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走出修辭教學的誤區(qū)
走出修辭教學的誤區(qū)羅潔清
修辭學在語言學中處于甚為重要的地位。語言學家伍鐵平先生說:“國外現(xiàn)代認知語言學興起,將修辭學 作為語言中的領先學科。 ”(注:伍鐵平.語言學是一門領先的科學。)宗延虎先生預言:“漢語修辭學21世 紀應成顯學!保ㄗⅲ鹤谕⒒ⅲ疂h語修辭學21世紀應成“顯學”.修辭學習,1995,(3):7.)早在1980年 ,呂叔湘先生就曾說過:“語文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就走上修辭學、風格學的道路!保ㄗⅲ簠问逑妫盐覈Z 言科學推向前進.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1:14. )由此觀之,中學的語文教學只有重視修辭教學,才能順乎 學術潮流,順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
然而,十幾年來,中學的修辭教學存在著三個誤區(qū):
1、只重視積極修辭的教學,而輕視消極修辭的分析。
2、“貼標簽”式的陳舊教法, 使學生停留在對概念的死記硬背與現(xiàn)象的簡單判斷上。
3、忽視語體教學。
這三個誤區(qū)在學生中造成了較惡劣的影響。如第一誤區(qū)使學生把修辭學誤解為辭格學,以致于一提起修辭 ,學生就與比喻、擬人等辭格對上號,對沒有辭格現(xiàn)象的語言材料就束手無策。出現(xiàn)第二誤區(qū)主要是對修辭教 學的目的不明確,以為對于修辭現(xiàn)象,學生能根據(jù)概念懂得識別即可,沒有認識到修辭的目的是追求理想的表 達效果。第三種誤區(qū)是以為語體與修辭教學無關,它屬于大學寫作課的范疇,因而導致學生作文中常出現(xiàn)“語 體排異”現(xiàn)象。
正因為長期以來修辭教學沒能引起人們的重視,且教學中出現(xiàn)誤區(qū),所以,為了順應學術潮流,目前語言 學界和教育學界已有不少人在呼吁:“修辭教學必須改革”!罢Z文教學應走修辭教學之路!蔽艺J為:中學 的修辭教學應走出誤區(qū),改革教法,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和鑒賞語言的能力。
一
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明確修辭包含哪些內(nèi)容,龍其要注意兩點:
1、修辭不等于修辭格。
早在1932年,陳望道先生在《修辭學發(fā)凡》中就已把修辭方式分為消極修辭與積極修辭兩大部分,并且列 了結構表如下:
/ /明確
│ │ 通順
│消極修辭——│ 平勻
│ \穩(wěn)密
修│ / /材料上的
辭│ │ │ 意境上的
現(xiàn)│ │辭格——│ 詞語上的
象│ │ \章句上的
(│積極修辭——│
或│ │ /意味
方│ │辭趣——│ 音調(diào)
式│ │ │ 形貌
) \ \ \
從該表看,修辭格僅僅是修辭方式的一部分。陳望道先生在其論著中詳細地闡述了被稱為“消極修辭”的 內(nèi)涵,他把語言“明白”作為消極修辭的總綱,提出了“明確、通順、平勻、穩(wěn)密”的要求;他認為積極修辭 的總綱是“有力、動人”。他還考察了“消極修辭”與“積極修辭”的實際應用范圍,認為以辭格為主體的積 極修辭,大多用于詩歌和歌謠,有時也用于雜文;而追求語言明白精確的消極修辭則不僅是創(chuàng)作詩歌、雜文等 文學作品時不可缺少的基礎,而且還廣泛適用于書面的法令文字、科學記載和口頭的務實商淡等場合。他明確 指出:消極修辭是一種普遍使用的修辭法。
由此可見,我們在修辭教學中,不能重積極修辭而輕消極修辭,應把消極修辭放在其應處的位置上。
2、語體是修辭教學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語體學是當前語言領域內(nèi)的一個新學科。語體不僅是修辭學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而且也是語用學及語言教 學中的一個重要方面!保ㄗⅲ撼>从睿Z體的性質(zhì)及語用功能.修辭學習,1994,(4):7.)張弓先生的 《現(xiàn)代漢語修辭學》就為我國現(xiàn)代漢語語體學的建立和發(fā)展奠定了基礎。他曾說過:“我們的日常談話、寫文 章都離不開語體,可以說語體是我們用漢語表達思想和言語交際必須遵循的體式。可惜我們的語文教學,只偏 重于語文知識的講授,卻不重視語體的教學。”應該承認,中學語文教學里是重文體輕語體的,學生未能掌握 各種文體的語言風格和各篇課文的語言特色,導致在說話或?qū)懽髦谐霈F(xiàn)不合語體的情況。如在信封上寫“×× 爸爸收”,“××姐姐啟”的大有人在,請假條,申請書等不會措辭的不乏其人。這些不能不說是忽視語體知 識傳授的后果。
張弓先生在《現(xiàn)代漢語修辭學》中就已明確指出:“語體系統(tǒng)的研究應肯定為新修辭學的主要內(nèi)容”,“ 關于語體的研究,要緊的是根據(jù)語言學觀點,從語言角度來觀察分析”。確實,對中學生來說,掌握各種文體 的語言風格是很有必要的。須知,不同的語體對語言有不同的要求,如公文語體多用專用詞語和文言詞語,科 技語體中大量運用專業(yè)術語,文藝語體的語言則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等,掌握這些語體風格,有利于學生更準 確地、更形象地表情達意。我們知道,老舍是使用語言的多面手,能寫小說(長篇、中篇、短篇),戲劇(話 劇、京劇、歌。姼瑁ㄐ略、舊詩),散文,通俗文藝,理論文章等等,盡管在不同類型的作品中貫穿著 他那幽默、市俗與鄉(xiāng)土的氣息,但是他所寫的某類作品必先依從該類文體的規(guī)范。例如寫小說不能寫得像理論 文章,寫詩歌不能寫成話劇。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比方說:我們今天寫一篇什么報告,我們就須用簡單 的、明確的、清楚的語言,不慌不忙,有條有理地去寫。光說俏皮話,不會寫成一篇好報告。反之,我們要寫 一篇小說,我們就該當用更活潑更帶情感的語言了!
總之,語體屬于修辭教學的一部分,語體教學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中學語文教學應該 重視語體教學,從而使學生掌握各種語體的語言特色,提高運用和鑒賞語言的能力。
二
修辭是指在說話和寫作中適應題旨情境,積極調(diào)整語言以加強表達效果的方法或規(guī)律。就是說,修辭的目 的是追求理想的語言表達效果。要使語言更巧妙地表情達意,要達到“去掉粗疏的弊病,進到精粹的境界”, 就必須借助修辭。王力先生說得好:“若拿醫(yī)生來做比喻,語法好比解剖學,邏輯好比衛(wèi)生學,修辭好比美容 術。”(注:王力.漢語修辭綱要.)可見,修辭并非可有可無,反而顯得十分重要。今天的中學生將來會面 臨更大挑戰(zhàn),所以,中學語文教學不能停留在教學生“說得正確,寫得正確”的基點上,還必須教會學生如何 “說得更好,寫得更好”。修辭,能幫助學生解決該問題。
修辭的目的是追求理想的語言表達效果。這并不是說,修辭就是在說話、寫作中堆砌大量華麗的、動人的 詞語,這樣就把修辭當成“花言巧語”了。古人云:“修辭立其誠。”我們學習修辭、研究修辭,首先在于“ 立誠”。只有“誠”,才會細致地觀察、分析客觀事物,才會實事求是地評價客觀事物,繼而才會用準確的、 規(guī)范的、形象的語言去說明客觀事物。確實,人類在生存斗爭中不斷地按照美的規(guī)律改善環(huán)境,也改善自己的 語言以及運用語言的方法。對語言美的追求是人類的天性。但語言美應建立在真實和善意的基礎上。言過其實 就是浮夸,浮夸又怎談得上美。縱觀當今報刊,刻意修飾,虛夸不實之辭比比皆是,這對學生說話作文已產(chǎn)生 了不良的影響。總之修辭立誠是語言交際的重要準則,用現(xiàn)代科學的方法來考察,它與現(xiàn)代文明社會交際的一 系列原則完全相適應,因此應成為現(xiàn)代修辭學基礎理論的組成部分,它使修辭活動的動機與效果統(tǒng)一,使言語 的美質(zhì)在真實與善意的基礎上充分顯示出來。
陳望道先生說:“修辭以適應題旨情境為第一義。”(注:陳望道.修辭學發(fā)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1. )適應題旨情境的需要,是修辭的基本原則。人們交際離不開“題旨情境”,即離不開為什么目的并在什么語 境中進行交際。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某個語言材料,孤立地看,很難說是好是壞,只有把它放到特定的語境 中考察,才能鑒別其優(yōu)劣。如“綠”字,單獨地看,它就是一個表顏色的形容詞,無所謂好與壞,但它在詩句 “春風又綠江南岸”中卻顯得十分新穎獨特,它用作使動詞,形象化描繪地了春天的美景,春天的影響,春天 的特征;在詞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綠”借代指葉子,作者用事物的顏色來代表該事物,獨具 匠心,給人鮮明印象;而“綠”在詩句“花紅柳綠又一春”中則是一個普通的形容詞,無奇妙用法。王德春先 生說:“修辭方法也要特定的語境中才能顯示修辭效果!保ㄗⅲ和醯麓海Z鏡學是修辭學的基礎.見:《修 辭學發(fā)凡》與中國修辭學.復旦大學出版社.)“語言美、話語美也要聯(lián)系語境的分析!保ㄗⅲ和醯麓海Z 鏡學是修辭學的基礎.見:《修辭學發(fā)凡》與中國修辭學.復旦大學出版社.)的確,我們修辭活動的整個過 程都離不開特定的語境。如文明用語“歡迎光臨”,“多謝惠顧”等話用在商場、賓館是得體的,但如用在醫(yī) 院、火葬場則容易引起糾紛,產(chǎn)生不良的效果。魯迅寫孔乙己,說他滿嘴“之乎者也”,這就形象、深刻地反 映了孔乙己的守舊與落后,諷刺意味較濃,但如寫的是古代人,那“之乎者也”純屬平常,難以顯出人物的個 性。
修辭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而運用語言的能力,不只是懂得語音、詞匯、語法等 規(guī)則就可以具有的,而是要在語言規(guī)則和規(guī)范的基礎上,善于依據(jù)語境的需要使用語言才能具有的。因此,在 修辭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分析使用語言的環(huán)境。
修辭教學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學生學會給生動活潑的語言貼標簽,而是要讓語言的生動形象和詩情畫意等在 課堂里得到還原,從而讓學生得到一種語言美的享受。如修辭上的對偶辭格,它的特征就是用一對字數(shù)相等、 結構相同的語句來表達相同、相關或相反的意思。其實,對偶句的字數(shù)相等、結構相同本身就體現(xiàn)了語言形式 的均衡美。顯然,與學生講授對偶辭格,無疑能使學生領略到了語言形式的均衡;同理,與學生講授錯綜辭格 ,也能使學生領略到語言形式的變化美?傊v觀各種范例中的修辭現(xiàn)象,無一不是內(nèi)容美和形式美的有機 結合,無一不是閃耀著語言美的光彩。可以說,修辭本身就是一種提高語言表達效果,美化語言的主要表現(xiàn)手 段。可見,修辭教學過程的實質(zhì)也就是對學生進行語言美的教育過程。
三
要走出修辭教學的誤區(qū),要提高學生運用和鑒賞語言的能力,語文教師還得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科 學的訓練。教育心理學上說,一種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問題,而需要長期的訓練才能獲得。那么,如何 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科學的訓練呢?
1、必須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1)整體性原則。在修辭的教學訓練中,一定要考慮語言環(huán)境,不能把各種修辭材料從一篇有內(nèi)在聯(lián)系的 文章或語段的整體中肢解出來,孤立地進行辯識性的訓練,這也就是語文教學中常說的“詞不離句,句不離篇 ”的原則。同時,要把各種修辭的訓練納入整個修辭知識的系統(tǒng)中,讓學生進行橫向的比較和鑒別、分析與歸 納。
(2)系統(tǒng)性原則。各類修辭材料是散見在各篇之中的, 它們并沒有按一定的體系系統(tǒng)地排列出來,因此 ,我們在運用這些材料對學生進行訓練時,應該有一個統(tǒng)籌安排,即要有系統(tǒng)性。這個系統(tǒng),我們可以根據(jù)修 辭的內(nèi)容定。比如可以根據(jù)“詞語錘煉——句式選擇——辭格運用——語體特征辨誤”來確定。也可以根據(jù)修 辭的認識過程定。如對比喻辭格,可以根據(jù)“明確概念——指認辭格——說出本義——通過比較,說出其對表 達文章(語段)中心的作用——寫作訓練(設計某種情景,提出一定要求,以寫短文或造句為宜)”來確定。 后一種訓練效果更好,能從識記上升到綜合。
(3)綜合性原則。所謂綜合性包括內(nèi)容和手段的綜合。 內(nèi)容的綜合性就是要避免訓練材料的單一性,綜 合不同內(nèi)容,通過比較,加以辨析;手段的綜合性就是要通過多種感官,進行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心 理學的實驗表明:聽覺通道的學習,效率只有30%;視覺通道的學習,效率為50%;而“復合通道”的學習, 效率可高達70—80%。所以在修辭教學訓練中,關鍵在于引發(fā)和組織學生手腦口眼耳并用的智能活動。
2、采用趣味實用的訓練方法。
在語言教學中,教師如不注意,就容易使教學走進簡單、狹窄的死胡同,就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單調(diào)、乏味之 感,所以,修辭教學也要講究方法。
(1)可采用趣味選材法。例如:講述夸張、比喻、排比、對偶、反復等,可選例句:
①這一帶的土壤好極了,你種下一根木杠試試,過上一年的話,就能長出馬車來。(契訶夫語)
②家鄉(xiāng)是個賊,它能偷去你的心。(聞一多語)
③山中的老虎呀,美在背/樹上的百靈呀,美在嘴/咱們林區(qū)的人啊,美在內(nèi)。(郭小川詩)
例①是個極妙的夸張句。木杠本來不會再長,可是在“這一帶”的土壤里,居然能長,而且長出的是馬車 。通過這種奇特的夸張,土地的肥沃便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②第一句初看不覺得妙,甚至認為用“賊”來比喻家鄉(xiāng)不當?戳说诙,就會不禁為這個比喻拍案叫 絕。它說明了家鄉(xiāng)對作者的強烈吸引力,也表現(xiàn)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不可遏制的愛。這里“賊”字貶詞褒用,妙趣 橫生。
例③綜合運用了排比、對比、反復等修辭手法,抓住一個“美”字展開想象,用老虎、百靈外在的美與林 區(qū)工人的內(nèi)在美進行對比,突出了工人階段的崇高的精神美。
(2)可采用比較鑒賞法。 修辭主要是研究語言運用的優(yōu)劣高低的,而這種優(yōu)劣高低只有在比較中才更見 明朗。例如:
①原句:有時這些聲音寄托于勞動號子,寄托于車隊奔馳之中,仿佛令人感到戰(zhàn)鼓和進軍號的撼人氣魄。
改句:有時這些聲音寄托于勞動號子,寄托于車隊奔馳之中,仿佛令人感到咚咚戰(zhàn)鼓和進軍號角的憾人氣 魄。(秦牧《土地》)
改句的“咚咚戰(zhàn)鼓和進軍號角”比原句的“戰(zhàn)鼓和進軍號”,不但音節(jié)整齊,而且節(jié)奏鏗鏘,比原句更有 氣勢。
②原句:當年,毛主席就是在這盞馬燈下,寫下了金光閃閃的古田會議“決議”。
改句:當年,毛主席就是在這盞馬燈下起草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古田會議“決議”。(北京出版社《高 中學生作文評改》,1980年版第64頁)
修改后的“起草”比原名的“寫下”更準確,“具有重大歷史意義”比“金光閃閃”更具體貼切。
四
考試作為教育測量的一個最重要的工具,對于
[1] [2] 下一頁
教育評價和反饋,具有十分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作為考試的衍 生功能——激勵功能和守向功能,對教學也會產(chǎn)生不可估量的影響。你怎么考,教師就怎么教,學生就怎么學 ?嫉盟,教和學皆死,考得活,教和學俱活。因此,必須重視考試對修辭教學的導向作用。只有徹底改革陳 舊的修辭考試的模式,才能從根本上扭轉(zhuǎn)修辭教學中的錯誤傾向。那么,怎樣的命題形式才是實用、靈活、有 意義呢?試看1990年全國高考語文試卷第四大題,試題首先提供了幾位專家關于學習文言文的幾段講話,然后 就某專家的講話出了這樣一道題:
丙的發(fā)言巧妙地運用了比喻,請說明下列三個比喻所談的分別是與學文言文的哪方面的問題以及發(fā)言者借 此表明的主張。
(關于問題的概括不得超過方格限定的字數(shù))
①“駝子摔跤”這個比喻談的是□□□□□□□的問題,發(fā)言者的主張是______________。
②“到老祖宗那里去討救兵”這個比喻談的是□□□□□□□□□的問題,發(fā)言者的主張是____________ _____。
③“茶里邊加點鹽”這個比喻談的是□□□□□□的問題,發(fā)言者的主張是_______________。
從上面的命題可以看出,命題者完全擯棄了傳統(tǒng)的考法,不去問這是明喻還是暗喻,本體是什么,喻體是 什么,而是著重考理解和分析,考比喻這種辭格對表達中心的作用。這樣的考試導向,無疑為修辭教學指導了 正確的方向。
上一頁 [1] [2]
【走出修辭教學的誤區(qū)】相關文章:
走出習字教學的誤區(qū)08-05
走出多媒體教學的誤區(qū)08-07
走出問題教學的誤區(qū)08-24
走出電化教學的誤區(qū)08-17
走出經(jīng)驗的誤區(qū)08-16
走出中學英語教學的“誤區(qū)”08-08
談如何走出閱讀教學的誤區(qū)08-24
走出“粗獷式”教學目標制訂的誤區(qū)08-20
探討規(guī)律,走出誤區(qū)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