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5篇(精選)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探索,掌握2、3、5 的倍數的特征。
2、能判斷一個數是不是2、5 或3 的倍數。
3、知道奇數和偶數,能判斷一個數是偶數還是奇數。
教學重點:
2、3、5 的倍數的特征。
教學難點:
3 的倍數的特征是難點。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講解導入:同學們,我們在前幾節(jié)課中已經掌握了倍數和因數的特征。像2、3、5 這些特殊的數,它們的倍數又有哪些特征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板書課題)
二、探究2 的倍數的特征。
1、引導:同學們都看過電影吧?電影票的票號和電影院入口一般都是怎樣設置的?
2、出示教材第17 頁主題圖,問:雙號的號碼有什么特點?
3、引導學生明確奇數和偶數的概念:在自然數中,是2 的倍數的數叫做偶數(0 也是偶數),不是2 的倍數的`數叫做奇數。(板書)
4、組織學生做“你說我判斷”的游戲:同桌合作,一個同學任意說一個數,另一個同學判斷一下對方說的是奇數還是偶數;交換角色再做。同桌之間互相說一些數,并判斷是偶數還是奇數。
5、出示“做一做”的題目,讓學生完成。(巡視;學生做完后集體訂正)
三、探究5 的倍數的特征。
1、剛才我們學習了2 的倍數的特征,了解了奇數和偶數的概念,現(xiàn)在我來考考大家,看大家掌握的怎么樣:所有同學,學號是奇數的請舉手。(停頓,等學生舉完手)所有的同學,學號是偶數的請舉手。
2、好,同學們對奇數和偶數掌握的還是不錯的。下面我們繼續(xù)做游戲:學號是5 的倍數的同學請舉手。
3、同學們想一想,哪些數是5 的倍數?5 的倍數有哪些特征?
4、出示教材第18 頁的表,讓學生找出1 至100 中的5 的倍數并涂上顏色。提問:涂一涂,你能從表中看出什么規(guī)律?(指名板演)
5、觀察一下這些數的個位數,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6、讓學生做教材第18 頁“做一做”的練習,先分別找出2 和5 的倍數。
7、讓學生再找一找既是2 倍數又是5 的倍數的數。提問:你是怎么找到的?
8、不錯,這兩種方法都可以找到10 的倍數。有些同學還發(fā)現(xiàn)了既是2 的倍數又是5 的倍數的數一定是10 的倍數。同學們在觀察這些是10 的倍數的數,大家能不能總結出10 的倍數的特征?
四、探究3 的倍數的特征。
1、剛才我們學習了2 和5 的倍數的特征,那么3 的倍數又有哪些特征呢?請同學們先把3 的倍數找出來,在進行小組討論,看看3 的倍數有什么特征。
2、觀察這些數,大家能不能找到3 的倍數的特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來討論)
3、用老方法不能得出3 的倍數的特征,怎么辦呢?提示:同學們再看看12 這個數,研究一下它的個位和十位上的數字,看看能發(fā)現(xiàn)什么?
4、表揚學生的發(fā)現(xiàn),鼓勵學生繼續(xù)探討:非常棒!同學們在研究一下15、18、21,看看這三個數是不是也符合這個規(guī)律。
5、現(xiàn)在大家是不是可以總結出3 的倍數的特征了?(教師同步板書)
6、現(xiàn)在同學們用自己得出的結論做“做一做”第1 題,看看其他數是不是也是這樣的。
7、組織學生做“我說你判斷”的游戲。
8、讓學生自主完成“做一做”第2 題。
五、總結。
組織學生說說這節(jié)課學到了哪些知識以及有些什么收獲。
作業(yè)
1、下列哪些數是2 的倍數,而不是5 的倍數?在對應的括號內畫“√”。
8 10 24 120 88 185 ()()()()()()
2、找出下列各數中是3 的倍數的數。
45 76 121 273 690 1234 29 94 302 57 850 20xx
3、寫出三個既是3 的倍數又是2 的倍數的數。
4、寫出三個是3 的倍數但不是2 和5 的倍數的數。
5、在方框中填一個數,使每個數都是3 的倍數。
8 5 1 34 78 31
板書設計:
2、3、5 的倍數的特征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P59~60例1、做一做及練習十四第1、2題。
【教材分析】
這個內容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展,是在表內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注重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結合具體情境,選擇數目小,學生熟悉的事物作為例題,配以實物圖,讓學生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學情分析】
認識有余數的除法,是在學生已學過表內乘除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學生在前一階段剛學會表內除法,已經接觸過許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級學生的思維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轉變,就要借助動手操作,讓學生親自去實驗,去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教學時,應該根據知識的系統(tǒng)性以及二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使學生通過積累觀察、操作、討論、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數學活動獲取知識,發(fā)展學生的抽象思維。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使學生經歷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xiàn)象抽象為有余數除法的過程,初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認識余數。
數學思考:通過操作、觀察、對比等活動,使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在分物時存在著分不完有剩余的情況,借此理解余數及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初步培養(yǎng)學生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
問題解決:認識有余數的除法,加強概念,掌握算法。能根據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動寫出除法算式,正確表達商和余數。
情感態(tài)度:滲透借助直觀研究問題的意識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況抽象為有余數的除法。
【教學難點】
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教學準備】
課件、小棒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課件出示P59情境圖。觀察動畫,引出活動:這些同學在做什么?
2、拿出11根小棒自己擺。
3、揭示課題:認識有余數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初步感受
1、教學例1,復習表內除法的含義:
(1)(課件出示草莓)這是什么?一共有幾個?每2個擺一盤,你能擺幾盤?用學具擺得試一試。(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2)一共可以擺幾盤?有剩余嗎?
(可以擺3盤,正好擺完,沒有剩余)
。3)(課件演示分草莓)這是平均分的問題,你能把剛才擺的'過程用一個算式表示出來嗎?
。4)學生匯報,形成板書:6÷2=3(盤)請你再說說這個算是表示什么意思?
2、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
。1)在動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時會出現(xiàn)有剩余的情況。
如果不是6顆草莓,是7顆呢?再動手擺一擺,每2個擺一盤,看看能擺幾盤?(學生動手操作)
討論交流:再擺的過程中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
師:剩下的還能再平均分嗎?(不能,只剩一個不夠分。)
。2)在交流中確定表示平均分時有剩余的方法。
(課件演示分草莓)你能把剛才擺的過程用一個算式表示出來嗎?(小組內思考、討論)
出示學生的。表示方法,比較各種表示方法。
小結:在數學上可以這樣表示:7÷2=3(盤)……1(個)
說說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小結:這個算式表示7個草莓,每2個一盤,可以擺3盤,還剩下1個草莓。省略號表示剩余,1是剩下的個數,我們把它叫做余數。余數表示什么?
。3)比較歸納,完善認知結構。
(課件出示兩次分草莓的過程和算式)今天我們分了兩次草莓,這兩次分草莓的過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觀察比較6÷2=3(盤)和7÷2=3(盤)……1(個)這兩道算式,引導學生再次認識到:在日常生活中分東西會出現(xiàn)兩種情況,一種是全部分完沒有剩余,另一種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夠再分,不夠分剩下的部分就是除法算式中的余數。
三、鞏固練習:
課件出示P60“做一做”:
1、學生獨立在書上圈一圈,填一填,完成第1小題。
反饋交流:17÷2=8(組)……1(個)
23÷3=7(組)……2(個)
說說這兩道算式商和余數各是多少,分別表示什么?
2、完成第2小題。
先用學具按要求擺一擺,然后根據擺的結果填空。
展示個別學生的填空情況,說說每道題中的商和余數分別表示什么,強調商和余數的單位名稱。
四、課堂小結、作業(yè):
1、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對自己和他們有什么評價?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2、作業(yè):練習十四第1、2題。
【板書設計】
認識有余數的除法
6÷2=3(盤)
7÷2=3(盤)……1(個)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3
【教學內容】:教材第5~6頁例2、例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掌握億以內數的讀法,能正確地讀出億以內的數。
2.培養(yǎng)學生類推遷移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含兩級的數的讀法。
難點:數位上有0的數的讀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1.讀出下面各數。
2308560070091567
2.說說你是怎樣讀的。(小結萬以內數的讀法)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教學例2。
。1)出示例2。
組織學生先試讀例2中一個數的兩種讀法,想一想:哪種讀法比較簡便?然后小組討論:萬級的數和個級的數在讀法上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引導學生試讀例2剩下的兩個數。
(3)練一練:教材第6頁“做一做”第1題。
組織學生獨立練習,教師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2.教學例3,含有兩級的數的讀法。
。1)出示例3。
像這樣含有萬級和個級的數該怎樣讀呢?小組中互相試讀,并討論、總結兩級數的讀法。
。2)組織學生完成教材第5頁的填空。
。3)說一說:讀億以內的數時,應該注意什么?
三、鞏固新知
1.教材第6頁“做一做”第2題。
。1)組織學生分小組練習。
。2)教師巡視,檢查學生存在什么問題。
2.如果沒有數位順序表,只出現(xiàn)數字你會讀嗎?(教材第6頁“做一做”第3題)
。1)嘗試完成。
小組中互相試讀,注意傾聽同伴讀的是否正確。
。2)反饋交流。
說說你是怎么讀的,你有什么辦法可以使讀數又對又快?(先分級畫出比較容易讀,或者利用數位順序表)
3.正確地讀出教材第2頁上各省的人口數。
。1)組織學生獨立練習。
。2)教師指名板演。
。3)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習了什么?你能談談怎么讀含有兩級的數嗎?
小結:含有兩級數的.讀法:先讀萬級,再讀個級;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數位上有一個0或連續(xù)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教學反思】: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既讓學生懂得了億以內數的讀法,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激發(fā)了學生學好數學的興趣。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借助現(xiàn)實情景認識線段、射線、直線。會用字母正確讀出線段、射線與直線。
2、培養(yǎng)操作、觀察、發(fā)現(xiàn)、總結、概括等能力。
3、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感受數學的重要作用。在活動中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認識、區(qū)分線段、射線與直線。
教學難點:
理解直線與射線的含義。
教學用具:實物展示臺
教學過程 :
(一) 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ǘ 小組合作,深入探究
1、認識線段
。1)建立線段的數學模型,認識端點
。3)畫線段
師:請你在練習本上畫出1條線段,師巡視指畫法不同的學生畫在黑板上,同位互相看一看畫的線段,反饋出線的問題。如:畫彎,沒點兩個端點,畫的方向等。
追問:你認為誰畫的對?為什么?不加兩個端點行嗎?兩個端點的作用是什么?你認為畫線段時要注意哪幾點?
強調線段的方向可以自由調整。
。4)讀線段
師:誰能幫老師給黑板上的這條線段起個名字?怎么讀呢?
根據學生的.回答給兩個端點命名,給線段命名,生讀,師板書:讀作:線段AB(或BA)指出有兩種讀法。
強調:讀線段時可以從任意一個端點讀起。
。5)找線段
師: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條線段,請你找出1條線段,用手指出它的兩個端點,與同桌說一說。
同位互動,指2個生匯報。
2、認識射線。
。1)建立射線的數學模型
課件演示手電筒的燈泡發(fā)射出一束光線,問:你看到了什么?
。2)畫、讀射線
師:射線有什么特點?怎么畫?怎么讀呢?請你先思考再動手試一試,完成后和同桌交流。
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讓一組同桌到黑板上板演。
師:剛才你在畫射線時遇到了哪些困惑?又是怎樣解決?讀射線呢?
引導學生在辯論中明確:要先畫一個端點,然后沿著任意一個方向畫一條直直的線,指出:由于射線無限長我們只需要畫出線的一部分就可以了。為了方便讀,要把射線的端點用大寫字母A表示,再在射線上任取一個點用B表示,但是不能取在兩端,讀作:射線AB,不能讀射線BA,讀射線時要從端點讀起,只有一種讀法。
(3)尋找射線
師:想一想,在生活中見到過哪些物體發(fā)出的射線?
引導學生說出:激光、探照燈、紅外線、太陽、燈泡等。
師:別忘了恩澤地球上萬物生靈的太陽發(fā)出的光線也是射線。
3、認識直線
。1)建立直線的數學模型
(2)畫、讀直線
師:直線又有什么特點?怎么畫?怎么讀呢?請你先思考再動手試一試,完成后在四人小組內交流。
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讓一個四人小組到黑板上板演。
師:誰有不同的想法?追問:點A、點B是直線的端點嗎?為什么?
引導學生在辯論中明確:由于直線無限長我們只需要畫出線的一部分就可以了。為了方便讀,要在直線上任意取兩個點用A、B表示,但是不能取在兩端,讀作:直線AB(或BA),讀直線時從哪一端讀起都可以,有兩種讀法。
。4)找直線
師:實際上在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真正的直線,比如當一條筆直的馬路一眼望不到頭向兩端直直的無限延伸時才可以把它近似的看作一條直線。想一想,生活中還有類似的例子嗎?
生舉例如:高壓線、鐵路、高速公路等。
。ㄈ 實踐活動,歸納特征
比較三線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三種線,請你認真觀察它們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或不同的地方?
指生說其余同學補充。
指出:看來三種線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
課件演示:直線向兩端無限延伸;在直線上截取1條線段;一條線段去掉1個端點向一端無限延伸,就可以得到一條射線;線段、射線也是直線的一部分。
。ㄋ模 綜合運用,感知提升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直線、射線、線段3位好朋友,下面讓我們和它們一起來玩玩闖關游戲,好嗎?
第一關:猜謎語,打一線的名稱。
1、有始有終(線段)
2、無始無終(直線)
3、有始無終(射線)
第二關:他們誰說對了?
1、小明說:我畫的線段長4厘米。(對)
2、小紅說:我畫的射線長1米。(錯)
3、小麗說:我畫的直線長2分米。(錯)
第三關:試一試畫直線。
1、過一點畫直線
先任意畫一點,然后過一點畫直線,師帶領學生完成。
體會:過一點,可以畫出無數條直線。
2、過兩點,畫直線。
學生操作體會。
追問:能不能再畫呢?
總結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
第四關: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從老虎山到狐貍洞有許多條道路,哪條路最短?(小結:兩點間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
(五)檢測。
判斷題:
。1)直線AB長30cm。( )
(2)線段的一端能無限延長。( )
。3)線段CD長5cm。( )
(4)射線的兩端能無限延長。( )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5
一、單元分析:
本章包括“大數的認識”、“四舍五入法”、“平方千米”、“從平方厘米到平方千米”、“從克到噸”、“從毫升到升”六個小內容。
“大數的認識”是在第四冊“萬以內數的認識和表達”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更大的數。結合20xx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主要數據是較好的切入點,在進行數學知識學習的同時,了解我國的人口狀況;“大數的認識”的編排不僅結構合理,而且內容的安排和素材的選擇突出了數學的文化特色。滲透了數學的發(fā)展與人類社會的發(fā)展緊密聯(lián)系并相互促進的思想,使學生逐步體會到數學不僅是有用的工具,同時也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促進人類的進步;數學是人類共同的文化。
“四舍五入法”是在學生已經學習“相鄰的整十(百、千)數”和“鄰近的整十(百、千)數”的基礎上,結合大數的認識,引入常用的“湊整”方法--四舍五入法,對大數進行近似處理;
“平方千米”、“從平方厘米到平方千米”、“從克到噸”、“從毫升到升”這些內容主要介紹了新的面積單位--平方千米以及各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新的重量單位--噸以及各重量單位之間的進率;容積單位--毫升和升以及它們之間的進率。
二、教學目標:
1.認識十萬、百萬、千萬、億和十億等計數單位及相應的數位。初步掌握根據數級讀寫多位數(以萬級為主)。
2.初步學會根據實際需要把一個數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數,寫出它的近似數。
3.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千米(km2),知道所學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4.初步學會根據實際需要,選用適當的面積單位。
5.知道表示較重物體的輕重時一般使用噸作單位,了解1噸的實際重量。知道克、千克、噸之間的進率。
6.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認識毫升和升。初步建立毫升和升的量感。知道可以使用毫升和升描述液體的多少。知道毫升和升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認 識十萬、百萬、千萬、億和十億等計數單位及相應的數位。初步掌握根據數級讀寫多位數(以萬級為主)。
2.初步學會根據實際需要把一個數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數,寫出它的近似數。
3.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千米(km2),知道所學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4.初步學會根據實際需要,選用適當的面積單位。
5.知道表示較重物體的輕重時一般使用噸作單位,了解1噸的實際重量。知道克、千克、噸之間的進率。
6.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認識毫升和升。初步建立毫升和升的量感。知道可以使用毫升和升描述液體的多少。知道毫升和升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四、學生情況分析
學 生已經學習過的計算單位由個、十、百、千,學生在讀書時,一千一千地數,數到10個一千,利用滿10向前一位進1,10個一千時一萬。同樣的方法,碰到更大的數時,可以一萬一萬地數。由此,把各個數位寫出來,形成一張數位順序表,再按數位把全國人口和上海人口這兩個數據填寫在數位順序表中。學生在教師的適當啟發(fā)下,先分級,再來讀書,寫數。級中0,級末尾0,級首0(各種零的情況)是學生在讀數和寫數中,比較困難的地方,可以引發(fā)學生的討論,啟發(fā)學生自己找到正確的讀法,并進行歸納、總結。
在三年級第一學期,學生已經初步學習了面積的概念,知道了面積的單位平方厘米和平方米,通過具體操作初步具有了平方厘米和平方米的量感。已經會用面積公式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由于平方千米面積大,學生不容易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因此這個階段可以先將低階單位量――米累積至高階單位量――千米的方式,即借用學生1平方米的經驗和表象,來感知1平方千米。學生對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不能死記硬背,應該和長度單位聯(lián)系起來幫助理解。
二年級第二學期,學生已經通過了具體的操作活動,認識了克與千克,初步具備了克與千克的量感,感知了克與千克之間的進率。但對于噸,學生不能 通過肌肉感覺建立1噸的表象。要將1噸具體化必然要透過很多重物的積累。所以有些只能從特意去 尋找的圖片中看到,豐富學生的知識。也可以使用日長見的汽車的重量,貨車的載重量等來豐富學生噸的量感。
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常用升和毫升描述液體物資的多少,而用克、千克來描述固體物資的多少。在兒童階段,孩子是借 助液體的多少來了解容量的概念,為此 在此只介紹液體物資多少表示方法,為今后學生學習容量、容積做準備。通過大量材料感知,幫助學生建立升和毫升的量感。
關于湊整,學生已經在前面的學習過程中有了一定的意識,關于大數的湊整,學生先利用數射線, 直觀的找最接近的整萬數,這樣比較容易, 為學習四舍五 入法做準備。然后脫離數射線的支撐,如何找到最接近的整萬數是值得學生思考的,學生通過思考可以得出,只需看千位是否大于5就能做出判斷了。學生再次利用數射線,解決一系列的湊整問題,幫助學生建立和理解四舍五入的過程和方法。
五、分課時教學建議
大數的認識:3課時
四舍五入法:2課時
平方千米:1課時
從平方厘米到平方千米:2課時
從克到噸:3課時
從毫升到升:3課時
教學內容:大數的認識 p10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6
教材分析
解決問題的策略是解決問題必要的一種問題解決思想方法,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數量關系及解決問題的經驗,初步了解了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本節(jié)課在列表過程中,分析數量關系尋求解決類似歸一、歸的實際問題的有效方法。學好本節(jié)課知識,將為學習用列表等方法解答求兩積之和(差)等實際問題奠定知識和思想方法的基礎。
學情分析
1、本節(jié)課是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問題情境中的信息,用從已知條件想起或從所求問題想起的方法分析數量關系。例題從三個小朋友買相同筆記本的信息,分兩次提出要解決的問題,要求學生找出解決第一個問題的條件并進行整理,通過呈現(xiàn)表格讓學生思考怎樣解決問題。隨后學生很自然的自主分析數量關系,解決第二個問題。
2、在練習中安排了與例題結構相同的實際問題,學生都能運用所學的策略解決問題。
3、在解答第二個問題時,有大部分同學想不到方法,要從小明的信息算出單價,再用除法求出小軍能買多少本。這是本節(jié)課的障外點。
教學目標
1、學生在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關信息的作用,學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簡單實際問題所提供的`信息,學會運用從已知條件想起或從所求問題想起的策略分析數量關系,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2、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學生經歷提取信息,發(fā)現(xiàn)問題,列表整理條件,解決問題的知識獲取過程,從而提高學生收集并整理信息,發(fā)現(xiàn)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他們的推理能力。
3、通過學習,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和難點
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問題情境中的信息,用從條件想起或從問題想起的方法分析數量關系。難點:正確整理、分析數學信息關系,學會通過所整理的信息決策問題解決策略,并內化成自己的問題解決策略。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通過復習,鞏固橫向、縱向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會繪制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2、會根據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3、培養(yǎng)學生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體會統(tǒng)計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并能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細心觀察的良好習慣。
重點:會畫垂線和平行線
難點: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垂直與平行的概念
教具:題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整理:
1、本節(jié)課對統(tǒng)計這部分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板書課題:復習統(tǒng)計。
2、打開數學書看第六單元的內容,看看都學習了哪些內容?
哪個小組愿意匯報你們組的.交流情況?
老師指導并歸納,總結在黑板上。
二、復習知識點
1、統(tǒng)計
問: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和單式條形統(tǒng)計圖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畫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需要注意什么?
2、總復習13題
回答問題。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3、練習二十一13題
根據數據制成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
回答所給的問題,你還能得到什么信息?
三、綜合練習:
1、讀出下面各數,然后省略萬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
60400、9024700、24950000、695200、38000200、305076000
2、寫出下面各數。
四千七百八十萬零二十人、十五億三千零八萬零九、四億零五十萬零三。
3、計算下面各題,并且驗算。
12763、327684、7459
5、估算
2973、7894、53929。
6、1)125的40倍是多少?
2)756里面有多少個18?
3)把80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多少?
4)884是34的多少倍?
7分別畫一個50度、90度、135度、180度、360度的角。
8、你會用畫平行線的方法畫一個平行四邊形嗎?
9、你會用一張長方形紙做一個平行四邊形嗎?
10、解決問題
1)一只山雀5天大約吃800只害蟲,30天大約能吃多少只害蟲?
2)有624人乘船游玩,每條船可坐50人,要同時出游至少需要多少只船?
四.總結:
這節(jié)課復習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五、作業(yè):
綜合練習試卷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8
教學導航
【教學內容】
教科書的第111頁的第4題,教科書的第114、115頁練習二十一的第12、16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鞏固條形統(tǒng)計圖,會繪制條形統(tǒng)計圖。
2.會根據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使學生體會統(tǒng)計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并能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5.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細心觀察的良好習慣。
【重點難點】
分析統(tǒng)計圖中的數據,根據統(tǒng)計圖開放性地提出問題并加以解決。
【教學準備】
多媒體、題卡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本節(jié)課對“統(tǒng)計”這部分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
板書課題:復習統(tǒng)計。
2.打開數學書,看第七單元的內容,看看都學習了哪些內容?
哪個小組愿意匯報你們組的交流情況?
老師指導并歸納,總結在黑板上。
【課堂作業(yè)】
1.統(tǒng)計
畫條形統(tǒng)計圖需要注意什么?
2.練習二十一第12題。
根據統(tǒng)計表畫條形統(tǒng)計圖,注意找出縱軸上的數據要準確,然后回答問題。
3.練習二十一第16題
畫梯形,并且把梯形分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
4.讀出下面各數,然后省略“萬”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
604009024700695200305076000
5.寫出下面各數。
四千七百八十萬零二十
十五億三千零八萬零九
四億零五十萬零三
6.計算下面各題,并且驗算。
127×63=3276÷84=74×59=
7.估算。
297×3≈789×4≈5392÷9≈
8.(1)125的40倍是多少?
(2)756里面有多少個18?
(3)把80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多少?
(4)884是34的多少倍?
9.分別畫一個50度、90度、135度、180度、360度的角
10.你會用畫平行線的方法畫一個平行四邊形嗎?
11.你會用一張長方形紙做一個平行四邊形嗎?
12.解決問題。
(1)一只山雀5天大約吃800只害蟲,30天大約能吃多少只害蟲?
(2)有624人乘船游玩,每條船可坐50人,要同時出游至少需要多少只船?
【課堂小結】
提問:這節(jié)課復習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小結:掌握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和單式條形統(tǒng)計圖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課后作業(yè)】
完成《創(chuàng)優(yōu)作業(yè)100分》本課時的練習。
教學板書
第4課時統(tǒng)計
知識點總結
教學反思
本課時的復習讓學生體會到條形統(tǒng)計圖在統(tǒng)計中的作用,它能清楚直觀反映各數據間的聯(lián)系,同時讓學生學會分析數據,根據統(tǒng)計圖中的信息開放性地提出問題,能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簡單運用。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9
學習目標:
1、學會根據實際情況,通過調整事件順序合理安排時間;
2、會用流程圖表示事情的安排順序。
學習重點:
嘗試合理安排時間的過程,體會合理安排時間的重要性,能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時間。
學習難點:
會用流程圖表示事情的順序。
教學準備:課件、工具圖片
一、新知導引:星期天,小明家來了客人。媽媽說:"小明幫媽媽燒壺水,給李阿姨沏杯茶。"可燒水沏茶需要做很多事,小明就想:"怎樣才能盡快讓客人喝上茶呢?"如果是你,你有辦法讓李阿姨在最短的時間內喝上茶嗎?
二、探究新知:
1、自主學習:獨自閱讀課本第104頁主題圖,完成練習:
。1)燒水前要做哪幾項工作?沏茶時又要做哪幾項工作?
。2)根據每項工作需要的時間,完成下表。
要做的事情 洗水壺 接水 燒水 洗茶杯 找茶葉 沏茶 共幾分鐘
需要的時間
2、合作探究:小組討論,交流。
。1)設計一種能盡快讓李阿姨喝到茶的方案:小明共有幾件事情要主要做,哪幾件是必須先做的,哪件事所用時間最長,在等待水開的過程中,小明可以同時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2)你們小組能用圖來表示這個過程嗎?
。3)算出盡快讓李阿姨喝到水的方案一共要花多少分鐘?
。4)對比:這個方案與"自主學習"中比較,你有什么想說的?
3、小結:在做事情時,能同時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時間越短。所以我們在生活中要合理安排時間,這樣既可以節(jié)省時間,又可以提高效率。
三、當堂訓練(同桌合作)
1、盡快休息:小紅感冒了,吃完藥后要趕快休息。她應如何合理安排以上的事,請你想一想,然后跟同桌說一說,并把你的安排方法試著用流程圖表示出來。
如果方法多種,你覺得哪一種最合理?
2、媽媽小幫手:哪些小朋友周末在家里幫媽媽做了家務?
。ń處熆隙ê捅頁P做家務的同學。)
到了周末小月也要幫媽媽做一次家務勞動,請同學們利用今天所學知識來幫小紅安排一下,用流程圖表示出來?茨囊唤M既合理又快。
展示學生作業(yè),并點評,同時出示自己的板書。
3、忙里偷閑(獨立完成)請你幫小明合理安排早晨要做的幾件事情。
4、快樂星期天,你覺得小軍這樣安排合理嗎?為什么?
四、提升對"合理"安排的'認識:
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怎樣合理安排時間,重點是在"合理"這兩個字。下面我們來討論一下,對于這幾種"合理"安排,你是怎么看的?
五、總結提升: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其實關于合理安排時間的問題,就是最優(yōu)化問題,也就是被大數學家華羅庚爺爺稱做"統(tǒng)籌安排"的問題,它在生活、生產和科學研究中有廣泛的用處。
古今中外仁人志士對時間的認識都很深刻。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就講過這樣一句話,請大家來讀一讀。
今天,老師把這句話送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夠用今天所學知識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做一個珍惜時間的人。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0
第八單元 垂線與平行線
第2課時 垂線與平行線(角的度量)
教學內容:
教材第79-81頁。
教學目標:
1、認識量角器的計量單位,了解量角器的構造特點,掌握正確的量角方法,正確地讀寫角的度數。
2、經歷量角器的形成和量角方法的探索過程,感受量角的意義。
3、通過觀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難點:
認識量角器的計量單位,掌握正確的量角方法。
教具準備:
活動角、量角器、三角尺第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導人: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角,關于角,大家還想知道些什么?
2、指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稱。
(1)說出角的各部分名稱。
。ń處熜『诎宄鍪荆
(2)用兩個硬紙條做成一個角,并和第一個角比較大小。
提問:哪個角大?怎樣比較出來的?
提問:這兩個角大小怎樣?是怎樣比的?能具體說出每個角有多大嗎?
3、要想知道角到底有多大,就要會量角。那么,量角的工具是什么?怎樣量一個角的大?這些都是今天學習的內容,角的度量。(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認識量角器。
(1)出示并介紹這是我們通常用來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量角器,仔細觀察,說說你看封了什么?
(2)指名匯報。
(3)教師講解。
①量角器是什么形狀的?我們把這個半圓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對的角就是1度的角。“度”是計量角的單位,用符號“”表示。如1度就記作1‘。(板書:度:)
②量角器中心一點叫做量角器的中心。半圓周上所刻的.線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線,每10格標上一個數,在測量角的度數時,我們要把角的頂點跟量角器的中心對齊。
③在量角器上有兩圈刻度,在里面的一圈,稱為“內圈刻度”,而在外面的一圈,稱為“外圈刻度”。它們都是從0°-180°。
教師指出:外圈刻度是從左往右按順時針方向從0°-180°,內圈刻度是從右往左按逆時按方向從0°-180°。
、苡^察量角器的內圈刻度,從右邊起找0刻度線,再找出20°、90 °、135°、180°的刻度線。
在自己的量角器上從右邊起找0°、20°、90°、135°、180°刻度線;從左邊起找0°、20°、90°、135°、180°刻度線。
2、用量角器量角。
(1)看教科書第80頁,根據剛才對量角器的了解,自學量角的方法,并量一量。
(2)提問,量角要分幾步?哪幾步?
指出:可以把量角的方法歸納為“兩重合,一看數’,因為角是從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這個點叫頂點,這兩條射線叫邊。在量角時:
、賰芍睾希阂蚜拷瞧鞯闹行暮徒堑捻旤c重合;0°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重合。
、谝豢磾担嚎戳硪粭l邊對的刻度數。
提問:在量角器上有兩圈刻度,例如書上這個角的一條邊既對著50°,同時也對著130°,這時我們應該看哪一個度數?為什么?
(3)指出,在量角時,如右邊的0°刻度線與角的一條邊重合,就看內圈,找角的另一條邊指的刻度數;如果左邊的0度刻度線與角的的一條邊重合,就看外圈,找角的另一條邊指的度數。
(4)指名說說在用量角器量角的時候,我們都應注意點什么?
三、鞏固練習
完成練一練,練習十三第4、5、6題。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又有什么收獲呢?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1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課標教材四年級上冊數學廣角例1沏茶問題。
二、教學目標:
1、學生在解決合理安排沏茶的工序問題中,學會用流程圖的方式表示解決問題的方案,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yōu)方案的意識。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重點:
解決沏茶這一類問題的.思考方法和用流程圖表示解決問題的方案。
四、教學難點:
尋找解決問題最優(yōu)方案,
五、教學準備:
課件、工序卡紙片、
六、教學過程:
1、師:王老師是一名數學老師,一直給大家上的是數學課,但是今天王老師在上數學課之前想先考一考我們班同學的語文知識怎么樣。大家有沒有信心?
2、師:你能用“一邊(干什么)一邊(干什么)”說一句話嗎?
板書:一邊()一邊()
生1:……生2:……(老師即時評價)
師:剛才同學們在造句中說的一邊干什么,一邊干什么都是同時做幾件事,不僅在語文中有這樣的表述,在今天的數學課里也有關于這方面的知識。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研究好不好?
2、引題:在生活中,合理安排時間,把能同時做的事情同時做了,就會節(jié)省時間。今天就學習如何合理安排時間。(板書課題)
(讓學生翻到課本113頁)星期天上午,小明家的門鈴響了。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2
教材分析
在學習本單元內容前,學生已經在三年級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現(xiàn)象,接觸了在方格紙上作水平、垂直方向的平移。本單元學習的圖形變換內容是在上述基礎上的進一步發(fā)展,通過具體實例的展示,使學生知道一個簡單圖形在旋轉、平移的過程中,能形成一個較復雜的圖形。在教學本單元的內容時,需把握以下幾點。
1.在操作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圖形變換的特點
本單元內容的教學,應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并在操作的過程中積極地思考。如圖形的旋轉活動(教材第54頁),教材中展示的兩幅美麗的圖案是由一個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而得到的。教學中,可以準備四張畫著同一圖案的紙,然后逐張圍繞某一點進行旋轉,旋轉90后,貼上一張紙,再旋轉90,再貼上一張紙,直至形成一個完整的圖案。在旋轉的過程中教師要提醒學生觀察并思考:圖案發(fā)生了哪些變化,是繞著哪一點旋轉的。
本單元的很多練習都是可以操作的,因此,在課前可以請學生準備一些小的學具,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就有操作的機會。練習中的一些問題最好也通過學生的操作回答,以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
2.在圖形的變換中,提倡不同的操作方法
一個圖形經過變換后,可以得出新的圖形,但得到同樣的新圖形,可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因此,可以先讓學生想一想,再在方格紙上試一試,然后全班來說一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到學生活動中去,從中發(fā)現(xiàn)學生有特色的操作方法,并給予鼓勵與肯定,為學生互相學習與交流提供條件。
3.在欣賞的過程中,鼓勵學生設計制作美麗的圖案
本單元的數學欣賞內容是任意一個簡單的圖形,當它圍繞一點進行旋轉,并把每次旋轉后的圖形沿輪廓畫下來,那么就會形成一個美麗的圖案。學生在三年級時已經欣賞了正方形旋轉的過程,并進行了制作。本單元把這一內容進一步擴展,可以是任意的簡單圖形。在教學中,先請學生欣賞,然后,每個學生用硬紙剪一個任意的簡單圖形,接著進行變換制作。對學生制作的圖案,只要基本符合要求,教師就應肯定。對一些設計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也可以讓他們當場再演示一遍,以帶動動手能力較弱的學生。
教學目標
1. 通過實例觀察,了解一個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制作復雜圖形的過程,并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
2. 通過在方格紙上的操作活動,說出圖形的平移或旋轉的變化過程。 教學重點
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繞固定點順時針旋轉90
一、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境 ,解決問題。
(1) 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出示幻燈片):這些圖案漂亮嗎?你想知道它們是怎么設計出來的嗎?
(2) 教師演示,學生觀察。
師(演示幻燈片):在生活中,有各種美麗的圖案,但其中有很多圖案是由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獲得的。請你們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 小組交流、巡視反饋。
師:現(xiàn)在請同桌同學就剛才觀察到的現(xiàn)象進行交流。(教師走進孩子的中間,與他們進行初步的交流)
師:哪一個小組來匯報呢?(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進行整理。)
、賵D形B可以看著圖形A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趫D形C可以看著圖形B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蹐D形D可以看著圖形C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4) 觀察感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師:從圖形A旋轉到圖形B,圖形B旋轉到圖形C,圖形C旋轉到圖形D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大小不變、點O是固定的,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
(設計意圖:在觀察、交流的過程中,初步感悟一個圖案是由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獲得。在旋轉的過程中,這個簡單的圖形總是圍繞一個點按照一定的方向旋轉的。)
二、活動二:動手實踐,親身體驗。
1、轉一轉、描一描。
(1) (課件出示教材P55第一題)下面這些三角形是以哪一個頂點為中心進行旋轉的。先獨立解決?梢约粢粋三角形標上各點轉一轉。(獨立嘗試,動手操作)
(2) 學生操作后小組交流,老師巡視、指導。
(3) 請三個學生上臺演示,引導學生進行交流。
2、想一想、填一填。
師:(課件出示教材P55 第2題) 仔細觀察4個圖形的位置,完成填空。
學生獨立完成并匯報。
3、數學萬花筒。
請同學們自己剪一個任意的三角形,接著一邊旋轉,一邊把旋轉后所得的圖形描繪下來,讓孩子們自己去創(chuàng)造,老師作適當的指導。
4、歸納總結。
(1) 通過剛才的動手操作,你有哪些體驗,把你想法與同學說一說。
(2) 班上交流,引發(fā)更多的同學進行反思。
。ㄔO計意圖:在學生初步感受圖形旋轉的一些方法與規(guī)律后,讓學生大膽地實踐,經歷動手設計的過程,能有效地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三、活動三:拓展練習,延伸應用。
1、P56試一試的第2題
練習時,讓學生用三角形在方格子上按要求進行操作,學生比較熟練后,再請他們按要求畫出旋轉或平移后的圖形。
2、P56試一試的第3題
練習時,請學生自己擺一擺,在擺的過程中,讓學生積累一些經驗,然后再涂顏色。
3、開放性練習。
請你在課后自己設計一個美麗的圖案,可以應用我們今天學過的方法來進行設計,相信你能成功的!
《圖形的變換》教學設計(第二稿)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54-56頁。 〖教材分析
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學生已經在三年級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現(xiàn)象,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課件)。本課學習的內容是在上述基礎上的延伸,把學生的視角引入到圖形的旋轉,意在通過欣賞、探索、創(chuàng)作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體驗到簡單圖形變成復雜圖案的過程,理解旋轉的中心點、方向、角度不同,形成的圖案也不同,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為今后繼續(xù)學習圖形變換奠定基礎。
四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在其認知過程中仍占主導地位。因此,要本著邊操作邊感悟的原則,讓學生在經歷中體會旋轉的`三要素(課件),感受圖形旋轉帶來的變換美。具體的處理方式有兩種:一是,我用課件設計一個圖形旋轉的過程,并逐步展示每一步變化的過程(課件)。二是,準備四張畫著同一圖案的紙,然后逐張圍繞某一點進行旋轉,旋轉90貼上一張紙,再旋轉90再貼上一張紙,直至形成一個完整的圖案(課件)。在旋轉的過程中要提醒學生觀察并思考:圖案發(fā)生了哪些變化,是繞著哪一點旋轉的。(強調這一點稱為中心點)
1.在操作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圖形變換的特點
本單元內容的教學,應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并在操作的過程中積極地思考。如圖形的旋轉 活動(教材第54頁),教材中展示的兩幅美麗的圖案是由一個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而得到的。教學中,可以準備四張畫著同一圖案的紙,然后逐張圍繞某一點進行旋轉,旋轉90后,貼上一張紙,再旋轉90,再貼上一張紙,直至形成一個完整的圖案。在旋轉的過程中教師要提醒學生觀察并思考:圖案發(fā)生了哪些變化,是繞著哪一點旋轉的。
本單元的很多練習都是可以操作的,因此,在課前可以請學生準備一些小的學具,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就有操作的機會。練習中的一些問題最好也通過學生的操作回答,以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
2.在圖形的變換中,提倡不同的操作方法
一個圖形經過變換后,可以得出新的圖形,但得到同樣的新圖形,可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因此,可以先讓學生想一想,再在方格紙上試一試,然后全班來說一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到學生活動中去,從中發(fā)現(xiàn)學生有特色的操作方法,并給予鼓勵與肯定,為學生互相學習與交流提供條件。
3.在欣賞的過程中,鼓勵學生設計制作美麗的圖案
本單元的數學欣賞內容是任意一個簡單的圖形,當它圍繞一點進行旋轉,并把每次旋轉后的圖形沿輪廓畫下來,那么就會形成一個美麗的圖案。學生在三年級時已經欣賞了正方形旋轉的過程,并進行了制作。本單元把這一內容進一步擴展,可以是任意的簡單圖形。在教學中,先請學生欣賞,然后,每個學生用硬紙剪一個任意的簡單圖形,接著進行變換制作。對學生制作的圖案,只要基本符合要求,教師就應肯定。對一些設計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也可以讓他們當場再演示一遍,以帶動動手能力較弱的學生。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變換,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質。
2.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的圖形旋轉90。。
3.初步學會運用旋轉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欣賞圖形的旋轉變換所創(chuàng)造出的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感受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1.理解圖形旋轉變換的含義。
2.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教學難點
1、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2、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繞固定點順時針旋轉90并說出旋轉過程。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每桌一個學具袋(基本圖形、彩筆)。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 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出示課件):這些圖案漂亮嗎?你想知道它們是怎么設計出來的嗎?
(2) 教師演示,學生觀察。
師(演示幻燈片):在生活中,有各種美麗的圖案,但其中有很多圖案是由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獲得的。請你們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 小組交流、巡視反饋。
師:現(xiàn)在請同桌同學就剛才觀察到的現(xiàn)象進行交流。(教師走進孩子的中間,與他們進行初步的交流)
師:哪一個小組來匯報呢?(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進行整理。)
、賵D形B可以看著圖形A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趫D形C可以看著圖形B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蹐D形D可以看著圖形C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4) 觀察感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師:從圖形A旋轉到圖形B,圖形B旋轉到圖形C,圖形C旋轉到圖形D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大小不變、點O是固定的,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
(設計意圖:在觀察、交流的過程中,初步感悟一個圖案是由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獲得。在旋轉的過程中,這個簡單的圖形總是圍繞一個點按照一定的方向旋轉的。平移和旋轉變換是兩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教師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圖案素材,引導學生觀察、分類,發(fā)現(xiàn)其中的特點。這種從大視角界入,給學生提供全面的、具有思維含量的認知空間,對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是很有必要的。)
二、活動二:動手實踐,親身體驗。
1、轉一轉、描一描。
(1) (課件出示教材P55第一題)下面這些三角形是以哪一個頂點為中心進行旋轉的。先獨立解決?梢约粢粋三角形標上各點轉一轉。(獨立嘗試,動手操作)
(2) 學生操作后小組交流,老師巡視、指導。
(3) 請學生上臺演示,引導學生進行交流。
圖一,按順時針旋轉,圖二,按逆時針旋轉,圖三,先請同學們預測一下旋轉的方向,然后課件演示,問和同學想象旋轉方向是否一樣?
2、想一想、填一填。
師:(課件出示教材P55 第2題) 仔細觀察4個圖形的位置,完成填空。
學生獨立完成并匯報。
3、數學萬花筒。
請同學們自己剪一個任意的三角形,接著一邊旋轉,一邊把旋轉后所得的圖形描繪下來,讓孩子們自己去創(chuàng)造,老師作適當的指導。
4、歸納總結。
(1) 通過剛才的動手操作,你有哪些體驗,把你想法與同學說一說。
(2) 班上交流,引發(fā)更多的同學進行反思。
(設計意圖:在學生初步感受圖形旋轉的一些方法與規(guī)律后,讓學生大膽地實踐,經歷動手設計的過程,能有效地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三、活動三:拓展練習,延伸應用。
1、P56試一試的第2題
練習時,讓學生用三角形在方格子上按要求進行操作,學生比較熟練后,再請他們按要求畫出旋轉或平移后的圖形。
2、P56試一試的第3題(機動)
練習時,請學生自己擺一擺,在擺的過程中,讓學生積累一些經驗,然后再涂顏色。
3、開放性練習。
請你在課后自己設計一個美麗的圖案,可以應用我們今天學過的方法來進行設計,相信你能成功的! 生活中,還有許多關于旋轉變換的知識有待我們去探索,就讓我們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去領略數學的無窮魅力吧!
《圖形的變換》教學設計(第三稿)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54-56頁。
教材分析
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學生已經在三年級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現(xiàn)象,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課件)。本課學習的內容是在上述基礎上的延伸,把學生的視角引入到圖形的旋轉,意在通過欣賞、探索、創(chuàng)作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體驗到簡單圖形變成復雜圖案的過程,理解旋轉的中心點、方向、角度不同,形成的圖案也不同,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為今后繼續(xù)學習圖形變換奠定基礎。
四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在其認知過程中仍占主導地位。因此,要本著邊操作邊感悟的原則,讓學生在經歷中體會旋轉的三要素(課件),感受圖形旋轉帶來的變換美。具體的處理方式有兩種:一是,我用課件設計一個圖形旋轉的過程,并逐步展示每一步變化的過程(課件)。二是,準備四張畫著同一圖案的紙,然后逐張圍繞某一點進行旋轉,旋轉90貼上一張紙,再旋轉90再貼上一張紙,直至形成一個完整的圖案(課件)。在旋轉的過程中要提醒學生觀察并思考:圖案發(fā)生了哪些變化,是繞著哪一點旋轉的。(強調這一點稱為中心點)
1.在操作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圖形變換的特點
本單元內容的教學,應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并在操作的過程中積極地思考。如圖形的旋轉活動(教材第54頁),教材中展示的兩幅美麗的圖案是由一個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而得到的。教學中,可以準備四張畫著同一圖案的紙,然后逐張圍繞某一點進行旋轉,旋轉90后,貼上一張紙,再旋轉90,再貼上一張紙,直至形成一個完整的圖案。在旋轉的過程中教師要提醒學生觀察并思考:圖案發(fā)生了哪些變化,是繞著哪一點旋轉的。
本單元的很多練習都是可以操作的,因此,在課前可以請學生準備一些小的學具,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就有操作的機會。練習中的一些問題最好也通過學生的操作回答,以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
2.在圖形的變換中,提倡不同的操作方法
一個圖形經過變換后,可以得出新的圖形,但得到同樣的新圖形,可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因此,可以先讓學生想一想,再在方格紙上試一試,然后全班來說一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到學生活動中去,從中發(fā)現(xiàn)學生有特色的操作方法,并給予鼓勵與肯定,為學生互相學習與交流提供條件。
3.在欣賞的過程中,鼓勵學生設計制作美麗的圖案
本單元的數學欣賞內容是任意一個簡單的圖形,當它圍繞一點進行旋轉,并把每次旋轉后的圖形沿輪廓畫下來,那么就會形成一個美麗的圖案。學生在三年級時已經欣賞了正方形旋轉的過程,并進行了制作。本單元把這一內容進一步擴展,可以是任意的簡單圖形。在教學中,先請學生欣賞,然后,每個學生用硬紙剪一個任意的簡單圖形,接著進行變換制作。對學生制作的圖案,只要基本符合要求,教師就應肯定。對一些設計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也可以讓他們當場再演示一遍,以帶動動手能力較弱的學生。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變換,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質。
2.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的圖形旋轉90。。
3.初步學會運用旋轉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欣賞圖形的旋轉變換所創(chuàng)造出的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感受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1.理解圖形旋轉變換的含義。
2.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教學難點
1、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2、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繞固定點順時針旋轉90并說出旋轉過程。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每桌一個學具袋(基本圖形、彩筆)。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 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見到一些美麗的圖案,請看大屏幕-。(出示課件)
看到這些圖案你有什么想法?
。ㄌ釂枌W生。)
師:這些圖案有什么特點嗎?
(預設生:每一個圖案都是相似的、都有相同的部分)
師:哪些部分一樣?
那我們就可以把這些圖案分成若干相同的部分。
我們以這幅圖為例,它有什么特點?
它可以分成幾部分?
。ㄉ核牟糠郑
師:它是怎樣由這一幅圖通過怎樣的運動變換成這幅圖形的?
能否利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說一說?
(預設生:它們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再向左平移)
(2) 教師演示,學生觀察。
師:那這幅圖呢?它又是通過怎樣的運動形成這幅圖形的呢?
(課件出示圖形)
請同學們拿出學具擺一擺、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
小組活動。
(3) 小組交流、巡視反饋(活動一)
師:現(xiàn)在請同桌同學就剛才觀察到的現(xiàn)象進行交流。(教師走進孩子的中間,與他們進行初步的交流)
師:哪一個小組來匯報呢?
提問學生1:你是怎么得到這個圖形的?
到前面演示操作過程。(操作感受)
師:哪個小組再來匯報?
這次我有問題:這幅圖是以哪點為中心轉動的?向哪個方向轉動?角度是多少?得到哪幅圖形?
提問學生2:(學生邊演示邊說過程)
師:還是平移嗎?
以哪點為中心,叫什么?
向哪個方向轉動?(和我們鐘表轉動方向一樣叫順時針,相反的叫逆時針)
旋轉到這個位置是多少度呢?(看邊的變化)
(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進行整理。)
、賵D形B可以看著圖形A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趫D形C可以看著圖形B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③圖形D可以看著圖形C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4) 觀察感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師:從圖形A旋轉到圖形B,圖形B旋轉到圖形C,圖形C旋轉到圖形D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大小不變、點O是固定的,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
。ㄔO計意圖:在觀察、交流的過程中,初步感悟一個圖案是由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獲得。在旋轉的過程中,這個簡單的圖形總是圍繞一個點按照一定的方向旋轉的。平移和旋轉變換是兩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教師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圖案素材,引導學生觀察、分類,發(fā)現(xiàn)其中的特點。這種從大視角界入,給學生提供全面的、具有思維含量的認知空間,對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是很有必要的。)
二、活動二:動手實踐,親身體驗。
1、轉一轉、描一描。
(1) (課件出示教材P55第一題)下面這些三角形是以哪一個頂點為中心進行旋轉的。先獨立解決?梢约粢粋三角形標上各點轉一轉。(獨立嘗試,動手操作)
(2) 學生操作后小組交流,老師巡視、指導。
(3) 請學生上臺演示,引導學生進行交流。
圖一,按順時針旋轉,圖二,按逆時針旋轉,圖三,先請同學們預測一下旋轉的方向,然后課件演示,問和同學想象旋轉方向是否一樣?
2、想一想、填一填。
師:(課件出示教材P55 第2題) 仔細觀察4個圖形的位置,完成填空。
學生獨立完成并匯報。
三、活動三:拓展練習,延伸應用。
1、P56試一試的第2題
練習時,讓學生用三角形在方格子上按要求進行操作,學生比較熟練后,再請他們按要求畫出旋轉或平移后的圖形。
2、P56試一試的第3題(機動)
練習時,請學生自己擺一擺,在擺的過程中,讓學生積累一些經驗,然后再涂顏色。
四、歸納總結。
(1) 通過剛才的動手操作,你有哪些體驗,把你想法與同學說一說。
(2) 班上交流,引發(fā)更多的同學進行反思。
。ㄔO計意圖:在學生初步感受圖形旋轉的一些方法與規(guī)律后,讓學生大膽地實踐,經歷動手操作的過程,能有效地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五、數學萬花筒。
。1)課件演示
六、開放性練習。
。ǎ保┳寣W生說任意點,任意度數旋轉圖形老師課件演示
。ǎ玻┱埬阍谡n后自己設計一個美麗的圖案,可以應用我們今天學過的方法來進行設計,相信你能成功的!
生活中,還有許多關于旋轉變換的知識有待我們去探索,就讓我們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去領略數學的無窮魅力吧!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3
教學內容:
條形統(tǒng)計圖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1格表示多個單位),能用條形統(tǒng)計圖直觀、形象地表示數據。
2、經歷簡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統(tǒng)計能力。
實驗目標:
1、 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統(tǒng)計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運用知識的遷移,引導學生從已有知識經驗出發(fā),主動參與新知的探索與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課件出示:本班學生在學校春季運動會中踢毽子比賽的一段錄像,并把踢毽子的成績統(tǒng)計表做例1。
教師揭示課題: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統(tǒng)計。
二、合作學習,探案求知
1、教學例1
課件出示例1的統(tǒng)計表。
教師:從收集的統(tǒng)計表中,你們獲得了哪些信息?學生可能回答:小紅踢120個,小方踢100個,小紅比小方多踢20個……
教師:從統(tǒng)計表中我們可以獲得很多信息,你能根據統(tǒng)計表中的信息制成統(tǒng)計圖嗎?怎么制呢?學生可能回答:可用我們學過的條形統(tǒng)計圖來表示,畫3根就可以表示3個同學。
教師:1格表示多少呢?(課件出示1格表示1個)如果1格表示1個,小紅踢的毽子個數要畫多少格?(課件動態(tài)展示畫出120格)學生產生沖突:畫120格好麻煩喲。教師質疑:那怎么辦?有什么好的辦法來表示呢?學生可能會想到用1格表示2個,5個,10個,20個……
教師:小組合作學習,思考討論。①用1格表示多少合適呢?說說想法。②小組內繪制出條形統(tǒng)計圖。用投影儀展示小組繪制的條形統(tǒng)計圖。
課件展示用1格表示2個,5個,10個,20個時繪制的條形統(tǒng)計圖
教師:觀察比較這些統(tǒng)計圖,在這里用1格究竟代表多少合適呢?通過學生的觀察比較,他們可能會有這樣的答案。
學生1:用1格表示10個比較合適;120個就畫12格;100個就畫10格,90個就畫9格。
學生2:用1格表示2個,5個也可以,只是畫的格子要多些!處熃Y合學生畫的統(tǒng)計圖的美觀方面進行適當評價。
教師:現(xiàn)在用1格表示10個來完成書上116頁的統(tǒng)計圖。
2、教學例2
課件出示例2的統(tǒng)計表。
教師:根據這個統(tǒng)計表你獲得哪些數據信息?學生匯報所獲得的信息。
教師:小明要幫爸爸制作條形統(tǒng)計圖。思考或同桌交流。①橫軸和縱軸各表示什么?②用1格表示多少千克合適呢?全班交流,匯報。學生自己動手繪制條形統(tǒng)計圖。
課件展示條形統(tǒng)計圖
教師:觀察統(tǒng)計圖,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課件出示:小明家蘋果產量逐年增加;20xx年的蘋果產量是20xx年的2倍……
教師:根據你的發(fā)現(xiàn),你對小明家承包蘋果園有什么想說的?還有什么好的建議?
3、小結今天學的條形統(tǒng)計圖與以前學過的條形統(tǒng)計圖有什么不同?
教師:以前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接觸的數據都比較小,因此我們都用1格表示1個單位。在生活中,我們還經常接觸到更大的數據。
課件出示:為了方便,我們用1格可以表示多個單位,不僅可表示10個,也可以表示2個,5個,100個,1000個等,要根據具體的情況而定。
三、鞏固練習
。ㄕn件出示練習題)
四、課堂總結
教師:這節(jié)課學了些什么?有什么收獲或問題?
《條形統(tǒng)計圖》課后問卷
1、老師用課件出示:本班學生在學校春季運動會中踢毽子比賽的一段錄像,并把踢毽子的成績統(tǒng)計表做例1的授課形式,你喜歡嗎?為什么?
2、老師用投影儀展示小組繪制的條形統(tǒng)計圖,對你的學習有幫助嗎?有哪些幫助?
3、你喜歡老師使用多媒體課件講授本節(jié)課嗎?為什么?
統(tǒng)計數據分析
學生對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yōu)化學習效果統(tǒng)計
圖表二
認同多媒體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人數 認同率%
實驗班(40人) 39 97.5%
對照班(40人) 33 82.5%
效果分析:
1、從實驗數據可以看出,實驗班學生對于多媒體進入數學課堂有較高的興趣,喜歡多媒體教學的數學課,非常認同這種教學模式,認同率達到97.5%。從問卷中可以看出對照班學生也希望數學課中能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認同率也有82.5%,希望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2、在實驗課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放映本班學生在學校春季運動會中踢毽子比賽的一段錄像,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又把踢毽子的成績統(tǒng)計表做例1,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統(tǒng)計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用 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tǒng)計圖是在學生學習了用1格表示1個單位的條形統(tǒng)計圖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通過課件展示用1格表示2個,5個,10個,20個時繪制的條形統(tǒng)計圖,使學生更形象、更直觀地看到了這是解決問題的需要,這較好的運用了知識的遷移,引導學生從已有知識經驗出發(fā),主動參與新知的探索與學習。通過課件,讓學生經歷統(tǒng)計的全過程,放手讓學生分組討論、探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4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內容是義務教育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104頁的一節(jié)課,這節(jié)課主要是通過一些簡單的優(yōu)化問題向學生滲透優(yōu)化思想,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解決問題最優(yōu)方案的意識。例題是選用了學生熟知的日常生活中的素材,通過合理安排操作節(jié)省時間,讓學生體會在解決問題中優(yōu)化思想的應用。教給學生用流程圖的方式表示解決問題的順序或方案,教給學生設計方案的具體方法。
【設計理念】:
學習優(yōu)化問題就是為了讓數學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并且讓學生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數學的價值,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優(yōu)化問題這個內容是日常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數學知識,同時也是發(fā)展學生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因此設計本節(jié)課時,我用“小明的一天”把 內容變?yōu)樵从趯W生切身生活體驗的,適合學生思考、探究,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探究精神,促進學生發(fā)展的信息資源!稊祵W課程標準》中指出:當學生“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
【學情】
通過前面幾冊的學習,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統(tǒng)籌方法”的運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有用到過,平時在做的時候,有部分學生也注意到怎樣做會省時些。但更多的是無意識的,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對“統(tǒng)籌方法”的運用有所了解,知道怎樣做效率會更高,今后遇到類似的問題會有意識地去運用。
【教學目標】
1、通過簡單的生活實例,使學生初步體會運籌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
2、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索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并在尋求解決問題最優(yōu)方案的過程中積累數學的基本活動經驗,感悟優(yōu)化的數學思想。
3、凸顯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使學生初步形成從數學的角度發(fā)現(xiàn)、提出問題的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體會優(yōu)化的思想。
【教學難點】學會選擇合理、快捷的方法解決問題,形成尋找最優(yōu)方案的意識。
【教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沏茶工序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課
1、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晃恍屡笥,你們看,他叫小明,也是一位四年級的學生,他是一個既聰明又懂事的好孩子,我們一起來走進小明的一天。
小明的一家每天早上都喝鮮牛奶,他需要做兩件事:熱牛奶和洗3個杯子,已知熱牛奶需要10分鐘,洗一個杯子需要1分鐘,猜猜小明用多少分鐘讓一家人喝到牛奶的?
生1:10+3=13(分鐘) 生2:10分鐘
導出課題:小明在熱牛奶的同事洗杯子,真是個會充分利用時間的好孩子。只要能合理安排時間就能省時間。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合理安排時間》
(設計理念:從最簡單的兩件事入手,讓學生在爭論中認識到在熱牛奶的同時可以洗3個杯子,感知在等候的時間段做其他的事情可以節(jié)省時間)
2、明確目標:合理 省時
二、民主導學
任務:怎樣才能讓客人盡快喝上茶?如果你是小明,怎樣安排比較合理并且節(jié)省時間?
1、任務呈現(xiàn)
師:上午10點,小明家的門鈴響了,原來是李阿姨來到小明家做客。懂事的小明想到了給李阿姨沏杯茶,自己沏茶的時候需要做什么事?我們來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別需要多長時間?
師:小明要做這么多事,請你幫小明想一想,他應該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如果你是小明,你能想出幾種解決方案?你會怎樣安排比較省時?
設計一種能盡快讓客人喝上茶的方案,F(xiàn)在請拿出手中的工序圖片擺一擺,并算一算你們設計的方案需要用多長時間?
把你的想法寫出來,然后和小伙伴交流。
2、自主學習
學生把自己的安排寫在紙上,然后小組間選出最優(yōu)方案,組長組織做好匯報準備。
3、展示交流 小組展示→全班展示
展示不同的方案,并讓學生述說設計過程: (請一小組學生到黑板前用工序圖片擺一擺):
方案A:洗水壺→接水→燒水→洗茶杯→找茶葉→沏茶(用14分鐘)
方案B:洗水壺→接水→洗茶杯→燒水→沏茶(用13分鐘)
找茶葉
方案C:洗水壺→接水→燒水→找茶葉→沏茶(12分鐘)
洗茶杯
方案D:洗水壺 → 接水 → 燒水 → 沏茶(用11分鐘)
洗茶杯 找茶葉
(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不同方法,并有選擇性的進行匯報。)
經過比較,我們發(fā)現(xiàn)方案 D 所需時間最少。用這個方案才能讓李阿姨盡快的喝上茶。
這樣的圖式叫做流程圖。用流程圖表示簡潔、清晰、明了。
教師小結:通過剛才的設計我們知道:在做一些事情時,能同
時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時間也就越短。
(設計意圖:本著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出發(fā)的原則,我首先創(chuàng)設了生活中熟知的情境----為客人沏茶,這樣濃郁的生活氣息,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讓學生先想一想,自己沏茶的`時候需要做什么事,再看小明需要做哪些事,這樣設計能巧妙地拉近學生和小明之間的距離,使問題層層遞進,使教學過程銜接自然。通過觀察知道,小明做的事很多,請同學們幫助小明想一想,該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有了這樣的基礎之后,才讓同學們小組動手操作,擺一擺,算一算,這樣就為設計出最優(yōu)化的方案提供了素材,讓學生自主設計方案,體現(xiàn)了學生才真正是學習的主人。最后通過學生的匯報,共同總結出最優(yōu)化方案。讓學生真正地在親自動手實踐的過程中,設計出了合理安排時間的最優(yōu)化方案。)
練習:下午爸爸要去辦公室取資料,媽媽帶著小明要去商場購物,他們一起從家出發(fā),他們辦完這些事回到家,至少需要多長時間?(練習二十第1題)
(設計理念:這道題是配合例1的練習,但又難于例1,讓學生脫離操作上升到抽象,達到思維的突破,結合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優(yōu)化思想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
三、檢測導結
1、目標檢測
晚上小明感冒了,吃完藥后要趕快休息。他應如何合理安排這些事情?
找杯子倒開水 1分鐘
等開水變溫 6分鐘
找感冒藥 1分鐘
量體溫 5分鐘
2、結果反饋
請一學生展示他的檢測題,大家一起評判、對照。
請你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可以通過合理安排來提高效率?(指多名學生說一說)
(設計意圖:請學生們說一說生活中例子,有正面例子也有反面例子,讓同學們再一次感悟生活與數學的密不可分的關系。)
3、反思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聰明懂事的小明,同時也有了自獲。誰能說一說自己的收獲。
生1:我知道了要合理安排時間。
生2:根據情況把一些事情穿插起來做,可以節(jié)省很多時間。
生3:合理安排時間也就節(jié)約了時間。
生4:時間是寶貴的,我們要珍惜它。
師:其實關于合理安排時間的問題,就是最優(yōu)化問題,也是簡單的運籌學。成語“運籌帷幄”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師:古今中外仁人志士對時間的認識都很深刻。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就講過這樣一句話:時間,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勉的人帶來智慧和力量,給懶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把這句話送給大家,與大家共勉。
(設計意圖:在設計“反思總結”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首先讓學生暢談了自己的收獲和體會,再一次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然后再用名人名言結束了本節(jié)課,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鉻印,給學生以啟迪。)
四、課后作業(yè):設計一張時間表,合理地安排星期天的學習和生活時間。
【板書】 合理安排時間 合理
省時
方案A:洗水壺→接水→燒水→洗茶杯→找茶葉→沏茶(用14分鐘)
方案B:洗水壺→接水→洗茶杯→燒水→沏茶(用13分鐘)
找茶葉
方案C:洗水壺→接水→燒水→找茶葉→沏茶(12分鐘)
洗茶杯
方案D:洗水壺 → 接水 → 燒水 → 沏茶(用11分鐘)
洗茶杯 找茶葉
困惑:
1、網上有許多類似的設計,怎樣能講出新意?
2、本節(jié)課容量是否大?教參建議本單元內容3課時完成,所以我把涉及到的習題全部放在了一節(jié)課。
3、對“例1”的課堂把控不住。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5
內容:教科書第117、118頁的第1—4題;教科書第121頁練習二十一的第1題、第2題。
目標:
1、通過復習,鞏固所學的計數單位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掌握數位順序表,能正確地讀寫大數,掌握改寫和省略的方法。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3、使學生參與復習的全過程,通過合作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形成知識網絡。
4、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意識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數的概念、讀寫數的方法、改寫和省略的方法。
教學難點:數中間和末尾有0的讀寫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
教具媒體:題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整理:
1、本節(jié)課對“多位數的認識”這部分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
板書課題:復習多位數的認識
2、打開數學書看第一單元的內容,看看本單元都學習了哪些內容?
哪個小組愿意匯報你們組的'交流情況?
老師指導并歸納,總結在黑板上。
問:你認為本單元哪些內容比較難?你最容易出錯?
二、復習知識點
1、復習數位順序表
1)什么叫數位、計數單位、數級
2)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
10個一萬是十萬
10個十萬是一百萬
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
10個一千萬是一億
3)每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這種計數方法叫十進制計數法。
4)自然數的認識:表示物體個數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數,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數。
問:最小的自然數是幾?有沒有最大的自然數?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還是有限的?
2、多位數的讀寫法的方法是什么?
3、改寫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
4、如何比較數的大小?
三、練習內容
1、讀出下面各數。
4231579 30050082 3960400000 7000700070 700300009 26740020000 315400000 50708000000
2、寫出下面各數
三千零三萬三百零三
一千零五十萬四千零二十
二十億零七百六十八
三百一十億七千零八萬三千零四十
3、改寫成以萬做單位的數。
80000 9000000 47000000 200320000
4、改寫成以億做單位的數:
325600000000 48000000000
5、求近似數
1)16483520 9528641 799000 380800 8396000(省略萬后面的尾數)
2)2709546312 983536478 89970804758(省略億后面的尾數)
6、比大小
1650010○16500100 350020○530020 2509200○2509000 6309607○670630
7、用
6、3、8、9和5個0按要求寫出九位數
1)最大的數
2)最小的數
3)一個0都不讀的數
4)只讀出一個0的數
5)要讀出2個0的數
6)約等于3億的數
7)約等于10億的數
四、小結:這節(jié)課復習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五、作業(yè):練習二十一1、2題。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上冊教案01-15
四年級上冊數學的教案12-15
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經典)07-01
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06-23
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01-29
人教版數學上冊教案05-08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2-26
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01-26
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必備】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