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品德與社會》教學中的“三活”
新課程《品德與社會》與現在開設的“思想品德”課和“社會”課相比較,有一些突出的特點:一是以育人為本,重在兒童文明行為習慣、良好道德品質和健康的社會性發(fā)展的培養(yǎng),目的是把兒童培養(yǎng)成為熱愛生活、樂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社會性發(fā)展的好學生;二是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密切聯系兒童的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組織、安排教學內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傾向;三是倡導學生的主動參與,通過學生的體驗、參與和實踐,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培養(yǎng)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避免簡單說教;四是突出綜合性,強調活動性。在該課程的具體教學實踐中,我總結出了“三活”。即師生關系平等鮮活,教育內容貼近生活,教學途徑多樣靈活。 一、師生關系平等鮮活 教育事業(yè)中最基本的人際關系是師生關系。學生稱老師為“恩師”,把對自己幫助最大的老師譽為“良師益友”。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尊重學生的人格,是處理師生關系的基本原則,而師生關系本身就具有教育意義,同時它也是教育活動得以良好實施的前提和保證。然而,我們常常會對這樣的情況熟視無睹: 在樓梯口、操場上、教室旁,幾乎隨時隨地會見到系著紅領巾的小學生向經過的老師敬禮致敬,說“老師好”。老師呢,點頭致意者有之,視若無睹者有之,面無表情者有之,揚長而去者也有之。留給學生的是一臉驚訝,滿腹不解。也許有的教師認為向學生回禮是幼稚可笑的毛頭小子行徑;也或許是寒來暑往聽慣了這樣的問好聲,猶如聽慣了上下課的鈴聲,故而置若罔聞了;還可能是想用掛滿臉頰的嚴霜和冷漠,維持所謂的“師道尊嚴”?我們經常哀嘆,低年級的學生比高年級的學生懂禮貌,小學生比中學生懂禮貌,到了大學,揚長而去者與滿臉驚訝者甚至會產生角色調換。然而哀嘆之余,我們是否想到,一個我們認為是教育細節(jié)上的疏漏----例如向學生友好的回禮----竟會造成學生對所學知識道理產生懷疑,乃至導致多年教育成果的崩潰。同時,這個在我們認為是細節(jié)的問題,恰恰反映出一些為人師者內心深處并不曾將自己與學生的人格放在平等的地位。 怎樣才是良好的師生關系呢?在國家教委和全國教育工會頒布的《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修訂)中,第三條“熱愛學生”的要求是:“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平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耐心教導,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保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健康發(fā)展!边@些規(guī)范充分體現了新型的師生關系----角色差異與人格平等:一方面,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教師教書育人,嚴格管理。學生認真學習,掌握知識,二者必須完成不同的職責;另一方面,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又是平等的,必須互相尊重,也就是說,新型的師生關系是師生之間的角色差異與人格平等的統一。這就要求教師以淵博的知識教授學生,以高尚的品格感染、陶冶學生。也就是說,要把教書和育人統一起來。 如何營造平等鮮活的師生關系呢?(1)平時多與學生接近,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如下課后,到學生當中去和他們一起談天說地,和他們一塊玩一些有益義的游戲活動等。(2)以身作則,以理服人。(3)遇事有耐心,對學生要多一點關愛。(4)課堂上多些微笑。教師臉上的表情是課堂教學中的“晴雨表”,如果教師臉上表情呈現出嚴肅,那么學生會有一種畏懼心理,他怕上課教師提問自己答不出而受到教師的批評,從而使課堂氣氛很難活躍起來,教師上課感到吃力,學生學習也感到吃力,這樣一來,教師既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又不能調節(jié)師生關系的和諧。反之,如果課堂上多帶些微笑,上課時對學生多幾句鼓勵的話語,多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堅持課堂上讓學生各抒己見,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或主張。那么,課堂上必然會出現積極舉手發(fā)言,爭搶回答的局面;那么,課堂氣氛就會非;钴S,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調動起來;那么,課堂上就會形成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氛圍;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不僅思維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個人的長處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學生的膽量也會逐漸變大。而且進一步促進了師生關系健康和諧的發(fā)展,最終達到建立平等鮮活的師生關系的目的。 具體到新課程《品德與社會》教學,在師生關系上的一個重要理念表現為民主參與!镀返屡c社會》課程是一門活動型的綜合課程,課程目標主要是通過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與行為實踐實現的。在這樣的課程中,教師不是知識的直接傳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兒童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導者。同時,民主參與理念還要求學生不再是教育教學管理過程的旁觀者,而是實際的參與者,不再是教育過程中的配角而是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主角。這就要求師生關系轉變?yōu)橐环N民主平等的對話關系。當然,在這種融洽鮮活的關系中的教育,必然是學生樂于接受的,因此也必然是事半功倍的。 二、教育內容貼近生活 品德來源于社會生活,是“學會生活”“學會做人”的教育。品德的內化不是憑空實現的,要以一定的內容作為載體。實踐證明:教學內容越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道德觀念越易被學生認同、接受。教育家贊科夫說:“如果真正的、廣闊的生活沖進教室的門而來到課堂上,教室的天地就開闊了”。在教育內容的選擇上,我們要真正做到不脫離課標,不拘泥教材,讓德育走進社會生活,讓社會生活走進課堂。教育內容的選擇應注意五點: (一)與國家和本地區(qū)的實際相結合,充分體現《品德與社會》教學的現實性與社會性。例如圍繞熱點時事新聞,進行專題討論。在這項專題討論活動中,我選擇了大家共同關注的“美國攻打伊拉克”和“面臨非典”兩個問題,作為教學內容。果然,由于這兩個話題是當前社會生活的焦點,學生談興高漲,各抒己見。我又將學生分為兩組展開辯論,允許不同看法的存在,增強了學生分析時事的能力。而作業(yè)則是就這兩個問題與父母展開討論,是課堂得到了延伸。 (二)增加符合學生特點、來自學生生活的教學內容。因為德育不僅僅在課堂上,它蘊藏在學生多彩多姿的生活中。有這樣一件事令我不能忘懷。學生王鵬交給我一元錢,說是撿到的,而他已是那天早上第四位撿到一元錢的學生了。哪個馬大哈撒了一地的一元硬幣,還偏偏讓我們班這群幸運兒一人一個的撿到了?第二節(jié)課,王鵬胃疼,幾經詢問,果然是將父母給的早餐錢“拾金不昧”了,其它幾個,見王鵬“招供”,也跟著“坦白從寬”。這件事刨根究底,應怪我上一課時單純的表揚拾金不昧的具體例子,忽視了強調實事求是的精神,留下了“拾金不昧后遺癥”。我意識到,這是活生生的教育內容。便寫下一則通知:“親愛的孩子們,鄭老師一介寒士,不懂經營,沒有副業(yè),不買早餐,今天例外,臨時客串,請鵬和其他三位同學下課后到二樓辦公室解決吃飯問題。請記住,跟獲得表揚相比,永遠是你的誠實與健康更為重要! (三)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教材看作一種資源,“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本學期的一節(jié)《品德與社會》課,上課五分鐘了,學生丁鑫還沒有出現。原因似乎簡單的可笑:即將上課,班長請大家進教室,丁鑫不進,一位學生順口說:“不進算了,少了你,咱班早得紀律紅旗了!”丁鑫一怒便跑下樓去。面對這一突發(fā)狀況,找回丁鑫后,我調整了原定的教學計劃。將《品德與社會》中“共享友愛陽光”單元提前,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充分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所提供的各種手段,把生活搬進課堂。例如,在《品德與社會》“家庭因我更美麗”一課時中,我拍攝了學生家庭生活的小片斷,將學生的切身生活作為教學內容搬進了課堂,增加了教育的真實感、親近感,更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五)將學生的“知”轉化為“行”,針對學生在學習生活、思想等方面的種種跡象,增補認知或行為實踐的練習。畢竟認知和推理并非道德的全部甚至不是道德的本質成分,而我們《品德與社會》的教育目的歸根結底是行為的改善而非推理的改善。只有在笑中才會學會笑,在哭中才會學會哭,只有通過實際的富有道德意義的生活體驗才能學會如何過一種道德的生活。還是在有關“非典”的討論后,學生辦了“抗非”板報,注意自己的健康,因為他們懂得了,自己的健康,就是對社會負責的一種表現,就是對“抗非”無言的支持。 三、教學途徑多樣靈活 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獲取、主動發(fā)展!镀返屡c社會》教學是否真正走向素質教育,其重要標志是學生主體參與教育過程的程度。采用學生樂于易于接受的方法進行教學,有趣味性、新鮮感,是喚起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積極性的前提。課堂教學被稱之為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是因為我們認識到教師和學生都具有主觀能動性!盎顒+討論感悟+實踐”的教學方法就是建立在這樣的基本認識上展開的。學生在課堂中不只是傾聽者、接受者、被訓練者,而是作為一個主動參與者、實驗者、探索者加入進來的。在這一過程中,要充分顯示其主觀能動性,他有優(yōu)點要展示,有想法要表述,有問題要暴露,他在這一過程中,通過反復認識自己,修正自己,使自己得到發(fā)展。在以上認識的指導下,我通過圍繞學生展開活動,從這幾方面進行“活動教學”的探討。 (一)注重指導,使活動能順利操作。 對學生的指導,要從活動方法、活動要求、活動過程的組織等方面進行,使學生先學會操作,再從操作的過程中學會知識,逐步形成能力。“小組學習”是我們常用的活動形式,通過這種形式,學生們學會了合作探討,培養(yǎng)了一種集體精神。但是,如果教師在活動的過程中,不巡視、不深入、不啟發(fā),只是在等待一段時間后要求結果,那么,這種活動就流于形式了。所以,活動前要有明確的要求,活動中要善于發(fā)現問題,有選擇地加入到小組學習中,收集學生活動的情況,對于不會的、偏離方向的,及時啟發(fā)引導.學生的活動中,老師不是旁觀者,或者說不介入,而應該從另一個角度參加到活動中去,做好指導。 (二)創(chuàng)設活動,使活動形式與實際情況相聯系。 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他們的年齡特征、認知水平、興趣偏好等等,在教學中,我創(chuàng)設活動時,是從這幾方面著手進行的: 1、根據教學內容確定活動形式。 不同的教學內容決定不同的教學形式。一些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學生有切身體會的內容,適宜表演活動。一些社會事例,則更多的側重于搜集采訪和交流活動。例如三年級《品德于社會》中“行行出狀元”學習單元,在該單元的教學中,我采取了“采訪搜集+交流”的活動形式,大大的開闊了的學生的視野。 2、根據知識形成階段設計活動。 學生的品德形成是螺旋上升的,學生的知識形成有其階段性的不同。應根據學生知識形成階段設計活動。例如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上期與下期中都有對家庭生活關注的內容,上期的要求是體會父母工作的艱辛和不易,下期則側重于學生對家庭生活的參與和對父母家人愛的表達。因此,上期適宜開展觀察和交流活動,而下期開展實踐匯報活動更為合適。 3、根據學生年齡特征設計活動。 低年級學生的思維多具直觀性,注意力集中時間短,以有趣、有情的活動貫穿教學過程,是有效的組織方法,如游戲活動、動手操作、小競賽等。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學生逐步提出較高的要求,加強意志、情感、動機等的培養(yǎng),不僅給學生提供外顯的直觀活動,更要注意思維層次方面的活動的開展,如開展嘗試活動、整理活動、探究活動、辨析活動、自學活動等。 (三)反饋信息,及時整理活動安排。 在活動教學的探究中,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就是活動的過程中,也會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況。及時調整,是積極的應變方式。 分析活動過程中的問題,我常反省其中的原因。如果是多數學生的共同問題,那一定是我的教學組織中有什么失誤,如果是個別學生的情況,我要從其活動過程中分析是其方法的問題,還是哪個環(huán)節(jié)的問題。而且,我希望在活動的過程中及時暴露問題,能交給學生們自己去解決是最好的途徑。 (四)訓練習慣,使活動具有實效性。 活動教學中,大量活動的使用,對學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為習慣的訓練上。 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動手、動口的廣闊空間,為他們施展才能提供了機會,如果不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訓練,也許學具就成為玩具,合作學習就變成自顧自的訴說,表演,甚至會損壞東西,互相責怪。 在學生探討活動中,我要求學生不僅聽老師的講解,更要學會聽取同學的意見,從中找到與自己想法一致與不一致的地方進行比較,發(fā)現同學的閃光點,彌補同學的不足,同時,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這樣的要求探討活動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在科學技術日益發(fā)達的今天,電化教學手段已悄然走進課堂教學,給其注入了新的活力,促進了小學課堂教學結構的優(yōu)化,強化了教育效果!镀返屡c社會》教學中,就可充分發(fā)揮電化教學的魅力。 (一)自制軟件,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導入新課是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的開始階段。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采用恰到好處的導入方法,可使學生在心理上形成最佳的預備狀態(tài),樂意學習。電教手段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它能創(chuàng)設適宜的環(huán)境氣氛與相應的電教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動學生的情感。在實踐中,我常常利用電教媒體的聲像直接感染學生,切入新課。例如“行行出狀元”的教學中,我穿上狀元服、戴上狀元帽,錄制了開場白:“在下狀元先生,聽說現代社會也有一些人被稱為狀元,同學們,哪種人可以被稱為是現代狀元呢?”學生的學習興趣立刻被調動起來,營造了濃厚的探索學習氛圍。 (二)精選像帶,突破重點,明理悟道。 明理,是《品德與社會》教學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依據教材的特點,讓學生明白課文內容是什么,并進一步挖掘其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現代的
[1] [2] 下一頁
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而電化教育具有直觀、形象、吸引人的優(yōu)越性,利用電教媒體,可以把文字教材中一些抽象的道德觀念和行為規(guī)范以形象、具體的畫面呈現出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安全每一天”的教學中,將一些安全標志制作成動畫形式,是學生所喜聞樂見的。 (三)音像感染,激發(fā)情感,升華認識。 激情,是指根據教學的要求,在學生學文明理的基礎上,激發(fā)其道德情感,使認識得到升華,產生正確行為的內驅力,為轉化為道德行為奠定情感基礎.激情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一是一首歌,可以是一束鮮花,可以是一封電子郵件……在“家庭因我更美麗”的教學中,課堂行將結束時,我播放了歌曲《我愛我的家》,使學生感情得到升華,許多學生眼含淚花,跟著樂曲一起高歌。 (四)攝制特寫,指導辨析,知行統一。 《品德與社會》教學的效果如何,關鍵是看學生能否把客觀要求內化為自我的精神需要,實現知行的統一。這是教學的深化階段。在這個階段運用電教媒體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認識到對錯美丑,增強他們的是非辨別能力。 總之,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要切實做到“師生關系平等鮮活,教育內容貼近生活,教學途徑多樣靈活”,使我們德育工作走出照本宣科,走進多彩生活!
上一頁 [1] [2]
【淺談《品德與社會》教學中的“三活”】相關文章:
淺談在思想品德教學中08-17
淺談寫字教學中的情感品德教育08-17
淺談在思想品德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08-07
淺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08-04
淺談情境教學在思想品德課堂中的運用08-18
淺談商品銷售中的社會流行色教學08-13
淺談數學教學中的猜想教學08-17
淺談數學教學中的藝術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