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1
教材分析:
轉化是解決問題時經(jīng)常采用的一種策略,能把較復雜的問題變成較簡單熟悉的問題。掌握轉化策略不僅有利于問題的解決,更有益于思維的發(fā)展。教學不應僅僅停留在能夠解決某一類問題、獲得某一類問題的結論和答案,而應超越具體問題的解法和結論,指向策略的形成和應用意識。通過例1的教學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感悟轉化的含義,體會無論在過去還是現(xiàn)在,轉化都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學情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用畫圖和列表,以及列舉等策略解決問題的基礎上,教學用轉化的策略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在此之前,學生已經(jīng)初步積累了一定的用轉化策略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也掌握了一些技巧和方法,但當時這些技巧和方法更多是針對解決具體問題而言的,因而是零散的、無意識的。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轉化的策略分析問題、靈活確定解決問題的思路,并能根據(jù)問題的特點確定具體的轉化方法,從而有效地解決問題。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通過回顧曾經(jīng)運用轉化策略解決問題的過程,從策略的角度進一步體會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感受轉化策略的應用價值。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數(shù)學活動,樂于和同伴交流解決問題時所運用的策略,能主動克服在解決問題中遇到的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
會運用轉化的策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初步掌握轉化的方法和技巧
教學難點:
能根據(jù)問題的特點確定具體的轉化方法,初步形成策略意識。
教學準備:
課件、方格紙、彩筆、卡片(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圓形)、題紙。
教學過程:
一、感知轉化
師: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
。ǘ嗝襟w出示《曹沖稱象》的畫面)
提出問題:曹沖是用什么方法稱出大象重量的呢?
(曹沖先把大象運上船,做上記號,然后把大象趕下船,裝上石頭,再做上相同的記號,稱出石頭的重量,就稱出了大象的重量。)
也就是說,曹沖是用稱石頭的方法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小曹沖所用的這種方法,我們數(shù)學上稱為轉化。 轉化是我們平時常用的一種解決問題的策略。(板書:轉化)
二、自主探索,初步感受轉化策略
1.任意出示兩個圖形,學生觀察,哪個圖形面積大?
學生會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教師肯定數(shù)方格是個好辦法。
2.再出示例1圖,仔細比比,哪個圖形面積大?
由于圖形比較復雜,學生通過數(shù)方格可能會出錯,也可能會出現(xiàn)幾種不同答案,建議學生拿出題紙,同位一起研究研究有沒有其他好方法。
3.用課件演示用平移和旋轉轉化成長方形比較大小的過程。
教師指出:這其實是運用了一種解決問題的策略,叫做“轉化”。(板書課題: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
4.提問:
(1)這是把什么轉化成了什么?
學生體會到這是把不規(guī)則圖形轉化成長方形。(適時板書:不規(guī)則圖形→長方形)實際上我們是把不規(guī)則圖形面積這個新問題(板書:新問題),轉化成了長方形面積這個我們熟悉的、已經(jīng)解決的問題(板書:已經(jīng)解決的問題)。這樣一轉化(板書: →),新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2)轉化過程中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形狀變了,大小沒變)
三、回顧舊知,體會轉化策略的運用
1.回想一下:在以前的學習中,有沒有運用轉化策略解決過問題呢? 學生可能回憶并列舉出:平行四邊形面積、三角形面積、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及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計算。老師適時課件或?qū)W具演示,并在黑板上將轉化關系用圖示表示出來。
2.轉化策略曾經(jīng)幫助我們解決過這么多新問題,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你們每個人手里都有一組題,動動筆算算,體會體會哪兒運用了轉化策略?有發(fā)現(xiàn),可以和組內(nèi)的同學交流一下。
四人小組內(nèi)每個學生的題紙各不相同,學生獨立計算、觀察、體會到轉化后,四人小組進行交流。
3.舉個例子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學生可能舉例:①計算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是,把異分母分數(shù)轉化成同分母分數(shù)
、谟嬎阈(shù)乘法時把小數(shù)乘法轉化成整數(shù)乘法
提問:這里都用了轉化策略,有什么共同地方?
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體會到轉化的實質(zhì)——轉化前和轉化后計算結果不變。
小結:這么多地方用到轉化的策略,說說你有什么體會?
學生可能體會到:轉化策略應用很廣泛;轉化策略能解決新問題;轉化策略能把復雜的問題變簡單。
四、解決問題,深化轉化策略
1.明明和冬冬在同樣大小的長方形紙上分別畫了一個圖案(圖中直條的寬度都相等)。這兩個圖案的面積相等嗎?為什么?
學生會想到把右邊圖形中的直條邊通過平移,轉化成和左邊相同的圖案,肯定學生不僅善于觀察,還善于想象。
2.觀察下面兩個圖形,要求右邊圖形的周長,怎樣計算比較簡便?如果每個小方格的邊長是1厘米,右邊圖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師:指名學生用手指出右邊圖形的周長是由哪些線段圍成的
生:(邊指邊說)是這些線段圍成的總長度
師:對,那如何來計算它的周長呢?誰來說說你的想法?
生:我想把這條邊移到這兒,這條邊移到這兒?這樣就成了一個長方形。
師:聽明白了嗎?誰再來說一說?
生:這兩條橫著的邊移到這兒,這兩條豎著的邊移到這兒。
師:(演示)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種方法:把這兩條豎著的線段向右平移,這兩條橫著的線段向上平移。這樣一來,原來的圖形就轉化成了一個長方形,而它的周長有沒有改變?
生:沒有。
師:現(xiàn)在你能快速計算它的周長了嗎?
生:(3+5)×2=16(厘米)
師:完全正確!通過這個練習,我感覺同學們的轉化水平又提高了
3.用分數(shù)表示各圖中的涂色部分。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并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小組成員聽,再全班交流。 ①通過割、補的方法,把涂色部分轉化為扇形,從而一下子就可以看出占了整個圓面積的1/4。
②通過平移的方法,把涂色部分轉化為正方形,從而一下子就可以看出占了長方形的1/2。
、郯褍蓚空白的三角形拼成一個長方形,空白部分一共占了6個方塊,剩下的10個方塊就是涂色部分,因此涂色部分占5/8 。
4.一塊草坪被四條一米寬的小路平均分成了9小塊,草坪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師:要求學生先獨立思考,看如何計算比較簡便?
生:可以把小路通過平移移到草坪的四周,這樣很容易看出要求草坪的長為(45-2)米,寬為(27-2)米。
師:對于一些復雜的圖形都能被大家輕松攻破了,真不錯。
五、總結延伸,滲透思想
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師:有位數(shù)學家說過:“什么叫解題?解題就是把題目轉化為已經(jīng)解過的題!睂W完今天這節(jié)課后你如何理解這句話?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就是不斷轉化的過程。將復雜轉化為簡單,陌生轉化為熟悉,抽象轉化為具體,未知轉化為已知。所以,掌握轉化的策略,對學好數(shù)學至關重要。
今天我們學習了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時我們要善于運用轉化、用好轉化的策略,才能有效解題。
六、作業(yè)布置,用轉化策略解決實際問題
談話:轉化策略應用非常廣泛,大家課后可查閱資料看多媒體中給出的問題是他通過什么策略解決的。
相信今后同學們能主動運用轉化策略,讓它幫助你解決更多學習中和生活中的問題。
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的策略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2
教材解讀
本單元主要教學的是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解決相關實際問題!暗惯^來推想”是一種應用于特定問題情境下的解題策略。通常情況下,已知某種數(shù)量或事物按照明確的方法和步驟發(fā)展、變化后的結果,又要追溯它的起始狀態(tài),便適合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加以解決。
教材首先通過兩道例題讓學生解決具體的問題,體會適合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來解決的問題的特點,初步掌握運用這一策略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考方法和過程;再在接下來的練習中安排了不同的實際問題,讓學生靈活運用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去解決,進一步體會“倒過來推想”的策略意義及其適用性,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并能根據(jù)具體的問題確定合理的解題步驟,從而有效地解決問題。
2、使學生在對自己解決實際問題過程的不斷反思中,感受“倒過來推想”的策略對于解決特定問題的價值,進一步發(fā)展分析、綜合和簡單推理的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通過富有變化的問題素材和表述方式,引導學生感受“倒過來推想”的策略意義。
。垡I指導]教材中所呈現(xiàn)的問題,雖然都可以運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來解決,但所解決的問題卻涉及不同的知識領域。不僅如此,問題的表述方式也同樣富有變化。當學生面對這些問題時,首先感受到的是面臨一個新的挑戰(zhàn),從而能產(chǎn)生理解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愿望,進而能在解決問題以及相應的反思過程中逐漸領悟“倒過來推想”的策略意義及其應用特點。
教學難點
適當控制難度,引導學生綜合應用學過的各種策略整理實際問題中的信息,體會不同策略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不同價值。
[要領指導]要求學生解決的實際問題不能太復雜,一般以2至3步為宜,可少量安排需要4步推想的習題,數(shù)量關系一般較簡單,便于學生在操作中進行直觀思考。當學生掌握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時,可安排綜合性應用訓練。使學生體會靈活應用策略的必要性,感受“倒過來推想”策略的價值。
學生已有知識基礎
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用畫圖和列表的策略解決問題的基礎上,教學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解決相關實際問題。
對后繼學習的作用
逆推的方法思考問題是一種常見的策略,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逆向思維。教材在先后教學列表和畫圖的策略解決問題的基礎上,教學逆推的解題策略。
課時設計:2課時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3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90-92頁練習十六3-10
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熟練運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并能根據(jù)問題的具體情況確定合理的解題步驟。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逆推”的思維意識和推理能力。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上一節(jié)課你們學會了什么本領?“倒過來想”解決問題的關健在哪里?
二、練習
1、練習十六第3題:(1)讀題理解題意:你從題中知道什么?
(2)整理信息:你能把這些信息整理出來嗎?{大門--(向北走2格)熊貓館--(向西北走1格)百鳥園--(向東走4格)猴山)--(向南走2格)蛇館}
。3)尋找策略:你準備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4)學生獨立完成
2、練習十六第4題:小組交流:從你家到學校要經(jīng)過哪些地方?那么從學校回到呢?
3、練習十六第5題:確定方法:你認為應該從左往右考慮呢?還是從右往左考慮?
4、練習十六第6題:(1)觀察圖片理清題意。(2)題目中告訴我們哪些信息?
5、練習十六第7題:從第3幅圖開始倒過來說一說題意嗎?編一道應用題。
6、練習十六第8題
7、練習十六第9題。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沒有別的方法?
8、練習十六第10題。
9、思考題:讀一讀,整理題意,再想一想。
三、總結:
“倒過來想”也是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一決策略,其實也是解決生活問題的一種策略,遇到問題時,如果你也能倒過來想想或站在他人立場上想想,也許就有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了。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4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94-95頁。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用列舉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并做到不重不漏,找出所有符合要求的答案。
2.通過列舉法解決問題的學習、交流、反思,體會有序思考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及其價值,進一步發(fā)展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嚴密性。
3.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學生思考數(shù)學問題的條理性、有序性,體會解決問題的方法的.多樣性、靈活性。
教學難點:
能運用列舉得策略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1分鐘)
學生自主認定學習內(nèi)容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
二、自學例1(15分鐘左右)
1、明確例1中的數(shù)學信息及所需要解決的問題。
出示:教材例1情境圖。
導入:圖中有哪些數(shù)學信息?圍繞導學單進行自主學習。
2、自學。
導學單(時間:5分鐘)
1.根據(jù)題中的條件和問題,你能想到什么?
2.你打算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3.你能列舉出長方形的長和寬,再找出面積最大的長方形嗎
4.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你有什么體會?
學生自學時,教師巡視,收集多種方法,準備實物投影。
3、小組交流。
交流內(nèi)容
(1)你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什么體會?
導學要點:
從寬是1米開始考慮,按這樣的順序既不會多也不會漏。
。ㄓ行蛩伎迹贿z漏、不重復)
在周長相同的情況下,長方形的長、寬差距越大,面積越。婚L、寬差距越小面積越大。
4.全班交流
分析學生在自學中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給予適當點評。
預設:
。1)寫數(shù)的分成
。2)有序?qū)懗鲇?個數(shù)字組成的所有三位數(shù)。
(3)用12個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長方形。
……
讓學生比較有序和無序的兩種結果,思考:同樣都給出了四種圍法,你更喜歡哪個? 為什么?
這就是今天我們要研究的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策略--列舉。
在以前的學習中,我們曾用列舉的策略解決過哪些問題?
三、鞏固練習。(15分鐘左右)
【基本練習】
1.第95頁練一練
。1)還有哪些時刻會發(fā)出鈴聲?
。2)除了用列舉的方法還可以怎么解答?
2.練習十七第1題
【綜合練習】
練習十七第2、3兩題。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快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5
教學內(nèi)容:教材P15例8及練習四第1~5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用所學小數(shù)乘法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從中掌握一些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jīng)歷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的過程,及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感受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熟練正確地計算,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啟發(fā)探究,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媽媽到超市購買了3盒牛奶,每盒2.8元,4千克蘋果,每千克7.8元,媽媽一共要付多少錢?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閱讀教材第15頁例8.
說說你獲得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單價數(shù)量總價大米30.62肉26.50.8雞蛋101
2.理解題意,明確解題思路。
媽媽買了2袋大米和一塊肉,還想買一盒雞蛋。想要知道錢數(shù)夠不夠,只要把買到的所有商品的價格加在一起,與100元進行比較就能知道結果,這樣的題一般采用估算的方法比較簡便。
3.列式解題
(1)解決問題一:剩下的錢還購買一盒10元的`雞蛋嗎?
用“上舍入”取單價的整數(shù)值,然后估算出總價。
大米每袋30.6元,不超過()元,2袋大米不超過()元;
肉每千克26.5元,0.8千克不超過()元;
一盒10元的雞蛋總價不超過()元+()元+10元=()元,也就是說100元()(夠、不夠)。
。2)解決問題二:剩下的錢還購買一盒20元的雞蛋嗎?
用“下舍入”的思想取整數(shù)值,然后估算出總價。
大米每袋30.6元,超過()元,2袋超過()元;
肉每千克26.5元,超過()元,0.8千克超過()元;
總價超過()元+()元+20元=()元,也就是說:
100元()(夠、不夠)。
4.用計算器驗證估算結果的正誤。
5.比較兩種方法的不同:
用“上舍入”的方法求得的和一定大于實際數(shù),用“下舍入”的方法求得的和一定小于實際數(shù)。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17頁練習四的第3題。
這個房間地面的面積為:
8.1×5.2=42. 12(平方米)。
一塊地磚的面積為:0.6×0.6=0.36(平方米),100塊地磚的面積一共是0.36×100=36(平方米),36<42.12,所以100塊這樣的地磚不夠鋪這個房間的地面。
2.完成教材第17頁練習四的第4題。
0.25×15=3.75(千米),所以王老師家離學校3.75千米。
5×0.8=4(千米),4>3. 75,所以王老師步行0.8小時能到學校。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有什么收獲?可以與大家分享一下嗎?
學生發(fā)言,教師點評。
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
單價數(shù)量總價大米30.6261.2肉26.50.821.2雞蛋10110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6
教學內(nèi)容:教材P39例10及教材練習九第1、2、5、7、8、9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在實際應用中,會靈活的選用“去尾法”和“進一法”取商的近似值,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在對生活實際問題的討論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學會與他人合作,與人交流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生對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與思考,體會近似值的生活意義。
教學重點:根據(jù)實際需要取商的近似值。
教學難點:分析并理解除法應用題的解題思路。
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索,互動交流。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導入: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也要應用于生活。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要運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來解決問題,這一單元我們主要學習的是小數(shù)除法,這節(jié)課我們就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互動新授
1.出示教材第39頁例10的第(1)題:
小強的媽媽要將2.5千克香油分裝在一些玻璃瓶里,每個瓶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準備幾個瓶?
先讓學生讀題并思考:這道題的條件和問題是什么?怎樣列式?
引導學生自主列出算式并計算:2.5÷0.4=6.25(個)
師引導學生思考,瓶子的'個數(shù)都是整數(shù),怎樣取近似值?
學生可能會想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來取商的近似值:
即2.5÷0.4≈6(個)
這時,教師啟發(fā)學生思考:6個瓶子能裝下2.5千克香油嗎?
學生思考后回答:裝不下,因為6×0.4=2.4(千克),還剩下0.1千克裝不下。所以需要7個瓶子。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小結:雖然6. 25的十分位的“2”比5小,但在這里仍然要向前一位進一。這種取近似值的方法稱為“進一法”。(板:進一法)
引導學生想一想,生活中的哪些實際問題需要用“進一法”取近似值?
。ㄈ缪b東西需要多少容器,做東西需要多少材料等)
2.出示教材第39頁例10第(2)題:
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長的紅絲帶包裝禮盒。每個禮盒要用1.5米長的絲帶,這些紅絲帶可以包裝幾個禮盒?
引導學生讀題,并分析題意,獨立嘗試列式解答:
25÷1.5=16.666……(個)
讓學生想一想:怎樣取近似值?包裝17個禮盒,絲帶夠嗎?
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匯報:
包裝17個禮盒,即1.5×17=25.5 (m),絲帶不夠。
師引導并小結:那只能取商的整數(shù)部分,小數(shù)點后的尾數(shù)應去掉。這種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去尾法”。(板書:去尾法)
引導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的哪些問題需要用到去尾法?并比較一下這兩個例題,有什么不同?
。ㄈ〗浦狄粋用的是“進一法”,一個用的是“去尾法”。)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去尾法的結果比整數(shù)部分少1,進一法的結果比整數(shù)部分多1。
讓學生思考:什么情況下用“去尾法”,什么情況下用“進一法”?
引導學生小結:如果求平均數(shù)或者計算題的近似值,就用“四舍五入”法。如果買東西或做成一個東西,只能舍去小數(shù)部分,買或做整個的物品,用“去尾法”。如果要裝東西,比如用油桶裝油,因為多的油都要用桶來裝,所以即使余下的不多,也要多算一個用“進一法”。(板書:根據(jù)實際情況)
三、鞏固拓展
1.出示教材第40頁練習九第1題。
(1)組織學生小組討論,理解題目的內(nèi)容和要求。
(2)指名學生發(fā)言,找出已知條件。
(3)小組合作交流,整理解題思路。
學生可能匯報:
①2臺1小時 2÷3=0.4(公頃) 1臺1小時 0.4÷2=0.2(公頃)
、1臺3小時 2÷2=0.6(公頃) 1臺1小時 0.6÷3=0.2(公頃)
2.完成教材第41頁“練習九”第7題。學生獨立列式計算,并說一說是怎么取得的結果。教師強調(diào):做東西時,只能舍去小數(shù)部分,用“去尾法”。
3.完成教材第41頁“練習九”第8題。
學生先分析題意,然后獨立列式計算,集體訂正。
教師強調(diào):裝東西時,即使余下不多,也要多算一個,用“進一法”。
4.完成教材第41頁“練習九”第9題。引導讀題,并讓學生分析題意,說一說如何解答,再列式計算。思路:要算能買幾支同樣的筆,先算出買完相冊后還剩多少錢,再用這些錢除以筆的單價。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知識?
引導總結: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有時需要使用“去尾法”和“進一法”來求商的近似值才合理。因此,在取近似值時需根據(jù)實際情況來解決問題。
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
進一法
根據(jù)實際情況
去尾法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7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感受要根據(jù)實際需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學過程:
一、基礎訓練
完成P35第8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分析過程,并討論結果的處理?(為什么這樣處理?)
二、鞏固練習,判斷這幾題如何處理結果?
1、有110米的布,做兒童套裝,每套用布2.3米,能做多少套?
2、有110噸的'煤,用載重2.3噸的小車運,需運多少車?
3、P345如何處理結果?組織學生討論,鼓勵他們說出理由,在交流中,自己發(fā)現(xiàn)不足校正。
4、P359(先說出解題思路,再解答)同上
5、P3510學生獨立解答,全班交流不同方法
6、,請學生說說感受。
三、拓展練習
教師可請學生編題,交換練習本解答。
課后小記:v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8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96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會用列舉的策略解決球隊比賽的不同安排,感受列舉法是解決問題的一種常用的方法。
2.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列舉法在解決問題中的重要性,從而能更自覺、主動地運用列舉的策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運用列舉的策略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讓學生主動、自覺地運用選擇策略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明確目標。(預設1分鐘)
明確目標。
這節(jié)課我們進一步體會列舉法在解決問題中的重要性,自覺、主動地運用列舉的策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二、目標驅(qū)動,自主學習。(預設17分鐘)
1.學習例題2:
南山中心小學舉行小學生足球賽,有4支球隊參加,分別是紅隊、黃隊、綠隊和藍隊。如果每兩支球隊比賽一場,一共要比賽多少場?
導入:題中有哪些數(shù)學信息?圍繞導學單進行自主學習。
2.自學
導學單:
。1)理解題意,“每兩支球隊比賽一場”是什么意思?
。2)你能寫出所有的比賽嗎?先試一試。再與同桌交流。
。3)解決這各問題時選擇怎樣的方法,解決問題時要注意什么?
3.小組交流
交流內(nèi)容
。1)你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的`?
。2)列舉出各場比賽時,要注意些什么?
。3)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你有什么體會?
師:列舉時可以列表,也可以畫圖,根據(jù)問題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列舉方法。
在解決問題時,列舉法是一種很好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在列舉時有哪些注意點?
三、全班交流,提煉建模。(預設2分鐘)
說說可以從哪兒想起,有序的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盡可能說清楚,說全面。
四、分層練習,鞏固內(nèi)化。(預設10分鐘)
【基本練習】
1.完成“練一練”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獨立完成。
。3)交流方法。
教師提問:你能列舉出答案嗎?集體交流時引導學生說說是怎么想的。
2.練習十七第4題
。1)獨立完成
(2)集體交流,糾錯
提問:“每兩人之間通一次電話”和“兩人互寄一張賀卡”有什么不同?
交流時引導學生思考問題需全面有序。
3.練習十一第5題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獨立想一想,有序列舉,小組說一說。
(3)集體交流。
4.練習十一第6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集體交流,投中2次的可能幾種,怎樣計算才能不遺漏,不重復?
5練習十一第7題
展示各種涂法,表達想法,進行校對和訂正。
五、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9
【教學內(nèi)容】:教材P16例9及練習四第6~9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在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分段計費問題的相關信息。
2.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實際問題中的信息,分析分段計費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3.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經(jīng)驗。
過程與方法:通過獨立思考、討論及動手操作,使學生學會解決分段計費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分段計費問題的收費方法,能夠正確解答分段計費問題。
難點:熟練正確地計算,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設置問題情境,質(zhì)疑引導。遷移推理,小組交流。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教師:同學們都坐過什么車?
。▽W生自由回答,有坐公交、出租車、自家的轎車、騎自行車和走路等)
教師:同學們應該都有坐出租車的經(jīng)歷吧,有沒有人注意過出租車是怎樣計費的呢?
二、探索新知
1.由生活實際引出課題: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出示:收費標準:
3 km以內(nèi)7元;超過3 km,每千米1.5元(不足1 km按1 km計算)。
引導學生小組討論,說說這個題目是什么意思。
指名學生匯報。
(1)出租車3 km以內(nèi)(含3 km)收費7元。
(2)單程行駛3 km以上部分每千米1.5元。
(3)不足1 km按1 km計算。
2.出示教材第16頁例9。
教師:題目中的乘客坐了6.3 km的路程,你們能幫這個乘客算算共需要付多少錢嗎?
學生獨立思考,列出算式并得出結果。同桌相互交流訂正。
教師引導:
(1)由于路程總共只有6.3 km,但不足1 km按1 km計算,那共需要付7 km的費用。
(2)收費標準不一樣,我們要分段計費,以3 km為界限分為兩個收費標準。
(3)前面3 km應付7元,后面4 km按每千米1.5元計算。
指名學生匯報,教師板演。
方法1:7+1.5×4-7+6=13(元)
方法2:1.5×7=10.5(元)
前3 km少算:7-1.5×3=2.5(元)應付:10.5+2.5=13(元)
3.學生完成教材第16頁“回顧與反思”的表格。完成后小組交流討論,全班集體訂正。
行駛的里程/km 1 2 3 4 5 6 7 8 9
出租車費xx元
三、鞏固練習
1.為了節(jié)約用電,某小區(qū)規(guī)定每戶居民每月用電量在50度以內(nèi),每度按0.52元收費,超過50度部分每度0.62元,劉老師家本月用電量為95度,請你幫老師算一算應繳納多少元電費?
學生閱讀題目,理解題意。
教師提示:這類題目比較難,收費分50度以內(nèi)的部分和超過50度的部分。同學們在做題時往往容易把這兩部分混淆。
學生獨立解答,教師根據(jù)學生匯報,板書答案:
50×0.52+45×0.62=53.9(元)
答:劉老師本月應繳納53.9元電費。
2.教材第18頁練習四第8題。
組織學生讀題,并指明學生進行板演,其余學生練習,再集體訂正。
分析:先求出超出3分鐘的收費是多少元,再加上3分鐘內(nèi)的0.22元收費,就是她這一次的通話費用。
解答:8分29秒按9分計算。
0.11×(9-3)+0.22=0.88(元)
答:她這一次的通話費用是0.88元。
3.教材第18頁練習四第9題。
學生閱讀題目,歸納題目所給的已知信息。
分析:先求出超過100g的部分應付,再加上100g應付,兩部分加起來就是一共應付郵費。
(1)135-100=35(g)
35g按100g計算。
5×0.80+1×1.20=5.2(元)
答:應付郵費5.2元。
(2)262-100=162(g)
162g按200g計算。
2.00×2+1.20×5=10(元)
答:應付郵費10元。
(3)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四、課后小結
同學們學會如何解決這種類型的問題了嗎?
五、作業(yè):教材第18頁練習四第6、7題。
【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
方法1:7+1.5×4-7+6=13(元)
方法2:1.5×7=10.5(元)
前3 km少算:7-1.5×3=2.5(元)應付:10.5+2.5=13(元)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10
教學內(nèi)容: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shù)學第九冊第88~89頁的例1、例2和“練一練”,練習十六的第1、3、7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情境使學生學會運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并能根據(jù)問題的具體情況確定合理的解題步驟。
2、使學生在對解決實際問題過程的不斷反思中,感受“倒過來推想”的策略對于解決特定問題的價值,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
教學重點:學會運用倒推的策略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通過具體的情境讓學生體會倒過來推想的思考過程。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揭示課題。
1、結合情境,出示條件
(多媒體出示甲、乙兩個水杯)
師:我們先來看大屏幕,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停頓片刻)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甲杯比乙杯果汁多一些
師:還有呢?
生:它們兩個杯子一共有果汁400毫升(配合大屏幕)
師:現(xiàn)在老師將甲杯中的果汁倒40毫升給乙杯,(大屏幕出示箭頭圖)
師:這時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大屏幕閃爍40毫升果汁,然后平移至乙杯)
生:現(xiàn)在兩杯果汁同樣多。(大屏幕出示“現(xiàn)在兩杯果汁同樣多”文字)
2、根據(jù)條件,提出問題
師:根據(jù)剛才的操作,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呢?
生1:現(xiàn)在兩個杯子里各有多少果汁?(板書:現(xiàn)在)
師:這個問題提得真好!誰能說說現(xiàn)在甲、乙兩個杯子里各有多少果汁?
生:甲、乙兩個杯子現(xiàn)在都有200毫升果汁。
師:為什么?
師: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嗎?
生2:原來兩個杯子分別有多少果汁?
。ò鍟涸瓉恚ù笃聊怀鍪締栴}“原來兩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
3、根據(jù)問題,揭示課題
師:怎樣從現(xiàn)在杯子里果汁倒推到原來杯子里果汁的情況呢?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研究解決這類問題的策略。(板書課題:“解決問題的策略”)
二、操作演示、尋找策略
1、直觀演示,感受倒推
師:剛才我們已經(jīng)算出現(xiàn)在每個杯子里有果汁多少毫升?(200毫升)
。ù笃聊伙@示由“實物”一個一個移動變成“平面圖形”:兩個杯子都是200毫升,并標明數(shù)據(jù))
師:那原來每個杯子里各有多少呢?(啟發(fā))我們不防再倒回去看一看。
(多媒體演示)
師:我們將倒給乙杯的40毫升還倒回甲杯,說明乙杯原來比200毫升多還是少呢?
生:少了。
師:只有多少毫升呢?
生:160毫升。
師:而把乙杯中的40毫升果汁還倒回甲杯后,這說明甲杯原來是什么情況呢?
生:比200毫升多。
師:甲杯原來有多少毫升呢?
生:240毫升。
師:誰再來完整地說說原來兩個杯子分別有多少果汁?
2、整理表格,抽象概括
師:下面我們把整個解決問題的過程來整理一下。
啟發(fā):甲杯是倒給了乙杯40毫升后還剩200毫升,所以甲杯原來有240毫升。乙杯是甲杯倒入40毫升后變成200毫升,所以乙杯原來有160毫升。(教師將表格填寫完成)
3、完善課題
師:在解決剛才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我們運用了哪些策略呢?(列表、畫圖等等)
師:根據(jù)現(xiàn)在的去求原來的我們又是采用了什么樣的策略呢?能取個名字嗎?
生:我們是倒回去再想一想的。
師:我們將類似與這樣的倒回去再想一想的解決問題的策略稱為:倒過來推想。(板書:--“倒過來推想”)
三、教學例2,應用策略
1、出示例二,提取信息
例2:小明原來有一些郵票,今年又收集了24張。送給小軍30張后,還剩52張。小明原來有多少張郵票?
師:問題的信息比較多,誰能將這些信息依次說一說呢?
2、整理條件,箭頭圖表示
師:小明原來有多少郵票?后來他的郵票數(shù)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ǜ鶕(jù)學生回答依次板書箭頭圖:
原來?張又收集了24張送給小軍30張還剩52張)
3、分析題目特點,明確策略
師:大家覺得這道題目的特點是什么呢?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生:知道了現(xiàn)在的,要求原來的`。
師:知道了現(xiàn)在郵票的張數(shù),要求原來的應該怎么想呢?
生:倒過來推想。
4、同桌討論,提倡算法多樣化
師:好!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按照同桌兩人一組討論討論,相互說說這個問題可以怎么思考,再用算式表示出來。(同桌討論、教師了解討論情況,適當指導,喊兩名算法不一樣的同學板書算式,)
第一種方法:52+30-24第二種方法:52+(30-24)
=82-24=52+6
=58(張)=58(張)
師:請你們分別說說你這樣列式計算的理由嗎?
生1:用52加30表示小明送給小軍30張前的郵票數(shù),再減去24表示小明在收集了24張前的郵票數(shù),也就是他原來郵票的張數(shù)。
(教師板書倒過來想的過程:
原來有58張去掉收集的24張拿回送出的30張現(xiàn)在有52張)
生2:根據(jù)題目小明今年收集了24張。然后送給小軍30張,可以知道實際上小明現(xiàn)在比原來少了6張,所以用52+6=58。
5、驗證反思
師:剛才兩名同學分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老師覺得都很有道理,他們的答案是否正確呢?我們也可以順著題目的意思來驗證一下。(師生共同推算從原來到現(xiàn)在的郵票數(shù))
師引導反思:現(xiàn)在我們再來看一看,在解決這個問題時,是怎樣運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的?你認為適合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來解決的問題有什么特點?(讓學生自己說說感受)
四、分層練習
1、基礎練習并比較(多媒體出示)
。1)一輛公共汽車從起點站出發(fā)時,車上坐了26名乘客,中途停車時,下了16位乘客,同時又有24名乘客上車,請問現(xiàn)在車上有多少名乘客?
。2)一輛公共汽車從起點站出發(fā),有乘客若干名,中途停車時,下了16位乘客,同時又有24名乘客上車,現(xiàn)在車上有34名乘客,這輛公共汽車從起點站出發(fā)時,有多少名乘客?
師:能解決這個問題嗎?請學生們獨立思考,同桌相互說一說?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再回過頭來看看,你覺得兩個問題有什么區(qū)別?
生:一個是知道原來坐車的人數(shù),要求現(xiàn)在坐車的人數(shù),一個是知道現(xiàn)在坐車的人數(shù),要求原來的。
師:那么我們在思考時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生:知道原來要求現(xiàn)在的,我們就順著想,如果知道現(xiàn)在要求原來的,我們就倒過來推想。
2、分組練習鞏固
(1)小軍收集了一些畫片,他拿出畫片的一半還多1張送小明,自己還剩25張。小軍原來有多少張畫片?
。2)東東和芳芳原來共有60張畫片,冬冬給了芳芳5張畫片后,兩人的畫片同樣多。原來兩人各有多少張畫片?
(學生分組完成,指名板書,集體交流)
師總結:像這樣的知道現(xiàn)在要求原來的,我們倒過來推想比較方便。
3、拓展提高
小華去參觀動物園,先從大門向北走2格道熊貓館,再向西北走1格到百鳥園,再向東走4格到猴山,最后向南走2格到蛇館。你能在圖中標出其他幾個景點和大門的位置嗎?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11
教學目標
1. 進一步鞏固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 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3. 培養(yǎng)同學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用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 什么是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
2. 怎樣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
3. 計算下面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二、教學例1
思考:根據(jù)實際情況還要扣除什么的面積?
1. 獨立解答,并在4人小組內(nèi)交流你的想法?
2. 指名匯報,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
8×6+(6×3+8×3)×2
=48+(18+24)×2
=48+84=132(m2)
132-26=106(m2)
答:粉刷的面積是106m2。
3. 小結: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時,我們往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求出一個面或者幾個面的面積,而不是求長方體或正方體的6個面的面積和,所以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三、鞏固練習
1. 練習十三第1題。
提示:損耗的紙塊面積應加上去。
2. 練習十三第2題
仔細看圖,數(shù)一數(shù)要計算哪幾個面的面積。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12
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一節(jié)《郵票的張數(sh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會解形如ax+bx=c的方程,理解方程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借助圖形分析數(shù)量關系找出等量關系,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數(shù)據(jù)的能力,作圖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方程的優(yōu)勢和價值,增強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材分析
1、重點:畫圖找等量關系,列方程解決問題。
2、難點:找等量關系,畫出合理的方框圖。
3、教學方法:引導發(fā)現(xiàn)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平時都有什么愛好?
學生積極發(fā)言,各抒己見
2、同學們,樂樂和姐姐都喜歡收集郵票,同學們來看一下圖上給出的信息。
二、探究新知
1、收集信息,提出問題
出示主題圖,學生觀察,能夠得出哪些信息?
學生發(fā)言:
1、姐姐和弟弟一共收集180張郵票;
2、姐姐的張數(shù)是弟弟的3倍。
教師:那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發(fā)言:樂樂和姐姐各有多少張郵票?
那我們今天就用方程來解決這個問題。
2、找等量關系,畫圖表示
教師:同學們,在閱讀的過程中,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學生發(fā)言:圖片中給出的信息很少(樂樂和姐姐的都不知道),只給出兩個數(shù)量關系。
那我們來找出問題中的等量關系,請同學自己獨立找一找,試試看。
學生獨立思考,列出等量關系。
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進行全班提示。
教師:同學們,我們一起找到了哪些等量關系?
學生發(fā)言:
1、姐姐的有票張數(shù)+樂樂的郵票張數(shù)=180張;
2、姐姐的郵票張數(shù)=樂樂的郵票張數(shù)×3。
教師:我們能看出這些數(shù)據(jù)之間的關系嗎?(學生回答:不太清晰。)那我們來對這些數(shù)據(jù)進行畫圖表示。來,跟上大家的節(jié)奏。
師生共同作圖,作圖如下:
3、列出方程,解決問題
教師:現(xiàn)在我們應該知道怎么解決這個問題了吧,大家說一說,試一試。
學生發(fā)言:我們可以設樂樂有x張郵票,那么姐姐就有3x張郵票……
師生對話,列出方程:
x+3x=180
解方程,得出結果:
x+3x=180
4x=180
x=45
3x=3x45=135
教師:那我們計算的是否正確呢?同學們進行驗算一下。
學生驗算。教師引導學生養(yǎng)成驗算的習慣。
師生共同得出:答:樂樂有45張郵票,姐姐有135張郵票。
4、變式訓練,鞏固提升
教師:如果把“我和姐姐一共有180張郵票”改為“姐姐比我多90張郵票”,可以怎樣列方程呢?想一想,與同伴交流。
學生思考、交流后:3x-x=90。
三、課堂小結
教師:來,我們回顧一下剛才我們是怎么把這個問題解決的。
用方程解決問題的步驟:
1、找出已知量,設出未知量;(前提)
2、根據(jù)等量關系,列方程;(關鍵)
3、解方程,得出答案; (核心)
4、檢驗結果,寫出答案。 (保障)
四、隨堂練習
1、出示習題,學生思考;
學生說出問題中的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學生進行點評,教師輔助指導、總結。
2、出示習題,學生板演。
其他同學自主練習,然后與同桌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師生共同點評,發(fā)現(xiàn)并指出解決問題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五、作業(yè)布置
課堂作業(yè):出示的四個方程。
家庭作業(yè):完成《基礎訓練》。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郵票的張數(shù)》是在學生學習了解方程有關知識的'基礎上,結合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行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有些問題在用列式計算來解決很難找出思路。這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用方程解決問題能夠提供清晰的思路,方程的優(yōu)勢和價值就顯而易見。
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重點應該放在怎么來找出等量關系,列方程上。這部分是學習的重點,一方面它為后期解方程的前提,另一方面解決問題的思路都在這一步驟上。同時在最后引導學生檢驗計算結果,培養(yǎng)學生一絲不茍的學習態(tài)度。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13
教學內(nèi)容: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1、會解決有關小數(shù)除法的簡單實際問題。
2、能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并試圖尋找其他方法,能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前面我們學習了小數(shù)除法的計算,那么你會解決下面的問題嗎?(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索(出示例11)
1、先獨立思考解答。
2、小組內(nèi)交流,可以先算什么?
3、小組匯報,全班交流,說說不同的思路。再指名說說。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
獨立完成,全班交流。再指名說說不同的.解題思路。
2、完成P343
師:你從此題中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要解決什么問題?如何思考?
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匯報分析過程。
師小結,解答問題時要找準有直接關系的條件或信息。
3、獨立完成P341、2、4,教師巡視,輔導學困生。
四、學生總結
課后反思: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相關文章:
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08-16
《解決問題》數(shù)學教案02-21
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02-11
《解決問題》數(shù)學教案15篇02-21
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15篇02-11
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15篇)02-11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