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妇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_无码人妻精品视频_久久躁夜夜躁狠狠躁_偷碰人妻无码视频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初二數(shù)學上冊教案

初二數(shù)學上冊教案

時間:2022-12-10 18:35:28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初二數(shù)學上冊教案(合集15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二數(shù)學上冊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二數(shù)學上冊教案(合集15篇)

初二數(shù)學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經歷探索兩個圓之間位置關系的過程;了解圓與圓之間的幾種位置關系;了解兩圓外切、內切與兩圓圓心距d、半徑R和r的數(shù)量關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圓與圓之間的幾種位置關系

  難點:兩圓外切、內切與兩圓圓心距d、半徑R和r的數(shù)量關系的聯(lián)系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從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提出問題

  1)復習點與圓的位置關系;2)復習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二、師生共同研究形成概念

  1.書本引例

  ☆ 想一想 P 125 平移兩個圓

  利用平移實驗直觀地探索圓和圓的位置關系。

  2.圓與圓的位置關系

  每一種位置關系都可以先讓學生想想應該用什么名稱表達。在講解兩圓外切、內切與兩圓圓心距d、半徑R和r的數(shù)量關系的聯(lián)系時,可先讓學生探索,老師不要生硬地把答案說出來

  ☆ 鞏固練習 若兩圓沒有交點,則這兩個圓的位置關系是 相離 ;

  若兩圓有一個交點,則這兩個圓的位置關系是 相切 ;

  若兩圓有兩個交點,則這兩個圓的位置關系是 相交 ;

  ☆ 想一想 書本P 126 想一想

  通過實際例子讓學生理解圓與圓的'位置關系。

  3.圓與圓相切的性質

  ☆ 想一想 書本P 127 想一想

  旨在引導學生思考兩圓相切的性質:如果兩圓相切,那么兩圓的連心線經過切點,這一性質是下面議一議的基礎。學生容易看出兩圓相切圖形的軸對稱性及對稱軸,但要說明切點在連心線上則有一定困難。

  如果兩圓相切,那么兩圓的連心線經過切點

  4.講解例題

  例1.已知⊙ 、⊙ 相交于點A、B,∠A B = 120°,∠A B = 60°, = 6cm。求:(1)∠ A 的度數(shù);2)⊙ 的半徑 和⊙ 的半徑 。

  5.講解例題

  例2.兩個同樣大小的肥皂泡粘在一起,其剖面如圖所示,分隔兩個肥皂泡的肥皂膜PQ成一條直線,TP、NP分別為兩圓的切線,求∠TPN的大小。

  三、隨堂練習

  1.書本 P 128 隨堂練習

  2.《練習冊》 P 59

  四、小結

  圓與圓的位置關系;圓心距與兩圓半徑和兩圓的關系。

  五、作業(yè)

  書本 P 130 習題3.9 1

初二數(shù)學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2.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3.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質的應用.

  教學重點: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質.

  2.等腰三角形性質的應用.

  教學難點:

  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的性質的理解及其應用.

  教學過程

 、.提出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

  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軸對稱圖形,探究了軸對稱的性質,并且能夠作出一個簡單平面圖形關于某一直線的軸對稱圖形,還能夠通過軸對稱變換來設計一些美麗的圖案.這節(jié)課我們就是從軸對稱的角度來認識一些我們熟悉的幾何圖形.來研究:①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嗎?②什么樣的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

  有的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有的.三角形不是.

  問題:那什么樣的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

  滿足軸對稱的條件的三角形就是軸對稱圖形,也就是將三角形沿某一條直線對折后兩部分能夠完全重合的就是軸對稱圖形.

  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認識一種成軸對稱圖形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導入新課: 要求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來做一個等腰三角形.

  作一條直線L,在L上取點A,在L外取點B,作出點B關于直線L的對稱點C,連結AB、BC、CA,則可得到一個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定義: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兩邊叫做腰,另一邊叫做底邊,兩腰所夾的角叫做頂角,底邊與腰的夾角叫底角.同學們在自己作出的等腰三角形中,注明它的腰、底邊、頂角和底角.

  思考:

  1.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嗎?請找出它的對稱軸.

  2.等腰三角形的兩底角有什么關系?

  3.頂角的平分線所在的直線是等腰三角形的對稱軸嗎?

  4.底邊上的中線所在的直線是等腰三角形的對稱軸嗎?底邊上的高所在的直線呢?

  結論: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它的對稱軸是頂角的平分線所在的直線.因為等腰三角形的兩腰相等,所以把這兩條腰重合對折三角形便知: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它的對稱軸是頂角的平分線所在的直線.

  要求學生把自己做的等腰三角形進行折疊,找出它的對稱軸,并看它的兩個底角有什么關系.

  沿等腰三角形的頂角的平分線對折,發(fā)現(xiàn)它兩旁的部分互相重合,由此可知這個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而且還可以知道頂角的平分線既是底邊上的中線,也是底邊上的高.

  由此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1.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簡寫成等邊對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底邊上的高互相重合(通常稱作三線合一).

  由上面折疊的過程獲得啟發(fā),我們可以通過作出等腰三角形的對稱軸,得到兩個全等的三角形,從而利用三角形的全等來證明這些性質.同學們現(xiàn)在就動手來寫出這些證明過程).

初二數(shù)學上冊教案3

  教學目的:

  1、在二次根式的混合運算中,使學生掌握應用有理化分母的方法化簡和計算二次根式;

  2、會求二次根式的代數(shù)的值;

  3、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算能力。

  教學重點:在二次根式的混合運算中,靈活選擇有理化分母的方法化簡二次根式

  教學難點:正確進行二次根式的混合運算和求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數(shù)式的值

  教學過程:

  一、二次根式的混合運算

  例1 計算:

  分析:(1)題是二次根式的加減運算,可先把前三個二次根式化最簡二次根式,把第四式的分母有理化,然后再進行二次根式的加減運算。

  (2)題是含乘方、加、減和除法的混合運算,應按運算的順序進行計算,先算括號內的式子,最后進行除法運算。注意的計算。

  練習1:P206 / 8--① P207 / 1①②

  例2 計算

  問:計算思路是什么?

  答:先把第一人的括號內的式子通分,把第二個括號內的式子的分母有理化,再進行計算。

  二、求代數(shù)式的值。 注意兩點:

  (1)如果已知條件為含二次根式的式子,先把它化簡;

  (2)如果代數(shù)式是含二次根式的式子,應先把代數(shù)式化簡,再求值。

  例3 已知,求的值。

  分析:多項式可轉化為用與表示的式子,因此可根據(jù)已知條件中的及的值。求得與的值。在計算中,先把及的式了有理化分母?墒褂嬎愫啽恪

  例4 已知,求的值。

  觀察代數(shù)式的特點,請說出求這個代數(shù)式的值的思路。

  答:所求的代數(shù)式中,相減的兩個式子的分母都含有二次根式,為化去它們的.分母中的根號,可以分別先把各自的分母有理化或進行]通分,把這個代數(shù)式化簡后,再求值。

  三、小結

  1、對于二次根式的混合混合運算。應根據(jù)二次根式的加、減、乘除和乘方運算的順序進行,即先進行乘方運算,再進行乘、除運算,最后進行加、減運算。如果有括號,先進行括號內的式子的運算,運算結果要化為最簡二次根式。

  2、在代數(shù)式求值問題中,如果已知條件所求式子中有含二次根式(或分式)的式子,應先把它們化簡,然后再求值。

  3、在進行二次根式的混合運算時,要根據(jù)題目特點,靈活選擇解題方法,目的在于使計算更簡捷。

  四、作業(yè)

  P206 / 7 P206 / 8---②③

初二數(shù)學上冊教案4

  初二上冊數(shù)學知識點總結:等腰三角形

  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1、等腰三角形兩腰相等.

  2、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等邊對等角)。

  3、等腰三角形的頂角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底邊上的高相互重合.

  4、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對稱軸是三線合一(1條)。

  5、等邊三角形的性質:

 、俚冗吶切稳叾枷嗟.

  ②等邊三角形三個內角都相等,都等于60°

 、鄣冗吶切蚊織l邊上都存在三線合一.

  ④等邊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對稱軸是三線合一(3條).

  6.基本判定:

  ⑴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儆袃蓷l邊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谌绻粋三角形有兩個角相等,那么這兩個角所對的邊也相等(等角對等邊).

  ⑵等邊三角形的判定:

  ①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谌齻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③有一個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初二數(shù)學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別條件,并能進行簡單應用;

  2、進一步發(fā)展數(shù)感,增加對勾股數(shù)的直觀體驗,培養(yǎng)從實際問題抽象出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建立數(shù)學模型、

  3、會通過邊長判斷一個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并會辨析哪些問題應用哪個結論、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敢于面對數(shù)學學習中的困難,并有獨立克服困難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經驗,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發(fā)展運用數(shù)學的信心和能力,初步形成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意識、

  教學重點

  運用身邊熟悉的事物,從多種角度發(fā)展數(shù)感,會通過邊長判斷一個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并會辨析哪些問題應用哪個結論、

  教學難點

  會辨析哪些問題應用哪個結論、

  課前準備

  標有單位長度的細繩、三角板、量角器、題篇

  教學過程:

  復習引入:

  請學生復述勾股定理;使用勾股定理的前提條件是什么?

  已知△ABC的兩邊AB=5,AC=12,則BC=13對嗎?

  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由課前準備好的一組學生以小品的'形式演示教材第9頁古埃及造直角的方法、

  這樣做得到的是一個直角三角形嗎?

  提出課題: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嗎

  講授新課:

  1、如何來判斷?(用直角三角板檢驗)

  這個三角形的三邊分別是多少?(一份視為1)它們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系?

  就是說,如果三角形的三邊為 , , ,請猜想在什么條件下,以這三邊組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當滿足較小兩邊的平方和等于較大邊的平方時)

  2、繼續(xù)嘗試:下面的三組數(shù)分別是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a,b,c:

  5,12,13; 6, 8, 10; 8,15,17、

 。1)這三組數(shù)都滿足a2 +b2=c2嗎?

 。2)分別以每組數(shù)為三邊長作出三角形,用量角器量一量,它們都是直角三角形嗎?

  3、直角三角形判定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邊長a,b,c滿足a2 +b2=c2 ,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滿足a2 +b2=c2的三個正整數(shù),稱為勾股數(shù)、

  4、例1 一個零件的形狀如左圖所示,按規(guī)定這個零件中 ∠A和∠DBC都應為直角、工人師傅量得這個零件各邊尺寸如右圖所示,這個零件符合要求嗎?

  隨堂練習:

  1、下列幾組數(shù)能否作為直角三角形的三邊長?說說你的理由、

 、9,12,15; ⑵15,36,39;

 、12,35,36; ⑷12,18,22、

  2、已知ABC中BC=41, AC=40, AB=9, 則此三角形為_______三角形, ______是角、

  3、四邊形ABCD中已知AB=3,BC=4,CD=12,DA=13,且∠ABC=900,求這個四邊形的面積、

  4、習題1、3

  課堂小結:

  1、直角三角形判定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邊長a,b,c滿足a2 +b2=c2 ,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滿足a2 +b2=c2的三個正整數(shù),稱為勾股數(shù)、勾股數(shù)擴大相同倍數(shù)后,仍為勾股數(shù)、

初二數(shù)學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掌握正方形的定義、性質和判定及它們初步應用.

  2.理解正方形與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的內在聯(lián)系.

  3.通過正方形與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的聯(lián)系的教學來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正方形的定義及正方形與矩形、菱形的聯(lián)系;

  難點是正方形與矩形、菱形的關系及正方形的性質、判定的靈活運用.

  教學過程設計

  一、通過知識結構的教學,學習正方形的.知識.

  1.復習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的定義.

  學生邊回答,教師邊用活動教具演示平行四邊形演變成矩形、菱形的過程,并畫出它們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圖.(畫出圖4-50(a)中的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及箭頭)

  2.類比聯(lián)想,用運動方式得出正方形的定義.

  問:既然矩形、菱形都能由平行四邊形運動變化得到,那么正方形呢?

  啟發(fā)學生將小學熟悉的正方形與平行四邊形作比較,用教具演示出平行四邊形形成正方形的過程,同時歸納出正方形的定義.教師板書定義并畫出圖4-50中的正方形及箭頭①.

  3.完善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的知識結構.

  (1)師生共同分析正方形定義的三個要點:①是平行四邊形;②有一個角是直角;③有一組鄰邊相等.

  (2)對比正方形與矩形、菱形的定義,得出它們的聯(lián)系:

 、儆烧叫味x①,②條件可知正方形是特殊的矩形.(畫出圖中的箭頭②及正方形集合A5和矩形集合A1)

 、谟烧叫味x的①,③條件可知正方形是特殊的菱形.(畫出圖4-50中的箭頭③及菱形集合A2)

 、塾烧叫蔚亩x的所有條件可知,正方形又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畫出圖4-50中的集合A3)

 、芷叫兴倪呅、矩形、菱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四邊形.(畫出圖4-50(b)中四邊形集合A4)

  而且從以上過程可知,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集合A2與A1的公共部分)

  4.從整體知識結構出發(fā),研究正方形的性質和判定.

  (1)正方形的性質.

  引導學生由正方形與矩形、菱形的關系得知: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一切性質.讓學生復習矩形和菱形的性質,從而得到正方形的性質.

 、龠叄核倪叾枷嗟.(性質定理1)

 、诮牵核膫角都是直角.

 、蹖蔷:相等、互相垂直平分,每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性質定理2)

  (2)正方形的判定.

  引導學生根據(jù)正方形與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之間的關系,總結出正方形的三類判定方法:

 、傧扰卸ㄋ倪呅问瞧叫兴倪呅,再判定它是正方形;(圖4-50(a)中箭頭①)

 、谙扰卸ㄋ倪呅问蔷匦,再判定這個矩形又是菱形;(圖4-50(a)中箭頭②)

 、巯扰卸ㄋ倪呅问橇庑,再判定這個菱形又是矩形.(圖4-50(a)中箭頭③)

  (3)鞏固練習:判斷下列命題是否正確,不是正方形的補充什么條件能讓它成為正方形?

 、偎膫角都相等的四邊形是正方形;(×)

 、谒臈l邊都相等的四邊形是正方形;(×)

 、蹖蔷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④對角線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輰

初二數(shù)學上冊教案7

  一、教學目標

  1、了解二次根式的意義;

  2、掌握用簡單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決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問題;

  3、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質和,并能靈活應用;

  4、通過二次根式的計算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5、通過二次根式性質和的介紹滲透對稱性、規(guī)律性的數(shù)學美、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1)二次根的`意義;(2)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圍、

  難點:確定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圍、

  三、教學方法

  啟發(fā)式、講練結合、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什么叫平方根、算術平方根?

  2、說出下列各式的意義,并計算

  (二)引入新課

  新課:二次根式

  定義: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對于請同學們討論論應注意的問題,引導學生總結:

  (1)式子只有在條件a≥0時才叫二次根式,是二次根式嗎?呢?

  若根式中含有字母必須保證根號下式子大于等于零,因此字母范圍的限制也是根式的一部分、

  (2)是二次根式,而,提問學生:2是二次根式嗎?顯然不是,因此二次

  根式指的是某種式子的“外在形態(tài)”、請學生舉出幾個二次根式的例子,并說明為什么是二次根式、下面例題根據(jù)二次根式定義,由學生分析、回答、

  例1當a為實數(shù)時,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二次根式?

  例2 x是怎樣的實數(shù)時,式子在實數(shù)范圍有意義?

  解:略、

  說明:這個問題實質上是在x是什么數(shù)時,x-3是非負數(shù),式子有意義、

初二數(shù)學上冊教案8

  教學目的:

  1、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讓學生認、讀、寫11-20各數(shù),掌握20以內數(shù)的順序,初步建立數(shù)位的概念。

  2、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填寫算式。

  3、在教學中滲透數(shù)的順序,并進行社會秩序教育。

  4、學會與人合作,體會計算的.多樣化,發(fā)展學生思維。

  教學重點:掌握20以內數(shù)的順序。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數(shù)的概念

  教學準備:每組一個數(shù)位計數(shù)器及40-50根小棒等。

  教學方法:抓問題,用多種游戲,把抽象的數(shù)位具體化。

  教學步驟: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尋找關鍵問題

  1、數(shù)學課研究數(shù)學問題,一些小棒會有什么數(shù)學問題。

  (每張桌子發(fā)40-50根小棒,玩小棒時間為3-5分鐘)

  2、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數(shù)學問題。

  (目的:練習20以內數(shù)的順序,也可以在玩小棒中發(fā)現(xiàn)十根捆一捆)

  3、游戲,看誰的手小巧。

  老師報數(shù),學生用棒子表示,討論:快的同學的訣竅。

  出示:十根可以捆一捆。

  再進行游戲,讓學生習慣中把1捆當作10根用。

  4、完成:

 。ǎ﹤一()個十

  試一試,在計數(shù)器拔出10

  個位只有幾顆珠子,怎么辦?(10個一是1個10)

  在個位拔上一顆珠子,表示1個十,也表示10個一。

  二、自主合作,解決數(shù)位順序。

  在解決了10是1個十也是10個一后,還能過度試一試在計數(shù)器上表示。接下來就是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數(shù)位,組成和算式結合,理解11-20各數(shù)。

 。、11-20各數(shù)在計數(shù)器上怎么表示呢?

  問題提出后,可以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并加以解決,并結合p68的圖示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實現(xiàn)生生互動。

  (這兒注意11-20的表達多樣,只要求至少一樣,方法選擇,方法應用應由學生通過自主交流來確定。)

  2、

 。眰十,1個一是1110+1=11

  10和11,十位上是1,沒有變,個位由0變成1,就是11。

  3、15、19、20的數(shù)位可重點檢查。

 。20的數(shù)位可由10-20,也可19-20來描述。)

  4、小結,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數(shù)位不一樣,數(shù)也不一樣,十位上1表示1個十,個位上1表示1個一。

  5、練習:(口算)

  10+910+810+710+610+5

  10+410+39+108+107+10

  6+105+104+103+10

  三、實踐應用,實現(xiàn)知識延伸

  1、尋找粗心丟失的數(shù)。

  游戲報數(shù)。(報數(shù)時丟一些中間數(shù))

  2、開火車順數(shù)

  游戲:數(shù)數(shù)(順數(shù)和倒數(shù))

  3、拔珠游戲(師生――生生)

  報數(shù)13,拔13并寫出13,同時說13的含義,還可畫珠。

  4、p691-6自己完成。

  四、課外實踐,拓展知識應用。

  1、完成10-20各數(shù)數(shù)位圖及小棒圖。

  2、和父母互說10-20各數(shù)組成。

  課后評析:

初二數(shù)學上冊教案9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一(1)班有學生40人,新轉學來一名女生。上學期末考試及格人數(shù)28人,高分人數(shù)3人,優(yōu)秀人數(shù)15人,雖然學生成績在年級排名第一,能過鎮(zhèn)中線,但是學生未能發(fā)揮出真實水平。優(yōu)秀臨界生以及及格臨界生的提升潛力較大。

  一(7)班有學生38人,上學期末考試及格人數(shù)18人,高分人數(shù)2人,優(yōu)秀人數(shù)5人,全班優(yōu)秀學生不多不夠拔尖,成績中層的學生占據(jù)大部分。學生好動,對數(shù)學學習的積極性普遍不夠高,學生好動,課堂氣氛較活躍。學生數(shù)學基礎不扎實。提升空間較大。

  兩班的整體成績均不夠理想。

  二、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切合《標準》的課程目標,有以下特點:

  1.為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構筑起點,提供大量數(shù)學活動的線索,成為供所有學生從事數(shù)學學習的出發(fā)點。

  2.向學生提供現(xiàn)實、有趣、富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素材。所有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都力求從學生實際出發(fā),以他們熟悉或感興趣的問題情境引入學習主題,并展開數(shù)學探究。

  3.為學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設立了“做一做”、“想一想”、“議一議”等欄目,以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識。

  4.展現(xiàn)數(shù)學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讓學生經歷真正的“做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過程。

  5.滿足不同學生發(fā)展的需求。

  三、教學目標及要求:

  第一章:

  1.經歷用字母表示數(shù)量關系的過程,在現(xiàn)實情境中進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數(shù)的意義,發(fā)展符號感。

  2.經歷探索整式運算法則的過程,理解整式運算的算理,進一步發(fā)展觀察、歸納、類比、概括等能力,發(fā)展有條理的思考及語言表達能力。

  3.了解整數(shù)指數(shù)冪的意義和正整數(shù)指數(shù)冪的運算性質,會進行簡單的整式加、減、乘、除運算。

  4.會推導乘法公式:(a+b)(a-b)=a2-b2 (a+b)=a2+2ab+b2

  第二章:

  1.經歷觀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過程,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推理能力和有條理表達的能力。

  2.在具體情境中了解補角、余角、對頂角,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補角相等、對頂角相等。會用三角尺過已知直線外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平行線;會用尺規(guī)作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作一個角等于已知角。

  3.經歷探索直線平行的條件以及平行線特征的過程,掌握直線平行的條件以及平行線的特征。

  4.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方面的興趣,體驗從數(shù)學的角度認識現(xiàn)實。

  第三章:

  1.能形象地描述百萬分之一等較小的數(shù)據(jù),并用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它們,進一步發(fā)展數(shù)感;能借助計算器進行有關科學記數(shù)法的計算。

  2.了解近似數(shù)與有效數(shù)字的概念,能按要求取近似數(shù),體會近似數(shù)的意義及在生活中的作用。

  3.通過實例,體驗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shù)據(jù)的過程。

  4.能讀懂統(tǒng)計圖并從中獲取信息,能形象、有效地運用統(tǒng)計圖描述數(shù)據(jù)。

  第四章:

  1.經歷從實際問題和游戲中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確定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2.體會等可能性與游戲規(guī)則的公平性,抽象出概率模型,計算概率,解決實際、作出合理決策的過程,體會概率是描述不確定現(xiàn)象的數(shù)學模型。

  3.能設計符合要求的簡單概率模型。

  第五章:

  1.通過觀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動,發(fā)展空間觀念,積累數(shù)學活動經驗。

  2.在探索圖形性質的過程中,發(fā)展推理能力和有條理的表達能力。

  3.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的有關概念,了解三邊之間的關系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了解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

  4.了解圖形的全等,經歷探索三角形全等條件的過程,掌握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條件,能應用三角形的全等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5.在分別給出兩角一夾邊、兩邊一夾角和三邊的條件下,能夠利用尺規(guī)作出三角形。

  第六章:

  1.經歷探索具體情境中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的過程,進一步發(fā)展符號感和抽象思維。

  2.能發(fā)現(xiàn)實際情境中的變量及其相互關系,并確定其中的自變量或因變量。

  3.能從表格、圖象中分析出某些變量之間的關系,并能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發(fā)展有條理地進行思考和表達的能力。

  4.能根據(jù)具體問題,選取用表格或關系式來表示某些變量之間的關系,并結合對變量之間關系的分析,嘗試對變化趨勢進行初步的預測。

  第七章:

  1.在豐富的現(xiàn)實情境中,經歷觀察、折疊、剪紙,圖形欣賞與設計等數(shù)學活動過程,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2.通過豐富的生活實例認識軸對稱,探索它的基本性質,理解對應點所連的線段被對稱軸垂直平分的性質。

  3.探索并了解基本圖形的軸對稱性及其相關性質。

  4.能夠按要求作出簡單平面圖形經過軸對稱后的圖形,探索簡單圖形之間的軸對稱關系,并能指出對稱軸。

  5.欣賞現(xiàn)實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能利用軸對稱進行一些圖案設計,體驗軸對稱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和豐富的文化價值。

  四、教學改革的設想(教學具體措施)

  充分體現(xiàn)培優(yōu)扶困的實施,提高優(yōu)秀人數(shù)和及格人數(shù),減少低分人數(shù),切實做到:

  1、根據(jù)學生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熱情關懷,循循善誘,加強個別輔導。幫助他們增強學習的信心,逐步達到教學的基本要求,盡量做好培優(yōu)輔差工作。

  2、精心設計練習,講究練習方式提高練習效率,對作業(yè)嚴格要求,及時檢查,認真批改,對作業(yè)中的錯誤及時找出原因,要求學生認真改正,培養(yǎng)學生獨立完成作業(yè)的良好習慣。

  3、認真?zhèn)湔n,深入鉆研教材,堅持自主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學習有積極性,了解學生裝學習數(shù)學的特點,研究教學規(guī)律,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4、堅持學習,多聽課,多模仿,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教育教學方法。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學技能。

  5、在教學中,加強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多開展數(shù)學活動課,擴大學生的視野,拓寬知識面,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發(fā)展數(shù)學才能,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

  6、開展“一幫一”活動,實行以優(yōu)帶差點的幫助方法,多利用課余時間加強輔導,從基礎知識補起,力求使學生一課一得,力求提高優(yōu)秀率和及格率。

  7.課前充分備好課,在課堂教學中特別要體現(xiàn)出培扶,分層次教育。

  8.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內驅力。

  9.大膽地深度嘗試新的教學方法,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10.重視基礎知識過關和單元測試過關工作,及時進行單元總結,做好平時的查漏補缺工作,不遺漏知識盲點。

  11.注重對作業(yè)、練習紙、練習冊、測驗卷的及時批改,并盡量做到全批全改,及時反饋信息。

  12.多用多媒體教學,使數(shù)學生動化。

  13.多用實物教學,使數(shù)學形象化。

  14.實行課課清,日日清,周周清。

  15.加強課堂管理,嚴把課堂質量關,提高課堂效率。

  16.抓好學生的作業(yè)上交完成情況。

  17.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與培優(yōu)輔差工作。

  五、擬定本學期教學目標

  六、擬定本學期培優(yōu)扶養(yǎng)計劃。

  培扶措施

  對臨界優(yōu)秀生

  在理解題、思維訓練題給予方法指導,并要加強書面的表達能力。做到思路清晰,格式標準;A訓練題的過關檢測,對每次測試的成績給予個別指導,多用激勵教育。

  對臨界及格生:

  首先加強基礎知識的培訓,尤其要在選擇題、填空題多下功夫。在課堂上、課后對他們多加注意,及時糾正錯誤。抓好每次單元過關測試工作,抓好時機,多表揚,樹立信心。

  七、教學內容及課時安排(略)

  八、作業(yè)格式及批改要求:

  作業(yè)格式:

  1.作業(yè)本左邊都畫上豎線,留約0.5CM空白。

  2.每次作業(yè)都要在第一行注明日期和作業(yè)的出處,如P42,1即課本42面第1題。

  3。每題作業(yè)之間要留一行隔開,每次作業(yè)之間至少留一行空白,再寫下一次作業(yè)。

  批改要求:

  1.每題作業(yè)都要有批改的痕跡,錯的打“×”,對的打“√”,書寫要清晰,明確看出錯對。

  2.每次作業(yè)必須全批全改,要體現(xiàn)出層次。作業(yè)簿要打分數(shù)+等級(等級分A、B、C三等,代表學生的書寫成績。)

  3、每次的作業(yè)要及時更正,更正時統(tǒng)一在每次的作業(yè)后面用紅筆更正。

初二數(shù)學上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應用所學的函數(shù)知識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會建構函數(shù)“模型”、

  2、過程與方法

  經歷探索一次函數(shù)的應用問題,發(fā)展抽象思維、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變量與對應的思想,形成良好的'函數(shù)觀點,體會一次函數(shù)的應用價值、

  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一次函數(shù)的應用、

  2、難點:一次函數(shù)的應用、

  3、關鍵:從數(shù)形結合分析思路入手,提升應用思維、

  教學方法

  采用“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逐步地熟悉一次函數(shù)的應用、

  教學過程

  一、范例點擊,應用所學

  【例5】小芳以200米/分的速度起跑后,先勻加速跑5分,每分提高速度20米/分,又勻速跑10分,試寫出這段時間里她的跑步速度y(單位:米/分)隨跑步時間x(單位:分)變化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畫出函數(shù)圖象、

  y=

  【例6】A城有肥料200噸,B城有肥料300噸,現(xiàn)要把這些肥料全部運往C、D兩鄉(xiāng)、從A城往C、D兩鄉(xiāng)運肥料的費用分別為每噸20元和25元;從B城往C、D兩鄉(xiāng)運肥料的費用分別為每噸15元和24元,現(xiàn)C鄉(xiāng)需要肥料240噸,D鄉(xiāng)需要肥料260噸,怎樣調運總運費最少?

  解:設總運費為y元,A城往運C鄉(xiāng)的肥料量為x噸,則運往D鄉(xiāng)的肥料量為(200-x)噸、B城運往C、D鄉(xiāng)的肥料量分別為(240-x)噸與(60+x)噸、y與x的關系式為:y=20x+25(200-x)+15(240-x)+24(60+x),即y=4x+10040(0≤x≤200)、

  由圖象可看出:當x=0時,y有最小值10040,因此,從A城運往C鄉(xiāng)0噸,運往D鄉(xiāng)200噸;從B城運往C鄉(xiāng)240噸,運往D鄉(xiāng)60噸,此時總運費最少,總運費最小值為10040元、

  拓展:若A城有肥料300噸,B城有肥料200噸,其他條件不變,又應怎樣調運?

  二、隨堂練習,鞏固深化

  課本P119練習、

  三、課堂總結,發(fā)展?jié)撃?/p>

  由學生自我評價本節(jié)課的表現(xiàn)、

  四、布置作業(yè),專題突破

  課本P120習題14、2第9,10,11題、

初二數(shù)學上冊教案1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通過拼圖活動,讓學生感受無理數(shù)產生的實際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

 。2)能判斷給出的數(shù)是否為無理數(shù),并能說出理由.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學生親自動手做拼圖活動,感受無理數(shù)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2)通過回顧有理數(shù)的有關知識,能正確地進行推理和判斷識別某些數(shù)是否為有理數(shù)、無理數(shù),訓練他們的思維判斷力.

 。3)借助計算器進行估算,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并在活動中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3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1)激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提高大家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

  (2)引導學生充分進行交流,討論與探索等教學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與鉆研精神,借助計算器進行估算.

 。3)了解有關無理數(shù)發(fā)現(xiàn)的知識,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培養(yǎng)他們?yōu)檎胬矶鴬^半的獻身精神.

  教學重點

  1讓學生經歷無理數(shù)發(fā)現(xiàn)的過程,感知生活中確實存在著不同于有理數(shù)的數(shù).

  2會判斷一個數(shù)是否為有理數(shù),是否不是有理數(shù).

  3用計算器進行無理數(shù)的估算.

  教學難點

  1把兩個邊長為1的正方形拼成一個大正方形的動手操作過程.

  2無理數(shù)概念的建立及估算.

  3判斷一個數(shù)是否為有理數(shù).

  教學準備:多媒體,兩個邊長為1的正方形,剪刀,短繩.

  教學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章節(jié)引入(2分鐘,學生閱讀感受)

  內容:.小紅是剛升入八年級的.新生,一個周末的上午,當工程師的爸爸給小紅出了兩個數(shù)學題:

 。1)兩個數(shù)3.252525……與3.252252225……一樣嗎?它們有什么不同?

 。2)一個邊長為6cm的正方形木板,按如圖的痕跡鋸掉四個一樣的直角三角形.請計算剩下的正方形木板的面積是多少?剩下的正方形木板的邊長又是多少厘米呢?你能幫小紅解決這個問題嗎?

  b.你能求出面積為2的正方形的邊長嗎?你知道圓周率的精確值嗎?它們能用整數(shù)或分數(shù)(即有理數(shù))來表示嗎?

  第二環(huán)節(jié):復習引入(3分鐘,學生口答)

  內容:閱讀下面的資料,在數(shù)學中,有理數(shù)的定義為:形如的數(shù)(p、q為互質的整數(shù),且p≠0)叫做有理數(shù),當p=1,q為任意整數(shù)時,有理數(shù)就是指所有的整數(shù),如:=-2等,當p≠1時,由p、q互質可知,有理數(shù)就是指所有的分數(shù),如,-,-等,綜上所述,有理數(shù)就是整數(shù)和分數(shù)的統(tǒng)稱.

  請用上述材料中所涉及的知識證明下面的問題:

  a.直角邊長分別為3和1的直角三角形的斜邊長是不是有理數(shù)?

  b.復習前面學過的數(shù),有理數(shù)包括整數(shù)和分數(shù),有理數(shù)范圍是否滿足實際生活的需要呢?

  第三環(huán)節(jié):活動探究(15分鐘,學生動手操作,小組合作探究)

 。ㄒ唬┌l(fā)現(xiàn)新數(shù)

  內容:將課前已準備好的兩個邊長為1的小正方形剪一剪,拼一拼,設法得到一個大正方形.

  在學生活動的基礎上,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其中一種剪拼過程,并拋出下面的議一議:

  (1)設大正方形的邊長為,應滿足什么條件?

  (2)滿足:2=2的數(shù)是一個什么樣的數(shù)?可能是整數(shù)嗎?說明你的理由?

  (3)可能是分數(shù)嗎?說說你的理由?

  引出課題《數(shù)怎么又不夠用了》

 。ǘ└惺苄聰(shù)的廣泛性

  內容:面積為5的正方形,它的邊長b可能是有理數(shù)嗎?說說你的理由。

 。ㄈ╈柟舔炞C,應用拓展

  內容:aB,C是一個生活小區(qū)的兩個路口,BC長為2千米,A處是一個花園,從A到B,C兩路口的距離都是2千米,現(xiàn)要從花園到生活小區(qū)修一條最短的路,這條路的長可能是整數(shù)嗎?可能是分數(shù)嗎?說明理由.

  b如圖(1)是由16個邊長為1的小正方形拼成的,試從連接這些

  小正方形的兩個頂點所得的線段中,分別找出兩條長度是有理數(shù)的線段,兩條長度不是有理數(shù)的線段

  第四環(huán)節(jié):介紹歷史,開闊視野(3分鐘,學生閱讀)

  內容:早在公元前,古希臘數(shù)學家畢達哥拉斯認為萬物皆“數(shù)”,即“宇宙間的一切現(xiàn)象都能歸結為整數(shù)或整數(shù)之比”,也就是一切現(xiàn)象都可用有理數(shù)去描述.后來,這個學派中的一個叫希伯索斯的成員發(fā)現(xiàn)邊長為1的正方形的對角線的長不能用整數(shù)或整數(shù)之比來表示,這個發(fā)現(xiàn)動搖了畢達哥拉斯學派的信條,據(jù)說,為此希伯斯被投進了大海,他為真理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但真理是不可戰(zhàn)勝的,后來,古希臘人終于正視了希伯索斯的發(fā)現(xiàn).

  第五環(huán)節(jié):課時小結(2分鐘,全班交流)

  內容談談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與體會?有哪些困難需要別人幫你解決?

  b感受數(shù)不夠用了,會確定一個數(shù)是有理數(shù)或不是有理數(shù).

  c本節(jié)課用到基本方法:動手、操作、觀察、思考,猜想驗證,推理,歸納等過程,獲取數(shù)學知識.

  第六環(huán)節(jié):布置作業(yè)

初二數(shù)學上冊教案12

  一、學生起點分析

  《平面直角坐標系》是八年級上冊第五章《位置與坐標》第二節(jié)內容。本章是“圖形與坐標”的主體內容,不僅呈現(xiàn)了“確定位置的多種方法、平面直角坐標系”等內容,而且也從坐標的角度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圖形平移、軸對稱的數(shù)學內涵,同時又是一次函數(shù)的重要基礎!镀矫嬷苯亲鴺讼怠贩从称矫嬷苯亲鴺讼蹬c現(xiàn)實世界的密切聯(lián)系,讓學生認識數(shù)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和對人類歷史發(fā)展的作用,提高學生參加數(shù)學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和好奇心。因此,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直觀形象、且貼近他們生活的問題情境,會引起學生的極大關注,會有利于學生對內容的較深層次的理解;另一方面,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可多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主動參與、積極探究。

  二、教學任務分析

  教學目標設計:

  知識目標:

  1、理解平面直角坐標系以及橫軸、縱軸、原點、坐標等概念;

  2、認識并能畫出平面直角坐標系;

  3、能在給定的直角坐標系中,由點的位置寫出它的坐標。

  能力目標:

  1、通過畫坐標系、由點找坐標等過程,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形結合意識、合作交流意識;

  2、通過對一些點的坐標進行觀察,探索坐標軸上點的坐標有什么特點,縱坐標或橫坐標相同的點所連成的線段與兩坐標軸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能力。

  情感目標:

  由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有關內容,以及由點找坐標,反映平面直角坐標系與現(xiàn)實世界的密切聯(lián)系,讓學生認識數(shù)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和對人類歷史發(fā)展的作用,提高學生參加數(shù)學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和好奇心。

  教學重點:

  1、理解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有關知識;

  2、在給定的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會根據(jù)點的位置寫出它的坐標;

  3、由觀察點的.坐標、縱坐標或橫坐標相同的點所連成的線段與兩坐標軸之間的關系,說明坐標軸上點的坐標有什么特點。

  教學難點:

  1、橫(或縱)坐標相同的點的連線與坐標軸的關系的探究;

  2、坐標軸上點的坐標有什么特點的總結。

  三、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環(huán)節(jié)感受生活中的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假如你到了某一個城市旅游,那么你應怎樣確定旅游景點的位置呢?下面給出一張某市旅游景點的示意圖,根據(jù)示意圖(圖5— 6),回答以下問題:

 。1)你是怎樣確定各個景點位置的?

 。2)“大成殿”在“中心廣場”南、西各多少個格?“碑林”在“中心廣場”北、東各多少個格?

 。3)如果以“中心廣場”為原點作兩條互相垂直的數(shù)軸,分別取向右、向上的方向為數(shù)軸的正方向,一個方格的邊長看做一個單位長度,那么你能表示“碑林”的位置嗎?“大成殿”的位置呢?

  在上一節(jié)課,我們已經學習了許多確定位置的方法,這個問題中,大家看用哪種方法比較合適?

  第二環(huán)節(jié)分類討論,探索新知

  1、平面直角坐標系、橫軸、縱軸、橫坐標、縱坐標、原點的定義和象限的劃分。

  學生自學課本,理解上述概念。

  2、例題講解

 。ǔ鍪就队埃├1

  例1寫出圖中的多邊形ABCDEF各頂點的坐標。

  3.2平面直角坐標系:課后練習

  一、選擇題(共9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27分)

  1、若點A(﹣2,n)在x軸上,則點B(n﹣1,n+1)在()

  A、第四象限B、第三象限C、第二象限D、第一象限

  【考點】點的坐標。

  【專題】計算題。

  【分析】由點在x軸的條件是縱坐標為0,得出點A(﹣2,n)的n=0,再代入求出點B的坐標及象限。

  【解答】解:∵點A(﹣2,n)在x軸上,

  ∴n=0,

  ∴點B的坐標為(﹣1,1)。

  則點B(n﹣1,n+1)在第二象限。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點的坐標問題,解決本題的關鍵是掌握好四個象限的點的坐標的特征:第一象限正正,第二象限負正,第三象限負負,第四象限正負。

  2、已知點M到x軸的距離為3,到y(tǒng)軸的距離為2,且在第三象限。則M點的坐標為()

  A、(3,2)B、(2,3)C、(﹣3,﹣2)D、(﹣2,﹣3)

  【考點】點的坐標。

  【分析】根據(jù)到坐標軸的距離判斷出橫坐標與縱坐標的長度,再根據(jù)第三象限的點的坐標特征解答。

  【解答】解:∵點M到x軸的距離為3,

  ∴縱坐標的長度為3,

  ∵到y(tǒng)軸的距離為2,

  ∴橫坐標的長度為2,

  ∵點M在第三象限,

  ∴點M的坐標為(﹣2,﹣3)。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點的坐標,難點在于到y(tǒng)軸的距離為橫坐標的長度,到x軸的距離為縱坐標的長度,這是同學們容易混淆而導致出錯的地方。

  3.2平面直角坐標系同步測試題

  1.點A(3,—1)其中橫坐標為XX,縱坐標為XX。

  2.過B點向x軸作垂線,垂足點坐標為—2,向y軸作垂線,垂足點坐標為5,則點B的坐標為。

  3.點P(—3,5)到x軸距離為XX,到y(tǒng)軸距離為XX。

初二數(shù)學上冊教案13

  一、學生起點分析

  八年級學生已在七年級學習了“變量之間的關系”,對利用圖象表示變量之間的關系已有所認識,并能從圖象中獲取相關的信息,對函數(shù)與圖象的聯(lián)系還比較陌生,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重點突破函數(shù)與圖象的對應關系.

  二、教學任務分析

  《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北師大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上)第六章《一次函數(shù)》的第三節(jié).本節(jié)內容安排了2個課時,第1課時是讓學生了解函數(shù)與對象的對應關系和作函數(shù)圖象的步驟和方法,明確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是一條直線,能熟練地作出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第2課時是通過對一次函數(shù)圖象的比較與歸類,探索一次函數(shù)及其圖象的簡單性質.本課時是第一課時,教材注重學生在探索過程的體驗,注重對函數(shù)與圖象對應關系的認識.

  為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

  1.了解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是一條直線,能熟練作出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

  2.經歷函數(shù)圖象的作圖過程,初步了解作函數(shù)圖象的一般步驟:列表、描點、連線.

  3.已知函數(shù)的代數(shù)表達式作函數(shù)的圖象,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形結合的意識和能力.

  4.理解一次函數(shù)的代數(shù)表達式與圖象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

  教學重點是:

  初步了解作函數(shù)圖象的一般步驟:列表、描點、連線.

  教學難點是:

  理解一次函數(shù)的代數(shù)表達式與圖象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

  三、教學過程設計

  本節(jié)課設計了七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第二環(huán)節(jié):畫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

  第三環(huán)節(jié):動手操作,深化探索;

  第四環(huán)節(jié):鞏固練習,深化理解;

  第五環(huán)節(jié):課時小結;

  第六環(huán)節(jié):拓展探究;

  第七環(huán)節(jié):作業(yè)布置.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內容:

  一天,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去上學,請問小明離家的距離S(米)與小明出發(fā)的時間t(分)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是怎樣的?它是一次函數(shù)嗎?它是正比例函數(shù)嗎? S=80t(t≥0)下面的圖象能表示上面問題中的S與t的關系嗎?

  我們說,上面的圖象是函數(shù)S=80t(t≥0)的圖象,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主要內容: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的特殊情況正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

  目的:通過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情景,讓學生在寫函數(shù)關系式和認識圖象的過程中,初步感受函數(shù)與圖象的聯(lián)系,激發(fā)其學習的欲望.

  效果:學生通過對上述情景的分析,初步感受到函數(shù)與圖象的聯(lián)系,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欲望.

  第二環(huán)節(jié):畫正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

  內容:首先我們來學習什么是函數(shù)的圖象?

  把一個函數(shù)的自變量x與對應的因變量y的值分別作為點的橫坐標和縱坐標,在直角坐標系內描出它的對應點,所有這些點組成的圖形叫做該函數(shù)的圖象(graph).

  例1請作出正比例函數(shù)y=2x的圖象.

  第三環(huán)節(jié):動手操作,深化探索

  內容:做一做

  (1)作出正比例函數(shù)y= 3x的圖象.

  (2)在所作的圖象上取幾個點,找出它們的橫坐標和縱坐標,并驗證它們是否都滿足關系y= 3x.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下面的問題,把得出的結論寫出來.

  (1)滿足關系式y(tǒng)= 3x的x,y所對應的點(x,y)都在正比例函數(shù)y= 3x的圖象上嗎?

  (2)正比例函數(shù)y= 3x的圖象上的點(x,y)都滿足關系式y(tǒng)= 3x嗎?

  (3)正比例函數(shù)y=kx的圖象有什么特點?

  明晰

  由上面的討論我們知道:正比例函數(shù)的代數(shù)表達式與圖象是一一對應的,即滿足正比例函數(shù)的代數(shù)表達式的x,y所對應的點(x,y)都在正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上;正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上的點(x,y)都滿足正比例函數(shù)的代數(shù)表達式.正比例函數(shù)y=kx的'圖象是一條直線,以后可以稱正比例函數(shù)y=kx的圖象為直線y=kx.

  議一議

  既然我們得出正比例函數(shù)y=kx的圖象是一條直線.那么在畫正比例函數(shù)圖象時有沒有什么簡單的方法呢?

  因為“兩點確定一條直線”,所以畫正比例函數(shù)y=kx的圖象時可以只描出兩個點就可以了.因為正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是一條過原點(0,0)的直線,所以只需再確定一個點就可以了,通常過(0,0),(1,k)作直線.

  4.3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同步測試

  14若直線經過第一.二.四象限,則k.b的取值范圍是( ).

  A.k>0,b>0 B.k>0,b<0

  C.k<0,b>0 D. k<0,b<0

  2.已知一次函數(shù)y=3-2x

  (1)求圖像與兩條坐標軸的交點坐標,并在下面的直角坐標系中畫出它的圖像;

  (2)從圖像看,y隨著x的增大而增大,還是隨x的增大而減小?

  (3)x取何值時,y>0?

  3.已知一次函數(shù)y=-2x+4

  (1)畫出函數(shù)的圖象.

  (2)求圖象與x軸、y軸的交點A、B的坐標.

  (3)求A、B兩點間的距離.

  (4)求△AOB的面積.

  (5)利用圖象求當x為何值時,y≥0.

  《函數(shù)的圖象》課后練習

  1.一根彈簧原長12cm,它所掛物體的質量不超過10kg,并且每掛重物1kg就伸長1.5cm,掛重物后彈簧長度y(cm)與掛重物x(kg)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是()

  A.y=1.5(x+12)(0≤x≤10)

  B.y= 1.5x+12(0≤x≤10)

  C.y=1.5x+10(x≥0)

  D.y=1.5(x-12)(0≤x≤10)

初二數(shù)學上冊教案14

  一、基本知識和需說明的問題:

 。ㄒ唬﹫A的有關性質,本節(jié)中最重要的定理有4個。

  1、垂徑定理:

  本定理和它的三個推論說明: 在(垂直于弦(不是直徑的弦);(2)平分弦;(3)平分弦所對的弧;(4)過圓心(是半徑或是直徑)這四個語句中,滿足兩個就可得到其它兩個的結論。如垂直于弦(不是直徑的弦)的直徑,平分弦且平分弦所對的兩條弧。條件是垂直于弦(不是直徑的弦)的直徑,結論是平分弦、平分弧。再如弦的垂直平分線,經過圓心且平分弦所對的弧。條件是垂直弦,、分弦,結論是過圓心、平分弦。

  應用:在圓中,弦的一半、半徑、弦心距組成一個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識,可計算弦長、半徑、弦心距和弓形的高。

  2、圓心角、弧、弦、弦心距四者之間的關系定理:

  在同圓和等圓中, 圓心角、弧、弦、弦心距這四組量中有一組量相等,則其它各組量均相等。這個定理證弧相等、弦相等、圓心角相等、弦心距相等是經常用的。

  3、圓周角定理:

  此定理在證題中不大用,但它的推論,即弧相等所對的圓周角相等;在同圓或等圓中,圓周角相等,弧相等。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90°的圓周角所對的弦是直徑,都是很重要的。條件中若有直徑,通常添加輔助線形成直角。

  4、圓內接四邊形的性質。

 。ǘ┲本和圓的位置關系。

  1、性質:

  圓的切線垂直于經過切點的半徑。(有了切線,將切點與圓心連結,則半徑與切線垂直,所以連結圓心和切點,這條輔助線是常用的。)

  2、切線的判定有兩種方法。

 、偃糁本與圓有公共點,連圓心和公共點成半徑,證明半徑與直線垂直即可。

 、谌糁本和圓公共點不確定,過圓心做直線的垂線,證明它是半徑(利用定義證)。根據(jù)不同的條件,選擇不同的添加輔助線的方法是極重要的。

  3、三角形的內切圓:

  內心是內切圓圓心,具有的性質是:到三角形的三邊距離相等,還要注意說某點是三角形的內心。連結三角形的頂點和內心,即是角平分線。

  4、切線長定理:自圓外一點引圓的切線,則切線和半徑、圓心到該點的連線組成直角三角形。

 。ㄈ﹫A和圓的位置關系。

  1、記住5種位置關系的圓心距d與兩圓半徑之間的相等或不等關系。會利用d與R,r之間的關系確定兩圓的位置關系,會利用d,R,r之間的關系確定兩圓的位置關系。

  2、相交兩圓,添加公共弦,通過公共弦將兩圓連結起來。

  (四)正多邊形和圓。

  1、弧長公式。

  2、扇形面積公式。

  3、圓錐側面積計算公式:S= 2π=π。

  二、鞏固練習。

 。ㄒ唬┚倪x一選,相信自己的判斷!

  1、如圖,把自行車的兩個車輪看成同一平面內的兩個圓,則它們的位置關系是

  A、外離 B、外切 C、相交 D、內切

  2、已知⊙O的直徑為12cm,圓心到直線L的距離為6cm,則直線L與⊙O的`公共點的個數(shù)為( )

  A、2 B、1 C、0 D、不確定

  3、已知⊙O1與⊙O2的半徑分別為3cm和7cm,兩圓的圓心距O1O2 =10cm,則兩圓的位置關系是( )

  A、外切 B、內切 C、相交 D、相離

  4、已知在⊙O中,弦AB的長為8厘米,圓心O到AB的距離為3厘米,則⊙O的半徑是( )

  A、3厘米 B、4厘米 C、5厘米 D、8厘米

  5、下列命題錯誤的是( )

  A、經過三個點一定可以作圓 B、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各頂點的距離相等

  C、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圓心角所對的弧相等 D、經過切點且垂直于切線的直線必經過圓心

  6、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以點(2,3)為圓心,2為半徑的圓必定( )

  A、與x軸相離、與y軸相切 B、與x軸、y軸都相離

  C、與x軸相切、與y軸相離 D、與x軸、y軸都相切

  7、在Rt△ABC中,∠C=90°,AC=12,BC=5,將△ABC繞邊AC所在直線旋轉一周得到圓錐,則該圓錐的側面積是( )

  A、25π B、65π C、90π D、130π

  (二)細心填一填,試自己的身手!

  12、各邊相等的圓內接多邊形_____正多邊形;各角相等的圓內接多邊形_____正多邊形。(填“是”或“不是”)

  13、△ABC的內切圓半徑為r,△ABC的周長為l,則△ABC的面積為_______________ 。

  14、已知在⊙O中,半徑r=13,弦AB∥CD,且AB=24,CD=10,則AB與CD的距離為__________。

  15、同圓的內接正四邊形和內接正方邊形的連長比為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二數(shù)學上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2、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3、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質的應用、

  教學重點: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質、

  2、等腰三角形性質的應用、

  教學難點:

  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的性質的理解及其應用、

  教學過程:

 、瘛⑻岢鰡栴},創(chuàng)設情境

  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軸對稱圖形,探究了軸對稱的性質,并且能夠作出一個簡單平面圖形關于某一直線的軸對稱圖形,還能夠通過軸對稱變換來設計一些美麗的圖案、這節(jié)課我們就是從軸對稱的角度來認識一些我們熟悉的幾何圖形、來研究:

 、偃切问禽S對稱圖形嗎?

 、谑裁礃拥娜切问禽S對稱圖形?

  有的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有的三角形不是、

  問題:那什么樣的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

  滿足軸對稱的條件的三角形就是軸對稱圖形,也就是將三角形沿某一條直線對折后兩部分能夠完全重合的就是軸對稱圖形、

  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認識一種成軸對稱圖形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颉胄抡n:要求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來做一個等腰三角形、

  作一條直線L,在L上取點A,在L外取點B,作出點B關于直線L的對稱點C,連結AB、BC、CA,則可得到一個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定義: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兩邊叫做腰,另一邊叫做底邊,兩腰所夾的角叫做頂角,底邊與腰的夾角叫底角、同學們在自己作出的等腰三角形中,注明它的腰、底邊、頂角和底角、

  思考:

  1、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嗎?請找出它的`對稱軸、

  2、等腰三角形的兩底角有什么關系?

  3、頂角的平分線所在的直線是等腰三角形的對稱軸嗎?

  4、底邊上的中線所在的直線是等腰三角形的對稱軸嗎?底邊上的高所在的直線呢?

  結論: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它的對稱軸是頂角的平分線所在的直線、因為等腰三角形的兩腰相等,所以把這兩條腰重合對折三角形便知: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它的對稱軸是頂角的平分線所在的直線。

【初二數(shù)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初二數(shù)學上冊教案11-14

初二上冊數(shù)學教案11-11

初二數(shù)學上冊教案 (15篇)12-06

初二數(shù)學上冊教案 15篇12-05

初二數(shù)學上冊教案(15篇)11-16

初二數(shù)學上冊教案15篇11-16

初二數(shù)學上冊教案精選15篇12-12

初二數(shù)學上冊教案(集錦15篇)12-11

初二數(shù)學上冊教案通用15篇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