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中國—西方”的話語牢獄——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幾個“跨國交往文本”的考察
內(nèi)容提要本論文是對潛藏在人們的語言意識中的“中國—西方”二元對立模式的一次清理。
論文首先探討的是,為什么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西方”成為人們的“中心焦慮”?無論是“后殖民理論”、“國學熱”,還是《北京人在紐約》、《曼哈頓的中國女人》的背后,支配性的框架都是“中國—西方”框架。這反映了中國在90年代陷入了“身份認同”的危機,從而急欲在與西方的比照中確認自身。但同時,對“民族認同”的強調(diào)從客觀上遮蔽了90年代劇烈的階級分化現(xiàn)實。
論文既而考察了“中國—西方”作為一套知識被生產(chǎn)的過程,并通過分析《扶桑》、《K》、《蒼河白日夢》三部重寫歷史的文本,揭示了這一模型是如何作用于文本的。比如,盡管力圖用“愛情”、“性解放”、“人性”等普世話語進行偽裝,《扶!、《K》這兩部小說仍然暴露出了自己的殖民主義立場。論文還對“跨國交往”文本中普遍存在的“中國丈夫—妻子的外國情人—中國妻子”三角模式進行了分析,通過與沒有“西方人”介入的“三角模式”的比較發(fā)現(xiàn),前一種“三角模式”中的“中國丈夫”處于被壓抑、被剝奪了話語權(quán)的地位,這正是“中國—西方”模式作用于小說的深層結(jié)構(gòu)的結(jié)果。
論文還考察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一批描寫與外國人的現(xiàn)實交往的小說。在這些小說中,代表“中國—西方”模式的平衡狀態(tài)的“革命話語”被置于供人表演和調(diào)笑的無害地位。這些力圖營造出“全球居民”幻覺的小說仍然不可避免地落入了“中國—西方”模式所設定的等級秩序中。
論文認為,要沖決“中國—西方”的話語牢獄,必須依賴于強有力的“中國敘事人”的誕生。
關(guān)鍵詞:中國—西方 身份認同 后殖民 三角模式 全球化 中國敘事人
目 錄
第一章 “中國—西方”作為一個話題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展開 1
1、尋找“民族認同”的理論 1
2、跨國寫作的操作策略 4
3、另一種震驚體驗 5
第二章 “中國—西方”的知識生產(chǎn)及應用形式 8
1、一套關(guān)于“中國—西方”的知識的生產(chǎn) 8
2、東方獵奇式寫作 10
3、“三角模式”的比較分析 13
第三章 “全球化”寫作還是“后殖民”寫作? 16
1、 “革命”話語的位置 16
2、“全球居民”的幻像 18
3、“中國敘事人” 21
后 記 24
第一章
“中國—西方”作為一個話題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展開
對于許多當代文學研究者來說,將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文學史當作一個相對獨立的板塊來討論似乎順理成章。1989年的震蕩性政治事件與隨后而來的世界“冷戰(zhàn)”秩序的崩解使人們認識世界的方式發(fā)生了很大的轉(zhuǎn)變。90年代,很多事情開始變得不同。這是一個“眾聲喧嘩”的時代,每一個人都在說,但每一個人的意見都變得不再重要。對話已不可能,更不可能達成普遍的共識,討論變成了季羨林所說的“議論” 。 愈益精良的科層制使知識分子在各自的專業(yè)領(lǐng)域里自我隔絕,孤軍奮戰(zhàn)。
盡管共識難以達成,但某種公共性的討論平臺仍然存在。在2003年回望過去,我們發(fā)現(xiàn)“中國—西方”框架在90年代以來人們的言說方式中得到強有力的展開。盡管這個框架一直是在中國討論問題的“前文本”,但我要強調(diào)的是在90年代以來,它成了人們長期關(guān)注的“中心焦慮”。 如果說在80年代,我們關(guān)心的是如何“建設中國
【“中國—西方”的話語牢獄——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幾個“跨國交往文本”的】相關(guān)文章:
中國式管理怎樣與西方管理交融?08-17
納稅意識:西方演進與中國式嬗變08-26
中國與西方國家家庭教育的若干比較08-17
中國古代法的幾個基本問題述評08-12
源于文本,超越文本──閱讀教學價值取向引導的文本策略08-17
幾個和第幾個08-16
與文本對話:文本解讀的不二法門08-15
西方社交禮儀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