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們需要大語文觀
我們需要大語文觀作者/鞠晨曦
不管是英語還是漢語,都包含著兩個層面,一個是作為人類交際的工具,另一個是作為民族文化的載體。反映在教育中,外語教育和母語教育是不可能等量齊觀的。中小學生學外語,主要目的在于對語言工具的掌握;母語教育則不同,在讀書識字的同時,了解、領會本民族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增強學生的文化自覺和自信,是母語教育的重要功能。
而現(xiàn)實的情況是,母語教育與外語教育都發(fā)生了變異。隨著試題越來越標準化,解題越來越技巧化,母語教育與外語教育都變成了“應試教育”,解題能力成為衡量教學的唯一標準,不但語言的應用功能被忽視了,其文化功能也被剝奪了。
更突出的問題是,無論中考、高考,還是考研、職稱考試,英語都占有較大比分,英語成為學歷職稱晉升最重要的敲門磚。對比之下,母語教育反而被邊緣化,語文成為中小學教育的雞肋。
從2016年起,北京高考英語學科分值從150分下調到100分,語文學科則調高到180分。我相信北京市教委作出這樣的決定不是一時沖動,而是經(jīng)過反復權衡的。這體現(xiàn)出我們對母語教育的重新審視,顯示出我們對中華文化的自信。
但是,僅有自信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對母語教育作更理性的分析。
如果將英語的“盲熱”和語文的困境簡單歸因為考試指揮棒,從而希望通過調整考分來尋求平衡,我個人認為這種思路本身是有問題的。降低英語總分對抑制英語過熱可能會起到一定作用;將語文的考分調高,固然可以促使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使語文教師更有優(yōu)越感,但是,老師和學生對語文的“重視”只可能體現(xiàn)在應試上,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人們對語文的認識,也無法改變語文教育漸入僵化的局面。因此,我們在改革語文教育的思路上不宜過多地在考分上大費周章,更重要的是重視語文教學本身的改革。
長期以來,我國的語文教育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基本上都沒有改變“文選+寫作”的模式,而且選文上存在重質輕量的缺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接觸到的語文材料是明顯不足的。如果將語文教學的內容比作漫山遍野的鮮花和森林,那么,我們的語文教育只是關起門窗剪取了幾個標本到課堂里供學生欣賞,最多只能算管中窺豹。而我們真正要做的是,打開門窗,讓學生投入到花草樹木的海洋中去,這就是所謂的大語文觀。
樹立大語文觀,就是要將語文教學生活化。美國教育專家華特說:“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來源于生活,語文教學當然更應取源于生活,帶領學生從語文中體驗、感悟生活應該成為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
樹立大語文觀,就是要將語文教學延伸到課堂以外。在課堂里學習的課文,應該成為語文叢林中的路標,它指示學生通過課外閱讀走向更加幽深的語文境界。
樹立大語文觀,就是要將語文教育落實到學會做人、學會思考上來。語文教材中的經(jīng)典作品都是人類精神生活的結晶,是民族的思想寶庫,學生除了從中領略本民族語言的博大精深外,更重要的是學會怎么做人,怎樣獨立思考。
樹立大語文觀就是要倡導探討式、研究式的學習。教學不能滿足于你講我聽、你教我記,而是要教會學生學習。因此,教學中要更多地引導學生去體驗、領悟、討論、質疑、研究,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樹立大語文觀就是要嘗試構建語文課程群,例如,在中小學開設“交流與溝通”“演講與口才”“傳統(tǒng)文化講座”等選修課程,讓學生從另外一個側面領略漢語言文字的精妙。
樹立大語文觀,就是要注重將新媒體手段引入到語文教學中來。新媒體的興起,給語文教育帶來巨大的沖擊,也帶來了改革教學手段的新機遇。一方面,網(wǎng)絡語言對傳統(tǒng)語言的純潔性提出了挑戰(zhàn),另一方面,又為語言文字帶來一股巨大的解放力量。如何趨利避害,語文教師應該主動拿起新媒體的武器,在網(wǎng)絡中起到引導和規(guī)范的作用。
總之,語文教育改革應該從語文教學本身人手,倡導大語文觀,這才是正道所在。
鞠晨曦,男, 湖南武岡人,湖南涉外經(jīng)濟學院校長辦公室主任、新聞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