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數學教案模板匯總九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年級數學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數學教案 篇1
知識技能
1.了解兩個圖形成軸對稱性的性質,了解軸對稱圖形的性質。
2.探究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
過程方法
1.經歷探索軸對稱圖形性質的過程,進一步體驗軸對稱的特點,發(fā)展空間觀察。
2.探索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培養(yǎng)學生認真探究、積極思考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對軸對稱圖形性質的探索,促使學生對軸對稱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活動與探究的過程可以更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使學生具有一些初步研究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軸對稱的性質。
2.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
教學難點體驗軸對稱的特征。
教學方法和手段多媒體教學
過程教學內容
引入中垂線概念
引出圖形對稱的性質第一張幻燈片
上節(jié)課我們共同探討了軸對稱圖形,知道現實生活中由于有軸對稱圖形,而使得世界非常美麗。那么我們今天繼續(xù)來研究軸對稱的性質。
幻燈片二
1、圖中的對稱點有哪些?
2、點A和A的連線與直線MN有什么樣的關系?
理由?:△ABC與△ABC關于直線MN對稱,點A、B、C分別是點A、B、C的對稱點,設AA交對稱軸MN于點P,將△ABC和△ABC沿MN對折后,點A與A重合,于是有AP=AP,MPA=MPA=90。所以AA、BB和CC與MN除了垂直以外,MN還經過線段AA、BB和CC的中點。
我們把經過線段中點并且垂直于這條線段的直線,叫做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定義:經過線段的中點并且垂直于這條線段,就叫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也叫中垂線。
八年級數學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1本節(jié)課的主題:通過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從計算結果中總結出完全平方公式的兩種形式
1、以教材作為出發(fā)點,依據《數學課程標準》,引導學生體會、參與科學探究過程。首先提出等號左邊的兩個相乘的多項式和等號右邊得出的三項有什么關系。通過學生自主、獨立的發(fā)現問題,對可能的答案做出假設與猜想,并通過多次的檢驗,得出正確的結論。學生通過收集和處理信息、表達與交流等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方法、態(tài)度特別是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方面的發(fā)展。
2、用標準的數學語言得出結論,使學生感受科學的嚴謹,啟迪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
學情分析
1、在學習本課之前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偻愴椀亩x。
、诤喜⑼愴椃▌t
、鄱囗検匠艘远囗検椒▌t。
2、學習者對即將學習的內容已經具備的水平:
在學習完全平方公式之前,學生已經能夠整理出公式的右邊形式。這節(jié)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從等號的左邊形式和右邊形式之間的關系,總結出公式的應用方法。
教學目標
(一)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過程,進一步發(fā)展符號感和推力能力。
2、會推導完全平方公式,并能運用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二)知識與技能: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符號的過程,認識有理
數、實數、代數式、、;掌握必要的運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guī)律,并能運用代數式、、不等式、函數等進行描述。
(四)解決問題:能結合具體情景發(fā)現并提出數學問題;嘗試從不同角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決問題,嘗試評價不同方法之間的差異;通過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反思,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
(五)情感與態(tài)度:敢于面對數學活動中的困難,并有獨立克服困難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有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并尊重與理解他人的見解;能從交流中獲益。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能運用完全平方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難點:會推導完全平方公式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一〉、提出問題
[引入]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多項式乘多項式法則和合并同類項法則,通過運算下列四個小題,你能總結出結果與多項式中兩個單項式的`關系嗎?
(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
(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_。
〈二〉、分析問題
1、[學生回答]分組交流、討論
(2m+3n)2= 4m2+12mn+9n2,(-2m-3n)2= 4m2+12mn+9n2,
(2m-3n)2= 4m2-12mn+9n2, (-2m+3n)2= 4m2-12mn+9n2。
(1)原式的特點。
(2)結果的項數特點。
(3)三項系數的特點(特別是符號的特點)。
(4)三項與原多項式中兩個單項式的關系。
2、[學生回答]總結完全平方公式的語言描述:
兩數和的平方,等于它們平方的和,加上它們乘積的兩倍;
兩數差的平方,等于它們平方的和,減去它們乘積的兩倍。
3、[學生回答]完全平方公式的數學表達式:
(a+b)2=a2+2ab+b2;
(a-b)2=a2-2ab+b2.
〈三〉、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1、口答:(搶答形式,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m+n)2=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__,
(a+3)2=______________, (-c+5)2=______________,
(-7-a)2=______________, (0.5-a)2=______________.
2、判斷:
( )① (a-2b)2= a2-2ab+b2
( )② (2m+n)2= 2m2+4mn+n2
( )③ (-n-3m)2= n2-6mn+9m2
( )④ (5a+0.2b)2= 25a2+5ab+0.4b2
( )⑤ (5a-0.2b)2= 5a2-5ab+0.04b2
( )⑥ (-a-2b)2=(a+2b)2
( )⑦ (2a-4b)2=(4a-2b)2
( )⑧ (-5m+n)2=(-n+5m)2
3、一現身手
① (x+y)2 =______________;② (-y-x)2 =_______________;
、 (2x+3)2 =_____________;④ (3a-2)2 =_______________;
、 (2x+3y)2 =____________;⑥ (4x-5y)2 =______________;
⑦ (0.5m+n)2 =___________;⑧ (a-0.6b)2 =_____________.
〈四〉、[學生小結]
你認為完全平方公式在應用過程中,需要注意那些問題?
(1)公式右邊共有3項。
(2)兩個平方項符號永遠為正。
(3)中間項的符號由等號左邊的兩項符號是否相同決定。
(4)中間項是等號左邊兩項乘積的2倍。
〈五〉、探險之旅
。1)(-3a+2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m)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5m+2n)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5a-1/2b)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mn+3)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2b-0.2)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xy2-3x2y)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n3-3m3)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設計
完全平方公式
兩數和的平方,等于它們平方的和,加上它們乘積的兩倍;(a+b)2=a2+2ab+b2;
兩數差的平方,等于它們平方的和,減去它們乘積的兩倍。(a-b)2=a2-2ab+b2
八年級數學教案 篇3
教學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大力推進多媒體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huán)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教師運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對教學活動進行創(chuàng)造性設計,發(fā)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的學科特點結合起來,可以使教學的表現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樣化、視覺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數學概念的形成與發(fā)展,數學思維的過程和實質,展示數學思維的形成過程,使數學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jié)課內容是學生在小學階段初步了解特殊四邊形以及學過《三角形》這章的基礎上進行的',在知識結構上打破了教材的編寫順序,從整體的角度探究特殊四邊形性質。運用多媒體教學體現出直觀、課容量大、容易接受的特點,為進一步的理論證明及應用起著提供數據和宏觀指導作用,使學生學習本章具體內容時知道身在何處,使知識體系更加系統(tǒng)。本節(jié)課內容是四邊形這章的理論基礎,在該章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經歷了一年多課改實踐,學生對運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有濃厚的興趣,能運用《幾何畫板》這一工具進行簡單的操作,形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學風,從而樂于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與同學探索、發(fā)現、歸納、經歷數學知識于實踐的過程。
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說明:
本節(jié)課充分利用現有的先進教學設備(兩名學生一臺電腦),利用筆者自制,借助《幾何畫板》把學生帶入數學模擬實驗室,以研究電動門的機械原理為切入點,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并進行解釋與應用過程。組員相互配合分別測量、搜集、分析、整理特殊四邊形的邊長、角度、對角線長度等數據,并總結其性質,通過人機對話方式把靜態(tài)、抽象的幾何圖形變?yōu)閯討B(tài)、直觀地演示出來。在此過程中教師當好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決策者、創(chuàng)造者和參與者,教給學生自覺主動地探究新知識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chuàng)新思維習慣,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發(fā)展。
知識與技能:
1、初步理解特殊四邊形性質;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收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了解特殊四邊形性質的形成過程;
2、初步了解探究新知識的一些方法;
情感與價值觀:
1、了解特殊四邊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學生在觀察、歸納、類比及實驗教學活動中,體會成功后的喜悅;
3、初步具有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環(huán)境:
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教室
教學課型:
試驗探究式
教學重點:
特殊四邊形性質
教學難點:
特殊四邊形性質的發(fā)現
一、設置情景,提出問題
提出問題:
知識已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我們經過校門時,是否注意到電動門的機械工作原理(教師用幾何畫板演示)?
1、電動門的網格和結點能組成哪些四邊形?
2、在開(關)門過程中這些四邊形是如何變化的?
3、你還發(fā)現了什么?
解決問題:
學生猜想:包括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
當我們學習完本節(jié)知識后,其他問題就容易解決了。
(意圖:用《幾何畫板》的動態(tài)演示生活事例,充分展示了數學的美妙,可以使學生容易進入情境和保持積極學習狀態(tài),激起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求知欲望。)
二、整體了解,形成系統(tǒng)
本節(jié)課從整體角度研究特殊四邊形性質,為今后的個體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們先研究四邊形中的特殊與一般的關系。
提出問題:
1、本章主要研究哪些特殊四邊形?
2、從哪幾方面研究這些特殊四邊形?
3、矩形、菱形后面有正方形,那么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后面是否有圖形呢?假設有是什么圖形呢?如果沒有,為什么?
解決問題:
學生操作電腦(用幾何畫板),了解本章研究的主要圖形;教師個別指導。
1、包括: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
2、從邊、角、對角線、面積、周長、……等方面研究。本節(jié)課主要從邊、角、對角線三方面考慮;
3、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后面應該是矩形,但不符合梯形定義,所以沒有圖形。
。ㄒ鈭D: 學生自主觀察、分組討論了解本章知識結構,從而形成系統(tǒng);通過假設、猜想、推理、論證、否定假設獲得新知識)
三、個體研究、總結性質
1、平行四邊形性質
提出問題:
在平行四邊形的形狀、位置、大小變化過程中,請觀察數據并找出邊長、角度、對角線長度相對不變的性質。
解決問題:
教師引導學生拖動B點(學生操作電腦),改變平行四邊形的形狀、位置、大小,并觀察數據的變化,從中找出相對不變的要素。
在圖形變化過程中,
。1)對邊相等;
(2)對角相等;
。3)通過AO=CO 、BO=DO,可得對角線互相平分;
。4)通過鄰角互補,可得對邊平行;
。5)內外角和都等于360度;
。6)鄰角互補;
……
指導學生填表:
平行四邊形性質矩形性質正方形性質
菱形性質
梯形性質等腰梯形性質
直角梯形性質
(既屬于平行四邊形性質又屬于矩形性質可以畫箭頭)
按照平行四邊形性質的探索思路,分別研究:
2、矩形性質;
3、菱形性質;
4、正方形性質;
5、梯形性質;
6、等腰梯形性質;
7、直角梯形的性質。
。ㄒ鈭D: 學生運用電腦自主收集、描述、分析數據,把抽象的性質變?yōu)橹庇^化、形象化,培養(yǎng)獨立探究,自主自信,使學生體驗到科學探索的樂趣。)
教師總結:
(意圖: 掌握畫箭頭的方法,使學生了解事物個體既有該事物一般性質,又有自己的特點。既清楚地表達,又節(jié)省時間。)
四、聯系生活,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
學生操作電腦,觀察圖形、分組討論,教師個別指導。
學生在分別演示開(關)門過程中,觀察數據并總結:邊長、角度、對角線長度的變化引起四邊形的形狀、大小、位置的變化。
四邊形具有不穩(wěn)定性,而三角形沒有這個特點……
。ㄒ鈭D: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成功后的喜悅。)
五、小結
1.研究問題從整體到局部的方法;
2.主要從邊長、角度、對角線長度三方面研究特殊四邊形性質。
六、作業(yè)
1.平行四邊形內角中,既有兩個相鄰的角相等,又有一組鄰邊相等,試判斷它是什么圖形。
2.觀察實際生活中的電動門,在開(關)門過程中特殊四邊形的變化。
學習效果評價
針對教學內容、學生特點及設計方案,預計下列學習效果:
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圖文并茂、形象直觀的特點,通過學生自主測量、分析、整理數據并總結其性質,培養(yǎng)學生收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能力,并達到初步理解特殊四邊形性質的目標。
在問題引入、了解整體、測量個體、總結性質的過程中,符合事物的認識規(guī)律及探究新知識的一般方法,初步形成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學生演示開(關)門過程中,了解特殊四邊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并用所學的知識解釋實際問題,使自身價值得以實現并體會成功后的喜悅;
由于個體差異,針對教學目標難以達到的個別學生,根據教學的進展,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對話交流及時指導,使教學目標得以實現。
八年級數學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在同一直角坐標系中,感受圖形上點的坐標變化與圖形的變化(平移、軸對稱、伸長、壓縮)之間的關系并能找出變化規(guī)律。
2、由坐標的變化探索新舊圖形之間的變化。
重點
1、 作某一圖形關于對稱軸的對稱圖形,并能寫出所得圖形相應各點的坐標。
2、 根據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已知軸一邊的圖形或坐標確定另一邊的圖形或坐標。
難點
體會極坐標和直角坐標思想,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學習過程(導入、探究新知、即時練習、小結、達標檢測、作業(yè))
第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舊知回顧:
1、平面直角坐標系定義:在平面內,兩條____________且有公共_________的數軸組成平面直角坐標系。
2、坐標平面內點的坐標的表示方法____________。
3、各象限點的坐標的特征:
二、新知檢索:
1、在方格紙上描出下列各點(0,0),(5,4),(3,0),(5,1),(5,-1),
(3,0),(4,-2), (0,0)并用線段依次連接,觀察形成了什么圖形
三、典例分析
例1、
(1) 將魚的頂點的縱坐標保持不變,橫坐標分別加5畫出圖形,分析所得圖形與原來圖形相比有什么變化?如果縱坐標保持不變,橫坐標分別減2呢?
(2)將魚的頂點的橫坐標保持不變,縱坐標分別加3畫出圖形,分析所得圖形與原來圖形相比有什么變化?如果橫坐標保持不變,縱坐標減2呢?
例2、(1)將魚的頂點的縱坐標保持不變,橫坐標分別變?yōu)樵瓉淼?倍畫出圖形,分析所得圖形與原來圖形相比有什么變化?
(2)將魚的頂點的橫坐標保持不變,縱坐標分別變?yōu)樵瓉淼?/2畫出圖形,分析所得圖形與原來圖形相比有什么變化?
四、題組訓練
1、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將坐標為(0,0),(2,4),(2,0),(4,4)的點用線段依次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圖案。
(1)這四個點的縱坐標保持不變,橫坐標變成原來的1/2,將所得的四個點用線段依次連接起來,所得圖案與原來圖案相比有什么變化?
(2)縱、橫分別加3呢?
(3)縱、橫分別變成原來的2倍呢?
歸納:圖形坐標變化規(guī)律
1、 平移規(guī)律:2、圖形伸長與壓縮:
第二課時
一、舊知回顧:
1、軸對稱圖形定義:如果一個圖形沿著 對折后兩部分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
中心對稱圖形定義:在同一平面內,如果把一個圖形繞某一點旋轉 ,旋轉后的圖形能和原圖形完全重合,那么這個圖形就叫做中心對稱圖形
二、新知檢索:
1、如圖,左邊的魚與右邊的魚關于y軸對稱。
1、左邊的魚能由右邊的魚通過平移、壓縮或拉伸而得到嗎?
2、各個對應頂點的坐標有怎樣的關系?
3、如果將圖中右邊的魚沿x軸正方向平移1個單位長度,為保持整個圖形關于y軸對稱,那么左邊的魚各個頂點的坐標將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三、典例分析,如圖所示,
1、右圖的.魚是通過什么樣的變換得到 左圖的魚的。
2、如果將右邊的魚的橫坐標保持不變,縱坐標分別變?yōu)樵瓉淼?倍,畫出圖形,得到的魚與原來的魚有什么樣的位置關系。
3、如果將右邊的魚的縱、橫坐標都分別變?yōu)樵瓉淼?倍,得到的魚與原來的魚有什么樣的位置關系
四、題組練習
1、將坐標作如下變化時,圖形將怎樣變化?
、 (x,y)(x,y+4)② (x,y) (x,y-2)③ (x,y) (1/2x , y)
④ (x,y) (3x , y)⑤ (x,y) (x ,1/2y)⑥ (x,y) (3x , 3y)
2、如圖,在第一象限里有一只蝴蝶,在第二象限里作出一只和它形狀、大小完全一樣的蝴蝶,并寫出第二象限中蝴蝶各個頂點的坐標。
3、 如圖,作字母M關于y軸的軸對稱圖形,并寫出所得圖形相應各端點的坐標。
4、 描出下圖中楓葉圖案關于x軸的軸對稱圖形的簡圖。
學習筆記
八年級數學教案 篇5
一、學習目標及重、難點:
1、了解方差的定義和計算公式。
2、理解方差概念的產生和形成的過程。
3、會用方差計算公式來比較兩組數據的波動大小。
重點:方差產生的必要性和應用方差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難點:理解方差公式
二、自主學習:
(一)知識我先懂:
方差:設有n個數據 ,各數據與它們的平均數的差的平方分別是
我們用它們的平均數,表示這組數據的方差:即用
來表示。
給力小貼士:方差越小說明這組數據越 。波動性越 。
(二)自主檢測小練習:
1、已知一組數據為2、0、-1、3、-4,則這組數據的方差為 。
2、甲、乙兩組數據如下:
甲組:10 9 11 8 12 13 10 7;
乙組:7 8 9 10 11 12 11 12.
分別計算出這兩組數據的極差和方差,并說明哪一組數據波動較小.
三、新課講解:
引例:問題: 從甲、乙兩種農作物中各抽取10株苗,分別測得它的苗高如下:(單位:cm)
甲:9、10、 10、13、7、13、10、8、11、8;
乙:8、13、12、11、10、12、7、7、10、10;
問:(1)哪種農作物的苗長的比較高(我們可以計算它們的平均數: = )
(2)哪種農作物的苗長得比較整齊?(我們可以計算它們的極差,你發(fā)現了 )
歸納: 方差:設有n個數據 ,各數據與它們的平均數的差的平方分別是
我們用它們的平均數,表示這組數據的.方差:即用 來表示。
(一)例題講解:
例1、 段巍和金志強兩人參加體育項目訓練,近期的5次測試成績如下表所示,誰的成績比較穩(wěn)定?為什么?、
測試次數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段巍 13 14 13 12 13
金志強 10 13 16 14 12
給力提示:先求平均數,在利用公式求解方差。
(二)小試身手
1、.甲、乙兩名學生在相同的條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環(huán)數如下:
甲:7、8、6、8、6、5、9、10、7、4 乙:9、5、7、8、7、6、8、6、7、7
經過計算,兩人射擊環(huán)數的平均數是 ,但S = ,S = ,則S S ,所以確定
去參加比賽。
1、求下列數據的眾數:
(1)3, 2, 5, 3, 1, 2, 3 (2)5, 2, 1, 5, 3, 5, 2, 2
2、8年級一班46個同學中,13歲的有5人,14歲的有20人,15歲的15人,16歲的6人。8年級一班學生年齡的平均數,中位數,眾數分別是多少?
四、課堂小結
方差公式:
給力提示:方差越小說明這組數據越 。波動性越 。
每課一首詩:求方差,有公式;先平均,再求差;
求平方,再平均;所得數,是方差。
五、課堂檢測:
1、小爽和小兵在10次百米跑步練習中成績如表所示:(單位:秒)
小爽 10.8 10.9 11.0 10.7 11.1 11.1 10.8 11.0 10.7 10.9
小兵 10.9 10.9 10.8 10.8 11.0 10.9 10.8 11.1 10.9 10.8
如果根據這幾次成績選拔一人參加比賽,你會選誰呢?
六、課后作業(yè):必做題:教材141頁 練習1、2 選做題:練習冊對應部分習題
七、學習小札記:
寫下你的收獲,交流你的經驗,分享你的成果,你會感到無比的快樂!
八年級數學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初步學會用根號表示一個數的立方根.
2、了解開立方與立方互為逆運算,會用立方運算求某些數的立方根.
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體會一個數的立方根的惟一性.
2培養(yǎng)學生用類比的思想求立方根的能力,體會立方與開立方運算的互逆性,滲透數學的轉化思想。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立方根符號的引入體會數學的簡潔美。
二、重點難點
重點
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難點
立方根與平方根的區(qū)別,立方根的`求法
三、學情分析
前面已經學過了平方根的知識,由于平方根與立方根的學習有很多相似之處,所以在教學設計上,主要還是采取類比的思想,在全面回顧平方根的基礎上,再來引導學生進行立方根知識的學習,讓學生感覺到其實立方根知識并不難,可以與平方根知識對比著學,這樣可以克服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陌生心理。在學習方法上,提倡讓學生在反思中學習,在概念的得出,歸納性質,解題之后都要進行適當的反思,在反思中看待與理解新知識和新問題,會更理性和全面,會有更大的進步。
四、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環(huán)節(jié)問題設計師生活動備注
情境創(chuàng)設問題:要制作一種容積為27m3的正方體形狀的包裝箱,這種包裝箱的邊長應該是多少?
設這種包裝箱的邊長為xm,則=27這就是求一個數,使它的立方等于27.
因為=27,所以x=3.即這種包裝箱的邊長應為3m
歸納:
立方根的概念: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經小組討論后引出概念。
通過具體問題得出立方根的概念
探究一:
根據立方根的意義填空,看看正數、0、負數的立方根各有什么特點?
因為(),所以0.125的立方根是()
因為(),所以-8的立方根是()
因為(),所以-0.125的立方根是()
因為(),所以0的立方根是()
一個正數有一個正的立方根
0有一個立方根,是它本身
一個負數有一個負的立方根
任何數都有唯一的立方根
【總結歸納】
一個數的立方根,記作,讀作:“三次根號”,其中叫被開方數,3叫根指數,不能省略,若省略表示平方。.
探究二:
因為所以=
因為,所以=總結:
利用開立方和立方互為逆運算關系,求一個數的立方根,就可以利用這種互逆關系,檢驗其正確性,求負數的立方根,可以先求出這個負數的絕對值的立方根,再取其相反數,即。
八年級數學教案 篇7
1、教材分析
(1)知識結構
(2)重點、難點分析
本節(jié)內容的重點是線段垂直平分線定理及其逆定理. 定理反映了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是證明兩條線段相等的依據;逆定理反映了線段垂直平分線的判定,是證明某點在某條直線上及一條直線是已知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的依據.
本節(jié)內容的難點是定理及逆定理的關系. 垂直平分線定理和其逆定理,題設與結論正好相反. 學生在應用它們的時候,容易混淆,幫助學生認識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區(qū)別,這是本節(jié)的難點.
2、 教法建議
本節(jié)課教學模式主要采用“學生主體性學習”的教學模式. 提出問題讓學生想,設計問題讓學生做,錯誤原因讓學生說,方法與規(guī)律讓學生歸納. 教師的作用在于組織、點撥、引導,促進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思考,大膽想象,總結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人. 具體說明如下:
(1)參與探索發(fā)現,領略知識形成過程
學生前面,學習過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概念,這樣由復習概念入手,順其自然提出問題:在垂直平分線上任取一點P,它到線段兩端的距離有何關系?學生會很容易得出“相等”. 然后學生完成證明,找一名學生的證明過程,進行投影總結. 最后,由學生將上述問題,用文字的形式進行歸納,即得線段垂直平分線定理. 這樣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積極參與發(fā)現,激發(fā)了學生的認識沖突,使學生克服思維和探求的惰性,獲得鍛煉機會,對定理的產生過程,真正做到心領神會.
(2)采用“類比”的學習方法,獲取逆定理
線段垂直平分線的定理及逆定理的證明都比較簡單,學生學習一般沒有什么困難,這一節(jié)的.難點仍然的定理及逆定理的關系,為了很好的突破這一難點,教學時采用與角的平分線的性質定理和逆定理對照,類比的方法進行教學,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這兩個定理的區(qū)別和聯系.
(3) 通過問題的解決,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學會引申、變更問題,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的創(chuàng)造性能力.
八年級數學教案 篇8
學習目標:
1、知道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的概念,探索并掌握成軸對稱的兩個圖形全等,對稱軸是對稱點連線的垂直平分線等性質.
2、經歷探索軸對稱的性質的活動過程 ,積累數學活動經驗,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和有條理地思考和表達能力.
3、利用軸對稱的基本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學習重點:靈活運用對應點所連的線段被 對稱軸垂直平分、對應線段相等、對應角相等等性質。
學習難點:軸對稱的性質的理解和拓展運用。
學習過程 :
一、探索活動
如右圖所示,在紙上任意畫一點A,把紙對折,用針在 點A處穿孔,再把紙展開,并連接兩針孔A、A.
兩針孔A、A和線段AA與折痕MN之間有什么關系?
1、請同學們按要求畫點、折紙、扎孔,仔細觀察你 所做的圖形,然后研究:兩針孔A、A與折痕MN之間有什么關系?線段AA與折痕MN之間又有什么關系呢?兩針孔A、A ,直線MN 線段AA.
2、那么 直線MN為什么會垂直平分線段AA呢?
3.垂直并且平分一條線段的直線,叫做線段的垂直平分線(mi dpoint perpendicular).
例如,如圖,對稱軸MN就是對稱點A、A連線(即線段AA)的垂直 平分線.
4.如圖,在紙上再任畫一點B,同樣地,折紙、穿孔、展開,并連接AB、AB、BB.線段AB與AB有什么關系?線段BB與MN 有什么關系?
5.如圖,再在紙上任畫一點C,并仿照上面進行操作.
(1)線段AC與 AC有什么關系 ? BC與BC呢?線段CC與MN有什么關系?
(2)A與A有什么關系? B與B呢? △ABC 與△ABC有什么關系?為什么?
(3)軸對稱有哪些性質?
6.軸對稱的性質:
(1)成軸對稱的兩個圖形全等.
(2)如果兩個圖形成軸對稱,那么對稱軸是對稱點連線的'垂直平分線.
二、例題講解
例1、(1)如圖,A 、B、C、D的對稱點分別是 ,線段AC、AB的對應線段分別是 ,CD= , CBA= ,ADC= .
(2)連接AF、BE,則線段AF、BE有什么關系?并用測量的方法驗證.
(3)AE與BF平行嗎?為什么?
(4)AE與BF平行,能說明軸對稱圖形對稱點的連線一定 互相平行嗎?
(5)延長線段BC、FG,作直線AB、EG,你有什么發(fā)現嗎?
八年級數學教案 篇9
一、目標要求
1.理解掌握分式的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2.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分式的加、減、乘、除混合運算。
二、重點難點
重點:分式的加、減、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
難點:分式的.加、減、乘、除混合運算。
分式的加、減、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是先進行乘、除運算,再進行加、減運算,遇有括號,先算括號內的。
三、解題方法指導
【例1】計算:(1)[++(+)]·;
(2)(x-y-)(x+y-)÷[3(x+y)-]。
分析:分式的四則混合運算要注意運算順序及括號的關系。
解:(1)原式=[++]·=[++]·=·==。
(2)原式=·÷=··=y-x。
【例2】計算:(1)(-+)·(a3-b3);
。2)(-)÷。
解:(1)原式=-+=-+ab
=a2+ab+b2-(a2-b2)-ab
=a2+ab+b2-a2+b2-ab=2b2。
(2)原式=[-]·=-=-====。
說明:分式的加、減、乘、除混合運算注意以下幾點:
。1)一般按分式的運算順序法則進行計算,但恰當地使用運算律會使運算簡便。
(2)要隨時注意分子、分母可進行因式分解的式子,以備約分或通分時備用,可避免運算煩瑣。
。3)注意括號的“添”或“去”、“變大”與“變小”。
。4)結果要化為最簡分式。
四、激活思維訓練
▲知識點:求分式的值
【例】已知x+=3,求下列各式的值:
【八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八年級的數學教案12-14
八年級數學教案06-18
【熱】八年級數學教案12-07
八年級的數學教案15篇12-14
【推薦】八年級數學教案12-05
【薦】八年級數學教案12-03
八年級數學教案【薦】12-06
八年級數學教案【熱門】12-03
八年級數學教案【推薦】12-04
【精】八年級數學教案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