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書香,即語文課程
書香,即語文課程陳耀方
一門學科的教學法是由學科特點決定的。音樂、體育、美術(shù)、信息技術(shù)等學科以技能學習為主,學習這些學科必須經(jīng)歷反復的訓練才能掌握技能。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以對客觀未知世界的探索為主,學習這些學科必須親歷豐富的實驗過程。數(shù)學學科以數(shù)理邏輯為主,學習它,必須經(jīng)歷反復的演算。理科例證式的學習探索,使“舉一反三”成為學科教學的常態(tài)思維。與這些學科相比,語文學科受漢語言特點的影響,顯得特立獨行。漢語言不同于其他語種,字詞多義、諧音、活用、省略、比喻等語言現(xiàn)象,使她表情達意的語句結(jié)構(gòu)形式相對模糊,感悟、意會在交流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漢語言猶如中國畫,“遺形似而尚骨氣”,以意統(tǒng)形,以神攝形。學習漢語言,少不了對大量語言材料的過濾。舉例來說,“你”“我”“他”是三個人稱代詞。《現(xiàn)代漢語詞典》大體這樣來解釋:
你:代詞。①稱對方(一個人)。②泛指任何人。
我:代詞。①稱自己。有時也用來指稱我們。②自己。
他:代詞。①稱自己和對方以外的某個人。②虛指。③指別一方面或其他地方。④另外的;其他的。
一個正常的孩子,在進幼兒園之前,都能在口語中熟練地使用這三個代詞。促使孩子掌握這三個代詞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顯然是爸爸媽媽及孩子身邊人天長日久的具有示范作用的無數(shù)口語。倘若在孩子牙牙學語時,孩子的父母就像語文老師講課那般,張口閉口“稱對方”“稱自己”“代詞”“人稱代詞”云云,幼兒八輩子也不明白什么是“你、我、他”,也不會開口說話!一個幼童習得口語,不是靠父輩講解詞句意思和語言法則,而是靠身邊成人海量口語范例式的浸泡。同樣,書面語言的習得,不是靠語文老師的講解,而是靠大量書面語的浸泡。道理就這么簡單,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過程就是“浸”,就是“泡”,就是“染”,不是“舉一反三”,而是“舉三反一”,甚或“舉百反一”。如果學生缺乏大量閱讀的基礎(chǔ),再高明的語文教師也難以在短期內(nèi)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也就是說,高明的語文教師要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必須首先創(chuàng)造條件,引導學生夯實閱讀的基礎(chǔ)!度罩屏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薄皯撟寣W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臂`行《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努力構(gòu)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等理念,現(xiàn)行的語文教學還是薄弱的。
目前我國中小學的語文課程,基本按照理科“舉一反三”的思路來設計,語文課堂教學基本是按照“精讀”的思路展開:一篇課文要講兩三個課時,一學期主要圍繞一本語文書展開語文教學,把語文教材看作是語文課程的全部,期望通過“一篇”“一本”的學習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長此以往,學生不但難以形成閱讀的技能,而且大大降低了學生書面語匯的積淀,減緩了學生良好語感的習得。更值得重視的是,由于閱讀的量不夠,學生視野狹窄,思想貧乏,情感欠豐,思維難見“火花”,閃著的“火花”又少有合適的語匯儲備來表達。一個人,活生生的,但就是缺乏“精、氣、神”!近年來,雖然書香校園、書香班級、書香家庭的建設得到了關(guān)注,然而,在夯實大量閱讀這一關(guān)鍵問題上,我們徒有認識,缺乏實招!按罅块喿x”仍只是一種“活動”,是語文教學的補充,是語文教學的游擊戰(zhàn),遠沒有在“課程”上聚焦。
因此,當前語文教學革新的關(guān)鍵,在于大大縮減精讀課的數(shù)量,豐富學生閱讀材料,擴展學生自主閱讀的空間。這就要求教師創(chuàng)設氛圍,激勵學生自主閱讀、大量閱讀,不是追求眼前的“甚解”,而是從長遠著眼,在廣泛的涉獵中,通過大量語匯的過濾,把握漢語言語義的分布,體驗漢語言表達的靈動,實現(xiàn)“其義自見”“無師自通”的效益和境界。這如同牧人,將牛羊引到有草的山坡,讓其自己慢慢欣賞,慢慢咀嚼,待到時機成熟,再作細細反芻。如此大量閱讀,既是語文工具性的彰顯,同時也是人文性悄然的實施。學生讀了安徒生、格林……童話世界就會拓展和豐富他們想象的天空;讀了長篇小說,武松剛毅的個性、赤壁彌漫的硝煙、聊齋曲折的故事、楊子榮林海雪原上的馳騁、葛朗臺的吝嗇……又打開了他們的視野,讓他們體驗了現(xiàn)實生活中不可能體驗到的豐富多彩的生活和情感。學生進入“古人”“前人”“他人”的生活和思想領(lǐng)空,卻擁有屬于自己的思索、感悟,擁有提高語文素養(yǎng)所必需的大量語言材料的積淀。而這,恰恰是語文老師的講授代替不了的。
鑒于此,朝著“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這一方向,我提出了“將書香變成語文課程”的構(gòu)想,“課外閱讀”課內(nèi)實施,課堂上實現(xiàn)大量閱讀,建立語文教學新的體系和秩序。大量閱讀,就是以古今中外優(yōu)秀的語言作品來浸染學生,讓學生讀出感情,讀出氛圍,讀懂言外之意,讀得身臨其境,讀得由此及彼,放飛心靈,從而得到美的熏陶;大量閱讀,就是用涉及天文地理等多領(lǐng)域的百科書籍,來武裝學生,引領(lǐng)他們闖入科學的理性世界,開闊眼界,激發(fā)好奇,探索未知;大量閱讀,就是在學生對各種題材、各種體裁、各種不同語言風格的作品的閱讀中感受語言,積累語匯,豐富語感,認識文體,全面提升語文素養(yǎng);大量閱讀,就是讓學生在與書卷的對話中,激發(fā)起濃厚的學習興趣,逐步掌握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學習。如是,學生身處博大圓融的文化背景中,在語言海洋的浸泡中,煥發(fā)語言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提升語文素養(yǎng)。
其一,改造圖書館,打開書籍流動的“閥門”
圖書館是語文課程的重要資源。我首先從裝備人手,將圖書室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重新定位,把圖書室一分為三:藏書室、班級書柜、主題學習館。
藏書室的書,一部分是教師用書,主要瞄準文化底蘊,拓展視野。另一部分是學生用書,主要是用來充實班級書柜的后備圖書。 各班設置200-300冊容量的班級書柜。班級書柜的圖書——半由學校裝備——以學生年齡、圖書內(nèi)容等為依據(jù),將各類圖書搭配起來,分成若干組,使每組的數(shù)百冊圖書成為“營養(yǎng)套餐”,分配到班級書柜。另—半則由學生推薦交流——學生將自己喜愛的圖書推薦到班上,與同學交流、分享。班級書柜中的學!芭洳汀辈糠,在班與班之間半學期交換一次。學生自己推薦部分每月更換一次。如果說藏書室是“倉庫”和“中轉(zhuǎn)站”,那么班級書柜則是“營業(yè)所”,每個教室都變成了閱覽室。
學校的主題學習館共有9間屋,占地400多平方米,其中電子閱覽室1間,主題圖書專柜8間。室內(nèi)此間與彼間相隔以書柜為墻。一面墻就是一壁書柜,—壁書便是一個大主題。主題圖書專柜的5000余種3萬多冊圖書,被分成11個主題,如“名人足跡”“金色童年”“藝術(shù)殿堂”“烽火硝煙”“動物世界”“小說天地”等等。大主題下又分設多個二級、三級小主題。書柜上方有展板,展示學生在主題研究過程中搜集的主題圖文。書柜之間配有閱覽用的長桌和方凳,桌上有10多本字典、詞典,每桌可圍坐20名學生。我們把主題學習館的使用編入課表,課時在地方課程和語文教學課時中安排。一、二年級每兩周1次,每次1課時;三、四年級每周1次,每次為2課時;五、六年級每周1次,每次3課時。
學校在變革圖書運轉(zhuǎn)的基礎(chǔ)上,還充分發(fā)動家長為孩子建立家庭書柜,并從圖書選購、親子閱讀等方面引導家長去買好書,讀好書,鼓勵家長與孩子一道開展研究性學習。
其二,革新語文教學,打造真正意義上的“書香課程”
圖書運轉(zhuǎn)方式的改變,打開了書籍在學校內(nèi)流動的“閥門”。但要讓書香真正成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還必須在語文課程安排上做文章,使之更加符合兒童學習的規(guī)律。我們從識字教學、閱讀教學等方面進行了嘗試。
識字教學。兒童以形象思維為主,識字不屑“分析”,而擅長以“圖片格式”將漢字攝人大腦,加以辨別、記憶。在兒童的眼睛里,每個漢字都是由該字的筆畫組成的“圖畫”,這幅“圖畫”邊界是清晰的,內(nèi)部構(gòu)造又是模糊的。對于這既清晰又模糊的“圖畫”,兒童大略地看,不精確地認。隨著看的次數(shù)的增加,逐步做到準確認讀。我們按照“大量識字,多識少寫,提前閱讀”的思路,努力讓低年段學生通過4個學期的學習,認識2500個以上的常用漢字,為提前大量閱讀作鋪墊。在識字教學中,我們比較看重“生活漢字”的作用。有一些漢字,對應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在口語中頻頻出現(xiàn),我們管它們叫“生活漢字”,比如“人、米、雞、鴨、自、來、水、吃、飯、睡、覺、高、興、害、羞”等等。對于這些漢字,學生已經(jīng)通過日常生活理解了它們作為詞素或詞語的一些意義,所以,掌握它們的重點在于認識字形,將初步掌握的字音和已經(jīng)理解的詞義附著在字形上!吧顫h字”在識字教學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它們是幫助學生建立漢字符號和意義之聯(lián)系的啟蒙,是學生認識更多漢字的橋梁。認識了一些“生活漢字”后,學生就具備了初步的閱讀能力。通過閱讀,學生在書面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面”可以逐步延展。于是,我們在2500個常用漢字和1000個次常用漢字中提取了1000個左右的漢字作為“生活漢字”,并將它們編成富有童趣的兒歌,讓低年級學生在笑聲中讀讀唱唱,認識“生活漢字”。
閱讀教學。我們打破了“一篇課文教2~3課時”的常規(guī)做法,一課時教1—3篇課文。課堂上摒棄繁瑣的分析,著力于有感情朗瀆、理解關(guān)鍵問題。這樣,總體上以三分之一的時間教教材,騰出時間,在課內(nèi)實施大量閱讀,讓學生讀原本是課外書的文學名著,也與綜合實踐活動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帶著問題,到主題學習館去閱讀百科書籍,開展研究性學習。我們的“閱讀課”形式多樣:好書推薦、古詩文賞析、趣識對聯(lián)、走進“弟子規(guī)”、名著導讀、讀書交流會……以此創(chuàng)設語文學習的環(huán)境和條件,以氛圍和輿論培養(yǎng)稚童的語文學習興趣,明確學習目標,增強學習韌勁,使其在大量閱讀中獲得關(guān)于閱讀方法、能力、習慣及精神提升的歷練,實現(xiàn)由他律到自律的飛躍。
為順應這些教學改革要求,我們對備課、上課、作業(yè)布置與批改等環(huán)節(jié)作了相應調(diào)整。備課,要求備學案,以一篇課文、一個單元的課文或一本課外書為一個備課單位,備一份學案。教材學案的教學目標主要指向激發(fā)閱讀興趣、掌握生字、讀熟課文、理解關(guān)鍵問題、因文訓練相關(guān)閱讀技能等。課外讀物學案的教學目標主要指向激發(fā)興趣、豐富語匯、增長語感、習得方法、養(yǎng)成習慣、形成思想、陶冶情操。語文課堂上,主要有兩項基本活動:學生閱讀和師生討論。學生閱讀主要通過圈、畫、點、注、批、問、探、記、讀、說、背、寫等行為完成;師生討論,基本事項主要包括理解文章的關(guān)鍵問題和寫法、反思學習過程和交流學習方法。語文作業(yè)也堅決拋棄語文練習冊,豐富作業(yè)形式,讓習字、生活日記、課外閱讀、佳詞佳句積累(寫、背、用)、讀書筆記、小練筆、編小報、研究性學習等形式進入到作業(yè)范圍。在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必須充分把握以下語文訓練的重點:查工具書;會抓重點;善于聯(lián)系;從事實材料看思路;把話變成畫;邊瀆邊提出問題;圈點勾畫,以筆助思;概括段意;列提綱理思路;概括主要內(nèi)容和中心思想;能看出一般的寫作方法和技巧;朗讀、復述、背誦;精讀、略讀、品讀。這些訓練重點的落實,不是拘泥于某一預設的規(guī)定順序,而是教師依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文本內(nèi)容、表達方法等方面的實際情況,囚文而異,適時開展訓練。
在教學研究方面,我們則致力于“大語文”基本流程、難點突破的研究。由于教學變革的幅度較大,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也很多,既有理論的,也有具體操作層面的。我們及時抓住遇到的問題,將問題變成研究小課題,通過研究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近幾年,我們研究的問題包括:如何在一二年級認識2500個常用漢字,如何確保每一名學生朗讀過關(guān),如何在談話、日記中發(fā)現(xiàn)作文素材,等等。
語文教師的文化底蘊制約著“書香課程”的實現(xiàn),教師培訓是“書香建設”的難點。因此我們將教師培洲聚焦于語文教師文化底蘊的充實上。在研讀教育專著時,力求剖析理論觀點,尤其是創(chuàng)新之說、學習操作上的步驟和要領(lǐng)。平日里讀書,不僅要求讀專業(yè)書籍,還要讀點文史哲,通過文史浸潤而改善心境,改善思維方式,老師們還搜集名師成長故事,力圖從名師前進的足跡中品悟到教師成長的規(guī)律。文化底蘊的豐厚,除了讀書,還要勤于筆耕,我們要求老師們能夠針對自身實踐,反躬自省,在理論與實踐的結(jié)合中,將講臺經(jīng)歷轉(zhuǎn)化成教育隨筆、教學論文。這些工作堅持下來,教師發(fā)展取得了明顯的效果。英國作家和閱讀專家艾登·錢伯斯在他的《閱讀環(huán)境——大人如何幫助孩子享受圖書》中指出:如果能有一位值得信賴的、很有經(jīng)驗的成年閱讀者幫助和示范,閱讀學習者遇到的所有障礙都可以被克服。對于學生而言,教師本來就是學校的第一閱讀環(huán)境,教師的書香氣決定著班級的書香濃度。
經(jīng)過幾年的探索,我校的“書香建設”立足于課程,聚焦于語言習得規(guī)律,突破了“活動”層面,大量閱讀不再是語文教學的補充,不再是語文教學的課外游擊戰(zhàn),而是學生語文學習的主陣地。隨之而來的,是我校語文教學質(zhì)量大面積大幅度的提升。
【書香,即語文課程】相關(guān)文章:
即知即改整改方案08-24
即知即改工作方案08-24
即知即改工作總結(jié)08-24
即知即改問題整改匯報08-24
即知即改問題個人整改匯報08-24
小學黨支部即知即改實施方案08-24
誠信即美德作文08-20
即“小氣”又“大方”的人作文08-20
語文課程教案01-26
民政局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即知即改實施方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