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妇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_无码人妻精品视频_久久躁夜夜躁狠狠躁_偷碰人妻无码视频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信息技術論文>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探究性學習

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探究性學習

時間:2023-02-21 19:08:22 信息技術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探究性學習

李華平  江西興國一中
[摘  要]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既是信息技術教育開展和教改深化的歷史必然抉擇,也是信息技術教育開展和教改深化的必由之路。本文從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入手,提出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探究性學習模式,旨在探索出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探究性學習的幾種切實可行的基本模式。
[關鍵詞]探究性學習   教學模式   教育技術  學科整合

教學模式與教育技術之間是一種辯證關系,猶如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之間的關系一樣,它們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F(xiàn)代教育技術是實現(xiàn)探究式教學模式的物質基礎,為教學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可能。
探究式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其宗旨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人才。在教與學的關系上,正確處理“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辯證關系,重視發(fā)揮教師和學生雙方的主動性,并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組織上,應適當突破單一的班級授課制,輔之以分組教學和個別教學,以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做到因材施教;在課程結構上,強調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與綜合,以培養(yǎng)通才;在教學內容上,處理好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關系,力求教材建設適應當代科技發(fā)展的新潮流,及時吸收當今科技發(fā)展的新成果;在教學方法上,主張應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強調使用“任務驅動”法、研究法、發(fā)現(xiàn)法等教學方法,并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重視多種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組合。
教育思想現(xiàn)代化和教育技術現(xiàn)代化是推進教育現(xiàn)代化之兩翼,它們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實現(xiàn)先進的教學思想、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必須有先進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支持;反之,為了引進和更好地應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教育工作者必須更新觀念,努力學習現(xiàn)代教育理論,大膽探索和改革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積極引進和學習現(xiàn)代教育技術,并使之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一、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探究性學習
信息技術教學作為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取向的必修課程,它強調讓學生通過探究性學習,提出問題,收集材料,對探究性課題進行探索、分析、研究,最后基于問題解決模式,在實踐操作中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以及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并學會解決生活中與信息技術學習有關的實際問題。
(一)信息技術教學中探究性學習的設計
探究性學習的設計有多種角度,由于人們所選用的參照標準不同,角度不同,因此對它的設計有不同的表述,下面主要從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策略、學習評價等四個方面,對信息技術探究性學習加以設計。
1.學習目標的設計
作為與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相互補充的學習方式,信息技術研究性學習目標的具體設計,同樣可以以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目標的特征作為參照物,甚至直接將對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批評意見作為設計研究性學習目標的依據,在信息技術學科教學難以達到的范疇構建研究性學習的目標。
據此可以推斷,研究性學習目標的設計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考慮:
首先,是與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互補性。信息技術學科教學重視學生對信息技術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信息技術研究性學習則不以系統(tǒng)信息技術學科知識的傳授為追求,它是以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求為出發(fā)點,以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欠缺和研究性學習自身所長為主要追求。
其次,是學習目標自身的根本性。從這個角度來考慮信息技術研究性學習的思路與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是十分相似的,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時選擇的內容是以知識的基礎性為生根標準的,愈是能夠成為今后學習基礎的,就愈有選擇的價值;同樣,信息技術研究性學習的目標也是愈具有根本性、一般性,就愈具有廣泛遷移的價值。所以,在確定信息技術研究性學習的目標時,除了上面所說補充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不足外,在不足之中更要突出這種根本性,即著眼于每個學生的發(fā)展所必需的因素。
2.學習內容的設計
信息技術研究性學習在內容上最根本的特點在于它與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區(qū)別,即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是以間接經驗——系統(tǒng)化的信息技術知識體系為基礎的,而信息技術研究性學習則是以直接經驗——通過實踐獲得的所見所聞和親身經歷為基礎的。因此,同樣是學習信息技術學科范圍里的內容,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注重使學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原理和技能,信息技術研究性學習卻注重使學生應用這些原理和技能去解決實際問題。在堅持這一根本區(qū)別的前提下,信息技術研究性學習的具體內容便可以在相當寬泛、相當靈活的范圍之內加以選擇。
信息技術研究性學習內容的具體選擇和設計,主要是體現(xiàn)信息技術研究性學習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原則,沒有一定要達到的絕對標準和程度,而是視學生和學校的具體條件靈活處置把握。例如同樣是信息技術應用的內容,擅長編程的學生可以選擇縮寫程序去查詢實際的數據庫信息,擅長網絡知識的確學生可以選擇網絡并行數據處理、網絡防火墻等內容進行研究,這些選擇都是合理的,都能夠有效地體現(xiàn)和達到信息技術研究性學習的目標,沒有高低之分。
3.學習策略的設計
信息技術研究性學習是溝通學校與社會、書本與實際、人與自然的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它與通過間接的傳授途徑去認識社會、認識自然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是通過學生的多感官參與完成的、是對于現(xiàn)實的感受和認知。同時,信息技術研究性學習一方面需要學生情緒、情感的參與,另一方面又是學生的情感發(fā)展和新的情感獲得的過程。情緒和情感的獲得會對學生的認識和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是信息技術書本學習所不能比擬的。
信息技術研究性學習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浩劫主要包括:自主制定學習計劃,確定分工、活動方式和方法選擇觀察或調查對象,進行查詢資料、操作與制作等活動,匯集、交流學習成果等。實現(xiàn)信息技術研究性學習中學習的自主性,不僅要求教師要從思路、活動空間和時間上向學生提供必要的條件,以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選擇、自主安排、自己組織學習活動的目的,同時還要求教師不必拘泥于課堂教學或其它程序規(guī)則的限制,自主安排學生的學習活動。
4.學習評價的設計
評價是為決策提供信息的過程,信息技術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是指,在信息技術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系統(tǒng)地收集信息,根據學習目標的要求,對學習中所引起的學生認知行為上的變化,在定性、定量的基礎上進行價值判斷,為信息技術研究性學習的決策提供信息的過程。
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總是呈現(xiàn)出種種階段性結果,它們既是總結果的分支,同時又是學生在學習中預測總結果的反饋體。信息技術研究性學習的評價就非常重視階段性結果評價,即在研究性學習的各個階段,設定考查學生的不同能力:
(1)在課題設定階段,考查學生設定課題的能力;
(2)在收集相關資料、調整研究方案階段,考查學生的信息收集能力;
(3)在開展課題研究階段,考查學生的課題探究能力;
(4)在自我評價階段,考查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
(5)總結、匯報、交流階段,考查學生的綜合表達能力等等。
(二)探究式教學模式與“任務驅動”教學法
“任務驅動”是實施探究式教學模式的一種教學方法。
從學習者的角度說,“任務驅動”是一種學習方法,適用于學習操作類的知識和技能,尤其適用于學習計算機應用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計算機科學技術內容十分豐富,名詞術語很多,各知識點之間聯(lián)系密切,常常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這往往使得初學者在入門階段,感到陌生的名詞多、難點集中、頭緒繁雜,甚至產生畏難情緒,失去學好電腦的信心。利用“任務驅動法”,可以將計算機科學由表及里分成若干個層次。在學習的不同階段,特別是在學習某種應用軟件的使用方法時,可以把深層次的系統(tǒng)視為“黑箱”,可以先知其然,而暫不深究其所以然。
“任務驅動法”使我們的學習目標十分明確。在某個學習階段,緊緊圍繞這一既定的目標,了解相關的知識和操作方法,其它的可以一概先不涉及。這樣做可以大大提高學習的效率和興趣。當然,一個“任務”完成了,一個目標達到了,會產生新的任務,新的目標。例如,能在電腦上輸入漢字了,接著就要提出新的問題:怎樣改變字體、字號,怎樣把輸入的文章存盤,怎樣打印,怎樣在文本中插入表格或圖形,等等。隨著一個個任務的完成,初學者將逐步消除對電腦的神秘感,而且會不斷地體會到使用電腦的樂趣,伴隨著學生的是一個跟著一個的成就感。
從教師的角度說,“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學模式,適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相對獨立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提倡在計算機應用知識和技能的教學中采用這種教學方法。
電腦軟硬件的發(fā)展十分迅猛,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學生現(xiàn)在學到的一些具體的知識不用多久可能就會過時。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注意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自學計算機學科知識和技能的能力。
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教師應首先向學生明確布置本階段、本單元或本課時的學習任務,并給予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1).要求學生帶著要完成的任務,或者說帶著要解決的問題認真讀書,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要讓學生知道,雖然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十分迅猛,令人目不暇接,但是它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相對穩(wěn)定的,只有掌握了某個學科的基本結構、基本概念和原理,才能無往而不勝,才能以不變應萬變,才具備進一步深入學習或自學該學科的能力。
(2).要求學生敢于動手,勤于實踐。計算機是工具,使用工具是技能,技能的掌握與熟練只能靠實踐。應提倡學生自己上機實踐獲取知識和經驗,這樣做不僅知識掌握得牢固,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學能力。在學習使用電腦的過程中,讀書和上機實踐都重要,但比較而言,實踐更重要。很多知識和技能必須通過多次上機才能學會!霸谟斡局袑W會游泳”,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增長知識和才干。
(3).要向學生講清楚,掌握計算機的知識和技能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一次完成,需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教師要鼓勵學生以頑強的意志去鉆研教材和上機實踐,同時應該向他們指出,學習不是直線式的前進過程,而是“螺旋式”上升的過程,真正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識和技能需要反復,因此,在接觸一個新領域或一個新的知識點時,可以先知其然,而暫時不深究其所以然,但應該注意在學過后面相關的知識后及時復習前面學過的內容,這樣不僅能前后聯(lián)系,加深認識和理解,而且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總之,教師不僅要向學生講明采用“任務驅動”學習方法的意義,而且要培養(yǎng)他們采用這種方法進行自學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優(yōu)勢。

二、信息技術課程的整合
(一)信息技術課程整合的基本原則
課程整合將信息技術看作是各類學習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主要在已有課程(或其他學科)的學習活動中有機結合使用信息技術,以便更好地完成課程目標。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強調在利用信息技術之前,教師要清楚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和不足,以及學科教學的需求,設法找出信息技術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學習效果,使學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對于學生來說,信息技術則是一種終生受用的學習知識和提高技能的認知工具。
課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學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養(yǎng)。它承認事物聯(lián)系的整體性和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并具有如下的基本要求。
    1.任務驅動式的教學過程。課程整合以各種各樣的主題任務進行驅動教學,有意識的開展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甚至多學科)相聯(lián)系的橫向綜合的教學。這些任務可以是具體學科的任務,也可以是真實性的問題情景(學科任務包含其中),使學生置身于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動態(tài)過程中進行學習。通過一個或幾個任務,把相關的各學科知識和能力要求作為一個整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學習目標的學習。
2.信息技術作為學生的基本認知工具。在課程整合中,強調信息技術服務于具體的任務。學生以一種自然的方式對待信息技術,把信息技術作為獲取信息、探索問題、協(xié)作解決問題的認知工具,并且對這種工具的使用要像鉛筆、橡皮那樣順手、自然。
3.能力培養(yǎng)和知識學習相結合的教學目標。課程整合要求,學生學習的重心不再僅僅放在學會知識上,而是轉到學會學習、掌握方法和培養(yǎng)能力上,包括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一個充滿想象、不斷創(chuàng)新的過程,同時又是一個科學嚴謹、有計劃的動手實踐過程,它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并且通過這種“任務驅動式”的不斷訓練,學生可以把這種解決問題的技能逐漸遷移到其他領域。
4.“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結構。在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中,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要求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學生被看作知識建構過程的積極參與者,學習的許多目標和任務都要學生主動、有目的地獲取材料來實現(xiàn)。同時,在課程整合中,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和咨詢者,教師的主導作用可以使教學過程更加優(yōu)化,是教學活動中重要的一環(huán)。
5.個別化學習和協(xié)作學習的和諧統(tǒng)一。信息技術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開放性的實踐平臺,利用它實現(xiàn)相同的目標,我們可以采用多種不同的方法。同時,課程整合強調“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教學目標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務來實現(xiàn),每一位學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來完成同一個任務。這種個別化教學策略對于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進行因人而異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但社會化大生產的發(fā)展,要求人們具有協(xié)同工作的精神。同樣,在現(xiàn)代學習中,尤其是一些高級認知場合(例如復雜問題的解決、作品評價等)要求多個學生能對同一問題發(fā)表不同的觀點,并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協(xié)作完成任務。而網絡環(huán)境(尤其互聯(lián)網)正為這種協(xié)作學習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二)信息技術課程整合的三種基本模式
在信息技術課程整合中,信息技術作為認知工具,教學的總體能力目標是一致的,即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和實踐能力。但對于不同學科定位,信息技術的作用是不一樣的,為此可以將信息技術課程整合分為三種基本課程模式。
1.信息技術課程,信息技術作為學習的對象(Learn about IT)。信息技術課程作為一門專門的學科開設,主要學習信息技術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
然而,信息技術課程并不僅僅是簡單地為了學習信息技術本身,還要培養(yǎng)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因此,同樣要按照課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工具,整合到實際任務中進行學習。這些任務可以是其他學科的知識,也可以是社會性的問題。教師在任務設計時要靈活創(chuàng)新,對于相同的知識點,在完成所要求的學科目標的前提下,要根據不同的學校環(huán)境、教師特長和社會背景等,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景任務進行教學,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參考書所提供的材料。
課程整合理念指導下的信息技術課程的基本操作流程如下圖所示:

2.與其他學科的整合,信息技術作為教學工具(Learn from IT)。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下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信息技術完全為其他學科的教學服務。
在這種整合模式下,教師和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分別進行教學和學習。首先,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對教材進行分析和處理,決定用什么形式來呈現(xiàn)什么教學內容,并以課件或網頁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學生接受了學習任務以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料(或自己查找信息)進行個別化和協(xié)作式相結合的自主學習,并利用信息技術完成任務。最后,師生一起進行學習評價、反饋。整個教學的基本過程如下圖所示。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和個別化得到較大的體現(xiàn),這樣的教學氛圍十分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同樣,教師通過整合的任務,發(fā)揮了自己的主導作用,以各種形式、多種手段幫助學生學習,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研究型課程,信息技術作為學習工具(Learn with IT)。學生作為積極主動的學習者,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獲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終以電腦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務。
研究型課程中的整合任務,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內容,而是課后延伸,甚至是社會現(xiàn)實性課題,如環(huán)境保護、旅游類問題等。課題的設置要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年齡特點,采用循序漸進的原則。一般小學低年級以生活實踐性的活動為主,小學高年級以社會綜合課題學習為主,初中以學科性綜合實踐活動為主,高中以綜合性學科的學習為主。
研究型課程超越了傳統(tǒng)的單一學科學習的框架,它按照學生認知水平的不同,將社會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以主題活動的形式來完成課程目標。學生通過主體性、探索性、創(chuàng)造性的解決問題過程,將多個學科的知識、學問性知識和體驗性知識、課內與課外、學校與社會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統(tǒng)一地發(fā)展。
從研究型課程的特點看,更加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的過程性。在整個研究的過程,從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實施,到最后任務的完成都由學生自主完成,而教師僅對學生選題、收集和分析資料的方法等進行一般性指導。一般的研究型課程的程序如下圖。


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教學模式中的師生角色
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對教師和學生的許多傳統(tǒng)角色提出了挑戰(zhàn),教師傳統(tǒng)的“傳道者”、“授業(yè)者”角色將變得不象以往那么重要,“解惑者”、“管理者”角色將一如既往,而且會針對不同的個體更個性化,“指導者”、“協(xié)作者”、“朋友”的角色會更加突出,教師“研究者”的角色將占很大比重?傊W絡環(huán)境下教師角色發(fā)生了如下變化:
(1)、教師由知識的絕對權威和信息的唯一來源變成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幫助者。
(2)、教師的幫助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到一個支架的作用,當學生逐漸學會獨立管理自己的學習時,教師的支架作用可以逐漸隱去。
(3)、教師的主要工作由傳統(tǒng)的講授變?yōu)閷W生學習資源的設計、準備者和學生自主協(xié)作學習的幫助者。
(4)、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幫助者,更應是一個研究者,一個教育教學改革的支持者、參與者、探索者。
對于學生來說,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應對自己的學習負全部責任,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應學會計劃、組織、管理、評價自己的學習。學生在網絡環(huán)境下,從師生關系來看,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應該是平等的,教學過程是師生雙方共同作用的過程,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豐富的學習環(huán)境,為學生的學習搭建適合學生最臨近發(fā)展區(qū)的腳手架,學生沿著腳手架向上攀登,當學生有能力自主管理自己的學習時,教師的幫助可轉向其它的方面。
(二)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教學模式的實現(xiàn)策略
1、支架策略
應當為學習者建構對知識的理解提供一種概念框架,這種框架中的概念是為發(fā)展學習者對問題的進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事先要把復雜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學習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這種教學思想來源于前蘇聯(lián)著名心理學家維果斯基的“最鄰近發(fā)展區(qū)”理論,通過腳手架的支撐作用,不停地把學生的智力從一個水平提升到另一個新的更高水平。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幫助,把管理調控學習的任務逐漸由教師轉移給學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在教學的開始階段,教師將學生引入定的問題情境,并提供相應的工具,學生在目標指引下進行探索的嘗試,開始教師的幫助會多一些,最后完全由學生獨立探索,學習結束后學生對探索的過程進行反思。
2、拋錨策略
這種策略使學生在一個完整、真實的問題背景中,產生學習的需要,并通過鑲嵌式教學以及學習共同體中成員間的互動、交流,憑借自己的主動學習、生成學習,親身體驗從識別目標到提出并達到目標的全過程。
3、認知學徒策略
為了改變傳統(tǒng)的脫離現(xiàn)實生活的教學,借鑒傳統(tǒng)學徒制的長處,并針對傳統(tǒng)學徒制的弊端,有學者提出了認知學徒策略,它通過在真正的現(xiàn)場活動中獲取、發(fā)展和使用認知工具,來進行特定領域的學習。
4、隨機通達策略
利用各種多媒體技術(特別是超文本技術)為學習者提供一個復雜與結構不良領域的學習環(huán)境,以多種方法組織教學序列,通過多維度表征知識,促使學習者進行反復的交叉學習,以達到對復雜概念的理解。
5、網上協(xié)作學習自主學習的策略
通過多個學習者之間的協(xié)同、竟爭、辯論、頭腦風暴和角色扮演(師生角色扮演和情境角色扮演)等方式進行學習。
(三)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教學模式的評價方法
1、發(fā)端于“農業(yè)經濟時代”,而泛濫于“工業(yè)經濟時代”的標準化考試,將不再是主要的評價方式。
2、由過去以記憶為中心的考試,轉變?yōu)橐詣?chuàng)造性及問題意識為中心的評價。
3、由過去那種以書面考試為主要評價的單一方式,轉變?yōu)橐杂^察法為重點,采取多樣化方法的評價。網絡環(huán)境下的教學評價是多側面的、開放的,既有教師對學習者的評價,也有學生對學生的評價、小組對學習者的評價、小組對小組的評價,還有學習者的自我評價。
4、是一種以過程評價為主,考試評價為輔的評價,并且在評價中不斷指導學生,校正學習方向和方法,引導、刺激學生繼續(xù)學習和發(fā)展,以求達到教學的目標。
5、評價的功能多重的,從以往單一的篩選功能擴展到診斷功能、改進與形成性功能、激勵功能、導向功能等。
6、評價的內容不僅僅是對于知識的記憶、重復技能的掌握和邏輯思維能力,還包括創(chuàng)新思維、問題意識、感悟能力、情感態(tài)度等多種因素。
7、由于評價的過程性、開放性、多面性,,對教師素質的高要求、評價工作量的大大增加、相應資金投入的增加,對評價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如何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特別是多媒體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絡技術)進行過程性、統(tǒng)計性的教學評價,是本教學模式評價的關鍵。
(1)、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大容量存貯特性,可長期動態(tài)地存儲大量的個人信息,有利地支持了過程性、動態(tài)評價。
(2)、網絡的學習跟蹤技術可以對學習者網上的全程學習進行跟蹤,利于全面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
(3)、網絡的公開性,有利于評價的公開、公正,任何教師、學生甚至家長都可以到網上對學生的學習作出評價。

為了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zhàn),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已經從考試改革、課程改革、教材改革,發(fā)展到開始發(fā)動教學模式改革——以“探究性學習”為標志,從傳統(tǒng)的繼承性學習轉向創(chuàng)新性學習,以促使學生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發(fā)生深刻的變革,這勢必對教材編寫和教學實踐產生重大影響。我們主張把學習內容與學生的整個社會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通過改變學習方式,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既是信息技術教育開展和教改深化的歷史必然抉擇,也是信息技術教育開展和教改深化的必由之路。整合是教學資源和教學要素的有機集合,是運用系統(tǒng)方法,在教育學、心理學和教育技術學等教育理論和學習理論的指導下,協(xié)調教學系統(tǒng)中教師、學生、教育內容和教學媒體等教學諸元素的作用、聯(lián)系和相互之間的影響,使整個教學系統(tǒng)保持協(xié)調一致,維持整體的過程或結果,產生聚集效應。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進行整合,可以充分地利用現(xiàn)有資源,發(fā)揮設備的最大潛力,在有限的物質基礎上,實施高質量和高效率的教育。同時,整合所開辟出來的新大道,必將把信息技術教育帶入新天地。

[主要參考文獻]
1、祝智庭 《教育信息化理論與實踐模式》理論框架  課題網站
2、陸宏 《研究性學習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探索與實踐》中國教育科研網
3、一中課題組  《基于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探究性學習模式研究》實驗方案

【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探究性學習】相關文章:

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傳統(tǒng)學科教學的整合點滴談08-07

淺談信息技術與音樂學科的整合08-16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08-22

淺談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的整合08-24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理念08-17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課《秋天)08-16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培訓心得06-27

“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整合”學習心得體會07-25

巧用信息技術,實現(xiàn)學科整合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