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本質(zhì)》讀后感
讀完一本經(jīng)典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nèi)绾稳懽x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習的本質(zhì)》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習的本質(zhì)》讀后感1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先自己弄明白學習的本質(zhì),讓學生知道怎么學習,為什么學習,才能盡好自己的責任。
首先,“教不是學”。只有學習者個人才能進行學習,別人不能取而代之。傳統(tǒng)的思想認為老師好好教課,學生好好聽課就能很好的學習,其實并不是這樣。學生不可能完全吸收老師教授的東西,甚至會導致學生因先前經(jīng)驗不足而脫節(jié),使學生失去批判思維、創(chuàng)造思維。這種思想忽略了學習者的首要地位。因為學習這并不是單純的學習的參與者,而是學習的創(chuàng)造者。
關于怎樣學習,首先,學習還要以學習者的先有概念為出發(fā)點,但是如果學生能夠改變原有的心智結構,打破先有概念,改變頭腦中的自命真理,才能真正的學習;其次,每種思想都有利弊,其實我覺得并不能用一種模型囊括學習的'所有方面,每種模型只是針對某一方面,關注的點不同而已。另外,學習需要大腦的配合。學習時大腦皮層的各種神經(jīng)元都處于興奮狀態(tài),手腦并用,學習效果會更好;最后,動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nèi)在動力,可以把它比作一種力量,一種沖動,一種欲望。我想,一個有動機的學生,他會具有一種維持計劃目標進行到底的一種支持,有源源不斷地精力去實現(xiàn)它。而一個沒有動力的學生,他可能會感到學習吃力,看不到學習的價值,更不明白為什么要學習,怎樣去學習,這樣的學生可能會采取逃避的策略,因此,教師應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關于為什么學習,現(xiàn)實一點講,現(xiàn)在的學生學習主要目的是為了升學,找個好點的工作,掙錢養(yǎng)家糊口。這樣說或許有些膚淺,但是事實就是這樣,只有很少一部分學生是真的想去學習,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正是因為大多數(shù)學生有這種比較現(xiàn)實的想法,所以有時候他們也會迷茫,我學這些到底有沒有用,能不能維持生活,一旦他們發(fā)現(xiàn)有些東西的學習與他們以后的生活沒有什么大的影響,自然就不愿意去學習了。其實,學習并不是像那些人想的那么表面,它是一個神秘的東西。
學習是一種尋找,對不同的人來說,它可能是一種樂趣、一種熱情、一種愿望、一種冒險、一種執(zhí)著,又或許是他們的不同組合。尋找到學習本質(zhì)的意義是一個巨大又益處無窮的過程。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必然時時刻刻在學習,擁有知識的人是幸福的,因為本來像山一樣龐雜的東西也會變得簡單,那會使你得到成就感和滿足感。
《學習的本質(zhì)》讀后感2
提到“學”這個字,就不禁令人想起“書山有躋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無止境”、“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些激人奮進的千古名句,以及“苗壁偷光”、“畫灰練字”、“頭懸梁,錐刺股”的動人場面。古之圣人尚且如此,何況今之眾人乎?
學習,最重要的是端正學習態(tài)度。正如子如言:“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睂W習的確需要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刹⒉皇撬械膶W子都意識到這一點,即使心知肚明也未必然落到實處,有的人淺嘗輒止,遠未領略到真諦,就半途而廢,豈不惜哉。有的人一曝十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結果光陰搭上去,知識未獲得,豈不冤哉!也有的人虎頭蛇尾,過分沉湎于“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忽視了另一半的孜孜不倦,到頭來種的是西瓜,得的'是芝麻,豈不悲哉!“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要想達到勝利的彼岸,貴在持之以恒。對待學習,一知半解就自以為是,稍遇挫折就頹唐不振,持這種態(tài)度的人是無法成大器的。
德國化學家李比希研究海藻時未能鉆研到底,結果與新元素失之交臂已年過半百的談遷在27年心血一夜間化為烏有后,并沒有一蹶不振,反而以超人的毅力重振旗鼓,歷經(jīng)艱辛11載,完成了巨著《國榷》。粗的鐵棒能磨成纖小的繡花針,靠的是一股堅韌不拔的氣概,涓涓細流能穿透剛硬的石塊,憑的是一種百折不撓的精神。
倘若你有了這堅持不懈的毅力,再用以專一的態(tài)度,就如虎添了!膀緹o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你若今天立志做畫家,明天發(fā)憤當詩人,后天又刻苦練鋼琴,鴻鵠之志倒是有了,但這朝三暮四,不專心致志的態(tài)度,到頭來怕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當然,“兩耳不聞面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專一”并不值得肯定。當今社會,一日千里,瞬息萬變,不僅要求人們精通數(shù)理化,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而且對于時事動態(tài),乃至琴棋書畫,足球、電腦也不可忽視,這就需要我們在一技之長的基礎上,全方位地學習,全方位地獲取能量。
人的一生是在不斷學習和積累中度過的。同樣是忙碌的一世,結果有的人收獲甚微,一事無成。而有的人卻碩果累累,功成名就。這些都和學習態(tài)度密不可分。前者或如不能一躍十步的騏驥,或如六跪二螯的螃蟹,后者則似十駕的駕馬,似一心意的蚯蚓。究其原因,如是而已。
《學習的本質(zhì)》讀后感3
對于教師而言,教學最重要的是它的有效性,所以按照作者的閱讀提示,我從本書的第三部分開始閱讀,有以下兩點感悟。
1、學習欲望的存在會促進更強烈的學習欲望的產(chǎn)生。盧梭在《愛彌兒》中說到:“讓孩子產(chǎn)生學習欲望,那么一切方法都會是好方法!边@種關系的建立對于個人而言是有益的,對于他人而言則具有傳染性。教師必須時刻將“更多的東西”帶給學習者:經(jīng)驗、超值情境、單純的實踐咨詢,或是文化。他必須傳遞欲望。教師必須把學習者打開,即使他并不清楚結果如何。作為有著差不多20年教齡的一名教師,我們更多時候考慮和追求的,是這道題目多少人對了,誰又錯了,怎樣去改正,是談心,還是單獨輔導,還是利用兵教兵的機會去完成?怎樣提高學生的分數(shù)?至于學生愿意不愿意我們跟他們談心,愿意不愿意接受輔導,愿意不愿意同學的幫助,我們沒有時間去考慮。學習如果沒有欲望,教師如果不能傳遞學習的欲望,這樣的教育應該是被動的,或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算是失敗的教育。
2、學習是一項持續(xù)的事業(yè)。它要求人們時刻跳出習慣性常規(guī)和自命真理。在書中,安德烈提到這樣一個概念“先有概念”。他說,所有兒童和成人都通過自己的先有概念來理解世界、解碼信息。學習,就是對先有概念進行運算。文中,作者還特別提到自己受邀去澳大利亞做講座的經(jīng)歷。在這個例子里,作者被自己在方向處理方面的先有概念搞的暈頭轉(zhuǎn)向,不分東西南北。先有概念既構成了個體的認知平衡,甚至是基本的安全感,個體會覺得所有的質(zhì)疑都在破壞其內(nèi)在的穩(wěn)定狀態(tài),因此會不由自主地回避質(zhì)疑。然而學習就是以此為代價的。
在學習中,我們不斷地吸收新的知識,新的觀點,但是先有概念不斷地維護原有的經(jīng)驗,這就使更高一個層次的學習存在矛盾體。在我們比較擅長的學科的學習中,這種矛盾的影響是存在、并且固執(zhí)的'。打破常規(guī),打破這種先有概念的束縛,是更進一步地學習要跨越的一個關口。這也意味著學習是不斷地接受新的知識、接受新的觀點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部分的甚至要否定原有的認知。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
《學習的本質(zhì)》這本書,告訴我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于學習來說,最根本的一點在于學習者的思想結構和他可以采集的信息之間的多重聯(lián)系。不過這些互動從來都不是即時的、自發(fā)的,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需要一種媒介。教師、專業(yè)人員、傳授者等等,必須促進怎個個體的意義生產(chǎn),陪伴他,對他的原有概念形成干擾。學習者是通過他的所是和他的所知,借由自身進行學習。別人不能取代他學習,但必須在場,因為學習者不能一人學習。
《學習的本質(zhì)》讀后感4
最近讀了《學習的本質(zhì)》,總體感覺很頭大,里面專業(yè)名詞比較多,讀起來比較繞,趣味性差了一點。但是堅持讀下去還有有不小的收獲的。
根據(jù)書籍前面的閱讀指導,我覺得目前我最需要的是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問題,因此我選擇從書的第三部分——學校和文化機構的轉(zhuǎn)變開始閱讀,中間偶爾回到第二部分查看一二,了解為什么會以另一種方式進行教學和媒介化。
本書的第三部分里面包含了很多可以直接指導教學實踐的方法,是我受益匪淺。在這一部分中重點闡述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先有概念”。
所有兒童和成年人都通過自己的先有概念來理解世界、解碼信息。不過,先有概念是多種多樣的'。與學習者個人、其周邊的物質(zhì)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有關的一切都有相應的先有概念。也就是說,先有概念是學生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就已經(jīng)存在于腦海中的經(jīng)驗和認知。由此可見,學生的英語學習中先前基礎的確很重要,但是學不好也不能僅僅歸因于基礎弱底子薄上。同時也要考慮學生其他的先有因素,比如對英語學科的先有認知因素,內(nèi)心里認定了它很難學不會;或者先有的學習方式已經(jīng)不適合現(xiàn)階段的英語學。因此,我們要通過各種方式了解學生的先有概念,不能一味地歸咎于以前基礎不好,重點應該放在找到學生的癥結所在,并對癥下藥,幫助學生學好英語。
先有概念是學生腦海中根深蒂固的存在,要想打破先有概念進而接受新概念是一件困難且耗費時間心力的事情。要理解新事物,必須在相關領域內(nèi)擁有一個成型的參照框架,還必須對這一框架進行操作,讓意義浮現(xiàn)出來。在此,也就體現(xiàn)出教學中設置情境的重要性了。學生需要在一個情境中建立先有概念和新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而非憑空想象,這也是一再強調(diào)情境設計要貼近日常生活很重要的原因。
此外,老師還可以利用激動、驚訝的情緒和適合孩子年齡的情節(jié)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或是讓他們產(chǎn)生問題。我認為這一點這是我所欠缺的。課堂上老師的情緒起伏,表情變化,音調(diào)的變化都對學生有較大的影響。而反觀我自己的課堂氛圍不夠活躍,學生勁頭不足,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我自己的情緒太平,沒有起伏,學生可能不是故意不配合而是真的沒有興趣去配合。因此,在以后的課堂中不要太刻板,適時以幽默風趣的語言活躍下氣氛,效果會更好。
總之,《學習的本質(zhì)》這本書使我能從另一個角度認識學習,從而,從自身出發(fā),反思自己的課堂,反思自己的教學。
【《學習的本質(zhì)》讀后感】相關文章:
學習的本質(zhì)讀后感05-16
學習的本質(zhì)讀后感08-02
學習的本質(zhì)讀后感08-13
生命的本質(zhì)08-17
讀《學習的本質(zhì)》有感1000字08-08
價值本質(zhì)規(guī)律02-21
美的本質(zhì)探討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