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論電視臺的新聞管理
電視臺的管理工作,相對于報社和廣播電臺,歷史較短,薄弱環(huán)節(jié)較多,管理經(jīng)驗亦正在積累的過程之中。加強這一領域的理論性探討和研究,有助于促進電視臺管理工作這一新興領域諸研究課題的進一步展開。本文作者主要從省級電視臺新聞管理的角度,對省級電視臺的新聞運作作些詳細的探索。雖然省級電視臺的新聞管理是一項操作性很強的工作,與各臺新聞部或新聞中心的機構與設置密切相關,但各省級電視臺在日常的新聞采制過程中,仍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并有許多共性可以歸納與總結。
一、關于選題管理
省級電視臺新聞部門的管理工作,如同一般部門的管理工作,千頭萬緒,新聞選題的管理是龍頭,抓住這個龍頭,以選題管理帶動其它管理,綱舉就目張了。新聞中心作為編輯、記者與上級宣傳主管部門的“中介”,必然擔負著把宣傳精神化作實際報道的使命。根據(jù)一個時期的宣傳要求,制定并管理好新聞選題,應當是新聞中心領導首當其沖的事情。首先是選題策劃,由新聞中心出面組織一個以專家、學者為主,包括業(yè)界權威人士和權威通訊員在內的選題策劃班子,圍繞改革開放的大局、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定期進行選題策劃,可以突破新聞中心內部長期閉門造車的局限,集思而廣益。選題策劃可由編輯部主任牽頭,將策劃會上眾人的意見整理成選題;新聞中心領導則在此基礎上,作進一步的調整、修改與補充。這種調整、修改與補充也是十分必要的,一則專家、學者的好點子未必都是完全符合宣傳要求或電視特點的金點子,二則搞好電視新聞畢竟是自己的事而不是人家的事,精心的策劃最終還要靠自己。
除了一個時期的新聞策劃外,每天的新聞策劃也很重要,即每天一上班,由當天的值班主任(有的臺叫新聞主編)或編輯部主任召集一個10來分鐘的策劃會,參加者有采訪部主任、各欄目責任編輯等;會上主要決定:當天上提要的幾條是什么片子,要抓的社會新聞或公眾視線中的問題是什么,對昨天或前些天的新聞有否要作后續(xù)性反映的,等等。定下這些主要內容后,采訪部主任和責任編輯即按此去布置采訪和組稿。雖然每天這樣策劃很累,卻是非常必要的;很多當天要急抓的內容,如若一大早不安排布置,就失去了時機,從而給當天晚上的屏幕留下缺憾。
選題策劃主要是策劃配合中心工作的選題,這些選題通常是戰(zhàn)役性報道的選題為主,樣式上也體現(xiàn)為系列報道、連續(xù)報道類型為主。如果說這類選題的管理主要是重在策劃的話,那么,對日常動態(tài)類新聞選題的管理則似乎是重在“管”字上了。一般來說,對必發(fā)的動態(tài)消息,如省里領導的重要活動,要講究一次不漏,主要領導的活動不會天天有,但卻一點也大意不得,一次也不能出問題,不能漏發(fā)。對于重大的動態(tài)活動,如小平逝世和香港回歸這樣的歷史性事件,其選題策劃主要體現(xiàn)在良好的計劃性上,一個大活動,一共要報幾次,每次突出什么重點與特色,在什么時間推出。另一方面,對可發(fā)可不發(fā)的動態(tài)消息,如某個行業(yè)的總結表彰會等,則應嚴而靈活。可發(fā)可不發(fā)的消息應盡量不發(fā),這類新聞的比重大了,你的屏幕必然不好看。通常,這類新聞的選題是由分管口子的記者或記者組提供的,對這類選題不管、記者報什么選題就出去采制什么顯然不行,那樣會造成選題失控進而屏幕失控的局面。但管得太緊也有負作用,不利于充分調動編輯、記者的主觀能動性,容易產(chǎn)生記者在家坐等、你布置什么我就拍什么的被動效應。一些記者常年跑一個行業(yè),有些報不報吃不準的活動,還應尊重分管記者的意見,也許這一次報道的意思不大,但記者若不去參加,就失去了這個口子上下一次意思大的信息來源;再則,即使是意思不大、甚至不太好發(fā)的內容,有時也可鼓勵記者找出好的角度,在一般化的選題里盡量做出好文章,從而煅練記者們總體上的新聞開采能力。這里,因人、因事、因時而異的管理的方法就很有藝術了。
好的選題確定后,可以編制成月度選題計劃或某一個特定時期、某一個特定戰(zhàn)役的選題計劃。接著,關鍵就是對選題計劃的貫徹落實了。選題再好,如果落實不當,最終不能變成屏幕上的精彩成果,計劃就等于白定了。通常應防止兩種情況,一是執(zhí)行者沒能透切了解所接受選題的要旨,把題目做偏了;二是選題沒能“適銷對路”,接受任務的記者對這一選題不感興趣。后一種情況可能發(fā)生的更多一些。一般來說,哪個記者或記者組報的選題,就由這個記者或記者組來完成。但對一些重大選題或創(chuàng)新創(chuàng)優(yōu)的選題,新聞中心領導要善于調兵遣將,根據(jù)記者的特長來安排任務。如有的記者善于做經(jīng)濟類文章,有的記者善于做文化類文章,有的記者對現(xiàn)場報道情有獨鐘,有的記者寫新聞評論能力透紙背。因此,只有跟據(jù)記者的專長來下達、布置和落實選題計劃,才能落實到位,使好的選題最終變成好的片子。
二、關于機構設置
近20年來,隨著我國電視業(yè)的迅速發(fā)展,省級電視臺的新聞部門在人員、機構等方面也在迅速擴展,但在機構發(fā)展、沿革上一般都有一個“老底子”可尋,即前、后期兩個最老的班底。前期通常是10多人的采訪組,負責本臺自采新聞的拍攝和制作;后期則為7、8人的編輯組,負責市、縣臺的發(fā)片和日常的播出事務。現(xiàn)在,隨著新聞中心的建立,采訪組早已變成采訪科或采訪部,編輯組變成編播科或編輯部,但基本職責并未變。由于近幾年各臺的新聞節(jié)目量都大大增加了,除了早先的那檔主要的新聞節(jié)目外,先后紛紛開設了早間、午間和晚間新聞節(jié)目,以及新聞專題類節(jié)目,不少臺在機構設置上就出現(xiàn)了變化,新開一個欄目,就成立一個欄目組,欄目組通常采編合一,從而突破了早年采、編兩大塊基本分開的格局,形成了前期、后期和前后期合一的至少三大塊的格局(如加上技術保障那一塊,就是四大塊的格局)。新格局的好處是,新欄目要有新面貌和新氣象,因此新組建的一班人馬,自然富有新的創(chuàng)意和激情。但是,這種格局至少有兩個弊端,其一,容易造成選題撞車。因為欄目組也有前期采訪這一塊,盡管欄目有定位,有特色,如許多臺的晚間新聞的特色就是以社會新聞為主,但仍然很容易在日常的報道中與采訪部的記者撞車,產(chǎn)生一個活動兩方都去或兩方爭著去的現(xiàn)象;況且,這種多頭聯(lián)系還容易使被采訪單位感到困惑,不知究竟應找哪一頭聯(lián)系。其二,會給考核上帶來麻煩。一個欄目新開時,常常有點特殊“政策”,欄目組記者采訪的片子,在考核標準上就與采訪部記者的標準有所不同(通常情況是待遇略高于采訪部的記者)。這種特殊政策在鼓勵了新欄目采編人員的積極性的同時,極有可能挫傷老欄目人員的積極性(新欄目新人多,老欄目“老”人多,這個問題就更值得注意)。就純粹的管理而言,考核的尺度自然是相對單一要較之多種尺度為優(yōu)。因此,這種格局似乎是弊大于利的。
其實,對省級臺來說,基本保持歷史沿革而來的前、后期兩大塊設置不失為一種良策。前期記者可算買菜的,后期編輯則是配菜的,分門別類的菜買好了,配菜就不至于太困難了;多幾個欄目并不要緊,只是根據(jù)各個欄目的特點,多幾種配菜的方案罷了。有一種設置模式是:凡是從事前期采訪的記者,都集中在采訪部,由采訪部主任統(tǒng)管所有記者的外出采制任務。采訪部內部,可按時政、經(jīng)濟、科教文衛(wèi)、政法和社會新聞分為5-6個采訪組,每個組5-6位記者,由一位組長負責(組長不脫離采訪第一線)。每個記者分管一個口子,并對這個口
子里發(fā)生的重要新聞負責。組長主要在具體報道任務安排上給予協(xié)調,如有時一個上午同一個口子上有兩件事,分管記者分身無術,組長就可安排組內其他人頂替一下。后期這一塊,即編輯部,除了日常的播出編務要合理排班和分工外,與采訪部相對應的情況是,根據(jù)市級臺的布局,每個后期編輯分管2-3個市級臺;記者負責出自己的稿子,后期編輯則負責出自己所分管的市級臺的稿子,直接對稿子的質量負責。形成前后期這兩大塊稿源基地,就基本解決了“買菜”的問題,接下來的問題就是“配菜”了。配菜人──應當是后期的責任編輯。欄目再多,只要菜源豐富,責任編輯是可以做好巧媳婦的。對于開設了衛(wèi)視報道(即原來的那檔主要新聞)和早、晚間新聞欄目的省級臺來說,承擔衛(wèi)視報道一檔的責任編輯,最好兼作晚間新聞的責任編輯,因為晚間新聞通常要壓縮衛(wèi)視報道里的要聞這一塊,衛(wèi)視報道的責編情況熟悉,編排完衛(wèi)視報道的節(jié)目單后就手再編排晚間報道的節(jié)目單,即能駕輕就熟,也不容易出差錯,包括在稿件和鏡頭兩方面都不易出差錯,換一個人則這兩方面都不夠熟悉了。這樣做的另一個好處是,晚間新聞通常對當天的衛(wèi)視報道的在時效性上是一個補充,一些未能趕得上衛(wèi)視報道的片子,可以趕得上晚間新聞。包括一些本臺記者或市級臺記者采制的當天的動態(tài)性活動,有時衛(wèi)視報道因為版面有限,排不上去或排上去常常又被拉下來,但應該在下一檔新聞----即晚間報道中播出,而不應再拖到第二天。衛(wèi)視報道和晚間新聞的責任編輯統(tǒng)一于一人,有利于實現(xiàn)這一點,以保障新聞的時效性。
省級臺新聞部門的機構設置還有兩個特殊的問題值得探討。這里先說關于是否單獨設置新聞專題類欄目組的問題。近幾年大多數(shù)省級臺都開設了新聞專題類欄目,進行深度報道或配合衛(wèi)視報道中重要新聞的背景報道,如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類欄目,時間長度一般在10-15分鐘。這類節(jié)目不再是單條新聞,而成為新聞專題,其制作手法與單條新聞已大相庭徑,如果再由采訪部的各個攤子來承擔,不利于這類節(jié)目的制作質量,還會給管理上帶來混亂,似以成立專門的班子──新聞專題部或叫評論部更好些。雖然在新聞中心內又開了一個前期采訪的口子,但由于新聞專題部與采訪部制作的節(jié)目樣式基本不同,不太容易造成撞車現(xiàn)象,F(xiàn)在大多數(shù)省級臺在這一塊上都是單獨設立采訪機構的。如浙江電視臺新聞中心的《黃金時間》和江蘇電視臺新聞中心的《大寫真》,都是單獨的新聞專題部,自成編制,單獨考核,與采訪部完全分開。
另一個問題是采訪部內編輯與攝像分不分開的問題。從人員和設備的配置效率看,編輯與攝像應該分開。假設一個采訪部共有21人,編、攝不分可組成10個攝制組(其中一個組3人,其余2人),就需要10位攝像;編、攝分開,可設14位編輯,7位攝像,就省下了3臺設備,原來做攝像的3人也可改做編輯;這樣編輯力量就增加了,整個采訪部出片的質和量都會提高。編、攝不分的好處是,由2-3個人組成的人馬固定的攝制組,出動迅速,組內配合也比較默契,其應急效應比較高。但這種設置最大的弊端是,出片效率不高。當幾個編輯都忙于主題性新聞的前期準備工作時,他們的攝像伙伴常常會窩在家里沒有事做,造成人員的閑置與浪費。目前上海電視臺、浙江電視臺等大部分省級臺的做法是,編、攝基本分開,以提高采訪部的工作效率。作為一特例是,時政組仍可保留原先的單獨一個攝制組,編、攝一體,以應付重大的時政新聞,如中央領導與國外元首來訪等。這些采訪活動責任重大,人員不固定,容易造成差錯。另外,從保密和安全的角度來看,時政口子不但人員搭配宜固定,還應相對穩(wěn)定,不宜經(jīng)常換人。
三、關于考核管理
新聞中心在設置了編輯部、采訪部、新聞專題部(或評論部)、技術部等部門后,毫無疑問地應該實行二級管理,即中心、部二級管理。這里,區(qū)分一級管理還是二級管理的主要標準,是獎金考核。攤子小時,大多數(shù)省臺都是一級管理,新聞中心負責人統(tǒng)管所有人員的獎金考核,這就是一級管理。二級管理的關鍵是把獎金考核、發(fā)放權下降到新聞中心下屬的部一級,由各部部主任實施對屬下工作實績和獎金的考核、發(fā)放工作。這幾年事業(yè)發(fā)展了,新聞媒體和電視同行之間競爭十分激烈,原先的一級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形勢的要求。實行二級管理,可把大量日常報道中的事務性管理交由部門一級去完成,從而使中心一級的領導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考慮和策劃重大戰(zhàn)役性報道和有影響的社會新聞,考慮與兄弟省臺和省內其它新聞單位聯(lián)手搞一些“大動作”,考慮新聞中心長期的事業(yè)發(fā)展(如新聞源的開拓、微機網(wǎng)絡的建設等),考慮新聞中心的隊伍建設(如定期選派骨干記者參加各種等級的進修和培訓等),考慮每年如何使新聞中心的基礎管理上一個臺階。
二級管理的主要內容,是根據(jù)工作實際制定好職、權、利相結合的兩級崗位責任制或年度考核目標,包括新聞中心對各部部主任制定的年度目標管理考核制度和各部部主任對所屬科組負責人制定的年度目標管理考核制度。嚴格地講,各部下屬的科組也是一級管理,這樣新聞中心就是三級管理了。但由于科組一級一般不承擔獎金考核任務,而主要是日常工作事務性管理,就不把其列為一個管理層次加以研究了。
新聞中心對所屬各部的年度目標管理考核制度,至少應包括如下內容:一、對中心下達組給部的各項任務的組織、落實、完成情況;二、建立部門內符合新聞工作特點的運作系統(tǒng)、崗位責任制和獎金分配方案;這些(尤其是獎金分配方案),均應報中心批準并在中心備案;三、參與籌劃和組織中心的重大報道、戰(zhàn)役性報道情況;四、主持召開部門例會情況;五、主導對部門工作人員的聘用和對不適合在本部門工作的人員的解聘與上交情況;六、對部門工作人員業(yè)務實績和出勤實施考核和管理的情況;七、由中心領導考核的部主任的獎金等級……。
下面分別以編輯部和采訪部主任的年度目標管理考核制度為例,作些探索──編輯部主任年度目標管理考核制度可包括:
1、對每天各檔節(jié)目的正常、準點播出負有全部責任。
2、對播出作業(yè)線上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配合、磨合和協(xié)調,以及提高后期工作質量和效率負有全部責任。
3、對屏幕總體效果(尤其是口播室布景)負有全部責任。
4、對各檔欄目體現(xiàn)出欄目特色負有主要責任。
5、協(xié)助中心領導制定各個時期的各類報道計劃,并使之在欄目中得到快捷、完美的體現(xiàn)。
6、對責任編輯的調配行使主導建議權。
7、受中心領導委托,行使中心值班主任(新聞主編)的權利。
8、因后期原因造成播出事故:1)使主檔新聞欄目未能準點播出的,扣月獎100%直至解聘;2)其他新聞欄目未能準點播出的,扣月獎80%;3)雖準準點播出,但圖像、聲音質量問題嚴重,或字幕出現(xiàn)嚴重錯誤的,扣月獎60%;。上述三種情況同時扣編輯部人頭平均月獎,分別為5%,4%和3%。(月獎假設為1000元,下同。)
9、前期采制回來的新聞,無非正常情況:1)不能在當日即時安排播出的,扣月獎50%,重要新聞扣100%;2)應在當日當次播出而推遲至次日次檔的,扣月獎30%,重要的扣60%;3)已誤播的新聞在次日
、次檔仍不能及時按排播出的,扣月獎100%。
10、各市級臺傳、送來的應在當天播出的有時效性的新聞,無非正常情況,不能在當日即時安排播出的,扣月獎20%,重要的扣40%;,次日仍不能及時播出的,扣月獎80%。
11、根據(jù)采訪部提供的配合中心工作的重大報道,每月完成配合性評論4篇,少1篇扣月獎10%。
12、每年完成以后期編輯為主導的中央臺《新聞聯(lián)播》發(fā)片80條;超1條每條獎勵30%月獎,同時獎勵編輯部人均10%的月獎;少1條每條扣月獎30%,同時扣編輯部人頭月獎的10%。
13、重要消息延誤給中央臺發(fā)片的,《新聞聯(lián)播》中漏發(fā)的,扣月獎30%,其他欄目漏發(fā)的,扣月獎10%。
14、每月正常完成上述各項任務,可得部主任級月獎(指數(shù)為新聞中心人員平均月獎的40%)。
采訪部主任年度目標管理考核制度可包括:
1、負責組織、實施、完成中心交與的各項新聞采訪、制作任務。
2、積極配合中心領導運籌、組織重大報道、戰(zhàn)役性報道和系列報道;每月制定報道計劃交中心批準、備案。
3、負責對記者攜帶設備外出采訪的審批把關,但重大報道、戰(zhàn)役性報道、系列報道、重要社會新聞和批評性新聞以及有質疑的選題要事先主動與中心領導商量、通氣。
4、對及時報送前期每日選題到中心領導(尤其是中心值班主任處)和編輯部負全部責任。每日報送兩次:當日上午選題應在頭一天的11:00之前送達,當日下午的選題應在當日上午11:00之前送達。延誤一次扣月獎5%;選題申報上,預知而漏報的或明顯名不符實的,每一例扣月獎20%。
5、審片時允許前期片子有5%的被否定(不播出)率,超過5%的,每一條扣月獎5%。
6、漏發(fā)重要消息,扣獎金100%直至解聘;漏發(fā)一般消息扣月獎30%。
7、當日重大消息因前期原因未能在當日播出的,扣月獎100%;一般消息因未能在當日播出的,扣月獎50%;未能在當日當次新聞中播出的扣月獎勵30%,重要的扣月獎60%。
8、應傳中央臺的消息因前期原因延誤發(fā)片的,《新聞聯(lián)播》漏發(fā)的扣月獎40%,其他欄目漏發(fā)的扣月獎20%。
9、每月報道計劃在上月26前送達中心,遲交一天扣月獎3%;未能按時完成計劃或中心交與的重大報道、戰(zhàn)役性報道等,一個選題扣發(fā)獎金30%!
10、第3條中在審批時因未事先請示或雖通氣仍造成不良后果的,扣月獎10%;造成嚴重后果的,扣月獎50%直至解聘。
11、每年完成給中央臺《新聞聯(lián)播》發(fā)片200條。超1條每條獎勵月獎的士30%,同時獎勵采訪部人均10%月獎;少1條扣月獎30%,同時扣采訪部人均月獎的10%。
12、采訪部主任正常完成上述任務,可得部主任級月獎。(指數(shù)為新聞中心人員平均月獎的40%)。
部主任一級的年度目標管理考核制度應由新聞中心領導制定,在此基礎上,各部主任再制定出對下屬科組長一級的年度目標考核管理制度。這一級考核重在崗位職責,這里不再舉例。但想把評片等級考核單獨再分析一下。
無論是對前期記者還是后期編輯的考核,片子質量是核心環(huán)節(jié)。故而制定出科學、公允的評片等級和制度是非常重要的,片子的等級與記者、編輯的獎金直接掛鉤,故這一管理內容的實施水平與能否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密切相關。這應該屬于新聞中心一級管理的范疇,但與采訪部、編輯部一級的管理又不能截然分開。
評片等級分得太多,如分上下班8-10級,不利于拉開差別,從而失去其激勵作用,并且給統(tǒng)計帶來困難;分得太少,如只有2-3個等級,又很難對記者的能力、責任心和片子采制過程中記者付出的勞動的各種復雜情況進行界定,從而失去準確性。我以為根據(jù)片子的質量,可以分為A、B、C、D、E五個等級。先撇去A級和E級不談,中間的三個等級,可作如下評定:
重大報道、重要動態(tài)消息和社會新聞的優(yōu)秀片定為B級;一般性消息定為D級;至于C級片,B級片中做得不好的自然下降一個等級到C級,D級片做得好、做出新意或有突破的側可提升一級到C級。
A級和E級盡量少用,主要起調節(jié)作用。如果說B、C、D三級主要體現(xiàn)在“評”字上,A、E兩級側主要體現(xiàn)在“獎”和“罰”字上,即把B級片中的姣姣者再提升為A級,D級片中的最差者再降為E級。
再下來就是每個級別的獎金額問題了。仍以新聞中心的人均月獎1000元為例,這里提出一個參考定獎額度:
A級──500元;B級──300元;C級──100元;B級──40元;E級──0元。
四、關于信息管理
近年來,隨著電腦的推廣使用,少數(shù)省級臺開始構建電腦辦公網(wǎng)絡,來提高外部信息和內部信息收集的速度和共享的程度,從而提高整個新聞采編工作的效率。江蘇電視臺新聞中心在這方面進展較快,不僅在新聞中心內部聯(lián)了網(wǎng),而且與全省12個市級臺和部分縣級臺也聯(lián)了網(wǎng)。利用電腦網(wǎng)絡來對新聞中心的日常工作流程進行管理,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進一步保障新聞的時效性,而且可以通過網(wǎng)絡流程,進一步梳理并明確原來的管理思路和渠道,促進新聞中心的管理工作、特別是基礎管理工作踏上新臺階。
江蘇電視臺新聞中心的微機網(wǎng)絡系統(tǒng)分為九個子系統(tǒng),各個系統(tǒng)的功能大致為:
1、新聞主編工作子系統(tǒng)──審核、處理一切播出新聞稿件和評片輯要;
2、責任編輯工作子系統(tǒng)──編排各檔新聞欄目的節(jié)目單并查閱所有將播出的新聞稿;
3、通聯(lián)工作子系統(tǒng)──收集、處理市、縣臺稿件,新華社稿件,省級臺交流稿件和因特網(wǎng)稿件;
4、記者工作子系統(tǒng)──編輯、處理新聞中心記者稿件;
5、導播工作子系統(tǒng)──直播線上導播查閱節(jié)目單及記錄時間;
6、配音工作子系統(tǒng)──播音員的播配音;
7、技術工作子系統(tǒng)──記錄設備調用、維修狀況;
8、中心辦公室工作子系統(tǒng)──人員花名冊管理,新聞中心記者和市、縣臺發(fā)片等級和用片數(shù)量統(tǒng)計;
9、系統(tǒng)管理子系統(tǒng)──網(wǎng)絡技術員管理、維護網(wǎng)絡。
上述九個系統(tǒng)基本上襄括了新聞中心的日常工作的流程和管理干系的框架,只是通過電腦來處理,工作和管理效率可望大幅度地提高。這里可舉兩個例子來說明實行網(wǎng)絡化管理的好處。
其一,因為能實行信息共享,可避免各個欄目爭搶稿子的現(xiàn)象。通常,采訪部的記者采制回來一條要聞,主檔新聞要用,其它欄目也要用,在沒有網(wǎng)絡系統(tǒng)時,記者的稿件一般交到主檔新聞的責任編輯手里,但其它新聞欄目的責任編輯也要這篇稿子,就拿原稿去復印,有時時間緊張,來不及復印,有時幾個責任編輯都在搶這同一篇稿子,造成打混仗的局面,甚至連原稿都找不到了。內部網(wǎng)建立后,只要主編系統(tǒng)里改
定的稿子,其它電腦上都能調得出,各個欄目的責任編輯就很容易找到所需的稿子了,再也不用為稿子爭三搶四。
其二,在市、臺的稿件沒有聯(lián)網(wǎng)前,省臺收稿子都通過傳真機,速度較慢,如一個上午如果接5-6家市臺的稿子,平均每個臺5-6篇,就要有幾十張紙,通過傳真機傳過來要花很長時間;現(xiàn)在通過內部網(wǎng)傳稿子,系模擬數(shù)字方式傳送,再多的稿子幾秒種就一下全過來了。不僅如此,后期編輯還可對市臺傳送過來的稿件在電腦上直接刪改,生成報片單,使值班主任(新聞主編)很快就能在主編子系統(tǒng)里審核、改定這篇稿子,從而使工作效率又提高一步。
至于新聞中心各個辦公室的電腦還能共享新華社的信息,共享因特網(wǎng)上的信息,對于全體編輯記者擴大信息面,增加寫新聞稿件時的參考內容等方面,都是聯(lián)網(wǎng)帶來的好處。此外,網(wǎng)絡化管理對于現(xiàn)代化管理的一些重要特征如管理的透明度高等也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電腦是信息處理的工具。整個世界正在進入網(wǎng)絡時代。隨著電腦和網(wǎng)絡在我國的進一步推廣和發(fā)展,已建立網(wǎng)絡管理系統(tǒng)的新聞中心必定能從中獲得更多的效益,使新聞稿件的采寫、編排、審核、配音和播出都能高效進行,把新聞中心的管理水平提高到現(xiàn)代化的程度,從而也把電視新聞事業(yè)推向一個更高的發(fā)展階段。
【淺論電視臺的新聞管理】相關文章:
淺論電視臺的新聞管理08-17
電視臺新聞管理的積極探索08-12
淺論企業(yè)管理創(chuàng)新08-07
淺論企業(yè)管理創(chuàng)新08-18
淺論班集體的自我管理08-17
淺論管理學的發(fā)展趨勢08-05
淺論數(shù)字圖書館的信息管理08-07
淺論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