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觀看品德與社會課《同在藍天下》有感
《同在藍天下》是遼師大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讓生活充滿陽光》的第二課。這節(jié)課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體驗、感悟、學習殘疾人的不屈精神。這節(jié)課和人教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上冊《走近殘疾人是一樣的,只不過課題不同,但要達到的教學目的是一樣的。
觀看了這節(jié)課的錄像后,我覺得這節(jié)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教學設計合理、新穎。
這節(jié)課教師在備課時下了很多功夫,使整節(jié)課環(huán)節(jié)清晰,內容充實。教師共設計了四大環(huán)節(jié),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清楚,學生參與度高。
1、直接體驗,導入新課。
一上課,教師先讓學生模仿殘疾人,體驗殘疾人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在活動之前,教師還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讓學生用心體會,交流內心感受。這樣,避免了學生活動只重視趣味性,忽視活動的真正目的。
2、參與實踐,合作學習。
教師提出中心問題“殘疾人會遇到哪些困難,怎樣幫助他們”學生通過調查、交流,明確這一問題。老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并沒有成為旁觀者,而是巧設疑問,讓學生猜一猜老師要介紹的的人物是誰,學生在猜的過程中,師生共同交流張海迪、桑蘭、舟舟的故事,引起學生共鳴。
3、感悟生活,探究知識。
學習了強者的事跡,教師緊扣這一內容,讓學生想一想生活中的殘疾人是如何戰(zhàn)勝困難的。感悟殘疾人就在我們身邊,為下一個活動打下基礎。
4、情境感染,指導行為。
教師設計了多個小活動,讓學生通過表演幫助殘疾人,這樣,他們才有可能在生活中真正幫助他們。
二、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自己只是組織者、引導者。學生的學習方式也體現(xiàn)了主體。課堂上,以小組合作交流為主,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實現(xiàn)教學目標。在調查匯報和交流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建立主動去幫助殘疾人,為殘疾人服務的思想意識,這是最重要的。
三、以賞識學生為主。
課堂上,教師面帶微笑,親切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每孩子們如沐春風,更是大膽交流,提出質疑。對孩子們的表現(xiàn)和情境表演,教師采取欣賞、鼓勵和贊揚的評價方式,幫助學生樹立了自信,勇于創(chuàng)新的勇氣。當表演不理想時,教師沒有失望,而適時引導,讓孩子們展示自我、張揚個性,使學習真正成為一個從不會到會的過程。
通過觀看這節(jié)課,我覺得小學中高年級的品德與社會課很適宜這種體驗、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讓老師們可以輕松地教,學生可以快樂地學。
【觀看品德與社會課《同在藍天下》有感】相關文章:
同在藍天下作文08-20
同在藍天下作文優(yōu)秀11-11
同在藍天下作文500字08-20
同在一片藍天下_800字09-04
同在一片藍天下作文02-08
同在一片藍天下國旗下講話08-24
品德課作文06-09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02-02
品德課作文(精)11-08
有趣的品德課作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