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形和正方形》說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長方形和正方形》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長方形和正方形》說課稿1
說教學內容:
本節(jié)課是義務教育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第85頁例4。
說教材:
。ㄒ唬⒔滩姆治觯罕竟(jié)課是在學生了解周長的一般意義及長、正方形的特征的基礎上,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1) 給出了兩種計算的方法:一種是直接應用周長的含義將各邊的長度連加; 另一種是根據(jù)長、正方形邊的特征列出簡便的計算方法。不僅體現(xiàn)算法多樣化,同時體現(xiàn)了思維的不同水平。
。2) 在探索活動的基礎上,進行歸納總結,概括長、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公 式,以便在解決問題中靈活運用,體會數(shù)學的抽象和簡潔。
(二)、學生分析: 學生在二年級的時候已經(jīng)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知道了它們都有4條邊,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4條邊都相等。在上一節(jié)課學生學習《周長》知道了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就是4條邊的總和,這些都是本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基礎。三年級的學生還具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新舊知識遷移的能力,在合作學習解決問題的經(jīng)歷,這些能力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學生在歸納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公式時有一定的難度。
。ㄈ⒔虒W目標: 根據(jù)本課的具體情況,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結合實例進一步理解周長的含義,經(jīng)歷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過程,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并能利用這些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比較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
3、在探究周長計算方法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獲得良好的情緒體驗。
說教學重點、難點、關鍵點:
本著課程標準,我在認識了本節(jié)課教材在整個知識結構中所處的地位,考慮學生認知情況的基礎上,我確立了如下教學重點、難點、關鍵點。 教學重點:掌握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的運用。 教學關鍵點:讓學生在自己的計算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和理解算法。
教學準備
長方形和正方形卡紙、課件、課堂作業(yè)紙
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 依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我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方法中,力求體現(xiàn)以下幾個方面的理念: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運用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運用電化教學手段增加教學的新穎性,引導學生以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全過程。我主要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師生互動探討新知、引導學生總結。
2、說學法: 如何體現(xiàn)新課程學習的方式呢?設計教學時我遵循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心理規(guī)律,讓學生經(jīng)歷自己探索,通過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獨立思考和開展小組合作交流的活動得出結論。通過聯(lián)系生活實際解決問題來增加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并體驗數(shù)學的樂趣。
說教學過程:
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我運用電子白板在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教師引導的學習方式中進行教學。
。ㄒ唬 、情境引入。
1、 同學們,上一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周長,誰能告訴我什么是周長呢?前面我們還學生長方形和正方形,那么它們分別有什么的特征?(設計意圖:通過談話,引導學生回顧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為本節(jié)課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提供理論基礎,為新課做好鋪墊)
2、 引入新課,揭示課題。 師:再過幾天,圣誕節(jié)要到了,老師制作了兩張卡片,一張是長方形的,一張是正方形的,想在節(jié)日里把它送給我的兩位好朋友,但又覺得卡片不夠漂亮,于是我就想給這兩張卡片的一周都鑲上彩帶(用手演示指一周)。請同學們猜一猜,哪張卡片需要的彩帶長一些?(生自由猜)看來,同學們各自有各自的想法,兩張卡片需要彩帶的長就是要求“兩張卡片一周的長”。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板書課題)
(二) 、實踐探究。
1、 引導學生探究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1) 課件出示長方形,組織學生活動量一量。(給各個小組都準備長方形的卡片) 師:現(xiàn)在我們用先量后算的方法,計算出這張長方形卡片的周長吧。ㄒ笮〗M合作,在合作進程中注意整理思路和方法) 師巡視,參與學生的探究活動。
(2) 組織匯報,交流展示學習成果:你們是用什么辦法得到長方形的周長的呢?把你們的方法介紹給全班同學。 教師隨著學生的匯報板書算法,并讓他們說說是怎么想的。
、 6+6+4+4=20(厘米) 在學生匯報了其中一種算法后引導學生思考:還有不同的算法嗎?
、 6×2+4×2=20(厘米)對照圖形說出每個算式各部分的實際意義。
③ (6+4)×2=20(厘米)
。3) 誰能在圖上指出6×2和4×2分別表示哪部分?(6×2表示兩個長的各,4×2表示兩個寬的和),指名在圖上指出6+4表示哪部分(6+4表示一條長和一條寬的和)
。4) 引導學生對算法進行優(yōu)化。 他們算得對嗎?為什么你認為哪種算法比較簡便?(小組討論)無論怎樣列式,求出的都是圍成長方形四條邊的長度之和。
。5) 通過量一量計算這張卡片的周長,同學們想出了三種應運,真了不起!第三種方法運用了長方形對邊相等的特點,比較簡單,因此得出長方形周長=(長+寬)×2(板書)
2、 引導學生探究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課件:
。1) 出示正方形。
師:經(jīng)過學習,我們知道了怎樣計算長方形的周長,那么正方形的周長該怎樣 計算?這個問題跟正方形原什么有關?(邊長有關)
。2) 組織學生用同樣的方法量一量,算一算。教師巡視。
(3) 先讓每個學生自己計算,學生算完后,找兩位用不同方法計算的同學到黑板
前板演示:
、 8+8+8+8=32(厘米)
② 8×4=32(厘米) 請用學說想法。無論怎樣列式,求出的都是圍成正方形四條邊的長度之和。
。4) 你更喜歡哪一種呢?哪種方法比較簡便?為什么?(求4個5連加,根據(jù)乘 法計算比較簡便)。 (設計意圖:合作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分別通過量、算、比等一系列活動,歸納得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5) 小結。 同學們通過量一量,算一算,探索出了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板書)。
。6) 齊讀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公式。比較總結:通過計算,你知道哪張卡片所 需的彩帶長一些?要計算長方形的周長,一定要先知道長方形的什么?求正方形的周長只要知道正方形的什么就可以了(長和寬)。我們掌握了這兩種周長的計算方法之后,就可以解決很多實際問題了。
。ㄈ 鞏固練習。
1、 教材P85做一做第1、2題。
2、 教材P87練習十九第1、2、3題。
3、 拓展P88第9題。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題鞏固加課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同時學生學會利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ㄋ模 課后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設計意圖:對本節(jié)課知識點作一個簡單的回顧整理,形成知識網(wǎng)絡結構,使學生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為今后學習打下基礎!
說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主要圍繞教學目標,顯示了本課的主要內容、本課重點,雖很簡練,但通過板書能看出本課所講的重點內容。
量:長6厘米寬4厘米 算:① 6+4+6+4=20(厘米) 5+5+5+5=20(厘米) ②6×2+4×2=20(厘米) 5 ×4=20(厘米) ③(6×4)×2=20(厘米) 比:哪種方法最優(yōu)化
《長方形和正方形》說課稿2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一課是西師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內容。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法選擇、學法指導和教學程序四個方面來進行闡述。
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這節(jié)課的內容是學生在對長方形和正方形已經(jīng)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認識。它為以后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與面積以及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作奠基。
《數(shù)學課程標準》提倡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現(xiàn)教學內容,讓學生經(jīng)歷“數(shù)學化”和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因此,教材一開始就從生活中的實例引入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然后,教材創(chuàng)設兩個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數(shù)一數(shù)”、“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認識長方形、正方形邊、角的特征。接著,安排課堂活動鞏固學生對特征的認識,進一步建構對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空間觀念。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開放性、挑戰(zhàn)性的習題,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有序地觀察和動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標: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滲透數(shù)學美的觀點,培養(yǎng)學生愛數(shù)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認識。
教學難點:小組合作探究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具準備:
計算機軟件、實物投影儀、小棒、長方形紙片、正方形紙片、三角板、
直尺
學具準備:
小棒、長方形紙片、正方形紙片、釘子板、三角板、直尺、實驗報告單。
第二部分 教法選擇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靠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本節(jié)課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要形式,以“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為主要學習方式。遵循(從)感知→(經(jīng))表象→(到)概括這一認知規(guī)律,讓學生在探究交流中掌握知識。
第三部分 學法指導
1、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數(shù)一數(shù)” 、“量一量” 、“折一折” 、“比一比” ,有序地進行操作、觀察、探究交流,發(fā)現(xiàn)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把靜態(tài)的課本材料變成動態(tài)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動手中思維、在觀察中分析,真正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第四部分 教學程序
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在分析教材,合理選擇教法和學法
的基礎上,我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一上課我就對學生說:小朋友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的圖形在裝扮著我們的學習與生活?,這是我們的新教室,多漂亮啊!你知道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嗎?學生觀察后會說黑板的面、課桌和講臺的面是長方形;鐘表的面和地板磚是正方形等等。這時我再對學生說:小朋友們真了不起!已經(jīng)能辨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那么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問題。接下來就很自然的引出課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然后再出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要求大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利用了學生所熟悉的物體,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這樣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面的探索學習創(chuàng)造了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要求各小組在學具中選用所需的材料,開始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請小組長做好分工,把研究結果記錄在實驗報告單上。
邊 角
長方形 有( )條邊,
對邊( ) 有( )個角,都是( )角
正方形 有( )條邊,
每條邊( ) 有( )個角,都是( )角
2、學生開始活動時,我到學生中去巡視指導,并鼓勵學生選用不同的材料和方面進行研究。學生也可以到其他組去看一看,學一學,交流一下。
3、小組匯報。
請各小組匯報各自的實驗情況。要求匯報時說清楚選用的實驗材料、方法和研究結果。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這里我引導學生從兩個方面進行匯報。
首先是探討邊的特征,學生的匯報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在做實驗時,學生選用長方形紙片、正方形紙片、直尺。
通過數(shù)一數(shù),發(fā)現(xiàn)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條邊。
通過用直尺量,發(fā)現(xiàn)長方形相對的兩條長邊一樣長,相對的兩條短邊一樣長。正方形的4條邊都一樣長。
這時我引導學生觀察長方形兩條較長的邊和兩條較短的邊,它們的位置都正好是相對的,所以我們把它們叫做對邊。從而得出:長方形的對邊相等。
第二種情況:在做實驗時,學生選用了長方形紙片、正方形紙片
在研究長方形時是通過折紙得出來的。學生這樣折:
先上下對折,發(fā)現(xiàn)長方形上下兩邊重合在一起,說明這兩條邊一樣長。
再左右對折,發(fā)現(xiàn)長方形左右兩邊重合在一起,說明左右邊也一樣長。
從而得出:長方形有4條邊,對邊相等。
在研究正方形時學生這樣折:
把正方形紙片先對角折,再對角折,發(fā)現(xiàn)正方形4條邊都重合在一起,說明正
方形4條邊都一樣長。
第三種情況:學生選用的是釘子板。
通過數(shù)格子,發(fā)現(xiàn)了長方形長邊都占了6格,短邊都占了4格;正方形4條邊都占了5格。說明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4條邊都相等。
……
當學生匯報完,我對學生能想出多種方法來發(fā)現(xiàn)長方形和正方形邊的特征
給予肯定和表揚,并與學生一起總結出:長方形有4條邊,對邊相等。正方形4條邊都相等。(邊總結邊板書)
接著是探討角的特征,學生的匯報也可能有以下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在做實驗時,學生選用長方 形紙片、正方形紙片、三角板。
通過數(shù)一數(shù),發(fā)現(xiàn)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個角。
再用三角板的直角在每個角上比一比,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4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4個角也都是直角。
第二種情況:在做實驗時,學生也是選用長方形紙片、正方形紙片和三角板。
通過數(shù)一數(shù),發(fā)現(xiàn)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個角。
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別量了正方形和長方形紙片的一個角,它是直角,然后把長方形紙片對折再對折,發(fā)現(xiàn)4個角重合在一起,說明4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也一樣把紙片對折再對折,發(fā)現(xiàn)4個角重合在一起,說明4個角也都是直角。
當學生匯報完后,我與學生一起總結出:長方形4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4個角都是直角。(邊總結邊板書)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然后匯
報交流,一方面體現(xiàn)了數(shù)學的民主性,我給每個學生創(chuàng)造了均等的學習、參與的機會;另一方面讓學生經(jīng)歷了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生成過程,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同時讓各個組對自己的研究成果進行展示、交流,體驗成功,從而建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這樣能使情感的數(shù)學目標落到實處。
三、應用拓展
數(shù)學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使數(shù)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xiàn)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shù)學,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因此本節(jié)課練習的設計著重體現(xiàn)了層次性、針對性、靈活性三個特點,分為基本練習和擴展練習。
1、基本練習
(1)圍一圍
照下圖在釘子板上圍長方形和正方形。(圖略)
(2)拼一拼
用兩副同樣的三角板分別拼出1個長方形和1個正方形。然后根據(jù)拼的情況進行展示和交流。學生這樣拼(演示課件)
(3)、擺一擺
用同樣長的小捧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4)涂一涂
在方格圖上涂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圖略)
(5)先量一量再填一填
這個環(huán)節(jié)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鞏固對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認識,通過圍一圍、拼一拼、擺一擺、涂一涂、量一量、填一填多種形式的基本練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并且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2、擴展練習
(1)把一張長方形紙片折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
這道題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怎樣才能得到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呢?我引導學生思考長方形的哪條邊可以當作正方形的邊?
(2)畫一條線,把下面的圖形分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三角形。
(3)、右圖中有( )個長方形,( )個正方形。
這里我引導學生有序地數(shù)圖形。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主要目的是使每一位學生都能體驗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感覺。把剛剛學習到的知識進行擴展延伸,使學生靈活應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空間觀念得到加強。
四、全課總結。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我先引導學生重述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再引導學生比較長方形、正方形的共同點是都有4條邊,4個角都是直角,不同點是長方形對邊相等,而正方形4條邊都相等
(2)家里客廳地板鋪的磚為什么是長方形或正方形,而不是圓形的呢?
讓學生暢所欲言,發(fā)表各自的見解。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鼓勵學生將數(shù)學的知識應用于生活中,真正體會到數(shù)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五、課外延伸
充當小小設計師,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為學校新操場設計花池、羽毛球場、籃球場、沙池。
《長方形和正方形》說課稿3
一、教材分析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是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二小節(jié)的內容,是本單元的重點內容。學好本節(jié)課的內容,不僅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還能為以后學習其它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基礎。
。ㄒ唬┙虒W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在探究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滲透“實驗——發(fā)現(xiàn)——驗證”的數(shù)學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遷移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使學生認識到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shù)學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利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解決實際問題。
2.教學難點
長方形面積公式的發(fā)現(xiàn)過程。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思維形式正處在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已經(jīng)具備了觀察、比較的意識,并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認識了面積及面積單位,會用面積單位直接測量面積,這些都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打好了基礎。
三、教法、學法分析
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學法、小組協(xié)作法、觀察法和發(fā)現(xiàn)法三種方法。
由于三年級學生的思維形式正處在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階段,因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盡量運用直觀教具、學具、多媒體等手段,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盡量多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讓他們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去歸納,在學生探索的過程中,教師只是啟發(fā)者、引路人,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四、教學流程設計
針對教材和學生的特點,我設計了如下教學過程:
。ㄒ唬┣榫硨耄ぐl(fā)興趣
同學們,今天下午學校安排咱們班的同學給教學樓前的兩塊草坪澆水,(課件出示兩塊草坪)老師準備分成男女兩組,請你們自己選擇。教師鼓勵男生承擔較大塊的草坪,究竟哪塊草坪大呢?(男女生爭執(zhí)不休)怎樣比較草坪的大小呢?從而得出要比較草坪的面積。(適時提問什么是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進一步引導如何比較面積大小?你有哪些方法?(重疊、數(shù)面積單位)對于面積較大的草坪這兩種方法又太麻煩。從而引出本課主題: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通過真實情景的創(chuàng)設,自然地引出了本課所要研究的主要內容,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開始了主題的思考,引發(fā)了學生學習新知的欲望,為學習新知豐富了情趣,為下面的教學埋下了伏筆!
。ǘ┯^察發(fā)現(xiàn),猜一猜
課件出示四幅圖片(背后畫有一平方厘米的小方格),大小關系為①長相同,寬不同;②寬相同,長不同;③長寬都不同。請學生根據(jù)小方格的提示回答三副圖的面積,并結合課件演示引導學生觀察猜想長方形的面積可能與什么有關。當學生得出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和寬有關系之后,引導學生進一步求證長方形面積與長和寬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
觀察課件上的.三幅圖片的長、寬、面積各是多少,教師板書:
長(厘米) 寬(厘米) 小方格個數(shù) 面積(平方厘米)
8 54040
8 64848
7 64242
10 33030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得出:每排的個數(shù)(長所包含的個數(shù))×排數(shù)(寬所包含的個數(shù))=總個數(shù)(長方形的面積)
學生通過觀察初步發(fā)現(xiàn):長與寬的乘積正好等于長方形的面積。
(三)自主探究,驗一驗
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測已知長、寬的長方形的面積。
學生先量出長方形的長和寬,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測量長方形的面積,并將結果填入表中。
根據(jù)學生的討論交流情況教師擇機板書得出結論: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并介紹字母公式S=a×b
【在驗證歸納過程中,做到了學生人人參與教學,每個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實際驗證并歸納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在這里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
(四)靈活應用,遷移方法
在推導正方形面積公式時,沒有把它作為例題來教學,而是在練習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時,把一個長8分米、寬6分米的長方形,漸變成長6分米、寬6分米的正方形,讓學生從長方形的面積計算遷移到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即長和寬相等時,就變成了邊長×邊長,從而總結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發(fā)展了學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間觀念。
(五)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
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有了明確認識以后,讓學生自己解決課前提出的選草坪的問題。安排相應的練習題,練習題的設計由易到難,采用闖關游戲的方式進行,最后出示有一定難度的綜合拓展題目作為作業(yè),讓學生帶著新的問題走出課堂,期待下一課的到來。
在這節(jié)課上,我主要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實驗—發(fā)現(xiàn)—驗證-歸納總結等數(shù)學活動,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測量、猜測、驗證、想像等過程,在合作探究中歸納總結出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通過學具操作和課件演示,吸引了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在學習活動中理解數(shù)學知識,積累學習方法,思維方法,科學探究的方法,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和成功,從而形成豐富的數(shù)學體驗,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長方形和正方形》說課稿4
一、 說教材
1、 說課內容:
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上海試用本)小學數(shù)學第五冊第110~112頁的例1“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2、 本節(jié)課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本課內容是在前幾冊直觀認識角、線段以及三角形、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基礎上,再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并會進行周長的計算,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學習幾何初步知識的興趣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為后一節(jié)課學習周長公式的變式運用及拓展打基礎,同時又為后繼四五年級的長、正方形的面積及長、正方體的學習作鋪墊,是一個承上啟下的內容。本課內容基于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主要還是以直觀為主,通過討論交流,圍圍描描等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
3、 本課的教學目標:
根據(jù)二期課改教學大綱的理念、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三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本課可確定以下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 使學生理解周長的含義;
②會運用公式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2)過程能力與方法:① 通過圍一圍、描一描等操作活動在學生頭腦中建立周長的概念;
、谕ㄟ^學生的主動探究,合作討論,配以媒體的直觀演示,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歸納出常用的周長計算公式,使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得以提高。
。3)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生喜好的實際操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探究能力和概括能力,并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的信心。
4、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
根據(jù)以上的分析,不難看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周長的含義,會進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教學難點是:建立周長的概念及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得出;而要突破難點的教學關鍵就是:通過多種學生喜好的實踐操作活動,調動學生各種感觀,來協(xié)調感性認識,并通過合作學習將得到的直觀感受加以內化,從而更好地理解、掌握本課內容,并形成一定的探究學習的方式。
二、 說教法
愛迪生曾說過:“我從來沒有做過一次偶然的發(fā)明,我的一切發(fā)明都是深思熟慮實驗的結果!苯虒W也是一樣,學生的動作和思維是密不可分的,讓他們親手去描一描,圍一圍,使一些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轉化為形象化、具體化,在動手操作中進行認識和理解,在合作討論和交流中進行完善和內化,在練習與運用中進行對比,排除誤區(qū),得以鞏固。
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面向全體,人人動手
本課內容概念性較強,又較抽象,如果單純是教師演示或個別學生演示,必然會有部分學生因為得不到親身的體驗而無法建立正確的概念或建立殘缺的概念。因此,結合教師擺小棒、部分學生上前指一指圖形的周長這兩個示范性的初步感知活動,我又讓每個學生挑選練習紙上2~3個喜歡的圖形描出周長,這樣,每個學生都有了親自動手的機會而不再是純粹的一個旁觀者。
2、激發(fā)主動,積極參與
三年級的學生,概括能力還不是很強,因此要通過個人的探究歸納出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顯然對很多同學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對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在小組討論中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聆聽別人的方法,這樣可以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參與,主動思考,并在討論中相互取長補短,得出比較全面的方法。在這一小組探究的活動中,人人都是學習的主人,主體性和主動性得以體現(xiàn),一些思維、概括能力較弱的學生也被帶動起來。
3、師生配合,多邊互動
本課教師的作用體現(xiàn)在對學生實踐活動的組織以及幫助學生整理探究學習的成果。特別是在學生交流時,教師配以媒體展示,讓學生通過媒體的展示,判斷學習的成果是否正確,并在此基礎上,輔導學生優(yōu)選方法,加工成常用的計算公式。在第二次討論學習后,安排學生看書,既是利用教材對前面活動成果的.一個加強,又留給學生消化與質疑的余地。
三、 說學法
“一切真理都要讓學生自己去獲得,由他重新發(fā)明,而不是草率地傳遞給他!睘榇,在教學中,我主要讓學生自己去動手圍圍,描描,讓學生養(yǎng)成勤動手的學習習慣。學生通過自主的小組學習、討論,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探索,嘗試去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自己未知領域中的知識,這就是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探究學習能力的提高。通過閱讀教材進行質疑,通過練習中判斷題的解答,讓學生學會用比較的方法排除干擾,鞏固成果。這也是我們培養(yǎng)學生力求形成的一種學習方法和能力,為此本節(jié)課在這方面也下了一定的功夫。
四、 說教學過程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已定的教學目標,我主要安排了以下的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周長的含義
▲這是本課的一個重點,同時又是一個難點,如何來突破這個難點呢?我是這樣安排的:
1、 出示一個(小棒搭成)三角形:
這是一個什么圖形?由哪幾條線段組成?
。ǔ鍪局荛L概念):三角形三條邊長度的和,叫做三角形的周長。
演示:三小棒擺成一直線
2、 出示一個(小棒搭成)四邊形:
這是一個什么圖形?由哪幾條線段組成?
。ǔ鍪局荛L概念):四邊形四條邊長度的和,叫做四邊形的周長。
▲這兩次出示由教師操作,讓學生在觀察中初步體會周長的含義。
3、出示釘板(圍著各種圖形),讓學生上來用手指描一描各個圖形的周長。
▲由幾個學生上來操作,一是檢測前兩次觀察后對概念的理解程度,二是繼續(xù)加強學生對周長的直觀感受和理解。
完成練習紙:選擇你喜歡的2~3個圖形,用彩色筆描出它的周長。
▲面向全體學生,每個同學都可以在動手操作中體會、理解周長的含義,同時又讓學生有選擇的余地。
4、揭示課題:(指釘板上長方形和正方形)今天我們著重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是怎么計算的。
(二)、操作感知,探究方法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的的主體部分,是學習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本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為了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根據(jù)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我安排了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長方形的周長
▲《大綱》中指出“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由于上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已經(jīng)充分地感知了周長的含義,認知結構已有了調整和重組,所以在這一層次中,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采用分組討論探究,并就本小組討論的結果作好記錄,使討論不流于形式。學生應該很明白接下來的學習任務,在討論探究的時間里,每個學生都享有發(fā)表自己觀點的權利,同時也擁有批判不同算法的權利,這段時間是真正屬于他們的。對于學生而言,把問題交給他們遠比把結果交給他們有挑戰(zhàn)性,更容易使他們有成功的情緒體驗,學習上的探究能力得以發(fā)展,合作意識得以加強,組內成員相互取長補短。
1、 出示一個長方形(媒體):
它的長是5厘米,寬是4厘米,周長是多少?
。1)學生討論,并記錄討論結果。
(2)交流匯報。配以媒體演示。
▲此時應該是學生努力探索的精彩呈現(xiàn),教師在組織學生交流討論結果時,學生對自己的成果的正確性是十分關注的,利用這一時間,不失時機地配以媒體的演示,一方面讓學生鞏固討論學習已有的認識,另一方面也幫助學生辨別學習結果的正確性。
板書: 5+5+4+4=18cm
5+4+5+4=18cm
5×2+4×2=18cm
(5+4)×2=18cm
(3)方法比較,得出常用公式。
根據(jù)四邊形的周長概念,這四個算式都正確嗎?你覺得哪個最簡便? (5+4)×2
5+4表示什么?表示一份長與寬),配以媒體演示
乘以2表示什么?(有這樣的兩份),配以媒體演示
這個算式也就是(以媒體演示)長方形的周長=(長+寬) ×2
▲將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梳理,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從而得出計算長方形周長較為簡便的算法,并引導學生概括為計算公式,此時學生的認識就由感性上升為理性。
2、 如果用字母C表示長方形的周長,a表示長的長度,b表示寬的長度;
長方形周長公式可以寫成: C=(a+b) ×2
練習利用公式求長方形的周長。(媒體)
3、 出示例1,指導書寫格式
解: C=(a+b) ×2 先寫公式
=(25+15)×2 代入數(shù)據(jù)
=40×2
=80(米) 要寫單位名稱
答:………………………………。
▲其實解答例1已是水到渠成的事,這里只需指導學生一個規(guī)范的解題格式。
第二層次:正方形的周長
▲這一層次基于上一層次的認識,學生應該有能力解決,但可能方法的選擇上有一些偏差,因此,這里采用學生討論的學習方式,主要使學生全體能對正方形的特征重新喚起,進而應對這種四邊相等的特征,采用合理優(yōu)化的解答方法。
1、 出示正方形,a=5cm
這個正方形周長怎樣求?為什么?
2、 學生討論,并交流:(配以媒體演示)
板書: (5+5)×2=20 cm 5×4=20 cm
3、 為什么這里可以乘以4?
(正方形有四條邊,四條邊都相等。)
4、 可以得出正方形周長計算公式: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5、 如果用字母怎樣表示正方形的周長,
板書:C= a ×4
6、練習利用公式求正方形的周長。(媒體)
第三層次:看書,劃出概念,質疑。
▲這一層次主要對學生剛剛形成的概念以及計算方法進行重溫和整理,培養(yǎng)學生對教材的閱讀習慣及敢于質疑的學習精神。
(三)、鞏固反饋
1.完成P112 練一練
2.A冊34頁第二題。
3. 媒體出示判斷題
4.根據(jù)要求在釘板上圍長方形或正方形
(1)圍一個長5cm,寬4cm的長方形,口答周長。
。2)圍一個邊長3cm正方形,口答周長。
*(3)圍一個周長是12cm的長方形,怎么圍?(拓展題,視時間)
▲由于這是第一課時,練習也以實踐操作題居多。目的還是為了鞏固學生頭腦中周長的概念。在第2個練習之后安排了第3個練習,使學生在比較中排除干擾,強化所學的知識。第4個練習的第(3)小題是一個拓展題,視時間,如果充足,在課堂上討論;如果時間比較緊張,則安排學生課后思考,使學生課堂上已掌握的知識得以時間和空間上的延伸。
。ㄋ模⒖偨Y整理: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ㄎ澹、作業(yè)布置:A冊P34;每日精練P68。
附板書: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5+5+4+4=18cm
5+4+5+4=18cm
5×2+4×2=18cm
(5+4)×2=18cm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 ×2
C=(a+b) ×2
(5+5)×2=20 cm
5×4=20 cm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C= a ×4
《長方形和正方形》說課稿5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四課時的內容:“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下面我將從四個大的板塊來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認識四邊形,研究了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了解了周長的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好這一內容將為今后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其它圖形的周長以及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ǘ┙虒W目標
根據(jù)教材和學生的認知特點,我擬定的教學目標是:
1、使學生鞏固應用周長的含義,探索并發(fā)現(xiàn)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推理、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充分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培養(yǎng)生活的數(shù)感。
4、通過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積極探究、大膽嘗試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同學間協(xié)作互助的精神。
二、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以上分析,我認為本節(jié)課的重點:會推導、歸納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難點:能靈活運用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
三、說教法。
為了實現(xiàn)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我根據(jù)讀講精練教學法的理念運用了以下教學策略:
1、創(chuàng)設故事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2、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在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識
3、充分運用課件、學具的輔助作用,鞏固知識
4、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習慣的養(yǎng)成和個性的張揚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實現(xiàn)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我設計了五個環(huán)節(jié):設疑激趣,引入新課;自讀引導,探究新知;系統(tǒng)整理,明確算法;分層精練,鞏固達標;抒發(fā)感受,心靈對話。
(一)設疑激趣,引入新課
首先為學生創(chuàng)設探究學習的情境,提出問題。在問題的召喚下,喚起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索新知的動機,我創(chuàng)設了同學們都熟悉的龜兔賽跑的情景,小兔子和小烏龜因為路線不同發(fā)生爭執(zhí),通過觀察學生發(fā)現(xiàn)了小兔子的路線是長方形的,烏龜?shù)穆肪是正方形的,那么他們的路線長短到底相不相同呢,引導學生說出:“要想知道它們的路程長短實際上就是求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直接引出課題。
(二)自讀引導,探究新知
1、為了探索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我設計了自主學習、獨立嘗試、小組交流、總結歸納、鞏固練習五個環(huán)節(jié)。
2、利用周長的定義,讓學生獨立算出小兔子所走的路程,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在自主探索后,充分發(fā)揮小組學習優(yōu)勢,學生會得出3種算法:
、6+4+6+4=20(米)
②2x6+2x4=20(米)
、郏6+4)x2=20(米)
結合多媒體課件演示引導學生說出這三種方法中哪種方法最好,從而概括出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長+寬)×2=長方形周長,在此基礎上,反問:要求長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么?
2、接下來是探索正方形周長公式,有了前面探索長方形周長的鋪墊,本環(huán)節(jié)我完全放手給學生,所以我設計了四個環(huán)節(jié):一、嘗試計算,二、交流匯報,三、總結歸納,四、鞏固練習。由于正方形的四條邊長度相等,所以在試算中學生很容易得出:5+5+5+5=20(米)。5x4=20(米)。通過比較學生很容易看出哪種算法簡便,重點讓學生說出5和4分別代表什么,從而得出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ㄈ┓謱泳殻柟踢_標
新課標指出數(shù)學學習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有用的數(shù)學。在本節(jié)課中的練習安排我注重層次性,滲透多樣性。讓不同的'學生獲得不同的發(fā)展。因此為了實現(xiàn)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我通過出示兔子日記,設計了"闖關"游戲,激發(fā)了學生運用知識的激情。第一關是讓學生計算已知長和寬的長方形的周長,使學生明確計算周長的必要條件,既培養(yǎng)了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孩子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第二關是已知邊長求正方形周長公式的練習;第三關是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設計的是正方形周長公式的變式練習,注重考察學生對周長計算方法的靈活運用。設計的三個問題,通過形式多樣的練習,讓學生以多種方式、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培養(yǎng)孩子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ㄎ澹┦惆l(fā)感受,心靈對話
讓學生用簡潔的語言交流本節(jié)課的收獲,給學生提供自我感悟,自我評價的時間與空間,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概括、總結能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這節(jié)課的學習。
《長方形和正方形》說課稿6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選自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五冊第四單元《四邊形》認識部分中的第5課時。這一課時是在學生研究平面圖形、長度單位和初步感知了什么是物體的周長及掌握了各種平面圖形的周長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這一課之前,教材安排了讓學生去測量課桌、黑板、樹干的周徑、圓形花圃、籃球場等不同形狀的物體的邊長,并要求計算出邊長的總和是多少,通過大量的感受活動使學生對圖形的周長有了較深的感性認識,并具備了測量、比較的理念和動手的能力,在這樣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根據(jù)教材內容的特點,設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用不同的方式探索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總結周長計算公式。
(2)能利用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解決實際生活中有關周長計算的問題。
情感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清楚表達自己的意見的能力,以及觀察,比較和歸納的能力。
(2)培養(yǎng)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良好習慣和能力。
教學重點: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小組合作以及和全班同學的合作交流,總結長方形周長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總結長方形周長公式
二、教法、學法
教法:針對幾何知識教學的特點、以及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空間觀念薄弱的特點,我打算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法以及分組討論、合作學習的形式,并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輔助教學,讓學生在觀察、感知的基礎上,分組討論、合作學習,老師恰當點撥,適時引導,多媒體課件及時驗證結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以學生發(fā)展為本,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的。
學法:蘇霍姆林斯基說:“喚醒人實行自我教育,按照我的深刻信念,乃是一種真正的教育!痹趯W法指導上,我將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精神,創(chuàng)設時間和空間激發(fā)他們主動探索。借鑒杜威“做中學”的思想,讓學生動起來,活起來,讓學生在觀察、測量、實踐操作、問題解決等過程中,經(jīng)歷想一想,算一算等活動,努力營造協(xié)作互動、自主探究、議論紛紛的課堂教學氛圍,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得以發(fā)展。
三、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復習長方形的特點,為新知的學習做好準備:利用身邊的長方形(數(shù)學書的封面、課桌面)引導學生復習長方形的特點,變抽象為直觀。
2、復習周長:出示學生的生活照,引起學生注意,設疑:老師遇到了一個小麻煩,老師想把這張照片裝飾一下,鑲上花邊,讓它變得更加漂亮,花邊要多長呢?引出周長,進而復習周長的含義,讓學生指出長方形的周長,借助課件演示讓學生初步感知:長方形的周長就是四條邊之和。
。ǘ┨岢鰡栴}、確定目標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順勢提出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先來研究怎樣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前面學生在學習周長時已經(jīng)學會用工具測量出周長了,這里開篇點題,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計算。
。ㄈ⿲嵺`探究、獲取新知
1、討論算法:通過設問,讓學生明確知道了長和寬就能計算出長方形的周長即先量后算。
2、出示長方形的長和寬的長度,小組合作研究長方形的周長的計算。
、傧驅W生說明活動要求。
、趯W生分組交流想法,然后在自學本上寫出自己的算法,能寫幾種就寫幾種。
學生小組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③交流算法。
。1)各小組派一名代表說算式(師板書算式),小組間互相補充。
(2)全班交流算法,課件演示,歸納算法。
。3)小結要算長方形的周長必須要知道它的'長和寬。
由于學生對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非常多,所以在課堂上讓學生在各抒己見的基礎上,形成一個熱烈、民主、交流的學習氛圍,老師在“放”的同時又要注意“收”。
。ㄋ模⿷眯轮_成目標
1、出示一個長6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學生用喜歡的方法計算。
、僖蝗松吓_板演,其余的在本上列式計算。
②集體訂正,優(yōu)化計算方法。(讓學生經(jīng)過體驗后更能體會哪種方法更好)
2、出示兩只兔子在賽跑的情境圖,(正方形邊長4厘米,長方形長為5厘米,寬為3厘米).
、僮寣W生猜猜看哪個長方形的周長更長。
②驗證猜想。(分男、女生組比賽計算周長)
、垡龑Оl(fā)現(xiàn):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周長一定時,它的長和寬是不相同的。
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主動學習的機會,提供嘗試探索的空間,使學生樂于、善于自主學習,能主動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
3、學生作業(yè):第42頁及43頁做一做第1題。
從圖形題上升到文字題
由于長方形是一種空間圖形,用文字來表述題意,是要學生從題意中轉換為圖形,從而訓練了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4、選作:第42題做一做第2題
。ㄎ澹┗仡櫺〗Y,教師評價
通過今天的學習,有哪些收獲?有什么感受?
讓學生談一談這節(jié)課的收獲,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結能力。
附:板書設計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6+6+4+4=20(厘米)6+4+6+4=20(厘米)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6×2+4×2=20(厘米)(6+4)×2=20(厘米
長方形的周長=長×2+寬×2長方形周長=(長+寬)×2
《長方形和正方形》說課稿7
一、說教材
1.《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是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82-83頁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知道了面積的含義,初步認識面積單位,以及學會用面積單位直接量面積的方法。這節(jié)課就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好本單元的內容,不僅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還能為以后學習其他平面圖形面積計算的方法打下堅實基礎。于是,我對教材進行了認真地研究。
2.本課教材主要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教材例1通過先讓學生用若干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擺成3個不同的長方形,并填好表格,讓學生通過這個操作初步體會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與寬之間的關系。第二部分例2通過測量面積及試一試,探索并歸納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第三部分從正方形與長方形之間的關系,從而推導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第四部分練一練主要目的在于鞏固新知,讓學生能利用新知解決實際問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
3.由此我根據(jù)教學內容把推導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作為教學重點,而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面積公式的過程又是教學的難點。
4.教學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時,我沒有把它作為例題來教學,而是在練習中,先計算長方形面積,再演示寬不變,逐次縮短,最后演變成長與寬同樣長。學生從長方形的面積計算遷移到正方形的面積計算,發(fā)展了學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間觀念。
二、教學目標
基于本課的教學內容及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①引導學生有序觀察,動手實驗,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驗證并歸納出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公式,會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長方形的面積,利用知識的遷移由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推導出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谂囵B(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眼光去發(fā)現(xiàn)問題的意識,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觀察、質疑、分析、解決問題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圩寣W生在實驗操作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在合作與交流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合作能力,并通過實際應用的練習,將課內外的知識有機結合,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
三、教法與學法:
三年級學生的思維形式正處在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階段。因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盡量運用直觀教具、學具、操作、多媒體等手段,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調動學生多種感官(手、眼、腦)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我盡量多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讓他們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去歸納,在學生探索的過程中,教師只是啟發(fā)者、引路人,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導者。
基于以上分析,我設計了如下教學過程:
四、教學過程: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
。ㄒ唬﹩栴}導入,激發(fā)興趣:
在這里我安排了3道題,第1題用數(shù)面積單位的方法求面積。
第2題用面積單位去量的方法求面積。第3題出是一道既難數(shù)有難量面積單位的情景下引入新課,這樣設計有梯度的問題層層導入,引發(fā)了學生學習新知的欲望,激發(fā)學習興趣。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
。ǘ⿲嵺`探究,發(fā)現(xiàn)方法
1.動手操作。
先讓學生用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小組合作,在紙上擺一擺,擺出3個你們最喜歡的長方形,并填寫下表。
2.反饋交流。
填完表后,老師帶領學一起觀察擺成的每個長方形的長是多少厘米?寬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積是多少?
老師著重引導學生觀察長方形的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怎樣的聯(lián)系?誰來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初步發(fā)現(xiàn)
學生通過觀察初步發(fā)現(xiàn):長與寬積正好等于長方形的面積
教師抓住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這個發(fā)現(xiàn)進入第三個環(huán)節(jié)。
。ㄈ﹦邮謱嶒、驗證方法
師:這位同學的發(fā)現(xiàn)對不對呢?下面我們再來做第二實驗。
請各小組測量例2的第一個長方形的長、寬,
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面積是多少?
學生操作完后小組交流
1、交流測量結果
長4厘米,寬3厘米,面積12平方厘米。
2、交流測量方法。你是怎樣去測量的?
。á倜颗艛[4個,擺3排,共有12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2平方厘米。②可以沿著長擺一排,共可以擺4個小正方形,沿著寬擺3行.說明每行4個面積單位,可以擺3行,一共有12個面積單位,面積是12平方厘米),如果沒有第二種測量方法,教師運用多媒體引導出第二種測量方法。
并比較哪種方法簡便?(這里通過比較培養(yǎng)學生從多種方法中學會選擇最佳方法。培養(yǎng)學生合理選擇不同策略的能力。)
在出示例2的第二個長方形,要求學生量出長和寬后用簡便的測量方法測量它的面積,并說出面積是多少?
讓學生用這兩個長方形的長乘寬是不是也等于它的面積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
。ㄋ模w納評價,總結方法
(1)通過剛才的驗證,你們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面積和什么有關呢?怎樣計算長方形的面積呢?
通過同學們的討論,我們可以得到: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隨后老師介紹用字母表示公式。
接下來老師出示兩道題,用剛剛學到的新知來解決。
1、第82頁的試一試
2、解決一開始出現(xiàn)的求游泳池的面積題目。經(jīng)過剛才的學習你有辦法求出面積嗎?
練習完畢后就進入第五個環(huán)節(jié).
(五)靈活應用,遷移方法
在推導正方形面積公式時,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jīng)]有把它作為例題來教學,而是在練習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時,把一個長7分米、寬3分米的長方形,漸變成長3分米、寬3分米的正方形,讓學生從長方形的面積計算遷移到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即長和寬相等時,就變成了邊長×邊長,從而總結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邊長×邊長。發(fā)展了學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間觀念。
緊接著我們進入第六個環(huán)節(jié)
(六)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
1、出示書第83的第1題。
2、出示書第83的第2題。
本節(jié)課采用實驗—發(fā)現(xiàn)—驗證-歸納總結的教學模式。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出問題,讓學生動手操作,自己去實驗發(fā)現(xiàn),自己去求證,自己去總結,自己去推行,吸引了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在學習活動中理解數(shù)學知識,積累學習方法,思維方法,科學探究的方法,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和成功。
《長方形和正方形》說課稿8
一、 說教材
。ㄒ唬┙滩姆治
長方形、正方形周長是本冊教材圖形與幾何中的教學內容之一。本課教材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前一課經(jīng)歷了許多測量實踐活動了解周長的一般意義;了解了規(guī)則圖形和不規(guī)則圖形周長求法的基礎上的教學。學生通過自主探索,驗證猜想,合作交流,推導出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學好這一內容將為今后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其它圖形的周長以及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ǘ⿲W情分析
學生已經(jīng)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認識了周長,能夠先進行度量,再計算圖形周長。學生個性差異大,課堂學習過程中自控力不強,學生排斥對話式的教學方式。因此,課堂教學中,我采用多種教學形式、方法,多樣的互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進行思考、分析、判斷、做出選擇。
。ㄈ┙虒W目標
根據(jù)教材和學生的認知特點,我擬定的教學目標是:
知識與技能
1、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能熟練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2、會解決有關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的簡單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推理的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操作活動,推導出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逐步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知數(shù)學是有趣有用的,初步了解數(shù)學的價值。
2、對日常生活和周圍環(huán)境中的數(shù)學現(xiàn)象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究的欲望。
3、在創(chuàng)設情景中,培養(yǎng)嚴謹求真、刻苦鉆研的學科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以上分析,我確立了如下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會推導、歸納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難點:能靈活運用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
二、說教法:
數(shù)學是一門培養(yǎng)人的思維,發(fā)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xiàn)獲取知識和方法的思維過程。基于本節(jié)課的特點,從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認識規(guī)律出發(fā),為了更好的突出本課的教學重點,化解難點,我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操作發(fā)現(xiàn)
。2)巧設疑問,體現(xiàn)兩“主”
(3)運用遷移,深化提高
三、說學法:
新課標指出“教無定法,貴在擇法”,數(shù)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基礎之上。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將指導學生學會觀察、比較、歸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讓學生主動探索、主動交流、主動提問。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我主要設計了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情境導入、探索新知、實踐應用、反饋總結。
。ㄒ唬┣榫硨耄3分鐘)
我以學生熟悉的龜兔賽跑的故事情境引入,為學生創(chuàng)設探究學習的情境,提出學習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要講述的'內容,以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這是數(shù)學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ǘ┨剿餍轮20分鐘)
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為了突出教材的重點,明了分析教材的難點,在探索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過程中,我設計了獨立思考、小組交流、總結歸納這三個環(huán)節(jié)。
1.首先讓學生回憶長方形的特點,學生很容易得就得出長方形的對邊相等這一特點,然后利用周長的定義,讓學生獨立算出小兔子所走的路程,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 在自主探索后,再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并進行匯報,學生會得出以下3種算法,6+4+6+4=20,6×2+4×2=20;(6+4)×2=20,結合多媒體演示引導學生概括出長方形周長的3個計算公式
長方形周長=長+寬+長+寬
長方形周長=長×2+寬×2
長方形周長=(長+寬)×2
3.讓學生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第三種計算公式是最簡便的。在此基礎上,反問:要求長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么? 考查學生是否真正理解、掌握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接下來是探索正方形周長公式,有了前面探索長方形周長的鋪墊,本環(huán)節(jié)我完全放手給學生。由于正方形的四條邊長度相等,所以學生很容易得出:
5+5+5+5=20;5×4=20,通過比較學生很容易看出第二種算法簡便,重點讓學生說出5和4分別代表什么,從而得出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ㄈ 實踐應用(15分鐘)
針對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有層次、有針對性地設計了填一填、選一選、判一判等多種形式的練習,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新知。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進行拓展練習,深化教學內容,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
(四)反饋總結(2分鐘)
讓學生自己說說本節(jié)課的收獲,既是對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的回顧與整理,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表達和自我評價的能力。
五、說板書設計
我比較注重直觀、系統(tǒng)的板書設計,對此我設計了如下板書,能夠及時地體現(xiàn)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于學生能夠理解掌握。
《長方形和正方形》說課稿9
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X午好!
我是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依據(jù)新課標的理念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等幾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一、教材分析
《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是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二節(jié)的內容。本課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長計算、面積和面積單位、學會用面積單位直接測量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第一次學習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學好本課,是以后學習平面圖形面積推導過程的重要基礎,并且為學生進一步系統(tǒng)地學習平面圖形的面積做好準備。
二、學情分析
數(shù)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之上,學生在學習這個知識之前,已經(jīng)掌握了面積的含義和面積單位,對面積單位有了一個較深的感性認識,學會了運用面積單位直接度量面積。但三年級學生的思維形式正處在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階段,心理發(fā)展仍處于行為把握階段,不能抽象理解。他們有初步的數(shù)學學習經(jīng)歷,但指向性不明,方法不夠恰當;有較強的活動和觀察興趣,但是活動缺乏有序性,觀察度不夠寬泛,概括、歸納水平差距較大;有小組合作意識,有表達意愿,但數(shù)學語言不夠規(guī)范,小組合作效率有待提高。對于面積這一具有抽象特點的知識,探索、理解、接受起來有一定難度,因此將成為他們學習的難點。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并能應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進行計算,能區(qū)分面積和周長。
2、技能目標
經(jīng)歷面積公式的推導,滲透“實驗——發(fā)現(xiàn)——驗證”的數(shù)學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驗證”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等良好的學習習慣,滲透事物間相互遷移類推的唯物主義觀念。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公式,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長方形面積公式的發(fā)現(xiàn)過程。
五、說教法、學法
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讓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本課我主要運用“情景創(chuàng)設法”,強調“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理論與應用的過程,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探索、解決數(shù)學問題,發(fā)現(xiàn)數(shù)學規(guī)律,獲得數(shù)學經(jīng)驗”。而教師只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因此,我運用了“擺一擺——猜一猜——驗一驗——用一用”等教學方法,讓學生知道身邊的數(shù)學問題隨處可見,能把自己的所學知識解決生活當中的事情,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
在學生的學習方面,我將小組合作探究作為首選。學生分小組進行“拼一拼”、“猜一猜”、“議一議”“驗證”等活動,探索出長方形和正方行面積的計算公式。這樣,即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又體現(xiàn)了學生動手實踐,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了學生探索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樹立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
六、說教學過程
1、復習質疑,導入新課
新課開始,出示兩個長方形(長5厘米寬2厘米和長7厘米寬2厘米)圖片,回憶以前所學的知識,匯報關于長方形、正方形的已有知識、經(jīng)驗。
繼而提出問題:請同學們觀察這兩個圖形,猜想一下哪個面積大?留下了一個懸念,導入了課題(板書課題)。
【教學設想:通過復習,喚醒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的回憶,特別是周長、面積、面積單位、長度單位的記憶,為新知學習做好準備。問題的提出既引出了新課的內容,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經(jīng)歷探索過程,概括歸納公式
接著探索剛才的問題,并提出新問題:你們能想辦法求出它們的面積嗎?小組合作對長方形的面積進行探討。學生在這個階段可能會采取用面積單位擺、畫格子等較為直觀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教師進行演示并對學生的探索結果給予肯定。繼而讓學生猜想一下長方形的面積與什么有關,該如何計算。
【設計意圖:我認為“猜”是自古至今的一種很好的游戲,一種娛樂項目。通過猜測可以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學生們帶著迫切的心情,想知道猜的結果是否正確,才能做自主探究,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參與的主體地位!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長方形的面積都可以用“長×寬”來計算呢?提出新的問題,讓學生用面積單位擺各種規(guī)格的長方形,并填寫記錄卡。
提取3組以上操作數(shù)據(jù),驗證猜想,教師要作好小組操作指導工作。最后得出結論: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經(jīng)歷了長方形面積的推導過程后,再出示一個正方形,讓學生通過分析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的關系,從長方形的面積計算遷移到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即長和寬相等時,就變成了邊長×邊長,從而總結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邊長×邊長。發(fā)展了學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間觀念。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jīng)歷實驗——猜想——驗證——歸納——概括,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通過自己的思維活動,在不斷的失誤中進步,同時樹立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練習用數(shù)學的語言表達。對公式記憶深刻!
3、寓練于樂,鞏固新知。
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是學習數(shù)學的最終目的。所以我還將練習設計成孩子們所熟悉的生活場景。創(chuàng)設同學們去游樂園的情境,將學生帶入情境中,然后組織相應的活動,引導學生解決問題。讓學生比較碰碰車場地和旱冰場地的面積誰更大些。
然后出示花草地示意圖:游樂場有一塊邊長16米的正方形園草坪,想在中間修建一個邊長4米的正方形花壇。請你算一算建好后草坪的面積是多少?
【設計意圖:本節(jié)課上到此時,學生已經(jīng)開始倦怠,利用游樂場的情境能再次調動學生的注意力,使更多學生愉快地參與到活動中,設計一些有層次的練習題,并運用一些激勵性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發(fā)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欲望,既記憶了公式、初步解決了實際問題,又緩解了學習的疲憊,可謂一舉多得!
4、拓展思路,啟迪思維。
在本環(huán)節(jié)設計了兩道具有一定難度,要進行反向思維和發(fā)散思維的題目,旨在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設想:在掌握新知的基礎上,激發(fā)新的思考,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解決身邊的數(shù)學問題,了解數(shù)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性;通過解決實際問題,獲得成功的體驗,享受學習數(shù)學的喜悅!
七、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微型教案”,能具體、直觀地幫助學生開啟思路,排疑解難,掌握新知識。所以,我的板書設計簡潔、清楚、明了地展示了本節(jié)課的知識要點和學習內容。
總之,本節(jié)課的設計堅持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原則,注重學生知識的生成過程:由已知向未知的過渡;由具象的實物向抽象的數(shù)字轉化;通過對比、分析、總結,得出結論。力求體現(xiàn)自主化、活動化、生活化、情感化,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享受成功的喜悅,學習的快樂。
《長方形和正方形》說課稿10
教材分析:
學生在一年級已經(jīng)直觀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本節(jié)課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這兩種圖形的特征,為后面學習長、正方形的周長、面積以及立體幾何的學習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分析:
1、借助觀察、操作,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語言進行描述。
2、經(jīng)歷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過程,發(fā)展空間想像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3、在具體情境中,感受、欣賞圖形美,培養(yǎng)愛護鳥類、保護環(huán)境等環(huán)保意識。
教學要點分析:
本節(jié)課教學重點是: 歸納總結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為了突破這一重點,教學中通過學生分組合作、動手實踐、討論交流,自主獲取新知,培養(yǎng)學生的初步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空間觀念。
教學策略設計:
新課標指出:"教師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與技能、思想與方法!备鶕(jù)這一理念,我認為教學中,教師的著眼點,不應只是規(guī)律性結論的呈現(xiàn),而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為此教學中我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以“美麗的鳥巢”導入新課,通過猜測、操作、分析、比較等方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在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出長、正方形的特征,并應用這些特征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長方形、正方形紙片、直尺、三角板、小棒。
過程設計:
本節(jié)課設計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 揭示課題
多媒體課件出示:信息窗1情境,點擊鼠標。
小朋友們,小鳥的“家”漂亮嗎?看到它們這么漂亮的家,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學生可能會提出:鳥巢是怎樣做的?它的每個面是什么形狀的?這些圖形有什么特征?今天我們重點來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板書課題: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帖)
設計意圖:好奇是孩子的天性,由情景中的數(shù)學問題導入新課,能很快抓住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在心理上產生懸念,并迅速切入正題,為后面的合作探索與深化理解巧設“孕伏”。
第二環(huán)節(jié):分組合作 探究特征
本環(huán)節(jié)設計了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 猜測特征
我是這樣進行的:(老師手指課件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小朋友們,我們大膽的來猜想一下,長方形和正方形會有什么樣的特征?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在此基礎上教師指出:大家的猜想到底是對還是錯呢?下面就要通過我們的動手操作來進行驗證。分頁標題#e#
這里更多體現(xiàn)了課堂的生成,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成了課堂的主人,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
第二層次:探究特征
首先研究長方形的特征:大家的桌子上有長方形紙片、直尺、三角板、小棒等學具。聽清要求:利用這些學具,動腦筋,想辦法,找一找長方形的邊有什么特征,角有什么特征,一會兒要在全班交流你們組是怎樣發(fā)現(xiàn)這些特征的。
學生分組學習結束后,全班進行交流。有的小組通過測量的方法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有的小組是通過對折的方法發(fā)現(xiàn)的';有的小組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在此基礎上,再利用課件演示長方形的特征。(演示課件)
最后教師板書特征:長方形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貼在黑板上)
接下來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剛才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長方形的特征,利用手中的學具,運用各種方法看一看正方形有哪些特征。學生在分組合作、全班交流后,總結出正方形的特征,教師板書:正方形的四條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貼在黑板上)
在這個層次里,教師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操作材料,學生分組合作、討論比較、總結特征,預設與生成交替出現(xiàn),課堂真正成了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
第三個層次:比較特征
先讓學生分組討論長、正方形的異同,然后全班進行總結,教師用韋恩圖表示出長、正方形的關系。(畫圖)
有對比才有鑒別,本層次的設計就是想通過比較長、正方形的異同,讓學生在同中求異,在異中求同,避免思維產生混亂。
到此,新授已經(jīng)結束,師生共同對知識點進行梳理。(指著黑板比劃一下)然后對開始的猜想進行判斷。
本課的第三個環(huán)節(jié) 實際應用 解決問題
練習的設計緊扣重點,由易到難,形式多樣,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
第一個練習:課件出示一個長方形,讓學生說出其它兩條邊的長度,并說明理由。
第二個練習:用小棒擺長方形、正方形
每個同學都有長短不同的小棒若干根,兩人一組,選擇合適的小棒分別擺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要說清這樣擺的理由。在這里學生有可能擺出平行四邊形、菱形,那么讓學生說明為什么不是長、正方形,怎樣才能變成長、正方形。
第三個練習:給出一張長方形紙片,讓學生想辦法變成最大的正方形。目的就是想讓學生在操作中體會長方形、正方形的關系。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全課總結
以學生談感受的方式,評價本節(jié)課的收獲、體驗,以及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掌握,感受數(shù)學的魅力。
《長方形和正方形》說課稿11
教材分析:
1、《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是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第五冊第6單元的第1個教學內容。
2、教材先讓學生在教師或類似的生活場所里找一找: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再引導學生通過對長方形、正方形紙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邊和角的特點,加深對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認識,然后再把長方形、正方形的特點進行比較,體會相互間的聯(lián)系,揭示長方形的長、寬及正方形的邊長等概念。
3、教材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豐富的活動,讓學生充分感知長方形、正方形的特點,鞏固對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數(shù)一數(shù),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使學生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征,能辨認和區(qū)別這兩種圖形。
2、體現(xiàn)合作競爭的教學思想,培養(yǎng)獨立探詢問題的能力和全面觀察的問題的思維方式。
3、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在民主、和諧、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學習。
本課時知識歸納起來是:
1、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會判斷哪些圖形是長方形,哪些是正方形
3、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的名稱
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掌握它們的特征。
難點是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得出和驗證。
教學設計: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在教室里找長方形。(課的開始通過觀察學生熟悉的教室、引入,吸引學生注意力,可以讓學生感知數(shù)學就在生活中。)
第二環(huán)節(jié):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特征
出示一個長方形說說對它們邊和角的已有的認識。各有幾條邊?幾個角?(若有生說到關于直角,應充分肯定,并借這話引出下一環(huán)節(jié))
活動一:研究長方形的特征
通過擺長方形,觀察長方形,提出猜想:你覺得長方形的角有什么特征?邊還有什么特征?通過折一折,比一比手中的長方形驗證自己的猜想,組織交流。長方形特征:有四條邊,對邊相等;有四個角,四個角都是直角。(探求長方形的特征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猜想長方形的邊和角有什么特征,在讓學生想辦法證實自己的想法,在知識探究是過程中不僅有知識的掌握,更能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索的習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活動二: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談話:你能猜想一下正方形的邊和角又有什么特征呢?(學生親歷研究和交流長方形邊和角的特征的過程,對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利用知識的正遷移,能比較順利地研究出正方形邊和角的特征。)
學生通過操作驗證后,交流并總結:正方形的特征:有四條邊,四條邊都相等,有四個角,四個角都是直角。然后教學正方形邊的名稱。
活動三:比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第三環(huán)節(jié):鞏固練習,深化理解
1、想想做做第2題
同桌合作,用兩副同樣的三角尺,分別拼成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長方形。交流拼的方法,說說拼的是什么形,有什么特征,并說出各部分的名稱。
2、想想做做第3題
獨立思考,有一張長方形紙,你能剪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嗎?
用你的長方形折一折,剪一剪,這個最大的正方形邊長是多少?說說為什么?
第四環(huán)節(jié):課堂總結,組織構建
第五環(huán)節(jié):活動深化,拓展延伸
想想做做第4題
(1)用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
。2)用1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大正方形(小組討論合作)
。3) 用1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能拼成不同的長方形嗎?
《長方形和正方形》說課稿12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四課——《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我主要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模式、說設計、說板書、說評價、說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說得失八個方面來談一談我對本節(jié)課的認識。
一、說教材
本單元是在前面“圖形與幾何”的基礎上教學的,內容包括:四邊形和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識,周長的含義,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公式的探索和應用,對實物的估量等。
在編排上,教材一方面注意挖掘幾何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另一方面提供了大量與空間觀念密切相關的素材,把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有機地融合,與數(shù)學課程中各個分支進行整合,并遵循兒童學習數(shù)學的規(guī)律,選擇了活動化的呈現(xiàn)方式,使學生更好地認識、理解和把握自己賴以生存的空間,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
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和對教材的分析,我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能結合具體的問題情景,鞏固應用周長的含義,在探索活動中發(fā)現(xiàn)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2、能力目標: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積極探究、大膽嘗試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同學間協(xié)作互助的意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充分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培養(yǎng)生活中的數(shù)感。
教學重難點是:
重點: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難點:引導學生在探究活動中感悟和發(fā)現(xiàn)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的特殊性。
二、說學情
《新課標》指出:數(shù)學教學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結合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他們有更多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和理解數(shù)學,使他們體會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shù)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shù)學產生親切感。
本節(jié)課是小學數(shù)學人教版三年級的教材。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平面圖形,以及前一課經(jīng)歷了許多測量實踐活動了解周長的一般意義;了解了規(guī)則圖形和不規(guī)則圖形的周長的求法的基礎上教學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以前的知識鋪墊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知識基礎。但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周長,因此對周長的理解要通過熟悉的生活情景來引導,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中,力圖體現(xiàn)“面向全體,尊重學生,注重發(fā)展”。讓學生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參與探索周長計算的過程。
三、說模式
“3161和諧課堂教學模式”,即“三標準一主線六原則一跟蹤”。
“三標準”是指師生和諧、教學和諧、優(yōu)差和諧,這是構建和諧課堂的核心。
“一主線”是指教師應整體把握教材,應圍繞一條核心、主線設計課堂教學,即“舉三歸一、以一反三”。
“六原則”是指以《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的六個習慣為課堂呈現(xiàn)方式和操作原則,即:積極主動、以終為始、知己知彼、集思廣益、要事第一、不斷更新。
“一跟蹤”是指對學生知識、方法、能力的課后跟蹤。
《長方形和正方形》說課稿13
今天上午有幸聽了馮老師的講課,講了一節(jié)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關于“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的課程,從聽課中可以總結出一下幾點:
一、情境創(chuàng)設引入比較新穎,吸引學生的興趣。
教師能夠充分利用教材且又有自己的創(chuàng)新,將龜兔賽跑引入本節(jié)課中,讓學生感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以問題“誰跑的路程長?”引出本節(jié)課的課題,做到了問題導學,引起學生的思考。
二、探究新知簡潔明了,以學生探究為主體,對比概括計算公式。
設計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片,通過測量出每個邊的長度,讓學生自主探究計算周長的方法。通過學生列出的不同計算方法,引導每個算式中不同的數(shù)代表不同的含義,最后得出最簡單的一個作為周長的計算公式。
三、練習題設計有始有終,層次清晰,由易到難。
概括出本節(jié)課的新知后,首先解決了本節(jié)課一開始的龜兔賽跑問題,讓學生解決問題并練習用公式計算。又采取了不同形式鞏固復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公式,判斷中有易錯點和難點,突出了本節(jié)課中的重點內容。最后又以計算拼接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的周長提高訓練,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了周長的本質和計算周長的方法,并且強調了重合的邊。
四、教師的講解清晰,重難點強調比較突出。
長方形周長公式中小括號的作用,正方形周長和邊長的倍數(shù)關系,單位的統(tǒng)一,拼接方法和周長不能相加的原因等等,幾個突出的重點都做到詳細講解和強調,提高學生的認識意識。
對本節(jié)課意見和建議:
1、對長方形的周長公式解釋不夠透徹,它是兩組領邊的和或者是兩組長和寬,這一點王老師做到了很好強調和擺圖。
2、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比較可以舉一些實際的生活實例,讓學生感受周長的大小和不確定性,增強學生生活感受意識。
《長方形和正方形》說課稿14
第五單元美化校園窗2——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
一、說教材
1.說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青島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信息窗2第67—69頁。
2.說教材簡析
本課內容是在學生已經(jīng)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理解周長意義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索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教學時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出發(fā),充分體現(xiàn)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通過測量和計算等活動,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發(fā)展學生的探索意識和能力,培養(yǎng)學生探究合作、樂于思考的數(shù)學素養(yǎng)。
3.說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jīng)歷探索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的過程, 會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2、在對長方形、正方形和不規(guī)則圖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在應用周長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行初步有條理的思考.
3.在學習活動中體會現(xiàn)實生活中數(shù)學的價值,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積極交流、善于合作和主動探究的數(shù)學素養(yǎng)。
4.說重點難點
本節(jié)課教學重點是探索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難點在對于長方形、正方形和不規(guī)則圖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二、說教法
1.說導入方法:
本節(jié)課的導入采取了回顧舊知,為新知識作鋪墊的方法進行,根據(jù)教學的需要設計了秋天到了,草地進入養(yǎng)護期,花匠老爺爺給花壇圍上護欄這個情境,目的在于回顧上節(jié)課所學的關于周長的相關知識,為本節(jié)課學習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做好鋪墊,既體現(xiàn)了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的理念,也體現(xiàn)了數(shù)學學習的價值,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主動參與到數(shù)學學習活動中。
2.說新授教學采用的方法:
、偾榫炒虒W法。數(shù)學與學生生活經(jīng)驗密切相關,通過創(chuàng)設給花壇圍護欄、算游泳池周長、籃球場的周長、給手帕加花邊等一系列生活化的情境串,引出學生對數(shù)學問題周長的探索和研究,既體現(xiàn)了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的理念,也體現(xiàn)了數(shù)學學習的價值,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主動參與到數(shù)學學習活動中。
②猜想驗證法。在教學長方形周長這一知識點時,先讓學生猜想一下,長方形花壇的周長可能與什么有關系?教學中,通過猜想,讓學生有了初步的感知,然后通過自己驗證等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引導學生經(jīng)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合理地提出數(shù)學猜想、主動獲取數(shù)學知識的素養(yǎng)。
、壑v解法。在對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推導過程中,教師在學生歸納總結方法的基礎上進行講解,將知識點進一步鞏固、深化。
、苓w移法。在學習了長方形周長的基礎上,運用知識遷移法進行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學習,放手讓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自己探究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3.說鞏固新知的方法
、俜謱泳毩暦。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和教學的需要,設置了基本練習、變式練習和發(fā)展練習三種不同層次的練習,力爭讓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收獲。讓學生多種方式、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數(shù)學素養(yǎng)。
、诓僮鞣。在練習中加入了先量一量,再計算圖形的周長的題目,目的在于通過測量圖形的每條邊的長度進一步鞏固周長的意義和周長的計算方法,通過兩張長4cm,寬2cm的長方形紙片的拼圖游戲,進一步練習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并初步探究長方形的周長是與其的長、寬之間的關系。
、蹥w納整理法。在練習中引導學生歸納整理所學知識,形成一個知識鏈。
三、說學法
1.說學生的認知基礎
學生們前面已經(jīng)學習過長方形、正方形的知識及其特點,結合具體情境能理解周長的意義,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公式的推導及算理是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之一,三年級學生已經(jīng)有一定的動手操作和分析綜合的能力,所以我覺得這節(jié)課讓學生參與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顯得十分必要,因此在本節(jié)課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如下教學模式:動手操作,創(chuàng)設情境——操作體驗,初步感知——探索知識由來,抽象概括新知——實踐操作,運用延伸。
2.說學法
、傩〗M合作學習。在探究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過程中,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交流,歸納整理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②讓學生多種方式、多種感官參與活動,通過量一量、拼一拼、算一算等形式多樣的練習,讓學生多種方式、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數(shù)學素養(yǎng)。
四、說教學程序
。òㄇ榫硠(chuàng)設、各環(huán)節(jié)及設計意圖、課件的應用說明、板書設計)
第一環(huán)節(jié):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1、秋天到了,草地進入養(yǎng)護期,花匠老爺爺給花壇圍上護欄,每塊花壇需要多少米護欄?(出示課件:目的在于回顧圖形周長的意義。)
同學們,我們來幫花匠老爺爺算一算每塊草地都需要多少護欄。
提問:三角形的周長怎樣求?
四邊形的周長怎樣求?
【設計意圖】數(shù)學與學生生活經(jīng)驗密切相關,通過給花匠老爺爺給花壇圍上護欄這樣一個生活化的問題,引出學生對數(shù)學問題周長的探索和研究,既體現(xiàn)了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的理念,也體現(xiàn)了數(shù)學學習的價值,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主動參與到數(shù)學學習活動中。
第二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我們三年級一班也接受了一項重要的任務,我們將負責管理學校門口一個長8米,寬4米的花壇。(課件出示情景圖)
2、根據(jù)圖上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生:給長方形花壇圍上護欄,需要多少錢?(師板書)
師:要求需要多少錢,必須先算出什么?
生:長方形花壇的周長是多少米。
【設計意圖】數(shù)學與學生生活經(jīng)驗密切相關,通過給花壇圍護欄這樣一個生活化的問題,引出學生對數(shù)學問題周長的探索和研究,既體現(xiàn)了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的理念,也體現(xiàn)了數(shù)學學習的價值,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主動參與到數(shù)學學習活動中。
第三環(huán)節(jié):積極思考,引導猜想
師:請同學們猜想一下,長方形花壇的周長可能與什么有關系?
師:根據(jù)花壇的長和寬,你能求出花壇的周長嗎?在練習本上試一試。
【設計意圖】沒有大膽的猜想,就不可能有偉大的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猜想驗證是一種重要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教學中,教師通過猜想驗證等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引導學生經(jīng)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合理地提出數(shù)學猜想、主動獲取數(shù)學知識的素養(yǎng)。
第四環(huán)節(jié):操作驗證,總結方法
。ㄒ唬┨剿鏖L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1.學生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長方形花壇的周長。
2、小組交流。
3、全班匯報:
師: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可能出現(xiàn):
(1)8+4+8+4=24(米)
板書:長+寬+長+寬 =周長
師: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8×2=16(米)
4×2=8(米)
16+8=24(米)
板書 長2+寬2=周長
(3)(4+8)×2=24(米)
板書:(長+寬)x2=周長
小結:先算一條寬和一條長的長度,乘以2表示有這樣的兩份。
分別讓每一種做法的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出示不同算法的課件,將學生的算理以圖形的方式展示出來,便于學生理解周長的計算方法。)
師:這里的每一種方法都很棒,你喜歡用那種方法?為什么?
4、怎樣得出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8米表示長方形的什么,4米呢?
板書: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設計意圖】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是在他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獲得。教學中要盡可能的為學生搭建自主探索的平臺,尊重學生的實際需要,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shù)學意識和熟練運用準確、簡練的`數(shù)學語言表達自己數(shù)學思想的素養(yǎng);對學生各種不同的算法,只讓他們說清算理即可。學生在交流的基礎上,在多次的計算過程中,會逐步實現(xiàn)多種算法的自我優(yōu)化。算法多樣化并不要求學生都能用幾種不同方法解決同一個數(shù)學問題,算法多樣化的核心是每一個學生個性的思考。在算法多樣化的基礎上進行優(yōu)化,幫助學生選擇最簡單、最方便的計算方法。
5、求護欄的錢數(shù)
(1)師:求出長方形花壇的周長也就算出護欄的長度,需要多少錢?我們還需要什么條件?
。2)老師這里有兩種護欄的價格,甲種護欄8元/米,乙種護欄9元/米,選擇你喜歡的護欄,列式算出需要多少錢。
6、跟進練習:(課件出示題目)
一個長方形的游泳池,長25米,寬15米,它的周長是多少米?
師:你能用剛剛學過的知識求出游泳池的周長嗎?
7、思考:假如我們要求教室地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么條件呢?
(二)正方形的周長
1、師:學校又新建了一個花壇,也要圍上護欄,你們看這是什么形狀的?(正方形)(課件出示情景圖)
2、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正方形的特點是什么?
3、那你們能求出這個花壇的周長嗎?
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做法:
生1:(7+7)×2=28(米) 28×8=224(元)
生2:4×7=28(米) 28×9=252(元)
4、全班交流。
。1)讓不同做法的學生談想法。
。2)你喜歡哪種方法?能具體說一下嗎?
5.引導學生說出:正方形的四條邊相等,直接用邊長乘4就可以求出正方形的周長。
板書: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6、跟進練習:(課件出示題目)
12厘米
8米
這兩個正方形的周長分別是多少?
【設計意圖】學生在探究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很容易得出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因此這個環(huán)節(jié)放手給學生,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護欄計算錢數(shù),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求出正方形花壇的周長后,教師稍作引導,學生便可以在自我思維碰撞中實現(xiàn)算法的自我優(yōu)化,培養(yǎng)了學生善于運用知識、方法的遷移解決新問題的素養(yǎng)。
第五環(huán)節(jié):拓展應用,解決問題
師:今天大家真不簡單,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學會了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既然同學們有這么大的本領,老師有幾個問題想請教大家。現(xiàn)在我們也來證明一下自己的本領吧!
1、小小測量師
有四個圖形分別測出周長,想:算周長之前應該干什么?
2、籃球場的周長
你們知道籃球場是什么形狀的嗎?(長方形)老師還知道它的長是28米,寬15米,你們能求出籃球場的周長嗎?
學生獨立完成,小組內交流計算方法,全班匯報。
3、為了把這張畫裝飾得更漂亮,要給它的一周圍上邊框。要做多長的邊框?你看小明做得對嗎?(課件出示題目,根據(jù)學生作出的判斷顯示“笑臉”或“哭臉”)
4、老師有一塊長為10厘米、寬為8厘米的長方形手帕,想鑲上一圈花邊,需要多少厘米呢?(課件出示題目。)
師:你想怎樣計算?為什么?
學生獨立計算,全班交流。
5、如果用剛才的那條花邊裝飾這個邊長10厘米的正方形手帕,夠用嗎?、拼一拼,算一算。
引導學生說明原因。
6、每組有兩張完全一樣的長方形紙片。請你們小組合作分別量出紙片的長和寬,再動手拼一拼,看一看能拼出什么圖形,并算一算拼成圖形的周長,最后想一想,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拼一拼,算一算,組內交流。
7、拓展題(課件出示題目,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題意)
利用圍墻的一邊,用鐵欄桿圍出一個長方形花圃,長25米,寬10米,要用( )米長的鐵欄桿。
學生組內交流,獨立計算。
師:為什么只算3條邊?
一面廣告墻要裝上霓虹燈,你能幫設計師算出所需霓虹燈的米數(shù)嗎?
學生獨立解答,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數(shù)學學習的應該是生活中的知識,因此練習的設計注重從現(xiàn)實生活入手,體現(xiàn)層次性、靈活性、有效性,通過量一量、拼一拼、算一算等形式多樣的練習,讓學生多種方式、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數(shù)學素養(yǎng)。
第六環(huán)節(jié):回顧小結,梳理知識。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呢?你有哪些收獲?
小結:在現(xiàn)實生活中時時處處都有數(shù)學問題,希望同學們能仔細觀察、積極動腦,用我們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幫助你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設計意圖】學生談收獲,既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又是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梳理和再現(xiàn);提醒學生在生活中關注周長的問題,體現(xiàn)了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的理念,培養(yǎng)了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素養(yǎng)。
板書: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
寬+長+寬+長 8+4+8+4
寬×2+長×2 8×2+4×2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x2 (4+8)×2
7+7+7+7=28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x4 7×4=28
《長方形和正方形》說課稿15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認圖形》。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教學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三種常見的平面圖形。教材在編排上體現(xiàn)了以下特點:
1.緊密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通過豐富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直觀認識常見的平面圖形。學生在生活中隨時都能看到物體的面。學生在上冊中已經(jīng)直觀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教材以這些為起點,安排學生用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等形體的積木來看一看、畫一畫,從物體上“分離”出面,研究面的形狀,形成長方體、正方體和圓的表象。根據(jù)這些相同的畫面畫出圖形,給出名稱,引出長方形、正方形和圓。這就蘊含了面與體的關系,使學生在整體上直觀認識這三種平面圖形。這樣安排,符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有利于他們主動地認識平面圖形。
2.把圖形的變換、圖形間的聯(lián)系放在重要位置。教材只要求學生直觀認識幾種最常見的平面圖形,沒有深入研究這些圖形的特征。但教材安排了豐富的操作活動,有利于學生培養(yǎng)空間觀念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
3.教材設計了一些開放性問題。如安排了在釘子板上圍長方形、正方形,圍出的圖形可以有大、有小,有不同位置。還有用一塊長方體積木可以畫出幾種不同的長方形等。這些問題能激起學生獨立探索的熱情和相互合作的愿望,有利于改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PGN0176.TXT/PGN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長方體、正方體的一個面和圓柱的底面以及用這些幾何圖形的面畫圖形等活動,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
2.知道這些常見圖形的名稱,并能識別這些圖形,初步知道這些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3.在活動中積累對數(shù)學的興趣,增加與同學的交往、合作的`意識。
教學設想
“自主探索、發(fā)展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課題實驗研究,旨在改變教與學的方式。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探索創(chuàng)造條件,是為學生的獨立思考、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引路搭橋,是讓學生真正在探索中發(fā)展。因此,我在設計這一課時,對教材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處理,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廣闊的活動空間、探索空間,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探索的全過程。具體設計了以下幾個探索活動:
活動1:給一堆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的積木進行分類,然后說說是怎樣分的。
活動2:找出長方體,觀察其中的一個面,借助自己的思維去發(fā)現(xiàn)一些特征,根據(jù)特征給出長方形名稱。(正方形和圓同上。)
活動3:從體上抽象出面,認識這些面后,讓學生用體在紙上畫出面,并再次感受體和面的關系,感受三種圖形的特點。
活動4: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的,加強幾何圖形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活動5:小組合作在釘子板上圍圖形,獨立在方格紙上畫圖形,滲透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學生感受出直線圖形與曲線圖形的不同。
在教學中,凡是學生自己能發(fā)現(xiàn)的,都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如果有一定的困難,就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們合作探索。教師尊重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尊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方法。
教學流程
一、游戲導人,激發(fā)興趣。
1.學生自由說說老師為大家?guī)砹四男┓e木。
2.小組合作給積木分類并說一說你們組是怎樣分的。
【玩積木是學生喜歡的活動,一開始學生的興趣就被積木所吸引,讓學生操作給積木分類,不但可以滿足他們的欲望,更可以為后面知識的學習打下基礎。同時體現(xiàn)了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新課程理念!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認一認。
。1)認識長方形。
①學生各自拿一個長方體,認準其中的一個面進行觀察,再觀察周圍同學認準的面,探索這些面的特點。
、趯W生自由匯報,互相評價。(學生發(fā)現(xiàn)這些面都是長長的。)
③從學生的匯報中抽象出長方形并給出名稱。
(2)正方形和圓的認識同上。
2.畫一畫。
(1)微機出示學生用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畫圖形的圖片,學生說一說圖片上的同學在干什么?他們是怎樣畫的?
。2)學生動手操作畫圖形,配上活潑輕快的音樂。
。3)匯報交流:學生在投影儀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說說看法。
3.找一找。
。1)微機顯示“丁丁的房間”的圖片。
。2)學生在畫面上找一找、說一說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正方形或圓的。
。3)和好朋友一起走下座位在教室里找一找、說一說,然后匯報評價。
【學生在把積木分類的基礎上,通過同一類積木的某一面凸現(xiàn)出這些面有相同的形狀,找出這些面的特點,然后引出長方形、正方形和圓。這樣,不僅讓學生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這些面的特點,同時也展示了學生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學生在操作活動“畫一畫”和“找一找”的過程中,人人都參與,親身經(jīng)歷/PGN0178.TXT/PGN從體上抽象出面,再把這些面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的過程,加強幾何圖形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現(xiàn)了關注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三、實踐應用,拓展創(chuàng)新。
1.圍一圍。
。1)學生小組合作動手操作在釘子板上圍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反饋交流:說說你們是怎樣圍的。
。2)試著在釘子板上圍一個圓。
反饋交流并得出釘子板上圍不出圓的結論。
2.畫一畫。
。1)學生動手在方格紙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2)小組長組織組員在小組內對本組同學的作品進行評價。
。3)由各組組長把自己組的情況在大組上交流。
【釘子板和方格紙本身有相同之處,它們的表面上都有許多正方形小格組成。讓學生在釘子板上圍圖形、再在方格紙上畫圖形,經(jīng)歷著一個由難到更難的過程。在釘子板上圍圖形為在方格紙上畫圖形打下基礎。教師在圍圖形過程中進行重點指導,在畫圖形中就可以大膽放手,相信學生的能力,給學生充分自主的空間!
四、評價體驗,認識自我與他人。
1.評價本節(jié)課自己及其他同學的表現(xiàn)。
2.學了這一課后你有哪些收獲?
【學生可以評價自己對一節(jié)課的學習表現(xiàn)和收獲,也可以評價他人的學習表現(xiàn),生生互動評價,學生既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又共同體驗成功,促進發(fā)展!
五、課外延伸,繼續(xù)探索。
1.微機顯示一學生用長方體畫長方形的圖片。
2.師:用這樣的一塊長方體究竟能畫出幾種不同的長方形呢?這個問題留給小朋友課后去探索。
評析
這節(jié)課充分體現(xiàn)了“自主探索、發(fā)展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的課題研究思想,/PGN0179.TXT/PGN具體突出表現(xiàn)在四種變革:
1.師生關系的變革。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成為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2.教學內容的變革。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處理教材,為學生提供一定思考性、探索性和挑戰(zhàn)性的學習素材。
3.學習方式的變革。教師特別關注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4.評價方式的變革。教師給學生提供生生互動評價的空間,同時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fā)展,尤其是在探索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的情感與態(tài)度。
【《長方形和正方形》說課稿】相關文章: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反思04-14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教學反思03-22
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教學反思04-21
《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與周長》教學反思06-11
數(shù)學教案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01-22
數(shù)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教案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