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
一 殘葉的時代《三國志演義》現(xiàn)存的刊本以嘉靖壬午本(注:“嘉靖壬午本”即學術界習稱的“嘉靖本”。嚴格地說,“嘉靖本”的簡稱是不準確的。因為刊行于嘉靖年間的《三國志演義》刊本不只一種。例如,葉逢春刊本即刊行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因此,改稱其為“嘉靖壬午本”,比較合適。該本卷首有修髯子嘉靖壬午《三國志通俗演義引》,一般認為該本即刊行于此年。壬午是嘉靖元年(1522)。)為最早。在它之前,有沒有更早的刊本?——這一直是學術界關注的問題。
《三國志演義》殘葉的發(fā)現(xiàn),有助于這個問題的深入探討。
所謂“殘葉”,指的是上海圖書館收藏的某個明刊本《三國志演義》的殘葉。
此殘葉保存于《陶淵明集》周顯宗刊本之中!短諟Y明集》周顯宗刊本八卷,共兩冊,其前后襯葉恰恰是《三國志演義》某個版本的殘葉。
怎樣判斷此殘葉的刊行年代呢?
首先,可以確定,殘葉所附存的《陶淵明集》周顯宗刊本刊行于明代嘉靖八年(1529)。
這就有了三種可能性。
可能性一:現(xiàn)存《陶淵明集》周顯宗刊本的裝訂并非原來的面貌,它經過了后人的重新裝訂。這里所說的“后人”,是指嘉靖之后(例如,萬歷年間)的人。換句話說,殘葉不是刊刻于嘉靖年間,而是刊刻于萬歷年間、明末;甚或是刊刻于清代,也說不定。
可能性二:現(xiàn)存《陶淵明集》周顯宗刊本的裝訂并非原來的面貌,它經過了后人的重新裝訂。但,這里所說的“后人”,是指嘉靖八年至四十五年(1529~1566)之間的人。因此,殘葉有可能出于嘉靖八年至四十五年之間刊行的某個《三國志演義》刊本。可能性二實際上派生于可能性一。
可能性三:《陶淵明集》周顯宗刊本的裝訂保持著原先的面貌。換句話說,殘葉是在嘉靖八年被當作襯葉使用的。因此,殘葉必然出于嘉靖元年至八年之間的某個《三國志演義》刊本,甚或是嘉靖元年之前的某個刊本。
我認為,第一種可能性極小,甚至幾乎沒有;第二種可能性也很。恢挥械谌N可能性方能成立。
這是因為:第一,上海圖書館收藏的那個《陶淵明集》,看不出有改裝的痕跡。它無疑是原裝原貌。第二,從紙張、字體、版式看,殘葉斷非嘉靖之后的產物。
最早發(fā)現(xiàn)殘葉的沈津認為,殘葉為成化、弘治年間刻本[1]。魏安的看法和沈津略有不同。她一方面指出,殘葉“雖然僅存五百余字,但從版式及字體來看,好像出于一個很早的刊本,其刊行年代很有可能是早于任何現(xiàn)存版本(包括嘉靖本)”[2](P5);另一方面,她又說,“《三國演義》到嘉靖元年才有刊本問世,殘葉大概是出于一個嘉靖間的刊本,可能就是嘉靖元年修髯子引原本或其直接子孫本”[2](P12)。
關于殘葉的刊行年代,我基本上同意沈津的判斷。
魏安還說,殘葉“或許就是劉若愚所記錄的經廠本”[2](P12),“我認為上海殘葉可能就是司禮監(jiān)刊本的殘葉”[2](P92)。張宗偉也說,“我同意魏安的推測:上海殘葉所出的版本可能就是劉若愚記錄的經廠本!保ㄗⅲ簭堊趥ィ骸丁慈龂萘x〉版本研究》(博士學位論文,1999年),第17頁。)
關于殘葉是否經廠本或司禮監(jiān)刊本的問題,我將在另一篇論文中加以探討(注:請參閱拙文《明人書目著錄〈三國志演義〉刊本五種考略》。)。
本文擬著重探討:殘葉與幾個現(xiàn)存刊本的關系,殘葉與幾個已佚刊本的關系,殘葉的出現(xiàn)給予我們什么啟示。
二 殘葉全文
茲移錄殘葉全文于下:
“……復興故父之基,即當重修廟宇,四時祭祀!弊.,出廟上馬,回顧眾將曰:“吾欲過嶺去看劉繇寨柵!北妼⒔援敳蛔,遂同上嶺,南望村林。
伏路小軍飛報劉繇云:“孫策自領十數(shù)騎,徑過嶺來看寨柵!濒碓唬骸按吮厥菍O策誘敵之計,不可追之。”太史慈踴于前曰:“此時不捉,更待何時?”劉繇阻當不住,披掛上馬,綽槍出營,大叫曰:“有膽氣者跟我來!”諸將不動,惟有一小將曰:“太史慈真猛將也,吾可助之!迸鸟R趕去,眾將皆笑。
卻說孫策看了半晌,程普向前曰:“可以早回。”正行過嶺來,只聽得嶺上叫:“孫策休走!”策回頭視之,見兩匹馬飛下嶺來。策將十三騎一齊擺開,策橫槍立馬于嶺下待之。太史慈高叫曰:“那個是孫策?”策曰:“你是何人?”答曰:“我便是東萊太史慈也,特來捉孫策!辈咝υ唬骸拔冶闶,你兩個齊來bìng@①我,吾不俱你!我若怕你,非英雄也!”慈曰:“你便使眾人都來,我亦不怕你也!”縱馬橫搶,直取孫策,策挺槍來迎。兩馬相交,戰(zhàn)五十合,不分勝敗。程普等暗暗稱奇:“好個太史慈!”
慈見孫策槍法無半點兒滲漏,佯輸敗走,引入深山,急回馬走。孫策趕來,太史慈暗喜,不入舊路上嶺,卻轉過山背后。策趕到,慈喝策曰:“你若是大丈夫,和你bìng@①個你死我活!”策叱之曰:“走的不算男子漢!”兩個又斗三十合。
慈心中自忖:“這廝有十二從人,我只一個,便活捉了他,也吃眾人奪去。再引一程,教這廝每沒尋處!庇衷p敗走,而大叫曰:“休來趕我!”策喝曰:“你卻休走!”一直趕到平川之地。慈兜回馬再戰(zhàn),又到五十合。策一槍搠來,慈閃過,挾住槍,慈也一槍搠去,策亦閃過,挾住槍。兩個用力只一拖,都滾下馬來!
三 殘葉與嘉靖壬午本
在嘉靖壬午本中,和殘葉相對應的文字,處于卷三第九節(jié)。
殘葉和嘉靖壬午本的行款不同。殘葉為每半葉十二行,每行二十二字。而嘉靖壬午本為每半葉九行,每行十七字。
這個差異是相當明顯的。
殘葉有句讀,嘉靖壬午本也有句讀。但是,二者的句讀不同。
例如,殘葉(在下面的引文中,句號以“。”表示,讀號以“,”表示):
太史慈暗喜。不入舊路,上嶺,卻轉。過山背后。
一共五個句讀號!吧蠋X”二字之后是個讀號,位于“嶺”字和“卻”字的中間。其他四個是句號,都在該字的右下側。而嘉靖壬午本只有三個句號,沒有讀號:
太史慈暗喜。不入舊路上嶺。卻轉過山背后。
比殘葉少了“路”、“轉”二字右下側的那兩個句號。
其他的例子還有:
例二,殘葉:“眾將皆當不住。遂同上嶺。南望村林。”(三個句號)!尉溉晌绫荆骸氨妼⒔援敳蛔。遂同上嶺南望村林!保▋蓚句號。)
例三,殘葉:“大叫曰。有膽氣者跟我來。諸將不動。惟有一小將曰。太史慈,真猛將也。”(五個句號,一個讀號。)——嘉靖壬午本:“大叫曰。有膽氣者,跟我來。諸將不動。惟有一小將,曰。太史慈真猛將也。”(五個句號,兩個讀號。)
例四,殘葉:“卻說,孫策看了半晌。程普向前曰。可以早回。正行過嶺來。只聽得,嶺上叫孫策休走!保ㄎ鍌句號,兩個讀號。)——嘉靖壬午本:“卻說,孫策看了半晌。程普向前,曰?梢栽缁。正行過嶺來。只聽得嶺上叫,孫策休走!保ㄎ鍌句號,三個讀號。)
二者句讀的不同,表明殘葉既不是嘉靖壬午本的母本,也不是嘉靖壬午本的子本。
當然,不能排除一種例外的情況:子本在抄錄、翻刻母本的時候,文字沒有改動,句讀卻作了調整。但是,這種情況畢竟是極少數(shù)。一般來說,書商、工匠們是不愿意在這些方面多花時間、心思和精力的
。
殘葉和嘉靖壬午本,不但行款不同,句讀不同,文字也有不同。
試舉五例如下:
例一,殘葉“眾將皆笑”,嘉靖壬午本作“眾皆大笑”。字詞的搭配起了變化。
例二,殘葉“你兩個齊來bìng@①我”,嘉靖壬午本作“你兩個一齊來bìng@①我”,比殘葉多了一個“一”字。
例三,殘葉“也吃眾人奪去”,嘉靖壬午本作“也叫眾人奪去”!俺浴焙汀敖小币饬x相同,只不過“吃”字更接近于宋元俗語。
例四,殘葉“策一槍搠來”,嘉靖壬午本作“策一槍搠去來”,多了一個“去”字。
例五,殘葉“都滾下馬來”,嘉靖壬午本作“都滾下馬”,沒有最后那個“來”字。
文字的不同,同樣表明,殘葉既不是嘉靖壬午本的母本,也不是嘉靖壬午本的子本。
但,需要指出的是,殘葉和嘉靖壬午本這種文字的不同,畢竟只限于個別字詞的歧異,無妨大局。不妨說,它們倒有可能列身于同一個版本系統(tǒng)之內,因為在《三國志演義》不同的版本系統(tǒng)之間,從內容到形式,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四 殘葉與周曰?
以上說的是殘葉和嘉靖壬午本的比較。
周曰?竞图尉溉晌绫就瑢儆谝粋版本系統(tǒng)。周曰校刊本和殘葉之間有沒有母本或子本的關系呢?
周曰?粳F(xiàn)存三種:甲本、乙本和丙本(注:請參閱拙文《〈三國志演義〉周曰校刊本四種試論》,《文學遺產》2002年第5期。)。甲本是個殘本,沒有殘葉那一節(jié);丙本文字基本上和乙本相同,——姑且不論。僅以周曰?疽冶荆ㄒ韵潞喎Q為“周曰校刊本”)與殘葉作比較如下:
在周曰?局,和殘葉相對應的文字處于卷二第九節(jié)。
殘葉和周曰校刊本的行款不同。殘葉為每半葉十二行,每行二十二字。而周曰校刊本甲本為每半葉十三行,每行二十四字,乙本、丙本為每半葉十三行,每行二十六字。
若將周曰?竞蜌埲~、嘉靖壬午本文字放在一起加以比較,可以舉出三類例句。
第一類,周曰?井愑跉埲~,而同于嘉靖壬午本。
例如,殘葉“眾將皆笑”。周曰?咀鳌氨娊源笮Α薄!氨姟毕录印皩ⅰ保s小了范圍,表示不包括士卒;“笑”上加“大”,強化了笑的力度。嘉靖壬午本同于周曰?尽
第二類,周曰校刊本異于殘葉、嘉靖壬午本。
例如,殘葉:“孫策趕來”。嘉靖壬午本同于殘葉。周曰?緞t作“策趕來”,只有名,而沒有姓。
第三類,周曰?就跉埲~,而異于嘉靖壬午本。
例一,殘葉:“這廝有十二從人”。周曰?就跉埲~。而嘉靖壬午本作“這所有十三從人”。(關于這個例子,在下文第七節(jié)還要細說。)
例二,殘葉:“也吃眾人奪去”。周曰?就跉埲~。而嘉靖壬午本作“也叫眾人奪去”,“吃”變成了“叫”。
例三,殘葉:“策一槍搠來”。周曰?就跉埲~。而嘉靖壬午本作“策一槍搠去來”,多了一個“去”字。
例四,“都滾下馬來”。周曰校刊本同于殘葉。而嘉靖壬午本作“都滾下馬”,沒有那個“來”字。
文字雖有出入,畢竟是細微的。這不妨礙殘葉和嘉靖壬午本、周曰?緦儆谕粋版本系統(tǒng)。
五 殘葉與葉逢春刊本
試再比勘殘葉和葉逢春刊本的文字。
。ㄔ诒瓤敝校灿嘞蠖房就谌~逢春刊本之處,都一一注明;余象斗刊本獨異之處,則在下文第六節(jié)加以論述。)
葉逢春刊本和嘉靖壬午本、周曰?静煌。它們不屬于同一個版本系統(tǒng)。
因此,殘葉和葉逢春刊本文字歧異的程度,要遠遠地大于嘉靖壬午本、周曰?尽
在葉逢春刊本中,和殘葉相對應的文字處于卷二第五節(jié)。
不難發(fā)現(xiàn),殘葉異于嘉靖壬午本、周曰?径谌~逢春刊本的,僅有一例。即上文第三節(jié)、第四節(jié)所說的“眾將皆笑”四字,嘉靖壬午本、周曰?咀鳌氨娊源笮Α薄H~逢春刊本、余象斗刊本則同于殘葉。
此外,葉逢春刊本異于殘葉、嘉靖壬午本或周曰?镜睦樱缺冉允。
試舉三十六例于下:
例一,殘葉:“復興故父之基”。嘉靖壬午本、周曰?就跉埲~。而葉逢春刊本作“興復故父之基”,“復”、“興”二字顛倒。余象斗刊本同于葉逢春刊本。
例二,殘葉:“吾欲過嶺去看劉繇寨柵”。嘉靖壬午本、周曰?就跉埲~。而葉逢春刊本作“吾欲過嶺行看劉繇寨”,“去”變成了“行”,似乎欠通;另外,又沒有那個“柵”字。余象斗刊本全同于葉逢春刊本。
例三,殘葉:“遂同上嶺”。嘉靖壬午本、周曰?就跉埲~。而葉逢春刊本作“遂同下嶺”。余象斗刊本同于葉逢春刊本。
“上嶺”和“下嶺”,其中必有一誤。
按:上文敘述:劉繇在“神亭嶺南下營”,孫策則在“嶺北下營”;孫策不聽張昭的勸阻,欲去光武廟燒香,于是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等人“出寨跟策上嶺,到廟燒香”。由此可以得出兩個結論——結論一:光武廟位于嶺上。結論二:孫策此時已在嶺上。
如果孫策要“過嶺去看劉繇寨柵”,那么,他下一步的行程必然是“下嶺”,而不會是“上嶺”。因此,從敘事的角度說,當以“下嶺”(葉逢春刊本、余象斗刊本)為是,而以“上嶺”(殘葉、嘉靖壬午本、周曰校刊本)為非。
例四,殘葉:“南望村林。伏路小軍飛報劉繇”。嘉靖壬午本、周曰?就跉埲~。而葉逢春刊本作“南望村林中,伏路小軍飛報劉繇”(或可標點為:“南望,村林中伏路小軍飛報劉繇”),多出一個“中”字。余象斗刊本同于葉逢春刊本。
例五,殘葉:“孫策自領十數(shù)騎,徑過嶺來看寨柵”。嘉靖壬午本、周曰?就跉埲~。而葉逢春刊本作“孫策親引十數(shù)騎,直過嶺來觀寨”,沒有那個“柵”字;“親引”和“自領”,“直過”和“徑過”,“觀”和“看”,意義基本上一樣。余象斗刊本同于葉逢春刊本。
例六,殘葉:“繇曰”。嘉靖壬午本、周曰?就跉埲~。而葉逢春刊本作“劉繇曰”,把姓添上了。余象斗刊本同于葉逢春刊本。
例七,殘葉:“太史慈踴于前曰:‘此時不捉,更待何時?’”嘉靖壬午本、周曰?就跉埲~。而葉逢春刊本作“太史慈踴躍于前曰:‘此時不擒,何待?’”“踴”下補了一個“躍”字;“擒”和“捉”是一回事;從語氣上看,“何待”不如“更待何時”鏗鏘有力。余象斗刊本全同于葉逢春刊本。
例八,殘葉:“劉繇阻當不住,披掛上馬,綽槍出營”。嘉靖壬午本、周曰?就跉埲~。而葉逢春刊本無此三句。余象斗刊亦無此三句。
例九,殘本:“諸將不動”。嘉靖壬午本、周曰?就跉埲~。而葉逢春刊本作“諸將皆不勸”。余象斗刊本同于葉逢春刊本。
例十,殘葉;“太史慈真猛將也”。嘉靖壬午本、周曰?就跉埲~。而葉逢春刊本作“史慈真猛將也”,“太史”本是復姓,卻變成了單姓“史”。余象斗刊本同于葉逢春刊本。
例十一,殘葉:“拍馬趕去”。嘉靖壬午本、周曰校刊本同于殘葉。而葉逢春刊本作“拍馬跟去”!案迸c“趕”有出入!案北硎咎反葎倓偝鰻I,緊隨于其后即可。“趕”卻意味著太史慈的出營在時間上已有了一定的距離(哪怕是極小的距離),所以要追趕!摆s”字再配上“拍馬”二字,無疑是加強了緊迫感。
例十二,殘葉:“程普向前曰:‘可以早回。’”。嘉靖壬午本、周曰?就跉埲~。而葉逢春刊本作“程普曰:‘可早回!奔葲]有“向前”二字,也沒有那個“以”字。余象斗刊本全同于葉逢春刊本。
例十三,殘葉:“正行過嶺來”。嘉靖壬午本、周曰校刊本同于殘葉。而葉逢春刊本作“正行過嶺北山坡下”,一個“來”字變成了“北山坡下”四個字。余象斗刊本同于葉逢春刊本。
例十四,殘葉:“只聽得嶺上叫:‘孫策休走!’”。嘉靖壬午本、周曰?就跉埲~。而葉逢春刊本作“只聽得嶺上有人大叫:‘孫策休走!’”。只要是叫出了“孫策休走”,那就必定是有人在叫,而不是有別的動物在叫。加不加“有人大”三個字,其實是無所謂的。余象斗刊本同于葉逢春刊本。
例十五,殘葉:“策將十三騎一齊擺開”。嘉靖壬午本、周曰?就跉埲~。而葉逢春刊本作“策將后十三騎一字擺開”!耙蛔帧笔切稳輸[開的隊形,“一齊”則不過是形容擺開的動作而已。余象斗刊本全同于葉逢春刊本。
例十六,殘葉:“戰(zhàn)五十合,不分勝敗”。嘉靖壬午本、周曰校刊本同于殘葉。而葉逢春刊本作“約斗五十余合,勝負不分!薄拔迨笔桥e成數(shù)而言,“五十余”則肯定說是比“五十”多,而不是比“五十”少,“斗”就是“戰(zhàn)”;“不分勝敗”和“勝負不分”,正好倒了一個過兒。
例十七,殘葉:“好個太史慈!”嘉靖壬午本、周曰?就跉埲~。葉逢春刊本、余象斗刊本則無此句。
例十八,殘葉:“慈見孫策槍法無半點兒滲漏”。嘉靖壬午本、周曰校刊本同于殘葉。而葉逢春刊本作“太史慈見孫策槍法無半點兒滲漏”,補出了太史慈的姓。余象斗刊本也作“太史慈”。
例十九,殘葉:“佯輸敗走,引入深山”。嘉靖壬午本、周曰?就跉埲~。而葉逢春刊本作“慈詐敗,引入深山捉他”。其實上一句已有主語“慈”或“太史慈”,此處句首再度出現(xiàn)“慈”字,顯得累贅。余象斗刊本同于葉逢春刊本。
例二十,殘葉:“急回馬走”。嘉靖壬午本、周曰?就跉埲~。而葉逢春刊本作“慈回馬”,“慈”字仍然是多余的。余象斗刊本同于葉逢春刊本。
例二十一,殘葉:“孫策趕來,太史慈暗喜”。嘉靖壬午本同于殘葉。而葉逢春刊本作“策趕來,慈暗喜”,二人都不帶姓。余象斗刊本同于葉逢春刊本。
例二十二,殘葉:“慈喝策曰”。嘉靖壬午本、周曰?就跉埲~。而葉逢春刊本作“慈回頭喝策曰”,“回頭”二字比較形象、生動。余象斗刊本同于葉逢春刊本。
例二十三,殘葉:“你若是大丈夫,和你bìng@①個你死我活”。嘉靖壬午本、周曰?就跉埲~。葉逢春刊本則把“你”字換成了“我”字。余象斗刊本同于葉逢春刊本。
例二十四,殘葉:“兩個又斗三十合”。嘉靖壬午本、周曰?就跉埲~。而葉逢春刊本作“兩個再斗三十合”,“再”和“又”,半斤八兩。余象斗刊本同于葉逢春刊本。
例二十五,殘葉:“慈心中自忖”。嘉靖壬午本、周曰?就跉埲~。而葉逢春刊本作“慈心中暗忖”,“暗忖”和“自忖”,區(qū)別不大。
例二十六,殘葉:“這廝有十二從人”。周曰?就跉埲~。而葉逢春刊本作“這廝有十二個從人”,多了一個量詞。余象斗刊本同于葉逢春刊本。(關于這兩個例子,下文第七節(jié)還要細說)
例二十七,殘葉:“我只一個”。嘉靖壬午本、周曰?就跉埲~。而葉逢春刊本無此句。余象斗刊本亦無此句。
例二十八,殘葉:“便活捉了他,也吃眾人奪去”。周曰?就跉埲~。而葉逢春刊本作:“便活捉得他,也奪了去”,誰“奪了去”,說得不明確。
例二十九,殘葉:“教這廝每沒尋處”。嘉靖壬午本、周曰?就跉埲~。而葉逢春刊本作“交這廝每無處尋”!敖弧钡扔凇敖獭保弧皼]尋處”比“無處尋”更合乎口語。
例三十,殘葉:“而大叫曰:‘休來趕我!’”。嘉靖壬午本、周曰?就跉埲~。而葉逢春刊本作“慈口中在叫:‘休來趕!’”余象斗刊本同于葉逢春刊本。
例三十一,殘葉:“策喝曰:‘你卻休走!’”。嘉靖壬午本、周曰?就跉埲~。而葉逢春刊本作“策叫曰:‘你卻又走!’”“叫”換“喝”,無甚大礙;“又”換“休”,卻傷了文意。余象斗刊本同于葉逢春刊本。
例三十二,殘葉:“一直趕到平川之地”。嘉靖壬午本、周曰?就跉埲~。而葉逢春刊本作“又趕,一直到一平川之地”,“又趕”二字夾在當中,比較牽強,兩個“一”字也未免離得太近。余象斗刊本同于葉逢春刊本。
例三十三,殘葉:“慈兜回馬再戰(zhàn),又到五十合”。嘉靖壬午本、周曰?就跉埲~。而葉逢春刊本作“慈慌忙兜馬回,兩個再戰(zhàn)到五十余合”。太史慈的本意就是詐敗,引孫策來追,何有“慌忙”之可言?余象斗刊本同于葉逢春刊本。
例三十四,殘葉:“慈閃過,挾住槍,慈也一槍搠去”。嘉靖壬午本、周曰?就跉埲~。而葉逢春刊本作“慈閃過,挾住,慈一槍去”。余象斗刊本“過”、“挾”二字模糊不清。
第三十五,殘葉:“策亦閃過,挾住槍”。嘉靖壬午本、周曰?就跉埲~。而葉逢春刊本作“策也挾住”。余象斗刊本同于葉逢春刊本。
例三十六,殘葉:“兩個用力只一拖,都滾下馬來”。周曰?就跉埲~,而葉逢春刊本作“兩個只一夾,都滾下馬來”,“拖”變成了“夾”。余象斗刊本同于葉逢春刊本。
以上一共列舉了三十七個例子。葉逢春刊本同于殘葉的只有一個例子。相反的,它異于殘葉的卻有三十六個例子。36:1,這表明,第一,殘葉既不可能是葉逢春刊本的母本,也不可能是葉逢春刊本的子本;第二,殘葉和葉逢春刊本的關系比較疏遠,它們根本不屬于同一個版本系統(tǒng)。
殘葉和葉逢春刊本的疏遠,反證了殘葉和嘉靖壬午本、周曰?镜挠H近。
六 殘葉與余象斗刊本
余象斗刊本(注:余象斗刊本有甲本與乙本之分。甲本(有的學者稱之為“余象斗刊本”)封面題“按鑒批點演義全像三國評林”,“桂云館余文臺新繡”,并有余象斗識語;卷首題“音釋補遺按鑒演義全像批評三國志傳”、“新刻按鑒全像批評三國志傳”。版心題“三國”、“三國志傳”。書末有木記:“萬歷壬辰仲夏月,書林余氏雙峰堂”(壬辰即萬歷20年,1592)。乙本(有的學者稱之為“評林本”)卷首題“新刊京本校正演義全像三國志傳評林”、“京本通俗演義按鑒三國志傳”。版心題“全像三國評林”。本文所說的“余象斗刊本”系指甲本。)和葉逢春刊本都屬于閩刊本的行列。
余象斗刊本的修訂和出版都在葉逢春刊本之后。因此,它和殘葉的關系比葉逢春刊本更為疏遠。
這從下列五個獨異的例子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來。
例一,殘葉:“此必是孫策誘敵之計”。嘉靖壬午本、周曰校刊本、葉逢春刊本同于殘葉,而余象斗刊本作“此必是誘敵之計”,沒有“孫策”人名。
例二,殘葉:“戰(zhàn)五十合”。嘉靖壬午本、周曰?就跉埲~。而余象斗刊本作“約戰(zhàn)五十余合”。葉逢春刊本則作“約斗五十余合”。
例三,殘葉:“慈見孫策槍法無半點兒滲漏”。嘉靖壬午本、周曰?尽⑷~逢春刊本都有其中的“兒”字,惟獨余象斗刊本無此字。
例四,殘葉:“慈心中自忖”。嘉靖壬午本、周曰?就跉埲~。而余象斗刊本
作“慈心暗忖”。葉逢春刊本則“心”下有“中”字。
例五,殘葉:“教這廝每沒尋處”。嘉靖壬午本、周曰?就跉埲~。葉逢春刊本作“交這廝每無處尋”。而余象斗刊本卻作“交這廝沒無處尋!
例五值得注意。關鍵在于殘葉的那個“每”字!懊俊奔础皞儭,這出于宋元俗語,在小說中常見。余象斗刊本的整理者或出版者顯然不了解此字的含義,大筆一揮,妄改為“沒”字。這足以證明,在余象斗刊本的底本上,此字應是“每”,而不是“沒”。因此,存在著下述兩種可能性——
可能性一:余象斗刊本的底本是葉逢春刊本(或其母本)。它沿襲了底本的“交”字和“無處尋”三字,而把“每”臆改為“沒”。
可能性二:余象斗刊本的底本是殘葉(或其母本)。“無處尋”三字和葉逢春刊本相同,只是偶合。它重新組合了殘葉的“沒尋處”三字,又在其間添上了一個“無”字。
但從總體來看,第二種可能性極小。
七 “十二”與“十三”之謎
這里有個小插曲。
在對殘葉和嘉靖壬午本、周曰?尽⑷~逢春刊本、余象斗刊本的文字作比勘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的例子。
殘葉“這廝有十二個從人”,嘉靖壬午本作“這廝有十三從人”,葉逢春刊本作“這廝有十二個從人”,余象斗刊本亦作“適(這)廝有十二從人”,周曰校刊本則同于殘葉。在它們之中,有“十二”(殘葉、周曰?尽⑷~逢春刊本、余象斗刊本)和“十三”(嘉靖壬午本)的異文。
為什么會在此處產生數(shù)字的歧異呢?
原來原書上文有云:
策問土人曰:“近山有漢光武廟否?”土人曰:“有,廟已傾頹,無人祭祀。”策曰:“吾夜夢光武邀我相見,當以祈之!遍L史張昭曰:“不可。今嶺南是劉繇寨,倘有伏兵,奈何?”策曰:“神人佑我,吾何懼之。”遂全妝慣帶,綽槍上馬,回顧眾將,引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共十三騎出寨,跟策上嶺,到廟燒香。
以上引文出自嘉靖壬午本。其中“共十三騎”四字,周曰校刊本、葉逢春刊本、余象斗刊本均同。
“十三騎”究竟包括哪十三個人?那個“共”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它僅僅涵蓋孫策所“引”的部從,還是也籠罩著孫策本人?——這些,原文的敘述比較含糊,模棱兩可。
因此,遂有可能產生兩種不同的理解。
第一種理解:它指的是,孫策的部將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五人,再加上士卒七人以及孫策本人,一共十三人。即:1(孫策)+5(部將)+7(士卒)=13;或曰:1(孫策)+12(從人)=13。
第二種理解:它指的是,孫策的部將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五人,再加上士卒八人,一共十三人,并不包括孫策在內。即:5(部將)+8(士卒)=13(從人)。
兩種不同的理解的區(qū)別在于——
1)孫策本人是在“十三騎”之內,還是在“十三騎”之外?
2)士卒是七人,還是八人?
第二個區(qū)別是從第一個區(qū)別派生出來的;因此,第一個區(qū)別是主要的區(qū)別。
然而無論是殘葉的“二”字,還是嘉靖壬午本的“三”字,在字體上,看上去都很蹊蹺。
殘葉“十二從人”的“二”字,其位置為第八行第八字。正巧同一葉中第七行第十八字也是一個“三”字(“兩個又斗‘三’十合”)。這兩個“三”字的結構迥然不同。第十八行的“三”字是正常的,和其他的字保持著一致。而第八行的那個“三”字,卻呈現(xiàn)異常的狀態(tài);如果把整個字位分為上、中、下三個部分,則此字僅僅占據(jù)中部和下部,上部空缺。顯而易見,它原作“三”字,有人把“三”字最上面的一橫挖去,使它變成了“二”字。這一點和殘葉同一葉中的其他任何字比較便可了然于胸。
同樣,嘉靖壬午本“十三從人”的“三”字也呈現(xiàn)異常的狀態(tài)。其位置為卷三第七十八葉上半葉第二行第四字。同一葉中,也有兩個“三”字和一個“二”字可資比較。一個“三”字位于第一行第九字(“兩個又斗‘三’十合”),另一個“三”字位于第九行第八字(“慈年‘三’十歲”);“二”字則位于第九行第十三字(“策年‘二’十一歲”)。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只怕貨比貨!笆龔娜恕钡摹叭弊趾汀叭稀钡摹叭弊、“三十歲”的“三”字一比,立刻顯露出后改的痕跡:原作“二”,當中一橫是后加的。如果去掉了當中的一橫,正和“二十一歲”的“二”字在字體結構上一模一樣,分毫不差。
殘葉的“二”和嘉靖壬午本的“三”,有同有異。相同的是,它們的改動都是在木版上進行的。相異的是,殘葉把“三”改成了“二”,嘉靖壬午本則把“二”改成了“三”,正好相反。
不難看出,殘葉原文持第二種理解(十三從人),改文持第一種理解(十二從人);嘉靖壬午本原文持第一種理解,改文持第二種理解。
若問:“十二”正確,還是“十三”正確?“十二”和“十三”,哪一個符合書中敘述的實際?這就要從上下文的敘述來判斷了。
我找出了三個證據(jù),一個在上文,兩個在下文。茲列舉于下:
證據(jù)一:“策將十三騎一齊擺開”。
證據(jù)二:“策正慌,程普領十二騎到”。
證據(jù)三:“策取槍上馬沖殺,一千余軍和十二騎混戰(zhàn)”。
證據(jù)二是最主要的證據(jù)。它明白無誤地指出,孫策不在“十二騎”之內。換句話說,“從人”的數(shù)目正好是十二,而不是十三。
證據(jù)二和證據(jù)三屬于次要的證據(jù)。它們的敘述都和證據(jù)一并不矛盾。證據(jù)二告訴我們,兩軍對陣之時,“一齊擺開”的“十三騎”,當然包括孫策自己在內。證據(jù)三表明,孫策“上馬沖殺”的對象是太史慈,孫策手下的“十二騎”則和太史慈手下的“一千余軍”展開了混戰(zhàn)。
因此,“十二從人”是正確的,“十三從人”是錯誤的。也就是說,第一種理解是正確的,而第二種理解則是錯誤的;蛘哒f,嘉靖壬午本的原文和殘葉的改文是正確的,而殘葉的原文和嘉靖壬午本的改文則是錯誤的。
這從側面說明,殘葉刊本和嘉靖壬午本,在刊刻之時,并沒有以對方為底本,甚至可能并沒有以對方為參考本。
為什么說“可能并沒有”,而不直接說“并沒有”呢?那是因為,現(xiàn)在只能證明:它們各自在刊刻這一句、這一節(jié)甚或這一卷時沒有參考過對方;而不能排除例外的情況:他們各自在刊刻其他句、其他節(jié)甚或其他卷時也許曾參考過對方。
八 殘葉的啟示
殘葉的出現(xiàn),對我們有什么樣的啟示呢?
殘葉被用作《陶淵明集》的前后襯葉,這個事實反映了,在當時某些人(主要是一些文人學士和個別的書商)的心目中,和正統(tǒng)的詩文集比較起來,《三國志演義》之類的通俗小說并不受到真正的重視,它們顯然被認為是所謂的閑書,只有閱讀的價值,而沒有保存的價值。
這個事實還反映了,在當時,《三國志演義》是一種易得的印刷物。它被大量地印制,適應著市場的需求。用今天的話來說,它是一種所謂的暢銷書。和它相比,《陶淵明集》之類的書籍的需求量要小得多,印數(shù)要少得多。
更重要的是,這個事實更打破了明初以來一百五十年間通俗小說創(chuàng)作和出版的“空白”,祛除了《三國志演義》、《水滸傳》兩部偉大作品在人們心目中產生于明代中葉的疑惑。
《三國志演義》、《水滸傳》的作者羅貫中、施耐庵都是元末明初人。但是,他們的作品,在他們生前卻沒有
出版的機會。直到很晚的時候,他們的作品方才得以公開出版。以往學術界公認的《三國志演義》的最早刊本是嘉靖壬午本;《水滸傳》最早的刊本,個別的學者認為是嘉靖本,大多數(shù)的學者認為是萬歷本。為什么作者生活于明初,他們的作品卻遲至明中葉方有刊本問世?為什么作者生活的年代和作品出版的年代相隔得這么的遙遠?其間,只有手抄本流傳,還是印刷業(yè)普遍不發(fā)達?明代,在嘉靖元年之前,到底有沒有《三國志演義》、《水滸傳》或其他的通俗小說作品創(chuàng)作和出版?這,一度成為困擾在當代學者們心頭的謎團。
一部分學者對此一直持懷疑、否定的態(tài)度。他們舉出的書中的個別的證據(jù)(在我看來,那不過是孤立的證據(jù),或者似是而非的證據(jù)),用以證明《三國志演義》和《水滸傳》是明代中葉作品,直接地或間接地否認它們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和施耐庵。這不妨稱之為“明中葉說”。
也有很多學者維護傳統(tǒng)的見解,堅持認為《三國志演義》、《水滸傳》分別出于元末明初偉大作家羅貫中、施耐庵的筆下。這可以叫做“元末明初說”。但是這些學者又苦于一時舉不出具體的、堅硬的證據(jù)。
于是,從洪武元年(1368)到嘉靖元年(1522),一百五十余年之間,究竟是不是“空白”的狀態(tài),爭執(zhí)不休,饒費口舌。
而殘葉的存在,恰恰給我們提供了實物的證據(jù),而且還不是孤立的證據(jù)。
因為殘葉有兩個。除了《三國志演義》殘葉之外,還存在著《水滸傳》殘葉。后者也收藏于上海圖書館;它有可能刊行于正德(1506-1521)年間(注:請參閱拙文《論〈京本忠義傳〉的時代、性質和地位》,《小說戲曲研究》第四集(聯(lián)經出版事業(yè)公司,1993年,臺北)。)。而這個《三國志演義》殘葉則有可能刊行于成化(1465-1487)、弘治(1488-1505)年間。
兩個殘葉的存在無疑成為“明中葉說”不得不面對的反證。
殘葉在《三國演義》版本發(fā)展演變過程中的地位,圖示如下:
附圖
收稿日期:2002-08-11
【參考文獻】
[1] 沈律.楚辭及漢魏六朝別集[J].文獻.1990(44).
[2] 魏安.三國演義版本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字庫未存字注釋:
。愧僭重榧硬
【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相關文章:
阿英與中國近代文學研究08-07
近代愛國詩句10-26
英美文學研究與網(wǎng)絡文化08-08
晚明文學研究中的五四情結08-19
“陌生化”理論與文學研究論文06-04