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教案【必備】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年級物理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級物理教案1
(一)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 理解密度與溫度的關系,并能解釋簡單的與社會生活相關的密度問題。
(2) 利用密度知識鑒別物質。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 通過實驗探究活動,總結出:一定質量的氣體,溫度高,密度變小;溫度低,密度變大。
(2) 學會利用密度這一重要屬性鑒別物質。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充分把密度知識與社會生活緊密相連。
(二)教學重點: 1、密度與溫度的關系。2、密度與物質鑒別。
(三)教學難點:水的反常膨脹,4℃水的密度最大。
教具
4千克的鉛球、水桶、體重計、紙風車、酒精燈、細線、圓底燒瓶、水槽.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已知鐵的密度為7.8×103千克/米3,它的物理意義是什么?
2.鉛的密度為11.3×103千克/米3,與鐵的密度不同,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二)引入新課
密度是物質的基本屬性,每種物質都有自己的密度。密度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有重要的價值。在解決不同的實際問題時,密度知識是如何應用的.
1.密度與物質鑒別
討論的問題如下:
教師出示學生體育課上用的4kg的鉛球,問學生:你如何判斷,這種鉛球是否用鉛制成的?請說出你的辦法來.
學生分組討論:
學生作答:先分別測量出鉛球的`質量和體積,再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它的密度,判斷它是否是鉛組成的。
又提問:如何利用家里能找到的器材,測出測量出鉛球的質量和體積呢?
用體重計測出鉛球的質量,可以用水桶做排水器材測出鉛球排開水的質量,即可算出鉛球的體積。
實驗:
計算:
總結:用密度鑒別物質問題,如果我們計算出某一物體密度和密度表中某一物質密度相同,我們只能說可能是這種物質,如果前邊例題中你不知道是銅球,這樣用計算出的密度值。一分析就會錯誤地認為是鐵球.
所以在用密度進行物質鑒別時往往還要配合利用物質的其他特性,比如顏色、硬度等等.更科學的鑒別物質的方法,應采用化學分析或光譜分析,鑒別組成它的化學元素成分.
同種物質的密度一般是不變的,如一瓶水用去一半,剩下一半水的質量是原來的二分之一,但密度不變。
問題:同種物質的密度一定不變嗎?如果某物體的質量不變,而它的體積改變了呢?
實驗:氣體的熱脹冷縮實驗
介紹實驗裝置:圓底燒瓶上用帶有注有一小段紅墨水的玻璃管的橡皮塞密閉空氣。先后放入熱水和冷水中,觀察。
現(xiàn)象:燒瓶放在熱水中時,里面的紅墨水向外移動,說明瓶內氣體受熱體積膨脹了。
而放在冷水中時,里面的紅墨水向里移動,說明瓶內氣體遇冷體積收縮了。
同學們回家可做類似實驗:兩個吹脹的氣球分別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爐火附近。觀察現(xiàn)象。
上面的實驗說明最物質的密度與溫度有關。
2.密度與溫度
自然現(xiàn)象中風的形成也是因為密度與溫度有關形成的
做風形成的實驗:教材P22
空氣因受熱體積膨脹,密度變小而上升,熱空氣上升后,溫度低的冷空氣就從四面八方流過來從而形成了風。
思考:教材P24
根據(jù)氣體的密度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現(xiàn)象,試分析房間里的暖氣一般都安裝在窗戶下面的道理。
暖氣周圍的空氣受熱體積膨脹,密度變小而上升,靠近窗戶的冷空氣密度大,下沉到暖氣周圍,又受熱上升,利用這種冷熱空氣的對流,可以使整個屋子暖和起來。
人們很早就利用風力了,例如:利用風力來取水,灌溉、磨面,推動帆船、滑翔機等,近代大規(guī)模應用風力,主要在發(fā)電上。
溫度可以改變物質的密度。固體、液體的熱脹冷縮不像氣體那樣明顯,因而密度受溫度的影響比較小。
設問:難道所有的物質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嗎?
水的凝固點是0℃,北方的寒冷冬天,氣溫在0℃以下,湖面結成了冰,行人可以在湖面上行走。湖底還有魚存活嗎?
300多年前,人類就已知道水在4攝氏度時密度最大這一現(xiàn)象。在冰湖中作的測試表明,表面凍結的湖里,冰面以下的水體中密度從上至下遞增(這是當然的事了,重在下,輕在上),溫度也是由上至下遞增,從表層水體的0℃至底層水體的4℃。正是因為這個特性,湖里的魚類能夠在嚴寒的冬天躲在底層水體中,不至于被凍成冰塊。
水在0—4℃之間,是熱縮冷脹,在4℃以上是熱脹冷縮。
水的反膨脹現(xiàn)象,給人們帶來了好處,江河湖面的水結冰時,因為冰的體積膨脹,密度比水小,總是浮在水面上;而水到了4℃,密度最大,總是沉在下面。這樣,冰塊就成了一層天然的防寒屏障,使江河湖海不至于一凍到底,使大量的水下生物得以生存。
水的反常膨脹,給人類生活也帶來不方便。北方的冬天,放在戶外的自來水管將凍裂。所以對自來水管的保護顯得尤其重要。
觀看密度在社會生活中的其它應用的影片。
八年級物理教案2
教學目標:
1.知道質量是物體自身的屬性,知識質量的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怎樣換算。
2.了解托盤天平的結構、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點。
3.會調節(jié)托盤天平的平衡,會對天平測量結果準確讀數(shù)。
4.初步感受物體質量單位的大小,培養(yǎng)估測能力;會估測日常生活中常見物體的質量。
教學重點:
質量的單位和質量的測量工具。
教學難點:
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
教學資源:一架托盤天平、一只燒杯、小冰塊、橡皮泥一塊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方法:講授法、問題教學法,輔以直觀演示和活動的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找兩名同學到講臺前,讓他們同時跑向教室后面,其他同學觀察并比較誰跑的快。再讓同學們打開課本直接對照課本圖5-17、5-18說明物體的運動有快有慢,如何比較它們的快慢呢?(由此引入新課)
二、出示目標:
三、新授:
1、質量的概念
引導討論
⑴一根鐵釘與一枚大頭針比較有何相同之處?有何不同之外?
、拼笈肿油瑢W與小瘦子同學在肢體構成上有何相同之處?有何不同之外?⑶物理課本與課桌在構成上有何相同之處和不同之外?
討論:(1)
相同之處:都是鐵造的
不同之外:大小不同;形狀不同;重量不同;用途不同;所用的鐵的量不同??討論(2)
相同之處:都是肌肉骨胳等構成
不同之處:體重不同;體形不同;胖子比瘦子具有的物質多??
討論(3)
都由物質構成,但它們是不同物質構成的,物理書是紙等材料構成,桌子是木頭等材料構成,物理書要的材料的量沒有課桌要的材料的量多。
小結:所有物體都由物質構成,一種物質能構成大小和形狀不同的物體,由于物體的形狀和用途不同組成它們的物質的多少也可能不同。
板書:(質量: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
2、質量的單位
、庞杀容^長度和時間的方法去思考如何比較物體質量的多少?
、埔龑W生列舉熟悉的質量單位。在此基礎上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侵v解: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符號Kg常用的單位還有克(g)、毫克(mg)和噸(t)
板書: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說明:斤、兩也是質量的單位,它在我國民間使用,不是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⑷引導估測常見物體的質量
一只蘋果的質量250
你身體的質量50
一袋方便面的質量200
方便面里佐料的質量5
一只雞蛋的質量50
一頭大象的質量2。
、删毩暎
。1)熟記換算關系。
。2)進行單位換算
一頭鯨的質量約為1.5×105Kg=______t
一枚藥片質量約為5×10-4Kg=____mg
3、質量的測量
、乓陨罱(jīng)驗為基礎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質量的測量工具。
⑵桿秤是我國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一直沿用至今,幾乎家家都有。另外測量質量的工具還有磅秤、電子秤、天平??
、前鍟簩嶒炇矣锰炱綔y量物體的質量。
、戎笇W生觀察托盤天平對照插圖6-1認識托盤天平的構造。
(出示幻燈片)
、芍笇ч喿x托盤天平使用說明書。
、恃菔就斜P天平的正確使用。
、送怀鲆c:
①在稱量質量前通過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橫梁平衡。
、谖矬w要放在左盤,砝碼放在右盤。
、鄯Q量質量時通過增減砝碼移動游碼使橫梁平衡。
④物體的.質量=砝碼的質量+游碼所表示的質量
4、探究質量是物體的物理屬性、
、乓髮W生正確使用天平測量自帶的橡皮泥的質量。巡視操作情況,及時糾正操作錯誤。
、浦笇W生借助燒杯測量冰及其化成水后的質量。
方法:先容器質量,然后再測共同質量,共同質量減去容器質量
等于被測對象的質量。
說明:加熱時間長同學們可能會得出水的質量比冰的質量少要引導學生分析原因。
、强偨Y實驗結果:
板書:物體的質量不隨其形狀、位置、狀態(tài)的變化而改變,質量是物體的物理屬性。
討論:楊利偉帶到太空中去的某儀器在地上和太空中質量有沒有變化?
四、課堂小結:
對照板書進行小結。
五、布置作業(yè):
教材:
八年級物理教案3
(一)教材:人教社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冊
。ǘ┙虒W要求:
(l)理解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認識在什么情況下力對物體做了功,在什么情況下沒有做功。
(2)理解計算功的公式和單位,并會用功的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三)教具:木塊、木板、細繩,小車。
。ㄋ模┙虒W過程
一、進行新課
1.力學中的“功”
。1)引言:在物理學里,經(jīng)常要提到“功”的概念。力學里所說的功有它的特殊含義。什么叫功?從本章起開始學習有關功的知識。
板書:“第十四章功
一、功”
(2)學生閱讀本節(jié)課文第一、二自然段,并參看圖1及圖注。
提問并由學生回答討論以下問題:
、倭W里所說的“功”,它的含義是什么?
要求回答:當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作用下通過一段距離,力學里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
②分析圖1,做功的實例:貨物、鐵塔、火箭和原木在什么力作用下,(這個力的方向是怎樣?)沿什么方向移動通過了一段距離?什么力對物體做了功?
要求回答:貨物在豎直向上的舉力作用下,豎直向上通過了一段距離,叉車的舉力對貨物做了功。
鐵塔在豎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豎直向上通過了一段距離,直升飛機的拉力對鐵塔做了功。
火箭在豎直向上的燃燒的氣體壓力作用下,豎直向上起飛通過了一段距離,燃燒的氣體的壓力對火箭做了功。
原木在沿水平向前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向前通過了一段距離,馬的拉力對原木做了功。
、哿W里的功包括哪兩個必要因素?
。3)教師總結并板書:“1.力學里的功包括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著重指出:“兩個必要因素”的含義是指“缺一不可”。只有作用在物體上的力,而沒有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即如果物體仍靜止不動,這個力就沒有對物體做功。結合課本圖14—2,分析兩個小朋友做的功等于零的道理。如果物體靠慣性做勻速直線運動,雖然在水平方向上通過了距離,但并沒有水平方向的力作用于它,所以沒有什么力做功。結合“在極光滑的水平冰面上滑動的冰球”一例,說明沒有什么力對冰球做功。
。4)練習、分析并演示以下問題,討論力對物體是否做功?
、俜旁谒侥景迳系男≤嚕谒嚼ψ饔孟虑斑M了一段距離,拉力和重力這兩個力哪個力對物體做了功?為什么?
、谟檬痔嶂緣K不動,木塊受幾個力的作用?哪個力對木塊做了功?
③用沿水平的拉力拉動小車在水平木板上前進。當把拉力去掉后,小車還向前運動一段距離,在這段距離上,拉力對小車做功了嗎?
通過以上問題的討論,進一步理解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研究力對物體做功時,要分清哪個力對物體做功,或者哪個物體(施力物體)對哪個物體(受力物體)做功。
2.功的計算
引:功的大小如何計算?
。1)演示,畫板圖如圖1并加以分析。
放在水平面上的小車,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前進一段距離,如圖1所示,拉力對小車做了功。
甲:拉力為F,小車在拉力方向上通過的距離是s,拉力對小車做功;
乙:拉力為2F,小車在拉力方向上通過的距離是s,拉力做的功是甲圖中拉力所做功的2倍。
丙:拉力為2F,小車在拉力方向上通過的距離是2s,拉力做的功是甲圖中拉力所做功的4倍。
小結:可見力越大,使物體移動的距離越大,做的功越多。功的大小跟作用在物體上的力成正比,跟物體通過的距離成正比。
(2)總結,并板書功的計算公式和單位。
“2.功的計算公式:功=力×距離
即:功等于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
用W表示功,用F表示力,s表示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則功的公式可寫成:W=FS。
3.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N),距離的單位是米(m),功的單位是牛頓·米,它有一個專用名稱叫焦耳,簡稱焦(J)。
1焦=1牛·米”
。3)幾點說明
①使用W=F·s,要注意單位的統(tǒng)一。
、谧龉Φ亩嗌僦挥蒞=F·s決定,跟物體是做勻速直線運動還是做變速運動無關。
、壑1焦的物理意義,知道1焦的大小。
。4)例題:課本圖14—3,求推箱子的小朋友做了多少功?
由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學生自己演算。要求解題規(guī)范化。
W=F·s=50!10米=500焦。
追問:此題中木箱受到幾個力的作用?哪個力做了功?對什么物體做功?重力做了功沒有?為什么?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二、總結本節(jié)知識要點,復習鞏固
1.要求學生填寫課本章后的“學到了什么”1,然后由學生說出填寫內容。
2.討論本節(jié)課文后的“想想議議”。
三、布置作業(yè):本節(jié)后的練習1、2、3。
八年級物理教案4
學習目標:
1、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要素
2、知道長度、時間、面積測量的基本原理
3、體驗自主探究活動過程,領悟“控制變量”等科學研究方法
學習重點: 了解實驗探究的基本要素
學習難點: 學習實驗探究的基本技巧
學習過程:
一.學前準備
自學、相信自己
1、降落傘在空中滯留的時間可能與 、 、 有關。
2、在設計實驗時,常用的方法是先考察其中一個因素對研究問題的影響,而保持其它因素不變,這種方法叫做 法。
3、不同的儀器有不同的 和 ,這是選擇儀器的重要依據(jù)。如果所選擇儀器量程太小,就 能測量要測的量,如果選用量程太大,會造成 ,
4、測量儀器在使用前,一般應先調整指針到 ,這個過程叫做 。
三、交流研討,學習新知
。ㄒ唬⒖刂谱兞糠
1、閱讀p16內容,探討“降落傘在空中滯留時間與什么因素有關?”
2、在設計實驗時,如果有多個因素對研究問題有影響,常用的方法是先考慮其中一個因素對研究問題的影響,而保持其他因素不變,這種方法叫做“控制變量法”。
(二)、測量儀器的選擇與使用
1、看圖,提問:怎么樣探究降落傘在空中滯留的時間呢?
2、引出儀器的使用和選擇,引導看圖p17.
調零: 。
。ㄈ、不規(guī)則面積的測量方法
1、問題:若要測量鞋底的`面積怎么辦?
2、歸納方法: 。
3、復習科學探究的步驟:
三.鞏固·延伸
2221、(1)、3600cm=dm= m
。2)、2h30min=h= s
2、在探究降落傘在空中滯留時間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某同學猜想可能與傘的形狀、面積、傘繩的長度有關。他為了探究滯留時間與傘的形狀是否有關,應在的條件下進行實驗,這種探究的方法叫。
3、估測是物理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我們可以運用身體上某個器官或部位進行一些物理量的估測。例如:利用手臂的長度可以估測一個物體的長度。你還可以利用身體上的 估測。
4、某物理課外小組在“探究降落傘在空中滯留的時間長短”的問題。
(1)、為了探究“降落傘在空中滯留的時間可能與降落傘的形狀有關”的猜想,他們利用所選的儀器進行實驗時,必須保持兩次傘繩的長度、傘下降的高度、傘下所吊的重物和傘的面積都 ,這樣才能探究出傘的滯留時間與傘的形狀是否有關。
。2)、為了探究“降落傘在空中滯留的時間可能與降落傘的面積有關”的猜想,他們利用所選的器材和工具進行實驗時,必須保持 、 、 和 等不變,只改變傘的,這樣才能探究出傘在空中滯留時間是否與傘的面積有關。
(3)、為了探究“降落傘在空中滯留的時間可能與傘繩長度有關”的猜想,他們實驗時必須保持 、 、 和 等不變,只改變,這樣才能探究出傘在空中滯留時間是否與傘繩長度有關。
。4)、以上探究過程中采用了 的方法進行科學探究。
5、小明看到教室門窗上的玻璃被大風吹碎了,他想換一塊玻璃,需測一下尺寸,他應選擇()
A、分度值為1dm的刻度尺B、分度值為1cm的刻度尺
C、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D、分度值為1μm的刻度尺
6、對于儀器量程的選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隨便選擇,只要能測出結果就行 B、大量程較好,沒有不能測的
C、小量程較好,精確度高D、根據(jù)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量程
7、每次只改變其中的一個量,而保持其他因素不變,這種方法叫()
A、累積法 B、先易后難法 C、控制變量法 D、探究法
8、小明用手表測自己從家到學校的時間,出發(fā)前他看了一下手表,時間為7:50,到學校時,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時間為8:10,則他從家到學校所用的時間為( )
A、7:50B、8:10 C、0:20 D都不對
9、某技師用一把刻度尺均勻的米尺量得一工件的長度為980mm,后來經(jīng)過精確測量,發(fā)現(xiàn)此米尺上所標出的1m實際為1002.0mm,則該工件的真實長度最接近于()
A、1002.0mm B、1000mm C、982.0mm D、978.0mm
10、有如下幾種刻度尺:A、米尺;B、分米刻度尺;C、厘米刻度尺;D、毫米刻度尺。要測量以下幾個長度,請將合適的刻度尺的序號填在橫線上。
(1)、環(huán)形跑道的長 ;
。2)、公路上兩里程碑之間的距離 ;
。3)、量機械零件的長度。
四、當堂反饋小結
1.交流檢查錯誤訂正的情況,老師巡視答疑。
2.回想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你學到哪些?還有哪些疑問?
五、學/教后反思:
八年級物理教案5
基本信息
課題名稱
機械效率
授課類型
新授
課時
所屬教材目錄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二章第3 節(jié)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能結合實例分析什么是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
。2)能說出機械效率的含義,知道機械效率是小于1的。能利用機械效率的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3)通過實驗了解滑輪組機械效率的高低與物體重力的大小有關。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參與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活動,使學生加深對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的認識。
(2)學習擬定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
重難點
重點
理解機械效率
難點
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教學準備
教學方法
講授法 演示法 探究法 討論法 閱讀法 自學法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引入新課
投影,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的同時提問。
教師:這篇傳說故事告訴我們什么?
教師:他為什么聰明呢?
(二)導學達標
1.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
投影,提出問題:有什么辦法將教室門口的沙子運上教學樓3樓?那種辦法較好?(直接拿著桶從樓梯走上去、用動滑輪、定滑輪拉上去、用袋子裝著直接從上面吊上去等)
教師:這里提供一些器材和相關的數(shù)據(jù),請同學們討論一下用哪種方法好?
教師:在把沙子從一樓運上三樓的過程中,每種方法中各對哪些物體做了功?
教師:無論他采取哪種方法都必須做的功是什么?
教師:使用機械時對人們有用的功我們叫有用功。
教師:在幾種不同的方法中他不愿做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分別是什么?
教師:人們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我們叫額外功。
教師:有用功與額外功的總和我們叫總功。
2.機械效率
、贆C械效率的引出
【分組討論】
方案一(直接用桶提):有用功600J;額外功2520J;總功3120J。
方案二(用動滑輪和桶):有用功600J;額外功180J;總功780J。
方案三(用動滑輪和袋):有用功600J;額外功90J;總功690J。
教師:在這三種方法中,哪一種方法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大?
教師:方案三(用動滑輪和袋)做的額外功最少。
教師: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越大,我們就說機械效率高。
公式:η=W有用/W總
、跈C械效率的特點
教師:機械效率在數(shù)值上有什么特點。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機械效率可不可能等于或大于1。
(有用功總小于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小于1)
教師:不同機械的效率可能不同,同樣的機械在不同的狀況下效率也不盡相同。
機械的效率越高,越能發(fā)揮機械設備的作用。你有哪些方法提高機械的效率?
(學生討論交流總結)
教師:機械效率的高低對我們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所以我們經(jīng)常要了解機械的效率。請看下面這臺機械。
③機械效率的計算投影例題
起重機把重力為4×103N的重物勻速提升了6m,而它的電動機所做的功是4.8×104J,起重機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教師:根據(jù)剛才所學試一試
3.【實驗探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跟哪些因素有關?
教師:今天我們主要探究相同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跟物體的重力有什么關系?
教師:我們利用實驗來探究相同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跟物體的'重力到底有什么關系?
教師:實驗中需要什么測量工具,要測量那些物理量?
用刻度尺分別測出距離S、高度h
教師:怎么計算有用功、總功?請寫出表達式。
教師:實驗原理是η=W有用/W總=Gh/FS
教師:測量過程中應注意:①要勻速拉動物體。②拉力方向應豎直。
教師:如何讀數(shù)?
投影
學生分組探究,教師巡回指導,了解學情,調節(jié)教學。
展示學生的實驗數(shù)據(jù)(2-3組代表)
小組內分析數(shù)據(jù),歸納總結
全班交流實驗結論:
次數(shù)
鉤碼所受重力G/N
提升高度h/m
拉力F/N
繩端移動的距離s/m
有用功W有用/J
總功W總/J
機械效率
η
1?
2?
3?
(三)課堂小結
讓學生歸納本節(jié)課學到的知識。
(四)課堂練習
思考回答
學生:這位宰相很聰明。
學生甲:他借皇帝的手懲治伙計。
學生乙:他讓伙計浪費了好多力氣。
學生丙:伙計們做了很多無用功。
思考回答
學生:對沙、桶、袋、人、動滑輪做了功。
學生:對沙做功。
學生:對桶做功。
學生:對動滑輪做功。
學生:對人和口袋做功。
學生:方案三(用動滑輪和袋)。
學生:機械效率沒有單位,總小于1。
學生:機械效率常用百分數(shù)表示。
學生:改進結構,使之更合理、更輕巧。
學生:經(jīng)常保養(yǎng),定時潤滑。
。▽W生小組相互討論交流,得出答案)
學生:用彈簧測力計測分別測出:鉤碼重力G、拉力F
學生:W有用=Gh;W總=FS
學生:眼睛要緊隨測力計且示數(shù)穩(wěn)定時讀數(shù),視線與指針指示位置垂直。及時記錄數(shù)據(jù)。
激發(fā)興趣
導入新課
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培養(yǎng)分析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協(xié)作能力
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和總結概括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和交流協(xié)作能力
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
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
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培養(yǎng)學生分析數(shù)據(jù)、歸納概括能力。
構建本節(jié)課知識體系
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以實驗探究、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培養(yǎng)學生能力。讓學生經(jīng)歷實驗探究的過程,從實驗目的,原理,器材,猜想,設計,操作,評估等過程,都是學生逐步逐步層層推進而實現(xiàn)的。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基于已有的平均速度的概念的基礎上,猜想小車下落的過程運動,設計出利用比較平均速度,證明小車下落時運動特點,并通過實驗,得到明確的證明,以及通過小組同學合作討論,得出實驗中需要完善的環(huán)節(jié)。
八年級物理教案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
2、會使用彈簧測力計。
。1)會觀察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2)會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知道使用前要先調零。
(3)會正確讀數(shù)并記錄測量結果。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及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彈簧測力計的學習和使用,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過項羽與文弱書生力的作用效果的不同,引出“我們就是利用力產(chǎn)生的效果的大小來測量力的!
本節(jié)主要講述力的單位和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教材首先通過文字和插圖說明力是有大小的,因此需要進行測量,可以通過力的作用效果來測量力的大小。對于力的單位,課本中只講了牛頓,因為這是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也是我國的法定計量單位。由于初中無法講解牛頓這個單位是怎樣規(guī)定的,課本中只是給出了單位的名稱、符號,并通過例子使學生認識1N的力有多大。
教材簡單介紹了彈簧測力計是根據(jù)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長就越長這個道理制作的,并通過幾個插圖說明彈簧秤的構造和使用方法。教材重點講解了學生實驗——練習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
有關“彈簧測力計”的教學建議
教師可把彈簧測力計發(fā)給學生讓學生觀察,也可用大型演示彈簧測力計進行講解。引導學生觀察彈簧測力計的外形和內部構造;鋼制彈簧、掛鉤、指針及刻度。對彈簧測力計測力的原理可作簡單的說明:在一定的范圍內彈簧的伸長跟加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即力增大幾倍,伸長也增大幾倍。講刻度時應該明確單位、零刻度線、每一小格、每一大格所代表的`示數(shù)以及彈簧測力計的量程。要強調測量時不得超過量程。教師可帶領學生讀出幾個演示的數(shù)據(jù)。
最后向學生簡單介紹其他的測力計,指出彈簧測力計只是測力計的一種。
有關“力的單位”教學建議
教師可向學生直接說明國際上力的通用單位是牛頓,簡稱牛,要學生記住。并通過舉例使學生對1N的大小形成具體觀念。除了課本中的例子外,還可以補充一些學生常見的例子,例如一個中等大小的蘋果對手的壓力大約是1N;一個質量是40kg的同學對地面的壓力大約是400N;還可以讓學生拿起兩個雞蛋,感受一下1N的力有多大。至于牛頓這個單位是怎樣規(guī)定的,就不必講了。
有關課堂實驗的教學建議
本實驗的目的是使學生學會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上纫龑W生閱讀教材,再按實驗步驟去做。2、3、4、5步都是為了讓學生多使用幾次彈簧測力計。實驗中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和讀數(shù),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在做第3、第4步時,要向學生說明勻速的要求。對于程度好的學生,在實驗基礎上可讓他們思考為什么第3、第4步兩次拉力大小不同,啟發(fā)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還可以讓學生把測出的自己頭發(fā)拉斷時的力跟課本中給出的各年齡組的頭發(fā)的數(shù)據(jù)比較,以提高興趣。
本節(jié)后面的“想想議議”問題,可在學生開始實驗前討論,來回拉動幾次掛鉤,可以避免彈簧破殼子卡住。如果彈簧測力計使用前指針不指在零位置,應進行校正。對程度好的學生可以提出:除調零外,有沒有其他的解決辦法。(提示:可以作零點誤差的調整。)
有關新課引入的教學建議
測量是由力有大小引入的。學生根據(jù)自身的經(jīng)驗不難懂得力有大小。教師可以準備一個拉力器,請男女學生各一名分別拉,大家觀察。然后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彈簧伸長程度是不同的,引出力有大小的區(qū)別。為了準確地搞清力的大小,就要進行力的測量。并指出在物理學中是利用力產(chǎn)生的效果的大小來測量力的。
教學設計示例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組織學生練習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會正確讀數(shù)。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具、學具準備彈簧秤、木塊、長木板、一根頭發(fā)、拉力器
教學設計示例
。ㄒ唬┮胝n題
測量是由力的大小引入的。學生根據(jù)自身的經(jīng)驗不難懂得力有大小。為了直觀,可以準備一個拉力器,請男女學生各一名分別拉,大家觀察,然后引導學生討論以下問題:
1、彈簧為什么伸長了?
2、兩位同學拉彈簧時,彈簧的伸長相同嗎?為什么不同?
3、哪位同學的拉力大?怎么知道他的拉力大?
歸納:拉力使彈簧伸長;拉力大小不同,彈簧的伸長不同;拉力越大,彈簧伸長越大。利用彈簧的伸長可以測量力的大小。
由為什么彈簧伸長的長度不同,引出力有大小的區(qū)別。為了準確地搞清力的大小,就要進行力的測量。并指出在物理學中是利用力產(chǎn)生的效果,主要是力使物體發(fā)生形變的大小來測量力的。
(二)新課教學
1、力的單位
教師可直接向學生說明國際上通用的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要學生記住。教師可以準備兩個普通雞蛋,使學生對1N的大小形成具體觀念。
除了課本中的例子外,還可以補充一些學生常見的例子,例如一個中等大小的蘋果對手的壓力大約是1N;一個質量是40kg的同學對地面的壓力大約是400N;至于牛頓這個單位是怎樣規(guī)定的,就不必講了。
2、彈簧測力計
有了力的單位還不夠,要測量力的大小還需要有測量工具。測量力的工具是測力計,常用的測力計是彈簧秤。
。1)彈簧秤的原理
教師可準備一個彈簧,找學生用不同的力去拉彈簧。
教師講解:我們知道,彈簧受到拉力就要伸長,拉力越大,彈簧伸長的越長。彈簧秤就是根據(jù)這個原理制成的。
。2)彈簧秤的構造
教師可把彈簧測力計發(fā)給學生讓學生觀察,也可用大型演示彈簧測力計進行講解。引導學生觀察彈簧測力計的外形和內部構造;鋼制彈簧、掛鉤、指針及刻度。講刻度時應該明確單位、零刻度線、每一小格、每一大格所代表的示數(shù)以及彈簧測力計的量程。要強調測量時不得超過量程。教師可帶領學生讀出幾個演示的數(shù)據(jù)。
。3)學生實驗:練習使用彈簧秤
讓學生先閱讀課本實驗部分,然后按步驟進行實驗,并把數(shù)據(jù)記在筆記本上。實驗中教師巡回檢查,及時解決問題。
彈簧秤的量程:
最小分度:
水平拉木塊的力:
在斜木板上拉木塊的力:
拉斷頭發(fā)的力:
教師在總結學生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講解。同一個木塊在空中靜止和勻速直線上升時,拉力大小相等。拉著木塊在桌面上勻速直線運動時所需要的力遠比拉著它勻速上升時的拉力小得多。正因為這個道理,很多沉的東西我們搬不動,但是可把它推動。人的頭發(fā)的強度隨人的年齡大小而變,成年人的頭發(fā)強度大,小孩和老人的頭發(fā)強度小。
最后向學生簡單介紹其他的測力計,指出彈簧測力計只是測力計的一種。
(三)總結,擴展
可適當向學生介紹一些有關科學家胡克和牛頓的生平,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探究活動
測力計的發(fā)展
【課題】測力計的發(fā)展
【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
【活動流程】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參考方案】
利用網(wǎng)絡查找相關信息;調查市場上測量力的工具和其使用情況?偨Y測力計的發(fā)展概況。
【備注】
1、寫出探究過程報告。
2、發(fā)現(xiàn)新問題。
體驗力的大小
【課題】體驗力不同大小的感覺
【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
【活動流程】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參考方案】
用測力計等工具體驗不同力的大小的感覺;調查市場上測量力的工具和其使用情況。
【備注】
1、寫出探究過程報告。
2、發(fā)現(xiàn)新問題。
八年級物理教案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 會用刻度尺測量長度.
2, 能正確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
能力目標:
1, 觀察和實驗能力:初步了解物理實驗的基本過程;學會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2, 應用能力:解決實驗操作中所遇到的問題;思考實際現(xiàn)象中的問題.
情感目標:
1, 教育學生愛護儀器設備,培養(yǎng)愛護公共財務的品德.
2, 良好的實驗習慣.
3, 記錄數(shù)據(jù)要如實,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精神.
教材分析
學生要先觀察所使用的刻度尺,清楚其零刻度線的位置、量程、最小刻度.應當讓學生養(yǎng)成好的測量習慣,使用測量儀器前應當觀察清楚.教材對減小誤差沒有做過多的要求,沒有要求學生在實驗中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所以在測量課本和作業(yè)本的長和寬時,只注意要在記錄結果時,估計一位,并注明單位.
測量細銅絲時,要強調緊密纏繞,測量的長度值除以圈數(shù),就是細銅絲的直徑.測量硬幣的直徑時,要求學生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測量.
主要使學生在動手中學到知識,并強調實驗的過程和思考的過程.
教法建議
本節(jié)為學生第一次動手實驗的課程,應當遵守實驗室的規(guī)則,做實驗一般應注意的問題,養(yǎng)成嚴肅認真的實驗態(tài)度,記錄結果時,應當尊重實際,不能隨便改動數(shù)據(jù),對于結果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教學設計示例
第二節(jié) 實驗:用刻度尺測長度
【課題】實驗:用刻度尺測長度
【重點難點分析】會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正確讀數(shù),用特殊方法測量長度.
【教學過程設計】
1,引入新課
介紹實驗室的規(guī)則,說明物理實驗應當注重實事求是的精神.有科學的實驗態(tài)度.
2,按照實驗步驟進行實驗
觀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是否磨損;其量程是多少;最小刻度(分度值)是多少.結合上一節(jié)的內容,讓學生能敘述刻度尺的正確使用的方法和讀數(shù)的規(guī)則.
測量課本和作業(yè)本的長和寬,把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格中,注意注明單位,在讀數(shù)時,應當在準確值后面估計一位數(shù)值.
學生測量細銅絲的直徑時,應當注意把鐵絲緊密纏繞在鉛筆上,測量出總的長度,除以圈數(shù),得到細銅絲的直徑.記錄數(shù)據(jù)后,應當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如何測量一篇紙張的厚度,然后總結這是用累積法測量,今后這種方法還會用到,在實際的生產(chǎn)和生活中,這種方法經(jīng)常用到.
學生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測量硬幣的直徑,應當讓學生思考,看看是否能夠想出方法.之后,用板圖幫助說明,并在記錄完成后,啟發(fā)學生進一步思考如何測量錐體的高度,如何測量不規(guī)則物體的長度等等,有條件的學?梢杂脛赢媮碚故,也可以用圖片幫助學生想象,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
教學設計示例
第二節(jié) 實驗:用刻度尺測長度
【課題】實驗:用刻度尺測長度
【重點難點分析】會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正確讀數(shù),用特殊方法測量長度.
【教學過程設計】
1,引入新課
介紹實驗室的規(guī)則,說明物理實驗應當注重實事求是的'精神.有科學的實驗態(tài)度.
2,按照實驗步驟進行實驗
觀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是否磨損;其量程是多少;最小刻度(分度值)是多少.結合上一節(jié)的內容,讓學生能敘述刻度尺的正確使用的方法和讀數(shù)的規(guī)則.
測量課本和作業(yè)本的長和寬,把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格中,注意注明單位,在讀數(shù)時,應當在準確值后面估計一位數(shù)值.
學生測量細銅絲的直徑時,應當注意把鐵絲緊密纏繞在鉛筆上,測量出總的長度,除以圈數(shù),得到細銅絲的直徑.記錄數(shù)據(jù)后,應當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如何測量一篇紙張的厚度,然后總結這是用累積法測量,今后這種方法還會用到,在實際的生產(chǎn)和生活中,這種方法經(jīng)常用到.
學生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測量硬幣的直徑,應當讓學生思考,看看是否能夠想出方法.之后,用板圖幫助說明,并在記錄完成后,啟發(fā)學生進一步思考如何測量錐體的高度,如何測量不規(guī)則物體的長度等等,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用動畫來展示,也可以用圖片幫助學生想象,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
有時間還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測量地圖上的一段鐵路的長度等,介紹替帶法等.
3,實驗表格設計(單位:cm)
作業(yè)本長
作業(yè)本寬
課本長
課本寬
線圈長度
線圈圈數(shù)
細銅絲的直徑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課題】觀察各種測量長度的工具
【組織形式】學生小組
【輔導】
1、關于測量工具的歷史
2、各種類型的測量工具
3、測量工具的特點
4、來源提供:圖書館、網(wǎng)絡等
【評價】
1、自我評價
2、根據(jù)來源的豐富性和資料的豐富性評判
3、自我學習的過程評價
八年級物理教案8
教學目標: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過程。
2、了解沸騰現(xiàn)象,知道什么是沸點。
3、知道蒸發(fā)可以致冷。
過程和方法: 通過探究活動了解液體沸騰時的溫度特點。
重、難點:1、蒸發(fā)、沸騰的相同點與不同點。2、分析一些常見的汽化、液化引起的現(xiàn)象。
教學器材:燒杯、水、溫度計、酒精燈、鐵架臺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物質從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叫_____, 熱。物質從液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的'過程叫_____。 熱。
2、晶體熔化和凝固時的規(guī)律是什么?
3、晶體溫度在熔點和凝固點所處的狀態(tài)是什么?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曬在太陽下的衣服一會兒就干了,衣服上的水那里去了?(學生猜想)
進行新課:
1、探究:水的沸騰
。 ) ……提出問題
( ) ……設計試驗
如何進行、需要器材、注意事項、 儀器安裝、酒精燈的使用等
。 ) ……進行試驗
數(shù)據(jù)記錄:
時間/min 1 2 3 4 5 6 7 8 9
海波的溫度/℃
蠟的溫度/℃
利用數(shù)據(jù)作出圖像,學生探究、尋找規(guī)律,教師總結如下:
2、沸騰:
。1)、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fā)生的劇烈的汽化現(xiàn)象。
(2)、液體要達到一定的溫度才沸騰,沸騰時溫度不變,液體沸騰的溫度叫沸點。
(3)、不同液體的沸點不同。(液體的沸點隨氣壓的增大而升高)
3、蒸發(fā):
(1)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fā)生的汽化現(xiàn)象。
。2)蒸發(fā)只發(fā)生在液體的表面。
。3)、蒸發(fā)有吸熱致冷作用
4、沸騰與蒸發(fā)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汽化的兩種方式)
5、液化(放熱):舉例說明:降低溫度可以使氣體液化(生活中水蒸氣遇冷會液化)
壓縮體積也可以使氣體液化(生活中的實例)
。1)、降低溫度與壓縮體積是氣體液化的兩種方法。
。2)、液化要放熱(水蒸氣燙傷更嚴重)
三、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jié)內容。
小 結:根據(jù)板書,總結本節(jié)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1、完成物理時習在線中課堂未完成的內容。2、課本后練習。
教學后記:液化、汽化現(xiàn)象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可以舉較多的例子進行分析
可以討論:吸熱、放熱是必要條件
八年級物理教案9
)的強度,再聲源處加防護罩等
(2)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如:城市內種樹,修隔音墻等.
(3)在人耳處減弱.如戴上防噪聲耳塞,用雙手捂住耳孔等.
5.人耳聽到聲音的頻率
人耳聽到聲音的頻率為20Hz---20000Hz
6.超聲波
(1)定義: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叫做超聲波.
(2)性質: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易于獲得較集中的聲能、傳播距離遠.
(3)用途:超聲波的聲吶測距、超聲成像、超聲測速(多普勒效應)、超聲清洗、超聲焊接及超聲碎石.
7.次聲波
(1)定義:頻率低于20Hz的聲波叫做次聲波
(2)用途:可用來預報地震、臺風和監(jiān)測核爆炸.
8.課堂練習:
(1)從物理學的角度看,噪聲是指聲源做________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從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看,凡是影響人們正常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聲音,以及人們在某些場合_________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2)人們把_____________稱作“隱形殺手”,這是因為它影響人睡眠、休息、學習和工作以外,還會損害人的______________,使人產(chǎn)生頭痛,____________力哀退等神經(jīng)哀弱癥狀,噪聲還是誘發(fā)__________等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3)現(xiàn)代城市把控制噪聲列為城市_______________的主要項目之一。包括我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制定了針對不同環(huán)境的__________。
(4)對噪聲污染的治理,主要是消除或減弱噪聲,減弱噪聲的途徑有三條,分別是控制___________,阻斷_________,在___________減弱噪聲。
(5)下列關于噪聲的說法正確的是()
A噪聲一定會致人傷害B在家里,幾位同學旁若無人地引吭高歌不是噪聲
C與環(huán)境需要不相符合的聲音都是噪聲D控制噪聲只能從聲源和人耳處減弱
(6)下列各聲音屬于噪聲的是()
A音樂會里的鋼琴聲B節(jié)目的焰火鞭炮聲
C指甲在鋼板上劃過的聲音D郊游時,樹林里的鳥鳴聲
(7)下列措施不能減弱噪聲的是()
A在摩托車上安裝消聲器B裝在城市高架道路兩側的透明板墻
C在人耳處戴上助聽器D在聲音傳播途中植樹造林
(8)聲音頻率__________________的聲波叫超聲波,低于____________的聲音叫次聲波。
(9)利用聲吶測距時,需要知道__________________,需測出______________,從而測算出該物體所處的位置。
(10)根據(jù)人耳區(qū)分回聲與原聲的條件,通過實踐活動,大喊一聲,自己聽到回聲,猜一猜聽到回聲的條件是什么?根據(jù)你的猜測,設想如何才聽到回聲?
四.布置作業(yè)
一份練習
八年級物理教案10
一、 學習目標
物質三種狀態(tài)的不同特征,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用溫度計測量溫度。
二、 學習重點
正確使用溫度計
三、 課前準備
〖例1〗 如圖,先把兩手同時放人熱水和冷水中,過了一段時間后,再將兩手同時拿出并放入溫水中,這時兩手的感覺 (選填相同或不相同)。這個事實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以下說法中,你認為最符合實際的是( )
A. 人體的正常體溫為35℃。 B. 冰箱冷凍室的溫度約為5℃。
C. 上海 盛夏中午室外溫度可達38℃。 D. 上海的最低氣溫可達零下30℃。
〖例3〗醫(yī)生用普通體溫計給感冒發(fā)燒的病人測量體溫,從體溫計的構造和使用情況來看,運用了哪些物理知識?請你寫出其中的.兩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效果檢驗
1.__________是表示物 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它的常用單位是__________。
2.以下溫度中,最接近 25℃的是( )
A.冰水混合物的溫度 B.健康成年人的體溫
C.讓人感覺溫暖而舒適的房間的溫度 D.廣州市冬季最冷的溫度
3.使用溫度計時,首先要觀察它的量程和認清它的 。小強在用溫度計測量燒杯中液體溫度 時讀取了四次數(shù)據(jù),每次讀數(shù)時溫度計的位置如圖所示,其中正確的是 。圖中所示的是用溫度計分別測得的冰和水的溫度,那么冰的溫度是 ________ ℃,水的溫度是 ℃。
【課堂反饋】
1、 通常情況下,物質一般以_______ 、_______ 、 ________三種狀態(tài)存在,______既有一定的體積,又有一定的形狀,物質外于哪種狀態(tài)與_______有關.
2、 物體的冷熱程 度用_______表示;實驗室常用________來測量,它是根據(jù)_______________
八年級物理教案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驗探究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2.會同時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其中的電流;
3.會使用滑動變阻器來改變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
過程與方法
領悟用“控制變量法”來研究物理問題的科學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能體驗戰(zhàn)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時的喜悅;
2.養(yǎng)成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guī)律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實驗探究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的過程
難點:運用數(shù)學一次函數(shù)圖象分析出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式
教學用具:
教師方面:電流表、電壓表、學生電源(或三節(jié)干電池)、滑動變阻器、定值電阻(R1=5Ω和R2=10Ω)、開關、導線。
學生方面:電流表、電壓表、三節(jié)干電池、滑動變阻器、定值電阻(R1=5Ω和R2=10Ω)、開關、導線。以上器材為一組,每三人準備一組器材。(若學校條件好,可將干電池換成學生電源,實驗效果更好。)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物理情境,引導學生進入科學探究。
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電流、電壓和電阻三個量的知識。這三個量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聯(lián)系、互相影響的。如:
①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越大,通過它的電流就會越大;
②導體的電阻越大,流過它的`電流就會越小。這些例子同時還揭示了電流與電壓、電阻之間的定性關系。
如果知道一個導體的電阻值,還知道導體兩端的電壓值,你能不能計算出通過它的電流值呢?(或用數(shù)學表達式表示出來)
二、進行科學探究。
1、提出問題。
讓學生回答: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之間有什么定量關系?
2、猜想或假設。
應根據(jù)以下兩個事實來引導和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進行猜想或假設。
、偌釉趯w兩端的電壓越大,通過它的電流就會越大;
②導體的電阻越大,流過它的電流就會越小。
學生回答:
可能是I=U/R;
可能是導體兩端的電壓增大幾倍,導體中的電流也增大幾倍。
八年級物理教案1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知道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及三者間的關系;
。2)能區(qū)別有用功、額外功、總功;
。3)知道機械效率的定義;
。4)機械效率的表達式.理解機械效率總小于1;
(5)會用公式計算有用功、額外功、總功;
。6)知道提高機械效率的主要方法;
2、能力目標
。╨)通過科學探究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比較、概括和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實驗操作能力:包括組裝滑輪組,使用彈簧測力計及刻度尺等能力,提高機械的效率。
3、情感目標
。1)、激發(fā)學生探索科學的熱情,加深理解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2)、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互相交流的素養(yǎng)。
二、實驗器材
學生分組實驗器材:刻度尺、鉤碼、彈簧秤、鐵架臺,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兩個定滑輪和兩個動滑(一大一。┹喗M成的滑輪組,長1米的`細繩2根。
三、教學方式
引導探究式教學
教學過程
師生互動
教學目標
活動1
復習提問
一、回顧-----各種簡單機械
1、 省力費距離的機械;
2、 費力省距離的機械;
3、等臂杠桿。
1、使學生知道生活中常用的機械;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機械的結構;3、為導出“機械效率”作準備。
活動2
猜想
二、猜想----比較直接對鉤碼做功和使用機械對鉤碼做功的大。
1、教師演示兩種做功形式并提出問題;
2、學生猜想,比較二者做功大小。
1、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
活動3
制訂計劃進行實驗
三、探究-----W總和W有的大小
1、學生動手做實驗來證明自己的猜想;
2、教師設計實驗方案引導學生學會收集證據(jù)和計算;
3、學生陳述自己的猜想和證據(jù)是否一致,物理教案《提高機械的效率》。
1、會動手實驗;
2、會收集數(shù)據(jù)并進行計算;
3、
活動4
分析論證
四、分析-----W總〉W有的原因
1、 機械本身有重力;
2、 摩擦阻力;
結論:1、有用功(W有用):利用機械工作時對人們有用的功叫有用功;W有用=G·h
2、額外功(W額外):對人們沒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額外功;W額外=W總-W有用
3、總功(W總):有用功與額外功的總和叫總功;W總=F·s W總=W有用+W額外
4、機械效率: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公式:
5、機械效率沒有單位,永遠小于1。
1、能對自己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論證。
2、理解各概念的含義。
活動5
應用
五、觀察----一些機械的機械效率
加深理解
活動6
猜想
六、猜想----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
1、小組討論;
2、學生各抒己見;
3、老師進行提示和小結。
1、加深對機械效率的理解;
活動7
設計與評估
七、探究----設計改變機械效率的方案?
1、每組設計一個提高或降低機械效率的方案;
2、老師對學生設計的方案進行分類;
3、學生陳述能提高或降低機械效率的理由;
4、教師總結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
1、會設計一種或幾種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案;
2、能理解機械效率中改變機械效率的原理。
活動8
交流與提高
八、交流----
八年級物理教案13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和回憶再現(xiàn)初步認識機械運動的現(xiàn)象.
2、知道機械運動是指物體位置的變化。
3、知道參照物.
4、會選擇參照物描述機械運動,會根據(jù)對運動的描述指明參照物.
5、知道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回憶再現(xiàn)的方法認識什么是機械運動.
2、通過親身體驗的方法認識選擇不同的參照物描述運動的結果會不相同.
3、通過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掌握研究問題的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觀察、想象、討論等雙邊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中涉及的物理學知識.
2、通過對“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這一觀點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方法論,養(yǎng)成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
一、機械運動
探究:什么是機械運動呢?
1.春天,風箏在空中迎風擺動;2,夏天,蚊蟲在燈下飛舞;3.秋天,落葉紛紛飄落;
4.冬天,雪花漫天飄灑;5.昨天,“神舟五號”飛船騰空而起;
6.今天,你上學的路上,路旁的樹木不斷被甩在身后
7.此時,鐘表的秒針在不停地“走動”;
生命在于運動,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xiàn)象,我們每一個人時刻都在運動(如心臟在跳動,血液在流動),仔細體會與比較上面列舉的物體運動的例子,我們得到的結論是:物體相對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想想議議
宇宙及自然界中關于機械運動的例子還有許多;同學們通過思考、討論可以多找一些例子,提出來發(fā)表讓大家共享:①流星劃過夜空②小鳥在空中飛行③河水在不停地流動④稻穗在隨風起伏⑤房屋、樹木隨地球一起運動。這些都是機械運動嗎?
二、參照物
1.探究
提出問題:如何恰當?shù)孛枋鑫矬w的運動狀態(tài)?
猜想和假說:(1)要選擇一個物體做標準,對照要研究的物體和選擇的標準物體相對位置是否變化后再做出判斷.
(2)很簡單,用眼睛看看動不動就行了。
進行實驗:(1)兩名同學乘坐公交車,一名同學盯著另一輛車上的某乘客,另一名同學盯著站牌,此時另一輛車開動,兩同學乘坐的汽車未開動,請兩同學說出自己乘坐的汽車的運動狀態(tài).
(2)乘坐觀光電梯時,眼睛看地板和看外面的景物對自己運動狀態(tài)的描述分別是怎樣的?
2.參照物該怎樣選擇?
想想議議
每個同學都來描述同一物體的運動情況,看看各是以什么物體作為參照物的如:夜間趁著月光走路時,要描述影子的運動情況,若以地面為參照物,影子在動;若以人為參照物,影子是靜止的.。
三、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宇宙中的一切物體都在運動著,絕對靜止的物體是沒有的我們平常所說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的,都是相對于某個物體而言的如果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我們就說第一個物體是運動的;若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沒有發(fā)生位置的變化,我們就說第一個物體是靜止的對于同一物體,若選擇不同的物體作參照標準來研究它的運動情況,得到的結論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不事先選擇參照物,就無法判定物體是否在運動.例如,司機開著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以車為參照物,司機是靜止的,以路面為參照物,司機是運動的;李明和王紅晚餐后并肩散步,以路旁的樹木為參照物,他們兩位都是運動的,若以李明為參照物,王紅是靜止的;樹木、房子相對于大地是靜止的,若以行駛的車為參照物,它們都是運動的
四、相對靜止
兩個運動物體運動的快慢相同,運動的方向相同,這兩個物體就是相對靜止.例如,卡車和聯(lián)合收割機,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前進,以其中一個為參照物,另一個是靜止的,屬于相對靜止.
天氣預報與物理學中的機械運動有密切聯(lián)系.經(jīng)驗豐富的氣象預報員會根據(jù)衛(wèi)星云圖結合其運動速度準確判斷冷空氣在什么時候到達什么地區(qū)造成大風降溫或冷暖空氣,什么時候在什么地區(qū)上空交匯形成雨雪天氣等等,提醒人們做好預防準備工作.
八年級物理教案14
課 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
。2)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活動,找出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的關系。
(2)學習以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變性(物質的本質特征)來定義密度概念的科學思維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密度反映的是物質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過探究活動,使用學生對物質屬性的認識有新的拓展。
重點:密度
難點:密度
教具、學具:體積相同的不同種物質木塊、鋁塊、鐵塊的質量,大小不同的若干鋁塊,大小不同的若干鐵塊, 托盤天平(最大秤量值200克)和砝碼1套,刻度尺1只。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學生活動:想想做做
讓學生用天平稱量體積相同的不同種物質木塊、鋁塊、鐵塊的質量。
學生對稱量的結果會認識到,體積大小一樣,但種類不同的物質,質量是不同的。表明物質在這方面性質上的差異。
二.新課教學
。ㄒ唬┨骄浚和N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
通過上面“想想做做” 提出問題: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會有什么關系?
推測:同一種物質,體積越大,質量越大。如果體積增大到原來的兩倍,質量是否也會增加到原來的兩倍呢。也就是說,同一種物質的質量與它的體積成正比嗎?
取大小不同的若干鋁塊,分別用天平測出它們的質量,用直尺測出邊長后計算出它們的體積,列出表格來,然后以體積V為橫坐標,以質量m為縱坐標,在方格紙上描點,再把這些點連起來。
從測量數(shù)據(jù)上看,會得到同種物質的質量增加,其體積也增大;質量減少,體積也會減小的結論。將測量數(shù)據(jù)圖像化,會更直觀地得出:同一種物質的質量與它的體積成線性關系,即同一種物質的質量跟體積成正比。
將鋁塊換成鐵塊重做上述實驗。
分別計算每個鋁塊、鐵塊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可以得出其比值是個定值。這種比值不變性反映的正是物質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對不同物質來說,其質量和體積的線性關系表現(xiàn)在過原點的不同直線上。換句話說,各種物質所對應的比值是不同的。
講解:質量跟體積的比值就是單位體積的質量;同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相同,不同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一般不同,由此可知,單位體積的質量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物理學中用密度表示物質的這種特性。
。ǘ┟芏榷x: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教師指出:理解密度的概念時,要注意:(1)單位體積就是有一定大小的體積,如國際單位制中的“1米3、1分米3、1厘米3等。(2)密度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每種物質都有一定的密度,如將鐵塊銼成鐵屑,鐵的密度都不變。
。ㄈ┟芏鹊墓
密度=質量/體積
講解:ρ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ρ=m/v
教師指出:要注意:(1)ρ的寫法、讀法。(2)密度只與物質種類有關,與物體的質量、體積無關。
。ㄋ模┟芏鹊膯挝
密度國際單位:千克/米3(kg/m3)
密度其他單位:,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
讓學生看課本一些物質(固體、液體、氣體)的密度值,要求學生會查密度表中的密度值。引導學生閱讀表中列出的各種物質的密度值,對于那些常見的物質的密度,形成一些具體的認識,例如金比銅的.密度大,銅比鐵的密度大,冰比水的密度小,記住水的密度等。
講解例題,教給學生如何運用物理公式進行密度計算。要求學生按一定的格式和步驟進行計算,不能只寫公式和數(shù)字,一定要把必要的文字說明寫出來。特別是對單位的運算要加以強調,提醒學生注意正確地書寫,不能遺漏。
三.小結
四.鞏固練習
五.布置作業(yè):完成對應同步練習
六.教學后記:
6—3 測量物質的密度
課 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驗進一步鞏固物質密度的概念。
。2)嘗試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能解釋生活中一些與密度有關的物理現(xiàn)象。
。3)學會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測量不規(guī)則形狀物體體積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活動學會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學會利用物理公式間接地測定一個物理量的科學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重點:密度的測量
難點:密度的測量
教具、學具:量筒或量杯,水,鹽水和形狀不規(guī)則的塑料塊,天平及砝碼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前面學習質量、密度概念及用天平測量質量的基礎上,學習測量物質的密度。學習利用物理公式間接地測定某個物理量的方法。
二.新課教學
。ㄒ唬 規(guī)則形狀固體物質的體積可以用刻度尺等測量工具來測量,液態(tài)物質的體積應該使用量筒來測量,不規(guī)則形狀固體物質的體積也可以使用量筒來測量。
學生活動:想想做做 怎樣使用量筒?
在學生觀察實物的基礎上,通過閱讀課本,回答課本中提出的幾個有關問題,并動手操作,學習使用量筒測量液體和不規(guī)則固體體積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1.量筒上的單位刻度多是以毫升(mL),也有一些是用立方厘米(cm3)來標度的。
2.與許多測量儀器(學過的電流表、電壓表、天平等)一樣,量筒也有它的最大測量值。實驗室中常用的有:50mL、100mL、500mL、1000mL等。
3.量筒的分度值也各不相同,根據(jù)你測量精度的要求和被測物的尺度等因素來選擇量筒的大小和分度值。
4.視線與液面水平,與刻度線垂直。
5.怎樣用量筒測量不規(guī)則形狀物體的體積?
不規(guī)則固體物質體積的測量,需用量筒或量杯。
另外,對于有余力的學生可在此基礎上提出這樣的問題:
1.如果要測量的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過大或無法浸入現(xiàn)有量筒之內,你有什么辦法測量出它的體積?
可采用“溢杯法”。即,將物體浸入盛滿水的容器內,同時將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讀取的數(shù)值便是該物體的體積。如果現(xiàn)有量筒一次仍不能盛取溢出的水量,可慢慢將物體浸入,并多次盛接和讀取數(shù)據(jù),最后相加得到物體的體積。
(二) 如何用量筒測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規(guī)則物體(石蠟)的體積?
可采用“懸垂法”。先讀取懸掛重物浸沒于量筒中液體時對應的體積,然后將石蠟和重物系在一起浸入量筒中讀取此時的體積。兩者的差值便是石蠟的體積。
。ㄈ┨骄
怎樣測量物質的密度?
以鹽水和形狀不規(guī)則的塑料塊為研究對象,
要求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用于記錄測量鹽水和塑料塊密度時所用的數(shù)據(jù)及所得的結果。要讓學生明白需要記錄哪些數(shù)據(jù)。讓學生把所測得的有關數(shù)據(jù)填入其表格中,并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通過物理公式計算,間接得出被測物質的密度值。
三.小結
四.鞏固練習
五.布置作業(yè):完成對應同步練習
六.教學后記:
八年級物理教案15
一、知識和技能
1、了解光在物體表面可以發(fā)生反射。 2、認識光反射的規(guī)律。
3、知道光路可逆。 4、知道什么是鏡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二、重、難點:
1、理解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內容。
2、利用實驗現(xiàn)象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
三、教學課時:2課時
四、教學過程:
1、、前提測評:
1、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現(xiàn)象,說明光是沿 傳播的。
2、閃電與雷聲雖然同時產(chǎn)生的,但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而后聽到雷聲,這說明了什么?
2、、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①我們?yōu)槭裁纯梢钥匆娢矬w?②學生探討:許多物體本身并不發(fā)光,我們?yōu)槭裁匆部梢钥吹囊姡?/p>
五、進行新課: 1、任何物體表面都可以反射光。
2、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
角i 角r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器材:有什么器材?如何使用
方法、步驟:如何做?
結果:填入左表
結論如下:
3、光的.反射規(guī)律:
(1)、在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練習:物理套餐P30作圖題
4、試驗:兩種反射,得到定義如下
。1)、漫反射:表面凹凸不平的反射(反射光線朝各個方向)
。2)、鏡面反射:光滑鏡面的反射(平行光線射入,光線平行射出)
探討:在漫反射中,是否遵守上面的反射規(guī)律?
(學生討論后,作圖證明)
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規(guī)律。
5、光的反射的應用:學生舉例(注意黑板反光問題)
6、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jié)內容。
六、小結:根據(jù)板書,總結本節(jié)內容,明確重、難點。
七、教學后記:
在探究活動中,應給出較具體的指導,避免學生的盲目性。
前、后的練習要補充。
八、完成時習在線作業(yè),并做好訓練題。
【八年級物理教案】相關文章:
八年級物理教案11-13
八年級物理教案11-30
八年級的物理教案11-23
八年級上冊物理教案12-22
初中八年級物理教案12-21
八年級下冊物理教案12-17
(熱門)八年級物理教案09-19
蘇教版八年級物理教案04-26
八年級人教版物理教案04-15
八年級物理教案:慣性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