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與法制教學計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道德與法制教學計劃(精選12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一起對今后的學習做個計劃吧。那么計劃怎么擬定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道德與法制教學計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道德與法制教學計劃 篇1
一、班級情況分析
一年級新生入學不久,學生活動力特別強,活潑好動,特別是男孩子,又跑又叫的,注意力難以集中,學習習慣還處于自由散漫型狀態(tài)。
在這個過程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希望通過本冊教學,努力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
二、教材分析
1.低年段教科書將課標提出的三經四緯課程框架,三經,即:兒童與自己,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然,四緯,即: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積極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動手動腦、有創(chuàng)意地生活,用三篇課文和一個單元體驗活動創(chuàng)造性地拓展為與兒童發(fā)生密切聯(lián)系的家庭、學校、自然、社會四大生活場域
引領置身其中的兒童在4個生活方面學習、活動、提升,用空間邏輯取代了原教材的生活事件和時間邏輯的編排。因為家庭是兒童德性生長的起點,然后從家庭走到學校,走向大自然,走上社會,由近及遠,由小到大。低年級段每冊都由四大場域構成,4冊教材縱向看,相同場域的主題單元內容螺旋上升,凸顯兒童成長發(fā)展的脈絡,促進兒童的社會性發(fā)展,構成兒童習得道德修養(yǎng)與法治意識的邏輯清晰又綜合立體的生活畫面。
2.彰顯立德樹人,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法治意識教育的啟蒙
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
新教材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有機滲透在活動主題中。國家層面價值目標: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體現(xiàn)的課文有:《我愛爸爸媽媽》、《幸福一家人》等;社會層面價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體現(xiàn)的課文有:《我和伙伴一起玩》、《游樂園里真開心》、《與規(guī)則同行》、《紅路燈在站崗》等;個人層面價值準則: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體現(xiàn)的課文有:《我的新伙伴》、《可愛的校園》、《老師,您好》等。
、趦(yōu)秀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滋養(yǎng)。
新教材精選了很多經典古詩文,名人名言,農諺等。如《弟子規(guī)》《治家格言》,古詩《鋤禾》《游子吟》,《論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學禮無以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等傳統(tǒng)經典,以“寶典箱”的形式呈現(xiàn),將中華傳統(tǒng)美德中的“孝親、勤儉、自強、厚仁、貴和、好學”等等倫理觀念和行為規(guī)范有機融入教材,以“文”化“德”,使兒童的德性在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浸潤中得到滋養(yǎng)。
③法治意識教育的融入。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提出的小學階段目標是“著重普及憲法常識,養(yǎng)成守法意識和行為習慣,讓學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邊的法,培育學生的國家觀念、規(guī)則意識、誠信觀念和遵紀守法的行為習慣”。
3.營造兒童文化,增加兒童道德與法治學習、踐行的樂趣和成效。
新教材遵循兒童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彰顯兒童生活中的德育要素,著力營造濃郁的兒童文化,使之更加順應兒童的天性,滿足兒童的需求,利用兒童文化的感染力,更好地影響兒童的人生價值觀、審美價值觀和道德價值觀。
新教材重塑了兩個小伙伴形象:盼盼和圓圓,他們是教室里兒童的同齡人,不時在學習過程中提出問題,與教室中的兒童互動交流。
同時重塑了四個卡通動物:康康熊、樂樂猴、愛愛鴿、創(chuàng)創(chuàng)鼠,形象活潑可愛,巧妙地出現(xiàn)在活動場景中,穿針引線,富有情趣地引導兒童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積極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動手動腦有創(chuàng)意地生活。
新教材中的活動小欄目,生動形象,指向明確,起著規(guī)范教學內容、引領教學活動的作用。如故事屋、游樂場、音樂廳、觀察哨、碰碰車、寶典箱、誦讀臺、法治窗、實踐園、體驗館、小論壇、加油站等。欄目內的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如故事、游戲、下跳跳棋、小競猜、小辯論、小制作、小養(yǎng)殖、誦讀、特長展示、歌曲欣賞、童話劇表演等等,讓兒童喜聞樂見,有興趣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新教材嘗試創(chuàng)作或改編了“微繪本“故事。配圖活潑明快,文字言簡意賅,富有童趣,啟迪智慧。新教材中原創(chuàng)、改編或選用兒歌童謠和歌曲,讓教材為兒童的歡樂世界。
繪本故事舉例:請翻開一上課本:P6《兔媽媽和兔寶寶》P28《孤獨的小豬》P42《大耳朵和小眼睛》P62《七只小猴去旅行》
兒歌舉例:請翻開一上課本:P14《唱兒歌感受愛》P26《找朋友》P29《一顆星》P40《刷牙歌》
教材這些濃濃的兒童文化的呈現(xiàn),傳遞童心、童音,激發(fā)童真童趣,把德育目標化難為易,化繁為簡,更有效地讓低年級學生理解和接受,提高了教學的實效性。把課堂變成了暖暖的兒童樂園,使兒童獲得了潤物無聲的.道德情操與法治意識的熏陶。
4.倡導現(xiàn)代學習方式,引領兒童在體驗活動中提升思辨能力,初步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
新教材中的“觀察哨”、“碰碰車”、“實踐園”、“體驗館”等活動欄目,通過形式多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在碰撞、探究、思辨、踐行中,幫助兒童獲得探求知識的能力,培養(yǎng)初步的科學精神和道德判斷能力,為兒童提供了更開闊的思維和行動空間。
低年級《道德與法治》新教材摒棄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通過主題鮮明的活動欄目推動主題學習活動,以先進的學習方式激發(fā)兒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發(fā)展兒童的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
新教材精選了很多經典古詩文,名人名言,農諺等。如《弟子規(guī)》《治家格言》,古詩《鋤禾》《游子吟》,《論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學禮無以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等傳統(tǒng)經典
以“寶典箱”的形式呈現(xiàn),將中華傳統(tǒng)美德中的“孝親、勤儉、自強、厚仁、貴和、好學”等等倫理觀念和行為規(guī)范有機融入教材,以“文”化“德”,使兒童的德性在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浸潤中得到滋養(yǎng)。
三、教學進度
時間內容課時
第一周入學教育1課時
第一單元:我是小學生啦8課時
第二周開開心心上學去2課時
第三周拉拉手,交朋友2課時
第四周我認識您了2課時
第五周上學路上2課時
第二單元:校園生活真快樂共8課時
第六周我們的校園2課時
第七周校園里的號令2課時
第八周課間十分鐘2課時
第九周上課了2課時
第三單元:家中的安全與健康共8課時
第十周玩得真開心2課時
第十一周吃飯有講究2課時
第十二周別傷著自己2課時
第十三周早睡早起2課時
第四單元:天氣雖冷真溫暖共8課時
第十四周美麗的冬天2課時
第十五周健康過冬天2課時
第十六周快樂過新年2課時
第十七周新年禮物2課時
道德與法制教學計劃 篇2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學生情況、學習本學科的知識水平、習慣、能力、興趣等)
本班共有學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這些大部分聰明好學,上進心強。初步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學習較認真,能比較有興趣的參與到老師預設好的一些實踐活動中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但由于學生年齡小,也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本學期,主要是在課堂內開展教學,以兒童的生活為核心,以觀察、操作、探索、調查、游戲為主要形式,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意識,引導他們學習簡單的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雖然通過一年級的學校生活,學生的自理能力有了提高,能做到關心集體,熱愛學校,但是學生的年齡比較小,自控能力差,堅持性短,所以我們老師要多指導、多教育、多開展活動,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生活知識和勞動技能,對自然現(xiàn)象或生活中的問題有探討的興趣。讓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
二、教材分析(本冊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重難點、各單元主題解讀)
整冊教材的編寫既具有針對性,又具有實效性。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的同時嚴格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學習的心理特點,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驗,整合兒童與自己、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然的關系,精選有教育價值和生活典型意義的案例作為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積極的生活,負責任、有愛心的生活,動腦筋、有創(chuàng)意的生活。教科書內容在促進學生的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為目標的同時,力求反映現(xiàn)代社會對公民素養(yǎng)的要求。全冊內容共分為五個單元:第一單元:開開心心每一天;第二單元讓我的身體更棒;第三單元:我會照顧自己;第四單元:我生活的地方;第五單元我愛綠樹,我愛藍天。這四個單元既有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情感,又有掌握自然規(guī)律和生活中所需基本生活常識的體驗、探索、調查的實踐機會。
教材編寫的基本特點:
1、尊重兒童的生活和需要,以學習主題構建教科書體系。
品德培養(yǎng)回歸生活,就是強調要加強品德教育的生活性和活動性,本教材遵循兒童的生活邏輯,以兒童的現(xiàn)實生活為基礎,以兒童生活時間和空間發(fā)展為線索,選取兒童生活必須的、感興趣的、真實的、對兒童發(fā)展意義的內容設計主題活動,根據兒童的認知特點,按照由易到難的原則,對所選內容進行精心的安排,引導兒童到真實世界中去體驗、感受、領悟,在生活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生活。
教材以兒童生活為主線,把課程標準中的三條軸線、四個方面的內容精心組合起來,打破學科界限,按照由易到難、由近及遠的原則,結合時令、節(jié)假日等合理安排。單元內部各主題相互聯(lián)系,每個主題中的各個活動之間也具有良好的邏輯性、順承性,由此突出了單元內容結構的嚴謹性。
2、重視主題活動和游戲中的體驗感悟,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主題活動和游戲是教和學的載體,因此,本教材特別注重兒童活動的設計。教材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xiàn)各種活動的過程,旨在充分發(fā)揮教科書的對話功能,引發(fā)兒童的興趣,并引導兒童體驗和感悟,促進其身心的全面發(fā)展。同時,主題活動和游戲為學生提供了學習的方式,讓他們在實踐和體驗中提高。這種設計會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3、重視學習方法的引導,單元內主題構建模式多樣化。
單元主題構建形式靈活多樣,有效的體現(xiàn)學生學習方式與教師教學方式在教科書中的統(tǒng)一。各主題的呈現(xiàn)由主題的性質、內容來確定:有的以體驗方式為主,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fā)展提升;有的以問題解決為主,培養(yǎng)兒童的問題意識和初步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的以探究為主,引導學生通過對某一問題的調查訪問、搜集資料等方式探求知識。書中留有空間讓學生參與其中,學生不再是教科書的旁觀者,而是一個參與者、對話者。
4、注重活動中的個性評價,促進學生的主體性發(fā)展。
評價不僅是激勵學生發(fā)展的手段,更是課程的內容資源。教科書引導學生學會鼓勵、尊重、欣賞,在活動中善于發(fā)現(xiàn),通過自評、互評、教師評、家長評,進一步促進他們發(fā)展。教科書中的評價是即建立在關注學生發(fā)展的基礎上的,強調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xiàn),加強人文性教育引導,促進學生情感、態(tài)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的和諧發(fā)展。
三、教學措施
小學品生課是一門教育性、情感性很強的課程,“激情、明理、導行”是品社課教學的三要素,而激情則是重要因素。因此,品社課更要摒棄空洞說教,注重情感教學,引導學生以積極的情感體驗參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愉悅的情緒狀態(tài)中學習、掌握、深化道德認識,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與行為習慣。
1、以趣激情,導入新課。依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善于發(fā)現(xiàn)和利用教材中能激發(fā)學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課導得巧妙、新穎、有趣,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使學生的學習情緒不斷高漲。以趣激情的導課方法多種多樣、因文而異、因人而異。
2、知中生情,學文明理。學文明理是思想品德課的一個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這個階段主要通過學習課文,分析歸納,讓學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認識,而情感是在認識客觀事物中產生的,“知之深,愛之切”,因而教師要善于在學生學文明理過程中,在學生形成道德認知前后,因勢利導地激發(fā)學生的道德情感。
3、渲染課堂氣氛,產生情感共鳴。小學生善于直觀體驗,側重形象思維、易受感動。我要力求將課文中的`道德知識點與學生情感上的激發(fā)點結合起來,利用現(xiàn)代媒體手段,把靜態(tài)的文字、抽象的術語、干巴的數(shù)字變成形象生動的語言或畫面。讓學生在具體認知中受到感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激起敬慕道德榜樣行為的情感。
4、精心設計問題,增強心理體驗。要讓學生理解課文、明白道理,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根據教材的重難點,精心設計一些富于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并借助假設聯(lián)想、想象對比、角色互換、心理移位等心理體驗,把學文與明理,知識上的接受與情感上的認同有機結合起來。
5、情理交融,辨析導行。學生要將學文明理中形成的道德認知化為具體實踐中的道德行為,“辨析導行”十分重要。
6、要注重感情的評價標準。小學生由于受年齡、家庭和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對道德評價標準難免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
7、認真學習《全日制義務教育道德與法制課程標準》,把握課程的實質。樹立開放的、綜合的課程觀。樹立科學的學生觀,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確立新的教學觀,教學方式服務于學習方式。尊重學生的差異,進行開放性的、發(fā)展性的、鼓勵性的評價。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科書,開拓性地尋找和使用教學資源。
道德與法制教學計劃 篇3
一、教材分析:
三年級上冊教材以單元編排的方式,每個單元反映生活的一個側面,突出一個鮮明的教育主題,這一教育主題表達了編者明確的設計意圖和課程標準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內容。單元主題下設課文主題,每個課文題均來一個引導學生學習、研討的話題,下面又生成多個小話題。每課的內容力求打破學科界限,將各學科的內容綜合起來,體現(xiàn)綜合課程的特點。每個單元所涵蓋的課文內容表現(xiàn)為一組完整的經驗和一組有意義的學習活動。單元中的每一課又力求從不同的角度來表現(xiàn)單元主題所要達到的教育目標。三年級上冊共安排了四個單元主題,即:“快樂學習”、“我們的學!、“安全護我成長”、“家是最溫暖的地方”。這四個主題將來源于不同生活領域的素材整合為建立在兒童生活基礎上的主題與活動,這些主題與內容將品德教育與學生的社會性發(fā)展有機地融為一體。
二、教學總目標:
1.以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區(qū)生活為基礎,讓學生通過對生活的感受,獲得對家庭、學校、社區(qū)的初步認識,樹立最基本的社會公德意識。
2.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促進學生對社會的關注和對人的關注。
3.教材中沒有理性的說教,而是對兒童生活的真實呈現(xiàn)。都是從兒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現(xiàn)象切入,引起兒童對生活的思考和關注。
4.培養(yǎng)對學生道德判斷能力,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現(xiàn)象,該學什么,不該學什么。
三、教學重點:
教材在選擇切入點時,力求從兒童的生活經驗和兒童感興趣的.問題入手,采用第一人稱的表現(xiàn)方式,來增強教材與學生的親近感。教學中應將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融為一體。教師要利用和開發(fā)地方教育資源,教師要聯(lián)系當?shù)睾蛯W生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學生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xiàn)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四、教學難點:
1.初步了解兒童的基本義務,初步理解個體與群體的互動關系。了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的社會規(guī)則,初步懂得規(guī)則、法律對于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2.初步了解生產、消費活動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五、教學措施
1.利用直觀教具,引起學生的注意力。
2.通過各種有趣的機械操練、意義操練形式,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
3.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4.力體現(xiàn)“用中學、學中用”的原則。
教學進度:
第一單元快樂學習
1、學習伴我成長
2、我學習,我快樂
3、做學習的主人
第二單元我們的學校
1、說說我們的學校
2、走這我們的老師
3、讓我們的學校更美好
第三單元安全護我成長
7、生命最寶貴
8、安全記處上
9、心中的“110”
第四單元家是最溫暖的地方
10、父母多愛我
11、爸爸媽媽在我心中
12、家庭的記憶
道德與法制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以課程改革為導向,以育人為目的,以新的課程標準為軸心,著力從學生成長,發(fā)展與生活實際出發(fā),從學生思想品德發(fā)展的現(xiàn)狀、問題和需要出發(fā),教育學生做負責任的公民,生有意義的生活,從而培養(yǎng)出一代“四有”新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冊書包含三個單元七課的內容,包括我們共同的世界、世界舞臺上的中國和走向未來的少年三大部分。
三、學情分析
該年級學生的基礎一般,有的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自覺性比較弱,所以這給教學帶來了一定難度。但也有優(yōu)勢,就是思維比較活躍,加之本學期學習的一些知識,和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較緊密,學生比較感興趣,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作為教師也要嚴格要求學生、控制組織好課堂紀律,改進教學方法,使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爭取一部分學習不認真,成績較差學生,要做好他們的轉化工作,面對全體學生一個也不能放棄,在教學中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觀念,力爭明年升學考試成績又上一個臺階。
四、教學措施:
1、在教學中要轉變教學觀念、教學方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聯(lián)系學生和本校的實際,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和案例,特別是學生身邊發(fā)生的事例,與學生共同分析和討論,正面積極的引導學生,以提高學生明辨事非的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3、教師的角色是學生學習的伙伴,主要任務是完成引導和點撥任務。教師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做學習的主人。
4、注意引導學生的情感體驗和道德、法律實踐。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發(fā)揮學生特長,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
5、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樹立為學生的終身服務的教學思想;
6、采用互動式教學,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活躍課堂,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
道德與法制教學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根據教學大綱對低年級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學兒童的年齡特點,著重對學生進行最基礎的社會公德教育和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深入淺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為習慣要求與于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之中。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小朋友剛剛上學,對學校、老師、同學以及學習都很陌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學校這些陌生的事物對于他們都有一種新鮮感,能引起他們強烈的探索欲。在這個過程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學習,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
三、教材分析: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性質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yǎng)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生活型綜合課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2)開放性;
。3)活動性。
材力求體現(xiàn)思想性原則、科學性原則、現(xiàn)實性原則、綜合性原則和活動性原則。根據《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要求和本套《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編寫指導思想,教材將以主題單元形式展開,并重點突出以下特征:
1.從兒童真實生活出發(fā)實現(xiàn)學科內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從傳統(tǒng)德育的規(guī)范體系或德目體系展開學習內容,而是著眼于兒童現(xiàn)實生活的整體性,從學生生活原型出發(fā),重新融入兒童生活之中,有機整合為學習主題。
2.強化教材的生活指導職能
教材試圖“以適應兒童現(xiàn)實生活為起點,幫助兒童實現(xiàn)高質量的幸福生活”作為一以貫之的編寫線索和基調,圍繞“如何發(fā)展兒童判斷、選擇、適應、超越的能力,以爭取個人幸福、社會有用性和更廣泛的人類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題,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導意識,發(fā)展兒童對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一方面通過現(xiàn)實情景的捕捉和再創(chuàng)造,讓兒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樂,激發(fā)熱愛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過引入兒童生活中的典型問題,鼓勵兒童自己在探尋問題解決方案過程中,參與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展示兒童多樣化的個性和豐富的智慧,培養(yǎng)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
3.以活動型教學為主要特征的`過程導向設計為切實地引導活動型教學的開展,教材設計將改變傳統(tǒng)教材編寫中以教師的“教”組織教學過程的設計思路,消解以“預成的學習結果”為核心的教材組織模式下課文加練習的刻板結構,將活動型教學中學生的活動過程作為設計的主要依據。因此,教材試圖從學生的學習行為出發(fā)組織主題單元,促進自主活動,在學習活動的漸次展開中,引導教師重點關注學生學習過程里呈未分化狀態(tài)的整體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需要,使學生能在活動的不斷演進過程中實現(xiàn)原來被課程目標割裂的“情感態(tài)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過程方法”目標的自然統(tǒng)整。
4.讓教師和學生走進教材,保持教材的彈性和廣泛適用性各主題單元均選擇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師生具體真實地參與的活動題材,使教材成為師生開展活動的指導,從而將各地具體而微的自然、人文資源和經濟、文化背景,以及師生的經驗和興趣等等都納入課程資源體系,為師生在活動中進行二次開發(fā)留有空間。
四、教學目標:
1、了解自己的成長過程,感受自己成長的變化。
2、認識同學和老師,愿意與他們交往。了解學校概況,知道自己的興趣、特長、生長的基本情況,手的作用及保健。關注天氣變化對生活的影響,學會使用簡單的測量工具。
3、有計劃有目標地安排自己的學校生活。知道規(guī)則在學校生活中的作用并自覺遵守。熱愛集體,樂于與他人合作,生活中有自己的創(chuàng)意。
4、形成初步的時間概念;按時上學,不遲到;放學后,不在路上逗留,按時回家;上學和放學途中注意安全;學習自己照顧自己。
5、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策劃、創(chuàng)意的能力和交往、合作的意識。能認真完成集體交給的任務,充分體驗集體生活的快樂。
五、教學措施:
1.寓道德概念和行為要求于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之中。
2.利用插圖,圖文對照,邊看邊說邊想,幫助學生理解。
3.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
4.結合大隊部的各項活動進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學用書中的兒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課堂教學中。
6.領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會的繁榮,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境素養(yǎng)。
道德與法制教學計劃 篇6
一、學生情況分析
1、適應新生活。一年級下冊是在學生基本適應了校園新生活的基礎上,針對這一時期學生發(fā)展中存在的突出現(xiàn)實問題——好習慣缺失,引導學生養(yǎng)成好的生活習慣,形成穩(wěn)定的生活方式。
2、養(yǎng)成好習慣。不僅符合學生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也是本冊的核心教育主題。這里的生活,是一個整體的視角,包括:日常生活的好習慣,學習的好習慣,與大自然、家人、同儕共在的好習慣。好習慣,是一個美好自我形象在學生身上的具體化,從好習慣的養(yǎng)成開始,為學生追求美好自我啟航。
循著這一發(fā)展階段學生的心理親近程度,本冊的單元設計分為兒童與自己(日常生活與學習)、兒童與大自然、兒童與家人和伙伴。之所以把兒童與大自然的話題安排在第二單元,是因為這一時間我國多數(shù)地區(qū)正值春天,引導學生體會自然中的生命與成長,可謂“學逢其時”。
在“養(yǎng)成好習慣”這一教育主題下,本書體現(xiàn)了“共在”這一核心的價值觀。共在,是一種與自己、與自然、與他人、與自己所在的世界共生共存、相互依賴、相互支撐的狀態(tài)!肮苍凇钡挠^念,貫穿于整套教材中,是本套教材的核心價值觀念之一。滲透這一價值觀,目的是要引導孩子逐步超越自己中心、單子式個體的思維與存在方式,成為與所在世界和諧共處的主體。
二、教材分析
首先,低年段兒童還沒有形成自覺的生活反思意識,在生活情境中對道德意義的即時性理解與領悟還有待形成。教育中的現(xiàn)場活動體驗,更多是對兒童道德敏感性的培養(yǎng)。通過典型活動的設計,幫助他們逐步形成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道理與道德意義的敏感性與能力。例如,本冊教材第2課的《這樣真精神》,第6課的《走,看花看草去》,第8課的《大自然中的快樂》,第11課的《送“小伙伴”回家》,第12課的《再來學一招》,第13課的《大家一起歡樂多》,第15課的《快樂地分享》,第16課的《有人幫,不一樣》等活動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都是引導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意義。
其次,道德在生活中的內隱性存在,使身在其中的人形成道德無意識狀態(tài),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而在某些特殊情境下,如道德兩難情境、緊急情境和任務驅動的情境下,道德意義與價值則更容易顯現(xiàn)出來。教育體驗活動往往會設計上述比較典型的情境,向學生再現(xiàn)這種道德存在狀態(tài),并對其進行現(xiàn)場引導。這種體驗活動能夠產生教育的效果,如本冊教材第2課的《我們天天有精神》,第8課的《大自然中的禮物》《大自然中的快樂》《大自然的語言》,第10課的《家人的愛藏在哪里》《相親相愛一家人》《肩頭上的愛》,第12課的《干點家務很不錯》,第13課的《大家一起歡樂多》,第16課的《有人幫,不一樣》等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就是為了實現(xiàn)這樣的.教育意圖。
最后,在特殊現(xiàn)實生活情境中所需要的包含道德原則的實踐智慧,如逃生、救護等,雖不能夠讓兒童在現(xiàn)實生活情境中學習,但教育的現(xiàn)場活動體驗,在某種意義上卻起到提前準備的作用。模擬特定情境,通過演習的方式教學生學會妥善處理類似問題,以避免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遭遇突發(fā)情況時付出不必要的代價。如第5課的《風兒的“脾氣”》中“臺風中的自我保護”,第6課的《花草面前要小心》,第7課的《別讓自己受傷害》,第14課的《我要求助嗎》等中提到的危險情境等。榜樣學習“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榜樣學習是人類學習,特別是意義獲得與領悟的重要方式。這不僅是因為榜樣如鏡子一樣,可以讓人更好地進行對照式自我反思,還因為榜樣有示范作用,有引起人模仿的驅動力。實際上,榜樣學習是21世紀課程改革前中國德育最常用的道德教育方式。無數(shù)榜樣故事,承載著人類精神,并將其代代傳承,這一點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古希臘《荷馬史詩》中的英雄,中國包括堯、舜、禹傳說在內的各種榜樣人物形象等,都是推動人類精神前進的動力。
三、教學目標
榜樣,不論真實與虛擬,都可以成為人類自我激勵的源泉。榜樣的言行,能夠將人的理想存在狀態(tài)具體化,因而對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的兒童特別適用。但是,在以前的榜樣教育中,的確存在著問題:榜樣過于成人化,事跡過于極端化,脫離兒童日常生活與理解能力,強調模仿、忽視反思等。在反思這些問題的基礎上,本冊教材依然將榜樣學習作為低年段兒童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
本冊教材中的榜樣學習方式,一是體現(xiàn)在大量的繪本故事中,主要是接近日常生活中好兒童的榜樣,二是強調同學之間互為榜樣的學習意識,特別是建立一種同學間共同成長、相互支持的觀念,改變傳統(tǒng)上到學校只向教師學習的觀念。如第1課的《鏡子里的我》《保持整潔有辦法》,第4課的《怎樣才能不馬虎》環(huán)節(jié),就突出同學間的示范與相互學習。第四單元《我們在一起》,更是以一個主題單元的方式,強調與身邊的人共在、樂群、分享、互助和共同進步的教育理念。批判反思批判反思是道德理性的基本能力,它使人能夠在現(xiàn)實情境中有向善的姿態(tài)與可能。依據批判與反思的對象,批判反思可以分成不同的層次,核心是對某種“道德權威”的超越,如成人(特別是家長及行業(yè))權威,他人(主要指同齡人)權威、習俗(包括法律、法規(guī))權威等。
作為道德學習方式的批判反思,除了指向外在的道德權威的超越外,也是一種道德生活的方式,主要指明辨是非善惡,依據善的原則進行的自我批判與反思,即荀子所講的“日參省乎己”。對低年段兒童而言,主要是引導他們形成自我批判與反思的意識,形成明辨是非善惡的能力。
教材中,批判反思的道德學習方式非常普遍。例如,在榜樣學習中,實際上會出現(xiàn)正面人物與反面人物,它也包含著反思與批判的引導。最典型的是教材中的辨析欄目,通常都會包含正反兩方面的做法,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覺的道德分辨意識,形成正確的道德言行觀念與標準。在辨析環(huán)節(jié),一年級下冊特別強調教師要回到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中,除教材上的范例外,結合本班學生日常生活的實際情況,出示一些容易混淆的例子,引導其進行批判反思。這一思路貫穿低年段教材,本冊中從第一單元開始,很多課都體現(xiàn)著這一思路。
四、教學時間安排
第一周我們愛整潔
第二周我們有精神
第三周我不拖拉
第四周不做小馬虎
第五周風兒輕輕吹
第六周花兒草兒真美麗
第七周可愛的動物
第八周大自然,謝謝您
第九周我和我的家
第十周家人的愛
第十一周讓我自己來整理
第十二周干點家務活
第十三我想和你們一起玩
第十四周請幫我一下吧
第十五周分享真快樂第
十六周大家一起來
五、檢測與評價
期末統(tǒng)一檢測,并進行評價
道德與法制教學計劃 篇7
一、自主自助學習課堂教學模式
(一)“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是一種課堂教學結構,旨在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益的目的。
。ǘ跋葘W后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結構實施基本程序:
1.展示目標:展示目標時間短,先學后教是起點。(1分鐘)
講述目標,讓學生把握總體要求。起導向作用,引起學生有意注意。
2.自學前指導:規(guī)定內容與時間,指導自學抓關鍵。(1——2分鐘)
(投影、小黑板)要求學生做到:四個明確,明確自學的內容與范圍,明確自學的方法,明確自學的要求,明確時間。
3.學生自學,教師巡視:學生自學教師轉,盯住差生作打算。(7分鐘)
邊檢查學生預習,邊檢查學生自學情況,重點看學生后10名自學情況。
4.檢查學生自學效果:自學效果怎么樣,檢查差生把心放。(5分鐘)檢查中下游學生,解放思想,更新觀念。
以上四環(huán)節(jié)為“先學”。(15分鐘)
5.教師引導更正,指導運用:引導更正師教生,培優(yōu)轉差兵教兵。(15分鐘)
6.當堂訓練,當堂完成作業(yè):當堂訓練要分層,完成目標堂堂清。(10分鐘)
教師出題:
必做題,選做題,思考題。必做題完不成的開小灶,巡視最差的學生,當堂批改差生的作業(yè),讓學生有成功的體驗。抓非智力因素,規(guī)范做題(書寫等)。
二、操作過程與內容
(一)準備階段
1.實施時間:
2.實施目標
初步了解各學科“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模式;熟悉“先教后學當堂訓練”課堂教學程序;完成實施前的準備工作。
3.實施內容
(1)由負責人組織相關教研組學習,學習相關資料,改變觀念,“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模式是學生以學為主,重學輕教,教師是引導者,點撥引領者,而非灌輸者;同時基于我校學生的基礎,教師要認識到任務的艱巨性與長期性;
。2)了解和熟悉“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模式和課堂教學程序;積極探討本學科相適應“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結構,基本掌握模式與程序,有關資料做到人守一冊;
。3)各備課組集體備課,分工協(xié)作,完成本學期每堂課學生自學提綱與當堂訓練編寫任務。
(四)按照“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程序進行備課,注意備課格式,要按照附件備課格式備課,備課可以手寫,也可以用電子稿。
4.注意事項:
。1)用電子稿的教師上課必須要用打印稿,要有教學反思,教案反思率按教務處規(guī)定實行,凡不符合“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格式的電子稿一律視為無效教案。
。2)每堂“當堂訓練”十分鐘測試題,測試題必須是對課堂教學效果的檢測,檢測題要有層次性。
(二)推進階段
1.實施時間:
2.實施目標:
推進“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基本達到對該課堂教學模式熟練駕馭,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3.實施內容:
。1)各負責人必須完成對組員二次以上的聽課,認真指導,并有詳細紀錄,教案存檔。
。2)各教研組每月必須開一次階段性總結會議,依照模式對照,總結得失;學校教學模式改革領導小組每月召開一次匯報會,解決教學改革中的問題,為課堂改革保駕護航。
。3)各備課組要通力協(xié)作,摒棄偏見,對課堂模式改革不存疑慮,做到資源共享,努力改進自己的教學,提高教學效益。
(4)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視學生學習情況靈活掌握“先學與后教”過程時間,但必須堅持學生以學為主的原則,不可偏廢“當堂訓練”的環(huán)節(jié)。
。5)期中考試后,每教研組必須開出一堂“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精品課。各備課組在期末把教學精品課以電子稿形式上交教務處。
4.注意事項:
(1)在負責人的帶領下,有計劃的實施改革,步調一致,決不能有半點的隨意性。
。2)精心培養(yǎng)學生預習習慣,措施落實,為“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實施做鋪墊。
。3)教師制定的自學目標必須做到三明確:明確自學的內容與范圍,明確自學的方法,明確自學的要求。它不等同于教學目標。
。4)根據教學目標與學生實際,編制學生課堂自學提綱,提綱要有階梯,讓各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
。5)嚴格控制時間,重學輕教,教師重在點撥。
每堂課必須有三部分組成:先學、后教、當堂訓練,不可偏廢一個環(huán)節(jié)。
先學,學生根據教師的展示目標與自學提綱進行獨立學習,獨立思考,完成相應的任務。
后教,利用小組學習的平臺,進行兵教兵,優(yōu)教差;對學習能力有些障礙的重點學生教師進行特別輔導;對于普遍性的問題教師可以集體講解。
當堂訓練,就是考試,是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檢驗,學生必須是獨立完成,當堂訓練的測試題不建議用課堂作業(yè)本。
。6)體現(xiàn)小班化教學優(yōu)點,課堂上基本解決學生一般性問題,做到“堂堂清,日日清”。
(三)總結階段:
1.實施時間
2.實施目標
總結本學期得失,創(chuàng)設符合我校思想品德課實際的教學模式
3.實施內容
(1)期末,學校進行“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課堂模式改革先進的評選活動;作為以后評先評優(yōu)的先決條件。
(2)各教師期末上交“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總結。
(3)各教研組對本學期“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推進情況總結。
(4)學校教學模式改革領導小組對本學期總結,并明確下學期教學改革方向。
。5)細化各階段的課堂改革成果,歸類分析,整理材料,積累內容的素材,進行理論上的闡述。
教育思想: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教學模式: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
教學方法:
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道德與法制教學計劃 篇8
我作為小學一年級班主任老師,做好他們的德育工作是我的責任。結合實際情況,特將小學一年級德育工作計劃分成以下幾個部分:
一、指導思想:
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文化育人,和諧發(fā)展”,切實推進少年兒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努力提高學生的道德水準。
二、重點工作:
(一)班規(guī)方面:
1、充分利用晨會、班會的時間強調《一日常規(guī)》、《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并在日常生活中讓學生知道什么行為是對的,什么是不對的,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2、發(fā)揮班干部的帶頭作用,要求各班干部嚴以律己,主動做到模范帶頭作用,督促班中的學生自覺遵守行為規(guī)范,力爭上游。
3、培養(yǎng)學生講衛(wèi)生,重禮儀,守紀律、愛公物的良好行為習慣,把每一個習慣的養(yǎng)成落到實處,努力積累“道德資金”。
4、通過班會課,教育學生要端正學習態(tài)度,懂得學習沒有捷徑可走,必須主動學習,克服學習上的種種困難,自覺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5、合理利用升旗儀式、重大節(jié)日,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這學期利用“學雷鋒”、“婦女節(jié)”等重大活動舉行一些有意義的主題班隊會,使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
6、加強家校聯(lián)系,及時了解學生在家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做到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與家長共同教育孩子,使他們全面發(fā)展。
(二)家庭教育方面:
1、抓兩頭,促中間。扎扎實實做好家訪工作。對一些特殊家庭學生做到重點家訪,對重點指導的學習型家庭做到上門指導。
2、充分發(fā)揮優(yōu)秀家長的示范、輻射作用,積極培養(yǎng)家長的先進典型。
(三)推進溫馨教室創(chuàng)建和校園文化建設。
1、結合少先隊快樂中隊建設,加強教室物質環(huán)境創(chuàng)建,力求凸顯班級特色。
2、充分發(fā)揮升旗儀式、紅領巾廣播、黑板報、家校小報、小隊報等宣傳陣地的作用,營造和諧規(guī)范、積極進取的育人氛圍。
3、利用我國的重要節(jié)日,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主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紀念日,開展專題教育活動。將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紀念日文化作為重要載體,讓學生感受親情和友情,感受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對國家的認同,增強民族精神的凝聚力。
4、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發(fā)揮教師們的聰明才智,爭創(chuàng)年級組、班級特色文化,積極開展班級文化活動,并利用網絡平臺相互學習、相互交流。
《小學一年級班規(guī)》
朋友們到學校;個個都想學習好。
我們定個新班規(guī);大家自覺來做到。
第一上課要聽講;愛動腦筋不亂想。
第二作業(yè)要做好;認真寫字按時交。
第三活動要安全;不要打鬧不要跑。
第四發(fā)生困難事;報告老師來幫助。
第五天天來學校;不缺課來不遲到。
最后一條很重要;尊敬師長問聲好。
道德與法制教學計劃 篇9
本學期,我擔任了七年級《道德與法制》的教學工作,為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促進學生全面成長,先將本學期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按照學校及教研組工作要求,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努力探索生命化課堂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從根本上轉變教學觀念,積極推進教研教改,優(yōu)化課堂教學,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努力培養(yǎng)學生探索創(chuàng)新的學習精神;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注重弘揚中國和世界各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重視學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養(yǎng)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注重提高學生的能力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二、學情分析
從學生學習習慣及方法來看,學生學習積極性比較好,課堂紀律好,求知欲強。但是課堂氣氛有待改善,學生思維靈活性不夠強,部分學生學習缺乏興趣,目的不明確,普遍缺少自覺性,從試卷上可以看出,學生對知識要點識記差、掌握不牢,而且多數(shù)學生學習方法欠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弱,不能很好的運用思想品德知識來解決問題。這在以后的教學中一方面要引導學生認真識記知識要點,另一方面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期教學中要注意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方法,特別是后進生,要作為重點,花大力氣、下苦功夫,努力縮小差距,提高成績。
三、教材分析
(一)、知識結構
本冊教材圍繞對中學生活的適應,共設計了5個單元,13課。這5個單元的主題分別是:共同的責任;情感世界;無序與有序;我們的權益;走進社區(qū)。
第一單元“共同的責任”
經過一個學期以后,同學之間基本熟悉,適合對學生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培養(yǎng)學生形成關系集體、建設集體的意識。
第二單元“情感世界”
針對這個時期學生開始出現(xiàn)的比較多的情緒情感問題、明顯的紀律問題、社會交往關系開始復雜等問題,集中進行規(guī)則、紀律和初步的法律教育。
第三單元“無序與有序”,
在這個時期,學生最為關心的重要問題之一就是學生的權益問題。所以在第四單元進一步學習。
第四單元“我們的權益”
學習這一單元幫助學生形成維護權益的意識,學會自我保護。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學會尊重他人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
第五單元“走進社區(qū)”
一單元的學習,為學生在社區(qū)和社會中的生活和實踐活動做一個比較充分的準備。
。ǘ⑦壿嫿Y構
五個單元主題不是按照一種知識性的邏輯線索來設計的,而是按照初中生的生活邏輯進行展開的。以學生走進中學為切入點,首先感受中學生活給他們帶來的新變化和新挑戰(zhàn),調整好心態(tài),自我設計成長發(fā)展藍圖,體驗在成長過程中的挫折并尋找應對的措施和方法;其次是從中學生的社會生活出發(fā),探討與父母、老師、同學相處交往過程中所容易產生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同時,也讓學生自己明白,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既會有競爭也會有合作,但是競爭不能忘記合作,合作又不是要完全排斥競爭。對于中學生來說,主要從班級生活著眼,體會到團結的價值和自己在創(chuàng)建良好班集體中的作用;再次,使學生對生活中法律的本質、作用和地位有所認識,幫助他們在實際生活中逐步形成知法、守法和用法的能力和意識。并且高度重視學生生活經驗和社會實踐的聯(lián)系,在活動和實踐中觀察、感受、體驗和思考,從中獲得思想品德和實踐能力的發(fā)展。
(三)、知識體系
教材大致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fā),整體上涉及到了中學生心理、道德、法律、國情等方面的內容,但是基本上都是一種感性接觸。隨著學生生活的擴展,這些內容在后面的教材中也都會得到擴展。
心理方面:涉及到中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如何設計成長計劃,如何關注心理健康,如何勇敢地展示自我風采和調節(jié)情緒,如何對待成長過程中的順境、逆境和挫折。
道德方面:從初中生最基本的人際關系出發(fā),探討中學生在與父母、老師和同學相處過程中應當養(yǎng)成什么樣的品德和操守。
法律方面:只是結合現(xiàn)實生活從總體上對法律的本質和作用做了介紹。
國情方面:教材沒有用專門的章節(jié)來講,但是在各單元中有所滲透,以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學習知識,提高思想認識,并以理導行。教學難點:提高學生思想認識及對學生的踐行指導。
四、教學目標
1、力爭月考,期末檢測各項指標取得更大成就。
2、規(guī)范學生書寫,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3、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分析和概括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學習中能主動參與、樂于探究、自主交流和合作,從中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從多角度考慮問題。
5、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和價值觀,增強學生法制意識,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
五、教學措施
。ㄒ唬、做好教學常規(guī)工作
1、認真鉆研教材、教綱。熟悉教材及其指導思想,認真?zhèn)湔n,制定學案,上好每一節(jié)課。認真細致批改學生作業(yè),全收全改,及時收發(fā)。嚴格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作業(yè),及時檢測。
2、虛心學習,本期聽課不少于10節(jié),多聽與政治歷史科相關教師的課。
3、認真及時寫好計劃和總結,按計劃實施教學工作。
。ǘ、積極參加課改、教研,提高業(yè)務水平
努力學習,提高專業(yè)理論水平。平時注重再學習,瀏覽百科,攝取與政治學歷史科相關的理論知識和當代社會新科技發(fā)展信息,滲透到教學中去,使教學更有說服力。
(三)、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成績
1、優(yōu)化課堂教學。教學采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參與學習,采用討論、演講、閱讀、自學、練習等形式,活躍課堂氣氛,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yōu)化。
2、靈活輔助差生。做好差生個別思想工作,利用課余時間輔導,提高了差生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自信心。
3、開展幫帶活動。鼓勵優(yōu)生帶差生,把每個班分成若干學習小組,落實責任和要求,組長監(jiān)督學習,檢查復習、預習及練習,及時反饋,提高整體教學效果。
4、嚴抓思想工作。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思想狀況,做好工作,嚴格要求學生,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ㄋ模娀掠δ,開展課堂活動
。1)、配合德育,挖掘功能。配合學校德育活動,充分挖掘思想品德課的教育功能。采用演講、座談、辯論等形式活動,開展一些課外活動,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
。2)、嚴于律己,教書育人。立足本職,熱心向學生傳授真理,言傳身教,平等待生、愛護學生。工作認真細致負責,教育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努力讓學生喜歡學習思想品德課,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品質。
六、教學進度
時間教學內容
第一周入學指導、學法指導、學習要求及目錄
第二周第一課大家之“家”
第三周第二課我與我們
第四周第三課承擔責任第
一、第二框題
第五周第三課承擔責任第三框題第四課多彩情緒第一框題
第六周第四課多彩情緒第二框題第三框題
第七周第五課繽紛情感第
一、二框題
第八周第五課繽紛情感第三框題
第九周復習迎考
第十周五一放假
第十一周期中考試
第十二周第六課規(guī)則與秩序
第十三周第七課法律初探
第十四周第八課心中的規(guī)則
第十五周第九課少年的權益
第十六周第十課誰為我們護航
第十七周第十一課自我保護
第十八周第十二課我們生活的地方
第十九周第十三課在社區(qū)中生活
第二十周復習、考試
備注:本期由于課改,七年級政治每班每周4節(jié)課,1節(jié)晚自習;單元復習、檢測及評講利用晚自習進行。
教具與學具:學案、多媒體課件等。
道德與法制教學計劃 篇10
一、工作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縣教研室教研計劃的精神和學校教學計劃的要求,以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發(fā)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為目的,扎扎實實上好道德與法治課,開展好各項活動,認真落實教學目標。
二、教研目標:
本學期道德與法治教研工作的重點是: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以“作業(yè)設計”的研究為主要內容,以立德樹人為目的,逐步成熟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道德與法治課程,真正起到優(yōu)化學生的品德與行為的作用。
三、活動安排
平時工作中注意加強道德與法治的備課工作,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為目標,上好每節(jié)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教師依據教材提供的范例,積極開發(fā)綜合的教學內容。注重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的聯(lián)系,把靜態(tài)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消除學科界限,與其它學科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積極開發(fā)和利用課程資源,盡可能使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與本課程教學有機結合,豐富課程資源。
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采取豐富的、直觀的、靈活的、開放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大量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使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促進個體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顒有问娇梢允菃我坏,也可以幾種形式結合使用;教學活動時間的安排靈活機動,根據主題內容,可在一課時內完成,也可以持續(xù)幾課時或一段時間完成;可在課堂上完成,也可以與其他教育活動,如少先隊活動、班隊活動、節(jié)日慶;顒拥认嘟Y合,互相促進,資源共享,實現(xiàn)綜合教育效益。
根據學科特色,努力創(chuàng)新富有實效的教學方法,提供學生參與創(chuàng)新學習的機會,留心收集活動作業(yè)的案例,并多撰寫論文和教學案例設計。
充分利用教育信息網上的教學資源庫的素材,積極進行多媒體網絡教學,使教學內容現(xiàn)代化,促進教學改革。
四、本學期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份:制定本學期品德教學工作計劃,交流討論,落實計劃目標要求。組織教師學習課標,結合本學段要求落實教學常規(guī)。
十月份:開展教研活動,學科組內開展聽課評課活動,互相學習,加強交流,探究作業(yè)設計案例。
十一月份:新教師匯報展示課,開展教研活動,組織老師們探究作業(yè)設計案例。
十二月份:做好期末總結工作,組織學生開展期末評價。
次年一月份:復習,期末測評。
道德與法制教學計劃 篇11
一、明確復習內容
七年級上冊四個單元,包括:成長的節(jié)拍、友誼的天空、師長情誼、生命的思考
七年級下冊四個單元,包括:青春時光、做情緒情感的主人、在集體中成長、走進法治天地
二、復習情況分析
七年級上學期是進入初中的第一個學期,不僅學科突然增多,知識難度也不斷加大,因此,七年級上學期是小升初的過渡期,要以適應為主。
七年級下學期面臨著升學考試,下學期在適應初中學習生活的基礎上就要有所突破,無論是學習計劃、學習方法、還是學習習慣,都要有一定的改善。
到了期末,學科多、時間緊、任務重,對于《道德與法治》雖然不能像語數(shù)外一樣,每天都占很多時間,但是《道德與法治》能夠幫助我們增強道德觀念、提升法制意識,而《道德與法治》是需要理解記憶的學科,因此,每天都要花費一點時間來鞏固、背誦,加深印象。
三、期末復習的四個階段
1、強化基礎
能夠熟練掌握基礎知識是學好初中《道德與法治》的關鍵!邦}在書外,理在書中”,強化能力的前提是強化基礎。具體到單元目錄——課題目——框題目,然后在將各個知識點進行系統(tǒng)整合,構建知識體系。這樣下來,就可以讓枯燥無味的政治變得更加的直觀,有助于提升記憶效率。
2、強化能力
強化能力包括提升答題技巧和解題能力,而解題能力包括審清題干的'能力,因此,我們要根據審題的結果,建立起材料和書本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找準,找全答題所需要的知識點。依據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抓實課本,夯牢基礎,關注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主體知識體系。在審題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用鉛筆在卷面上進行標注,畫出關鍵詞、關鍵句,這樣就能提高身體的注意力和準確性,有助于更好理解題干的意思。
3、查漏補缺
想要讓知識更加完善的為自己所用,就必須有更加完整的知識體系。查漏補缺就能很好的將弱項知識進行強化,在復習過程中,要經常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1、我為什么沒想到?(缺漏)
2、做過類似的題嗎?(類比)
3、為什么是這樣做?(深究)
4、我錯在哪?(歸因)
5、有何規(guī)律、方法?(提升)
6、還有別的方法嗎?(發(fā)散)
由此,我們就能不斷的進步、完善,讓知識體系無懈可擊。
4、注重細節(jié)
在復習過程中,學會處理細節(jié)是非常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卷面是否清晰、字跡是否工整、標點符號是否正確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到真正考試的時候,都變成了影響分數(shù)的“大事”。因此,在復習過程中就要注意細節(jié)問題。只有不斷的嚴格要求自己,才能在期末考試中有更優(yōu)異的發(fā)揮。
四、期末復習計劃安排
為了幫助大家找到制定復習計劃的靈感,特舉兩個例子:
上學期:第17周第1、2、3單元
第18周第4單元
第19周綜合練習及時政要聞
下學期:1月7日到11日背誦第三單元(6、7課),檢查默寫,做題,做單元測試題;
1月12日到14日第二單元(四、五課)背誦,默寫;
1月15日到17日第一單元(一、二、三課)背誦,檢查默寫;
1月18日到26日做綜合練習題,典型題目解析及答題方法講解;
1月27日到考試,查漏補缺復習回顧,重點突破。
通常情況下,初中期末考試都是安排在第20周左右,而期末復習一般會在考前3周左右進行,也就是說不論上下學期,期末復習于第17周左右開始,因此,同學們也要提前制定復習計劃,用實際行動來備戰(zhàn)期末。
道德與法制教學計劃 篇12
一、指導思想
貫徹“依法治國同以德治國緊密結合”的重要思想,認真實施《關于加強學校法制教育的意見》,切實把青少年法制教育擺上學校的重要議事日程,加強法律宣傳教育,在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及家長中牢固樹立法制觀念,推進依法治教,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法制教育,把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課風教育和課外教育相結合,培養(yǎng)社會主義法律意識,增強做遵紀守法的合格公民。
二、主要工作目標和任務
1、貫徹上級文件精神,樹立法制教育意識。
在教師中繼續(xù)深入開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文件精神和新頒布的《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等材料的學習活動,提高廣大師生正確認識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樹立牢固的法制教育意識,并使教師們在日常教學中能夠自覺地滲透法制教育,為我校形成強大的法制教育隊伍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學習過程中,學校還將安排教師重點學習《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考核評價標準》等與教育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開展教師寫一些心得體會,進一步加深對法制教育的認識。
2、完善在校學生的知識結構,增強法制教育意識。
普及青少年法制知識,把法制教育納入教育大綱、計劃,做到計劃、教材、課時、教師四個落實,既有課堂教育,又有豐富生動的活動,并確保課時到位,充分運用思想品德課、班會講授法律知識,在相關學科滲透法制教育,開設法制教育的專門課程,使法制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結合,加強自護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綜合實踐活動,調查、收集社會中由于無知、愚昧而造成的自我傷害事故或他人傷害事件,分析原因,自己對照了解《未成年人保護法》,讓每個學生能在活動中明白:只有知法懂法,才能進行自我保護,才能健康成長。
3、開展活動,豐富學生法律知識
在法制教育的方法上,既要堅持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完善和規(guī)范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內容,又要拓展新的途徑,利用廣播站、黑板報、法制講座、觀看錄像、主題隊會、知識競賽等豐富多彩的`形式,營造濃厚的法制氛圍,扎扎實實地學習并執(zhí)行《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與處理條例》、《交通管理條例》以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條文;構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網絡,從而使學生的心理問題能得到及時的發(fā)現(xiàn)與矯治;讓學生從理論上、行為上參與社會責任與社會義務的學習,達到學法、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的新境界。
4、加強溝通,提高普法工作成效
。1)教育在青少年學生成長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利用告家長書和家長學校,向家長傳授法律知識,明確家長的法律責任,樹立法制觀念。一方面,家長為樹立了正確的榜樣。另一方面,也使家長能及時、有效地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法制教育。
。2)通過家訪、家長會、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及時把學生在校期間的遵紀守法表現(xiàn)告訴家長;同時也能從家長的反饋中了解學生在雙休日、節(jié)假日、寒假中的表現(xiàn)。使學校和家長能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真正使法制教育與學校教育相溝通。
【道德與法制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道德與法制教學計劃07-14
道德與法制培訓心得體會03-18
《道德與法治》教學計劃04-26
法制課教學計劃02-14
道德與法治教學計劃08-15
道德與法治上冊教學計劃03-11
道德與法治教學計劃08-16
《道德與法治》教學計劃15篇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