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妇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_无码人妻精品视频_久久躁夜夜躁狠狠躁_偷碰人妻无码视频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法律論文>商法論文>論債權讓與契約與債務人保護原則

論債權讓與契約與債務人保護原則

時間:2023-02-20 08:40:40 商法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論債權讓與契約與債務人保護原則

 債的內(nèi)容之變更,或為權利之加強,或為權利之減弱。前者例如無息債權變?yōu)橛邢鶛,又如在債務人之遲延,債權之權利內(nèi)容因而加強,蓋此處債務人對于因偶然事故而喪失其標的物者,也不能免除其給付義務。后者如在債權人之遲延,債務人無需支付利息,收取孳息,只對故意或重大過失導致的給付不能負其責任,故其責任即行減輕。而內(nèi)容既不加強亦不減弱者,亦為事所恒有:例如債之履行地變更,終止通知之方式變更等。但無論如何,債權內(nèi)容之變更,必須是在保留權利本質要素范圍之……
  債的內(nèi)容之變更,或為權利之加強,或為權利之減弱。前者例如無息債權變?yōu)橛邢鶛啵秩缭趥鶆杖酥t延,債權之權利內(nèi)容因而加強,蓋此處債務人對于因偶然事故而喪失其標的物者,也不能免除其給付義務。后者如在債權人之遲延,債務人無需支付利息,收取孳息,只對故意或重大過失導致的給付不能負其責任,故其責任即行減輕。而內(nèi)容既不加強亦不減弱者,亦為事所恒有:例如債之履行地變更,終止通知之方式變更等。但無論如何,債權內(nèi)容之變更,必須是在保留權利本質要素范圍之內(nèi)為之,逾此界限,則不復為債權內(nèi)容之變更矣。債的內(nèi)容變更之原因或出于法律之規(guī)定,或出于法律行為(包括單方行為、雙方行為)。前者,如債務人因義務之違反,使原債權一變而為損害賠償債權。而選擇之債中,選擇權人(或為債務人,或為債權人,或為第三人)因其選擇權之行使,致選擇之債變?yōu)閱渭冎畟,則是以單方行為變更債權內(nèi)容者也。但以法律行為而為內(nèi)容變更者,究以依契約者較為常見。無論約定之債,抑或是法定之債,于債之關系成立后,債權人、債務人得以契約變更原有債之關系之內(nèi)容,在原有債之關系不失其同一性的前提下,該契約即為債的內(nèi)容變更契約。在契約自由原則下,法律上對債務變更契約之承認,理所當然。(注:陳自強:《無因債權契約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頁299。)我國合同法第77條,更明確規(guī)定,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雖僅就約定之債的變更契約而為之規(guī)定,但此類變更契約對于法定之債亦同樣具有適用性,殆不容疑。
  與債的內(nèi)容變更并列者,尚有債的主體變更。債的主體變更,又稱為債之移轉。債之關系由原主體間移轉于他主體間,就債權債務與其主體間之關系而言,謂之債之移轉,單就其主體間之關系而言,謂之主體變更。債之內(nèi)容無非債權、債務,債之主體無非債權人、債務人,故債之移轉,無非債權之移轉(債權人之變更)及債務之移轉(債務人之變更)。而債之移轉或基于法律之規(guī)定,或基于當事人之約定。(注:更有認為債權之移轉可以單獨行為而為者,如債權遺贈,王伯琦、鄭玉波先生主張之。而史尚寬、胡長清先生則認為債權之遺贈,僅使繼承人負移轉之義務,債權之移轉,另須繼承人與受讓人成立讓與契約者。)基于當事人之約定而為債權之移轉,謂之債權讓與契約;基于當事人之約定而為債務之移轉,謂之債務承擔契約。債權讓與契約,為典型之處分行為。而債務承擔契約,通說雖亦以之為處分行為,然頗值研討。本文以我國合同法的規(guī)定為主,結合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立法例和學說,專就債權讓與契約的要件、法效、對債務人保護的原則及其具體體現(xiàn),略抒管見,以就正于方家。
      一、債權讓與之要件
  1.當事人
  債權讓與(die Forderungsabtretung,Zession,transfer of claims)中,積極的當事人只有兩個:讓與人(der Ver@①usserer,Altgl@①ubiger,bisheriger Gl@①ubiger,Zedent,assignor)和受讓人(Erwerber,Neugl@①ubiger,neuer Gl@①ubiger,Zessionar,assignee)。所轉讓的債權之債務人只是消極的被涉及,因為他要面對新的債權人。
  2.讓與(die Abtretung,assignment)
 、僮屌c契約。讓與是通過(一般是非要式的)原債權人與新債權人間的契約而產(chǎn)生的。(注:參見德國民法399條。)我合同法第79條只是提到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部分轉讓給第三人。所謂轉讓,我們認為即是債權人與第三人間處分債權之契約。(注:有些學者似乎把轉讓,理解為買賣、贈與等。我們認為這是把轉讓與轉讓之原因相混淆了。)且合同法囿于其任務,不能不將權利限于“合同的權利”,實務中雖以合同債權,特別是合同項下的金錢債權之移轉為常見,但理論上似不必如此嚴格限制,如不當?shù)美颠請求權就沒有不許轉讓的道理,故將來民法典中宜徑改為“債權”。(注:不同意見,王利明、房紹坤、王軼等著《合同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頁220(王利明撰寫);相同意見,魏振瀛主編《民法》,北京大學出版社與高教出版社,2000年版,頁353以下(崔建遠撰寫)。)
  ②抽象原則:此地,必須將處分債權之讓與契約與其原因行為(Kausalgesch@①ft),諸如買賣、擔保契約、贈與等等區(qū)別開來。(注:魏振瀛前揭書,頁353,見解相同。)根據(jù)抽象原則(Abstraktionsprinzip),讓與效力不取決于原因行為之效力,從而,即使作為基礎的買賣不生效力,債權讓與本身仍可以生效,不過被讓與之債權可依不當?shù)美?Bereicherungsrecht)法則請求返還(kondizieren sein)。而且,即使買賣被解除(gewandelt),業(yè)已讓與之債權也可以要求返還。
 、鄞_定性原則:和其他的處分行為一樣,債權讓與也要以確定性原則(Bestimmtheitgrundsatz)、或曰特定原則(Spezialit@①tsprinzip)(注:黃立先生形象地稱之為“一債一權原則”。)為基礎:因為讓與將導致債權在歸屬上的改變,因此必須明確讓與契約針對的是哪個確定的債權。大多數(shù)情況下,所讓與者為業(yè)已存在的個別債權,且事后又可以通知其債務人,自無問題?墒窃趥鶛嗟淖屌c擔保(Sicherungszession)中可能會面對其他的關系,因為在債權的讓與擔保中經(jīng)常是把未來債權的此部分與彼部分分割移轉,而且這種讓與往往是秘密地、不通知債務人而進行的。和庫存貨物的讓與擔保(Sicherungsubereignung)中的確定性問題相類似,在債權的讓與擔保中則要考慮債權在目前和將來的持續(xù)存在。
  德國的通說認為,對于債權讓與的效力而言,只要債權于其產(chǎn)生之時(im Zeitpunktder Entstehung der Forderung)是確定的,即為充分而且必要。此前,債務人和債權金額雖暫時無法辨識,亦無大礙。以特定物的將來銷售而產(chǎn)生的價金請求權而為之移轉,尤其是可能的,而且經(jīng)常發(fā)生(在延長的所有權保留verl@①ngertenEigentumsvorbehalt中即為如此)。但是,倘若相關的物品與其他物品一道被銷售,價金乃為一個總價,而該相關物品的準確價格在共同的轉讓約定中又無法辨認時,則銷售該物品所產(chǎn)生的價金請求權的讓與,因無法確定而不生效力。
 、芪磥戆l(fā)生的債權:一般認為,將來才發(fā)生的債權(erst k

ünftig entstehenderForderung)之讓與是可能的,是為預先讓與(Vorausabtretung,antiziperte Abtretung)。此種讓與于債權發(fā)生時生其效力。
  在德國學理上,未來發(fā)生的債權又區(qū)分為有基礎的未來債權和無基礎的未來債權。Lanrenz教授認為,如果未來債權已有基礎(bereits ein Grund gelegt),那么不僅該債權可以讓與,而且由該基礎所生之讓與人的既有法律地位——期待關系——也可以轉讓。受讓人在德國民事訴訟法第259條的范圍內(nèi)可以主張將來之給付。(注:德民訴法(ZPO)259條“除第257條,第258條的情形外,根據(jù)情況,債務人有到期不履行之慮時,也可以提起將來給付的訴訟”。參見謝懷軾老師譯《德意志聯(lián)邦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而且該債權將為受讓人其人而發(fā)生(即受讓人無需經(jīng)過輾轉取得ohne Durchgangserwerb,盡管該債權原本是為讓與人而存在的)。(注:Medicus教授雖贊同有基礎的未來債權之讓與人自身有期待權(Anwartschaftsrecht),但其不同意期待權之立刻移轉。因為在德民中對此事先未為規(guī)劃,且413條也只提及“其他權利”(anderer Rechte),未涉及期待權。又Larenz的觀點在兩個方面是有疑問的,一方面,此種將來債權之讓與使得讓與人即刻受其約束,抑或其仍得撤回讓與表示;另一方面,在有數(shù)個相互抵觸的處分存在時,哪一個處分有效力。為此,Medicus與通說之見解不同。Medicus,SAT,713段。)因此,受讓人對于未來給付有權提起訴訟,對未來之債務人有提起確認之訴的權利,如讓與人破產(chǎn)時,已轉讓于受讓人之期待權,不屬于破產(chǎn)財團。(注:黃立:《債法總論》,自刊,1996年版,頁635。)
  反之,如未來債權尚無任何基礎關系,如就有待締結之買賣、承攬或租賃等契約所生債權之移轉,則尚未有可資移轉之期待權發(fā)生,故于讓與人破產(chǎn)時,由破產(chǎn)管理人締結相關契約以使債權發(fā)生;于締約時,債權仍系為讓與人而發(fā)生,受讓人僅為其權利繼受人(輾轉取得)。讓與人破產(chǎn)時,受讓人不受保護,因為對于未來債權為預先處分之讓與人,于該處分本應生效之時點,已喪失其處分權。如果破產(chǎn)管理人出售本屬于破產(chǎn)財團之標的,所取得之價金請求權,倘若可以因為破產(chǎn)債務人之預先讓與而消滅,殊與破產(chǎn)程序的目的不符。(注:黃立:《債法總論》,自刊,1996年版,頁636。)
  在國際貿(mào)易的實踐中,和我國近年來的金融實踐中,未來債權之轉讓已然成為現(xiàn)實。在聯(lián)合國國際貿(mào)易法委員會委托國際合同慣例工作組起草并在聯(lián)合國國際貿(mào)易法委員會第29至31屆會議通過的《應收款融資轉讓公約(草案)》中,多次提到未來應收款之轉讓。如草案第6條(b)規(guī)定,現(xiàn)有應收款系指轉讓合同訂立或之前產(chǎn)生的應收款;未來應收款系指轉讓合同訂立后產(chǎn)生的應收款,F(xiàn)有應收款中,包括這樣的應收款,即使它在未來某個日期到期,或取決于對待給付的情況或其他某些指定的活動。而未來應收款中涵蓋了所有各種未來應收款的情況,包括有條件的應收款(即應收款的產(chǎn)生根據(jù)未來可能產(chǎn)生的活動而定)。又如草案第2條(a)規(guī)定,“轉讓”系指一方(轉讓人)將其應得到由第三方(債務人)支付一筆金額(應收款)的合同權利通過協(xié)議方式轉移給另一方(受讓人)。其中的應收款包括:由銷售貨物或提供服務的合同所產(chǎn)生的應收款;知識產(chǎn)權許可使用所產(chǎn)生的使用費形式的應收款;違約賠償金;在原始合同項下所欠的利息;股份所生的紅利;獨立擔保書或信用證的收益受償權利;以及存款帳戶或證券交易中存款形式的應收款。由于草案第9條承認了對應收款的組成部分或其未分割收益進行轉讓的有效性,鑒于并非所有法律制度都承認這種部分轉讓的效力,因此委員會建議在第2條(a)中在“轉讓人的合同權利”之前增添“所有或部分”等字樣(《歐洲合同原則》第12.103條草案和《統(tǒng)法社轉讓原則》第1.3條草案都述及此一問題)。(注:參照《應收款融資轉讓公約的評注》,A/CN.9/47032-34段,61段,89-91段,2000年6月。)相信,隨著我國將來在外匯管制方面的放開,以及未來我國可能對該公約的批準,國際貿(mào)易融資中的未來債權轉讓問題將越來越多,對我國國內(nèi)法將提出嚴峻的要求,因此,在民法典制訂中,對此方面的問題應當預先規(guī)劃,未雨綢繆。
  即便從國內(nèi)銀行業(yè)近幾年的實踐來看,房地產(chǎn)按揭業(yè)務中,開發(fā)商從銀行取得按揭貸款額度時,實際上是以開發(fā)商對未來的購房業(yè)主的價金請求權(無基礎的未來債權)作為對價的,只不過在實踐中,這一事實被銀行與開發(fā)商間的保證合同所掩蓋。而銀行按揭貸款業(yè)務的固有風險,目前正積極的通過資產(chǎn)證券化(注:資產(chǎn)證券化的基本理論,可參見彭冰:《資產(chǎn)證券化的法律解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來加以分散。在此過程中,銀行將把其對于業(yè)主的貸款分期償還請求權及擔保權益一并打包轉讓,其中也涉及未來債權(不過是有基礎的未來債權)的讓與。另外,企業(yè)通過將其現(xiàn)有的及將來的應收未收款讓與于銀行,以獲取融資時,通常也涉及未來債權之轉讓。所以對未來債權讓與的承認,不僅是商業(yè)實踐的要求,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還可以緩解我國擔保物權制度的僵化和呆板所帶來的問題。
  ⑤由契約當事人地位而產(chǎn)生的權限(Befugnisse aus einer Stellung alsVertragspartei):對此,是否可以讓與,不能一概而論,要區(qū)別對待。如在承攬合同(Werkvertrag)中,發(fā)包人的減價請求權(Minderungsanspruch)可以轉讓,(注:BGHZ 95,250有大量的例證。)解約請求權(Wandlungsanspruch)是否可以轉讓,則懸而未決。修理請求權(der Nachbesserungsanspruch)可脫離待修理之工作物而為讓與。(注:BGHZ 96,146。)而且在不動產(chǎn)買賣中賣方雖然要對買方為放棄(Auflassung)不動產(chǎn)之表示,但這并不妨礙買方將不動產(chǎn)讓與合意請求權(der Anspruch auf @②bereignung)予以轉讓。
  3.與有處分權人之合意
  對于有體物及其上的物權,受讓人可以基于善意取得制度,從無處分權人(vomNichtberechtigten)處取得之。善意取得制度,在我國雖無一般性規(guī)定,但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法通則的司法解釋第89條之精神,學理上、實務中無不一般性地予以肯定。第89條規(guī)定:“共同共有人對共有財產(chǎn)享有共同的權利,承擔共同的義務。在共同共有關系存續(xù)期間,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chǎn)的,一般認定無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償取得該項財產(chǎn)的,應當維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對其他共有人的損失,由擅自處分共有財產(chǎn)的人賠償!钡珎鶛啾旧聿o形體,故原則上沒有公示之方法,受讓人也無從產(chǎn)生信賴。因此,除了有價證券權利外,將根本不存在的債權進行轉讓,不會僅僅因轉讓而產(chǎn)生債權。蓋不存者不與也,于此無適用善意取得之余地。然而有無例外存在呢?德國民法第405條有例外之規(guī)定,即債務人曾交付債務證書,債權讓與系根據(jù)此種證書之提出而為者,債務人不得主張債務關系之成立或債務關系之承認系

出于虛偽表示,并不得主張與原債權人間有禁止讓與之約定;但新債權人在讓與時知其情事或可得而知者,不在此限。此種立法例頗足供吾人參考。(注:Medicus,SAT,§62 I 3,S.342。)
  雖有債權之存在,但債權人以外之他人以自己之名義無權處分該債權的,若該他人事先未經(jīng)允許,事后既未得到真正債權人之追認,又未取得該債權的,那么債權讓與合同應不生其效力(我合同法第51條),(注:對合同法51條中的“合同”有采債權合同說者,如梁慧星教授;筆者采處分合同說。對于債權合同說之不足,精彩的論證和歸謬,可參見葛云松先生:“論無權處分”一文,載《民商法論叢》第21卷,頁185以下,金橋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從而受讓人無法取得債權。但在德國法上,受讓人倘若是以繼承證書(Erbscheins)中所稱的繼承人身份而取得債權者,基于繼承證書的公信力,可以取得債權,此為例外。但在我國繼承法上,從繼承開始時,遺產(chǎn)即歸屬于繼承人,似乎并無另以法律行為方式取得遺產(chǎn)中債權之可能。與德國法顯有不同,故無此例外承認之余地。
  值得指出的是,我國學者對于債權不存在致債權讓與無效的法律后果方面,看法不盡一致。如有的學者認為,“合同權利有效存在,是合同權利轉讓的根本前提。如果合同根本不存在,或者已經(jīng)被宣告無效或被撤銷、被解除,在此情況下,所發(fā)生的轉讓行為都是無效的,轉讓人應對善意的受讓人所遭受的損失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注:王利明、房紹坤、王軼等著《合同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頁220。)這些學者并不承認債權轉讓行為之獨立性、抽象性,而是將轉讓作為買賣、贈與等行為中的一部分加以把握的。但在轉讓的標的債權不存在時,轉讓行為無效,那么買賣、贈與是否也無效?若無效,則損害賠償責任(權利瑕疵擔保責任)之基礎何在?倘若買賣、贈與合同有效,僅其中轉讓(處分)部分不生效力,那么有無責任,有什么責任(如違約責任、權利瑕疵擔保責任),似乎應依照轉讓所依存的合同關系而定。然無論如何,持此觀點者對于損害賠償之基礎未予開示。
  有的學者則認為,債權不存在時,“將因標的物不存在或者標的不能而導致債權合同無效,讓與人對受讓人因此而產(chǎn)生的損失,應負賠償責任”,而且認為“債權讓與是無因性的,”(注:魏振瀛主編《民法》,北京大學出版社與高教出版社,2000年版,頁353以下(崔建遠撰寫)。)那么此處的賠償責任的基礎是什么?標的不能時,其原因行為是否因之而無效?倘若一方面認為債權讓與是處分行為,另一方面又基于該處分行為之無效而產(chǎn)生賠償責任,那么,要么是合同法58條之法定責任,要么是原因行為而生的責任。然根據(jù)原因行為究竟產(chǎn)生什么責任?持此觀點者似乎也未予以明示。
  愚見,債權讓與契約無效時,其本身并不產(chǎn)生什么責任問題,一切應視原因關系而為決定(日本學者于保不二雄先生見解相同),否則將與其無因性、處分性不相協(xié)調(diào)。
  另外,在為合意時,因讓與行為系處分行為,讓與人應為完全行為能力人,但受讓人通過讓與契約取得債權,乃純粹獲得法律上之利益,故依合同法第47條1款,其只要具有限制行為能力即可。但債權讓與行為往往都有原因行為作基礎。受讓人雖無能力獨立訂立諸如買賣這樣的原因行為,但買賣等原因行為無效,并不影響其受讓債權之效力。受讓人所取得之債權,應當依照不當?shù)美枰苑颠(注:王利明《合同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頁221;魏振瀛《民法》,北京大學出版社與高教出版社,2000年版,頁355,皆未指明返還之法律基礎何在。)。但此種不當?shù)美颠之基礎在于合同法第58條(與民法通則第61條相若),還是在于民法通則第92條?目前尚有不同看法。余取前者。其理由容當另文詳述。
  4.債權應當具備可讓與性(Abtretbarkeit)
  債權原則上具備可讓與性,但合同法第79條對此設有限制,即根據(jù)合同性質不得轉讓的,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的(即當事人間有禁止讓與約定pactum de nom cedendo),以及依照法律規(guī)定不得轉讓的,這樣的債權不得轉讓。然違反第79條而為之債權讓與契約,其效力如何,則不可一概而論。其中違反禁止讓與約定的,只要讓與人有處分能力(Verfügungsmacht),原則上應為有效。因為禁止讓與約定,乃對于某行為準許或可否(Dürfen)之限制,處分能力之限制,乃對于能力(K@③nnen)之限制,兩者有所不同。倘處分能力受限制,則于相關情形,當事人根本不能處分。倘僅為禁止處分或讓與之約定,當事人違反此約定而仍為處分,其處分仍屬有效,惟讓與人對債務人依據(jù)該約定,原有不作為義務,故須承擔違約之賠償責任,自不待言。
  5.其他條件
  合同法第87條規(guī)定: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轉讓權利應當辦理批準、登記手續(xù)的,依照其規(guī)定。又債權讓與契約之生效,是否以通知債務人為必要,吾國學者僉肯認之。余則謂不然,詳后述。
      二、債權讓與契約之法律效力
  1.債權之移轉
  債權讓與之首要的法律后果,在于債權之移轉(@②bergang der Forderung)。根據(jù)《合同法》第79條,合同的權利全部或部分地移轉。在債權全部移轉時,受讓人(即新債權人)取代了讓與人(即原債權人)之地位。由于債權仍保持其同一性,故債權仍保留其原有的缺陷(Schw@①chen),如因債權之性質所決定之短期時效。因此,債務人對于讓與人的所有抗辯,可以對抗受讓人(合同法82條)。另一方面,債權仍同時保有其利益和強度(St@①rken),甚至在強制執(zhí)行或者破產(chǎn)的情況下,就債權人還可以主張附屬于債權人的優(yōu)先權(die Verzugsrechte)。(注:參照德國民法402條2款。)
  2.從權利,尤其是擔保權利隨同移轉
  根據(jù)合同法第81條,隨著受讓人成為新債權人,其同時也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其中包括違約金債權和損害賠償請求權,利息債權等。而擔保物權和保證債權乃為從權利中尤為重要者。由于這些權利都具有從屬性(akzessorisch),因此擔保權乃追隨被擔保之權利(das sichernde Recht richtet sich nach der zu sichernden Forderung)而移轉。
  關于擔保權之移轉,我國擔保法及其司法解釋也有涉及!稉7ā返22條規(guī)定:“保證期間,債權人依法將主債權轉讓給第三人的,保證人在原保證擔保的范圍內(nèi)繼續(xù)承擔保證責任。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薄稉7ㄋ痉ń忉尅返28條除了明確保證債權隨同主債權“同時轉讓”(準確地說,應為同時移轉)外,對于擔保法22條所謂的“約定”及其效力更進一步予以明確:“但保證人與債權人事先約定僅對特定的債權人承擔保證責任或者禁止債權轉讓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边@實際上是賦予保證人與原債權人之間的約定以絕對效力,但不得影響主債權轉讓之效力(這主要就禁止債權轉讓的約定而言)。
  有人認為,司法解釋第28條能較好地解決對保證人意思之尊重和債權轉讓自由之間的關系。(注:曹士兵:《中國擔保諸問題的解決與展望》,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頁127。)但主債權轉讓之效力之所以不受

保證人與債權人事先約定的影響,與其說是因為保證人不能剝奪債權人之轉讓自由,毋寧說是為了更好地保護交易安全。從這一角度說,保證人意思之尊重是否應加以必要之限制,(如令保證債權也移轉于受讓人,但保證人可以約定違反為由,請求轉讓人予以賠償,)這是值得研究的。特別是在債權轉讓融資中,善意受讓人受讓債權的價值更多地取決于擔保權,倘若按照司法解釋的作法,勢必會影響受讓人對債權風險的認定和估價,影響其調(diào)查費用,進而影響讓與人的融資成本,甚至會影響融資行為的后果,恐不足取。(注:《應收款融資轉讓公約草案的評注》,106段。)假定保證人完全系出于與原債權人間之特殊關系,始負保證之責。即便如此,原債權人于轉讓債權之前,盡可與保證人廢止該保證關系,何必要讓此類約定嗣后貽害受讓人呢?況且保證人主要是信賴債務人,其于保證責任承擔后,本可向債務人有所取償,現(xiàn)債務人并未更易,對保證人之地位不生任何影響,何故對受讓人與保證人薄此而厚彼?是否對保證人之意思有些過于尊重?愚意,司法解釋第28條但書部分,應予修正。
  抵押權也應隨同主債權而移轉。此際,受讓人是否當然取得抵押權?還是要另行辦理抵押權設立登記方能取得?嚴格來說,在沒有抵押權獨立轉讓的制度下,應該經(jīng)由重新登記,受讓人始能取得抵押權,但如此一來,勢必增加交易成本。為拯斯敝,最高法院在《關于審理涉及金融資產(chǎn)管理公司收購、管理、處置國有銀行不良貸款形成的資產(chǎn)的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以下簡稱《涉及金融資產(chǎn)管理公司的規(guī)定》)第9條明確規(guī)定“金融資產(chǎn)管理公司受讓有抵押擔保的債權后,可以依法取得對債權的抵押權,原抵押權繼續(xù)有效,”顯采當然移轉說,值得贊同。但此處的“依法”,依的是什么法?《涉及金融資產(chǎn)管理公司的規(guī)定》乃司法解釋,恐還不至于妄自稱法?但問題不在于此,倘若原債權人不交付抵押合同,或于債權讓與后徑自向登記機關申請涂銷抵押登記時,金融資產(chǎn)管理公司怎么辦?又其后自金融資產(chǎn)管理公司手中再度受讓之人,是否也能依法取得抵押權?依該條文義,亦頗有疑問。愚意,應當在將來物權立法中對抵押權的流通性問題予以專門規(guī)定。退一步的作法是增設預告登記制度(Vermerkung),(注:參見德民第883條以下。)以保全債權受讓人對于隨同移轉的抵押權所享有之利益。又《擔保法司法解釋》第72條第1款還規(guī)定,“主債權被分割或者部分轉讓的,各債權人可以就其享有的債權份額行使抵押權。”
  同樣,對于從屬的質權而言,讓與人倘不以質物之占有移轉于受讓人,則受讓人所處之擔保權人之地位并不穩(wěn)固。
  又利息債權具有相當之獨立性,其已屆至清償期且已支付者,為已獨立之債權,即無從隨同移轉。其尚未屆至清償期者,隨同移轉,固無問題。惟于其雖已屆清償期而未支付者,為獨立之債權抑為從屬債權,頗滋疑問。我國舊民法第295條第2款特予以規(guī)定,未支付之利息,推定其隨同原本移轉于受讓人,即推定其原則上有從屬性,不過許以反證推翻也。(注:王伯琦:《民法債編總論》,臺灣正中書局1993年初版15刷,頁258。)
  從權利雖應隨主債權而移轉,但專屬于債權人自身的除外(合同法81條但書)。
  3.需要商榷的幾個問題
  (1)輔助請求權問題
  在德民法第402條規(guī)定:“原債權人有義務告知新債權人有關主張該債權所必需的一切情況,并將其所占有的證明債權的文件交付于新債權人!钡403條規(guī)定:“經(jīng)新債權人要求,原債權人應制作有關讓與的公證書。其費用由新債權人負擔并預付之!边@兩條所規(guī)定者,德國學者稱之為舊債權人對新債權人行使債權,有為特定輔助的義務,換言之,新債權人有輔助請求權(Hilfsansprüche)。民律草案第406條、407條即本于德民402條、403條而來,(只是把德民中的原債權人、新債權人改為讓與人、讓受人而已)而舊中國民法第296條則仿自民律草案第406條。
  我合同法制定過程中,1995年1月的試擬稿第78條在讓與人的義務之標題下,規(guī)定:
  “債權讓與后,讓與人須對受讓人承擔如下義務:
  (一)將債權證明文件交付受讓人。讓與人對債權證明文件保有利益的,由受讓人自負費用取得與原債權證明文件有同等證據(jù)效力的副本;
  (二)將占有的貨物交付受讓人;
  (三)告知受讓人行使債權的一切必要情況;
  (四)應受讓人請求做成讓與證書,其費用由受讓人承擔;
  (五)承擔因債權讓與增加的債務人履行費用;
  (六)提供其他為受讓人行使債權所必要的合作!
  試擬稿第86條規(guī)定:“依法律規(guī)定的債權移轉,準用本法第76條、第80條、第82條的規(guī)定!逼渲械78條不在準用之列。(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民法室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及其重要草稿介紹》,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頁30、32。)其后的征求意見稿(1997.5.14)、草案(1998.8.20)及現(xiàn)行合同法皆未采用試擬稿中的上述規(guī)定。但學者間仍有采此主張的,并認為告知和交付證明文件乃為讓與人之從給付義務或附隨義務。(注:崔建遠主編:《合同法》(修訂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頁183(申衛(wèi)星撰寫);魏振瀛主編《民法》,北京大學出版社與高教出版社,2000年版,頁358(崔建遠撰寫)。)
  無疑,在債權讓與的情況下,為了使新債權人對于已取得之債權易于實行及易于保全起見,立法上確有必要規(guī)定新債權人之輔助請求權。唯原債權人之輔助義務,其來源和性質,則頗有爭論:輔助義務是約定義務還是法定義務?它是由處分行為所生之義務?是由原因行為所生之義務?還是與讓與有關之完全外在性的義務(ganzaussergew@③hnliche Pflicht)?
  我們認為,原債權人之輔助義務不是從作為處分行為(Verfügungsgesch@①ft)之讓與契約(der Abtretungsvertrag od. Zessionsvertrag)中產(chǎn)生的。蓋讓與契約既為處分行為,應不殘留履行問題。倘以輔助義務之基礎,求之于讓與契約,則讓與契約豈非一面為處分行為,一面又為負擔行為?況且在法定債權讓與時,雖無讓與契約,但仍有承認輔助義務存在之必要。故即使以輔助義務作為債權讓與契約之附屬內(nèi)容,于理亦有未通之處。
  原債權人之輔助義務也不是從原因行為(Kausalgesch@①ft)中產(chǎn)生。雖然讓與人和受讓人不妨在原因行為中就實現(xiàn)債權所必要的信息告知義務,就證明債權所必要的證書交付義務等作出約定,此際,約定義務和輔助義務,在內(nèi)容上、功能上多有類似,然兩者間仍有不同:①約定義務乃原因行為所生債務之一部,惟于原因行為有效時方有其意義。而輔助義務與債權之主體變更相伴而生,非必以原因行為之存在為前提。②約定義務僅于債權讓與契約作為原因行為所生給付之履行行為時,有其適用。而輔助義務不限于此,在法定債權讓與中亦得適用。③約定義務僅于原因行為雙方當事人間得主張之,故有相對性。而輔助義務則不受相對關系之制約,在連續(xù)轉讓中,從B處受讓債權之C,亦得對B之債權所由取得之A,要求履行輔助義務。蓋C作為新債權人有主張和保全債權之必要故也。④約定義務不履行,可能構成處分行為之給付不良履行,從而受讓人

可主張實際履行、損害賠償,原因行為為雙務契約時,甚至得解除契約。而輔助義務之違反,通常新債權人應只得主張損害賠償,處分行為之給付業(yè)已完全履行者,不因輔助義務之違反而成為不良履行。
  我們認為,輔助義務系建立在誠信原則基礎上,與債權之讓與(不論約定讓與抑或法定讓與)相關聯(lián)、完全外在于處分行為的法定義務(die gesetzliche Pflicht)。正因為是法定義務,所以在以法律行為取得債權或以法定方式取得債權(beirechtsgesch@①ftlichem Erwerb od.bei gesetzlichem Fovderungserwerb)的情形,輔助義務皆有其適用。對于法定債權移轉,我國合同法雖未設一般性規(guī)定,但因保證人、第三抵押人或質押人(即學理上所謂之物上保證人)、連帶債務人等代為清償后,債權人之債權于其實現(xiàn)的范圍內(nèi)應法定地移轉于代為清償人,從而有適用輔助義務之必要。正因為輔助義務是與債權之讓與相關聯(lián)的,而債權之讓與無不以有效的基礎關系(eingültiges Rechtsgrundverh@①ltnis)為前提。在以法律行為之方式讓與債權時,償若因為原因行為不成立、無效、被撤消、被解除、被終止、或以其他原因而消滅,皆會導致基礎關系之欠缺(Rechtsgrundlos),此時業(yè)已讓與之債權應按不當?shù)美枰苑颠,受讓人實無必要再行使輔助請求權,否則只會增加返還的麻煩。為此,在基礎關系欠缺之際,原債權人對于新債權人之輔助請求,應認其有不當?shù)美罐q(Bereicherungseinwand)之機會,原債權人縱未為此異議,法院亦得依職權審查之。(注:關于輔助義務的討論,可參見Karl Larenz,Lehrbuch des Schuldrechts,Band I,AT,13 Auflage,S.527;Dieter Medicus,Schuldrecht I,AT,9.aufl.1996,S.345;黃立,前揭書,頁638;何孝元:《民法債篇總論》,三民書局1991年版,頁269;芮沐,《民法法律行為理論之全部》,自刊,1948年版,頁475;李永軍:《合同法原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頁381。)
  (2)關于讓與人之權利瑕疵擔保責任問題
  我國學者,不論是否承認債權讓與契約之獨立性,皆于債權讓與法律后果中,對讓與人的權利瑕疵擔保責任加以論列。(注:崔建遠,《合同法》(修訂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頁183;王利明等《合同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頁223。)如果承認債權讓與契約之獨立性、無因性,那么,對于債權的權利瑕疵擔保責任應該在原因行為中來處理。因為出于買賣之原因而為債權讓與,抑或出于贈與原因而為債權讓與,其權利瑕疵擔保責任,應有不同。決不能說,只要有債權讓與,權利瑕疵擔保問題都要適用買賣合同的有關規(guī)定。如果不承認債權讓與契約之獨立性,而只將債權的處分看作是買賣或贈與行為之一部,在權利瑕疵擔保責任問題上,也應該區(qū)別對待,不應籠而統(tǒng)之。
  我們認為,在債權讓與契約與其原因行為分離的情形下,關于權利瑕疵擔保責任應于原因行為中加以解決。而原因行為大體上可以分為買賣和贈與兩類,其他有償行為的情形,可以比照債權買賣合同的權利瑕疵擔保責任來處理。然而,我合同法之買賣合同部分,因系參考《聯(lián)合國貨物銷售合同公約》而來,故其相關規(guī)定,無不是以有體物(k@③rperliche Sachen)之買賣為對象,是故,惟有經(jīng)過擴張解釋,其才有適用于債權買賣之可能。買賣法中與本題直接相關者,厥為合同法第150條、151條和152條。
 、賯鶛噘I賣中權利瑕疵擔保責任之范圍?
  依合同法第150條,“出賣人就交付的標的物,負有保證第三人不得向買受人主張任何權利的義務!比绻粐栏竦赜嬢^“交付的標的物”的字面意義,將債權當作一項財產(chǎn),一項可以準占有的財產(chǎn),那么,權利的出賣人同樣應當負有保證第三人不得向買受人主張任何權利的義務。為此債權之出賣人應擔保該項債權確屬存在,應擔保其有權轉讓該項債權,應擔保其未曾將該項債權轉讓給第三人,應擔保該項債權之上并無權利質權存在。如果轉讓人沒有權力轉讓,或已經(jīng)作過轉讓,或債權上已設有質權,或由于不適當履行與債務人的合同而使該項債權喪失任何價值,則該項債權即視為不“存在”。(注:《應收款融資轉讓公約草案的評注》,113段—116段。)因此,這些義務可在廣義上稱作與債權的“存在”(或其可轉讓性)有關的擔保義務(在英美法系,可稱為默示擔保),或稱為債權真實(Vert@①t)之擔保。買賣的債權即使并不存在,或已罹于無效,買賣合同仍屬發(fā)生效力,盡管以不存在之債權而為之讓與無從發(fā)生效力。(注:梅仲協(xié):《民法要義》,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418段。)
  同時應予注意,合同法132條1款規(guī)定“出賣的標的物,應當屬于出賣人所有或有權處分,”換言之,出賣的債權應當屬于出賣人所有或有處分權,但不以債權買賣合同訂立之時為標準,除非是債權即時移轉之買賣合同。因此,出賣人于買賣合同訂立之時,雖然無債權之所有,也無處分權,但買賣合同仍屬有效,從而第150條之權利瑕疵擔保義務仍能產(chǎn)生;反之,若將第132條解釋為以“買賣合同訂立時”即要求出賣人擁有債權或對之有處分權,否則買賣合同即為無效,或者將買賣合同行為依合同法第51條作為效力未定,都會使得第150條的作用無法發(fā)揮。
  必須注意,如果當事人間無特約訂定,債權之出賣人,對于債務人之支付能力(即清償能力),不負擔保責任,換言之,出賣人對于債權之完善性(Bonit@①t),不負擔保之責(注:梅仲協(xié):《民法要義》,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418段。)。在《應收款融資轉讓公約草案》第14條(2)中也反映了轉讓人不保證債務人有償付能力這一公認的原則,“除非轉讓人與受讓人另行議定,轉讓人并不表示,債務人具有或會具有付款的財力。”顯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之風險由債權之受讓人承擔,故受讓人在確定以什么代價換取該項債權時,應充分考慮這一風險。(注:《應收款融資轉讓公約草案的評注》,118段。)至于根據(jù)特別約定,出賣人就債務人之支付能力負擔責任者,有疑義時,亦推定其僅擔保債權移轉時債務人之支付能力。在債務履行時,債務人有無清償能力,非有特約,出賣人仍不負責。(注:梅仲協(xié)《民法要義》,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418段。)
  上述出賣人債權瑕疵擔保責任,有其例外:(1)買受人于債權買賣合同成立時,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第三人對標的債權享有權利的,除當事人另有特約外,出賣人不負擔保之責(合同法151條)。(2)本于意思自治原則,雙方以特約免除或限制出賣人關于債權瑕疵擔保義務者,出賣人亦不負責,但出賣人故意不告知其瑕疵者,即便有此特約,仍屬無效。買受人有確切證據(jù)證明第三人可能就標的物主張權利的,可以中止支付相應價款,但出賣人提供適當擔保的除外(合同法152條)。
 、趥鶛噘I賣中權利瑕疵擔保責任之內(nèi)容
  在買賣之標的債權,具有權利瑕疵時,則出賣人即為未依正當方法,履行其合同項下之義務,買受人得依關于違約責任之規(guī)定,行使其權利,買受人得請求除去權利之

瑕疵(合同法110條),或主張合同不履行之抗辯權,拒絕為對待給付(合同法66—69條),或要求不履行之損害賠償(合同法113條、107條),或解除合同(合同法94條)。
 、蹅鶛噘浥c中權利瑕疵擔保責任
  如果讓與人是出于贈與原因而將債權移轉于受讓人的,贈與之債權,如有瑕疵,贈與人原則上不負擔保責任(合同法191條1款前句),附負擔之贈與,贈與的債權有瑕疵的,贈與人在附負擔的限度內(nèi)承擔與出賣相同的責任(同條1款后句)。贈與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證債權無瑕疵的,造成受贈人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合同法191條2款)。
      三、債權讓與中的債務人保護
  1.原則
  債權讓與按照合同法第79條規(guī)定,既然是由原債權人與第三人之間的契約而發(fā)生的,所以,其效果完全可以說是越過被讓與之債務人(abgetretenen Schulders,debitorcessus)而獲得的,對于債務人完全未得參與之債權讓與,在其后果方面,決不能損害到債務人的正當?shù)牡匚。因此,保護債務人乃成為債權讓與情況下法律必須確立的一項一般性原則。合同法的第80條、82條、83條就是具體起著保護債務人的作用的。
  另一方面,債權讓與可能給債務人帶來這樣或那樣的麻煩。債權人的根本改變,使他可能要去面對一位較原債權缺少了點和氣的新債權人。而且債權人的改變甚至會使得債務人不得不去從事像記帳人那樣的工作,或者使其負擔改變。這尤其發(fā)生在債權部分轉讓(Teilzessionen)的情況下。故必須為債權的部分讓與設置——基本的界限不得違反誠信原則。否則,原債權人只轉讓部分債權而保留其余部分,或一部分讓與于A另一部分讓與于B,如此往復,債權不斷分裂,無窮匱也,債務人將不勝其煩。(注:Medicus.SAT,§63.I。)非特此也,擔保人也可能面臨同樣的不便。
  2.債務人在債權讓與時所擁有的抗辯
  當債權讓與發(fā)生時,債務人對于讓與人所有之抗辯,皆得以之對受讓人主張。這些抗辯包括對于債權發(fā)生方面,債務人所擁有的抗辯事由,例如,債權所由產(chǎn)生的合同無效、被撤銷或未生效力等,是之謂債權不發(fā)生之抗辯。其次,還包括構成權利障礙之抗辯,如債權已罹于訴訟時效之抗辯。此外,所讓與的債權倘是基于雙務契約而生者,則雙務契約中的同時履行抗辯權,不安抗辯權等,債務人也可以援用?傊,凡屬債權讓與之時,債務人可用以對抗讓與人者,不論其為抗辯權(Einrede),抑或為其他的抗辯(Eiwendung),皆可對抗受讓人,從而債務人之地位未因債權之讓與而有何不同(合同法82條)。(注:注意,《合同法》82條雖曰“債務人接到轉讓通知后”(其意謂,接到轉讓通知后,債務人當然得對受讓人援用其對讓與人之抗辯),但不意味說,債權轉讓后至通知前這段時間里,其不可以對受讓人抗辯。蓋80條1款明定“未經(jīng)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fā)生效力”,既不發(fā)生效力,則更可以拒絕受讓人之請求。惟債務人明知道債權讓與之事,仍在收到通知前,與債權人間發(fā)生新的抗辯事由,應不能以之對抗受讓人。)
  于此,也有一定的限制,如德國民法第405條規(guī)定,債務人已制作債務證書的,在出示該證書始得讓與債權的,債務人不得對新債權人主張債的關系的締結、或債的關系的承認系出于虛偽表示,或者主張與原債權人有不得讓與債權的約定。但新債權人明知或可得而知其情事者除外。
  3.債務人基于債權讓與產(chǎn)生之抗辯
  受讓人請求債務人為給付,必以其有效受讓債權為前提,即受讓人應取得債權人之地位。倘其根本未取得債權人之地位,則債務人自可拒絕。因此,倘若債權讓與契約有無效、被撤銷或不生效力等效力方面的瑕疵存在,債務人任何時候都可以援引之以為抗辯。相反,倘若債權讓與契約并無瑕疵,而作為其基礎之原因行為,如買賣、贈與等存在著不生效力之情形的,一般說來債務人不能據(jù)之以對抗受讓人。蓋根據(jù)債權讓與契約之無因性,原因行為之效力瑕疵并不影響于債權讓與契約故也。
  4.債務人基于債權讓與后的情形產(chǎn)生之抗辯
  (1)債權讓與后,債務人向原債權人為給付的,或其與原債權人間關于債權所為的法律行為(如債務免除)的,新債權人均應予以承受。但債務人在為給付或實施法律行為之時,明知債權讓與之情事者除外。
  債權讓與后,在債務人與原債權人間發(fā)生訴訟,而涉及債權的判決確定時,債務人得以該判決向新債權人主張,但債務人于訴訟系屬(拘束)發(fā)生時,明知債權已讓與者,不在此限。(注:德民407條參照。)
  (2)債權人G對債務人S之債權先行有效讓與于A,嗣后又二次讓與于B,此際,第二次之讓與,因為B系從非債權人處受讓,因而不生效力,則S的債權人仍為A。倘若S只知道對B之讓與,從而S向B履行,或與B間關于債權而為法律行為,或與B間發(fā)生訴訟,則為了債務人S的利益,真正的債權人A也得承受之,即S得對抗A,但S為前述行為時知道真正債權人為A的,不在此限。(注:德民408條1款參照。)如果已讓與的債權經(jīng)法院判決屬于第三人,或經(jīng)原債權人向第三人承認,已讓與的債權始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移轉于第三人者,亦同。(注:德民408條2款參照。)
  (3)在債權人為明確的讓與通知(即學理上所謂表見讓與時,也涉及對債務人之保護,即使讓與尚未發(fā)生或尚未生效,債務人對原債權人亦得主張債權讓與。原債權人將債權讓與證書交付于證書中指明的新債權人,并由新債權人向債務人出示此證明者,應認為債權讓與已經(jīng)通知。前述三.4(1)、三.4.(2)涉及的是債務人不知道有效讓與的情形,相反,此處涉及的是無效力的讓與卻被(當作有效讓與)通知的情形。(德民409條1款參照)
  在德國,即使債務人認識到通知或證書不正確(Unrichtigkeit der Anzeigen oderder Urkunde kennt),債務人也受保護。這一點為判例多次強調(diào),在所有這些場合,廣泛地保護債務人意義重大。在這些情況下,債務人往往可能難于證實通知或證書的不正確性,因為他所處的地位是:應當接受債權人的通知。當然如果債務人并無證明上的困難,則不應給予這樣的保護。(注:Medicus,SAT,§63.IV.4。)
  5.債務人之抵銷抗辯
  債務人在債權讓與前,對于讓與人有債權者,雖雙方之債權,于債權讓與契約成立后,不復存在于原來之讓與人與債務人之間。但債權讓與,不應影響于債務人之法律地位,故債務人于接受讓與之通知時,仍得以其自己對于讓與人所有之債權,對受讓人主張抵銷。如果債務人不知有債權讓與之情事,于讓與后通知到達前,對讓與人取得債權者,則善意之債務人亦得以此項債權對受讓人為抵銷。然而債務人對于讓與人所有之債權,不論其取得在債權讓與之前,或在讓與后通知到達前,必其債權之清償期,應不晚于所讓與之債權,方得對受讓人主張抵銷。倘若其債權之清償期,晚于所讓與的債權,則縱無債權讓與之事實,債務人也不能對原債權人主張抵銷(合同法83條)。
  6.債權讓與通知(die Abtretungsanzeige)
  在債權讓與中,讓與通知是一個重要而且復雜的問題,在我國,更是關系到對合同法第80條如何合理解釋和如何完善的關鍵所在

。理論上之探討應該涉及諸如債權讓與通知之概念、通知之內(nèi)容、通知之形式、通知之生效、通知之主體、通知之法律效力等多方面的問題。此則另俟他文,這里只談兩個問題:第一,債權讓與通知應否作為債權讓與的生效要件?第二,債權讓與通知與履行催告有何不同。
  首先看第一個問題。目前,通說無不根據(jù)合同法第80條第1款,將債權讓與通知作為債權讓與契約對債務人生效之要件,并以為這種立法模式具有先進性。(注:崔建遠主編,《合同法》(修訂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頁181;王利明等《合同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頁222;王利明、崔建遠:《合同法·總則》(修訂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頁468;余延滿:《合同法原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頁468。)對此,我們有不同觀點。誠然,比起《民法通則》第91條的債權讓與之“同意主義”,目前合同法上的“通知主義”具有先進性,這一點無人能夠否認。但“通知主義”是否是最好的模式?有謂債權讓與的“自由主義雖有利于鼓勵交易,加速經(jīng)濟流轉,但卻忽視了對債務人的保護,甚至會危害社會經(jīng)濟秩序,同意主義雖充分保護了債務的人利益,但卻沒有充分尊重債權人的權利和自由,不利于鼓勵交易,搞活流通;通知主義克服了上述兩種立法例的弊端!(注:余延滿,前揭書,頁468。)這種說法真的能夠成立嗎?
  我們認為,債權讓與通知應屬于讓與人或受讓人的權利,是其自主權的體現(xiàn),不必以之作為債權讓與的生效要件。因為,從債權讓與契約性質來說,讓與契約無非是以債權作為處分對象,把債權當作一項財產(chǎn),象有體物那樣在讓與人、受讓人之間移轉,故為準物權契約。原則上,只要讓與契約有效成立,債權即移轉。為此只要讓與人有處分權、債權存在、債權確定或可得確定、雙方合意、債權有可讓與性等要件具備,讓與契約即發(fā)生物上的效力(dingliche Wirkung der Abtretung),不僅在當事人間,債權即時移轉,對債務人、第三人亦然。甚至連有體物移轉中的交付程序也不必要,蓋無形之債權,無從為交付,但有價證券債權除外。因此,以通知為生效要件并非處分性的債權讓與契約本身的邏輯要求,而是由立法者外加上去的。
  如果外加上的“通知”要件,在法政策上確有其必要性,倒也無可厚非。然而,從讓與通知自身的性質和作用來看,這種額外的添加完全是不必要的。如所周知,讓與通知乃事實通知,又曰觀念通知(Vorstellungsmitteilung),不過是把債權讓與之事實通知于債務人,俾使之得以知曉。這種通知存在與否,并不會對讓與人和受讓人間的債權讓與產(chǎn)生影響,充其量只會影響、改變債務人的法律地位。即便就其對債務人的影響而言,通知也并非對債務人有利。在以債務人保護為原則的立法中,善意債務人可以通過履行而解除其債務。以此為前提,債權讓與后,縱未通知債務人,債務人的地位也和從前一樣,仍可向原債權人(Altgl@①ubiger)清償而使債務消滅,當然也可以行使抵銷權。相反,讓與后一旦對債務人為通知,通知到達后,視為債務人知悉讓與之發(fā)生,從而其不可能再向原債權人為清償或抵銷,同時也不可能以自己的善意尋求保護。而且其所得用以對抗新債權人(Neugl@①ubiger)的事由因此而大受限制。換言之,在通知的情況下,實際上對受讓人(新債權人)較為有利。因此,通知可以和保護債務人利益的一系列措施相關,但并不必然要求上升到債權讓與生效要件的高度。而且在不以通知為生效要件,對債權讓與采取所謂“自由主義”的德國民法中,對債務人的保護(Schuldnerschutz),比我國要周密得多,根本不用“通知主義”克服其并不存在之弊端。所以,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完善對債務人的具體的保護性措施,而不是簡單地寄希望于債權讓與通知,否則,可能事與愿違。
  更何況在,在實踐當中,特別是在秘密讓與(die stille Zession)和連續(xù)讓與中,不通知債務人,也是事所恒有,只要讓與人、受讓人之間就利益關系妥為安排即可。前者,如A對C有債權,A以之讓與于B,B與C素有不和,A、B約定,不得使C知曉B為新債權人,且C倘向A為清償,給付及由此而生之利益悉歸于B。此際,B不通知C固無不可,A倘通知C,反要對B有違約之責任。而在連續(xù)讓與中,如A對B有債權,以之讓與于C,C為融資,再度讓與于D銀行是。在商業(yè)實踐中,存在著不通知的習慣,或由讓與人代表受讓人接受給付,或者在金錢債權讓與中,由讓與人和受讓人就收款的銀行帳戶和郵政信箱的控制權達成協(xié)議,這樣反而可以避免給債務人帶來任何不便,這些不便可能造成正常的一連串付款的中斷。(注:參見《應收款融資轉讓公約草案的評注》,121段、122段。)此外,不以通知為生效要件的話,則所謂空白讓與(Blankozession)(注:所謂空白讓與,指讓與人依書面為讓與,而未特定受讓人者,在采“通知生效主義”之我國,受讓人在未通知以前,不得自居為新債權人,而更讓與其債權于第三人。是與鼓勵交易之原則,未盡符合。)亦為可能矣。
  其實,我合同法第80條1款之規(guī)定,與民國民法第297條1項類似。而此種通知生效的做法,早已為前輩學者所詬病。如吳振源先生曾經(jīng)在解釋民國民法第297條1項時指出:
  本項認通知為對債務人發(fā)生讓與效力之要件,是與法瑞同,而與德民異,本項認通知為對債務人發(fā)生效力之要件,故與日民法認通知為對抗要件不同(日民467條1項)。依日民法之解釋,雖無通知,而債務人向受讓人履行者,其履行有效。反是,依本項,則不生履行之效力。然考立法上之以通知為必要者,不外保護債務人,于此情形,殊失此必要,而嚴格的認其讓與不生效力,殊非正當,故仍以從日民法之解釋為宜。(注:吳振源:《中國民法債編總論》,上海世界書局1934年版,頁304。)
  吳先生之觀點大體可以贊成,惟其認為以日民為宜,則非的論。蓋債務人之保護完全可以與債權讓與通知分開來,不必拴在一起。
  再看第二個問題。如所周知,債權讓與通知(Anzeige),在性質上為觀念通知。而履行之催告(Mahnung),則要求債權人明確地對債務人表示請求給付之意思,故催告為要相對人受領之一方的意思通知(Willensmitteilung)。催告須由債權人為之,讓與通知之主體則不限于轉讓人,債權讓與通知之時期一般在讓與發(fā)生之后(表現(xiàn)讓與除外),但債務清償期屆至與否,則非所問;而催告則必須于給付期限屆至之后,始得為之,否則不能產(chǎn)生催告之效力。在我國法上,催告與債務人給付遲延之關系并未引起重視,由于我國時效法上的特色,催告對于訴訟時效中斷的意義反倒更顯重要。
  正是基于上述的區(qū)別,在《應收款融資公約草案》第15條中規(guī)定:“除非轉讓人與受讓人另行議定,轉讓人或受讓人或雙方均可向債務人發(fā)出轉讓通知和付款指示,但在通知送出后,僅受讓人得發(fā)出付款指示!痹摋l的評注中指出,這一做法是為了承認通知和付款指示在目的和時間方面的差異,并認定不附任何付款指示的通知這類習慣做法的有效性。這里的付款指示,性質上屬于催告。
  然而,我國有學者則將債權讓與之通知與債務履行催告混為一談,如有學者認為,“雖然債權讓與通知的目的在于指示債務人向新的債權人履行債務,但其中當然

含有向債務人主張債權的意義。因此,依民法關于債權人的請求可引起時效中斷的規(guī)定,債權讓與應構成消滅時效中斷的原因!(注:張廣興:《債法總論》,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頁242。贊同此說者,崔建遠《合同法》(修訂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頁185;王全弟主編:《債法總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頁123;魏振瀛主編《民法》,北京大學出版社與高教出版社,2000年版,頁359;江平主編:《民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頁504。)
  這種觀點也影響到我國的司法實踐,最高人民法院法釋[2001]12號《涉及金融產(chǎn)管理公司的規(guī)定》第10條規(guī)定,“債務人在債權轉讓協(xié)議、債權轉讓通知上簽章或簽收債務催收通知的,訴訟時效中斷!薄霸瓊鶛嚆y行在全國或者省級有影響的報紙上發(fā)布的債權轉讓公告或通知的,有催收債務內(nèi)容,該公告或通知可以作為訴訟時效中斷證據(jù)!钡罡叻ㄔ旱膽B(tài)度有些搖擺不定,在債務催收通知上簽字,或有催收債務之內(nèi)容,本身已不是純粹之債權讓與通知,固無問題。但沒有債務催收內(nèi)容的公告或通知本不能中斷時效,何以單純在債權轉讓通知上簽章,就可以中斷時效呢?
  我們認為,首先應當區(qū)別清償期前的債權讓與通知和清償期后的通知。期前通知,無論其中是否包含有催告,都不會導致時效之中斷,蓋于行為之時,訴訟時效尚未開始,自無中斷之可言。期后的通知中還得進一步區(qū)分是單純的債權讓與通知,還是同時包含有催告意思之通知。其中含有催告意思的債權讓與通知,依現(xiàn)制雖為時效中斷的原因,惟應酌加限制:即催告后債務人不為給付,債權人6個月內(nèi)未起訴或提請仲裁的,應視為訴訟時效不中斷。期后的單純的債權讓與通知,則不能導致訴訟時效中斷。而對于期后的通知中是否含有催告的意思有疑義時,應當推定為單純的讓與通知。結果上,并非讓與通知對訴訟時效發(fā)生影響,依然是包蘊其中的催告在起作用。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母上..下a
    @②原字母上..下U
    @③原字母上..下o


【論債權讓與契約與債務人保護原則】相關文章:

著作權讓與契約書08-06

論翻譯的原則08-08

論翻譯的原則08-08

論稅收法定原則08-07

論班級活動的原則08-13

論班級活動的原則08-16

論班級活動的原則08-17

保證關系中債務人對債權人、08-12

保證關系中債務人對債權人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