參照, 估計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提高估測能力。
3、在實踐操作、討論交流等活動中,積累活動經(jīng)驗,初步養(yǎng)成獨立 思考,勇于探索的習慣。
教學難點: 理解長方形所含面積單位的個數(shù)等于長方形的長與寬的 乘積。
教學準備: 課件、1 平方厘米的面積單位若干、長方形卡片、直尺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我們剛剛學習了面積和面積單位,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一、復習導入
概括起來我們知道了兩件事:什么是面積和面積單位; 知道用面積單 位鋪滿的方法可以知道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面積。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 來學習有關面積的知識(板書課題:長方形的面積) 。
二、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一)提供材料,啟發(fā)研究 這張方形卡片的面積是多少?
(1)估一估?伎寄愕难哿,估一估這張長方形卡片的面積大約是 多少?
(2)怎樣才能準確知道卡片的面積到底有多大?
(3)就用你們剛才想到的方法看能不能求出它的面積?
(二)展示、交流方法
1.交流。
(1)它的面積是多少?
(2)誰估計得比較接近?
(3)你用的什么測量方法?
2.展示交流“全鋪”情況。
(1)沿長擺了幾個?有這樣的幾行?一共是幾個幾?
(2)算式怎么表示?(板書:4×3=12)這里的 4 表示什么? 3 呢? 一共有多少個面積單位?
(3)用 1 平方厘米的面積單位全部鋪滿,這是一種方法,誰和他的 方法一樣?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操作,用 1 平方厘米的面積單位來測量卡片的 實踐活動,使學生學會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測量面積,通過鋪滿、數(shù) 面積單位的個數(shù),使學生建立和深化面積意識:把所有的面積單位都 數(shù)上,才是卡片的面積。]
3.展示交流“半鋪”情況:沿長一行,沿寬一列。
(1)探究方法:這是沿長擺幾個,沿寬擺幾個? 鋪滿是多少個面積單位嗎?
(3)課件演示:沿長沿寬一共是多少個
(4)這種方法不用全擺滿,通過想就知道全部鋪滿以后有多少面積 單位了。
[設計意圖:通過測量卡片的面積,使學生初步體驗到全鋪麻煩, 到鋪一部分,只擺一行一 列,利用想象也能算出面積單位的總數(shù),在操作中對直接經(jīng)驗進行修 改。]
4.運用半鋪方法測量長方形面積。
(1)用這個方法,比比誰能很快地求出這個長方形卡片的面積。
( 2 )面積是多少?(課件展示:沿長沿寬一共是多少 個)
[設計意圖:通過測量卡片的面積,促學生深入思考,再次豐富學生 間接測量經(jīng)驗,優(yōu)化方法的同時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2)能想象出
5.探究更簡便的方法——間接測量方法。
(1) “半鋪”的方法比較簡單,但它是不是適用于任何一個長方形面 積的計算呢?
(2)那我們今后就揣著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扛著平方米的面積單 位到處去測量面積吧。比如足球場場地面積,想說些什么?
(3)討論:我們不妨把這張卡片就當作,大家開動腦筋,小組 研究能不能找到簡便的方法?
(4)探究交流:為什么長 20 厘米就能擺 20 個 1 平方厘米的面積單 位呢?
(5)為什么寬是 4 厘米,就能擺這樣地行呢?怎么列式?
(6)量出長和寬還真的能知道長方形的面積呢!
[設計意圖:通過探究測量較大面積卡片的'方法,引起學生自覺改進 舊方法的意識,發(fā)現(xiàn)長方形長、寬與面積單位邊長個數(shù)的關系,突破 由面積單位到長度單位的轉(zhuǎn)化這一理解難點。]
6.利用多張卡片深 化理解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1)計算長方形卡片面積。 它的面積是多少啊?怎么想的?(課件)看到長 9 厘米,就說明能 擺,寬 6 厘米,說明,一共多少個面積單位?所以。怎 樣列式?
(2)計算長方形卡片面積。 比比誰能很快地算出這張卡片的面積,面積是多少?怎么列式?(板 書算式。 ) 大家共同研究,有了這么了不起的發(fā)現(xiàn)!
[設計意圖:培養(yǎng)想象能力,內(nèi)化操作活動,展現(xiàn)思維狀態(tài),推進學 生思維發(fā)展,深化理解面積計算方法。]
(三)歸納公式
(1) 研究到現(xiàn)在, 你知道量出長和寬后怎樣求出長方形的面積嗎?
(2)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板書) 。
(3) (指算式)看到長幾厘 米,就知道能擺幾個面積單位,寬幾厘米,就知道能擺這樣的幾行。
所以長的厘米數(shù)乘寬的厘米數(shù)等于所含的平方厘米數(shù)。
三、在解決 實際問題中驗證公式
1.這種發(fā)現(xiàn)對所有的長方形的面積都適用嗎?
2.交流反饋:選取教室里表面是長方形的物體,先估計它的面積, 再量出它的長和寬,計算出面積,看看估的和算的是不是較接近。 3.練習: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供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鞏固新知,感受 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以及數(shù)學的價值。]
(四)總結(jié)研究過程,滲透數(shù)學研究的方法 回顧一下咱們的研究過程:同學們經(jīng)歷了“解決長方形卡片面積問 題—直接測量到不斷改進測量方法—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間接測量方法—形成
方法:總結(jié)求長方形面積的一般方法”的研究過程。今天我們研究出 了求長方形的好方法,能解決許多的實際問題,其實利用這個方法, 還可以求其他圖形的面積,今后我們會繼續(xù)學習。
四、課后反思: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面積教案10
[教學內(nèi)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61-63頁例3和“想想做做”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會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形成不同單位面積的表象,能說明或比劃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實際大小,能根據(jù)實際正確選擇面積單位。
2.使學生通過觀察、比劃和操作等活動,建立面積單位和單位面積大小的觀念;培養(yǎng)觀察、類比等思維方法,體會不同面積單位意義的一致性,發(fā)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通過面積單位的認識,體會學習內(nèi)容的發(fā)展和自身的知識的積累,初步了解面積單位在現(xiàn)實生活里的應用,激發(fā)進一步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面積單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教學難點]建立面積單位實際大小的表象。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和4把米尺;學生在課本第111頁上剪下12個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2個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每組準備4把米尺。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1.創(chuàng)設情境。
引導:我們的課桌面的面積有多大?請你摸一摸,讓同桌的小朋友著一看。啟發(fā):我們教室每張課桌面是同樣大的。你想知道課桌面的面積有多大的具體數(shù)量嗎?那可以用什么方法量出面積有多大這樣的數(shù)量呢?
引導:你能用一個物體的面量一量,說出大約有幾個這樣的物體面大嗎?自己選一個物體,比如課本、文具盒、墊板、長方形或正方形的紙,用它的面去量一量,看看大約是多少,等會大家交流結(jié)果。學生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交流:你量出的課桌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教師板書交流的結(jié)果) 2.引入新課。
質(zhì)疑:同樣大小的課桌面,為什么量得結(jié)果里的數(shù)不一樣?請你說說是為什么。那怎樣就能使大家量得的結(jié)果里的數(shù)是一樣的呢?說明:看來,要得到相同的結(jié)果,就需要用統(tǒng)一大小的面去量面積。我們量長度用長度單位,而這里量面積就要用面積單位。也就是說,為了準確測量或計量面積大小,要用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面積單位。(板書課題)
二、觀察感受,認識單位1.說明單位。
引導:你看了這個課題,想知道些什么?說明:大家想知道什么是面積單位,面積單位有哪些。首先我們來看面積單位。在測量和計量面積時,常用的單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板書: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提問:看了這些面積單位,你又想知道些什么?說明:大家看到這些面積單位,又想知道這些面積單位是怎樣的,各有多大。接下來我們就認識這些面積單位。 2.認識平方厘米。
(1)說明:我們上節(jié)課數(shù)方格比較面積大小,看一個圖形面積有幾個方格大,用的方格是正方形的。今天要認識的三個面積單位,是像方格那樣的正方形,但不同的單位,正方形大小不同。
引導:1平方厘米有多大呢?你能從我們準備的這些小正方形中,找到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嗎?找出來舉給老師看一看。
指出:小朋友的眼光真準,這個正方形的面積就是1平方厘米。(黑板上貼出1平方厘米)小朋友量一量這個正方形邊長是多少。
提問:邊長是多少?指出: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大家仔細觀察這1平方厘米的大小,記住它的大小。(板書:1平方厘米——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厘米可以寫成1 cm2。(板書:1 cm2)這里cm表示厘米,右上角的小“2"表示“平方",也讀成1平方厘米。(讓學生集體讀兩遍) (2)引導:拿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紙片,摸一摸它有多大。你有什么感覺呢?告訴大家。
拿這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與你的指甲比一比,看看哪個指甲面的大小最接近。交流:你哪個手指的指甲接近1平方厘米?和同桌說說你接近1厘米的是哪個指甲,把那個指甲給同桌看一看。觀察:大家看一看1平方厘米的大小,閉上眼睛想一想,把1平方厘米記在心里。強調(diào):1平方厘米就是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大小。 (3)引導:大家觀察教材第61頁的兩個長方形,都是由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你知道每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嗎?為什么面積都是6平方厘米?說明:要知道一個圖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只要看這個圖形含有幾個1平方厘米,面積就是多少平方厘米。
(4)引導:你能拼一個面積是4平方厘米的長方形或正方形嗎?獨立拼一拼。交流、展示拼成的`不同圖形,讓學生說說為什么面積是4平方厘米。說明:用幾個1平方厘米拼成的圖形,面積就是幾平方厘米。 3.認識平方分米
(1)引導:平方厘米這個單位比較小,一般用來測量比較小的面。如果要測量像課桌面、椅子面這樣比較大些的面的面積,就要用稍大一些的面積單位。現(xiàn)在大家拿出你準備的這樣一個稍大些的正方形,(貼出1平方分米)量一量邊長,想想它可能是哪個面積單位。
提問:這個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你認為它是哪個面積單位?
指出:大家的判斷真對!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請同樣觀察這1平方分米的大小,并記住它的大小。追問:1平方分米是怎樣一個正方形的大小?
。2)引導:你能用手勢比劃出1平方分米的大小碼?試著比劃給老師看一看。指導:1平方分米可以這樣比劃:一只手手心朝前,一只手手心朝里,用拇指和食指搭成邊長大約1分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大約就是這么大。想象:大家在頭腦里畫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記住它的大小。提問: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接近1平方分米呢?請你舉出說一說。(學生舉例交流)強調(diào):1平方分米就是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大小。.(3)測量:請大家拿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紙片,同桌兩合作,再量一次課桌面,看看大約多少平方分米。(學生操作測量)交流:課桌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指名幾人說結(jié)果)這次測量結(jié)果里的數(shù)相同了嗎?為什么這次會相同呢?提問:我們是怎樣測量的?把你的量法做給大家看一看。(指名學生演示)說明:測量長方形面的面積,可以一行一行地量出這一行是多少平方分米,再量出有多少行,得出一共有多少個平方分米。長方形桌面含有多少個1平方分米,面積就是多少平方分米。 4.認識平方米。
(1)引導:根據(jù)前面的學習,你認為1平方米應該是怎樣的一個正方形的大小?說明:邊長1平方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板書畫出邊長1米的正方形,并板書:1平方米——邊長1米的正方形)像這樣大的正方形是1平方米。量較大面的面積,通常用平方米作單位。
提問:1平方米還可以怎樣寫?學生讀一讀。 (2)引導:你能用米尺擺出1平方米嗎?由組長負責,帶領全組同學在前面或后面擺一擺,看一看1平方米有多大;再往里面站人,看看1平方米的地方可以站多少個同學。
學生操作,教師指導。
提問:看到1平方米有多大了嗎?你個例子說說,什么物體的面大約1平方米? 1平方米大約可以站多少個同學?說明:1平方米是邊長1米的正方形。像大家剛才那樣站9~10個同學所占的面積大約1平方米。
(3)引導:根據(jù)黑板上畫的1平方米,你能估計一下黑板面大約有幾平方米大小嗎? 5.梳理面積單位。
(1)提問:通過上面的學習,你認識了哪些面積單位?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各有多大?你能比劃或者舉例,說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大約各有多大嗎? (2)讓學生讀一讀板書的面積單位的三句話。提問:這三個面積單位從大到小怎樣排列?說明:其實還有比1平方厘米更小的,比1平方米更大的面積單位呢,以后我們再認識。(在板書的3個面積單位兩端往左右標出箭頭)
三、練習鞏固,深化認識1.做“想想做做”第1題。
讓學生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擺一擺,量出面積特別是多少。
交流:長方形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樣擺的?(演示、觀察每排擺了幾個1平方厘米,擺了幾排,一共多少平方厘米)正方形面積是多少?你擺了幾排,每排有幾個1平方厘米?說明:一個圖形含有多少個1平方厘米,面積就是多少平方厘米。在測量長方形或正方形面積時,可以像剛才這樣,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看每排是幾個1平方厘米,有幾排,就能知道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2.做“想想做做”第2題。讓學生在圖下對應填寫單位名稱。交流:你是怎樣填的?這兩個單位有什么不同?你發(fā)現(xiàn)有什么聯(lián)系嗎?(用1厘米做正方形的邊長,面積就是1平方厘米)指出:長度和面積的意思不一樣,長度是線段的長短,面積是面的大小。所以長度單位用線段表示,面積單位要用正方形表示。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引導:這里要填哪些面的面積單位?插圖表示什么地方的大小?請小朋友想想這些面的實際大小,看看量得的數(shù),想想用哪個單位名稱,再在( )里填一填。
交流:你是怎樣填的?選擇3道要求說說怎樣想的。
說明:選擇面積單位,要想想物體面的實際大小,再看看量出的數(shù),思考用哪個單位是正確的。
四、全課總結(jié),交流收獲
1.課堂總結(jié)。
提問:這節(jié)課你認識了什么?有哪些收獲?還有問題要幫助解決嗎?
2.課后活動。
布置:每個小組由組長負責、相互合作,用舊報紙拼出1平方米的正方形,量一量黑板面積和門窗面積,在小組之間交流;丶易鳂I(yè):補充習題第49頁。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面積教案11
【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面積的認識》第一課時的內(nèi)容(P39-4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結(jié)合具體的事物和畫圖等活動,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面積的含義。
2、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等方法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3、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分析綜合能力、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并促進空間觀念的發(fā)展。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摸一摸、比一比、涂一涂、說一說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動,認識面積的含義。
2、通過觀察、數(shù)格子、重疊等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在解決問題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從而進一步感受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結(jié)合具體的事物和畫圖活動,認識面積的含義。
教學難點:能夠選擇較好的方法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
【教學流程】
一、引入新課,整體感知
1、師:同學們,從今天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學習第五單元“面積”(板書)
師:你們曾經(jīng)聽說過面積嗎?(生交流)
2、師:真不錯,你們已經(jīng)知道了這么多關于面積的知識,那么,你們能說說究竟“什么是面積”嗎?(補充課題,生交流)
3、師:真好,大家能說出自己對面積的理解,可是說得是否準確、嚴謹呢?究竟什么是面積,課本上智慧老人說得清清楚楚,你們能不用老師講,自己看書就能把它搞明白嗎?(生看書)
4、師:好,看書以后,現(xiàn)在知道什么是面積嗎?
生: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師板書,生齊讀)
師:不錯,書中智慧老人就是這樣說的,可是,這句話有點長,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還是不太懂,誰能把這句話分開,變成兩句話,是哪兩句話?
生: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
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呈現(xiàn)PPT)
二、感知物體表面的大小
1、師:我們先來看第一句話: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誰能說說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生交流。)
2、師:物體就是一個東西,比如這是一本數(shù)學書,這個面叫封面,大家摸一摸,課本封面的大小,就是封面的面積。那除了課本你們還能舉出其它的例子嗎?
生交流:(1)課桌表面的大小,就是課桌的面積。
(2)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積。
(3)屏幕表面的大小,就是屏幕的面積。
(4)操場表面的大小,就是操場的面積。
.......
3、師:好了,同學們舉出了好多例子來說明面積。那老師也來說說我的理解,好不好?我說:黑板的面積很大。你們說黑板的面積很大嗎?(生交流:教室的面積比它大,我們學校的面積比教室的面積大,安慶市的面積比學校的面積大,安徽省的面積比安慶市的面積大,全國的面積比安徽省的面積大......)
師:那么黑板的面積很小嗎?(生交流)
師: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面積大,還有更大的,面積小,還有更小的。誰的面積大,誰的面積小,實際上是幾個面積相比較的結(jié)果。
4、師:好,剛才學了這么多,我來出個題目考考大家,好不好?
(1)師演示,首先和一位學生掌心相對,你們能用面積說一句話嗎?(生交流)
然后,師自己雙手合并,能用面積說一句話嗎?
(2)(師拿出一本書)你們看,這本書的表面是指哪兒呢?誰上來指指看。(生演示)誰能用面積來說一句話呢?(生交流)
三、感知封閉圖形的大小
1、師:好,剛才我們理解了第一句話,“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F(xiàn)在來看,第二句話“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ppt出示)說到圖形,你們會畫圖形嗎?請大家在紙上隨意畫三個圖形。(請三位同學上黑板畫)
(1)師:我想問一問,你們畫的圖形的形狀都是一樣的嗎?那它們的大小是一樣的嗎?把你畫的最大的圖形找出來,與同桌最大的圖形比較一下,看誰的更大?把你最小的圖形,與同桌最小的圖形比較一下,看誰的圖形更小?
(2)師:說這個圖形比較大,實際就是說這個圖形的什么比較大呢?那黑板上哪個圖形的面積最大?哪個圖形的面積最小?
師:(指著一個圖形)這個圖形的面積,就是指哪一部分的大小?(學生上黑板摸一摸)
(3)師:這里面積的大小是指線的長度嗎?(討論,交流)
(4)師:(選一幅圖,擦去一條線)這幅圖的面積是指哪部分呢?(請學生上黑板,指一指。討論交流。)
(5)師小結(jié):哦,就像領土一樣,(手指開口處),這個地方究竟歸誰管,咱們無法確定,那也就無法確定領土面積有多大了。是這樣的嗎?那看來說圖形的面積,這個圖形一定要怎么樣?
2、試一試
師:昨天晚上備這節(jié)課的時候,我女兒剪了兩個長方形,分別放在兩個信封里,讓我今天帶來給大家猜一猜,哪個圖形的面積大?你們能猜出來嗎?
(1)師:(出示信封)猜得出嗎?
(2)師:(露出一部分)現(xiàn)在能猜得出嗎?(學生猜)
師:僅憑圖形一條邊的長度,能判斷出它面積的大小嗎?(不能)也就是露出的部分,沒有封閉,就有各種變化的可能。對嗎?
(3)師:(露出兩條邊)現(xiàn)在你能判斷出誰的面積大了嗎?(生判斷)
四、感知面與線的關系
1師:面其實是由線圍成的。線的變化會引起面積的變化。(出示一個橡皮筋)你們看這條線圍成的圖形的面積是怎樣變化的?
2師:拿出你們手中的線,也能圍成一個面嗎?面積越來越大,越接近于什么圖形?面積越來越小,兩條線重合成一條線,就沒有面積了。
3師:剛才,我們在圍面的時候,圖形的形狀和大小在發(fā)生變化,可是,什么沒有變?
師小結(jié):周長相等的圖形,面積不一定相等。
五、比較面積的大小
1、師: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圖形的面積有大有小,那么我們怎樣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呢?我們先來看幾幅圖形:
(1)師:(出示圖一和圖二)這兩幅圖,誰的面積大?(小結(jié)板書:觀察法)
(2)師:(出示陰影三角形和長方形)哪幅圖的陰影部分面積大?
(再出示陰影三角形和正方形)哪幅圖的陰影部分面積大?(小結(jié)板書:分析法)
(3)師:(出示圖二和圖三)哪個圖形的面積大?(小結(jié)板書:重疊法)
(4)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淘氣和笑笑在比較圖形面積大小時遇到了什么困難?(出示PPT)這兩個圖形的面積大小,你能一眼看出來嗎?怎么辦,淘氣想了一個辦法,他說量出每邊的長度,再加起來就能比較了。大家看,他的辦法行不行?對了,笑笑也是這樣想的:淘氣比的是周長,不是面積。
師:那么,你有好辦法來比較這兩個圖形的面積大小嗎?我們看看奇思是怎樣比較的?(出示PPT)他用的是剪拼法,先剪一剪,再拼一拼。我們來試試看,現(xiàn)在知道誰的面積大嗎?你知道正方形的面積比長方形的面積大多少嗎?
師:接下來,我們看看妙想是怎樣比較的?她用小正方形來擺一擺,現(xiàn)在你知道正方形比長方形大多少了嗎?(生交流)
2、師:你們看,我們現(xiàn)在不僅知道誰的面積大,還知道面積大多少。下面這個信封里也有兩個帶著小方格的圖形,我拿出一個給你們看,這個圖形的面積有多大?(12個方格那么大),另一幅圖,藏在信封里,不過我知道它有4個方格那么大。這兩個圖形,誰的面積大,相差多少呢?(生討論,交流。)
六、總結(jié)全課
師:我們運用小方格來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必須要注意什么?(小方格要一樣大)對了,這就是我們下節(jié)課學習“面積單位”時要運用到的知識。今天這節(jié)課就學到這里,請同學們在課后思考和預習:為什么要有面積單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分別有多大?下課。
板書: 什么是面積
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面積教案12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能較為熟悉地掌握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會進行單位名稱的填寫。
2、在學習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表達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收獲和體會。
3、通過反復練習,使學生在交流中增強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鞏固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
教學資源:
投影儀、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做練習八第1題
1、出示題目,齊讀要求,讓學生實際指一指,摸一摸。
2、你能估計出課桌面的周長和面積嗎?
3、同桌合作完成。
4、反饋交流。
二、做練習八第2題
1、出示題目:
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
。1)課桌長106()
。2)一張郵票的面積是6()
。3)一座塔高36()
。4)一個房間地面的面積是14()
2、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3、根據(jù)學生的作業(yè)情況,明確選擇長度單位還是面積單位,再作出判斷。
三、做練習八第3題
1、先讓學生獨立算一算,填一填。
2、再指名說一說周長、面積的計算方法。
(板書)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強調(diào):要求長方形的周長、面積必須知道它的長和寬;要求正方形的周長、面積必須知道它的邊長。
四、做練習八第4題
1、出示題目,讓學生同桌討論:這題該怎樣計算?
2、全班交流。
3、提問:單位之間是怎樣換算的?
五、做練習八第5題
1、出示題目,讓學生仔細看圖和題目。
2、讓學生判斷要求的是面積還是周長。
3、學生獨立完成。
4、交流時要求說說是怎樣想的。
六、全課。
作業(yè):完成練習冊。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面積教案13
教學目標:
1、通過比一比使學生初步感知面積的含義。
2、讓學生經(jīng)歷比較幾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3、通過學生參與畫圖活動,進一步認識圖形面積的含義。
4、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并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點:
1、初步感知面積的含義。
2、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
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具、學具:
教具:多媒體課件。
學具:紅色長方形、黃色長方形、藍色長方形各一個,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學具若干,剪刀,直尺,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引入。
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一張兒童畫非常漂亮,我想把它裝飾一下,都需要什么?(四周加上框,加膜等)四周加上框需要求它的什么?(周長)再給它配上一塊玻璃,配多大的玻璃合適呢?還能用長短來表述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
二、探究新知。
。ㄒ唬┍纫槐,直觀感受面積的含義。
1、我們身邊每個物體都有自己的面,請你們找一找并摸一摸它們的。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大小有什么不同)再請一位同學上來摸一摸黑板的表面,觀察鉛筆盒蓋的表面和黑板的表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物體的表面有大有小。
2、看課件比較數(shù)學書和練習本封面的大小,一元硬幣和一角硬幣表面的大小。
3、我們?nèi)绻押诎瀹嬙诩埳鲜鞘裁磮D形?以前我們學過哪些平面圖形?(課件演示)說一說這些圖形的面在哪里?
4、(課件演示)觀察這幾個圖形,它們的面又在哪里?讓學生體會封閉圖形才有面的大小。
5、課件出示:比較兩個平面圖形的大小。
6、感知面積的含義。
剛才我們比較了什么?所比較大小的部分有一個名字叫面積。
誰來說說面積指的是什么呢?(引導學生理解、完善面積的含義)學生匯報后教師小結(jié)面積的定義。
。ò鍟何矬w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學生齊讀兩遍定義。
7、下面這四個圖形中誰的面積?
(二)比一比,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1、每人都有三張不同顏色的彩紙,誰能不借助學具很快比較出哪張彩紙的面積,哪張彩紙的面積最小。(學生活動)說說用的`什么方法。
2、指名匯報。
3、那么這兩張彩紙的面積誰大誰小呢?(紅色和藍色)
意見不統(tǒng)一,如何準確地比較這兩張彩紙面積的大小呢?你能想出什么好辦法?可以借助你們的學具,動手試試。(四人小組活動)
4、小組匯報,交流反饋比較的方法。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
5、學生看書,說說書上還介紹了哪些方法?
6、你認為哪種方法,說說你的理由。
。ㄈ┙鉀Q問題。
1、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練習十八第1題)
2、判斷方格紙中哪個圖形的面積?
3、判斷下面哪個圖案的面積大?
三、小結(jié)。
說說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有哪些收獲?我們開始講的要給兒童畫配一塊玻璃,玻璃面的大小不能用長短來表述,要用什么來表述?
四、圖案設計大賽。(體驗面積相同的圖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狀)
要求:在方格紙上畫出3個面積等于7個方格的圖形,比一比誰畫得準確而有創(chuàng)意。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面積教案14
教學內(nèi)容:
《面積和面積單位》是課程標準人教版實驗教科書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70至74頁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通過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的方式,讓學生理解面積的意義。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并在活動中獲得關于它們的空間觀念,形成正確的表象。初步形成面積單位實際大小的表象。
3.通過觀察、比較、動手操作,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概括能力、自學能力和估測能力。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
教學重點:
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面積單位并建立正確的表象。
教學難點:
1.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確表象。
2.在操作中體會引進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教學課件和 1平方米的正方形紙,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長25厘米、寬15厘米的長方形,另一個長35厘米,寬10厘米的長方形。
學具:每四人一組,長25厘米、寬15厘米的長方形;長35厘米、寬10厘米的長方形各一個,每組一袋學具,內(nèi)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學具若干;每個學生面積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學具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充分感知面積的意義
1、感受物體的表面
同學們,今天鐘老師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來學習。大家有信心來上好這節(jié)課嗎?有信心的話咱們同桌之間擊個掌,(孩子們擊掌)我也來(老師加入學生的擊掌中,從第一排開始從左向右依次與學生擊掌,停留在與一個學生擊掌的過程中)。老師的手掌面大還是他的大?(學生進行比較)同學們,請把你的手掌輕輕地放在數(shù)學書的封面上,比比看,數(shù)學書的封面大還是手掌面大。(學生進行比較)摸一摸桌面,比一比,桌面大還是數(shù)學書的封面大。比比看,桌面大還是黑板面大(師比黑板),比一比,教室地面大還是黑板面大。
師:剛才我們說手掌、數(shù)學書、黑板、教室地面都是物體,他們有的大,有的小,像這樣物體的表面的大小,這是他們的面積(板書:物體的表面的大小 就是他們的面積)。今天我們來研究面積(板書課題:面積)
師:誰能舉例說說什么叫面積?(師拿出數(shù)學書摸數(shù)學書的封面)如數(shù)學書封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
如:我們剛才摸的課桌表面的'大小就是課桌的面積;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數(shù)學書封面的大小就是……
2、感受封閉圖形的面積。
物體的表面有大小,平面圖形有大小嗎?
課件出示:
選一組你喜歡的圖形涂上顏色,比較這組圖形的大小,說說在比較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W情預設:大部分學生都選擇(1)或(3),不選擇(2),適時提問,為什么不選擇(2),學生會認為(2)的圖形無法比較,因為這個圖形是不封閉的。這時老師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可以讓課件上的其余四個封閉圖形進行鋪展變色。)
師:可見封閉圖形也有大小。(板書:封閉圖形)我們說物體的表面和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二、動手實踐,探究新知
(一)觀察法
師:孩子們,咱們來玩一個比大小的游戲
直接出示兩個非常明顯的有大小之分的圖形。
哪個面積比較大?你怎么比的?(板書:觀察法)
師:兩個面積相差比較大的圖形,我們只要觀察一下就能直接比較出它們面積的大小。
(二)重疊法
師:這兩個看上去相似的圖形,你有什么好辦法比較出它們的辦法?
預設:重疊法,移多補少法
師:就聽你的,我們用重疊法來比一比。
可以采用重疊的方法比較它們面積的大小。(板書:重疊法、移多補少法)
(三)測量法
出示兩個面積接近但形狀不同的長方形。
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個長方形的面積小一些?為什么?
學生經(jīng)過觀察、重疊、割補都無法比較,激發(fā)認知沖突,怎么辦?
。A設:學生可能會說用尺子量,比周長。學生猜測周長相等,面積也就相當)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面積教案15
教學內(nèi)容:小學數(shù)學教材第六冊第85~88頁的“面積和面積單位”、“練一練”以及練習十七第1~4題。
教學目標要求:
1、使學生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2、使學生學會用面積單位測量指定物體的面積,培養(yǎng)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引導學生有序地觀察、操作,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面積單位。
難點: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確表象。
教具:多媒體課件一套。
學具:若干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紙片,方格紙,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紙片,作業(yè)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啟發(fā)談話:同學們,教師節(jié)到了,一位同學送給老師一幅漂亮的兒童畫,老師很高興,想把它掛在書房里,先要給這幅畫配一個鏡框,要給這幅畫配上鏡框要買多長的小木條呢?需要求它的什么?(周長)假如還要配上一塊玻璃,還是求它的周長嗎?那又是什么呢?這個問題等我們學習了“面積和面積單位”的知識后就知道了,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研究“面積和面積單位”。(板書課題)
。ɡ媒o兒童畫配上鏡框所需要的木條的長來復習周長的概念,然后運用給兒童畫配上同樣大小的玻璃,來巧妙地導入課題,這樣既能完成新舊知識的過渡,又能引起學生的認知興趣。)
二、學習新課
1、 教學面積的意義
(1)師:請兩位同學來涂色比賽。(分別涂黑板和紙片的面)問:涂黑板面的同學:你為什么失敗了?
小結(jié):他涂得快,因為他涂的面;他涂得慢,因為他涂的面大。
隨即板書:物體的面積的大小,叫做他們的面積。
。ㄟ叞鍟,邊演示。)
。ㄗ寣W生通過涂色比賽,直接感知什么是物體的表面,并直觀地得出物體的表面有大小之分,以此揭示出面積的含義之一。)
。2)請大家摸一下課桌的面、文具盒的面,哪一個面大?哪一個面小?我們就說:課桌桌面的面積比文具盒的面積大。
。ㄍㄟ^學生觸摸實物,再次感知物體表面的大小,即面積的大小。)
(3)生活中還有很多的物體表面,如:鐘面、門上的面、電腦屏幕的面,還有路邊告示牌的面。如果把這些面畫下來就是我們平時熟悉的平面圖形。(課件演示物體以及相應的面,然后移位顯示平面圖形)
。▽W生用手勢表示圖一、圖二兩組圖形的大小)
師:這兩個圖形你能比較出它的大小嗎?(不能)
追問:為什么?(因為第二個圖形沒有圍起來)
對!只有圍成的平面圖形,才能比較大小,那么我們把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也叫做它們的面積(板書:圍成的平面圖形 )
添一個“或”字,現(xiàn)在你知道什么叫面積了嗎?(學生齊讀板書)
。ㄍㄟ^多媒體能形象地生動地演示了從物體的表面到平面圖形的過渡,由于學生對“圍成”兩字不易理解,充分利用媒體優(yōu)勢,動態(tài)演示來揭示面積含義之二,這樣通過操作、觀察、討論、直觀多媒體課件相結(jié)合,如此層層深入,最后歸納出面積的含義。)
2、教學比較圖形的大小
。1)師:現(xiàn)在老師把第二個圖形也圍起來,想想現(xiàn)在除了用肉眼來判斷兩個圖形的大小,還有其他方法嗎?(出示兩個正方形一大一。⿲W生重疊演示,課件演示重疊。
。ㄗ寣W生去直觀地體會比較兩個圖形的大小,可用觀察法、重疊法,教學重疊時。既能讓學生直觀操作,又通過課件演示重疊過程,讓學生加深理解重疊法是一種比較圖形大小的可行方法。)
。2)師:如何比較這兩個圖形的大小呢?(出示兩個同樣大的正方形,讓學生用重疊方法演示比較)如果老師把兩個圖形固定在黑板上,(師將兩圖形貼于黑板)無法用重疊的方法比較你還能想出其它比較這兩個圖形大小的方法來嗎?學生討論并對有效方法進行肯定,選用小正方形量這一方法進行進一步的探究。
那么老師給他們用小正方形去量。(師分別給兩名學生兩種規(guī)格的小正方形)
。▽W生操作)
發(fā)現(xiàn)正方形個數(shù)不同,一個9個,一個4個。
師:通過重疊比較的方法我們已經(jīng)知道這兩個圖形面積同樣大,那小正方形的個數(shù)為什么不相同呢?我們用小正方形比較物體面積大小必須注意什么?(正方形的大小相同)
。3)練習(出示課本第88頁練一練第2題)
(這里以激趣為基點,注重呈現(xiàn)矛盾,巧設懸念,設置障礙,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主動探索和追求成功的意境,既擴充完善了比較平面圖形面積大小的方法,又讓學生理解面積單位的獨特作用。)
師:為了準確測量或計量面積的大小,必須要有統(tǒng)一的標準,也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面積單位。
3、教學面積單位
A、1平方厘米
。1)課件演示:看!老師畫了4條長1厘米的線段,把它們圍成一個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面積就是1平方厘米。
。ㄔ诔S玫拿娣e單位中,認識平方厘米是教學的重點,通過媒體演示畫出的四條長1厘米的線段動態(tài)地圍出一個正方形,既加深了學生對“圍成”一詞的理解,又初步滲透了1厘米和1平方厘米的區(qū)別。)
(2)請同學們拿出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下它的邊長。
師板書: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
閉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厘米有多大。
找一找你身上哪個部位面積大約是1平方厘米。(指甲面的面積)
生活中還有什么物體的哪一個面的面積是1平方厘米。(學生自由討論交流)
。3)拿6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想一想,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學生在作業(yè)紙上操作,同桌匯報)
。4)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在作業(yè)紙的圖形上擺一擺,分別說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學生操作后指名回答)
過渡:請你拿著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下電腦桌的面積。
教師適時問個別學生:為什么不量了?(正方形太小了)
那你能創(chuàng)造1個比1平方厘米稍大的面積單位來嗎?
。ㄗ寣W生通過直觀的量一量學具(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邊長,比一比大小,拼一拼圖形,擺一擺方塊等一系列活動,建立平方厘米面積單位的表象,然后再讓學生用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課桌面的面積,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在實踐中碰撞出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水到渠成地引出另一個面積單位:平方分米。)
B、1平方分米
。1)出示書上圖形,這就是1個面積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請你以最快的速度剪下來。
。2)請你量一下這個正方形的邊長。
板書:1分米 1平方分米
齊說: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3)比劃一下1平方分米的大小。
。4)找一找面積是1平方分米的物體。
。5)同桌合作量一下凳子的面積約是多少?
(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剪、量、比、找等教學活動,能融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為一體,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心理上體驗成功的喜悅,以激起其強烈的求知欲。)
過渡:同學們的測量水平可真高,我們?nèi)嗤瑢W來舉行一個測量物體面積的比賽,好不好?有沒有信心得冠軍?(有!)
請同學們拿著你的1平方分米大的正方形來很快地測量一下我們這個電腦房的地板面積,趕快行動!
針對有疑問的同學試問:為什么不量?
那你想老師給你一個面積多大的正方形呢?(1平方米)
C、教學1平方米
(1)你能猜一猜面積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邊長是多少?
板書:1米 1平方米
。2)那么1平方米究竟有多大,請同學們看一下。(出示一張1平方米的紙。)
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米。
(3)請你估計一下這塊黑板的面積大約是多少?
。4)我們來看看1平方米大的地方可以站多少個同學呢?
。ㄕ垖W生站在1平方米的紙上,數(shù)一數(shù)。)
師:學到這兒我請同學們幫我想想看,要給這幅畫配一塊玻璃,必須求它的什么呢?(面積)用什么作單位比較合適?(平方分米)
誰來測量一下大約是幾平方分米。指名學生測量兒童畫的面積。
。ㄔ趯W生的求知欲得到極大的滿足之時,不失時機地再次呈現(xiàn)矛盾,讓學生去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教室地面的面積,促進學生思維的不斷突破與發(fā)展,又通過猜一猜1平方米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來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遷移和推理能力,這時學生探求知識的情感被充分地激發(fā)出來,捕捉學生的成功契機,讓學生感受到成功永無止境。)
三、課堂小結(jié)
通過本堂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分別比劃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給同桌看。(提醒學生不要比劃成周長)
你還能創(chuàng)造出比1平方厘米更小或比1平方米更大的面積單位來嗎?
(通過小結(jié)既讓學生加深建立面積單位的具體表象,同時通過學生說其它的面積單位,又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發(fā)展數(shù)學潛能,可謂取得“課雖終、趣猶存”的效果。)
四、鞏固練習
1、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
(1)人的指甲面大約是1( 。
(2)黑板的面積大約是3( 。
(3)手帕的面積大約是4( 。
2、判斷
。1)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米。( 。
。2)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周長是4分米,面積是1平方分米。( 。
(3)一個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厘米。( 。
3、操作
用你手中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你喜歡的圖形,并說說它的面積是多少。(指名到實物投影儀上展示)
4、出示課后思考題
周長越大面積就越大,這句話對嗎?
(通過鞏固練習、操作訓練以及課后思考題,既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遞進思維,幫助學生由一個基點向高處攀登這樣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活躍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同時能彌補課本練習題的局限性,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學習的信息量。)
本堂課的設計理念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四點:
1、強化感知,主動參與。在教學中注重鼓勵學生全面參與一系列操作實踐活動,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把學生推到主體位置,促進學生思維不斷突破與發(fā)展。
2、矛盾激趣,引導探究。注重知識的矛盾呈現(xiàn),巧設懸念,適時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解決矛盾,讓學生在實踐和思考中碰撞出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
3、突出重點,促進遷移。在教學平方厘米這個重要的面積單位后,讓學生運用知識的遷移,引導學生推理來建立其他兩個面積單位的表象。
4、運用課件,突破難點。運用多媒體課件直觀生動有效地演示學生難以理解的“圍成”一詞,初步滲透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區(qū)別,從而使學生的求知欲得到極大的滿足。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面積教案】相關文章: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面積》教案03-19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面積教案02-23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面積教案05-27
北京版三年級下冊《面積和面積單位》數(shù)學教案01-17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面積教案2篇02-23
數(shù)學教案-面積08-16
數(shù)學圓的面積教案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